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5698A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5698A CN101675698A CN200880014367A CN200880014367A CN101675698A CN 101675698 A CN101675698 A CN 101675698A CN 200880014367 A CN200880014367 A CN 200880014367A CN 200880014367 A CN200880014367 A CN 200880014367A CN 101675698 A CN101675698 A CN 1016756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red channel
- travelling carriage
- link
- base station
- station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0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4
- 102100036409 Activated CDC42 kinas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6
- 101000928956 Homo sapiens Activated CDC42 kin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000605827 Homo sapiens Pin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8374 Pin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METQSPRSQINEEU-UHFFFAOYSA-N dihydrospirorenone Natural products CC12CCC(C3(CCC(=O)C=C3C3CC33)C)C3C1C1CC1C21CCC(=O)O1 METQSPRSQINEE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METQSPRSQINEEU-OLKMEILKSA-N drospire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12[C@H]3C[C@H]3C3C4[C@@H]([C@]5(CCC(=O)C=C5[C@@H]5C[C@@H]54)C)CC[C@@]31C)CC(=O)O2 METQSPRSQINEEU-OLKMEILK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2370 Second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包括:发送指示部件,对所述移动台分配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并指示通过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进行发送;测定部件,测定对所述移动台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以及判定部件,基于所述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此外,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对所述移动台分配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并指示通过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进行发送的步骤;测定对所述移动台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的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W-CDMA或HSDPA的后继通信方式即LTE(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正在W-CDMA的标准化团体3GPP进行研究,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于下行链路正在研究OFDM,对于上行链路正在研究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OFDM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并在各频带上搭载数据来进行传输的方式,通过将子载波在频率上部分互相重叠,同时互不干扰地紧密排列,从而可以实现高速传输,并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SC-FDMA是对频带进行分割并在多个终端之间使用不同频带进行传输,从而可以降低终端之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在SC-FDMA中,由于具有发送功率的变动小的特征,因此可以实现终端的低消耗功率化以及宽的覆盖(coverage)。
上述LTE是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使用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例如在上行链路中,基站装置对每个子帧(每1ms)选择使用上述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移动台,并对选择了的移动台,使用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指示在规定的子帧中使用上述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移动台基于上述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来发送上述共享信道。基站装置接收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述共享信道并进行解码。这里,如上所述的选择使用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移动台的处理被称作调度处理。
此外,在LTE中,由于使用了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Coding),因此,上述共享信道的发送格式对于每个子帧有所不同。这里,上述发送格式例如是作为频率资源的频率块的分配信息或调制方式、有效载荷(payload)量、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参数或处理号码等有关HARQ的信息、或者应用MIMO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等有关MIMO的信息等。
在LTE中,上述在该子帧中使用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移动台的识别信息或上述共享信道的发送格式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通知。另外,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也被称作DL L1/L2控制信道。
进而,在LTE的MAC层中,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者中应用混合自动重发控制(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例如在下行链路中,移动台基于DL-SCH的CRC校验结果,通过上行链路发送作为该送达确认信息的通知信息(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基站装置根据送达确认信息的内容进行重发控制。送达确认信息的内容通过表示发送信号被适当接收的肯定响应(ACK)或表示发送信号未被适当接收的否定响应(NACK)的其中一个来表现。此外,在上行链路中,基站装置基于UL-SCH的CRC校验结果,通过下行链路发送作为该送达确认信息的通知信息(AcknowledgementInformation)。移动台根据送达确认信息的内容进行重发控制。送达确认信息的内容通过表示发送信号被适当接收的肯定响应(ACK)或表示发送信号未被适当接收的否定相应(NACK)的其中一个来表现。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25.814(V7.0.0),“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Evolved UTRA”,2006年6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调度处理或HARQ处理中,在移动台中,在用于通知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移动台的识别信息、或上述共享信道的发送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错误解码的情况下,移动台不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另一方面,基站装置对该移动台确保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存在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的问题。
此外,在移动台中,在用于通知使用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移动台的识别信息、或上述共享信道的发送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错误解码的情况下,移动台不接收该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结果,移动台在上行链路中不发送对于该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需要判定移动台实际上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在不判定的情况下,送达确认信息中不具有CRC等检查差错的功能,因此必定判定为ACK或NACK,特别在判定为ACK的情况下成为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LTE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能够适当地进行调度处理或HARQ的处理的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其特征之一在于包括:发送指示部件,对所述移动台分配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并指示通过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进行发送;测定部件,测定对所述移动台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以及判定部件,基于所述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通信控制方法是在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之一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对所述移动台分配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并指示通过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进行发送的步骤;测定对所述移动台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的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通信控制方法是在使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之一在于具有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基于分配给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以及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判定为所述移动台未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送达确认信息的接收,所述送达确认信息是对于被映射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中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或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在LTE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可以适当地进行调度处理或HARQ处理的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时隙和子帧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台和基站装置的处理的时间关系的说明图(之1)。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台和基站装置的处理的时间关系的说明图(之2)。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台和基站装置的处理的时间关系的说明图(之3)。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的部分方框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层1处理单元的部分方框图。
图8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层1处理单元的部分方框图。
图8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层1处理单元的部分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送达确认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QI的可靠度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送达确认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PUCCH中的资源的分割方法的一例。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QI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200基站装置
202发送接收天线
204放大单元
206发送接收单元
208基带信号处理单元
210呼叫处理单元
212传输路径接口
2081层1处理单元
2082MAC处理单元
2083RLC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以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件使用同一标号,并省略反复的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信道的说明)
参照图1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1000例如是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Evolved UTRAand UTRAN)(别名:长期演进或超3G)的系统,包括基站装置(eNB:eNodeB)200和多个移动台(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100n(1001、1002、1003、...100n,n是n>0的整数)。基站装置200与高层站例如接入网关(accessgateway)装置300连接,接入网关装置300与核心网络(core network)400连接。这里,移动台装置100n在小区50中通过演进的UTRA和UTRAN与基站装置200进行通信。
以下,关于移动台装置100n(1001、1002、1003、...100n),由于具有同一结构、功能、状态,所以只要没有特别的通知就作为移动台装置100n来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1000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使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接入),对上行链路使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如上所述,OFDM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在各频带上搭载数据来进行传输的方式。SC-FDMA是对频带进行分割,并在多个终端之间使用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可以降低终端之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
这里,说明演进的UTRA和UTRAN中的通信信道。
关于下行链路,使用各移动台100n所共享使用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LTE用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在下行链路中,通过LTE用的下行控制信道通知被映射到下行共享物理信道的用户信息或传输格式的信息、被映射到上行共享物理信道的用户信息或传输格式的信息、上行共享物理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等。此外,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上述用户数据作为传输信道,是下行链路共享信通(DL-SCH,Downlink-Share Channel)。
另外,上述被映射到下行共享物理信道的用户信息或传输格式的信息也可以被称作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或者下行链路调度准许(Downlink Scheduling Grant)、或者下行链路分配信息(Downlink Assignment Information)。此外,被映射到上述上行共享物理信道的用户信息或传输格式的信息也可以被称作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Scheduling Grant)。
对于上行链路使用由各移动台100n所共享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和LTE用的控制信道。如图2所示,控制信道有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信道和频率复用的信道的两种。频率复用的信道被称作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此外,如图2所示,时间复用的信道可以被映射到子帧的前端,也可以被映射到子帧的中途。子帧的中途例如也可以映射到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被映射的SC-FDMA码元接近的SC-FDMA码元。
在上行链路中,通过LTE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用于在下行链路中的共享信道的调度、自适应调制解调/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and Coding)的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和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HARQ ACKinformation)。此外,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上述用户数据作为传输信道,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Share Channel)。
在上行链路传输中,每一时隙使用7个SC-FDMA码元。而且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构成。即,如图3所示,一个子帧由14个SC-FDMA码元构成。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被映射到上述14个SC-FDMA码元内的两个SC-FDMA码元。此外,在上述14个SC-FDMA码元内的上述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被映射的SC-FDMA码元以外的一个SC-FDMA码元中,发送用于调度或决定上行链路的AMC、TPC等上行共享物理信道的发送格式的探测(sounding)用的参考信号(Sounding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其中,上述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不必映射到所有的子帧。在发送上述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中,来自多个移动台的探测用的参考信号通过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而被复用。上述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例如被映射到一个子帧内的第4个SC-FDMA码元和第11个SC-FDMA码元。此外,上述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例如被映射到一个子帧内的第1个SC-FDMA码元。
另外,在上述通过CDM的复用中,也可以另外还进行通过块(block)扩散的复用。
如图3所示,在上行链路传输中与数据的发送同时发送数据解调用参考信号。从而,通过仅确认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可知有无发送数据。
<基站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包括发送接收天线202、放大单元204、发送接收单元206、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呼叫处理单元210、传输路径接口212。
通过下行链路从基站装置200发送给移动台100n的用户数据从位于基站装置200的高层的高层站例如接入网关装置30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12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中,进行PDCP层的发送处理或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重发控制、例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处理,并传送到发送接收单元206。此外,关于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即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并传送到发送接收单元206。
在发送接收单元206中,实施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的频率变换处理,然后由放大单元204放大后由发送接收天线202发送。
另外,关于通过上行链路从移动台100n发送给基站装置200的数据,将由发送接收天线202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由放大单元204放大,由发送接收单元206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被输入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中,对包含于输入的基带信号中的用户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的接收处理、PDCP层的接收处理等,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12传送给接入网关装置300。
此外,如参照图5所说明的那样,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进行所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功率判定,判定移动台是否实际上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基于该判定结果进行上行链路的资源管理的处理。
图5是用于从时间的观点来说明上述移动台100n和基站装置200的处理的图。如图5(A)所示,例如在#i的子帧中,基站装置200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移动台100n通知以下信息,即使用子帧#i+3的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1002)。在#i的子帧中,移动台100n接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004)。在包含在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使用子帧#i+3的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为本台的ID的情况下,移动台100n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在子帧#i+3中发送PUSCH(1006)。基站装置200从在定时1002通知了在子帧#i+3中使用PUSCH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进行PUSCH的接收处理(1008)。
如图5(B)所示,在不能正常地接收基站装置200所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012)的情况下(1014),移动台100n在子帧#i+3中不发送PUSCH(1016)。从而,基站装置200也不在子帧#i+3中从移动台100n接收PUSCH(1018)。从而,在1008和1018中,基站装置200通过确认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从而可以进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功率判定。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示出了针对在子帧#i中对移动台100n发送的使用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的PUSCH(UL-SCH)进行功率判定的例子,但取而代之,关于作为PUSCH(UL-SCH)的送达确认信息而发送了NACK的情况下的基于上述NACK而重发的PUSCH(UL-SCH)也应用同样的功率判定。使用图6说明此时的上述移动台100n和基站装置200的处理。
如图6(A)所示,例如在#i的子帧中,基站装置200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移动台100n通知以下信息,即使用子帧#i+3的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1202)。在#i的子帧中,移动台100n接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204)。在包含在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使用子帧#i+3的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为本台的ID的情况下,移动台100n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在子帧#i+3中发送PUSCH(1206)。基站装置200在定时1208,从通知了在子帧#i+3中使用PUSCH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进行PUSCH的接收处理,并判定为没有正常解码(CRC校验结果判定为NG)(1208)。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200在1210中,对该移动台发送NACK,作为上述PUSCH(UL-SCH作为传输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移动台在1212中由于接收到上述NACK,因此在规定的定时即子帧#i+9中发送PUSCH(1214)。基站装置200在定时1216从发送了NACK的移动台进行PUSCH的接收处理。
如图6(B)所示,例如在#i的子帧中,基站装置200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移动台100n通知以下信息,即使用子帧#i+3的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1222)。在#i的子帧中,移动台100n接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224)。在包含在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使用子帧#i+3的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为本台的ID的情况下,移动台100n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在子帧#i+3中发送PUSCH(1226)。基站装置200在定时1228,从通知了在子帧#i+3中使用PUSCH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进行PUSCH的接收处理,并判定为没有正常解码(CRC校验结果判定为NG)(1228)。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200在1230中,对该移动台发送NACK,作为上述PUSCH(UL-SCH作为传输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移动台在1232误将上述NACK判定为ACK的情况下(1232),移动台100n在子帧#i+9中不发送PUSCH(1234)。从而,基站装置200也在子帧#i+9中不从移动台100n接收PUSCH(1236)。从而,在1216以及1236中,基站装置200通过确认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从而可以进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功率判定。
进而,如参照图7所说明的那样,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进行接收信号中的规定部分的功率判定,并判定移动台是否实际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基于该判定结果,进行MAC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该子帧中,关于不从该移动台发送PUSCH,并且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通过与PUSCH频率复用的控制信道即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上述送达确认信息。
图7是用于从时间的观点来说明上述移动台100n和基站装置200的处理的图。如图7(A)所示,例如在#i的子帧中,基站装置200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移动台100n通知以下信息,即使用子帧#i的PD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1102)。此外,在#i的子帧中,基站装置200对移动台100n发送与上述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Information)对应的PDSCH(1102)。在#i的子帧中,移动台100n接收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104)。然后,在包含在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使用子帧#i的PD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为本台的ID的情况下,移动台100n基于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接收PDSCH(1104)。移动台100n使用子帧#i+3的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发送送达确认信息,该送达确认信息基于在定时1104接收到PDSCH时的CRC校验结果(1106)。基站装置200从在定时1102通知了在子帧#i中使用PDSCH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进行送达确认信息的接收处理(1108)。
如图7(B)所示,在未能正常接收到由基站装置200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112)的情况下(1114),移动台100n由于不接收下行链路的共享数据信道PDSCH,因此不发送基于在子帧#i+3接收到PDSCH时的CRC校验结果的送达确认信息,即不发送上行控制信道PUCCH(1116)。从而,基站装置200也不在子帧#i+3中从移动台100n接收PUCCH(1118)。从而,在1108和1118中,基站装置200通过确认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从而可以进行送达确认信息的SIR判定。即,基站装置200可以判定实际上移动台100n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进一步说,基站装置200可以判定实际上移动台100n是否接收到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呼叫处理单元210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和释放等呼叫处理或无线基站装置20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参照图8A说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的结构。
如图8A所示,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包括层1处理单元2081、MAC处理单元2082、RLC处理单元2083。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中的层1处理单元2081、MAC处理单元2082和呼叫处理单元210互相连接。
层1处理单元2081中,进行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共享信道的信道编码或IFFT处理、由上行链路发送的共享信道的FFT处理或IDFT处理、信道解码等接收处理等。
层1处理单元2081从MAC处理单元2082取得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以及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此外,层1处理单元2081对以下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或IFFT处理等发送处理,即使用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Scheduling Information)、以及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Grant)。使用上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Information)、以及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被映射到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即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此外,层1处理单元2081还进行被映射到由上行链路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CQI或送达确认信息的解调以及解码。层1处理单元2081在该子帧中接收有关在上行链路中不接收用户数据的移动台的送达确认信息或CQI的情况下,对被映射到位于系统频带两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送达确认信息或CQI进行接收处理。然后,将上述送达确认信息或CQI的接收结果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上述送达确认信息为ACK、NACK或DTX的其中一个,上述DTX表示移动台100n实际上没有发送送达确认信息。DTX的判定方法即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的判定方法在后面叙述。上述CQI通知在进行了后述的CQI的可靠度判定后的CQI。即,仅仅可靠度高的CQI被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可靠度低的CQI不被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
如参照图5或图6说明的那样,移动台在未能正常地收到其中映射了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或者将作为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而发送的NACK误判定为ACK的情况下,移动台在规定的定时不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装置判定在由上行链路发送的共享信道的FFT处理或IDFT处理、信道解码等接收处理中,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
层1处理单元2081判定在移动台100n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预定子帧中,移动台100n实际上是否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例如,层1处理单元2081测定预定被发送的预定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SIR,在上述SIR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移动台100n实际上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在上述SIR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没有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一般来说,也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质量和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是否发送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然后,层1处理单元2081将有关上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
另外,上述接收信号质量只要例如是上述SIR或接收电平等表示接收信号的质量的指标,则可以使用任何值。
此外,层1处理单元2081在有关上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功率判定中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没有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作为对于上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也可以对移动台100n发送肯定响应即ACK。以下说明将上述ACK发送到移动台100n的效果。在发生了上述UL-SCH功率判定的判定错误的情况下,即尽管实际上移动台100n发送了PUSCH(UL-SCH),但基站装置200判定为“未发送”的情况下,移动台100n继续重发,另一方面,有时基站装置200将移动台100n进行重发的资源块分配给其它移动台(例如移动台100m(m≠n))的新发送。这时,由于移动台100n的重发和移动台100m的新发送冲突,因此移动台100n的重发和移动台100m的新发送两者的特性可能显著地恶化。如上所述,在作为对于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PUSCH(UL-SCH)的送达确认信息,发送了肯定响应即ACK的情况下,即使移动台100n实际上发送了PUSCH(UL-SCH)也停止重发,因此不产生如上述的冲突。
这里,在上述例子中,层1处理单元2081基于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SIR进行了功率判定,但取而代之,除了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SIR之外,也可以基于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的数据信号的SIR来进行功率判定。通过使用参考信号的SIR和数据信号的SIR两者,从而能够提高功率判定的精度。
或者,也可以不根据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SIR,而仅根据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的数据信号的SIR来进行上述功率判定。
另外,也可以根据移动台发送的功率来设定上述阈值。这里,上述移动台发送的功率例如作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上行链路调度准许中的一个信息而被通知给移动台。或者,上述移动台发送的功率例如通过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上行链路调度准许中的一个信息即有效载荷量(数据量)相关联而被通知给移动台。这里,将移动台发送的功率和有效载荷量相关联表示在移动台和基站装置之间预先设定对于各有效载荷量的发送功率的关系。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上述移动台发送的功率大的情况下,设定大的阈值,在上述移动台发送的功率小的情况下设定小的阈值。
或者,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差来设定上述阈值。具体来说,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差大的情况下,设定大的阈值,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差小的情况下设定小的阈值。
或者,例如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调制方式来设定上述阈值。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上述调制方式为16QAM的情况下,设定大的阈值,在上述调制方式为QPSK的情况下,设定小的阈值。
或者,例如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调制和方法(MCS,Modulation and Scheme)级别来设定上述阈值。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上述MCS级别大的情况下,设定大的阈值,在上述MCS级别小的情况下,设定小的阈值。另外,可以基于调制方式或数据量、发送功率、所需SIR、频率资源量等至少一个来定义MCS级别。
或者,也可以基于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频率资源量即发送带宽或资源块数来设定上述阈值。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上述频率资源量大的情况下,设定大的阈值,在上述频率资源量小的情况下,设定小的阈值。这里,有关上述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频率资源即资源块的信息,例如作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中的一个信息即频率资源分配信息或资源块分配信息而被通知给移动台。在频率资源的量大的情况下,可以更高精度地进行功率判定,而另一方面,由于功率判定错误的情况下的影响(impact)大,因此需要更严密地进行功率判定。反之,在频率资源的量小的情况下,不能高精度地进行功率判定,但另一方面,由于功率判定错误的情况下的冲击小,因此与频率资源大的情况相比,不必严密地进行功率判定。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条件,有效的方法是根据PUSCH的频率资源的量即发送带宽或资源块的数来设定功率判定的阈值。
在图8B中,更详细的示出层1处理单元2081的结构例子。层1处理单元2081包括:CP除去单元208102、FFT单元208104、子载波解映射单元208106、解复用器(demultiplexer)(DEMUX)单元208108、信道估计单元208109、频率均衡(frequency equalization)单元208110A、频率均衡单元208110B、频率均衡单元208110C、IDFT单元208112A、IDFT单元208112B、IDFT单元208112C、PUSCH(UL-SCH)解码单元208114A、PUCCH(ACK/NACK)解码单元208114B、PUCCH(CQI)解码单元208114C、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A、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A、SIR计算单元208120A、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
CP除去单元208102在规定的定时,从发送接收单元206输入的上行链路的基带信号中除去附加的CP部分,并将除去后的信号输出到FFT单元208104。
FFT单元208104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整体系统带宽从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并将变换后的信号输出到子载波解映射单元208106。
子载波解映射单元208106将已被映射的子载波恢复到复用信号,解复用单元208108将复用信号分配为各个规定的块。即,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号被输出到频率均衡单元208110A,被映射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UCCH的送达确认信息被输出到频率均衡单元208110B,被映射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UCCH的CQI被输出到频率均衡单元208110C。此外,上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或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UCCH内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被输出到信道估计单元208109。
频率均衡单元208110A使用来自信道估计单元208109的信道估计值,进行基于信道补偿的接收处理(使通过传输产生的相位的偏转等恢复到原来的发送状态)。处理后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号通过IDFT单元208112A和PUSCH(UL-SCH)解码单元208114A进行解码处理。
此外,在IDFT单元208112A中,进行了IDFT处理的信号被输出到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A以及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A。
频率均衡单元208110B使用来自信道估计单元208109的信道估计值进行基于信道补偿接收处理(使通过传输产生的相位的偏转等恢复到原来的发送状态)。被映射到处理后的控制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通过IDFT单元208112B和PUCCH(ACK/NACK)解码单元208114B进行解码处理。
频率均衡单元208110C使用来自信道估计单元208109的信道估计值通过信道补偿进行接收处理(使通过传输产生的相位的偏转等恢复到原来的发送状态)。被映射到处理后的控制信道的CQI的信号通过IDFT单元208112C和PUCCH(ACK/NACK)解码单元208114C进行解码处理。
信道估计单元208109由从解复用器单元208108输出的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来求出信道估计值。信道估计值被输出到频率均衡单元208110A、频率均衡单元208110B、频率均衡单元208110C。
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A计算由IDFT单元208112A输出的经IDFT处理后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号功率,并将计算后的信号功率输出到SIR计算单元208120A。
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A计算由IDFT单元208112A输出的经IDFT处理后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所被发送的频带的干扰功率,并将计算后的干扰功率输出到SIR计算单元208120A。
SIR计算单元208120A基于由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A输入的信号功率和由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A输入的干扰功率,计算SIR,并将计算后的SIR输出到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
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根据由SIR计算单元208120A输入的SIR和由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输入的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PUSCH。即,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进行上述有关层1处理单元2081的说明中的移动台100n实际上是否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判定以及后述的(1)UL-SCH功率判定方法的处理。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将上述关于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PUSCH的判定结果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
此外,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可以决定为,在判定为上述“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作为对于上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将肯定响应即ACK发送给移动台100n。在该情况下,例如将肯定响应即ACK发送给移动台100n的判断结果临时被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MAC处理单元2082作为HARQ处理的一部分而进行上述肯定响应即ACK的发送处理也可以。或者,肯定响应即将ACK发送给移动台100n的判断结果被从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通知给层1处理单元2081内的进行发送处理的部分,上述层1处理单元2081内的进行发送处理的部分也可以进行上述肯定响应即ACK的发送处理。
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设定用于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的判定的阈值,并将上述阈值通知给PUS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2A。
这里,如上所述,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也可以基于移动台发送的功率来设定上述阈值。或者,如上所述,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调制方式来设定上述阈值。或者,如上所述,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MCS级别来设定上述阈值。或者,如上所述,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频率资源量来设定上述阈值。或者,如上所述,阈值设定单元208124A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差来设定上述阈值。
如以上所说明的,基站装置200中的层1处理单元2081通过进行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有关的功率判定,从而判定移动台实际上是否发送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这里,如图5、图6所示,可以通过判定移动台实际上是否发送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从而判定移动台是否正常收到包含在PDCCH中的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或者移动台是否正常收到包含在PDCCH中的对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
此外,如参照图7所说明的,在移动台未能正常接收其中映射了使用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移动台由于不接收所述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因此在规定的定时不发送所述送达确认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层1处理单元2081判定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另外,在本说明中,关于在该子帧中不从该移动台发送PUSCH,并且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即,关于通过与PUSCH频率复用的控制信道即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上述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
层1处理单元2081判断在移动台100n预定在PUCCH中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中移动台100n实际上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例如,层1处理单元2081也可以测定其中可能映射了送达确认信息的PUC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SIR,并在上述SIR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在上述SIR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送达确认信息。一般来说,也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质量和阈值的比较结果来判定上行信号中是否含有送达确认信息等。另外,上述接收信号质量只要例如是上述SIR或接收电平等表示接收信号的质量的指标,则可以使用任何值。而且,层1处理单元2081将有关上述送达确认信息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另外,上述移动台100n实际上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的判定,在仅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或者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复用发送的情况下,以及其它的控制信息例如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或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被复用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在该情况下,所述阈值可以设定分别不同的值。此外,作为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复用的方法,在应用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一起编码的联合编码(Joint Coding)的情况下,或者应用送达确认信息和CQI分别被编码的分别编码(Separate Coding)的情况下,都可以应用上述移动台100n是否实际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的判定。
另外,在仅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例如由图13中的资源A中的某个资源发送,并且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复用发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由图13中的资源B中的某个资源发送。另外,在图13中,多个资源被复用,其复用方法可以是码复用(CDM),可以是通过块扩散的复用,可以是频率复用,可以是时间复用,也可以是这些复用方法复合的方法。此外,码复用例如存在基于沃尔什(Walsh)码的码复用、基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的码复用等。
例如,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复用发送的情况下的功率判定的阈值也可以被设定得比仅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的功率判定的阈值大。以下,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在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复用发送的情况下,与图7(B)同样,在未能正常地接收基站装置200所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112)的情况下(1114),移动台仅发送CQI。在该情况下,层1处理单元2081由于需要判定仅发送上述CQI的情况下的功率和复用发送送达确认信息和CQI的情况下的功率的不同,因此将上述阈值设定得比仅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的功率判定的阈值大。
这里,在上述例子中,层1处理单元2081基于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SIR,进行了功率判定,但取而代之,除了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C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SIR之外,也可以基于预定被发送的送达确认信息,或者在与CQI复用的情况下,基于复用了的CQI和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序列的SIR,来进行功率判定。通过使用参考信号的SIR、CQI和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序列的SIR两者,从而能够提高功率判定的精度。
或者,也可以不是基于预定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SIR,而是仅仅基于预定被发送的送达确认信息,或者在与CQI复用的情况下,基于复用了的CQI和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序列的SIR来进行上述功率判定。
在图8C中,更详细地示出层1处理单元2081的结构例子。层1处理单元2081包括:CP除去单元208102、FFT单元208104、子载波解映射单元208106、解复用器(DEMUX)单元208108、信道估计单元208109、频率均衡单元208110A、频率均衡单元208110B、频率均衡单元208110C、IDFT单元208112A、IDFT单元208112B、IDFT单元208112C、PUSCH(UL-SCH)解码单元208114A、PUCCH(ACK/NACK)解码单元208114B、PUCCH(CQI)解码单元208114C、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B、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B、SIR计算单元208120B、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阈值设定单元208124B。
另外,IDFT单元208112B、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B、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B、SIR计算单元208120B、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阈值设定单元208124B以外的块相关的说明与图8B中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
IDFT单元208112B在频率均衡单元208110B中,对被进行了基于信道补偿的接收处理的信号进行IDFT处理,并将该ID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PUCCH(ACK/NACK)解码单元208114B。此外,IDFT单元208112B将上述ID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B和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B。
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B计算由IDFT单元208112B输出的IDFT处理后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信号功率,并将计算后的信号功率输出到SIR计算单元208120B。
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B计算由IDFT单元208112B输出的IDFT处理后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所被发送的频带的干扰功率,并将计算后的干扰功率输出到SIR计算单元208120B。
SIR计算单元208120B基于由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B输入的信号功率和由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B输入的干扰功率,计算SIR,并将计算后的SIR输出到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
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根据由SIR计算单元208120B输入的SIR和由阈值设定单元208124B输入的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实际上移动台是否使用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UCCH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即,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进行上述有关层1处理单元2081的说明中的移动台100n实际上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的判定以及后述的(2)HARQ ACK接收方法的处理。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将上述关于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的判定结果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
阈值设定单元208124B设定用于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的判定的阈值,并将上述阈值通知给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B。
另外,上述使用图8C进行说明的处理可以应用于仅通过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PUCCH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送达确认信息和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被复用发送的情况。
如以上这样说明的,基站装置200中的层1处理单元2081通过进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的与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有关的功率判定,可以判定移动台实际上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这里,如图7所示,通过判定移动台是否实际上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从而能够判定移动台是否正常接收到PDCCH中包含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Scheduling Information)。
此外,层1处理单元2081在该子帧中接收与在上行链路中不接收用户数据的移动台有关的CQI的情况下,进行被映射到位于系统带宽的两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CQI的接收处理。此时,层1处理单元2081也可以进行有关上述CQI的可靠度判定。即,层1处理单元2081测定被映射了CQI的PUCCH中的CQI的接收比特序列的SIR,在上述SIR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的CQI的可靠度高,在上述SIR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的CQI的可靠度低。一般来说,也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质量和阈值的比较结果来进行接收到的CQI的可靠度的判定。另外,上述接收信号质量只要例如是上述SIR或接收电平等表示接收信号的质量的指标,则可以使用任何值。这里,上述CQI的接收比特序列的SIR可以将CQI的比特序列内相关值最高的比特序列即似然度最高的比特序列作为CQI的接收比特序列的SIR。或者,层1处理单元2081也可以测定其中映射了CQI的PUC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SIR来作为上述SIR。或者,层1处理单元2081也可以测定其中映射了CQI的PUC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SIR和其中映射了CQI的PUCCH中的CQI的接收比特序列的SIR两者来作为上述SIR。这里,层1处理单元2081也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即在上述CQI的可靠度判定的结果仅将可靠度高的CQI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并不把可靠度低的CQI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在该情况下,上述可靠度低的CQI不被用于调度或AMC的处理。
另外,层1处理单元2081也可以在进行上述可靠度判定时判定实际上移动台是否进行了CQI的发送。层1处理单元2081在判定实际上移动台未进行CQI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上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失去同步。
在图8D中,更详细地表示层1处理单元2081的结构例子。层1处理单元2081包括:CP除去单元208102、FFT单元208104、子载波解映射单元208106、解复用器(DEMUX)单元208108、信道估计单元208109、频率均衡单元208110A、频率均衡单元208110B、频率均衡单元208110C、IDFT单元208112A、IDFT单元208112B、IDFT单元208112C、PUSCH(UL-SCH)解码单元208114A、PUCCH(ACK/NACK)解码单元208114B、PUCCH(CQI)解码单元208114C、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B、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C、SIR计算单元208120C、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阈值设定单元208124C。
另外,IDFT单元208112C、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C、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C、SIR计算单元208120C、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阈值设定单元208124C以外的块相关的说明与图8B中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
IDFT单元208112C在频率均衡单元208110C中,对被进行了基于信道补偿的接收处理的信号进行IDFT处理,并将该ID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PUCCH(ACK/NACK)解码单元208114C。此外,IDFT单元208112C将上述ID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C和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C。
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C计算由IDFT单元208112C输出的IDFT处理后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信号功率,并将计算后的信号功率输出到SIR计算单元208120C。
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C计算由IDFT单元208112C输出的IDFT处理后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所被发送的频带的干扰功率,并将计算后的干扰功率输出到SIR计算单元208120C。
SIR计算单元208120C基于由信号功率估计单元208116C输入的信号功率和由干扰功率估计单元208118C输入的干扰功率,计算SIR,并将计算后的SIR输出到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
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根据由SIR计算单元208120C输入的SIR和由阈值设定单元208124C输入的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移动台发送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的可靠度。即,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进行上述有关层1处理单元2081的说明中的CQI的可靠度的判定以及后述的(3)CQI可靠度判定方法的处理。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将上述CQI的可靠度判定的判定结果通知给MAC处理单元2082。
阈值设定单元208124C设定用于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的判定的阈值,并将上述阈值通知给PUCCH功率判定单元208126C。
MAC处理单元2082通过层1处理单元2081取得被映射到上述链路控制信道的CQI或送达确认信息的接收结果。
MAC处理单元2082进行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的MAC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处理、频率资源的分配处理等。这里,调度处理是指选择在该子帧的下行链路中使用共享信道进行用户数据的接收的移动台的处理。此外,传输格式的选择处理是决定由在调度中选择的移动台所接收的用户数据相关的调制方式或编码率、数据量的处理。上述调制方式、编码率、数据量的决定例如基于由移动台在上行链路中报告的CQI的值来进行。进而,上述频率资源的分配处理是指决定在调度中选择的移动台所接收的用户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处理。上述资源块的决定例如根据由移动台在上行链路中报告的CQI来进行。而且,MAC处理单元2082将通过上述调度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处理、频率资源的分配处理所决定的、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通知给层1处理单元2081。
此外,MAC处理单元2082进行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的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调度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处理、频率资源的分配处理等。这里,调度处理是指选择在规定的子帧中使用共享信道进行用户数据的发送的移动台的处理。此外,传输格式的选择处理是决定由在调度中选择的移动台所发送的用户数据相关的调制方式或编码率、数据量的处理。上述调制方式、编码率、数据量的决定例如基于由移动台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的探测用参考信号的SIR或接收功率、或者路径损耗(path loss)来进行。进而,上述频率资源的分配处理是指决定用于发送在调度中选择的移动台所发送的用户数据的资源块的处理。上述资源块的决定例如根据由移动台在上行链路发送的探测用参考信号的SIR来进行。而且,MAC处理单元2082将通过上述调度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处理、频率资源的分配处理所决定的、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或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通知给层1处理单元2081。
MAC处理单元2082从层1处理单元2081取得有关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然后,MAC处理单元2082在上述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是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判断为在移动台中未能正常接收过去发送的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未能正常接收到对于过去发送的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并且将预定分配给该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用资源释放。这里,释放资源是指将该资源分配给用于其它的移动台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或者用于该移动台的新发送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此外,在演进的UTRA和UTRAN中,由于在上行链路中采用了同步HARQ,因此直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被正常接收为止,或者最大重发次数届满为止,在规定的定时从该移动台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发送给基站装置,但判定结果为移动台实际上未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有关的未来的全部预定重发的子帧中的重发用资源释放。
MAC处理单元2082从层1处理单元2081取得有关送达确认信息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该送达确认信息被映射到与PUSCH频率复用的PUCCH中。然后,MAC处理单元2082在上述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是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判断为未能正常接收过去发送的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并且重发被映射在过去发送的下行共享信道中的信息。例如,MAC处理单元2082判断为移动台100n不是未能正常地接收到共享信道,而是未能正常地接收到伴随它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内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认为前次的发送为无效的发送,从而重发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中映射的信息。即,也可以在前次的发送为初次的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初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在前次的处理为第二次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第二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
另外,MAC处理单元2082在上述基于有关送达确认信息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的处理中,即使在通过复用映射了送达确认信息和CQI的PUCCH发送的送达确认信息有关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否定响应(NACK)的情况下,也可以认为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发送为无效的发送,从而重发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中映射的信息。即,也可以在前次的发送为初次的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初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在前次的处理为第二次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第二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
以下,说明在由复用映射了送达确认信息和CQI的PUCCH发送的送达确认信息相关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否定响应(NACK)的情况下,进行上述处理的理由。例如,作为送达确认信息和CQI的复用方法,有时在发送CQI的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中嵌入上述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在该情况下,不论移动台实际上是否发送送达确认信息,对于基站装置来说都看作始终发送送达确认信息。从而,基站装置无法识别移动台未正常收到共享信道还是未正常收到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从而,也考虑移动台未正常接收到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的情况,认为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发送为无效的发送,从而可以通过重发映射到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中的信息,来降低移动台不能接收初次发送的现象的频度。
另外,MAC处理单元2082也可以在由复用映射了送达确认信息和CQI的PUCCH发送的送达确认信息相关的功率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否定响应(NACK)的情况下,不是始终认为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发送为无效的发送,从而重发被映射到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息,而是在第一次接收到NACK的情况下,认为对应的发送为无效的发送,从而重发被映射到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息,接着在收到NACK的情况下,认为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发送为有效的发送,从而重发被映射到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息。另外,“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发送为有效的发送”是指在移动台中,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被正常接收,并且在移动台中,对应的共享信道的信号被接收。另外,在接收到NACK的情况下,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发送有效还是无效的判定中,考虑仅第一次的NACK判断为无效且第二次以后的NACK判断为有效的判定方法,或者奇数次的NACK判断为无效且偶数次的NACK判断为有效的判定方法。
此外,MAC处理单元2082根据CQI的可靠度判定,在可靠度低的CQI未被发送的情况下,作为在该定时报告的CQI的值,也可以代替使用前一定时的CQI。
在RLC处理单元2083中,有关下行链路的分组数据的分割/结合、RLC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或有关上行链路的数据的分割/结合、RL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RLC层的接收处理。此外,RLC处理单元2083还可以进行PDCP层的处理。
<上行链路接收方法的步骤>
接着,说明基站装置中的上行链路接收方法。具体来说,规定以下的三个上行链路接收方法。
·UL-SCH功率判定方法(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判定方法)
·HARQ ACK接收方法(送达确认信息接收方法)
·CQI可靠度判定方法
(1)UL-SCH功率判定方法
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判定方法(UL-SCH功率判定方法)的步骤。
UL-SCH功率判定方法是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对该移动台通知了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L Scheduling grant)(使用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和传输格式信息)之后,进行功率判定,即实际上该移动台是否进行了PUSCH(UL-SCH)的发送。在初次发送时,检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的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L Scheduling grant)的检测错误引起的该移动台的PUSCH(UL-SCH)的未发送,在重发时,检测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的对于UL-SCH的送达确认信息的NACK误认为ACK的情况下的移动台UE的PUSCH(UL-SCH)的未发送。
通过由该移动台发送的DM RS(解调用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的该子帧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DRSPdata和干扰波电平Interferencedata来计算SIRdata。
SIRdata=DRSPdata/Interferencedata
这里,脚标“data”表示关于该移动台发送PUSCH(UL-SCH)的频带进行计算。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Interferencedata的计算方法。
上述干扰波电平可以是该子帧中的瞬间干扰波电平,或者也可以是以更长的时间间隔例如200ms或100ms等时间间隔平均化后的干扰波电平。
另外,干扰波电平的计算例如可以通过将从全部移动台发送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进行平均从而来计算,也可以通过从该移动台发送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来计算。或者,也可以通过将从全部移动台发送的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进行平均从而来计算,也可以通过从该移动台发送的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来计算。
或者,干扰波电平也可以计算为从也包含热噪声的上行链路的全部接收功率中减去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之后的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仅从该移动台的信号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对来自全部移动台的信号进行平均来进行计算。
计算上述干扰波电平的频带,严密来说,可以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频带,也可以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频带附近的频带。此外,应用跳频(hopping)时的干扰电平设为跳频的两个频带中计算出的干扰波电平的真值平均值。
而且,通过DTX阈值Thdata和以下的判定来进行功率判定。
if(SIRdata<(Thdata+Δdata))(图9的S102)
“未发送PUSCH(UL-SCH)”(图9的S106)
else
“发送了PUSCH(UL-SCH)”(图9的S104)
其中,Δdata是有关移动台发送的功率的值,例如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之间的功率差(功率偏移)。通过上述Δdata可以根据移动台发送的功率来进行功率判定。
另外,上述DTX阈值Thdata也可以基于预定要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频率资源量即发送带宽和资源块数来设定。这里,与上述预定要被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频率资源即资源块数有关的信息例如被作为包含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中的一个信息即频率资源分配信息或资源块分配信息而被通知给移动台。在频率资源的量大的情况下,可以更高精度地进行功率判定,但另一方面,由于功率判定错误的情况下的冲击(impact)很大,因此需要更严密地进行功率判定。反之,在频率资源的量小的情况下,不能高精度地进行功率判定,但另一方面,由于功率判定错误的情况下的冲击很小,因此与频率资源大的情况相比,不必严密地进行功率判定。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条件的有效做法是基于PUSCH的频率资源的量即发送带宽或资源块的数来设定上述DTX阈值Thdata。
在通过UL-SCH功率判定而判定为“未发送PUSCH(UL-SCH)”的情况下,将检测出该移动台的PUSCH(UL-SCH)未发送的进程(process)(图9的S 108)释放。这里,释放进程相当于判断为移动台不使用该进程来发送PUSCH(UL-SCH)。即,该移动台判断为没有要发送的重发数据。
此外,同时将预定分配给该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用的资源释放。这里,释放资源是指将该资源分配给用于其它移动台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或者分配给用于该移动台的新发送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此外,在演进的UTRA和UTRAN中,在上行链路中,由于采用同步HARQ,因此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在被正常接收为止或者最大重发次数届满为止,在规定的定时被从该移动台发送给基站装置,但在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结果的情况下,将与该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有关的未来的全部预定重发的子帧中的重发用的资源释放。
进而,基站装置也可以同时(图9的S108中)对该移动台发送作为肯定响应的ACK,作为对于通过UL-SCH功率判定而判定为“未发送”的PUSCH(UL-SCH)的送达确认信息。以下说明将上述ACK发送给该移动台的效果。在发生了上述UL-SCH功率判定的判定错误的情况下,即尽管实际上移动台发送了PUSCH(UL-SCH),但基站装置判定为“未发送”的情况下,该移动台继续重发,另一方面,基站装置有时将该移动台进行重发的资源块分配给其它的移动台的新发送。在该情况下,由于该移动台的重发和上述其它的移动台的新发送冲突,因此上述该移动台的重发和上述其它的移动台的新发送两者的特性可能显著地恶化。如上所述,在作为对于判定为“未发送”的PUSCH(UL-SCH)的送达确认信息而发送了作为肯定响应的ACK的情况下,即使该移动台实际上发送了PUSCH(UL-SCH),也停止重发,因此不产生上述这样的冲突。
(2)HARQ ACK接收方法
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送达确认信息判定方法(HARQ ACK接收方法)的步骤。
用于DL-SCH的HARQ-ACK(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被映射到与如图2所示的PUSCH频率复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进行用于DL-SCH的HARQ-ACK(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3值判定。
(2-1)仅发送ACK的情况
通过由该移动台发送的DM RS(解调用的参考信号)计算的该子帧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DRSPACK和干扰波电平InterferenceACK来计算SIRACK。
SIRACK1=DRSPACK/InterferenceACK
这里,脚标“ACK1”表示关于该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计算SIR、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干扰波电平。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干扰波电平InterferenceACK的计算方法。
上述干扰波电平可以是该子帧中的瞬间干扰波电平,或者也可以是以更长的时间间隔例如200ms或100ms等时间间隔平均化后的干扰波电平。
另外,干扰波电平的计算例如可以通过将从全部移动台发送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进行平均从而来计算,也可以通过从该移动台发送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来计算。
或者,干扰波电平也可以计算为从也包含热噪声的上行链路的全部接收功率中减去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之后的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仅从该移动台的信号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对来自全部移动台的信号进行平均来进行计算。
计算上述干扰波电平的频带,严密来说,可以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频带,也可以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频带附近的频带。此外,应用跳频(hopping)时的干扰波电平设为跳频的两个频带中计算出的干扰波电平的真值平均值。
而且,通过DTX阈值ThDTX_ACK1和以下的判定来进行ACK/NACK/DTX判定(3值判定)。
if(SIRACK1<ThDTX_ACK1)(图10的S202)
“DTX”(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图10的S206)
else
“ACK”or“NACK”(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ACK或NACK))(图10的S204)
(ACK/NACK的判定通过用于DL-SCH的HARQ-ACK(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序列的符号来判定)
在判断为“DTX”的情况下,基站装置重发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图10的S208)。这里,例如基站装置判断为移动台100n不是未能正常接收共享信道,而是未能正常地接收伴随它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内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认为前次的发送是无效的发送,从而也可以重发映射到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息。即,也可以在前次的发送为初次的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初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在前次的处理为第二次的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第二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
(2-2)在复用ACK和CQI或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的情况下
通过由该移动台发送的DM RS(解调用的参考信号)计算的该子帧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DRSPACK+CQI和干扰波电平InterferenceCQI来计算SIRACK+CQI。
SIRACK+CQI=DRSPACK+CQI/InterferenceCQI
这里,脚标“ACK+CQI”或“CQI”表示关于该移动台发送的、送达确认信息和CQI复用后的信号,计算SIR、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干扰波电平。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干扰波电平InterferenceCQI的计算方法。
上述干扰波电平可以是该子帧中的瞬间干扰波电平,或者也可以是以更长的时间间隔例如200ms或100ms等时间间隔平均化后的干扰波电平。
另外,干扰波电平的计算例如可以通过将从全部移动台发送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进行平均从而来计算,也可以通过从该移动台发送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方差来计算。
或者,干扰波电平也可以计算为从也包含热噪声的上行链路的全部接收功率中减去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之后的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仅从该移动台的信号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对来自全部移动台的信号进行平均来进行计算。
计算上述干扰波电平的频带,严密来说,可以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频带,也可以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频带附近的频带。此外,应用跳频(hopping)时的干扰电平设为跳频的两个频带中计算出的干扰波电平的真值平均值。
而且,通过DTX阈值ThDTX_ACK+CQI和以下的判定来进行ACK/NACK/DTX判定(3值判定)。
if(SIRACK+CQI<ThDTX_ACK+CQI)(图10的S202)
“DTX”(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图10的S206)
else
“ACK”or“NACK”(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ACK或NACK))(图10的S204)
(ACK/NACK的判定通过用于DL-SCH的HARQ-ACK(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序列的符号来判定)。
另外,用于DL-SCH的HARQ-ACK(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除了与上述CQI复用发送的情况之外,还有与CQI和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复用发送的情况和与CQI和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复用发送的情况,对各个情况使用DTX阈值ThDTX_ACK+CQI+SR、ThDTX_ACK+CQI+RR进行判定。
在判定为“DTX”的情况下,基站装置重发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图10的S208)。这里,例如基站装置判断为移动台100n不是未能正常接收共享信道,而是未能正常地接收伴随它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内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认为前次的发送是无效的发送,从而也可以重发映射到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信息。即,也可以在前次的发送为初次的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初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在前次的处理为第二次的发送的情况下,本次的发送也作为第二次的发送来进行发送处理。
另外,在上述ACK和CQI被复用的情况下的HARQ ACK接收方法也可以应用于ACK和CQI被一起编码的情况(应用联合编码(Joint Coding)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ACK和CQI分别编码的情况(应用分别编码(SeparateCoding)的情况)。
或者,基站装置也可以进行以下动作,即在ACK和CQI被复用的情况下不进行如上述的ACK/NACK/DTX判定(3值判定)。例如,作为送达确认信息和CQI的复用方法,有时在发送CQI的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中嵌入上述送达确认信息的信息。该情况下,不论移动台实际上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对于基站装置来说都看作始终发送送达确认信息。从而,基站装置进行以下动作,即在ACK和CQI被复用的情况下不进行如上述的ACK/NACK/DTX判定(3值判定)。
(3)CQI可靠度判定方法
CQI可靠度判定方法通过以下所示的3步骤的方法进行。
在CQI被映射到与图2所示的PUSCH频率复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情况下进行CQI可靠度判定。
步骤1:
取得CQI接收比特序列z[n](n:比特索引(Bit index)。在一个子帧中发送的CQI的比特数设为N比特。N比特的值依赖于有无在CQI中复用的其它的信息要素(ACK(送达确认信息)、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图11的S302)
步骤2:
使用以下的式子取得32组相关值(假设在一个子帧中发送的CQI的信息比特数为5比特)(图11的S304)。
另外,CQI的信息比特数也可以是5比特以外的值。例如,CQI的信息比特数也可以是4比特。
[算式1]
S[n]:CQI码字比特(code word bits)
i:CQI索引(index)
步骤3:
通过与最大的zcorr(i)(以下设为MAX[zcorr(i)])有关的SIRCQI和以下的式子进行功率判定(图11的S306)。
if(SIRCQI<ThCQI)
“No_Code_Word_Detected”(图11的S308)
else
“Code_Word_Detected”(图11的S312)
其中,假设SIRCQI={MAX[zcoor(i)]}2/InterferenceCQI。这里,InterferenceCQI与上述“(2-2)ACK和CQI或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释放请求(ReleaseRequest)被复用的情况”下的InterferenceCQI同样。
而且在判定为No_Code_Word_Detected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CQI的可靠度非常低,不将上述可靠度低的CQI用于调度的处理或AMC的处理(图11的S310)。此外,在判定为Code_Word_Detected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CQI的可靠度高,将上述可靠度高的CQI用于调度的处理或AMC的处理(图11的S314)。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使用了映射CQI的PUCCH中的CQI的接收比特序列的SIR,但也可以取而代之,使用映射了CQI的PUCCH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SIR。
<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接收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对于基站装置中的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所述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在上行链路中被发送。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3所示,在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映射到位于系统频带的两端的PUCCH的情况下的资源被分为“仅映射了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资源(以下称作资源A)”和“复用了CQI、或CQI与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资源(以下称作资源B)”的两种。即,移动台在该子帧中不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在仅发送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使用资源A进行发送,在发送CQI的情况下,或者将CQI和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复用发送的情况下,使用资源B进行发送。另外,在发送CQI时,在除了ACK之外还将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或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复用发送的情况下,使用资源B。
这里,作为资源的分配的例子,在图13中,将资源A中的资源号#2的资源定义为,用于在假定该子帧为该移动台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的情况下、对该移动台分配的送达确认信息的资源。例如,上述资源也可以与对应于上述送达确认信息的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号或对应于上述送达确认信息的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DL Scheduling Information,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资源号一一对应。此外,将资源B中的资源号#n+3的资源定义为,用于在假定该子帧为该移动台发送CQI的子帧的情况下、对该移动台分配的CQI的资源。另外,资源号的n和m为任意的自然数。
另外,上述资源可以是频率资源也可以是码资源,也可以是频率资源和码资源的混合(Hybrid)。或者,上述资源可以是通过块扩散而复用的资源,可以是时间资源,也可以是它们或频率资源和码资源的混合(Hybrid)。即,上述资源的定义依赖于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和CQI被复用在PUCCH中时的复用方法而决定。在上述复用方法为CDMA的情况下,上述资源为码资源,在上述复用方法为FDMA的情况下,上述资源为频率资源,在上述复用方法为CDMA和FDMA的混合(Hybrid)的情况下,上述资源为码资源和频率资源的混合(Hybrid)。此外,在上述CDMA中,存在基于沃尔什(Walsh)码的码复用、基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的码复用等。
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存在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情况,和被映射到位于系统频带的两端的PUCCH中的情况。此外,在被映射到位于系统频带的两端的PUCCH中的情况下,存在与CQI复用的情况(上述(2-2))和不与CQI复用的情况(上述(2-1))。基站装置判别这样的情况来接收送达确认信息的步骤如下所示。
基站装置判定是否有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S401)。具体来说,在对移动台发送了调度准许(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判定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在未发送调度准许(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判定不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更具体地说,例如在图5中,子帧#i+3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子帧#i+3以外的子帧为不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或者,例如在图6中,子帧#i+3和#i+9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子帧#i+3和#i+9以外的子帧为不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如图9的子帧#i+9所示,即使在未对该移动台发送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L 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在作为对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而发送了NACK的情况下,该重发定时的子帧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即,在该子帧过去规定的子帧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或者在该子帧过去规定的子帧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作为对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而发送了NACK的情况下,该子帧成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
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401的“是”),基站装置按照图9判定移动台100n是否实际上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S403)。在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403的“是”),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解码(S405)。接着,基站装置判定是否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S407)。在预定接收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407的“是”),接收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送达确认信息(S409)。在不预定接收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407的“否”)不接收送达确认信息。
另一方面,不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401的“否”),或者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403的“否”),基站装置确认被映射在系统频带的两端的PUCCH。因此,基站装置判定是否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S411)。更具体来说,例如在图7中,子帧#i+3为预定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子帧#i+3以外的子帧为不预定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即,在该子帧过去规定的子帧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Scheduling Information)的情况下,该子帧成为预定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
在不预定接收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411的“否”),不接收送达确认信息。在预定接收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411的“是”),判定是否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CQI(S413)。在预定接收CQI的情况下(S413的“是”),按照上述(2-2)(ACK和CQI或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被复用的情况),基站装置接收与被映射到资源B(资源号:#n+3)的CQI复用的送达确认信息(S415)。在不预定接收CQI的情况下(S413的“否”),按照上述(2-1)(仅发送ACK的情况),基站装置接收被映射到资源A(资源号:#2)的送达确认信息(S417)。
<上行链路的CQI接收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14说明基站装置中的上行链路的CQI的接收方法。
CQI有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情况和被映射到位于系统频带的两端的PUCCH中的情况。此外,在被映射到位于系统频带的两端的PUCCH中的情况下,存在与送达确认信息复用的情况和不与送达确认信息复用的情况。基站装置判别这样的情况从而接收CQI的步骤如下所示。
基站装置判定是否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S501)。具体来说,在对移动台发送了调度准许(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判定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在未发送调度准许(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判定为不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具体来说,例如,在图5中,子帧#i+3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子帧#i+3以外的子帧为不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或者,例如在图6中,子帧#i+3和#i+9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子帧#i+3和#i+9以外的子帧为不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如图9的子帧#i+9所示,即使在未对该移动台发送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L 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在作为对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而发送了NACK的情况下,该重发定时的子帧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即,在该子帧过去规定的子帧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上行链路调度准许(Uplink Scheduling Grant)的情况下,或者在该子帧过去规定的子帧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作为对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而发送了NACK的情况下,该子帧成为预定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子帧。
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501的“是”),基站装置按照图9判定移动台100n是否实际上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S503)。在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发送了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503的“是”),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解码(S505)。接着,基站装置判定是否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CQI(S507)。在预定接收CQI的情况下(S507的“是”),接收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CQI(S509)。另外,基站装置在S509中,也可以按照图11进行CQI可靠度判定。在不预定接收CQI的情况下(S507的“否”)不接收CQI。
另一方面,不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501的“否”),或者判定为移动台100n实际上未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情况下(S503的“否”),基站装置确认被映射在系统频带的两端的PUCCH。因此,基站装置判定是否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CQI(S511)。在不预定接收CQI的情况下(S511的“否”)不接收CQI。在预定接收CQI的情况下(S511的“是”),判定是否预定在该子帧中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S513)。更具体来说,例如在图7中,子帧#i+3为预定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子帧#i+3以外的子帧为不预定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即,在该子帧过去规定的子帧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Scheduling Information)的情况下,该子帧成为预定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
在不预定接收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513的“否”),基站装置接收被映射到PUCCH的资源B(资源号:#n+3)中的CQI(S519)。在预定接收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513的“是”),按照上述(2-2)(ACK和CQI或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被复用的情况),基站装置判定在资源B(资源号:#n+3)中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S515)。在判断为移动台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515的“是”),基站装置在PUCCH的资源B(资源号:#n+3)中接收与送达确认信息复用的CQI(S517)。在判定为移动台未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S515的“否”),基站装置接收被映射到PUCCH的资源B(资源号:#n+3)的CQI(S519)。
另外,在上述S515中,基站装置判定了在资源B(资源号:#n+3)中实际上移动台是否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但取而代之,基站装置在S515中也可以始终判定实际上移动台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例如,作为送达确认信息的CQI的复用方法,在发送CQI的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中,有时嵌入上述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在该情况下,不论移动台是否实际上发送送达确认信息,对于基站装置来说都看作始终发送送达确认信息。从而,基站装置在S515中,始终判定为移动台发送了送达确认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一种基站装置,能够在LTE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适当地进行调度处理或HARQ处理。
另外,在上述记载中,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HARQ的往返时间(RTT,Round Trip Time)以6为前提进行了记载,但在6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记载的装置、处理。例如,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HARQ的RTT为8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记载的装置、处理。
本发明虽由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但构成其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通过该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知道各种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和运用技术。
即,本发明当然包含这里所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从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从上述说明到妥当的权利要求范围的发明特定事项所限定。
为了说明的方便,将本发明分为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各实施例的区分并不是本发明的本质,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使用两个以上的实施例。为了促使本发明的理解虽然使用了具体的数值例来进行说明,但只要不特别提起,则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可以使用适当的任何值。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各实施例只不过是单纯的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说明的方便而使用功能块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这样的装置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包括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07年3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052112号以及2007年5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21301号的优先权,2007-052112号和2007-121301号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12)
1.一种基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其包括:
发送指示部件,对所述移动台分配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并指示通过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进行发送;
测定部件,测定对所述移动台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以及
判定部件,基于所述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指示部件通过发送上行链路调度准许或送达确认信息的否定响应(NACK),从而指示通过所述共享信道进行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为所述共享信道中的数据解调用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和干扰功率之比,以及所述共享信道中的数据信号的接收功率和干扰功率之比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所述无线质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判定部件判定所述移动台未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基于所述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差、所述共享信道的频率资源量、所述共享信道的MCS电平、所述共享信道的调制方式、所述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的至少一个来决定所述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所述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差大的情况下增大所述阈值,在所述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功率差小的情况下减小所述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所述共享信道的频率资源大的情况下增大所述阈值,在所述共享信道的频率资源小的情况下减小所述阈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还包括肯定响应(ACK)发送部件,在判定为所述移动台未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台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ACK。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还包括资源管理部件,在判定为所述移动台未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将用于重发分配给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共享信道的资源释放。
10.一种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基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对所述移动台分配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并指示通过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进行发送的步骤;
测定对所述移动台分配的所述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的步骤。
11.一种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基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与移动台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基于分配给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无线质量,判定所述移动台是否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了数据;以及
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判定为所述移动台未通过所述共享信道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进行被映射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中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或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接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是与所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频率复用的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52112 | 2007-03-01 | ||
JP052112/2007 | 2007-03-01 | ||
JP2007121301 | 2007-05-01 | ||
JP121301/2007 | 2007-05-01 | ||
PCT/JP2008/053320 WO2008105420A1 (ja) | 2007-03-01 | 2008-02-26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5698A true CN101675698A (zh) | 2010-03-17 |
CN101675698B CN101675698B (zh) | 2013-06-05 |
Family
ID=3972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143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698B (zh) | 2007-03-01 | 2008-02-26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20088001453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702B (zh) | 2007-03-01 | 2008-02-26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200880014376A Pending CN101675699A (zh) | 2007-03-01 | 2008-02-26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1453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702B (zh) | 2007-03-01 | 2008-02-26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200880014376A Pending CN101675699A (zh) | 2007-03-01 | 2008-02-26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8213329B2 (zh) |
EP (3) | EP2117247A4 (zh) |
JP (3) | JP5292276B2 (zh) |
KR (3) | KR20090115218A (zh) |
CN (3) | CN101675698B (zh) |
BR (3) | BRPI0808176A2 (zh) |
MX (1) | MX2009009245A (zh) |
RU (3) | RU2009134939A (zh) |
WO (3) | WO2008105420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0705A (zh) * | 2011-05-11 | 2011-08-31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和无线接入网元及移动通信系统 |
CN102547779A (zh) * | 2010-12-09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漏检的确定方法和基站 |
CN103825686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lte终端上行重传调度的装置及方法 |
CN107070614A (zh) * | 2011-02-14 | 2017-08-1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
CN107710843A (zh) * | 2015-06-24 | 2018-02-1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CN105027657B (zh) * | 2013-03-05 | 2018-12-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PI0819146B1 (pt) | 2007-01-30 | 2020-09-2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fornecer uma notificação de recebimento,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processar informações recebidas em um recurso de programação de execução e me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
JP5213414B2 (ja) * | 2007-10-30 | 2013-06-1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
EP2232751A1 (en) * | 2008-01-02 | 2010-09-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nfiguration for cqi reporting in lte |
KR100987458B1 (ko) | 2008-06-24 | 2010-10-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
KR20100019947A (ko) | 2008-08-11 | 2010-0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
KR101571566B1 (ko) * | 2008-08-11 | 2015-11-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
KR101603338B1 (ko) | 2008-08-11 | 2016-03-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597573B1 (ko) * | 2008-08-11 | 2016-02-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
US8250425B2 (en) * | 2008-08-15 | 2012-08-21 | Apple Inc. | Management of ARQ detection threshold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JP5239677B2 (ja) * | 2008-09-18 | 2013-07-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US8670774B2 (en) | 2008-09-19 | 2014-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US8315217B2 (en) * | 2008-09-23 | 2012-1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E e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0056068A2 (ko) | 2008-11-14 | 2010-05-20 |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P2357735B1 (en) | 2008-11-14 | 2016-11-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308501B (zh) * | 2009-02-04 | 2014-04-16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
US8295253B2 (en) * | 2009-02-05 | 2012-10-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ACK transmission for 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lease in LTE |
KR20100091876A (ko) | 2009-02-11 | 2010-08-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
JP5285497B2 (ja) * | 2009-03-12 | 2013-09-1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US20100254329A1 (en) * | 2009-03-13 | 2010-10-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plink grant, downlink assignment and search sp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US8588102B2 (en) | 2009-06-02 | 2013-11-19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JP5293423B2 (ja) | 2009-06-05 | 2013-09-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KR101643228B1 (ko) * | 2009-06-30 | 2016-07-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의 우선순위 처리 동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EP2486764B1 (en) * | 2009-10-09 | 2013-08-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Extended cell range |
US11012947B2 (en) | 2009-10-21 | 2021-05-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multi-power amplifier/antenna operation and channel prioritization |
JP5655790B2 (ja) * | 2009-11-13 | 2015-01-2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周波数オフセット推定方法と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5259840B2 (ja) * | 2009-12-01 | 2013-08-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周波数偏差推定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
WO2011080832A1 (ja) * | 2009-12-28 | 2011-07-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EP3291476A1 (en) * | 2010-03-10 | 2018-03-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
US8948196B2 (en) * | 2010-05-03 | 2015-02-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antenn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JP4928621B2 (ja) * | 2010-05-27 | 2012-05-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US8315185B2 (en) * | 2010-06-07 | 2012-11-20 |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 ACK/NACK detection in LTE PUSCH |
US9094966B2 (en) | 2010-07-26 | 2015-07-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periodic feedback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ulti-carrier aggregation |
US8457002B2 (en) * | 2010-07-29 | 2013-06-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nt loss detection and related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JP5742131B2 (ja) * | 2010-08-10 | 2015-07-0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9167599B2 (en) * | 2010-09-22 | 2015-10-20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Channel structure for non-contention based windows and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requests |
JP5009410B2 (ja) * | 2010-10-29 | 2012-08-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WO2012070660A1 (ja) * | 2010-11-26 | 2012-05-3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5798317B2 (ja) * | 2010-11-26 | 2015-10-2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5735783B2 (ja) * | 2010-11-26 | 2015-06-1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2546080B (zh) * | 2010-12-21 | 2014-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CN102056306B (zh) * | 2011-01-14 | 2013-10-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
CN104883243B (zh) * | 2011-02-24 | 2018-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WO2012148162A2 (ko) * | 2011-04-25 | 2012-11-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
US9048986B2 (en) | 2011-08-12 | 2015-06-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itigation of lost resource allocation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UE) and an evolved node B (eNodeB) |
JP5883930B2 (ja) * | 2011-08-19 | 2016-03-15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基地局が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WO2013054536A1 (ja) * | 2011-10-13 | 2013-04-18 | パナソニック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
KR20130050024A (ko) * | 2011-11-07 | 2013-05-15 | 주식회사 팬택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e-pdcch 매핑 및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GB2491222B (en) * | 2012-02-29 | 2013-07-10 | Renesas Mobile Corp | Channel quality |
US20150071193A1 (en) * | 2012-03-07 | 2015-03-12 | Lg Electronics Inc.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US8874124B2 (en) | 2012-06-14 | 2014-10-28 | Netgear, Inc. | Dual band LTE small cell |
US9572139B2 (en) * | 2012-08-03 | 2017-02-1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ontention based transmission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
CN103812604B (zh) * | 2012-11-14 | 2017-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调制方法和装置 |
KR102086752B1 (ko) * | 2012-12-21 | 2020-03-09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기지국, 측위 장치, 및 그의 측위 방법 |
US10432370B2 (en) * | 2013-01-14 | 2019-10-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
CN104378848B (zh) * | 2013-08-16 | 2018-08-1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基站 |
WO2015186334A1 (ja) | 2014-06-04 | 2015-12-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基地局、受信確認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
CN106537996B (zh) * | 2014-08-04 | 2019-12-31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
EP3301842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Efficient user plane architecture for new rat |
CN109391406A (zh) * | 2017-08-10 | 2019-02-2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数据发送方法、确认信号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EP3965468A4 (en) * | 2019-04-30 | 2022-11-16 | Ntt Docomo, Inc.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13543319B (zh) * | 2020-04-15 | 2023-06-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解信道复用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09840B2 (ja) * | 1998-09-29 | 2002-07-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受信回路 |
CN1187935C (zh) | 2000-04-06 | 2005-02-0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多点传播传送方法及多点传播传送系统与移动台及基地台 |
CA2380039C (en) * | 2001-04-03 | 2008-12-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data in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841296B1 (ko) * | 2001-07-10 | 2008-06-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패킷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공유 채널 스케줄러 장치 및그를 이용한 공유채널 스케줄링 방법 |
US20050002422A1 (en) * | 2001-11-09 | 2005-01-06 | Yoshifumi Morihiro | Information rate cont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radio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850989B1 (ko) * | 2002-01-05 | 2008-08-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자동 반복 요청(arq)시스템에서응답정보(ack/nack)신호에 대한 전력제어 방법 |
JP2004328498A (ja) | 2003-04-25 | 2004-11-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JP4188774B2 (ja) * | 2003-08-14 | 2008-11-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フレーム送受信システム、フレーム送信装置、フレーム受信装置、及びフレーム送受信方法 |
US7356749B2 (en) * | 2004-02-02 | 2008-04-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three-state signal in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FI20040389A0 (fi) * | 2004-03-11 | 2004-03-11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ja laite datajoukkojen lähettämisen kontrolloimiseksi |
US7197692B2 (en) | 2004-06-18 | 2007-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obust erasure detection and erasure-rate-based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JP4425920B2 (ja) * | 2004-07-22 | 2010-03-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機 |
JP2006067002A (ja) | 2004-08-24 | 2006-03-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受信機及び希望波対干渉波電力比測定方法 |
US8248938B2 (en) * | 2004-11-24 | 2012-08-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amble miss detection in transmission of multi-slot packets |
WO2006070465A1 (ja) * | 2004-12-28 | 2006-07-06 | Fujitsu Limited | 再送制御装置 |
US7590389B2 (en) * | 2005-02-14 | 2009-09-15 | Ipwireless, Inc. | Radio link quality determin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835617B (zh) * | 2005-03-16 | 2010-12-2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台、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方法 |
CN101151823B (zh) * | 2005-03-29 | 2012-09-0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以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JP4488942B2 (ja) * | 2005-03-30 | 2010-06-2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該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移動体通信方法、これらシステム及び装置の機能を実現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2006287755A (ja) * | 2005-04-01 | 2006-10-19 | Ntt Docomo Inc | 上りリンクチャネル用の受信装置、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4651462B2 (ja) | 2005-06-17 | 2011-03-1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チャネル伝送装置及びチャネル伝送方法 |
JP2007052112A (ja) | 2005-08-16 | 2007-03-0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125947B2 (en) * | 2005-09-30 | 2012-02-28 | Alcatel Lucent | Mapp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a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
CA2564666A1 (en) | 2005-10-25 | 2007-04-25 | F. Hoffmann-La Roche Ag |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n absorbing media |
KR100715204B1 (ko) * | 2005-12-09 | 2007-05-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공통 제어 채널 통신 장치및 방법 |
EP1895680B1 (en) * | 2006-08-31 | 2019-08-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
ES2632503T3 (es) * | 2006-10-02 | 2017-09-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étodo para retransmitir datos en el sistema multiportadora |
US7995515B2 (en) * | 2006-10-03 | 2011-08-09 | Viasat, Inc. | Upstream resource optimization |
KR101226985B1 (ko) * | 2006-11-01 | 2013-01-29 |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 Sc-fdma 시스템에서 가변 전력 오프셋들을 가진 제어 및 데이터의 멀티플렉싱 |
US9281917B2 (en) * | 2007-01-03 | 2016-03-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hared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
US8437792B2 (en) * | 2007-02-14 | 2013-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
US7986959B2 (en) * | 2007-02-14 | 2011-07-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amble bas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
PL2129181T3 (pl) | 2007-06-08 | 2012-12-31 | Sharp Kk | System komunikacji ruchomej, urządzenie stacji bazowej oraz urządzenie stacji ruchomej |
EP2262334B1 (en) * | 2008-03-31 | 2020-03-2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
JP5593693B2 (ja) | 2009-12-28 | 2014-09-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2008
- 2008-02-26 WO PCT/JP2008/053320 patent/WO200810542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2-26 JP JP2009501252A patent/JP5292276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2-26 RU RU2009134939/09A patent/RU2009134939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2-26 US US12/529,154 patent/US821332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26 WO PCT/JP2008/053321 patent/WO200810542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2-26 US US12/529,166 patent/US842238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26 CN CN2008800143671A patent/CN1016756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26 WO PCT/JP2008/053322 patent/WO20081054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2-26 EP EP08712005.1A patent/EP211724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2-26 BR BRPI0808176-0A patent/BRPI0808176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2-26 US US12/529,119 patent/US849821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26 KR KR1020097019907A patent/KR2009011521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2-26 KR KR1020097019908A patent/KR2009011521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2-26 RU RU2009134730/09A patent/RU2009134730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2-26 EP EP08712004.4A patent/EP211724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2-26 CN CN2008800145361A patent/CN1016757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26 EP EP08712006.9A patent/EP212447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2-26 CN CN200880014376A patent/CN101675699A/zh active Pending
- 2008-02-26 JP JP2009501253A patent/JP5283615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2-26 BR BRPI0808573-0A patent/BRPI0808573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2-26 MX MX2009009245A patent/MX2009009245A/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2-26 RU RU2009134731/09A patent/RU2009134731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2-26 JP JP2009501254A patent/JP5242546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2-26 KR KR1020097019912A patent/KR2009011522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2-26 BR BRPI0808396-7A patent/BRPI0808396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7779A (zh) * | 2010-12-09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漏检的确定方法和基站 |
CN102547779B (zh) * | 2010-12-09 | 2015-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漏检的确定方法和基站 |
CN107070614A (zh) * | 2011-02-14 | 2017-08-1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
CN107070614B (zh) * | 2011-02-14 | 2020-08-0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
CN102170705A (zh) * | 2011-05-11 | 2011-08-31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和无线接入网元及移动通信系统 |
CN102170705B (zh) * | 2011-05-11 | 2015-03-11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和无线接入网元及移动通信系统 |
CN103825686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lte终端上行重传调度的装置及方法 |
CN105027657B (zh) * | 2013-03-05 | 2018-12-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07710843A (zh) * | 2015-06-24 | 2018-02-1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CN107710843B (zh) * | 2015-06-24 | 2022-01-0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75702B (zh)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
EP2206261B1 (en) | Allocating downlink feedback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EP2187679B1 (en) |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upstream link and downstream 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03259624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和方法 | |
US8169964B2 (en) | Adaptive scheme for lowering uplink control overhead | |
CN106059716B (zh) | 用于在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传送应答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US8325593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method | |
TWI469608B (zh) | 多工處理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訊 | |
JP5171271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2447538B (zh) |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 |
US811627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313042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 |
CN112118078A (zh) | 用户装置、反馈控制方法及重发控制方法 | |
CN101878610A (zh) |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控制信息发送方法 | |
EP2353320A1 (en) |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request with multiple antennas | |
CN102821456A (zh) | 移动台、通信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 |
US20100232367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2180604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the number of mimo data streams | |
EP2023520A1 (en) |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