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0614B -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0614B
CN101680614B CN200880017308XA CN200880017308A CN101680614B CN 101680614 B CN101680614 B CN 101680614B CN 200880017308X A CN200880017308X A CN 200880017308XA CN 200880017308 A CN200880017308 A CN 200880017308A CN 101680614 B CN101680614 B CN 101680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er plate
pressing component
backlight arrangement
holding section
plat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73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0614A (zh
Inventor
黑水泰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0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0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6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的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20)包括:光源(21);对光源(21)的出射光进行扩散,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卡合部(22a)的扩散板(22);支撑扩散板(22)的支撑台(25);配置在扩散板(22)上的光学片(23);和扩散板按压部件(26),该扩散板按压部件(26)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并且在该扩散板按压部件(26)与支撑台(25)之间夹持扩散板(22)。

Description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特别涉及包括对光源的出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板的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包括对光源的出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板的背光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装置,该背光源装置包括:荧光管(光源);对荧光管的出射光进行扩散,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孔(卡合部)的扩散板;和与扩散板的孔卡合,并且在面方向上对扩散板赋予张力的拉伸单元。
在这样包括荧光管(光源)和扩散板的背光源装置中,通常,由于点亮荧光管时的升温,扩散板100翘曲成圆筒状(参照图20的(a)(b))或鞍状(参照图21的(a)(b)),并且扩散板100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背光源装置中,通过设置对扩散板赋予张力的拉伸单元,能够抑制扩散板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因此,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扩散板由于点亮荧光管时的升温而翘曲。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35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背光源装置中,能够抑制扩散板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另一方面,没有设置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支撑)扩散板的机构,存在难以抑制扩散板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的不良状况。因此,存在难以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的问题。此外,在扩散板发生翘曲的情况下,有存在以下情况的不良状况:扩散板和与扩散板相对配置的显示面板接触,由此,显示面板的面压力变化,难以得到良好的图像的情况;配置在扩散板上的光学片也发生翘曲,由此,难以使亮度均匀的情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的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包括:光源;对光源的出射光进行扩散,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卡合部的扩散板;支撑扩散板的支撑台;配置在扩散板上的光学片;和扩散板按压部件,该扩散板按压部件与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并且在该扩散板按压部件与支撑台之间夹持扩散板。
在该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在周边部具有卡合部的扩散板、和与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的扩散板按压部件,能够利用扩散板按压部件抑制扩散板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点亮光源时的升温而导致扩散板翘曲。另外,通过设置支撑扩散板的支撑台、和在与支撑台之间夹持扩散板的扩散板按压部件,能够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支撑)扩散板,因此,能够抑制扩散板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由此,能够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结果,在显示面板与扩散板相对配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扩散板与显示面板接触而导致显示面板的面压力变化,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另外,能够抑制配置在扩散板上的光学片产生翘曲,因此,能够使亮度均匀。
另外,在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与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并且在与支撑台之间夹持扩散板的扩散板按压部件,能够利用扩散板按压部件抑制扩散板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并且,能够抑制扩散板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因此,与分别设置用于抑制扩散板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的部件、和用于抑制扩散板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控制部件数量增多。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扩散板的卡合部形成为沿着扩散板的周边部延伸。如果这样构成,则利用扩散板按压部件,能够均匀地抑制扩散板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并且能够均匀地抑制扩散板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扩散板产生翘曲。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扩散板按压部件在沿扩散板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进一步抑制扩散板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点亮光源时的升温而导致扩散板翘曲。
在该情况下,优选扩散板按压部件的与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的部分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容易地将扩散板按压部件在沿扩散板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扩散板按压部件通过按压扩散板而在该扩散板按压部件与支撑台之间夹持扩散板,扩散板按压部件具有向按压扩散板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单元。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容易地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支撑)扩散板,因此,能够容易地抑制扩散板在与扩散板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扩散板按压部件的与扩散板接触的部分包含树脂。如果这样构成,则即使在由于点亮光源时的升温等,扩散板相对于扩散板按压部件移动(滑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扩散板损伤,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咯吱咯吱的声音。另外,通过将扩散板按压部件构成为该扩散板按压部件的与扩散板接触的部分包含树脂,也能够容易地将扩散板按压部件的与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的部分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扩散板按压部件包含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提高扩散板按压部件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扩散板按压部件变形。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扩散板按压部件的表面形成为白色系的颜色或黑色系的颜色。如果这样构成,则在将扩散板按压部件的表面形成为白色系的颜色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由扩散板按压部件的表面反射的光使显示面板的亮度提高。另外,在将扩散板按压部件的表面形成为黑色系的颜色的情况下,能够使显示面板的最外周部分为黑色系的颜色,因此,能够使扩散板按压部件作为显示面板的边缘部起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包括:以上的背光源装置;和由背光源装置进行照明的显示面板。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得到能够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的显示装置。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中,优选显示面板包括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得到的液晶显示面板。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得到能够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电视接收机包括:以上的显示装置;收纳显示装置的机壳;调谐器;和扬声器。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得到能够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的电视接收机。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得到能够充分抑制扩散板发生翘曲的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电视接收机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周边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扩散板翘曲成圆筒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扩散板翘曲成鞍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液晶电视接收机(电视接收机)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11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
21光源
20背光源装置
22、90、91、92、93、94、95、96扩散板
22a、90a、91a、92a、93a、94a、95a、96a  卡合部
23光学片
25支撑台
26、80、81、82、83、84、85扩散板按压部件
30前机壳(机壳)
31后机壳(机壳)
40扬声器
50调谐器
82c压缩弹簧(施力单元)
83b卡合部件(施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电视接收机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周边的构造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参照图1~图5,对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0的液晶电视接收机1的构造进行说明。此外,液晶电视接收机1是本发明的“电视接收机”的一个例子。
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0的液晶电视接收机1,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背光源装置20的液晶显示装置10;收纳液晶显示装置10的前机壳30和后机壳31;安装在前机壳30上的扬声器40;调谐器50;电源60;和支撑部件70。前机壳30、后机壳31、扬声器40、调谐器50、电源60和支撑部件70能够应用以往通常使用的部件,因此,分别简单地进行说明。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0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前机壳30和后机壳31是本发明的“机壳”的一个例子。
前机壳30和后机壳31收纳液晶显示装置10、调谐器50和电源60,并且由支撑部件70支撑。另外,调谐器50具有根据接收的电波生成规定频道的图像信号与声音信号的功能。扬声器40具有根据调谐器50所生成的声音信号发出声音的功能。电源60用于向液晶显示装置10、扬声器40和调谐器50供给电力。此外,也可以将扬声器40、调谐器50和电源60组装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
液晶显示装置10,如图2所示,包括:背光源装置20;配置在背光源装置20的前面侧的液晶显示面板11;和夹持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1的前底座12和框架13。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1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个例子。
液晶显示面板11具有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另外,液晶显示面板11具有被背光源装置20照明,来自背光源装置20的光透过,由此显示图像的功能。另外,液晶显示面板11通过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构成。
背光源装置20由多个光源21、对光源21的出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板22、配置在扩散板22的前面上的光学片23、将光源21和扩散板22的背面侧覆盖的后底座24、支撑扩散板22的支撑台25、和在与支撑台25之间夹持扩散板22的扩散板按压部件26构成。
光源21由按照规定周期配置的多个柱状的荧光管构成,并被固定在后底座24的前面。此外,光源21也可以由蛇行的荧光管构成。
扩散板22由保持有扩散材料的板状的透光性部件构成。另外,扩散板22配置成与液晶显示面板11相对。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扩散板22当俯视时形成为长方形状,并在构成长方形状的4边的周边部分别形成有凹状的卡合部22a。该卡合部22a形成在扩散板22的前面(上表面)上。另外,卡合部22a,如图4所示,以相对的卡合部22a彼此平行的方式形成。另外,卡合部22a以沿着扩散板22的周边部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状。此外,卡合部22a可以形成为长方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相对的2边具有圆弧形状等,也可以形成为细长的椭圆形状。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其它形状。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卡合部22a以卡合部22a的两端不到达扩散板22的端部(4边)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卡合部22a形成为具有比扩散板22的厚度小的深度。即,卡合部22a以不贯通扩散板22的方式形成。
光学片23由棱镜片或透镜片等构成,具有将来自扩散板22的光会聚在规定的视野角的功能。另外,如图3所示,光学片23具有比扩散板22的面积小的面积,并配置在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内侧。另外,光学片23由未图示的光学片按压部件保持在扩散板22的前面(上表面)上。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光学片23与未图示的光学片按压部件之间设置间隙,不向光学片23产生按压力。
在后底座24的周边部,如图2所示,固定有支撑台25。此外,可以将支撑台25与后底座24形成为一体。
支撑台25中设置有支撑扩散板22的周边部的支撑面25a、和安装螺钉27的螺钉孔25b。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扩散板按压部件26由安装多个螺钉27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26a、和卡合部件26b构成,该卡合部件26b包含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或橡胶等。此外,板状部件26a可以使用树脂或橡胶等与卡合部件26b形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高刚性的树脂或橡胶等。另外,扩散板按压部件26也可以由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构成。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扩散板按压部件26变形。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板状部件26a具有白色系的颜色或黑色系的颜色的表面。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扩散板按压部件26,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多个螺钉27将板状部件26a固定在支撑台25的螺钉孔25b(参照图2)上,由此,在扩散板按压部件26与支撑台25的支撑面25a(参照图2)之间夹持扩散板22。另外,扩散板按压部件26优选构成为卡合部件26b将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向支撑台25一侧按压。另外,扩散板按压部件26也可以构成为板状部件26a的背面(下表面)将扩散板22向支撑台25一侧按压。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卡合部件26b,在沿扩散板22的面方向(箭头A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即,在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卡合部件26b的外侧面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的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下,扩散板按压部件26被固定,扩散板22在周边部被向外侧拉的状态下被固定。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在周边部具有卡合部22a的扩散板22、和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的扩散板按压部件26,能够利用扩散板按压部件26抑制扩散板22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点亮光源21时的升温而导致扩散板22翘曲。另外,通过设置支撑扩散板22的支撑台25、和在与支撑台25之间夹持扩散板22的扩散板按压部件26,能够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支撑)扩散板22,因此,能够抑制扩散板22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由此,能够充分地抑制扩散板22发生翘曲。结果,能够抑制因扩散板22(光学片23)与液晶显示面板11接触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11的面压力变化,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另外,能够抑制配置在扩散板22上的光学片23发生翘曲,因此,能够使亮度均匀。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并且在与支撑台25之间夹持扩散板22的扩散板按压部件26,能够利用扩散板按压部件26抑制扩散板22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并且能够抑制扩散板22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并且,与分别设置用于抑制扩散板22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的部件、和用于抑制扩散板22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多。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沿着扩散板22的周边部延伸的方式形成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能够利用扩散板按压部件26均匀地抑制扩散板22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并且能够均匀地抑制扩散板22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扩散板22发生翘曲。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卡合部件26b在沿扩散板22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能够进一步抑制扩散板22的周边部向面方向的内侧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点亮光源21时的升温而导致扩散板22翘曲。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或橡胶等构成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卡合部件26b,能够容易地将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卡合部件26b在沿扩散板22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卡合部件26b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即使在由于点亮光源21时的升温等,扩散板22相对于扩散板按压部件26移动(滑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扩散板22损伤,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咯吱咯吱的声音。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表面形成为白色系的颜色或黑色系的颜色,由此,在将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表面形成为白色系的颜色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由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表面反射的光使液晶显示面板11的亮度提高。另外,在将扩散板按压部件26的表面形成为黑色系的颜色的情况下,能够使液晶显示面板11的最外周部分为黑色系的颜色,因此,能够使扩散板按压部件26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1的边缘部起作用。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扩散板按压部件80中设置有树脂板80c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80,如图6所示,由板状部件80a、卡合部件80b和树脂板80c构成。该树脂板80c由摩擦系数小的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树脂、PC(聚碳酸酯)等树脂形成。另外,树脂板80c以与扩散板22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板状部件80a上。另外,树脂板80c配置在卡合部件80b的内侧和外侧。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以与扩散板22接触的方式在板状部件80a上设置摩擦系数小的树脂板80c,即使在由于点亮光源21时的升温等,扩散板22相对于扩散板按压部件80移动(滑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扩散板22损伤,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咯吱咯吱的声音。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对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扩散板按压部件81中设置有突起部81c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81,如图7所示,由板状部件81a和卡合部件81b构成。在板状部件81a上,通过拉深加工在表面形成有突起部81c。该突起部81c形成于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曲面上,且该突起部81c的表面与扩散板22线接触。此外,突起部81c也可以按照该突起部81c的表面与扩散板22点接触的方式形成。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以表面与扩散板22线接触(点接触)的方式在板状部件81a上设置突起部81c,能够缩小板状部件81a(突起部81c)与扩散板22的接触面积。由此,即使在由于点亮光源21时的升温等,扩散板22相对于扩散板按压部件81移动(滑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产生咯吱咯吱的声音。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拉深加工在板状部件81a上形成突起部81c,由此能够使板状部件81a的刚性增大。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
(第四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8,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扩散板按压部件82中设置有压缩弹簧82c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82,如图8所示,由板状部件82a、卡合部件82b、和配置在板状部件82a与卡合部件82b之间的压缩弹簧82c构成。此外,压缩弹簧82c是本发明的“施力单元”的一个例子。另外,扩散板按压部件82在压缩弹簧82c被压缩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支撑台25上。即,利用压缩弹簧82c的施力,卡合部件82b将扩散板22向支撑台25一侧按压(施力)。另外,扩散板按压部件82在压缩弹簧82c(卡合部件82b)沿扩散板22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支撑台25上。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在扩散板按压部件82中设置将扩散板22向支撑台25一侧按压(施力)的压缩弹簧82c,能够容易地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支撑)扩散板22,因此,能够容易地抑制扩散板22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另外,通过在扩散板按压部件82中设置对扩散板22施力的压缩弹簧82c,能够降低扩散板按压部件82的按压力的偏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扩散板22翘曲。另外,通过在扩散板按压部件82中设置压缩弹簧82c,能够容易地将扩散板按压部件82在沿扩散板22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
第四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五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扩散板按压部件83中设置有具有弯曲的形状的卡合部件83b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83,如图9所示,由板状部件83a和卡合部件83b构成,该卡合部件83b弯曲成圆弧形状且由树脂、橡胶或金属等构成。此外,卡合部件83b是本发明的“施力单元”的一个例子。该卡合部件83b形成为弯曲成圆弧形状,因此,即使在由金属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弹性变形。另外,扩散板按压部件83在卡合部件83b沿扩散板22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支撑台25上。另外,扩散板按压部件83在卡合部件83b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支撑台25上。即,利用卡合部件83b的施力(弹力),卡合部件83b将扩散板22向支撑台25一侧按压(施力)。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将扩散板按压部件83的卡合部件83b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将扩散板按压部件83在沿扩散板22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扩散板22的卡合部22a卡合。另外,通过将扩散板按压部件83的卡合部件83b构成为将扩散板22向支撑台25一侧按压(施力),能够容易地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支撑)扩散板22,因此,能够容易地抑制扩散板22在与扩散板22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形。另外,通过在扩散板按压部件83中设置对扩散板22施力的弯曲成圆弧形状的卡合部件83b,能够降低扩散板按压部件83的按压力的偏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扩散板22翘曲。
第五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六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扩散板90中设置有2个卡合部90a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90,如图10所示,当俯视时形成为长方形状,并仅在构成长方形状的4边中的2条长边的周边部形成有卡合部90a。此外,也可以仅在构成扩散板90的长方形状的4边中的2条短边的周边部形成有卡合部90a。
第六实施方式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七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1和图12,对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不同,在扩散板91的前面(上表面)上和背面(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卡合部91a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91,如图11所示,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当俯视时形成为长方形状,并仅在构成长方形状的4边中的2条长边的周边部形成有卡合部91a。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一个卡合部91a形成在扩散板91的前面(上表面)上,并且另一个卡合部91a形成在扩散板91的背面(下表面)上。此外,也可以仅在构成扩散板91的长方形状的4边中的2条短边的周边部形成有卡合部91a。
第七实施方式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八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3,对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不同,以到达扩散板92的端部的方式形成有卡合部92a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92,如图13所示,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当俯视时形成为长方形状,并仅在构成长方形状的4边中的2条长边的周边部形成有卡合部92a。另外,2个卡合部92a以卡合部92a的两端到达扩散板92的端部(2个短边)的方式形成。此外,也可以仅在构成扩散板92的长方形状的4边中的2条短边的周边部形成有卡合部92a。另外,2个卡合部92a,也可以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同样,一个卡合部92a形成在扩散板92的前面(上表面)上,并且另一个卡合部92a形成在扩散板92的背面(下表面)上。
第八实施方式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九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平面图。在该第九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4,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将扩散板93的卡合部93a形成为圆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93,如图14所示,当俯视时形成为长方形状,并在构成长方形状的4边的周边部形成有多个圆形状的卡合部93a。该多个卡合部93a沿着扩散板93的周边部配置在直线上。此外,卡合部93a也可以形成为圆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椭圆形状或长方形状(正方形状)等。另外,卡合部93a可以仅在扩散板93的角落部形成,也可以仅在扩散板93的除角落部以外的区域形成。
第九实施方式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十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十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5,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扩散板94的前面(上表面)上和背面(下表面)上形成有卡合部94a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94中,如图15所示,不仅在扩散板94的前面(上表面)上形成有卡合部94a,而且在前面上形成有卡合部94a的区域的背面(下表面)上也形成有卡合部94a。此外,扩散板94的背面上的卡合部94a与前面上的卡合部94a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宽度,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宽度。另外,扩散板94的背面上的卡合部94a与前面上的卡合部94a可以形成为相同的深度,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深度。在使用该扩散板94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卡合部件相对的方式,各配置2个扩散板按压部件,也可以在扩散板按压部件中设置相对的2个卡合部件。
在第十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不仅在扩散板94的前面上形成卡合部94a,而且在前面上形成有卡合部94a的区域的背面上也形成卡合部94a,由此,能够在利用扩散板按压部件将扩散板94从上下方向(厚度方向)夹住的状态下固定,因此,能够抑制扩散板按压部件从扩散板94的卡合部94a脱开。
第十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6,对与上述第十实施方式不同,将扩散板95的背面(下表面)上的卡合部95a配置在扩散板95的前面(上表面)上的卡合部95a的内侧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十实施方式同样。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95中,如图16所示,扩散板95的背面上的卡合部95a与扩散板95的前面上的卡合部95a相比配置在内侧。由此,在扩散板95容易由于点亮光源21时的升温而以向上凸(或向下凸)的方式翘曲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扩散板95以向上凸(或向下凸)的方式翘曲。
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十实施方式同样。
(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的构造的截面图。图18和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按压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在该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7~图19,对与上述第一、第六~第九实施方式不同,利用贯通孔形成扩散板96的卡合部96a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第六和第九实施方式同样。
在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扩散板96中,如图17所示,卡合部96a由在上下方向(厚度方向)贯通扩散板96的贯通孔构成。
在这样设置有贯通扩散板96的卡合部96a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图18所示的扩散板按压部件84。即,能够由板状部件84a、和具有与扩散板96的厚度相同程度的长度的卡合部件84b构成扩散板按压部件84。由此,能够抑制扩散板按压部件84从扩散板96的卡合部96a脱开。
另外,在设置有贯通扩散板96的卡合部96a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19所示的扩散板按压部件85。即,由板状部件85a、和具有比扩散板96的厚度大的长度的卡合部件85b构成扩散板按压部件85,并且,由倾斜面构成卡合部件85b的与扩散板96抵接的一侧的侧面85c。如果使用该扩散板按压部件85,则能够进一步抑制扩散板按压部件85从扩散板96的卡合部96a脱开。此外,如果扩散板96的卡合部96a的与卡合部件85b抵接的一侧的侧面也形成为倾斜面,则能够进一步抑制扩散板按压部件85从卡合部96a脱开。
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此外,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例示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来表示,另外,还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分别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电视接收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电视接收机以外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扩散板按压部件固定在支撑台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扩散板按压部件固定在支撑台以外的例如框架等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由荧光管构成光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放电管或LED等构成光源。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对所述光源的出射光进行扩散,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卡合部的扩散板;
支撑所述扩散板的支撑台;
配置在所述扩散板上的光学片;和
扩散板按压部件,该扩散板按压部件与所述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并且在该扩散板按压部件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夹持所述扩散板,
所述扩散板按压部件在沿所述扩散板的面方向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与所述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板的卡合部形成为沿着所述扩散板的周边部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板按压部件的与所述扩散板的卡合部卡合的部分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板按压部件通过按压所述扩散板而在该扩散板按压部件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夹持所述扩散板,
所述扩散板按压部件具有向按压所述扩散板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板按压部件的与所述扩散板接触的部分包含树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板按压部件包含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板按压部件的表面形成为白色系的颜色或黑色系的颜色。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和
由所述背光源装置进行照明的显示面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得到的液晶显示面板。
10.一种电视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
收纳所述显示装置的机壳;
调谐器;和
扬声器。
CN200880017308XA 2007-06-04 2008-01-18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7685 2007-06-04
JP147685/2007 2007-06-04
PCT/JP2008/050568 WO2008149567A1 (ja) 2007-06-04 2008-01-18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0614A CN101680614A (zh) 2010-03-24
CN101680614B true CN101680614B (zh) 2011-08-03

Family

ID=4009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730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614B (zh) 2007-06-04 2008-01-18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32504B2 (zh)
EP (1) EP2149740A4 (zh)
JP (1) JP4975814B2 (zh)
CN (1) CN101680614B (zh)
WO (1) WO2008149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08161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762370B1 (ko) * 2011-02-01 2017-08-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 투과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3078734A1 (zh) * 2011-12-01 2013-06-06 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KR101943447B1 (ko) 2012-02-23 2019-01-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0055Y (zh) * 2000-03-15 2002-07-10 李荣欣 一种微型液晶彩色电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5736A (ja) 1991-08-08 1993-02-2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フイルム、シート類の展張支持装置
KR100258839B1 (ko) * 1998-01-24 2000-06-15 윤종용 엘씨디모듈
KR100640987B1 (ko) * 2000-10-14 2006-11-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TW592324U (en) * 2002-12-19 2004-06-11 Coretronic Corp Back light apparatus
JP2004219926A (ja) 2003-01-17 2004-08-05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光学フィルム構造体、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44747A (ja) * 2003-07-25 2005-02-17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JP4033828B2 (ja) 2003-10-29 2008-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5197142A (ja) * 2004-01-09 2005-07-21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5276718A (ja) * 2004-03-26 2005-10-06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084771B2 (ja) 2004-03-31 2008-04-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6216512A (ja) * 2005-02-07 2006-08-17 Nippon Leiz Co Ltd 平面照明装置
JP4327110B2 (ja) * 2005-02-23 2009-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12569A (ja) 2005-07-04 2007-01-18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80627A (ja) 2005-09-13 2007-03-29 Nippon Leiz Co Ltd 照明装置
EP1950603A4 (en) * 2005-09-22 2009-05-06 Taisei Plas Co Ltd TOOL FOR MAINTAINING AN OPTICAL SHEET FOR DISPLAYING LIQUID CRYSTALS AND CHASSIS
CN101278226B (zh) 2005-10-27 2010-11-10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片的支撑结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US8079725B2 (en) * 2007-05-31 2011-12-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TV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0055Y (zh) * 2000-03-15 2002-07-10 李荣欣 一种微型液晶彩色电视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35670A 2005.05.26
JP特开2005-285714A 2005.10.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49740A4 (en) 2010-05-12
WO2008149567A1 (ja) 2008-12-11
US20100177030A1 (en) 2010-07-15
JPWO2008149567A1 (ja) 2010-08-19
US8432504B2 (en) 2013-04-30
JP4975814B2 (ja) 2012-07-11
CN101680614A (zh) 2010-03-24
EP2149740A1 (en)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915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텔레비전 장치
US744346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932308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1052066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apparatus
WO2014034633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03016090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680614B (zh)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JP201322202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3125456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3191051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2036061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WO2013121944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20120586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191047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567799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8388160B2 (en) Backligh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02258280A (ja) 照明付き表示装置
WO2014007103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4659708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9003212A (ja) 表示装置
WO2018235770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WO2017017819A1 (ja) 表示装置
JP201205833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201410A (ja) 表示装置
JP6168176B2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