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9547B -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 Google Patents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9547B
CN101719547B CN 200910310362 CN200910310362A CN101719547B CN 101719547 B CN101719547 B CN 101719547B CN 200910310362 CN200910310362 CN 200910310362 CN 200910310362 A CN200910310362 A CN 200910310362A CN 101719547 B CN101719547 B CN 101719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battery
discharge
alkaline dry
positive electrode
alka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3103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9547A (zh
Inventor
袁胜平
王胜兵
郭龙
雷声
钟永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3103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9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9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9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9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9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E60/12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属于电池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碱性干电池。本发明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成分,所述的正极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锰和含有钡或钙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钡或钙的化合物的含量为正极活性成分的0.1~5wt%。本发明提高了碱性干电池的高功率放电性能,且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属于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掌上电脑、MD、CD等数码产品市场高速增长。对电池的高功率放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电池(又称一次电池、干电池)因其具有方便快捷、即买即用、不依赖电网使用等优点,很好地满足了随身电器电源应充分便携的要求,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为适应数码相机等数码便携式设备对供电电源的要求,一方面是积极寻求一种高功率输出特性优良的新型原电池产品,例如在专利ZL200510021003.4中,公开了一种大电流高功率输出特性优异的原电池产品,该电池采用羟基氧化镍、二氧化锰与锰酸盐作为电池正极活性成分。然而,该电池正极所用羟基氧化镍材料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得到普及应用。
另一方面,人们正在进行各种努力,如通过改善正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增加活性物质加入量等方式,以提高电池电极的反应效率和降低电池内阻,从而改善电池的高功率输出性能。但到目前为止,其大电流高功率脉冲性能仍不尽如人意,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数码相机类电器产品的要求。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生产成本低廉、易于大批量推广应用的高功率电池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成分,所述的正极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锰和含有钡或钙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钡或钙的化合物的含量为正极活性成分的0.1~5wt%(钡或钙的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正极活性成分的0.1~5wt%)。
其中,上述的钡或钙化合物优选为锰酸钡或锰酸钙。
本发明采用钡或钙化合物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作为正极活性成分,可以改善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的大电流恒功率放电性能,满足数码相机等设备的供电电源要求。
进一步的,本发明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成分、二氧化锰、石墨和碱性电解液,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正极活性成分80~95%,石墨3~15%,碱性电解液2~5%。
其中,上述的碱性电解液优选为30~42wt%的KOH或NaOH水溶液。
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在高功率放电过程中,电池正极区域的极化对电池放电反应有显著影响,如何降低正极区内阻,是改善电池高功率输出性能的关键。进一步的,为了降低正极区内阻,改善电池高功率输出性能,上述碱性电解液中还溶解有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其中,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的含量优选为碱性电解液重量的0.1~4%(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的含量最优选为碱性电解液重量的1.0~2.5%)。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的加入主要是为了改善电池正极放电过程中的极化作用,提高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特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制备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正极活性成分与石墨混合,加入碱性电解液,搅拌均匀后压片(压片时的压力优选为140~280kgf/cm2)、造粒、筛分,即得;其中,上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正极活性成分80~95%,石墨3~15%,碱性电解液2~5%。
其中,上述的碱性电解液优选为30~42wt%的KOH或NaOH水溶液。
进一步的,为了改善电池正极放电过程中的极化作用,提高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特性,上述碱性电解液中还溶解有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其中,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的含量为碱性电解液重量的0.1~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碱性干电池正极。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正极,是由上述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与碱性干电池正极总重量0.1~0.3%的脱模剂混匀并压制成型而得。一般采用模压成型,制成相应的正极环。其中,上述的脱模剂可以是碱性干电池正极常用的脱模剂,如:硬脂酸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碱性干电池。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含有上述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
进一步的,本发明碱性干电池含有上述碱性干电池正极。
本发明提高了碱性干电池的高功率放电性能,且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碱性干电池的剖面图。
其中,图中标记,1为负极端,2为密封圈,3为金属垫片,4为负极集流体铜钉,5为负极锌膏,6为隔膜纸,7为正极环,8为正极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普通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将活性成分二氧化锰、导电石墨以120∶4~8的重量比充分混合,接着加入3.5%的碱性电解液(KOH或NaOH),搅拌均匀后以140~280kgf/cm2的压力进行压片,之后再造粒、筛分,形成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正极颗粒,接着在制得正极颗粒中加入0.1~0.3%的硬脂酸添加剂,再通过模压成型制成正极环7;先将聚丙烯酸钠与铟化合物以40~60∶1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到碱性电解液中(其中KOH浓度为32~42%,负极氧化锌含量为1~5%)制得凝胶状电解液,然后将锌粉、凝胶状电解液以300∶130~180比例进行抽真空搅拌,所制得胶状物质作为负极锌膏5。
电池由正极壳8、正极环7、隔膜纸6、负极锌膏5、集电体以及电解液组成。其中,正极壳8由镀镍钢带经不等厚拉伸成型制得,并在正极壳8内表面涂覆导电石墨涂层,将正极环7装入正极壳8内,然后通过二次复压工序以2~5吨的压力施压,一方面增加正极环的密度,增强正极颗粒间的接触,另一方面使正极环紧贴于正极壳8的内表面。经过滚槽、涂密封剂于正极壳8开口部内表面,之后在正极环7内放入已卷绕成型的隔膜纸6,再向隔膜内部注入约32~42%(重量百分比)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并使隔膜纸6和正极环7充分吸液。然后将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锌膏5,放入隔膜纸6内部。负极集流体铜钉4、密封圈2、金属垫片3以及负极端1组合成集电体,最后卷边封口,从而制得碱性干电池1#。
对上述1#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2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锰酸钡加入量为正极活性成分量的0.1%,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2#。
对2#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2#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3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锰酸钡加入量为正极活性成分量的0.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3#。
对3#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3#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4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锰酸钡加入量为正极活性成分量的1.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4#。
对4#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4#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5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锰酸钡加入量为正极活性成分量的2.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5#。
对5#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5#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6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锰酸钡加入量为正极活性成分量的3.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6#。
对6#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6#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7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锰酸钡加入量为正极活性成分量的5.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7#。
对7#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7#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上述实施例1~7制作的碱性干电池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恒功率项目测试,分别统计放电截止电压至1.2V和1.05V的累计循环数,测试数据结果见表1。
针对上述实施例1~7所制作的碱性干电池,分别按下述方法进行数码相机实物应用测试试验。
采用GEA830相机,相机设定:默认画质、自动ISO、强制闪光/禁止闪光、曝光补偿为零、测试距离60m,测定方法:相机距离专用Chart板60cm动作W-T禁闪拍照一张,30秒后动作T-W用黒布遮住镜头强闪拍照一张,按此方法重复进行测试,直至相机自动关机,统计累计拍照张数。
上述测试数据以指数来表示,把对比实施例1的测试数据设定为100。
表1
实施例8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例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0.1%,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8#。
对8#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8#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9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0.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9#。
对9#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9#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0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1.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0#。
对10#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0#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1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1.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1#。
对11#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1#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2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2.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2#。
对12#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2#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3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2.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3#。
对13#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3#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4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3.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4#。
对14#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4#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5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3.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5#。
对15#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5#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6  本发明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锰酸钡和二氧化锰组成(按2∶98的重量比混合)的二组分混合物质代替实施例1的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4.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6#。
对16#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6#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上述实施例8~16制作的碱性干电池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恒功率项目测试,分别统计放电截止电压至1.2V和1.05V的累计循环数,测试结果见表2。
采用GEA830相机,相机设定:默认画质、自动ISO、强制闪光/禁止闪光、曝光补偿为零、测试距离60m,测定方法:相机距离专用Chart板60cm动作W-T禁闪拍照一张,30秒后动作T-W用黒布遮住镜头强闪拍照一张,按此方法重复进行测试,直至相机自动关机,统计累计拍照张数。
上述测试数据以指数来表示,对比实施例1的测试数据设定为100。
表2
Figure G200910310362X20091125D000091
实施例17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0.1%,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7#。
对17#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7#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8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0.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8#。
对18#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8#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19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1.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19#。
对19#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19#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20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1.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20#。
对20#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20#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21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2.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21#。
对21#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21#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22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2.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22#。
对22#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22#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23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3.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23#。
对23#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23#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24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3.5%,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24#。
对24#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24#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实施例25  碱性干电池的制备及放电性能测试
以二氧化锰作为碱性干电池的正极活性成分,其中正极电解液中氧化锌质量浓度为4.0%,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正极环,和负极锌膏组成碱性干电池25#。
对25#碱性干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放电项目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
在20℃±2℃的恒温环境中,取9只25#电池按每1个小时进行10个循环的脉冲放电,直至闭路电压降至1.05V为止;其中脉冲放电是反复进行以1500mW的恒功率放电2秒、然后以650mW的恒功率放电28秒的循环。放电结束后计算出放电至1.05V为止的累计循环数。
上述实施例17~25制作的碱性干电池按IEC60086-2-2006标准中7.1.5规定进行恒功率项目测试,分别统计放电截止电压至1.2V和1.05V的累计循环数,测试结果见表3。
采用GEA830相机,相机设定:默认画质、自动ISO、强制闪光/禁止闪光、曝光补偿为零、测试距离60m,测定方法:相机距离专用Chart板60cm动作W-T禁闪拍照一张,30秒后动作T-W用黒布遮住镜头强闪拍照一张,按此方法重复进行测试,直至相机自动关机,统计累计拍照张数。
上述测试数据以指数来表示,把对比实施例1的测试数据设定为100。
表3
Figure G200910310362X20091125D000121
从表1可以看出,活性成分中锰酸钡含量对电池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其中锰酸钡含量为2~3%时,电池性能最好。
从表2可以看出,碱性电解液中的氧化锌含量对电池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氧化锌含量为1.0~2.5%时,电池性能最好。
从表3可以看出,碱性电解液中的氧化锌含量对电池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氧化锌含量为1.0~2.5%时,电池性能最好。
从表2、3可以看出,当正极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锰和含有钡或钙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时,且碱性电解液中的氧化锌含量为1.0~2.5%时,电池性能最好。即本发明碱性干电池在高功率放电特性上有明显改善,在数码相机上的实物应用效果也有明显改善。

Claims (8)

1.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成分、石墨和碱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锰和含有钡或钙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钡或钙的化合物的含量为正极活性成分的2.0~3.0wt%;所述的钡或钙化合物为锰酸钡或锰酸钙;所述的碱性电解液中还溶解有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的含量为碱性电解液重量的0.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成分、石墨和碱性电解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正极活性成分80~95%,石墨3~15%,碱性电解液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电解液为30~42wt%的KOH或NaOH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的含量为碱性电解液重量的1.0~2.5%。
5.制备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正极活性成分与石墨混合,加入碱性电解液,搅拌均匀后压片、造粒、筛分,即得;其中,上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正极活性成分80~95%,石墨3~15%,碱性电解液2~5%,所述的正极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锰和含有钡或钙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钡或钙的化合物的含量为正极活性成分的2.0~3.0wt%;所述的钡或钙化合物为锰酸钡或锰酸钙;所述的碱性电解液中还溶解有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的含量为碱性电解液重量的0.1~4%。
6.碱性干电池正极,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与碱性干电池正极总重量0.1~0.3%的脱模剂混匀并压制成型而得。
7.碱性干电池,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
8.碱性干电池,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碱性干电池正极。
CN 200910310362 2009-11-25 2009-11-25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Active CN101719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310362 CN101719547B (zh) 2009-11-25 2009-11-25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310362 CN101719547B (zh) 2009-11-25 2009-11-25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9547A CN101719547A (zh) 2010-06-02
CN101719547B true CN101719547B (zh) 2011-12-21

Family

ID=4243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310362 Active CN101719547B (zh) 2009-11-25 2009-11-25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9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9835B (zh) * 2012-02-09 2014-12-10 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碱性电池制作方法及装置
CN106025284A (zh) * 2016-05-31 2016-10-12 卢财鑫 一种可充电的碱性锌锰电池
CN107732231B (zh) * 2017-09-27 2021-01-26 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正极材料及碱性锌锰干电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213A (zh) * 2005-05-31 2005-11-1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和高功率碱性干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3657A (zh) * 2005-08-26 2008-07-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碱性干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213A (zh) * 2005-05-31 2005-11-1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和高功率碱性干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3657A (zh) * 2005-08-26 2008-07-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碱性干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84407A 2002.06.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9547A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4994B (zh) 一种镍锌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0417B (zh) 可充电的锌离子电池
CN102623757B (zh) 负极为钢带式铁电极的铁镍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0755A (zh) 一种超宽温镍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70908A (zh) 一种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1783419A (zh) 一种可充电的锌离子电池
CN105470493A (zh) 一种材料及其制备以及含有该材料的锂离子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材料、电池正极和电池
CN102754250A (zh) 硬币形锂二次电池
CN106129379A (zh) 一种使用超细合金锌粉的大电流碱性锌锰电池
CN104037447A (zh) 一种含厚极片的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024953A (zh) 锂-二硫化铁电池的正极材料及电池
CN10944939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中空杂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9547B (zh)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性干电池
CN105161702A (zh) 一种锌镍电池负极活性物质、锌镍电池负极片及锌镍电池
CN100349312C (zh) 碱性干电池正极材料和高功率碱性干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1360B (zh) 一种碱性干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4085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水基制浆成膜方法
CN104466122A (zh) 一种钴铝水滑石制备镍氢二次电池镍正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35985A (zh) 一种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EP1445812A1 (en) Alkaline battery
CN102266938A (zh) 锌合金粉及用其制备的碱性干电池
CN103400992A (zh) 碱性干电池负极添加剂及碱性干电池
CN102522600B (zh) 长寿宽温镍氢电池
CN110212164A (zh) 一种利用锂盐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
CN102760894A (zh) 碱性干电池及碱性干电池用正极合剂粒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ICHUAN CHANGHONG NEW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4

Address after: 621000 Mianya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East Hing Road, No. 35 cotto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Changhong New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Mianya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East Hing Road, No. 35 cotto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21000 Mianya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East Hing Road, No. 35 cotto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CHANG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Mianya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East Hing Road, No. 35 cotto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Changhong NewEnergy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