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0508A - 用于包括油湿式齿带和张紧闸瓦的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包括油湿式齿带和张紧闸瓦的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0508A
CN101680508A CN200780053056A CN200780053056A CN101680508A CN 101680508 A CN101680508 A CN 101680508A CN 200780053056 A CN200780053056 A CN 200780053056A CN 200780053056 A CN200780053056 A CN 200780053056A CN 101680508 A CN101680508 A CN 101680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evice
brake shoe
alpha
prime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3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0508B (zh
Inventor
A·罗兰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co Europe SRL
Original Assignee
Dayco Europe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co Europe SRL filed Critical Dayco Europe SRL
Publication of CN101680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0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28Driving-belts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63Finally actuated member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16H2007/0872Slid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Pulley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1),所述传动装置(1)具有预先确定的卷绕率(TU),并且包括主动轮(2)、从动轮(3)、闸瓦(5)和油湿式齿带(4),所述齿带(4)与所述闸瓦(5)的引导表面(7)接触地协同作用,所述引导表面(7)具有优化的缠绕角(α)以降低所述齿带(4)上耗散的功率。

Description

用于包括油湿式齿带和张紧闸瓦的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括油湿式齿带和一个或多个张紧闸瓦的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开发了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具有油湿式带的正时带并能够满足至少与干式带传动装置或链传动装置相同的耐久性需求。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规定“油湿式”表述既指所述带至少部分地浸在静止的油中的应用,又指例如通过借助于特定的喷嘴进行的喷射或者通过由于带或齿轮的作用进行的飞溅而使油在所述带上被传送的应用。
特别地,本发明的带传动装置工作的环境可以与链传动装置工作的环境相同。
相对于链传动装置,带传动装置具有更低的成本和相当低的摩擦损耗。此外,带传动装置噪音更低而且带的拉伸率至少比链的拉伸率低四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内燃发动机的气门。
链传动装置一般包括用于确保带的正确操作的张紧装置。
如果所述带为油湿式的,则可以借助于由致动器操纵的闸瓦来张紧。所述闸瓦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在小的空间内安装从而使得传动装置紧凑。这样,所述带传动装置可以在无需更改容纳所述传动装置的隔室的情况下与链传动装置互换。
然而,具有未优化的纵向轮廓的闸瓦造成由抵靠所述带的摩擦所耗散的功率的增加,而且随后温度升高损坏带并且降低其有效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发动机油湿式带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具有优化几何结构的闸瓦以用于降低带在所述闸瓦上的摩擦所耗散的功率,而且不削弱汽车应用中所要求的耐久性需求。
上述目的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动装置达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文中将仅通过非限制性的示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包括闸瓦的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传动装置的有代表性的几何模型的简图;
图3是设定图1中的闸瓦的尺寸的优化函数走向的质量分析图表;
图4和5示出了本发明的相应的另外的实施方式;
图6是关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闸瓦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和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闸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数字1总体地表示内燃发动机的同步传动装置,包括与内燃发动机的曲柄轴刚性地连接的主动轮2和与内燃发动机的喷射泵直接连接的从动轮3。此外,轮3借助于第二传动装置(未示出)与凸轮轴连接。
轮2和3通过油湿式齿带4相互连接以在所述曲柄轴与所述泵之间传递动力。例如,齿带4如由本申请人在专利申请WO-A1-2005080820中所描述的那样制成。
特别地,齿带4包括适当地选择成耐润滑油侵蚀的弹性材料本体、与轮2和3接合的齿部、结合在所述本体中的多个丝状元件、相对于所述丝状元件布置在所述齿部相反侧的背部以及布置在所述背部上的耐蚀织物。
齿带4的操作张力借助于闸瓦5控制,所述闸瓦5与带传动装置1的松弛分支协同作用并且可以相对于内燃发动机的壁围绕固定轴线A转动。
优选地,带传动装置1还包括滑动闸瓦10以用于引导传动装置1的张紧分支并降低张紧分支的弯曲振动。
闸瓦5借助于致动装置6保持与齿带4的抗摩擦磨损织物抵靠接触,所述致动装置6可以包括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或者流体线性致动器。
特别地,闸瓦5借助于接触表面7限定齿带4的导向,在使用中齿带4的背部在所述接触表面7上滑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闸瓦5优选地由抗磨损金属材料通过烧结构成。这样,闸瓦5呈现出多孔性以便有利于油沿着接触表面7的持久性。
抵靠齿带4的背部的摩擦所耗散的理论功率可以借助于如下公式通过第一近似值来表示:
W t = T t ( 2 πRPM 60 · R m ) · ( 1 - e - fα )
其中f=齿带4的背部与闸瓦5之间的润滑接触的特性摩擦系数,一般认为在0.04到0.15的范围内,并且独立于曲面横坐标;
RPM=主动轮2的转速;
Rm=主动轮2的节圆半径;
Tt=是包含在接触表面7与主动轮3之间的所述带的分支张力;以及
α=缠绕角,齿带4的背部沿着所述缠绕角与接触表面7接触。
特别地,对于接触表面7的任何纵向轮廓都可以计算缠绕角α,正如下面要更加详细说明的那样。
上面的公式建立了耗散功率与闸瓦5的缠绕角α之间的直接关系,并且用于借助于优化的方法设定闸瓦5的轮廓尺寸。
此外,限定传动装置的几何结构的步骤包括带的长度的目标值的定义,所述目标值对应于平衡状态下齿带4沿着加强元件的长度,卷绕率(take-uprate)TU关于所述长度被计算。
根据本发明的优化方法包括建立传动装置卷绕率TU的步骤。所述卷绕率定义为闸瓦5每转动一度带传动装置轮廓改变的毫米数。
特别地,所述带传动装置轮廓是在带的中性轴线处测量到的几何直线的长度,所述带围绕轮2、3缠绕并且与闸瓦5的每个位置接触。因此,可以计算对应于闸瓦5的每个位置的带传动装置轮廓。
所述优化方法还包括限定传动装置1的几何结构的步骤,所述几何结构即轮2、3的节圆直径和主动轮2、从动轮3的转动轴线的几何坐标。这些数据总结在“轮图”中并且可以在几何上计算带传动装置轮廓。
此外,例如在所述带传动装置是现有链传动装置的升级或改进形式的情况下,轴线A的位置可以为输入数据。在轴线A的位置是工程数据的情况下,必须假定一个初始位置。
在限定传动装置1的几何结构的步骤中收集的数据用于建立所述传动装置的二维几何模型,其中闸瓦5的接触表面7通过计算机设计软件由具有单圆弧的轮廓限定,所述圆弧具有直径D′(见图2)。特别地,图2中示出的与传动装置1的元件相同或等同的模型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加撇点“′”来表示。
借助于对图2中的几何模型的使用,所述优化方法还包括描绘曲线的步骤,所述曲线表示出作为接触表面7′直径D′的变化的函数的缠绕角α′的变化,以使得卷绕率TU′是恒定的并等于目标卷绕率TU。
特别地,必须说明的是在传动装置中,如果卷绕率、轴线A的位置、带的长度和闸瓦的几何结构被设定,就可以明确地计算缠绕角。例如,缠绕角可以确定如下:
a)设定中心C′的初始位置;
b)转动闸瓦以便于确认带传动装置轮廓等于齿带4的长度的目标值;
c)通过利用臂A′C′使轮廓关于A′转动来计算卷绕率TU′的值;
d)校正根据a)、b)点的中心C′的位置并再次反复检查根据c)点的卷绕率TU′以便获得臂A′C′的值以使得卷绕率TU′等于目标卷绕率TU;并且如果TU′=TU
e)保持臂A′C′固定并在所述带传动装置轮廓等于齿带4的长度的目标值的条件下计算缠绕角α。
例如,卷绕率TU′被计算为根据与接触表面7′关于轴线A′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两个2°的旋转有关的带传动装置轮廓之差而得到的平均值,所述旋转从所述带传动装置轮廓等于齿带4′的目标长度的位置开始。
优选地,图3中曲线的每个点根据上面所述的程序获得。
更优选的是,图3中曲线的第一点根据参考直径D′rif获得,所述参考直径D′rif等于轮2′、3′的中心距I与相应的轮2′、3′的节圆直径Rp1、Rp2之和之间的差。计算相应的角α′以便于TU′等于目标卷绕率TU,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
随后,固定直径的10mm变化节距,对于在D′rif的基础上减去或随后加上来而获得的新直径D′的每一个值,使用上述程序计算相应的α′。
在由此获得的所述曲线上,可以按如下的定义来直接计算增量关系:
K = α ′ i + 1 - α ′ i D ′ i + 1 - D ′ i
其中D′i+1-D′i=10mm。
已经确认增量关系值K对于估算闸瓦5的缠绕角α的优化值以便于降低功率耗散是重要的。
然而,图3中的曲线是在所述几何模型中再生成的特定几何结构的特性曲线,借助于所述特定几何结构获得图表本身。为了使所述范围适应传动装置的几何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适合于所述目的的参数由以下公式定义:
1 % ≤ G = α ′ i + 1 - α ′ i α ′ rif ≤ 4 %
其中:
α′i+1-α′i是增量关系K的分子以使得D′i+1-D′i=10mm;以及
α′rif使参数G与传动装置的尺寸有关,因为其主要取决于两个确定与闸瓦协同作用的驱动分支的轮之间的中心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限α′min是α′n与α′n-1之间的最小角度,关于所述角度,对于等于10mm的直径变化D′,G=1%,而上限α′max是α′m+1与α′m之间的最大角度,关于所述角度,对于等于10mm的直径D′的变化,G=4%,即其必须确定为:
α ′ max - α ′ m α ′ rif = 4 %
α ′ n - α ′ min α ′ rif = 1 %
参照图3以及耗散功率的表达式W,对于小于α′min的值,耗散功率的减小量W相对于接触表面7′的直径的不可忽略的减少量而减少,所述减少量即10mm。
特别地,经过估算本发明的传动装置对于α′rif的耗散的功率可以是Wrif=1200W。参照参数G并借助于所耗散功率表达式W的线性化,缠绕角α包含在最小值之间,低于所述最小值对于D′的10mm变化量所耗散功率的减少量是12W,高于所述最小值,对于10mm变化量的D′所耗散功率的减少量是48W。
对于直径D′的10mm变化量的48W的增加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对于高于α′max的值,小尺寸的增加量可能被显著放大并且危及传动装置的耐久性。
对于直径D′的不可忽略的10mm的变化量的12W的增加量被认为可以忽略不计。在所耗散功率的减少量方面所获得的好处是不会如此补偿因过小的直径D′而导致的不理想的效果。
特别地,所述直径过多的减少量造成的问题例如为随着闸瓦5的表面减小特定耗散功率增加,以及例如为在齿带4的背部与接触表面7之间的理论局部压力增加,所述压力借助于如下公式表达:
p = T ( α ) R · s 其中:
T取决于缠绕角α并且是与闸瓦5接触的传动装置1的松弛分支的张力的合力;
R是接触表面7上计算所述压力的点的曲率半径;以及
s是齿带4与闸瓦5接触的部分的长度。
因此,理论压力与接触表面7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并且在D′减小时增大。
在传动装置1的一些结构中,α′max值可以不借助于具有由单圆弧限定的接触表面7′的几何模型来计算。在这样的结构中,在确认保持所述卷绕率恒定的需求之前G=4%的极限确实需要与轮2′、3′干涉的大的直径D′。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利用双曲线或指数曲线(在图3中由实线示出)的插值法来计算α′max,所述双曲线或指数曲线为基于不与轮2′、3′干涉的直径D′而获得的点的双曲线或指数曲线。特别地,优选的是插值确定因子是从0.98到1。
在后一情况下,α′max独立于接触表面7′与轮2′、3′的几何干涉而计算。
更优选的是,α′max值可以通过设定G=2.5%来确定。在所述范围中,所耗散的功率减少。
此外,可以使用具有由圆弧构成的接触面表7的闸瓦5,并且避免与轮2′、3′的干涉。
一旦确定了α′min和α′max的值,就可以制造闸瓦5,其中在传动装置1静止并作好使用的准备时接触表面7呈现出的缠绕角α在α′min与α′max之间。
一般来说,优选使用具有借助于单圆弧限定的接触表面7的闸瓦5。
确实,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曲率半径恒定,而且已经确认接触表面7上的温度不存在局部集中。更一般来说,优选地选择具有连续二阶导数轮廓的接触表面7以使得对齿带4有害的温度集中不会发生。
然而,由于几何或轮廓的限制会发生必须选择不是具有单圆弧的轮廓的情况。
例如,设计成其中许多构件的尺寸已经确定的链传动装置的升级或改进形式的传动装置,所述许多构件的尺寸例如为限定轴线A的轴衬的尺寸或者液压致动器的尺寸和液压致动器的杆与闸瓦5接触的施加点的尺寸。
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将接触表面制成一系列的多个圆弧,所述多个圆弧在连接点具有共同的切线,并且所述多个圆弧的相应的弧对角αj在相加之后必须小于α′max,即:
αmin ≤∑αj ≤αmax
在许多实际的情况下,设法使由多个圆弧限定的轮廓减小闸瓦5的尺寸以便相对于由单圆弧限定的接触表面减小接触表面7的对弦。
在其他情况下,轴线A与液压致动器的施加点之间的距离特别长。在所述情况下,由特定轮廓所确定的缠绕弧度如果存在的话,可以位于通过插值法获得的图3中的曲线的区域中。
一般来说,接触表面7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连续一阶导数和面对相对于齿带4的背部的相反侧的凹部的轮廓来限定,所述轮廓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连续二阶导数,其缠绕弧度α可以计算为:
α = ∫ s 2 ds D ( s )
其中S是所述轮廓的曲面坐标,当传动装置1处于为计算卷绕率TU而描述的平衡条件下时,齿带4沿着所述轮廓与接触表面7接触。
这样的归纳是可行的,因为耗散功率至少通过第一近似值仅取决于缠绕角的总值,而不直接取决于接触表面7的曲率。
现参照一些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首先选择已经在市场上存在的链传动装置。参考传动装置表示出了表1中的“轮图”所示的主动轮、滑动闸瓦和从动轮的坐标。此外,参考链传动装置表示出了闸瓦,所述闸瓦具有缠绕角α=78.87°并围绕具有坐标x=103.66mm和y=145.66mm的轴线A铰接。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闸瓦(图1),参考传动装置适于带传动装置,而且无需修改任何其他的几何数据,包括轴线A的位置。
Figure G2007800530561D00081
表1
图3涉及由借助于使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点而获得的曲线,所述曲线应用到具有表1所列出的几何结构的传动装置上。
特别地,图3是使用长度等于809.76mm的带获得的。此外,表1中直径的负号是表示与齿带4的背部协同作用的相应的圆弧的惯例。
关于闸瓦5,对于TU=1.117mm/°所计算的α′max和α′min的值是56.16°和75.90°。优选地,α′max和α′min的值是56.16°和65.27°。
例如,由表1中的第三和第四负直径限定的接触表面7具有由10.65°的第一圆弧和50.73°的第二圆弧(图7和表1)限定的缠绕角。
带有优化闸瓦和19mm宽的带的带传动装置成功地通过了616h的耐久性测试,所述测试中发动机以100%负载运行并且具有所述链参考传动装置所工作的发动机功率。表2和3中示出了所述耐久性测试的条件。
具有带有缠绕角α=78.87、即带有参考链传动装置的缠绕角的闸瓦的同样的带传动装置,在250h后损坏而无法修理,所有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在耐久性测试之后,本发明的带传动装置在测试台上测试,所述测试台具有与主动轮2连接的电动机并具有两个与轮2、3连接、并且更一般来说与传动装置1的所有轮连接的扭矩计量器。
总计时间(小时-h)
616.25
子循环时间
0.3625
子循环重复数
1700
油温(子循环数)
135°    850
140°    765
145°    85
Figure G2007800530561D00091
表2
Figure G2007800530561D00101
表3
带传动装置测试条件是:
-没有施加到主动轮3上的负载;
-恒定的转速;
-由液压致动器施加在松弛分支上的负载等于300N;
-喷射润滑条件和40°的油温以及可变流速根据转速从30到180升/h。
耗散功率根据基于主动轮2上的扭矩计算的功率与基于主动轮3上的扭矩计算的功率之间的差获得。
电动机驱动所述传动装置,而在从动轮上测量的扭矩可以检查可能的故障,例如如果其中一个轴承损坏从而耗散了异常的功率。
对具有缠绕角α=78.87°的闸瓦的参考链传动装置执行同样的测试。
除了松弛分支在所述情况下的负载值等于200N之外,所述链传动装置上的测试条件与上面所述的测试条件相同。
根据以4500rpm的速度并具有180升/h的油流速而在传动装置上执行的测试,结果是具有优化闸瓦的带传动装置所耗散的功率是780W,而参考链传动装置所耗散的功率是1300W,尽管在参考链传动装置上施加了较低的负载。因此,相对于链传动装置来说,具有本发明的闸瓦的带传动装置能够显著地较低耗散功率,并且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
在图4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的几何结构由表4中的“轮图”限定。特别地,图4中的在功能上与传动装置1的那些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后面带有“″”。图4中的传动装置将主动轮2″与一对从动轮3″、12″连接,以控制相应的平衡副轴。特别地,与带有24个齿的轮3″连接的平衡副轴还与齿轮连接以使得总传动比等于2。
Figure G2007800530561D00111
表4
此外,齿带4的长度等于637.3mm,轴线A的坐标是x=-69.0mm,y=-1.5mm。此外,具有负值的第一直径限定了滑动闸瓦10的几何结构。
对于TU=0.706mm/°所计算的α′max和α′min的值是45.02°和55.37°(G=1%,G=4%)。优选地,所计算的α′max和α′min是45.02°和53.04°(G=1%,G=2.5%)。
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和第二带传动装置101、102借助于双轮103连接在一起。
特别地,带传动装置101包括与内燃发动机曲柄轴连接的主动轮104、与油和功率转向泵以及真空单元连接的从动轮100、与喷射泵连接和与传动装置102连接的双轮103以及齿带105。
带传动装置102包括双轮103、用于驱动相应凸轮轴的第一和第二轮106、107以及齿带108。
此外,带传动装置101借助于围绕轴线H铰接的第一闸瓦109被拉动。
带传动装置102包括围绕轴线H铰接并与传动装置102的松弛分支协同作用的第一闸瓦110以及与传动装置102的松弛分支协同作用的第二闸瓦111。
最后,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此处所描述和示出的带传动装置做出修改和变化。
例如,闸瓦5可以限定具有凹入部和凸出部的轮廓。
在这种情况下,缠绕角α仅由与齿带4的背部接触的部分限定。
此外,闸瓦5可以通过聚合材料、例如无填料的天然聚酰胺模制而成。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1),所述传动装置(1)具有预先确定的卷绕率(TU),并且包括具有第一节圆半径(Rp1)的主动轮(2)、具有第二节圆半径(Rp2)的从动轮(3)、围绕轴线(A)铰接的闸瓦(5)以及齿带(4),所述齿带(4)是油湿式的并且与所述闸瓦(5)的引导表面(7)接触地协同作用,所述引导表面(7)的缠绕角(α)处于最大值(α′max)与最小值(α′min)之间以使得:
α ′ max - α ′ m α ′ rif = 4 %
α ′ n - α ′ min α ′ rif = 1 %
其中:
α′m是具有由圆弧构成的引导表面(7′)的闸瓦(5′)的缠绕角,所述圆弧具有直径D′m以使得D′α′max-D′m=10mm,卷绕率TU不变;
α′m是具有由圆弧构成的引导表面(7′)的闸瓦(5′)的缠绕角,所述圆弧的直径是D′n以使得D′n-D′α′min=10mm,卷绕率TU不变;
α′rif是具有由圆弧构成的引导表面(7′)的闸瓦(5′)的缠绕角,所述圆弧具有直径D′rif,所述D′rif等于所述主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的中心距(I)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节圆半径(Rp1、Rp2)之和之间的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和最小值(α′max、α′min)满足:
α ′ max - α ′ m α ′ rif = 2.5 %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动装置在无负载的情况下以等于4500rpm的恒定转速被驱动、并且有200N的负载作用在所述闸瓦(5)上以张紧所述齿带(4)、以及油温等于40°时,由所述传动装置的摩擦而耗散的功率(W)小于1200W。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动装置在无负载的情况下以等于4500rpm的恒定转速被驱动、并且有200N的负载作用在所述闸瓦(5)上时,所述功率(W)小于850W。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表面(7)呈现由一个圆弧构成的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表面(7)呈现由多个圆弧构成的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7)呈现其中至少二阶导数连续的轮廓。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瓦通过烧结制成。
9.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同步传动装置(1)的闸瓦(5)的优化方法,所述传动装置(1)具有预先确定的卷绕率(TU),并且包括具有第一节圆半径(Rp1)的主动轮(2)、具有第二节圆半径(Rp2)的从动轮(3)、围绕轴线(A)铰接的闸瓦(5)以及齿带(4),所述齿带(4)是油湿式的并且与所述闸瓦(5)的引导表面(7)接触地协同作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处于最大值(α′max)与最小值(α′min)之间的所述引导表面(7)的缠绕角(α),以使得:
α ′ max - α ′ m α ′ rif = 4 %
α ′ n - α ′ min α ′ rif = 1 %
其中:
α′m是具有由圆弧构成的引导表面(7′)的闸瓦(5′)的缠绕角,所述圆弧的直径是D′m以使得D′α′max-D′m=10mm,卷绕率TU不变;
α′m是具有由圆弧构成的引导表面(7′)的闸瓦(5′)的缠绕角,所述圆弧的直径是D′n以使得D′n-D′α′min=10mm,卷绕率TU不变;
α′rif是具有由圆弧构成的引导表面(7′)的闸瓦(5′)的缠绕角,所述圆弧具有直径D′rif,所述D′rif等于所述主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的中心距(I)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节圆半径(Rp1、Rp2)之和之间的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限定所述传动装置(1)的几何模型的步骤,所述最大和最小值(α′max、α′min)相对于所述几何模型被计算。
CN2007800530561A 2007-03-27 2007-03-27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及其闸瓦的优化方法 Active CN101680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T2007/000228 WO2008117319A1 (en) 2007-03-27 2007-03-27 Driv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mprising a oil wet toothed belt and a tensioning sho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0508A true CN101680508A (zh) 2010-03-24
CN101680508B CN101680508B (zh) 2011-08-31

Family

ID=3861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30561A Active CN101680508B (zh) 2007-03-27 2007-03-27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及其闸瓦的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326514B2 (zh)
EP (1) EP2140170B1 (zh)
JP (1) JP5395049B2 (zh)
KR (1) KR101399680B1 (zh)
CN (1) CN101680508B (zh)
AT (1) ATE475817T1 (zh)
BR (1) BRPI0721425B8 (zh)
DE (1) DE602007008151D1 (zh)
WO (1) WO20081173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1576A (zh) * 2012-11-22 2013-11-27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同步带传动角精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8782A1 (en) 2006-12-04 2008-06-12 Dayco Europe S.R.L. Pulley tensioner for a belt drive for use in contact with oil.
ATE475817T1 (de) 2007-03-27 2010-08-15 Dayco Europe Srl Antrieb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ölbenetzten zahnriemen und einem spannschuh
US8292765B2 (en) 2007-06-05 2012-10-23 Dayco Europe S.R.L. Pulley tensioner for an oil wet belt drive
US8641564B2 (en) 2007-06-05 2014-02-04 Dayco Europe S.R.L. Pulley tensioner for an oil wet belt drive
IT1394251B1 (it) 2009-04-09 2012-06-01 Dayco Europe Srl Tenditore a pattino per una trasmissione a cinghia bagnata d'olio
JP5513576B2 (ja) * 2012-09-26 2014-06-04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レバー
WO2014063228A1 (en) 2012-10-22 2014-05-01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Tensioner with increased damping
ITTO20130640A1 (it) * 2013-07-29 2015-01-30 Dayco Europe Srl Sistema di trasmissione comprendente una cinghia dentata bagnata d'olio
WO2015035508A1 (en) * 2013-09-11 2015-03-19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Tensioner with increased damping and arm on base cup configuration
EP4151261A1 (en) 2015-03-31 2023-03-22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A user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CN114569856A (zh) 2016-08-11 2022-06-03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可塌缩导管、患者接口和头戴具连接器
NL1042205B1 (en) * 2016-12-30 2018-07-23 Bosch Gmbh Robert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ncorporating a drive belt in a motor vehicle
DE102017115901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Linear-Kettenspanner mit Kippmomentausgleich
DE102022203451A1 (de) * 2022-04-06 2023-10-12 Sport Import GmbH Kettenführung mit vorgespannten führungselement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5466A (en) * 1955-02-14 1959-07-21 Remington Arms Co Inc Chain saw starter mechanism
DE2252495A1 (de) * 1972-10-26 1974-05-02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Hydro- oder aerostatisches lager
US4721495A (en) * 1985-09-01 1988-01-26 Nippon Seiko Kabushiki Kaisha Autotensioner
US4689037A (en) * 1986-06-09 1987-08-25 Litens Automotive, Inc. Belt tensioning device with constant or variably proportional damping
FR2609139B1 (fr) 1986-12-27 1994-02-11 Koyo Seiko Co Ltd Dispositif de tension, notamment pour courroies de distribution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JP2577329Y2 (ja) 1992-04-23 1998-07-2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IT1275651B1 (it) * 1994-10-28 1997-10-17 Dayco Pti Spa Miglioramenti nei tenditori per cinghie di trasmissione
JP2813162B2 (ja) 1995-04-13 1998-10-22 エヌティエヌ株式会社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US5558587A (en) * 1995-05-15 1996-09-24 Eaton Corporation Self-contained hydraulic belt tensioner
US5759125A (en) * 1996-06-21 1998-06-02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Eccentrically supported tensioner
IT1291485B1 (it) * 1997-01-31 1999-01-11 Dayco Europe Spa Tenditore per una cinghia di trasmissione.
CA2308567C (en) 1997-11-26 2007-01-09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Rotary belt tensioner with hydraulic damping
BE1012894A3 (nl) * 1999-09-14 2001-05-08 Atlas Copco Airpower Nv Gecombineerd radiaal-axiaal glijlager.
DE10021587A1 (de) 2000-05-04 2001-11-08 Schaeffler Waelzlager Ohg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 Zugmittel
JP2002266957A (ja) * 2001-03-12 2002-09-18 Gates Unitta Asia Co ベルト張力調整装置および駆動伝達システム。
JP4293902B2 (ja) * 2001-07-31 2009-07-08 リテンズ オートモーティヴ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装着ピンを備えたベルトテンショナ
JP3338436B1 (ja) * 2001-10-02 2002-10-28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伝動装置用摺接ガイド
US6857979B2 (en) * 2001-10-26 2005-02-22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Combination belt tensioner and idler
JP2004150552A (ja) 2002-10-31 2004-05-27 Bando Chem Ind Ltd チェーンガイド
JP4103580B2 (ja) * 2002-12-24 2008-06-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2005114126A (ja) * 2003-10-10 2005-04-28 Tsubakimoto Chain Co テンショナレバー
ITTO20030819A1 (it) 2003-10-17 2005-04-18 Dayco Europe Srl Tenditore bi-braccio per una cinghia di trasmissione di un autoveicolo.
JP2005180550A (ja) * 2003-12-18 2005-07-07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動弁用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US7273432B2 (en) * 2004-01-06 2007-09-25 Litens Automotive Gmbh Belt tensioner
DE602004013050T2 (de) * 2004-02-23 2009-07-09 Dayco Europe S.R.L. Zahnriemen
US7637829B2 (en) * 2004-09-29 2009-12-29 The Gates Corporation Eccentric pivot arm tensioner
EP1838978B1 (en) * 2005-01-19 2009-07-08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Timing belt tensioner
JP5148475B2 (ja) * 2005-03-21 2013-02-20 ライテンズ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再設置特徴付きテンショナ
DE602005027001D1 (de) 2005-04-20 2011-04-28 Dayco Europe Srl In gegenwart von öl arbeitende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en riemenantrieb
EP1746306A1 (en) * 2005-07-20 2007-01-24 DSM IP Assets B.V. Guide fo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080025658A1 (en) * 2005-11-14 2008-01-31 Brp-Rotax Gmbh & Co. Kg Friction-bearing assembly for a rotating shaft
DE102006014942A1 (de) * 2006-03-31 2007-10-04 Schaeffler Kg Spannvorrichtung eines Zugmitteltriebs
WO2008068782A1 (en) 2006-12-04 2008-06-12 Dayco Europe S.R.L. Pulley tensioner for a belt drive for use in contact with oil.
DE202007005929U1 (de) * 2006-12-21 2007-12-13 Schaeffler Kg Verriegelung einer Exzenter-Spannvorrichtung
ATE475817T1 (de) 2007-03-27 2010-08-15 Dayco Europe Srl Antrieb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ölbenetzten zahnriemen und einem spannschuh
US8641564B2 (en) * 2007-06-05 2014-02-04 Dayco Europe S.R.L. Pulley tensioner for an oil wet belt drive
US8292765B2 (en) * 2007-06-05 2012-10-23 Dayco Europe S.R.L. Pulley tensioner for an oil wet belt drive
IT1394251B1 (it) * 2009-04-09 2012-06-01 Dayco Europe Srl Tenditore a pattino per una trasmissione a cinghia bagnata d'olio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1576A (zh) * 2012-11-22 2013-11-27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同步带传动角精度的方法
CN103411576B (zh) * 2012-11-22 2016-02-10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同步带传动角精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75817T1 (de) 2010-08-15
JP2010522858A (ja) 2010-07-08
BRPI0721425A2 (pt) 2013-02-26
BRPI0721425B8 (pt) 2018-07-10
EP2140170B1 (en) 2010-07-28
US8326514B2 (en) 2012-12-04
KR101399680B1 (ko) 2014-05-27
BRPI0721425B1 (pt) 2018-04-24
WO2008117319A1 (en) 2008-10-02
JP5395049B2 (ja) 2014-01-22
KR20100015956A (ko) 2010-02-12
US20100145591A1 (en) 2010-06-10
EP2140170A1 (en) 2010-01-06
DE602007008151D1 (de) 2010-09-09
CN101680508B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0508B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传动装置及其闸瓦的优化方法
KR101024714B1 (ko) 장력을 감소시키는 스프로킷 및 이를 구비한 자동차 타이밍 시스템
AU2002312046B2 (en) Asymmetric damping tensioner belt drive system
JP5205387B2 (ja) 同期ベルト駆動システム
CN101122320B (zh) 定时链传动系统
CN107835907A (zh) 具有二次阻尼的张紧器
US20100004084A1 (en) Variable speed belt
JP2007530888A (ja) 振動補償プーリ
WO2006076125A1 (en) Belt drive system
JP2009103151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Childs et al. Automotive timing belt life laws and a user design guide
JP5447884B2 (ja) チェーンcvtのための機能最適化されたプーリセット輪郭を備えたプーリ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
CN105555641A (zh) 带传动装置
CN203868163U (zh) 用于在皮带轮和轴之间传递转矩的单向离合解耦器
CN110832170B (zh) 同步带驱动系统
Takagishi et al. Multi-body dynamic chain system simulation using a blade tensioner
Kido et al. A new approach for analyzing load distribution of toothed belts at steady states using FEM
CN105090403A (zh) 一种自动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JP3881722B2 (ja) ベルトの設計支援方法及び設計支援装置
CN109948190B (zh) 一种正时带传动系统布局的通用计算方法、设备及介质
Field et al. Powertrains
US8181621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dynamic balancing system
Michelotti et 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FEAD System Using Numerical Methodology
Kelm et al. Analysis of transversal belt vibrations in passenger car accessory drives
Fujita et al. Development of 3-D simulation for power transmitting analysis of CVT driven by dry hybrid V-bel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