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2237B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2237B
CN101712237B CN2009101785342A CN200910178534A CN101712237B CN 101712237 B CN101712237 B CN 101712237B CN 2009101785342 A CN2009101785342 A CN 2009101785342A CN 200910178534 A CN200910178534 A CN 200910178534A CN 101712237 B CN101712237 B CN 1017122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luid storage
printing ink
indoo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85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2237A (zh
Inventor
赤塚靖
木村仁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12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2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能够不向液体收容室内放入任何沉浮件那样的搅拌件,而以简单的结构充分搅拌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打印装置(1)具有收容油墨(I)的墨盒(2)、使该墨盒(2)内的油墨(I)减压沸腾的加减压泵(P)、在减压沸腾后使墨盒(2)内对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V2)。而且,使墨盒(2)内的油墨(I)减压沸腾后,使墨盒(2)内急剧向大气开放。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减压沸腾实现的液体搅拌功能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之,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之一种的打印装置中,使用的油墨是采用了不会溶解于溶剂的颜色组分或难以溶解于溶剂的颜色组分的油墨。例如,颜料类油墨在水或石油类溶剂等溶剂中,颜色组分即颜料的微细粒子处于分散状态,颜料易沉淀。例如,白色颜料的比重为4左右、金属颜料的比重为2~3,与之相对,溶剂的比重为不足1,由于颜料和溶剂的比重差为1以上,因此,颜料容易从溶剂分离并沉淀。
另外,在使用不溶性或难溶性的颜料作为颜色组分的油墨的情况下,颜料也容易沉淀。这样,油墨的颜色组分沉淀时,就会产生油墨的浓淡不均,不能向头供给均匀浓度的油墨,油墨浓的部分会堵塞头的喷嘴,产生难以从该喷嘴滴下油墨,或头的亮度改变等不良情况。
因此,以往提案有一种利用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油墨中存在的沉浮件搅拌该油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油墨收容室中,通过下述方法搅拌油墨,即,在收容油墨的同时,收容伴随油墨的压力变化而体积发生变化的沉浮件,并利用加压泵使油墨收容室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以使该沉浮件在油墨中时而沉降时而浮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05-28686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即,油墨收容室内通常设置多个沉浮件,因此油墨收容室内的油墨收容容积将减小沉浮件的总体积的量,而且有时可能会导致沉浮件堵塞油墨排出口,缺乏可信赖性。而且,也存在下述问题,即,有可能沉浮件不能充分转动至收容室内的角部,该角部的油墨的搅拌不能充分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着眼于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能够不向液体收容室内放入任何沉浮件那样的搅拌件,而以简单的结构充分搅拌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具有: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具有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部的液体收容室、从所述液体收容室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路,其中,具有使所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减压沸腾的减压机构、和在减压沸腾后使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对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在所述大气开放阀以及所述液体供给路中途的出口阀关闭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减压机构使所述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减压沸腾后使所述大气开放阀开放。
根据该发明,利用减压机构使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减压沸腾时,液体汽化并产生气泡,因此,通过该气泡在液体中浮上而搅拌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即,能够不向液体收容室内放入任何沉浮件那样的搅拌件而以简单的结构充分搅拌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另外,搅拌液体后,通过大气开放阀,使液体收容室对大气开放,由此可以迅速除掉液体中的气泡。
在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液体被收容于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的液体收容部,且被收纳在所述液体收容室内。
根据该发明,使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减压沸腾后,使该液体收容室内对大气开放,由此,液体收容部的具有挠性的部分进行收缩,因此能够提高液体的搅拌效果。
在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液体收容部为气体不能透过的非透气性部件。
根据该发明,即使在液体中溶解的气体通过减压沸腾从液体中分离时,该气体也不会透过液体收容部向该液体收容部外排出。因此,使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减压沸腾后,使该液体收容室内对大气开放,由此,液体收容室内成为气泡的气体在液体中骤然成为溶解状态。其结果是,液体中产生流动,且液体收容部进行收缩,因此,能够有效地搅拌该液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具有液体收容室,该液体收容室经由液体供给路与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连接,并且具有收容所述液体的液体收容部,其中,具有用于使气体溶解于所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所述液体中的透气部、为使溶解于所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所述液体中的气体成为气泡而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减压的减压机构、在减压后使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对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在所述大气开放阀以及所述液体供给路中途的出口阀关闭的状态下,驱动所述减压机构后使所述大气开放阀开放。
根据该发明,通过减压机构使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减压时,从气体透过部向液体中取入气体并成为溶解状态,同时使该液体中处于溶解状态的气体成为气泡,因此,通过使该气泡在液体中浮上来搅拌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即,能够不向液体收容室内放入任何沉浮件那样的搅拌件而以简单的结构充分搅拌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另外,液体搅拌后,利用大气开放阀使液体收容室对大气开放,由此,能够迅速消除液体中的气泡,能够良好地从经由液体供给路与液体收容室连接的液体喷射头喷出液体。
在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液体供给路的中途位置设有能够开闭该液体供给路的开闭阀,所述液体供给路中的所述液体收容室和所述开闭阀之间的部分构成所述透气部,所述液体供给路中的所述液体喷射头和所述开闭阀之间的部分构成气体不能透过的非透气部。
根据该发明,由于液体供给路中的液体收容室和开闭阀之间的部分构成透气部,因此,溶解在该气体透过部的液体中的气体扩散并溶解于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中。因此,通过将液体收容室内减压并使溶解于该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中的气体成为气泡,能够利用该气泡有效地搅拌该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另外,由于液体供给路中的液体喷射头和开闭阀之间的部分构成气体不能透过的非透气部,因此,能够在液体喷射头附近的供给路中抑制气体向液体溶解。
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液体被收容于液体收容部,该液体收容部被收容在所述液体收容室内且至少一部分由气体透过的透气性部件构成,所述液体收容部中的由所述透气性部件构成的部分构成所述透气部的一部分。
根据该发明,由于能够使向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的气体溶解量增加,因此,能够提高在利用减压使液体中产生气泡时的该液体的搅拌效果。
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具有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加压的加压机构,在通过该加压机构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加压后,为使溶解于所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所述液体中的气体成为气泡,所述减压机构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减压。
根据该发明,由于通过液体收容室内的加压使气体向来自气体透过部的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的溶解量增加后,将液体收容室内减压,使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中的溶解气体成为气泡,因此能够提高该气泡产生所带来的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打印装置的构成的图(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控制机构与控制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方框图(实施方式);
图3是墨盒的详细图(实施方式);
图4是收容袋体的立体图(实施方式);
图5是说明搅拌控制的图(实施方式);
图6是说明墨盒、头的剖面图(实施方式);
图7是说明加减压泵之一例的剖面图(实施方式);
图8是打印装置的俯视图(其它方式);
图9是墨盒的剖面图(其它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打印装置的构成的图(其它方式);
图11是表示打印装置的构成的图(其它方式);
图12是表示墨盒的剖面图(其它方式);
图13是表示打印装置的构成的图(其它方式);
图14是表示打印装置的构成的图(其它方式);
图15是表示伴随油墨量减少的沸腾压力的变化的图(其它方式)。
符号说明
1…打印装置(液体喷射装置)、2…墨盒(液体收容室)、3…头(液体喷射头)、4…油墨供给路(液体供给路)、4a…上游部分(透气部)、4b…下游部分(非透气部)、5…控制机构、8…收容袋体(液体收容部)、71…负压储存部、P…加减压泵(减压机构及加压机构)、V1…出口阀(开闭阀)、V2…大气开放阀、I…油墨(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打印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3表示打印装置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装置1具有:作为液体收容室的墨盒2(以下称作墨盒),其收容作为液体的油墨I(以下,将不带符号直接称为油墨);作为液体喷射头的头3;使墨盒2和头3连通的作为液体供给路的油墨供给路4;作为加压机构及及减压机构的加减压泵P;出口阀V1;大气开放阀V2;控制机构5。
墨盒2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打印装置1的基体上。墨盒2具有形成压力室6的容器7、和设置于压力室6内的作为液体收容部的收容袋体8(参照图4)。容器7由硬质塑料那样的硬质材料形成,具有保持后述的袋侧油墨出入口部12的容器侧油墨出入口部9、和可使压力室6内与外部连通的空气给排出口部10、和可使压力室6内与外部连通的空气排出口部11。
收容袋体8如丁基橡胶、多硫化橡胶、氯醚橡胶、高丁腈橡胶、氟素橡胶等那样,具有挠性,且由油墨收容体积可变的薄型袋形成,具有袋侧油墨出入口部12,其中油墨收容体积可变的薄型袋由具有气体不能透过的非透气性的材料(非透气性部件)形成。袋侧油墨出入口部12通过容器油墨出入口部9以面对容器7的外部的方式固定于容器7。油墨供给路4的一端侧和收容袋体8的袋侧油墨出入口部12连结,从而油墨供给路4和收容袋体8连通。
此外,墨盒2在未使用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密封膜密封袋侧油墨出入口12。另外,在油墨供给路4的一端侧设有未图示的油墨供给针。另外,墨盒2安装在打印装置1上时,通过油墨供给针弄破密封膜,由此墨盒2的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经由油墨供给针的中空路及油墨供给路4供给至头3。
在油墨供给路4的中途位置设有出口阀V1,通过该出口阀V1的调节,能够遮断从墨盒2向头3的油墨供给,或者能够调整从墨盒2向头3的油墨的供给量。如后述,使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减压沸腾时及墨盒2的交换时,出口阀V1通过控制机构5关闭。
空气供给排出路15其一端侧与空气供给排口部10连结,同时,另一端侧与加减压泵P的一口部16连结。另外,加减压泵P的另一口部17对大气开放。另外,通过该加减压泵P的驱动,可以实现经由相对于压力室6的空气供给排出路15的空气(气体)的供给及排气。
空气排出路18其一端侧与空气排出口部11连结,同时,另一端侧对大气开放。在空气排出路18的中途位置设置有大气开放阀V2,通过该大气开放阀V2的调节,能够使压力室6内对大气开放,或与大气断开。
图6表示墨盒及头的剖面。
如图6所示,在将墨盒2设置于滑架50的类型的打印装置1中,头3具有油墨室24、压力室25、喷嘴28、促动器30。在油墨室24的一端侧的开口部以连通状态连接有油墨供给路4的另一端侧。压力室25其一端侧的开口部与油墨室24连通,同时另一端侧的开口部与喷嘴28连通。
促动器30由设置于压力室25的壁上的压电元件及发热元件等构成。在头3中,从油墨室24向压力室25内供给的油墨在喷嘴28的出口形成油墨的凹面(弯液面),利用促动器30的作用按压喷嘴28内的油墨形成液滴,通过使该液滴附着于纸等印刷对象物来进行印刷。此外,图6中的33为使滑架50在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电动机。
图2是表示控制机构和控制对象的关系的方框图。
如图2所示,控制机构5向分别对作为控制对象的泵电动机31、出口阀V1、大气开放阀V2、头3、送纸电动机32、滑架电动机33等进行驱动的各驱动器35a~35f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这些控制对象。即,如图1所示,控制机构5向各驱动器35d、35e、35f输出控制信号时,通过驱动器35d相对于泵电动机31输出泵驱动控制信号A3,驱动控制加减压泵P,通过驱动器35e相对于出口阀V1输出开闭控制信号A1,开闭控制出口阀V1,通过驱动器35f相对于大气出口阀V2输出开闭控制信号A2,开闭控制大气开放阀V2。
图7是使用管式泵构成加减压泵P的简略图。
作为上述加减压泵P,使用如图7所示的管式泵80。管式泵80具有管81、限制向该管81的外侧方向移动的具有内周面的泵架82、通过泵电动机31正反两方向旋转的泵轮83、轴支承于该泵轮83的外周部的辊86、87。另外,在泵架82和泵轮83之间的空间配置并卷绕管81,使其沿泵架82的内周面描圆,并以包含一部分重合部的状态配置。
而且,通过泵电动机31的正转驱动使泵轮83正旋转时,利用辊86、87将管81内的空气向墨盒2侧压出,对墨盒2的压力室6加压。另一方面,通过泵电动机31的逆转驱动使泵轮83逆旋转时,利用辊86、87将管81内的空气向墨盒2的相反侧压出,对墨盒2的压力室6减压。
对于向头3供给油墨的控制,控制机构5在打开出口阀V1同时关闭大气开放阀V2的状态下使泵电动机31正转驱动,由此,通过加减压泵P对压力室6内进行加压。由此,收容袋体8从外侧按压,收容袋内8的油墨经由油墨供给路4向头3供给,进行印刷。
接着,对控制机构5的油墨搅拌控制进行说明。
控制机构5在关闭出口阀V1的同时关闭大气开放阀V2的状态下使泵电动机31逆转驱动,由此,利用加减压泵P对压力室6内进行减压直至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发生减压沸腾,之后,打开大气开放阀V2。此外,油墨发生减压沸腾的减压值根据油墨的组成而决定,因此,只要预先设定与油墨的组成相对应的值即可。减压值通过设置于压力室6内或空气供给排出路15内的未图示的压力检测器进行测定。因此,在判断出从未图示的压力计输入的压力值达到了预先设定的压力值的减压值时,控制机构5通过停止泵电动机31使加减压泵P停止驱动,同时瞬间打开大气开放阀V2。
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承受负压而发生减压沸腾时,例如如果是水性油墨,则通过油墨中的水分沸腾成为水蒸气而从油墨中产生气泡。该产生的气泡向收容袋体8内的空间排出时,该收容袋体8膨胀。而且,在大气开放阀V2骤然打开而使压力室6内恢复为大气压时,向收容袋体8内的空间排出的气体(水蒸气)再一次骤然成为溶解于油墨中的状态。利用该气体骤然向溶解状态的复原及收容袋体8的体积的收缩,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活跃地流动,从而搅拌该油墨。
而且,如图5所示,通过不止一次而使多次重复减压沸腾和大气开放,便可重复油墨的搅拌动作,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墨的搅拌效果。
即,如图5所示,通过减压至规定气压后使之沸腾,其沸腾后,同时大气开放,并通过一次、两次…地进行多次搅拌,能够使比重大的颜料在溶剂内分散,可以得到没有色斑的油墨。此外,搅拌控制只要在控制机构5输入印刷指令后进行印刷动作控制之前执行、或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执行即可。进行搅拌控制的实施时期可以自由决定,但是,例如,用于重复规定次数的搅拌的搅拌控制优选在头3处于压盖位置时或头3处于中止状态时在24小时内进行1~3次左右,或在头3处于长时间中止状态时一天进行1次左右。
以上,根据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通过使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减压沸腾后使压力室6向大气开放,能够搅拌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因此能够防止油墨的沉降。
(2)通过对压力室6内加压而将油墨向头3供给的加减压泵P,能够对压力室6内进行减压,因此,仅使用一个泵就可以实现头3的油墨供给控制和油墨搅拌控制,可实现经济化及小型化。即,可以在向头3供给油墨的油墨供给控制中,使泵电动机31正转驱动并使加减压泵P作为加压泵发挥作用,在油墨搅拌控制中,使泵电动机31逆转驱动并使加减压泵P作为减压泵发挥作用,因此,与分别设置加压泵和减压泵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经济化且小型化。
(3)作为油墨收容部的收容袋体8由气体不能透过的非透气性部件组成,因此,油墨的液体成分通过减压沸腾而汽化时,不会发生因该汽化而产生的气体透过收容袋体8向外部排出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将压力室6向大气开放而使收容袋体8内恢复为大气压,将通过使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减压沸腾而产生的气体再一次溶解至油墨中。由此,可使油墨中产生流动,因此可以有效地搅拌油墨。
(4)收容袋体8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因此,通过将压力室6向大气开放使收容袋体8内恢复为大气压,使通过使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减压沸腾而从该油墨中分离的气体再一次溶解至油墨时,收容袋体8收缩。其结果是,能够使油墨中产生流动,提高油墨的搅拌效果。
(其它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打印装置1也可是如下所述类型,如图8所示,各色的多个墨盒2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外壳51的固定部52,墨盒2与滑架50分体。
即,在该打印装置1中,加减压泵P配置于墨盒2的上部。搭载头3的滑架50经由导轴37可移动地设置于左右方向,且,一部分安装于通过滑架电动机33的驱动而旋转移动的同步带38。而且,通过将滑架电动机33的驱动力经由同步带38向滑架50传递,滑架50沿着导轴37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即,滑架50经由同步带38连接于滑架电动机33。滑架电动机33支持于外壳51的背面,通过驱动滑架电动机33,经由同步带38使滑架50沿着导轴37在主扫描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
压印平板36在外壳51中沿主扫描方向架设,是用于支持经由未图示的送纸机构送出的未图示的记录媒体的部件。头3设置在与滑架50的压印平板36对置的面上,具有用于朝向压印平板36侧喷射作为液体的油墨的多个未图示的喷嘴。
阀组件39搭载于滑架50上,在调整了压力的状态下将暂时储存的油墨向头3供给。该情况下,在连接于加减压泵P的一口部16的空气供给排出路15中设有压力检测器40,通过该压力检测器40检测加压时的压力和减压时的压力。连接于一口部16的空气供给排出路15经由该压力检测器40分支,分别连接于各墨盒2。
墨盒2的空气排出口部11和大气开放阀V2通过由管形成的空气排出路18连接。44、45是形成油墨供给路4的管。而且,为了控制向头3的油墨供给量,将安装于滑架50的阀组件39和管44的一端连接,同时,将管44的另一端与出口阀V1连接。另外,将管45的一端与出口阀V1连接,同时,将管45的另一端与袋侧油墨出入口部12(参照图1及图4)连接。另外,头3和阀组件39通过形成油墨供给路4的未图示的管连接。
在这样的构成中,加压时,通过使泵电动机31正转驱动,经由压力检测器40、空气供给排出路15,将各墨盒2利用加减压泵P进行加压,因此,油墨被压出,从袋侧油墨出入口部12经由预先设定为开状态的出口阀V1、管44、及阀组件39向头3供给油墨。这时,大气开放阀V2变为闭阀状态。
另一方面,搅拌时,通过关闭出口阀V1,并使泵电动机31逆转驱动,经由压力检测器40、空气供给排出路15,将墨盒2利用加减压泵P进行减压。而且,墨盒2内进行减压直至减压到规定的压力时,油墨沸腾。这时,大气开放阀V2开放时,减压沸腾所产生的气泡再一次溶解至油墨中,并在油墨中产生流动,由此进行搅拌。
该情况下,压力检测器40也配置于空气供给排出路15的中途,因此,能够基于该压力检测器40的信号将减压沸腾时的压力设定为合适的值。
此外,本方式中,为经由各墨盒2进行减压沸腾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只是使用了与溶剂的比重差大的颜料的类型的墨盒2选择性地减压沸腾。
·如图9所示,收容袋体8可以由硬质部分91(粗线部分)和软质部分92形成,其中上述硬质部分91由具有非透气性的硬质树脂等形成,上述软质部分92由具有非透气性及挠性的材料形成。即,可以使用至少一部分具有非透气性及挠性的材料形成的收容袋体8。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如图10所示,可以在空气供给排出路15按照与其连通的方式连接空气排出路15A,并在该空气排出路15A设置大气开放阀V2。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如图11所示,可以由利用硬质材料形成的容器60构成墨盒2的收容油墨的油墨收容体。即,可以设为不使用收容袋体8而将油墨直接收容在容器60内的构成。该情况下,将容器60内的空间作为压力室发挥作用。此外,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优选通过在容器60的内壁层压具有非透气性的材料61,来确保气密性。此外,为了防止油墨泄漏,需要将油墨填充至比空气供给排出口部10及空气排出口部11更靠下位。
·如图13所示,也可以如下进行设置,设置储压器那样的负压储存部71,除了将油墨向头3供给的情况以外时,通过使泵电动机31逆转驱动,利用加减压泵P向负压储存部71内贮存负压(抽真空),使用该负压储存部71的负压使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减压沸腾。即,按照经由连接路70连通的方式将负压贮存部71与空气供给排出路15连接,在空气供给排出路15和连接路70的连通部75、和空气供给排出口部10之间的空气供给排出路15设置开放阀V3,此外,在连接路70上也设置开放阀V4。
而且,除将油墨向头3供给以外时,在将开放阀V3关闭并将开放阀V4打开的状态下使泵电动机31逆转驱动,由此,通过加减压泵P将负压储存部71内设为负压后,关闭开放阀V4。然后,在进行油墨搅拌控制时,通过打开各开放阀V3、V4,利用负压储存部71内的负压将压力室6设为负压。这样,通过在负压储存部71预先贮存负压,可以根据需要在短时间内使油墨减压沸腾。
·如图14所示,加减压泵P也可以使用活塞型的加减压泵。
即,本方式的打印装置具有工作缸53、活塞54、齿条55、齿轮56、减速电动机57、作为大气开放阀的孔58。而且,驱动减速电动机57以使活塞54向工作缸53的底部63侧移动时,工作缸53内的气压增高,利用该气压按压收容袋体8,将该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经由油墨供给路4向头3供给。另一方面,驱动减速电动机57以使活塞54向工作缸53的开口62侧移动时,工作缸53内减压,因此,压力室6内也被减压。此外,活塞54通过构成大气开放阀的孔58,使工作缸53内向大气开放时,压力室6也向大气开放。这样,也能够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油墨搅拌控制。
·通常,打印装置伴随印刷时间的推移而油墨的累积消费量增加,因此,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量也伴随着印刷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少。伴随该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量的减少,油墨溶剂中的气体也减少,因此,油墨量和沸腾压力(达到沸腾的压力)的关系如图15的特性M所示进行变化。即,伴随油墨量的减少,沸腾压力逐渐减少。因此,可以按照对应特性M并伴随收容袋体8的油墨量的减少沸腾压力也减少的方式,通过控制机构5调整减压压力。
据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减压的压力控制。即,可以防止在过度进行减压的状态下向大气开放、或在减压不足的情况下向大气开放等徒劳的压力控制。
另外,本方式中,设置为检测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量,并对应于该检测出的油墨量调整减压压力,但是为了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量的检测,也可以使用检测收容袋体8自身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及检测收容袋体8自身的形状的形状传感器、或检测油墨的液面的液面传感器。
·也可以分别设置对压力室6进行加压的加压泵和对压力室6进行减压的减压泵。
·在墨盒2中,保持袋侧油墨出入口12的容器侧油墨出入口9、和可将压力室6内与外部连通的空气供给排出口部10、和可将压力室6内与外部连通的空气排出口部11均可配置于容器7的一侧(同侧)。据此,可以以一触式容易地将墨盒2装卸。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压沸腾使油墨汽化,由此使油墨中产生气泡,但是也可以通过减压使油墨中溶解的空气(气体)变为气泡。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该情况下,减压之前的油墨中溶解的空气的量越多产生的气泡的量就越多。
因此,如图1所示,能够以具有透气性的材料(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管或有机硅管等)构成与收容袋体8连通的油墨供给路4的墨盒2、和出口阀V1之间的部分即上游部分4a,或能够以透气性部件(例如,聚乙烯膜的一层构造、内侧为聚乙烯膜外侧为聚酰胺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两层构造)构成收容袋体8的至少一部分。该情况下,由上游部分4a及收容袋体8中的透气性部件构成的部分构成透气部。
据此,能够从由上游部分4a及收容袋体8中的透气性部件构成的部分取入大气,因此,可以使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中的空气溶解量增加。该情况下,利用从上游部分4a取入的大气,使该上游部分4a的油墨中溶解的空气扩散,该扩散了的空气溶解于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中。因此,能够提高利用由减压产生气泡的油墨的搅拌效果。
此外,该情况下,将压力室6加压后恢复至大气压后,将该压力室6减压,由此,在进一步增加收容袋体8内的油墨中的空气溶解量的状态下使该油墨减压,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利用由减压产生气泡的油墨的搅拌效果。此外,上述油墨为水性油墨的情况下,为了使油墨中的水分减压沸腾,需要在常温下减压约100kPa,但是将油墨中溶解的空气形成气泡时,如果空气的溶解量多,则不需要减压至上述水平,也可以采用能力比较低、廉价的管泵。
另外,如图1所示,也可以由气体不能透过的材料构成油墨供给路4中的出口阀V1和头3之间的部分即下游部分4b(非透气部)。即,对于下游部分4b,如果头3是固定的类型,则例如由不锈钢(SUS304等)等的金属管构成,如果头3是可动的类型,则例如由在两个聚乙烯膜之间插入了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的薄膜或PVDC(聚偏二氯乙烯)的薄膜的三层构造的挠性管构成。EVOH及PVDC通常为阻气性高的合成树脂。据此,能够抑制空气溶解于下游部分4b内的油墨,因此,能够降低油墨从头3喷射的喷射不良。
·上述实施方式以喷墨式的打印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它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和收容其液体的液体容器。或者可以转用为具有喷出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此外,所谓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喷出时的液体的状态,是指包括粒状、泪状、连成线状的液滴。另外,在此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物质为液相状态即可,包含粘性高或低的液状态;溶胶、凝胶水、其它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那样的流状态;或不仅作为物质的一状态的液体,而且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形物形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的溶液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以例举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及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含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一般的水性油墨及油性油墨以及中性油墨、热熔油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的油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例如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含液晶显示器、EL(场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所使用的电极材及色材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制造生物芯片所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量管使用而喷射成为试料的液体的喷射装置;或印染装置及微型分配器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向钟表及相机等精密设备精确定位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所使用的半球微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者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在上述这些中的任一种的喷射装置中都可以应用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装置具有: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具有收容所述液体的液体收容部的液体收容室、从所述液体收容室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路,其特征在于,具有:
减压机构,其使所述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减压沸腾;
大气开放阀,其在减压沸腾后使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对大气开放,
其中,在所述大气开放阀以及所述液体供给路中途的出口阀关闭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减压机构使所述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减压沸腾后使所述大气开放阀开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被收容于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的液体收容部,且被收纳在所述液体收容室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部为气体不能透过的非透气性部件。
4.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具有液体收容室,该液体收容室经由液体供给路与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连接,并且具有收容所述液体的液体收容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透气部,其用于使气体溶解于所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所述液体中;
减压机构,其为使溶解于所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所述液体中的气体成为气泡,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减压;
大气开放阀,其在减压后使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对大气开放,
其中,在所述大气开放阀以及所述液体供给路中途的出口阀关闭的状态下,驱动所述减压机构后使所述大气开放阀开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供给路的中途位置设有能够开闭该液体供给路的开闭阀,
所述液体供给路中的所述液体收容室和所述开闭阀之间的部分构成所述透气部,
所述液体供给路中的所述液体喷射头和所述开闭阀之间的部分构成气体不能透过的非透气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被收容于液体收容部,该液体收容部被收容在所述液体收容室内且至少一部分由气体透过的透气性部件构成,
所述液体收容部中的由所述透气性部件构成的部分构成所述透气部的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加压的加压机构,
在通过该加压机构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加压后,为使溶解于所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所述液体中的气体成为气泡,所述减压机构将所述液体收容室内减压。
CN2009101785342A 2008-10-01 2009-09-27 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1712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6078 2008-10-01
JP2008-256078 2008-10-01
JP2009-179232 2009-07-31
JP2009179232A JP2010105387A (ja) 2008-10-01 2009-07-31 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2237A CN101712237A (zh) 2010-05-26
CN101712237B true CN101712237B (zh) 2013-04-10

Family

ID=4205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85342A Active CN101712237B (zh) 2008-10-01 2009-09-27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01931B2 (zh)
JP (1) JP2010105387A (zh)
CN (1) CN1017122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2339B2 (ja) * 2010-03-17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GB2492593A (en) * 2011-07-08 2013-01-09 Inca Digital Printers Ltd Pressure regulation system
US20130167940A1 (en) * 2012-01-03 2013-07-04 Gil LAVI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sure regulation
JP5661838B2 (ja) * 2012-04-25 2015-01-28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WO2017022653A1 (ja) * 2015-08-03 2017-02-0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容器、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JP2017030267A (ja) * 2015-08-03 2017-02-0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容器、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9605A (zh) * 2003-12-11 2008-07-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气体吸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6037A (ja) 1989-07-03 1991-02-15 N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充填方法
JP3768725B2 (ja) * 1998-06-15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028686A (ja) 2003-07-10 2005-02-0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液体貯留手段
US7311761B2 (en) * 2003-12-11 2007-12-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Gas absorption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ontainer
WO2005118300A1 (ja) * 2004-06-01 2005-12-15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供給装置、記録装置、インク供給方法、および記録方法
US7344230B2 (en) * 2004-09-07 2008-03-18 Fujifilm Dimatix, Inc. Fluid drop ejection system capable of removing dissolved gas from fluid
JP4928892B2 (ja) * 2006-09-29 2012-05-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9605A (zh) * 2003-12-11 2008-07-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气体吸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79567A1 (en) 2010-04-01
US8201931B2 (en) 2012-06-19
JP2010105387A (ja) 2010-05-13
CN101712237A (zh)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237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1722727B (zh) 液体喷射装置
ES2325837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alimentacion de tinta a un cabezal de impresion de vaiven en un aparato de impresion por inyeccion de tinta.
CN100372684C (zh) 喷墨装置和喷墨装置中的液体的回收方法
US7484838B2 (en)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dischar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container
US8444259B2 (en) Recirculating ink system for inkjet printing
CN101746145B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0460089C (zh) 液体涂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喷墨记录设备和记录设备
CN101638006B (zh)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28706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152638B (zh) 流体喷射装置及擦拭方法
CN104608499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JP645097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527302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with pressure adjusting valve
US20080297568A1 (en) Fluid supply system and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3373066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1559672A (zh) 喷墨打印机的墨供给装置
JP544622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1712232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566709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1323213B (zh) 流体喷出装置及流体喷出方法
US8783827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012037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34966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へのインク充填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10001631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intaining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