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4946B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4946B
CN101744946B CN201010034410A CN201010034410A CN101744946B CN 101744946 B CN101744946 B CN 101744946B CN 201010034410 A CN201010034410 A CN 201010034410A CN 201010034410 A CN201010034410 A CN 201010034410A CN 101744946 B CN101744946 B CN 101744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weight portion
preparation
medicinal composition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34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4946A (zh
Inventor
郑杰
赵红英
刘莹
迟玉明
解素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REN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REN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REN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REN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034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49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4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4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4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4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制剂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对广藿香及薄荷的薄层色谱鉴别经多次实验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空白无干扰;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对程序升温、载气流速、提取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对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及回收率进行了反复实验,结果良好。本发明提高了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制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产品,虽品种多样,但其药品质量标准尚不完善,有些仅涉及个别原料药的鉴别方法,还有些仅以醚溶性浸出物控制质量,专属性不强,故亟待完善药品的质量标准,提高质量可控性,确保用药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检测方法包括如下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广藿香的鉴别
取本发明制剂日用制剂量的1/2-2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乙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1-3次;合并乙醚液,浓缩至0.5-2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0.4-1.6重量份,加乙醇10体积份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0.005-0.015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25∶0.5-2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110℃加热2-8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薄荷的鉴别
取本发明制剂日用制剂量的1/2-2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60~90℃石油醚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60~90℃石油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1-3次;合并石油醚液,浓缩至0.5-1.5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2-1重量份,加60~90℃石油醚2-10体积份,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20-4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002-0.008体积份,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0.01-0.02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25∶0.5-1.5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2-7的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0-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120℃,以每分钟3-7℃的速率升温至150-170℃,保持10-30分钟;分流比为15-25∶0.5-1.5;流速为每分钟1-2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发明制剂日用制剂量的5/2-10重量倍,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2-8体积份,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3-6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0.0005-0.0015体积份,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85-340μg。
其中,鉴别优选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广藿香的鉴别
取本发明制剂日用制剂量的4/5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乙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2次;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1重量份,加乙醇10体积份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0.01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薄荷的鉴别
取本发明制剂日用制剂量的4/5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60~90℃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60~90℃石油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2次;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5重量份,加60~90℃石油醚5体积份,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005体积份,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0.015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4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其中,含量测定优选为: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0分钟;分流比为20∶1;流速为每分钟1.5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发明制剂日用制剂量的15/2重量倍,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5体积份,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4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0.001体积份,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85μg。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各种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分散片、滴丸剂、水丸剂、蜜丸剂、微丸剂、浓缩丸剂、软胶囊剂、缓释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等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由于不同剂型的制剂其中所含的相当生药量是相同的,因此各个剂型在进行检测时,所选用样品量可统一折算为日用制剂量为计量单位,每单位制剂可以为每片、每粒、每支或每丸等。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75-95重量份    菊花75-95重量份    连翘75-95重量份
大青叶135-150重量份  板蓝根75-95重量份  地黄75-95重量份
地骨皮75-95重量份    白薇75-95重量份    薄荷45-65重量份
石膏135-15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广藿香85重量份      菊花85重量份    连翘85重量份
大青叶141重量份     板蓝根85重量份  地黄85重量份
地骨皮85重量份      白薇85重量份    薄荷56重量份
石膏141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广藿香77重量份    菊花90重量份    连翘94重量份
大青叶138重量份   板蓝根76重量份  地黄93重量份
地骨皮94重量份    白薇78重量份    薄荷46重量份
石膏149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广藿香94重量份    菊花77重量份    连翘76重量份
大青叶148重量份   板蓝根93重量份  地黄78重量份
地骨皮76重量份    白薇95重量份    薄荷64重量份
石膏135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中的制剂是取上述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分散片、滴丸剂、水丸剂、蜜丸剂、微丸剂、浓缩丸剂、软胶囊剂、缓释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
本发明所述的重量份和体积份的关系为g/ml的关系。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可以由如下方法制成:
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等七味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0.5-2.5小时,其中,石膏先煎0.5-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5-75%,冷藏40-5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0~1.14的清膏;加入挥发油,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分散片、滴丸剂、水丸剂、蜜丸剂、微丸剂、浓缩丸剂、软胶囊剂、缓释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可以优选如下方法制成:
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等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加入挥发油,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分散片、滴丸剂、水丸剂、蜜丸剂、微丸剂、浓缩丸剂、软胶囊剂、缓释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
附图说明
图1:广藿香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为广藿香对照药材,5为阴性对照(缺广藿香),2、3、4为样品(5260115、6263367、6263368);
图2-1:薄荷的薄层色谱图(常温,低湿Merck板),其中1为阴性对照(缺薄荷),2为薄荷对照药材,3为薄荷脑,4、5、6为样品(5260115、6263367、6263368);
图2-2:薄荷的薄层色谱图(青岛板),其中1为薄荷脑,2为薄荷对照药材,6为阴性对照(缺薄荷),3、4、5为样品(5260115、6263367、6263368);
图2-3:薄荷的薄层色谱图(低温),其中1为薄荷脑,2为薄荷对照药材,6为阴性对照(缺薄荷),3、4、5为样品(5260115、6263367、6263368);
图2-4:薄荷的薄层色谱图(高湿),其中1为薄荷脑,2为薄荷对照药材,6为阴性对照(缺薄荷),3、4、5为样品(5260115、6263367、6263368);
图3:广藿香药材气相色谱图(药典法);
图4:广藿香药材气相色谱图(本发明方法);
图5:百秋李醇对照品纯度气相色谱图;
图6:样品气相色谱图(药典法);
图7:样品气相色谱图(本发明方法);
图8:样品气相色谱图(记录1小时);
图9:样品气相色谱图(流速2ml/min);
图10:样品气相色谱图(流速1.5ml/min);
图11:样品气相色谱图(流速1.0ml/min);
图12:空白图谱;
图13:标准曲线图。
本发明对广藿香及薄荷的薄层色谱鉴别经多次实验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空白无干扰;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对程序升温、载气流速、提取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对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及回收率进行了反复实验,结果良好;广藿香药材用药典法和本发明方法对照测定,结果显示本发明方法测定分离度优于药典法(见附图3、4);本发明提高了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下述实验例或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下述实验例的仪器与试剂均为:
1.实验样品:由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提供(批号分别为5260115、6263367、6263368);
2.对照药材:广藿香(1135-200001)、薄荷(0916-200006)、大青叶(121367-200401)、连翘(120909-200512),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3.地骨皮:生产用药材;
4.对照品:薄荷脑(0728-20005)、梓醇(110808-200508)、靛蓝(110716-200206),靛玉红(110717-200204)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5.薄层色谱硅胶预制板:硅胶板G: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Merck KGaA  Gel de
silice 60:德国进口;
6.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例1广藿香的鉴别
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口服液2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1g,加乙醇10ml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经3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结果见附图1。
实验例2薄荷的鉴别
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口服液20ml,置分液漏斗中,用60~90℃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5g,加60~90℃石油醚5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5μl,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4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果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经三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结果见附图2-1至2-4。
薄荷的薄层鉴别方法的耐用性考察:
A、两种不同品牌的薄层板
薄层板1:Merck KGaA  Gel de silice 60;
展开条件:温度20℃,湿度20%;
结果: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经三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见附图2-1;
薄层板2: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硅胶G;
展开条件:温度16℃,湿度48%;
结果: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经三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见附图2-2;
B、不同温度条件(薄层板:Merck KGaA  Gel de silice 60)
1、低温条件:温度4℃,湿度54%;
结果: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经三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见附图2-3;
2、室温条件:温度20℃,湿度20%;
结果: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经三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见附图2-1;
C、不同湿度条件(薄层板:Merck KGaA  Gel de silice 60)
1、低湿条件:温度20℃,湿度20%;
结果: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经三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见附图2-1;
2、高湿条件:温度30℃,湿度75%;
结果:比移值适宜,重现性好。经三批样品实验观察,空白无干扰,见附图2-4。
实验例3含量测定
1、仪器与试剂
仪器:Agilent N896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um;
百秋李醇(C15H26O)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110772-200404):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纯度100%(见附图5);
样品:由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提供(批号4260995、4261002、7265131);
供试品溶液:按实施例1中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所用试剂:配制标准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1)色谱分析条件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0分钟;
进样口温度:220℃;
检测器温度:220℃;
载气∶氮气,分流比为20∶1;
流速:每分钟1.5ml;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按百秋李醇(C15H26O)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进样量:对照品1μl,样品1μl。
(2)实验条件的选择
程序升温的选择:
方法一:初始温度150℃,保持23分钟,以每分钟8℃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2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80℃,检测器温度为280℃;
方法二:初始温度11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0分钟,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20℃;
上述两种程序升温方法比较,认为前者主峰与其它峰未分离完全(见附图6),后者主峰与其它峰分离完全(R>1.5,见附图7),记录1小时,在27分钟后无其它峰(见附图8),而且温度较低,检测时间较短,故选择后者,确定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温度11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0分钟,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20℃;
载气流速的选择:分别实验流速2ml/min,1.5ml/min,1.0ml/min,其中载气流速2.0ml/min分离效果不好(R<1.5),载气流速1.5ml/min分离效果较好(R>1.5),且分析时间较短,故作为本发明含量测定载气流速(见附图9、10、11);
提取条件的选择:本实验采用挥发油提取法,对提取时间进行了摸索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提取时间的确定(n=3)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081
从上表可见,挥发油提取法,提取率低,提取4-5小时,提取率相差不大,其中以4小时提取结果最高,故提取时间定为4小时。
(3)对照品纯度测定
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正己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含量,百秋李醇对照品纯度为100%(见附图5)。
(4)空白试验
空白溶液的制备是按处方中药味比例,自配不含广藿香的群药,按其工艺制成空白制剂,再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行测定,空白溶液在与百秋李醇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未显色谱峰,故认为空白无干扰(见附图12)。
(5)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百秋李醇对照品溶液(258μg/ml)0.5ml,1ml,2ml,4ml,6ml,8ml,10ml,置10ml容量瓶中,各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结果见表2;以百秋李醇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0.26869x+527.25,r=0.99997;结果表明百秋李醇在0.0129~0.25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见表2、图13);
表2线性关系考察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091
(6)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5262215),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RSD<3%,结果见表3;
表3精密度试验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092
(7)重现性试验
对同一批样品(批号5262215)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RSD<2%,结果见表4;
表4重现性试验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101
(8)稳定性试验
对同一批样品(批号5262215)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配制后0,2,4,8,12,24小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RSD<2%),结果见表5;
表5稳定性试验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102
(9)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样品(批号:5262215百秋李醇含量为96.0μg/支)50ml,分别精密加入百秋李醇对照品溶液(0.4788mg/ml)1ml,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按下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6;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103
表6回收率试验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104
(10)范围实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样品(批号:5262215百秋李醇含量为96.0μg/支)25ml,分别精密加入百秋李醇对照品溶液(0.4788mg/ml)0.5ml,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按上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7;
表7含量下限50%~70%的回收率试验
Figure G201010034410XD00111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样品(批号:5262215百秋李醇含量为26.2μg/支)100ml,分别精密加入百秋李醇对照品溶液(0.4788mg/ml)2ml,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按上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8;
表8含量下限2~5倍的回收率试验
(11)样品测定结果
按实施例1中含量测定项下测定方法测定6批样品,结果见表9;
表9样品测定结果
根据以上数据,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每支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85μg。
表10百秋李醇对照品纯度积分、面积百分比计算结果表
  面积百分比(%)   理论塔板数   保持时间(分钟)
  1   55.36053   100.000   17.624
  总计   55.36053   100.000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体制剂的检测方法
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85g    菊花85g    连翘85g
大青叶141g   板蓝根85g  地黄85g
地骨皮85g    白薇85g    薄荷56g
石膏141g
取上述原料药中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等七味加水煎煮2次(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5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50℃)的清膏;加入单糖浆350ml,山梨酸钾18g,加热使溶解,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加入上述挥发油及吐温-80 1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口服液每支10ml,一岁以下每次服5ml,一岁至三岁每次服5~10ml,四岁至七岁每次服10~15ml,八岁至十二岁每次服20ml,一日2次。
鉴别:
A.广藿香的鉴别
取口服液2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1g,加乙醇10ml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薄荷的鉴别
取口服液20ml,置分液漏斗中,用60-90℃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5g,加60-90℃石油醚5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5μl,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4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0分钟;分流比为20∶1;流速为每分钟1.5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口服液100ml,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4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口服液每支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85μg。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检测方法
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77g    菊花90g    连翘94g
大青叶138g   板蓝根76g  地黄93g
地骨皮94g    白薇78g    薄荷46g
石膏149g
取上述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鉴别:
A.广藿香的鉴别
取片剂日用制剂量的1/2,粉碎后加乙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3次,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0.4g,加乙醇10ml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6∶1.5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加热7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薄荷的鉴别
取片剂日用制剂量的1/2倍,粉碎后加60~90℃石油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3次,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1g,加60~90℃石油醚10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2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8μl,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0.5的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2的0.6%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以每分钟3℃的速率升温至150℃,保持30分钟;分流比为15∶1.5;流速为每分钟2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片剂日用制剂量的6倍,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8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5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0.8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片剂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170μg。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检测方法
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94g    菊花77g    连翘76g
大青叶148g   板蓝根93g  地黄78g
地骨皮76g    白薇95g    薄荷64g
石膏135g
取上述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丸剂;
鉴别:
A.广藿香的鉴别
取丸剂日用制剂量的1倍,粉碎后加乙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3次,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1.5g,加乙醇10ml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0.5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4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薄荷的鉴别
取丸剂日用制剂量的1倍,粉碎后加60~90℃石油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3次,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3g,加60~90℃石油醚7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4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3μl,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1.5的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7的1.5%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170℃,保持10分钟;分流比为25∶0.5;流速为每分钟1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丸剂日用制剂量的3倍,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6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6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丸剂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255μg。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注射剂的检测方法
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75g    菊花95g    连翘95g
大青叶135g   板蓝根9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95g    薄荷45g
石膏150g
取上述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注射剂;
鉴别:
A.广藿香的鉴别
取注射剂日用制剂量的3/2倍,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6ml,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0.8g,加乙醇10ml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1∶0.8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8%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8℃加热6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薄荷的鉴别
取注射剂日用制剂量的3/2倍,置分液漏斗中,用60-90℃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2ml,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0.8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4g,加60-90℃石油醚8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28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6μl,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7∶1.3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8∶6的1.2%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3℃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8℃,以每分钟6℃的速率升温至165℃,保持15分钟;分流比为22∶0.8;流速为每分钟1.2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剂日用制剂量的4倍,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4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3.5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注射剂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340μg。
实施例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检测方法
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90g    菊花80g     连翘80g
大青叶145g   板蓝根90g   地黄80g
地骨皮80g    薇90g       薄荷60g
石膏140g
取上述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
鉴别:
A.广藿香的鉴别
取颗粒剂日用制剂量的2倍,粉碎后加乙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3次,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1.5g,加乙醇10ml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1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4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薄荷的鉴别
取颗粒剂日用制剂量的2倍,粉碎后加60~90℃石油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3次,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3g,加60~90℃石油醚7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4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3μl,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1.5的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7的1.5%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0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170℃,保持10分钟;分流比为25∶1;流速为每分钟1.5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颗粒剂日用制剂量的5倍,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3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6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颗粒剂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150μg。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和含量测定:
鉴别:
A.取中药组合物制剂日用制剂量的1/2-2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乙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1-3次;合并乙醚液,浓缩至0.5-2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0.4-1.6重量份,加乙醇10体积份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0.005-0.015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25∶0.5-2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110℃加热2-8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中药组合物制剂日用制剂量的1/2-2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60-90℃石油醚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60-90℃石油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1-3次;合并石油醚液,浓缩至0.5-1.5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2-1重量份,加60-90℃石油醚2-10体积份,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20-4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002-0.008体积份,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0.01-0.02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25∶0.5-1.5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2-7的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0-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E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O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120℃,以每分钟3-7℃的速率升温至150-170℃,保持10-30分钟;分流比为15-25∶0.5-1.5;流速为每分钟1-2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中药组合物制剂日用制剂量的5/2-10重量倍,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挥发油测定法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2-8体积份,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3-6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0.0005-0.0015体积份,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中药组合物制剂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85-340μg;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75-95重量份    菊花75-95重量份     连翘75-95重量份
大青叶135-150重量份  板蓝根75-95重量份   地黄75-95重量份
地骨皮75-95重量份    白薇75-95重量份     薄荷45-65重量份
石膏135-150重量份;
所述的重量份和体积份的关系为g/ml的关系;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石膏七味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0.5-2.5小时,其中,石膏先煎0.5-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5-75%,冷藏40-5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0~1.14的清膏;加入挥发油,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水丸剂、蜜丸剂、微丸剂、浓缩丸剂、缓释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和含量测定:
鉴别:
A.取中药组合物制剂日用制剂量的4/5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乙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2次;合并乙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对照药材1重量份,加乙醇10体积份提取,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上述两种溶液各0.01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中药组合物制剂日用制剂量的4/5重量倍,将液体制剂置分液漏斗中,用60-90℃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体积份,或将固体制剂粉碎后加60-90℃石油醚至混悬状态,振摇提取2次;合并石油醚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体积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5重量份,加60-90℃石油醚5体积份,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60-90℃石油醚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005体积份,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0.015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4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E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O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2mm,膜厚度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0分钟;分流比为20∶1;流速为每分钟1.5ml;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中药组合物制剂日用制剂量的15/2重量倍,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D挥发油测定法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5体积份,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保持微沸4小时,放冷,待溶液分层清晰后,分取正己烷液,置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分次洗涤,分取正己烷液,置同一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0.001体积份,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中药组合物制剂每日用制剂量含广藿香以百秋李醇(C15H26O)计,不得少于85μ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85重量份    菊花85重量份    连翘85重量份
大青叶141重量份   板蓝根85重量份  地黄85重量份
地骨皮85重量份    白薇85重量份    薄荷56重量份
石膏141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77重量份   菊花90重量份     连翘94重量份
大青叶138重量份  板蓝根76重量份   地黄93重量份
地骨皮94重量份   白薇78重量份     薄荷46重量份
石膏149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94重量份    菊花77重量份    连翘76重量份
大青叶148重量份   板蓝根93重量份  地黄78重量份
地骨皮76重量份    白薇95重量份    薄荷64重量份
石膏135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由如下方法制成:
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石膏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加入挥发油,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水丸剂、蜜丸剂、微丸剂、浓缩丸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由如下方法制成:
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石膏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加入挥发油,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水丸剂、蜜丸剂、微丸剂、浓缩丸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
8.如权利要求1、2、4、5、7任一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片剂为分散片;胶囊剂为软胶囊剂。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片剂为分散片;胶囊剂为软胶囊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片剂为分散片;胶囊剂为软胶囊剂。
CN201010034410A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17449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4410A CN101744946B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4410A CN101744946B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4946A CN101744946A (zh) 2010-06-23
CN101744946B true CN101744946B (zh) 2012-10-24

Family

ID=42472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34410A Active CN101744946B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49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4286A (zh) * 2015-11-25 2016-02-17 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8020613B (zh) * 2016-11-03 2021-08-17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薄荷脑的含量测定方法
CN107247110A (zh) * 2017-05-09 2017-10-13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 一种口洁含漱液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CN109142553A (zh) * 2017-06-19 2019-01-04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测定广藿香中六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CN109668969B (zh) * 2017-10-13 2020-08-14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CN109521137A (zh) * 2018-12-03 2019-03-26 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止咳梨煎膏中薄荷脑薄层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928A (zh) * 1997-05-29 1998-12-09 成都迪康制药公司 小儿感冒颗粒(无糖型)及制备方法
CN1634244A (zh) * 2004-09-24 2005-07-06 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928A (zh) * 1997-05-29 1998-12-09 成都迪康制药公司 小儿感冒颗粒(无糖型)及制备方法
CN1634244A (zh) * 2004-09-24 2005-07-06 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俊凤等.HPLC法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中国药事》.2008,第22卷(第1期),第59-60页. *
熊印华等.HPLC 法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靛蓝.《中草药》.2006,第37卷(第6期),第862-86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4946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4946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1766771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167788A (zh) 一种用于久病虚损,气阴不足的贞芪扶正中药制剂的质控方法
CN100418563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2590212B (zh) 九味竺黄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4345111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中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2645493B (zh) 五味甘露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068549B (zh) 中药制剂清热凉血丸的检测方法
CN102068573B (zh) 用于健胃消食橘半枳术丸的检测方法
CN102068673B (zh) 中药制剂健胃宽胸丸的检测方法
CN102068649B (zh) 一种中药制剂调胃丹的检测方法
CN101401880B (zh) 滴通鼻炎水滴剂及喷雾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3344738A (zh) 九味镇心颗粒的检测方法
CN102670728A (zh) 一种连翘子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0571755C (zh) 一种感冒清热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0432670C (zh) 一种中药制剂金嗓开音丸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1411836A (zh) 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CN102830198A (zh) 桑椹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CN100370253C (zh) 千柏鼻炎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3372112A (zh) 一种泽泻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8599B (zh) 祛痰平喘止咳糖浆的检测方法
CN101912522A (zh) 六味生脉片剂的检测方法
CN101953978A (zh) 舒心降脂片药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
CN100565202C (zh) 当飞利肝宁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0534469C (zh) 一种芙朴感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