CN101748670A - 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 - Google Patents
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48670A CN101748670A CN201010101681A CN201010101681A CN101748670A CN 101748670 A CN101748670 A CN 101748670A CN 201010101681 A CN201010101681 A CN 201010101681A CN 201010101681 A CN201010101681 A CN 201010101681A CN 101748670 A CN101748670 A CN 1017486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ad
- underground
- junction
- transverse
- sidewal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涉及一种立交桥技术领域。在原丁字路口横向道路1外侧车道,在丁字中竖线左,设置横向左转下行匝道4,在从地下横穿原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内侧车道后右转入丁字路口纵向道路;另在横向道路内侧车道,过丁字路口后,设置纵向道路左转下行匝道10,从地下横穿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在丁字路口横向内侧,设置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另在其中部,设置一垂直于它的纵向非机动车人行道,与之成T字连通,横向穿过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分别向左、右逐渐上行与原横向外侧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交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丁字路口立交桥,均在地面空中架桥,如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811581的“行人直穿式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但对某些旅游城市或世界遗产保护城市及地区,不允许在地面架桥破坏景观,如杭州,现有全互通立交桥就不能解决其交通拥堵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就能达到既不破坏景观,又能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由原地面道路、左转弯地下匝道及地面、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组成的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其特征是:在原丁字路口横向道路外侧车道,在丁字中竖线左,设置横向左转下行匝道,在下行到净空约5米允许机动车通行的横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从地下横穿原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内侧车道后右转入丁字路口纵向道路,完成横向左转功能。
另在横向道路内侧车道,过丁字路口后,设置纵向道路左转下行匝道,与纵向左转车道相连通,左转匝道在下行至净空约5米允许机动车通行的纵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从地下横穿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完成纵向左转功能。
另在丁字路口横向内侧非机动车人行道,靠近丁字路口处设置下行非机动车人行道,至净空约2.5米,允许非机动车通过的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入口,从地下横穿原纵向道路后逐渐上行与原横向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
另在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中部,设置一垂直于它的纵向非机动车人行道,与之成T字连通,横向穿过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分别向左、右逐渐上行与原横向外侧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非分离、各行其道、没有红绿灯、一路畅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全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平面(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面(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行车路线示意图。
图中1.丁字路口横向道路,2.横向左转地下匝道,3.左转地下匝道入口,4.横向左转下行匝道,5.横向下行非机动车人行道,6.纵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7.纵向左转地下匝道出口,8.纵向左转地下匝道,9.纵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10.纵向道路左转下行匝道,11.横向非机动车人行道,12.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入口,13.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14.纵向左转车道,15.纵向非机动车人行道,16.丁字路口纵向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在原丁字路口横向道路1外侧车道,在丁字中竖线左,设置横向左转下行匝道4,在下行到净空约5米允许机动车通行的横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3,从地下横穿原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内侧车道后右转入丁字路口纵向道路16;另在横向道路内侧车道,过丁字路口后,设置纵向道路左转下行匝道10,与纵向左转车道14相连通,左转匝道在下行至净空约5米允许机动车通行的纵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9,从地下横穿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在丁字路口横向内侧非机动车人行道靠近丁字路口处,设置下行非机动车人行道,至净空约2.5米,允许非机动车通过的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入口12,从地下横穿原纵向道路后逐渐上行与原横向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另在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13中部,设置一垂直于它的纵向非机动车人行道,与之成T字连通,横向穿过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分别向左、右逐渐上行与原横向外侧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
图5中,可按各方向行车路线行车,各行其道,互不交叉,也不交织。且机非(人行)分离,避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1.横向直行,按原直行方向不变。不拐弯,不绕道。横向和纵向右转,按原地面车道直接右转,不必经过地下。
2.横向左转,从横向左转下行匝道4进入横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3至出口,上行汇入地面车道后右转入纵向道路。
3.纵向左转,从纵向左转车道14进入纵向道路左转下行匝道10,至纵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9至出口,逐渐上行汇入横向道路。
4.横向非机动车和人行,沿横向非机动车人行道下行至地下横向非机动车人行道入口12,横穿纵向道路后逐渐上行汇入原横向非机动车人行道。
5.纵向非机动车和人行,则通过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转入纵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6;横穿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
Claims (2)
1.一种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由原地面道路、左转弯地下匝道及地面、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组成,其特征是:在原丁字路口横向道路(1)外侧车道,在丁字中竖线左,设置横向左转下行匝道(4),在下行到净空约5米允许机动车通行的横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3),从地下横穿原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内侧车道后右转入丁字路口纵向道路(16);另在横向道路内侧车道,过丁字路口后,设置纵向道路左转下行匝道(10),与纵向左转车道(14)相连通,左转匝道在下行至净空约5米允许机动车通行的纵向左转地下匝道入口(9),从地下横穿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其特征是:在丁字路口横向内侧非机动车人行道靠近丁字路口处,设置下行非机动车人行道,至净空约2.5米,允许非机动车通过的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入口(12),从地下横穿原纵向道路后逐渐上行与原横向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另在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13)中部,设置一垂直于它的纵向非机动车人行道,与之成T字连通,横向穿过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分别向左、右逐渐上行与原横向外侧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1681A CN101748670A (zh) | 2010-01-27 | 2010-01-27 | 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1681A CN101748670A (zh) | 2010-01-27 | 2010-01-27 | 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48670A true CN101748670A (zh) | 2010-06-23 |
Family
ID=4247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01681A Pending CN101748670A (zh) | 2010-01-27 | 2010-01-27 | 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4867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3623A (zh) * | 2013-06-03 | 2013-08-14 | 韩明友 | 一种实现城市建成区平交路口微立交化的u型回转涵道路 |
CN104093906A (zh) * | 2012-11-12 | 2014-10-08 | 霍树添 | T字路口结构 |
CN108660882A (zh) * | 2018-05-01 | 2018-10-16 | 张凤梅 | 三岔路口二层立交桥 |
CN112323555A (zh) * | 2020-09-21 | 2021-02-05 | 李利 | 城市丁字、十字路口立交桥 |
-
2010
- 2010-01-27 CN CN201010101681A patent/CN10174867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3906A (zh) * | 2012-11-12 | 2014-10-08 | 霍树添 | T字路口结构 |
CN104093906B (zh) * | 2012-11-12 | 2016-08-31 | 霍树添 | T字路口结构 |
CN103243623A (zh) * | 2013-06-03 | 2013-08-14 | 韩明友 | 一种实现城市建成区平交路口微立交化的u型回转涵道路 |
CN108660882A (zh) * | 2018-05-01 | 2018-10-16 | 张凤梅 | 三岔路口二层立交桥 |
CN112323555A (zh) * | 2020-09-21 | 2021-02-05 | 李利 | 城市丁字、十字路口立交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48669A (zh) | 地下全互通立交桥 | |
US20150117947A1 (en) | Traffic-light-free overpass at intersection | |
CN203096542U (zh) | 城市主干道十字路口无障碍通行的综合交通枢纽 | |
CN101748670A (zh) | 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 | |
CN102268852A (zh) | 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两相位实施方法 | |
CN105672074A (zh) |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分流系统 | |
CN201581320U (zh) | 地下全互通立交桥 | |
CN103572677B (zh) | 一种无左转立交桥 | |
CN202688809U (zh) | 人车分道丁字路口立交桥 | |
CN102979019A (zh) | 主、支干道交叉路口行人、车辆无障碍组合式立交桥 | |
CN202925408U (zh) | 十字路行人、车辆无障碍组合式交通枢纽 | |
CN201581321U (zh) | 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 | |
CN105350416A (zh) | 一种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 | |
CN201620325U (zh) | 十字路畅通型道路结构及其交通路线 | |
CN202787002U (zh) | 避免交通灯干扰的十字立交 | |
CN101792994A (zh) |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 |
CN201738207U (zh) | 高通过能力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 |
CN201785688U (zh) | 狭窄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 |
CN101487214A (zh) | 城市十字路口人性化多功能立交桥 | |
CN204728155U (zh) | 一种左转制单层桥六机动车车道十字路口 | |
CN201648900U (zh) |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 |
CN1851129B (zh) | 行人直穿式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 |
CN200949198Y (zh) | 杠铃式全互通立交桥 | |
CN102605694A (zh) | 人车分道丁字路口立交桥 | |
CN201873916U (zh) | 简易三支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