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6610B - 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 Google Patents

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6610B
CN101676610B CN2009101738515A CN200910173851A CN101676610B CN 101676610 B CN101676610 B CN 101676610B CN 2009101738515 A CN2009101738515 A CN 2009101738515A CN 200910173851 A CN200910173851 A CN 200910173851A CN 101676610 B CN101676610 B CN 101676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evelling device
cover
protuberance
head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38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6610A (zh
Inventor
渡边隆史
杉本雄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hikoh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76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6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6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6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 B60Q1/07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by electrical means including means to transmit the movements, e.g. shafts or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在具备现有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在壳体和灯体之间不易确保稳定的距离。该发明具备灯罩(3)和调平装置(6)。灯罩(3)具有设有圆透孔(55)的安装部(53)和设置在安装部(53)的抵接凸部(18)。调平装置(6)具有设有插入在圆透孔(55)中并安装在圆透孔(55)的边缘的圆筒部(15)的前侧罩(9)和设置在前侧罩(9)的局部且抵接凸部(18)抵接的抵接面凸部(19)。且结果,抵接凸部(18)与抵接面凸部(19)抵接,从而能够确保灯罩(3)与调平装置(6)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具备调整光轴的调平装置的例如前照灯和雾灯等的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具备这种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一直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835927号公报)。以下对具备现有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进行说明。具备现有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在灯体的插入孔中插入调平装置的壳体的保持筒部,并且将保持筒部安装在插入孔的边缘,并将从调平装置的保持筒部突出的调节螺杆安装在反射镜上,且使灯体的固定壁与调平装置的壳体抵接。而且,通过使调平装置的壳体内的驱动机构驱动而使调节螺杆驱动,使得反射镜相对于灯体翘动,从而调整车辆用前照灯的光轴。
然而,具备现有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仅仅是使灯体的固定壁与调平装置的壳体抵接,因而固定壁抵按的壳体的全体的壁厚大致相同。因此,具备现有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在壳体的内部有凸部或凸缘的场合,在与该凸部或凸缘对应的壳体的外面产生损伤,从而有壳体的外面变形的情况。其结果,具备现有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在壳体和灯体之间不易确保稳定的距离。因此,在无松动且稳定地安装灯体和调平装置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该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具备现有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上,不易在壳体和灯体之间确保稳定的距离。
该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是,固定部件具有设有透孔的安装部以及设置于该安装部的抵接凸部,另一方面,调平装置具有:设有插入在透孔中并安装在透孔的边缘的筒部的罩;配置在该罩内的驱动装置;可进退地安装在罩及上述筒部,且安装在翘动部件上,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相对于罩及筒部进退而使翘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翘动,从而调整车辆用前照灯的光轴的轴;以及设置在罩的局部且抵接凸部抵接的抵接面凸部。
另外,该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是,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且沿罩的边缘设置。
再有,该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是,轴位于罩的垂直中心线上,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设置在罩的垂直中心线上。
该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具备该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利用解决上述问题的机构,在固定部件的安装部的透孔的边缘安装调平装置的罩的筒部,并在固定部件的安装部安装调平装置,再有,使固定部件的安装部的抵接凸部与调平装置的罩的抵接面凸部抵接,从而无松动且稳定地安装固定部件和调平装置。这里,具备该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在罩的局部设置抵接面凸部,因而能够使罩的壁厚在抵接面凸部的部位变厚,并在其它部位变薄。因此,具备该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便在罩的内部有凸部或凸缘的场合,也能防止在与该凸部或凸缘对应的罩的外面产生刮痕,能够防止罩的外面变形。其结果,具备该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在固定部件的安装部与调平装置的罩之间确保稳定的距离,所以能够无松动且稳定地安装固定部件与调平装置。
另外,具备该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且沿罩的边缘(外周)设置,因而提高罩的边缘的强度,其结果,能够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在罩上产生翘曲,能够维持调平装置的性能。例如是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罩二分为设有筒部及抵接面凸部19、190、191的第一部分(前侧罩)9和其它的第二部分(后侧罩)10,在第一部分9由第二部分10从外侧嵌合的状态下,利用卡合孔23的边缘和卡合爪26的卡合,一体地固定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而且在第一部分9与第二部分10之间介入有垫片等密封部件29的场合。在该场合,由于利用沿罩的第一部分9的边缘设置的抵接面凸部19、190而提高罩的第一部分9的边缘的强度,所以能够防止罩的第一部分9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翘曲使得第一部分9的侧壁在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打开。由此,使得卡合孔23的边缘和卡合爪26的卡合状态稳定,从而能够防止卡合孔23的边缘和卡合爪26的卡合状态被破坏。另外,使得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之间的密封部件29的压溃量稳定,从而能够防止水和尘埃进入罩内。其结果,对于环境温度变化,可维持调平装置的性能。
而且,具备该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且沿罩的边缘(外周)设置,因而能够将与抵接面凸部抵接的抵接凸部设置在固定部件的安装部中与抵接面凸部对应的范围即沿罩的边缘的较广范围内的任意的位置(部位)。其结果,具备该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便在因车型不同从而固定部件的安装部的形状和版式设计等不同,且抵接凸部向固定部件的安装部设置的位置不同的场合,也能以具备规定的宽度且沿罩的边缘(外周)设置的抵接面凸部充分地应对。由此,具备该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对于各种车型的固定部件能够以一个种类的共有的调平装置应对,与此相应地、能够使调平装置的制造和产品管理变得简单,使成本低廉。
再有,具备该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轴位于罩的垂直中心线上,另外,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且设置在罩的垂直中心线上,因此,固定部件的安装部的透孔的边缘和调平装置的罩的筒部的安装部位的中心与固定部件的安装部的抵接凸部和调平装置的罩的抵接面凸部的抵接部位均位于罩的垂直中心线上。因此,就具备该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而言,调平装置相对于罩的垂直中心线左右平衡良好地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因此,能够无松动且稳定地安装固定部件与调平装置。
而且,具备该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且设置在罩的垂直中心线上,因而能够将与抵接面凸部抵接的抵接凸部设置在固定部件的安装部中与抵接面凸部对应的范围即罩的垂直中心线上的较广范围内的任意的位置(部位)。其结果,就具备该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而言,即便在因车型不同从而固定部件的安装部的形状和版式设计等不同,且抵接凸部向固定部件的安装部设置的位置不同的场合,也能以具备规定的宽度且设置在罩的垂直中心线上的抵接面凸部充分地应对。由此,具备该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对于各种车型的固定部件能够以一个种类的共有的调平装置应对,与此相应地、能够使调平装置的制造和产品管理变得简单,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涉及该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实施例的前照灯纵剖视图(垂直剖视图)。
图2是同样地表示调平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同样地表示调平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上述的图3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上述的图3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同样地表示灯罩的安装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同样地表示在灯罩上安装调平装置之前的状态的图1的VII向视图。
图8是同样地表示在灯罩上安装调平装置之前的状态的图1的VIII向视图。
图9是同样地表示在灯罩上安装了调平装置之后的状态的图1的VII向视图。
图10是同样地表示在灯罩上安装了调平装置之后的状态的图1的VIII向视图。
图11是上述的图9的XI-XI线剖视图。
图中:
1-前照灯(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2-灯室,3-灯罩(固定部件),4-灯玻璃,5-安装架(翘动部件),6-调平装置,7-枢轴机构,8-球部,9-前侧罩,10-后侧罩,11-阶梯部,12-轴,13-小直径圆筒部,14-大直径圆筒部,15-圆筒部,16-存放凹部,17-卡定凸部,18-抵接凸部,19、190、191-抵接面凸部,20-槽,21-小圆筒部,22-弹性片,23-卡合孔,24-冕状齿轮,25-螺杆部,26-卡合爪,27-凸部或凸缘,28-螺母部件,29-密封部件,50-窄缘卡合爪,51-宽缘卡合爪,52-垫片,53-安装部,54-阶梯部,55-圆透孔,56-小直径圆透孔,57-大直径圆透孔,58-窄缘槽部,59-宽缘槽部,60-停止器,61-锁定凸部,H-水平线,V-垂直线,VO-VO-垂直中心线,W-宽度,T-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具备涉及该发明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例。此外,该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
下面说明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结构。在图1中符号1是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在该例中为前照灯。上述前照灯1具备:划分灯室2的作为固定部件的灯罩3及灯玻璃4;配置在上述灯室2内作为翘动部件的安装架5;以及配置在上述灯罩3与上述安装架5之间的调平装置6。
上述翘动部件由一个或多个灯单元(未图示)和安转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灯单元的上述安装架5构成。在上述灯单元中有例如投影器型和反射器型(反射型)和直射型等。上述灯单元使来自光源(未图示)的光(未图示)沿着规定的光轴(未图示)通过上述灯玻璃4并以规定的配光图案(未图示)向车辆的前方照射。此外,就上述灯单元的构成零部件而言,有并用例如上述反射器和上述安装架5的场合。另外,作为光源,有例如LED等的半导体型光源、HID等的放电灯、卤素灯泡、白炽灯泡等。再有,作为规定的配光图案有例如错车用配光图案、高速道路用配光图案、行车用配光图案等。
上述翘动部件的上述安装架5,借助于上述调平装置6及枢轴机构7绕通过上述枢轴机构7的球部8的中心的水平线H(还包括大致的水平线)可上下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灯罩3上。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灯罩3和上述安装架5之间设置光轴调整机构(未图示),使上述翘动部件可绕通过上述枢轴机构7的球部8的中心的垂直线V(还包括大致的垂直线)在左右调整光轴。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调平装置6具备:罩9、10;作为驱动装置的马达(未图示)及驱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轴12;连接器部(未图示);以及作为基板的印制电路板(未图示)。
上述罩9、10利用卡合爪50、51并借助于O形环形状的垫片52气密或水密地安装在上述灯罩3上。如图1~图5所示,上述罩垂直(还包括大致的垂直)地二分为第一部分的前侧的罩9和第二部分的后侧的罩10。上述前侧罩9和上述后侧罩10在上述前侧罩9从外侧被后侧罩10嵌合的状态下,利用卡合孔23的边缘和卡合爪26的卡合可拆装地构成一体或固定。
即、在上述前侧罩9的开口部的边缘设有槽20。在上述槽20之间设有弹性片22。在上述弹性片22上设有上述卡合孔23。上述卡合孔23在上述前侧罩9的上下两边缘的中央分别设有1个,在左右两边缘的中央分别设有2个,共设有6个。另一方面,在上述后侧罩10的开口部的边缘,与上述卡合孔23对应而设有6个长矛形状的上述卡合爪26。6个上述卡合孔23的边缘和6个上述卡合爪26分别相互卡合。
在上述前侧罩9和上述后侧罩10之间介入有垫片等密封部件29。上述密封部件29呈环状形状,气密或水密地保持上述前侧罩9和上述后侧罩10之间。
在上述前侧罩9的局部一体地设有抵接面凸部19。即、上述抵接面凸部19、190呈平面且具有规定的宽度W和高度T,沿上述前侧罩9的表面的下边缘及左右两边缘的下部呈凹状地设置成一体。另外,上述抵接面凸部19、191具有规定的宽度W和高度T,在上述前侧罩9的表面的下半部的部位的上述罩9、10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设置成一体。其结果,上述抵接面凸部19、190、191具有规定的宽度W和高度T,在上述前侧罩9的表面呈山字形状地设置成一体。
此外,在上述前侧罩9的背面侧(上述罩9、10的内部)一体地设有保持上述马达、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上述轴12、上述连接器部、作为上述基板的印制电路板等的凸部或凸缘27。
在上述前侧罩9的前面侧(外面侧)的上侧的大致中央一体地设有筒部在该例中为圆筒部15。在上述后侧罩10的后面侧(外面侧)的上侧的大致中央,一体地设有小圆筒部21,该小圆筒部21与上述后侧罩10的上述圆筒部15共轴。另外,在上述后侧罩10的后面侧(外面侧)的下侧的大致中央设有车辆侧的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用的凹部(未图示)。
上述圆筒部15使阶梯部11介于中间而由小直径圆筒部13和大直径圆筒部14构成。即、上述圆筒部15由直径小且在轴方向上较长的内侧的圆筒部13和直径大且在轴方向上较短的外侧的圆筒部14这双重圆筒部构成。上述小直径圆筒部13和上述大直径圆筒部14同心。
在上述圆筒部15中的上述小直径圆筒部13的外周面上沿十字方向分别一体地设有4个上述卡合爪50、51。4个上述卡合爪中3个卡合爪50的宽度较窄,1个卡合爪51的宽度较宽。另外,上述圆筒部15中的上述阶梯部11上设有存放垫片52的环状的存放凹部16。
在上述圆筒部15中的上述大直径圆筒部14的外周面上沿上述圆筒部15的轴方向分别以等间隔一体地设有6条卡定凸部(卡定凸条)17。
上述前照灯1的上述灯罩3中,在安装上述调平装置6的部位的安装部53上设有用于安装上述调平装置6的透孔,在该例中为圆形的圆透孔55。上述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使阶梯部54介于中间而由内侧的小直径圆透孔56和外侧的大直径圆透孔57构成。上述大直径圆透孔57由位于灯罩3的外侧面的一体地设置在上述小直径圆透孔56的外侧的短圆筒壁部的内侧的空间构成。另外,在上述安装部53上一体地设有与上述抵接面凸部19、190、191的平面抵接的销和凸缘等的抵接凸部18。上述抵接面凸部19、190、191的平面和上述抵接凸部18的前端的抵接,可以是点抵接,或者还可以是面抵接。
上述小直径圆透孔56的内径稍微比上述小直径圆筒部13的外经大。另外,上述大直径圆透孔57的内径稍微比大直径圆筒部14的外经大。
在上述安装部53的上述圆透孔55中的上述小直径圆透孔56的边缘与上述卡合爪50、51对应而在十字方向分别设有4个槽部58、59。4个上述槽部中3个槽部58与上述宽度较窄的卡合爪50对应而宽度较窄,1个槽部59与上述1个宽度较宽的卡合爪51对应而宽度较宽。上述3个宽度较窄的卡合爪50及槽部58和上述1个宽度较宽的卡合爪51及槽部59用于防止将上述调平装置6安装到前照灯1时的错误装配。
在上述小直径圆透孔56的内侧的上述圆透孔55中的上述小直径圆透孔56的边缘,一体地设有停止器60。另外,在上述安装部53的上述圆透孔55中的上述大直径圆透孔57的内周面上,沿上述圆透孔55的轴方向分别以等间隔一体地设有3条锁定凸部(锁定凸条)61。
上述轴12是调节螺杆,借助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冕状齿轮24,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在前后方向即上述轴12的轴方向可进退地且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前侧罩9的上述圆筒部15及上述后侧罩10的上述小圆筒部21内。在上述轴12的一个端部(前端部)设有螺杆部25。
在上述轴12的上述螺杆部25上,在上述轴12的轴方向(图1中的实线箭头方向,即前后方向)上可螺纹进给地螺纹安装固定有螺母部件28。上述螺母部件28安装固定在上述安装架5上。由此,上述轴12借助于上述螺母部件28安装在上述翘动部件的上述安装架5上。另外,如前所述,上述罩9、10安装在上述灯罩3上。其结果,上述调平装置6配置于作为上述固定部件的上述灯罩3与作为上述翘动部件的上述安装架5之间。
若上述轴12通过上述马达的驱动而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在图1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述轴12的轴方向)进退,则上述螺母部件28在图1中的虚线箭头方向与上述轴12的进退一体地进退。另外,若上述轴12通过上述冕状齿轮24的手动旋转而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在图1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则上述螺母部件28在图1中的虚线箭头方向由螺纹进给而相对于上述轴12进退。由此,使得以安装架5为主的上述翘动部件绕上述水平线H在图1中的双点划线箭头方向上上下翘动,从而调整上述前照灯1的光轴。
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由例如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的蜗杆、涡轮、连杆构成。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上述罩9、10内的上述马达和上述轴12之间,利用上述马达的驱动使上述轴12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在图1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述轴12的轴方向)进退。
在上述冕状齿轮24的倒角槽(未图示)中,插入有上述轴12的倒角部(未图示)。其结果,上述轴12相对于上述冕状齿轮24不能旋转,而在轴方向上可移动(可进退)。由此,上述轴12通过上述冕状齿轮24的手动旋转,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与上述冕状齿轮24一起旋转。
上述轴12安装成借助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及上述冕状齿轮24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在轴方向上可进退且可旋转。其结果,上述轴12通过上述马达的驱动而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在图1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述轴12的轴方向)进退,且通过上述冕状齿轮24的手动旋转,相对于上述罩9、10及上述圆筒部15与上述冕状齿轮24一起旋转。
上述印制电路板配置在上述罩9、10内,安装在上述罩9、10上。在上述印制电路板的另一面上,虽然未图示,但安装有电容器和混合IC等电子器件,并且印制有布线。在安装于上述罩9、10上的上述印制电路板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第二连杆之间,设有位置传感器(未图示)。上述位置传感器由滑线电阻构成,从而能够计测把握上述前照灯1的光轴的上下方向的翘动角度。通过将上述位置传感器和上述阶梯部11连接在自动调平系统的控制装置(未图示)上,能够按照车辆的姿势的变化自动地调整上述前照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
上述连接器部由于与上述印制电路板电连接,而且与上述车辆侧的连接器电连接,因此,可借助于上述印制电路板向上述马达供电。
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6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下面对于将调平装置6向作为固定部件的灯罩3安装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将垫片52固定在调平装置6的前侧罩9的圆筒部15的存放凹部16中而临时固定。接着,如以图2及图6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将调平装置6的轴12经灯罩3的圆透孔55(小直径圆透孔56及大直径圆透孔57)从外侧向灯室2内插入。然后,使调平装置的6圆筒部15(小直径圆筒部13)的3个宽度较窄的卡合爪50及1个宽度较宽的卡合爪51与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小直径圆透孔56)的3个宽度较窄的槽部及1个宽度较宽的槽部对齐。
在上述的状态下,将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的小直径圆筒部13插入到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的小直径圆透孔56及灯室2中。另外,将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的卡合爪50、51经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的小直径圆透孔56插入到灯室2中。再有,将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的大直径圆筒部14插入到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的大直径圆透孔57中。此时,垫片52以被压缩的状态夹入到调平装置6的前侧罩9的圆筒部15的阶梯部11(存放凹部16的底壁面)与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的阶梯部54之间。
接着,如以图7及图8中的实线箭头所示,使调平装置6相对于灯罩3旋转。这样一来,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小直径圆筒部13)的卡合爪50、51卡合在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小直径圆透孔56)的边缘。由此,调平装置6对于灯罩3的安装,不会在轴12的轴方向(圆筒部15的轴方向、圆透孔55的轴方向)上移动。
另外,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小直径圆筒部13)的1个与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小直径圆透孔56)的边缘的停止器60抵接。由此,调平装置6对于灯罩3的安装,绕轴12转动(绕圆筒部15的轴转动、绕圆透孔55的轴转动),而不会沿图2及图6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
再有,在卡合爪的1个与停止器60抵接时,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大直径圆筒部14)的6条卡定凸部17中的3条分别越过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大直径圆透孔57)的3条锁定凸部61而卡定。由此,调平装置6对于灯罩3的安装,绕轴12转动(绕圆筒部15的轴转动、绕圆透孔55的轴转动),而不会沿与图2及图6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在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的卡定凸部17越过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的锁定凸部61时可得到适度声音和适度感。利用该适度声音和适度感,通过声音与感触能够确认调平装置6已安装到灯罩3上。
通过上述过程,调平装置6的罩9、10及圆筒部15安装到灯罩3的安装部53上。此时,垫片52被焊接而介入安装在调平装置的圆筒部15的阶梯部11与灯罩3的安装部53的阶梯部54之间。由此,前照灯1的灯室2内维持气密性或者水密性。另外,调平装置6的圆筒部15(大直径圆筒部14)的6条卡定凸部17中的3条分别卡定在前照灯1的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大直径圆透孔57)的3条锁定凸部61上。因此,调平装置6在灯罩3上由圆周上的等间隔的3点支撑所支撑,因而调平装置6的轴12及圆筒部15的中心与灯罩3的圆透孔55的中心相重合,从而可将调平装置6高精度地安装到灯罩3上。
此时,如图1所示,前照灯1的灯罩3的安装部53的抵接凸部18与调平装置6的前侧罩9的抵接面凸部19、190、191抵接。
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6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前照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的初始设定。利用工具使冕状齿轮24通过手动旋转。这样一来,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的作用,轴12仅仅旋转而不会相对于罩9、10及圆筒部15在轴方向上进退(移动)。
若轴12通过冕状齿轮24的手动旋转而相对于罩9、10及圆筒部15在图1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则拧进在轴12的螺杆部25的螺母部件28因螺纹进给作用而在轴12的轴方向上进退。通过该螺母部件28的进退,使得以安装架5为主的翘动部件相对于以灯罩3为主的固定部件绕水平线H在图1中的双点划线箭头方向上上下翘动,从而进行前照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的初始设定。
结束前照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的初始设定后,点亮前照灯1的灯单元的光源。这样一来,来自光源的光沿着规定的光轴通过灯玻璃4并以规定的配光图案向车辆的前方照射。
这里,若使车辆的姿势变化,则自动调平系统的控制装置检测车辆的姿势的变化而使马达11驱动。此外,通过手动开关使马达11驱动亦可。若马达11驱动,则马达11的驱动力即马达11的输出轴的旋转力借助于驱动力传递机构传递到轴12上。这样一来,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的作用,轴12仅仅进退而不会相对于罩9、10及圆筒部15旋转。
因此,若轴12通过马达11的驱动而相对于罩9、10及圆筒部15在图1中的实线箭头方向(轴12的轴方向)进退,则螺母部件28在图1中的虚线箭头方向与轴12的进退一体地进退。由此,以安装架5为主的翘动部件相对于以灯罩3为主的固定部件绕水平线H在图1中的双点划线箭头方向上上下翘动,从而前照灯1的光轴按照车辆的姿势的变化自动调整。
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及作用,以下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在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的边缘安装调平装置6的罩9、10的圆筒部15,并在灯罩3的安装部53上安装调平装置6,进而使灯罩3的安装部53的抵接凸部18与调平装置6的前侧罩9的抵接面凸部19、190、191抵接,从而无松动且稳定地安装灯罩3与调平装置6。这里,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在前侧罩9的局部设置抵接面凸部19、190、191,因而如图4及图5所示,能够使前侧罩9的壁厚在抵接面凸部19、190、191的部位变厚,并在其它部位变薄。因此,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即便在前侧罩9的内部有凸部或凸缘27的场合,也能防止在与该凸部或凸缘27对应的前侧罩9的外面产生刮痕,能够防止前侧罩9的外面变形。其结果,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可在灯罩3的安装部53与调平装置6的前侧罩9之间确保稳定的距离。因此,能够无松动且稳定地安装灯罩3与调平装置6。
另外,就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而言,抵接面凸部19、190具有规定的宽度W和高度T,并沿前侧罩9的边缘(外周)设置,因而提高前侧罩9的边缘的强度,其结果,能够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在前侧罩9上产生翘曲,并能够维持调平装置6的性能。例如是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罩二分为设有圆筒部15及抵接面凸部19、190、191的第一部分的前侧的罩9和其它的第二部分的后侧的罩10,在前侧罩9由后侧罩10从外侧嵌合的状态下,利用卡合孔23的边缘和卡合爪26的卡合,一体地固定前侧罩9和后侧罩10,且在前侧罩9与后侧罩10之间介入有垫片等密封部件29的场合。在该场合,由于利用沿前侧罩9的边缘设置的抵接面凸部19、190而提高前侧罩9的边缘的强度,所以能够防止前侧罩9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翘曲使得前侧罩9的侧壁在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打开。由此,使得卡合孔23的边缘和卡合爪26的卡合状态稳定,从而能够防止卡合孔23的边缘和卡合爪26的卡合状态被破坏。另外,使得前侧罩9和后侧罩10之间的密封部件29的压溃量稳定,从而能够防止水和尘埃进入罩内。其结果,对于环境温度变化,可维持调平装置6的性能。
而且,就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而言,抵接面凸部19、190具有规定的宽度W,并沿前侧罩9的边缘(外周)设置,因而能够将与抵接面凸部19、190抵接的抵接凸部18设置在灯罩3的安装部53中与抵接面凸部19、190对应的范围即沿前侧罩9的边缘的较广范围内的任意的位置(部位)。其结果,就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而言,即便在因车型不同从而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形状和版式设计等不同,且抵接凸部18的向灯罩3的安装部53设置的位置不同的场合,也能以具备规定的宽度W且沿前侧罩9的边缘(外周)设置的抵接面凸部19、190充分地应对。由此,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对于各种车型的前照灯1的灯罩3,能够以一个种类的共有的调平装置6应对,与此相应地、能够使调平装置6的制造和产品管理变得简单,使成本低廉。
再有,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由于轴12位于罩9、10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另外,抵接面凸部19、191具有规定的宽度W和高度T且设置在罩9、10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因此,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圆透孔55的边缘和调平装置6的罩9、10的圆筒部15的安装部位的中心与灯罩3的安装部53的抵接凸部18和调平装置6的前侧罩9的抵接面凸部19、191的抵接部位均位于罩9、10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因此,就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而言,调平装置6相对于罩9、10的垂直中心线VO-VO左右平衡良好地固定在灯罩3上,因此,能够无松动且稳定地安装灯罩3与调平装置6。
而且,就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而言,抵接面凸部19、191具有规定的宽度W,且设置在前侧罩9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因而能够将与抵接面凸部19、191抵接的抵接凸部18设置在灯罩3的安装部53中与抵接面凸部19、191对应的范围即前侧罩9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的较广范围内的任意的位置(部位)。其结果,就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而言,即便在因车型不同从而灯罩3的安装部53的形状和版式设计等不同,且抵接凸部18的向灯罩3的安装部53设置的位置不同的场合,也能以具备规定的宽度W且设置在前侧罩9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的抵接面凸部19、191充分地应对。由此,具备该实施例的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即前照灯1,对于各种车型的前照灯1的灯罩3,能够以一个种类的共有的调平装置6应对,与此相应地、能够使调平装置6的制造和产品管理变得简单,使成本低廉。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具备调平装置6的车辆用前照灯,对前照灯1进行了说明。然而,在该发明中,也可以应用到前照灯1以外的具备调平装置6的车辆用前照灯上。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具有规定的宽度W和高度T的抵接面凸部19、190、191沿前侧罩9的边缘设置,而且设置在前侧罩9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然而,在该发明中,抵接面凸部可以沿前侧罩9的边缘设置,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前侧罩9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或者设置在前侧罩9的局部亦可。
再有,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具有规定的宽度W和高度T的抵接面凸部19、190、191沿前侧罩9的边缘设置,而且设置在前侧罩9的垂直中心线VO-VO上。然而,在该发明中,抵接面凸部可以设置在前侧罩9的任意位置。但是,最好将抵接面凸部设置在图3中的双点划线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调整光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部件;可翘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部件上的翘动部件;以及上述调平装置,
上述固定部件具有:设有透孔的安装部;以及设置于上述安装部的抵接凸部,
上述调平装置具有:设有插入在上述透孔中并安装在上述透孔的边缘的筒部的罩;配置在上述罩内的驱动装置;可进退地安装在上述罩及上述筒部,且安装在上述翘动部件上,利用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相对于上述罩及上述筒部进退而使上述翘动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部件翘动,从而调整车辆用前照灯的光轴的轴;以及设置在上述罩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抵接凸部抵接的抵接面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且沿上述罩的边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位于上述罩的垂直中心线上,
上述抵接面凸部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设置在上述罩的垂直中心线上。
CN2009101738515A 2008-09-17 2009-09-16 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Active CN101676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8244 2008-09-17
JP2008238244 2008-09-17
JP2008238244A JP5045623B2 (ja) 2008-09-17 2008-09-17 レベ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る車両用前照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6610A CN101676610A (zh) 2010-03-24
CN101676610B true CN101676610B (zh) 2011-05-11

Family

ID=42029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38515A Active CN101676610B (zh) 2008-09-17 2009-09-16 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33701B2 (zh)
JP (1) JP5045623B2 (zh)
CN (1) CN101676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51459B2 (en) 2011-10-11 2015-10-0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headlamp reflector
JP5859893B2 (ja) * 2012-03-29 2016-02-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学ユニット
US9010973B2 (en) * 2012-04-05 2015-04-21 Tricore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headlight positioning device
JP5995656B2 (ja) * 2012-10-24 2016-09-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6054782B2 (ja) * 2013-03-19 2016-12-2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のピボットホルダ構造
JP6125902B2 (ja) * 2013-05-17 2017-05-1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7096703B2 (ja) * 2018-05-16 2022-07-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筐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67990D1 (en) * 1983-03-22 1988-01-21 Ichikoh Industries Lt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inclination of the light axis of headlamps of a motor vehicle
DE4209958A1 (de) 1992-03-27 1993-09-30 Bosch Gmbh Robert Scheinwerfer für Kraftfahrzeuge
JP2835927B2 (ja) 1993-08-10 1998-12-1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レベリング装置の取付構造
FR2721121B1 (fr) 1994-06-14 1996-07-19 Valeo Vision Actionneur de commande de la position d'au moins un organe mobile parmi un ensemble de positions discrètes, notamment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JP3907827B2 (ja) * 1998-05-25 2007-04-1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FR2780768B1 (fr) 1998-07-01 2000-12-29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correcteur associe
JP4442901B2 (ja) * 2005-06-27 2010-03-3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のレベ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91512A1 (en) 2010-04-15
US8033701B2 (en) 2011-10-11
CN101676610A (zh) 2010-03-24
JP2010070002A (ja) 2010-04-02
JP5045623B2 (ja)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6610B (zh) 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CN102734727B (zh) 车辆用前照灯
EP2165880B1 (en) Vehicle headlamp having leveling device
CN102563484B (zh) 车辆用灯具
US5879073A (en) Vehicular lamp having discharge bulb
KR100380502B1 (ko) 차량용 등기구
JP4353241B2 (ja) 車両用前照灯のレベ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レベ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る車両用前照灯
CN102084180A (zh) 用于汽车前照灯的照明单元以及汽车前照灯
CN102628576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04254461B (zh) 能够光学调整的光模块
CN102470790A (zh) 头灯用led亮灯装置及头灯
JP5394669B2 (ja) 車両用内部照明補正器、及び照明装置
CN107166289A (zh) 一种车用照明灯
JPH09180510A (ja) 車両の前照灯
JPH08212806A (ja) 車両用の前照灯
KR101058334B1 (ko) 차량용 램프의 전구 고정구조
CN211011190U (zh) 一种车灯模组及一种车灯
CN101900305A (zh) 具备调平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JP4968049B2 (ja) レベ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る車両用前照灯
CN218721008U (zh) 地毯灯及车辆
CN220314873U (zh) 电动折叠后视镜
CN214890946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
CN209068415U (zh) 一种汽车前组合灯
JP2008273232A (ja) 車両用前照灯のレベリング装置
CN212298845U (zh) 近远光组合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