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5014A - 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5014A
CN101675014A CN200880014607A CN200880014607A CN101675014A CN 101675014 A CN101675014 A CN 101675014A CN 200880014607 A CN200880014607 A CN 200880014607A CN 200880014607 A CN200880014607 A CN 200880014607A CN 101675014 A CN101675014 A CN 101675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vessel
jar
air
organic waste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4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5014B (zh
Inventor
伊凡·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5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5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5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50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05Treatments involving invertebrates, e.g. worms, flies or maggo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 F26B17/0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the belts being arranged in a sinuous or zig-zag pa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 Y02P20/145Feedstock the feedstock being materials of biologica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其具有能够处理大量的有机排泄废物的优势。该系统包括多个大体平的反应容器,该反应容器以平行结构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之上以形成处理段11。处理段11内的每一个反应容器依尺寸设计并构建成容纳大量的有机废物,每一个反应容器具有前端和后端以及侧边缘,每一个反应容器通过空气空间23与上面的反应容器隔开,处理段被容纳在具有侧壁的设备壳体内。设备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压力通风壁38)邻近处理段设置,使得压力通风壁与反应容器的其中一个侧壁相邻。压力通风壁具有朝空气空间敞开的多个开口,且开口设置在压力通风壁上,使得开口紧邻空气空间。系统还包括空气循环系统,用于通过使空气穿过压力通风壁上的每一个开口来循环净化的且调整的空气。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粗有机废物装载到反应容器上的加料器系统和用于从反应容器去除处理过的有机废物的排放系统。

Description

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
发明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处理有机废物的过程。
发明背景
只要存在生命,那么再循环就是这个星球上平衡生命循环的方式。目前,我们具有再循环我们的大多数废物的技术,但是大部分再循环技术并不是可获利的,且因此不可能被实施。具体地说,在大工业化的鸟和动物农场中,以及在我们的城市中会产生庞大数量的动物、鸟和人类的粪便,大规模地处理和再循环这些粪便是极难解决的问题。
数亿年来,苍蝇一直将它们的幼虫产在动物粪便上,并且在喂食的过程中,幼虫将粪便转变成已知最佳的天然有机肥料,而幼虫本身成为了鸟和动物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除了一些实验室实验和中试实验之外,已知的,很少会尝试设计使用苍蝇的幼虫来处理动物和鸟的粪便的装置和设备布置。这种尝试在获得有机肥料和蛋白质丰富的幼虫方面有点成功,但该技术的应用并不多,因为在生产期间会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并且还缺乏设备的盈利效果。在此领域内已经试验了一些不同的系统。在一个系统中,只允许苍蝇将幼虫产在置于坑内的粪便堆上,并在成熟的幼虫试图离开堆以开始化蛹过程时收集它们。只有接近表面的一部分粪便被转变成肥料,而剩余的粪便只是进行厌氧性降解,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氨、甲醛和其他高度污染的温室气体。大量成群出现的苍蝇骚扰近邻,且来自堆中的漏出物污染土壤和空气。
在另一个系统中,将粪便(“基质”)直接沉积到输送带上,接种苍蝇的幼虫,且输送带本身用作反应容器。在另一个系统中,具有堆积到其上的基质的盘被接种苍蝇幼虫,并被移动到输送带上,经过若干天的过程,直到基质被转变成有机肥料。
使用输送带作为反应容器的尝试会产生许多困难。其中一个困难是年纪较大的幼虫会迁移到年纪较轻的幼虫的地域内并与它们竞争食物,造成年纪较轻的幼虫缺少食物,使它们发育不全。另一方面,在年纪较大的幼虫迁移前所处的地方,基质被留下而没有足够的幼虫来完成此过程,因此一些基质仍未得到处理。而且,形成在被处理材料顶部上的变干的基质的厚硬皮不能够被幼虫处理。厚硬皮还阻止有毒的分解气体离开基质。用刮具去除硬皮是非常麻烦且昂贵的过程。
而且,就像现在使用的,输送带系统是体积非常大的、非常麻烦的,且需要庞大的设施,但却只能提供非常低的生产率(每占地面积的生产量)。能量的高成本使得维护庞大的设施花费巨大,尤其在此行业中,加热和通风的成本构成了操作成本的一大部分。
已经进行了一些改进,将3个输送带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上,且利用每一个高度作为反应容器来进行一天的生产。在这种系统中,3个输送带中的两组用于完成转化过程。这些三个一组的输送带系统解决了年纪较大的幼虫迁移到年纪较轻的幼虫的基质内的问题,这是因为这些三个一组的输送带系统在一个高度内的所有幼虫都是相同的年纪。
使用三个一组的输送带系统产生了新的问题。在三个一组的输送带系统内,就像它们现在的情况,加热和通风问题是通过将输送带设置在长的坑道内并沿着坑道吹送暖气来解决的。如果气体沿着坑道流动慢的话,坑道末端根本不会得到足够的通风,但是如果沿着坑道的气体速度太快的话,坑道开始处的基质就会变得非常干,而幼虫就不能够处理它。为了降低气体的速度,同时得到足够的空气流动,坑道的尺寸必须扩大至60cm到70cm的高度,这使得当基质从此高度下落时,容纳和控制基质变得麻烦且困难,同时使整个系统体积非常大且效率低。坑道的长度通常应该增大系统的生产量和效率,但是坑道越长,其必须越高以获得足够的通风,这不利地增加了笨重性并降低了效率。沿着坑道的通风无疑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移动盘系统(moving tray system)类似于输送带系统,但不是将基质直接装载到输送带上,而是将基质装载到多个盘上,并将盘置于输送带上,这产生了类似的通风问题。在基于盘的系统中,年纪较大的幼虫不能迁移到具有年纪较小的幼虫的盘中,但是它们在处理完成后也不能离开基质。而且,此设计并不适于多层或堆叠设计,因而此过程是非常庞大且低产的。
还已经提议此技术使用静止的盘。遗憾地是,对于使用盘的任何系统来说,填充、置空、清洁和处置大量的盘是非常困难且昂贵的。而且,通风和干硬皮的形成在任何一种盘系统中也还没有被解决。由于每一种情形,就像它们现在的情况,盘系统是非常昂贵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是对一些小的实验室操作来说是可接受的。
加热和通风代表了操作成本的相当大的部分,但上述过程中没有一种利用了有效且经济的方案来解决处理设施的加热和通风。
在任意一种现有存在的过程中,基质的预热也没有被有效地解决,导致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降解产物和更多的分解产物,从而要求额外的通风。现有技术要求在接纳罐内预热基质,这对少量的基质来说是可接受的,但在较大的罐和较大量的基质的情形中不是那么切实可行。使用设置在较小的基质接纳罐的外表面上的加热器可以在几小时内预热少量的基质,但是对较冷的气候中的较大量的基质来说,从罐的外部进行罐内的加热可能得花上数天才达到合适的工作温度。高温并不能用于加速大罐内的加热,这是因为在大罐内混合根本不能够很好地防止加热表面上的基质的干燥或燃烧。来自燃烧的基质的气体会要求更多的通风。
在较大的罐内预热整个基质还增加了整块基质的分解速度,产生了更多的分解气体,这再次需要处理过程中有更强劲的通风。而且,将旧的基质与新的基质混合会因引入了来自旧的基质的引起腐烂的细菌而加快新的基质的分解。与引起腐烂的细菌一起预热和接种,整块基质将会迅速腐烂,释放氨、甲醛和其他有毒气体,这再次需要处理过程中的额外且更强劲的通风。
鉴于现有的基质处理系统的大量缺陷,因此改进的系统是可期望的。改进的系统将会克服低生产率、差而昂贵的加热和通风、在罐内混合和预热整个基质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所有的改进都会导致足够的可获利性,且因而,本行业会认可此技术。
发明概述
本发明是用于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许多缺陷。该系统包括多个大体平的反应容器,该反应容器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以形成处理段(processing block)11。处理段内的每一个反应容器依尺寸设计并构建成容纳大量的有机废物,且每一个反应容器具有前端和后端以及侧边缘。每一个反应容器通过空气空间与上面的反应容器隔开,且处理段被容纳在具有侧壁的设备壳体内。设备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压力通风壁(plenum wall)38)邻近处理段设置,使得压力通风壁与反应容器的其中一个侧壁相邻。压力通风壁具有与空气空间相通的多个开口。开口设置在压力通风壁上,使得开口紧邻空气空间。系统还包括用于通过使空气穿过压力通风壁上的开口来循环空气的空气循环系统和用于将粗有机废物装载到反应容器上的加料器系统。反应容器优选是细长带,该细长带由悬在一对辊子之间的细长的韧性网状物3组成。
随着说明书的进展,被考虑的前述内容和其他优势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此处通过参考形成了本发明一部分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这包括对本发明原理的优选的典型实施方案的描述。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基质的系统的示意性俯视图,显示了设置成矩形布置的系统的不同部件。
图2是从图1所示的系统的中间看的侧视图,显示了堆叠布置的反应容器(细长带37),呈单一柱式处理段。
图3是图2的部分A的放大图,显示了基质转移过程中的一对细长带的末端部分,具有网状物刮具(web scraper)14。
图4是根据本发明形成的处理段的示意性后视图,且显示了堆叠的细长带37与壳体和开口26的关系。
图5是本发明的包括接纳罐29和预调节罐17的加料器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可选择的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其中,成排的反应容器5形成了处理段。
图7是在沉积基质的操作过程中,本发明的最上面的输送带的装载端部分的截面图,且显示了本发明的穿孔器部分(perforator portion)的侧视图。
图8是在转移基质的操作过程中,输送带的装载端的截面图,且显示了本发明的穿孔器部分的侧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在不同的附图中标明相应的部件。
发明详述
首先参考图1和2,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通过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或设备)通常以项41显示,且由连接到中间的共用的基质接纳罐29的一个多个独立的生产区8组成。每一个生产区8设置在共用的基质接纳罐29的一侧上,且由与接纳罐29相对的一个或多个处理段11,加上设置在设备外周上的修整和空气处理设备组成。参考图2,每一个处理段11由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平行堆的多个大体平的反应容器组成,一排内包括一个或多个彼此相邻的堆。优选地,每一个反应容器由细长带37组成,它们被堆叠成单一的柱,在彼此的顶部上呈交错布置,使得一个细长带的卸载端34将会处在设置在其下面的细长带的装载端33的紧上面。每一个带37由细长的韧性网状物3形成,其悬(以环连结)到一对辊子42和44上,且辊子42是位于卸载端34的“卸载”辊子,而辊子44是位于装载端33的“装载”辊子。从图3最佳地看出,以环连结的网状物3具有上部部分22和下部部分21,上部部分22支撑住基质。每一个带37是细长的,且具有优选在2英尺到4英尺左右的宽度(参见图1中的项45)。每一个带将具有由辊子42和44界定的长度,该长度远大于带的宽度,该长度通常在约50英尺到约500英尺的范围内。
返回参考图2,每一个处理段包括基质沉积器1和播种机10,它们设置在最上面的细长带32的装载端33之上。播种机10是构建成当最上面的细长带32在其下穿过时,将预定量的苍蝇卵沉积到有机基质上的设备。
移动设备30将基质从接纳罐29通过基质混合器-均质器2和基质加热器9移动至沉积器1,基质混合器-均质器2和基质加热器9全都位于接纳罐29的外部。分配管4将均质的且预热的基质输送至沉积器。
现在参考图5,当基质不需要移动至沉积器时,一些预处理的基质被输送至预调节罐17。具有一些准备使用的已经预处理过的基质使得不再需要加热和混合接纳罐的整个基质。在接纳罐内加热和混合基质是不期望的,这是因为技术困难,且温暖的基质将会更快速地降解,从而需要处理过程中有更强劲的通风。形成预调节罐的一种方式是将较大的罐分成带间隔物16的两个室,并提供方向阀18。
返回参考图2,每天一次或多次将具有幼虫的基质从上面的细长带转移到下面的细长带,并留在下面以使幼虫处理它。调整细长带的数目,使得当基质到达最后的细长带时,幼虫已经完成了将基质处理成有机肥料,随后将有机肥料运输至筛分台,并进一步进行干燥粒化(drying palletizing)并封装。
筛分台40的底部部分包括通风扇27。从图1中看出,空气处理系统28被设置在筛分台旁边,并连接至通风扇27。空气处理系统设计成净化空气,并调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以优化幼虫的生长。合适的空气净化器、加热器和加湿器在市场上是易于获得的,它们可以用于形成空气处理系统。干燥台35设置在筛分台40的另一侧上,处在处理段11的末端。
现在参考图4,整个设备被完全包封在设备壳体39内,形成了内部空间12,设备壳体39又进一步被包封在外部壳体36内,由此形成外部空间15。通风扇27(参见图2)被构建成从设备壳体39内部抽吸空气并推动空气穿过空气处理系统28(参见图1)而进入外部空间15内,由此在内部空间12内形成负压,而在外部空间15内形成正压。设备壳体39形成邻近细长带37且具有多个水平开口26的压力通风壁38,这些开口26战略性地位于紧邻相邻的反应容器(细长带37)之间的空气空间23的压力通风壁38上,正好在沉积的基质25所位于的地方。当设备壳体39内的空气压力下降时,从设备壳体39的外部将净化的且调整过的空气吸入通过开口26并进入基质和幼虫所处的空气空间23内。因而,空气流跨过反应容器37的宽度,与沿着其长度相反。
现在参考图3,为了形成供通风的一些室,网状物3的下部部分21通过小的网状物支撑物13被尽可能地提升,形成基质25之上的相对细的空间23。为了在类似空间23的狭窄空间内有效地进行通风,必须在沉积的基质的整个长度上获得横跨基质的均匀气流。沿着邻近空气空间23的压力通风壁38设置了开口26。
返回参考图2,为了产生流经压力通风壁上的开口26的足够的、均匀的且准确的空气流,将通风扇27设置在设备壳体39内,且通风扇27被构建成从设备壳体吸入空气,并使空气穿过空气处理系统28(参见图1)。通风扇在设备壳体内形成部分真空,这从设备环境中通过开口26吸入空气,并在基质上产生必须的均匀气流。此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通风系统具有诸多优势。重要的经济优势在于一点也不需要安装昂贵的通风管。
除了经济优势外,还有其他优势值得提及。在沉积的基质内的穿孔(perforation)的帮助下,形成在设备内部的部分真空将有毒的分解气体(氨、甲醛以及其他气体)吸出基质,从而为幼虫的生长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基质内减少量的有毒的分解气体将允许幼虫在基质内的更深处进行喂养,这意味着能够增大基质的厚度,提高设备的生产率并使其获利更多。
现在参考图5,当待处理的有机废物沉积到接纳罐29内时,其变成“基质”。为了避免在大接纳罐内混合和加热基质,将小但却有效的混合器-均质器和基质加热器在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连接至分配管4。只加热并混合从接纳罐移动的部分基质并使剩下的基质维持冰冷且不受干扰,这极大地减轻了基质的降解,降低了基质内的气味和有毒气体的量。将基质加热器9与混合器-均质器2设置在罐外部、分配管4内显著地降低了对反应容器周围进行强劲通风的需要。
入口36优选设置在混合器-均质器之前,且被构建成允许向基质中添加组分。如果所要求的通风程度使基质干燥超出幼虫合适生长所需的湿度水平,那么在引入幼虫之前,必须经由入口46向基质中添加水。
现在参考图7,在基质25被加热到需要的温度之后,分配管4将基质输送到基质沉积器1。沉积器1设置在最上面的细长带32的装载端之上。当基质被沉积到带上时,带一起移动。在基质已经沿着细长带的整个长度沉积之后,细长带将停止移动,且沉积器将停止沉积。为了改善基质25内的通风,环状穿孔器6战略性地设置在装载端附近,以在沉积的基质内形成孔洞和通道。优选地,穿孔器6正好设置在沉积器1之后,且还邻近辊子44设置,以允许刚好在沉积基质或转移基质后形成通风通道。
返回参考图3,现有技术的方法提出分开的“散布辊子(spreadingroller)”以在基质从上面的细长带下落到下面的细长带后均匀地散布并分配下落的基质。就本发明而言,不需要特殊的辊子,这是因为上部辊子19设置成非常靠近下面的细长带,使得上部辊子也能够起到散布辊子的作用。通过使细长带设置成彼此非常靠近,显著减小了基质的下落高度,且更容易控制下落的基质并保持该区域干净。因为本发明中的细长带被改动以允许横穿通风,所以两个细长带之间的垂直距离能够被缩减到基质本身的厚度。
为了形成一些用于通风的空气空间,将网状物支撑物13设置在下部部分21下,且尽可能靠近上部部分22,提升紧邻辊子19(还以项42显示)的下部部分21,形成了用于通风的必要的空气空间。通过迫使网状物的下部部分向上,还形成了用于定位网状物刮具14的位置。网状物刮具定位成使其在下部部分21上压靠住网状物3,邻近或正好在卸载辊子19的底部点20之后,并邻近带脱离辊子19的点,使得在辊子分配且散布下落的基质之后,网状物将是清洁的。
现在参考图1,为了使空气更有效地流动,且为了防止温暖且调节的空气只被排放到大气中,在设备壳体39周围设置了第二外部壳体36。现在,通风扇27(参见图2)可以推动空气通过空气处理系统28至外部壳体36,并在两个壳体之间的空间(外部空间15)内形成正的空气压。借助设备外面的正压和设备里面的负压,用非常少的动力获得了通过开口26的足够的气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诸多优势。因为大而笨重的设施的加热和通风是非常昂贵的,且代表此技术中的相当大部分的花费,所以本创新的最大挑战是尽可能多地压缩处理空间,且仍使合适调节过的且净化的空气充分且均匀地流动横跨反应容器,以适于苍蝇幼虫的最佳生长和最佳生活条件。
在先前的技术中,加热和通风是通过沿着设置了输送带的相对长的坑道吹送加热的空气来实现的。因此,坑道的开始处被强劲地通风,且将基质干燥到超出所需,这使得幼虫不可能处理它,而坑道的相反端通风差,且空气已经被分解气体和来自坑道其余部分的湿气饱和。为了在坑道的相反端获得合适的通风,就必须沿着坑道吹送过多量的暖空气。根据现有技术,为了减轻坑道开始处的基质的干燥,必须降低坑道内的空气速度,并维持足够的新鲜空气用于坑道的末端,因此必须增大通过的空气的量。为了满足超过50英尺的坑道的两个要求,必须将基质与坑道顶之间的距离维持在60cm到70cm,这使得整个系统非常庞大、生产率低且运行昂贵。大量的能量就那样被使用了,且其中大部分被排出。
在现有技术的系统中,合适通风所需的大空间也产生了其他问题。在将基质转移至下部输送带的过程中,基质必须从坑道加上输送系统的高度(至少85cm)下落,这使得操作非常麻烦且难以控制。的确,现有技术中的每一种情形都要求巨额花费的能量、大的处理设施,以及在控制从一个高度下落到另一个高度的基质和幼虫方面的极大的困难性。
基于上述原因,在本发明中,不是沿着长的坑道吹送空气,而是使空气从侧面通过,横跨细长带的宽度或横跨反应容器排,这是非常短的距离(2英尺到4英尺)。不再需要大量的空气或高速空气,这是因为横跨细长带的宽度或反应容器排的两侧上的空气数量没有明显差异。横穿通风解决了上面提及的所有问题,并显著降低了空间需求和能量需求。
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然而,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若干变化形式能够被设想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而是包括了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何一种和所有的实施方案。

Claims (24)

1.一种用于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其包括:
多个大体平的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以大体平行的结构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以形成处理段,所述处理段内的每一个反应容器依尺寸设计并构建成容纳大量的有机废物,每一个反应容器具有前端和后端以及侧边缘,每一个反应容器通过空气空间与上面的反应容器隔开,处理段被容纳在具有压力通风壁的设备壳体内,所述压力通风壁邻近所述处理段设置,使得所述压力通风壁与所述反应容器相邻,所述压力通风壁具有允许空气从所述压力通风壁的一侧通到另一侧的多个开口;
空气循环系统,其用于通过使空气穿过所述压力通风壁上的开口来在所述设备壳体的内侧与外侧之间循环空气;
加料器系统,其用于将粗有机废物装载到所述反应容器上;以及
排放系统,其用于从所述反应容器去除有机废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备壳体具有与所述空气空间相通的内部空间,且其中,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内部空间相通的通风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段设置成大体平行的结构,且所述内部空间处在所述处理段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具有外部空间的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邻近所述设备壳体的所述压力通风壁,且其中,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空气空间相通以便在所述空气空间与所述外部空间之间产生足以使空气在所述空气空间与所述外部空间之间流动的空气压力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还包括空气处理系统,所述空气处理系统被构建且适用于调整用于通风的空气的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一个反应容器包括细长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一个细长带还包括细长的、连续的韧性网状物,该细长的、连续的韧性网状物以环连结在装载辊子和卸载辊子上,以在辊子下形成下部部分,而在辊子上形成上部部分,基质被支撑在所述上部部分之上,多个带支撑物将所述网状物的所述下部部分朝所述网状物的上部部分提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细长带还包括网状物刮具,所述网状物刮具被设置成在邻近所述卸载辊子的底部点的位置处压靠住所述网状物的所述下部部分,所述刮具依尺寸设计且被构建成卸载黏附到所述网状物的任何有机废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加料器系统包括用于存储大量有机废物的接纳罐、用于将有机废物沉积到所述反应容器上的沉积器、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所述沉积器之间以用于将有机废物从所述接纳罐移动至所述沉积器的移动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加料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所述沉积器之间的基质加热器,所述基质加热器适于并被构建成在所述接纳罐的外部,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加热基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加料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所述沉积器之间的混合器-均质器,所述混合器-均质器适用于且被构建成在所述接纳罐的外部,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大体混合并均质化基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的预调节罐,所述预调节罐被构建成接纳并保存已经被调节以便进行处理的大量的基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所述沉积器之间且被构建成允许向基质中添加组分的入口。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一个细长带具有装载端和卸载端,所述细长带被定位成使得一个细长带的卸载端位于紧下面的细长带的装载端之上,所述细长带的端被定位成使得从一个细长带卸载的基质下落到紧下面的细长带的装载端上,所述细长带的卸载端的辊子与紧下面的细长带的上部部分隔开一定的距离,所述一定的距离选择成使得所述细长带的卸载端的辊子起到散布器的作用,以将沉积到下面的细长带上的基质散开至期望的最大厚度。
15.一种用于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其包括:
a.多个大体平的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以大体平行的结构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以形成处理段,所述处理段内的每一个反应容器依尺寸设计并构建成容纳大量的有机废物,每一个反应容器通过空气空间与上面的反应容器隔开,所述处理段被容纳在设备壳体内,所述设备壳体具有与所述空气空间相通的内部空间;
b.空气循环系统,其与所述内部空间相通,以便使空气循环通过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空气空间;
c.加料器系统,其用于将粗有机废物装载到所述反应容器上,以及
d.排放系统,其用于从所述反应容器去除有机废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还包括空气处理系统,所述空气处理系统被构建且适用于调整用于通风的空气的特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段设置成大体平行的结构,且所述内部空间处在所述处理段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加料器系统包括用于存储大量有机废物的接纳罐、用于将有机废物沉积到所述反应容器上的沉积器、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以用于将有机废物从所述接纳罐移动至所述沉积器的移动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的预调节罐,所述预调节罐被构建成接纳并保存已经被调节以便进行处理的大量的基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加料器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的基质加热器,所述基质加热器适用于并被构建成在所述接纳罐的外部,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加热基质。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所述沉积器之间且被构建成允许向基质中添加组分的入口。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加料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纳罐与所述沉积器之间的混合器-均质器,所述混合器-均质器适用于且被构建成在所述接纳罐的外部,在所述接纳罐与沉积器之间大体混合并均质化基质。
23.一种用于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其包括:
a.多个细长的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以大行平行的结构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以形成处理段,所述处理段内的每一个反应容器依尺寸设计并构建成容纳大量的有机废物,每一个反应容器通过空气空间与上面的反应容器隔开,每一个细长的反应容器具有长度、宽度和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b.空气循环系统,其与所述空气空间相通,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被构建成使空气跨过所述反应容器的宽度从所述第一侧流至所述第二侧;
c.加料器系统,其用于将粗有机废物装载到所述反应容器上,以及
d.排放系统,其用于从所述反应容器去除有机废物。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邻近所述反应容器的第一侧设置的压力通风壁,所述压力通风壁具有沿着所述反应容器的长度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之间邻近所述空气空间的多个开口。
CN200880014607.8A 2007-05-04 2008-05-01 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2,587,901 2007-05-04
CA2587901A CA2587901C (en) 2007-05-04 2007-05-04 System for processing waste using insect larvae
PCT/CA2008/000825 WO2008134865A1 (en) 2007-05-04 2008-05-01 System for processing organic waste using insect larva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5014A true CN101675014A (zh) 2010-03-17
CN101675014B CN101675014B (zh) 2014-03-12

Family

ID=39941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460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014B (zh) 2007-05-04 2008-05-01 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9302949B2 (zh)
EP (1) EP2144859B1 (zh)
CN (1) CN101675014B (zh)
AU (1) AU2008247274B2 (zh)
BR (1) BRPI0809828A2 (zh)
CA (1) CA2587901C (zh)
DK (1) DK2144859T3 (zh)
EA (2) EA201100806A1 (zh)
ES (1) ES2418437T3 (zh)
GE (1) GEP20125532B (zh)
HR (1) HRP20130636T1 (zh)
IL (1) IL201802A (zh)
MX (1) MX2009011707A (zh)
PL (1) PL2144859T3 (zh)
PT (1) PT2144859E (zh)
SI (1) SI2144859T1 (zh)
WO (1) WO200813486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3015A (zh) * 2013-08-22 2014-01-01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化有机肥生产线及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CN103483017A (zh) * 2013-08-22 2014-01-01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生产线及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CN114126401A (zh) * 2019-06-03 2022-03-01 布勒昆虫技术解决方案股份公司 气候系统
CN114850192A (zh) * 2022-05-07 2022-08-05 江苏科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有机固废移动式迭代生物转化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9122B2 (ja) * 2011-04-28 2014-08-27 株式会社イーズ 有機肥料製造システム
CN102350433B (zh) * 2011-08-22 2013-08-28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
NL2010666B3 (en) * 2013-04-19 2018-11-21 Buhler Changzhou Insect Tech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eeding insects, u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rates.
CN104969907A (zh) * 2014-04-08 2015-10-14 张懋 一种循环农业系统及实施方法
PL230275B1 (pl) * 2016-08-09 2018-10-31 Hipromine Spolka Akcyjna Linia technologiczna do odchowu lub hodowli owadów, modułowy system linii technologicznych, sposób odchowu lub hodowli owadów oraz zastosowanie linii technologicznej i systemu modułowego do odchowu lub hodowli owadów
US10188084B2 (en) * 2016-08-21 2019-01-29 Daniel Michael Leo Insect produ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614399B (zh) * 2016-12-21 2022-11-29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组合式胡蜂养殖大棚
DE202017104380U1 (de) * 2017-07-21 2018-10-23 Big Dutchman International Gmbh Vorrichtung und Anlage zur Reststoff-Verwertung in der Nutztierhaltung
JP2020534031A (ja) * 2017-09-18 2020-11-26 エントミクス バイオシステムズ リミテッドEntomics Biosystems Limited 昆虫の幼虫の飼育
CN107787925B (zh) * 2017-11-23 2023-08-11 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黑水虻幼虫养殖分离干燥设备及方法
CN109090046B (zh) * 2018-08-16 2023-06-20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活体烟粉虱的采集储存装置以及采集方法
FR3095738B1 (fr) 2019-05-07 2022-07-22 Protifly Unité, bâtiment et procédé d’elevage de larves d’insectes
CN113207617A (zh) * 2021-04-07 2021-08-06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太平三号蚯蚓同步处理梭鱼草与河道底泥的方法
CN114342880B (zh) * 2021-11-12 2023-09-12 源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资源化综合处理分类后湿垃圾的系统和方法
CN114833179A (zh) * 2022-03-31 2022-08-02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利用水虻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单元及处理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3265A (en) * 1932-02-12 1936-06-09 Bio Reduction Corp Process of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decomposable organic matter
WO1999042559A1 (en) * 1996-08-22 1999-08-26 Olivier Paul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waste by means of fly larva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1603A (en) * 1975-07-31 1976-06-08 Gaddie Sr Ronald E Habitat for earthworm cultivation
CH671219A5 (en) * 1986-05-13 1989-08-15 Felix Smolnik Organic waste composting by reo-worms - in cells creating optimum living conditions for the worms
FR2653688A1 (fr) * 1989-10-30 1991-05-03 Sovadec Valorisation Dechets Procede de pretraitement des dechets de matiere organique et de sechage de dechets lombricompostes et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óoeuvre.
US5178094A (en) * 1990-05-02 1993-01-12 Crop Genetic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ss producing insects entomopathogens and entomoparasites
WO1993001711A1 (en) * 1991-07-16 1993-02-04 Novosibirsky Gosudarstvenny Agrarny Universitet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processing pig manure into protein forage and biohumus
AUPN222395A0 (en) * 1995-04-07 1995-05-04 Dowmus Pty Ltd Wast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US6001146A (en) * 1996-08-22 1999-12-14 Olivier; Paul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waste by means of fly larvae
US5725083A (en) * 1996-12-09 1998-03-10 Arch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Inc. Strip blade conveyor belt cleaner
EP1012128A4 (en) * 1997-04-04 2001-03-28 Victor Micsunescu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YCLING ORGANIC WASTE
US6223687B1 (en) * 1997-04-07 2001-05-01 Harry N. Windle High efficiency vermiculture process and apparatus
RU2160004C2 (ru) * 1998-07-23 2000-12-10 Шапиро Валерий Абрамович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органических субстратов личинками насекомых
JP3463166B2 (ja) * 2000-03-02 2003-11-05 ホクト産業株式会社 家畜糞尿堆肥化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使用した豚糞尿堆肥化処理方法
RU2170011C1 (ru) * 2000-08-04 2001-07-10 Попов 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навоза и/или помета личинками синантропных мух (варианты)
US6780637B2 (en) * 2002-01-25 2004-08-24 Paul A. Olivier Dispos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bio-converting putrescent wastes
WO2008040033A2 (en) * 2006-09-28 2008-04-03 Altamed, D.O.O. Device for production and separation of biohum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3265A (en) * 1932-02-12 1936-06-09 Bio Reduction Corp Process of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decomposable organic matter
WO1999042559A1 (en) * 1996-08-22 1999-08-26 Olivier Paul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waste by means of fly larva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正清: "养殖蝇蛆与农业良性循环", 《农业工程实用技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3015A (zh) * 2013-08-22 2014-01-01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化有机肥生产线及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CN103483017A (zh) * 2013-08-22 2014-01-01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生产线及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CN103483015B (zh) * 2013-08-22 2015-11-11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化有机肥生产线及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CN103483017B (zh) * 2013-08-22 2015-12-16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生产线及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CN114126401A (zh) * 2019-06-03 2022-03-01 布勒昆虫技术解决方案股份公司 气候系统
CN114126401B (zh) * 2019-06-03 2023-12-05 布勒昆虫技术解决方案股份公司 气候系统
CN114850192A (zh) * 2022-05-07 2022-08-05 江苏科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有机固废移动式迭代生物转化设备
CN114850192B (zh) * 2022-05-07 2023-10-03 江苏科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有机固废移动式迭代生物转化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144859T3 (pl) 2013-09-30
CN101675014B (zh) 2014-03-12
BRPI0809828A2 (pt) 2014-10-07
HRP20130636T1 (hr) 2013-08-31
EA201100806A1 (ru) 2011-10-31
EP2144859A4 (en) 2012-02-15
AU2008247274A1 (en) 2008-11-13
EP2144859B1 (en) 2013-04-24
SI2144859T1 (sl) 2013-09-30
PT2144859E (pt) 2013-07-18
US9302949B2 (en) 2016-04-05
WO2008134865A1 (en) 2008-11-13
IL201802A0 (en) 2010-06-16
MX2009011707A (es) 2009-11-10
EP2144859A1 (en) 2010-01-20
EA015662B1 (ru) 2011-10-31
EA200901309A1 (ru) 2010-04-30
DK2144859T3 (da) 2013-07-29
IL201802A (en) 2014-07-31
ES2418437T3 (es) 2013-08-13
GEP20125532B (en) 2012-05-25
AU2008247274B2 (en) 2014-01-30
CA2587901A1 (en) 2008-11-04
CA2587901C (en) 2011-09-27
US20100129273A1 (en) 201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5014B (zh) 使用昆虫幼虫来处理有机废物的系统
KR100689671B1 (ko) 파리유충의 대량 생산장치
CA1229742A (en) Apparatus for bioconversion of vegetal raw material
AU748930B2 (en) High efficiency vermiculture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103922816A (zh) 养殖场养殖粪便生物干化系统及方法
CN109090048B (zh) 集中式餐厨垃圾转化系统
CN106967587A (zh) 生物反应器系统
CN109456090B (zh) 一种养殖场畜禽粪便高温堆肥处理装置
JP2001247388A (ja) 家畜糞尿堆肥化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使用した豚糞尿堆肥化処理方法
CN108083872A (zh) 自动化有机废弃物发酵系统
KR101247668B1 (ko) 파리 유충을 이용한 축분 퇴비화 시스템
CN218879759U (zh) 一种易腐垃圾生物干化腐熟一体化处理设备
KR20010036101A (ko) 고효율 지렁이 양식 방법 및 장치
CN209322687U (zh) 一种污泥预干化好氧发酵联合处理系统
JP4782595B2 (ja) 食品廃棄物の発酵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212381945U (zh) 一种处理蛋白废水污泥的蚯蚓养殖装置及厂房
EP0707559B1 (en) Plant and process for composting organic material
CN203807351U (zh) 养殖场养殖粪便生物干化系统
KR102323490B1 (ko) 유기성 폐기물 순환분해처리장치
CN115650781B (zh) 生物干化促腐熟的易腐垃圾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207567133U (zh) 节能发酵系统
CN114195562B (zh) 一种无菌剂添加的易腐垃圾生物干化促腐熟处理工艺
CN109090049B (zh) 黑水虻养殖废气净化系统以及黑水虻养殖系统
KR101963407B1 (ko) 탄화 칩 제조 모듈 및 탄화 칩 제조 시스템
CN107935654B (zh) 用于菌渣制造有机肥的发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