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1198A -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1198A
CN101651198A CN200910034826A CN200910034826A CN101651198A CN 101651198 A CN101651198 A CN 101651198A CN 200910034826 A CN200910034826 A CN 200910034826A CN 200910034826 A CN200910034826 A CN 200910034826A CN 101651198 A CN101651198 A CN 101651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at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solid
lithium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4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1198B (zh
Inventor
陈怀林
王青
袁春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d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ANGD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ANGD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ANGD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348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1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1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1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1-xMxPO4/Cy,其中M表示掺杂元素,为Y、Al、Cr、Co、Ni中的一种或多种,x的范围在0.003-0.005,y的范围在1.22-3.06。该材料中的碳和磷元素来自同一原料,保证了合成出的材料中真正达到C和磷酸亚铁锂的分子级的混合。同时,微量金属掺杂也能显著改善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导电性。本发明提供的材料无需添加导电剂,具有较大的克容量,该发明简单实用,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新材料领域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涉及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还涉及该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酸亚铁锂材料具有橄榄石晶体结构,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其理论容量为170mAh/g,在没有掺杂改性时其实际容量已高达110mAh/g。通过对LiFePO4进行表面修饰,其实际容量可高达165mAh/g,已经非常接近理论容量。工作电压范围为2.5~4.0V左右。与以上介绍的正极材料相比,LiFePO4具有高稳定性、更安全可靠、更环保并且价格低廉。LiFePO4的主要缺点是理论容量不高,室温电导率低,材料压实密度低,导致做成的电池体积比能量小。基于以上原因,LiFePO4在大型锂离子电池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但要在整个锂离子电池领域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LiFePO4却面临以下不利因素:(1)来自LiMn2O4、LiMnO2、LiNiMO2正极材料的低成本竞争;(2)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人们可能会优先选择更适合的特定电池材料;(3)LiFePO4的电池容量不高;(4)在高技术领域人们更关注的可能不是成本而是性能,如应用于手机与笔记本电脑;(5)LiFePO4急需提高其在1C速度下深度放电时的导电能力,以此提高其比容量。(6)在安全性方面,LiCoO2代表着目前工业界的安全标准,而且LiNiO2的安全性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只有LiFePO4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能,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应用,才能保证其在安全方面的充分竞争优势。
纯的磷酸亚铁锂材料导电性不好,限制了其在电池中的容量发挥。目前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掺入微量杂质离子来改善材料的内部导电性,一是在合成磷酸亚铁锂的同时引入一定量的碳来改善材料的外部导电性。掺杂离子的方式确实能够改变磷酸铁锂中的电子云分布,从而极大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但是即便如此,改善后的材料依然只限于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而将碳和磷酸亚铁锂以适当的方法和适当的比率混合,则能有效的提高不同团粒磷酸亚铁锂颗粒之间的导电能力。
但是,现有的掺碳技术中碳的来源多样化,不能保证掺碳的均匀性,对材料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尚没有碳和磷元素均来自同一原料的含碳均匀、导电性良好的磷酸亚铁锂材料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杂型含碳磷酸亚铁锂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掺杂型含碳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该掺杂型磷酸亚铁锂化学式可表示为:LiFe1-xMxPO4/Cy,其中:M表示掺杂元素,为Y、Al、Cr、Co、Ni中的一种或多种,x的范围在0.003-0.005,y的范围在1.22-3.06。(实际生产时最终得到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经元素分析与投料设计时的理论推算不可能完全一样,是由于合理的误差等因素造成的,实际测定一般在LiFe(0.994~0.997)M(0.003~0.005)PO4/C(1.22~3.06)范围内)。
(“/”可以理解为磷酸亚铁锂和C分别是独立的两相,不是一个分子或不是固溶在一起的。)
该材料中磷元素和碳元素只来自同一种磷酸酯类化合物R3PO4,其中R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苯基。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该材料是通过下列步骤制备得到的:
将固体锂盐、固体三氧化二铁、单一的液体磷酸酯、固体掺杂元素氧化物按Li∶Fe∶P∶掺杂元素M的原子比为1∶(1-x)∶1∶x的比例混和,球磨适当时间,得红褐色胶状混合物,再于隋性气氛保护下烧结8-28h,即得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
其中:M表示掺杂元素,为Y、Al、Cr、Co、Ni中的一种或多种,x的范围在0.003-0.005。
进一步地,锂盐为不提供碳源的锂盐(碳酸锂虽然是本领域常用的锂盐,碳酸盐受热通常分解变成二氧化碳,碳酸锂中的碳一般不可能成为掺杂的碳,但为了避免微量的来源于碳酸锂的碳,本发明不选用碳酸锂等含有碳源的锂盐),优选为硝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酯为三甲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三丙基磷酸酯、三异丁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掺杂元素氧化物为Y2O3、Al2O3、Cr2O3、Co2O3、NiO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固体锂盐、固体三氧化二铁、单一的液体磷酸酯、固体掺杂元素氧化物按Li∶Fe∶P∶掺杂元素M的原子比为1∶(1-x)∶1∶x的比例混和,球磨适当时间,得红褐色胶状混合物,再于隋性气氛保护下烧结8-28h,即得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
其中:M表示掺杂元素,为Y、Al、Cr、Co、Ni中的一种或多种,x的范围在0.003-0.005。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固体锂盐、固体三氧化二铁、单一的液体磷酸酯、固体掺杂元素氧化物按Li∶Fe∶P∶掺杂元素M的原子比为1∶(1-x)∶1∶x的比例一次性加入玛瑙球磨罐中,加入玛瑙磨球,高速球磨3-5h,得到红褐色胶体状混合物,再置于管式炉内氩气保护200-480℃分段烧结4-14h,冷却到室温,取出,高速球磨3-5h,压成密度为1.4~1.6g/cm3的块状,再置于管式炉中氩气保护下480-750℃分段烧结4-14h,冷却,取出,研磨粉碎即得到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
其中:M表示掺杂元素,为Y、Al、Cr、Co、Ni中的一种或多种,x的范围在0.003-0.005。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锂盐为不提供碳源的锂盐,优选为硝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酯为三甲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三丙基磷酸酯、三异丁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掺杂元素氧化物为Y2O3、Al2O3、Cr2O3、Co2O3、NiO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所合成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中的碳和磷元素均来自同一原料磷酸酯,真正达到C和磷酸亚铁锂的分子级的混合,从而确保最终产物中碳元素能够很好的分布在磷原子周围,保证了掺碳的均匀性。同时反应原料磷酸酯是一类很好的油状溶剂,将它与其它固体原料一起球磨,无需另外加入分散剂就能将各原料颗粒很好的分散开,形成均匀的胶状混合物前躯体,将该前躯体经过适当加热处理即可得到含碳均匀、导电性良好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
另外,本合成技术中还包含了金属元素掺杂技术,也能很好的提高材料的内部导电性。以上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合成出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在做电池时无需另外加入导电剂就能发挥出较高的克容量。室温下,相对金属锂片负极,该材料以17mA/g放电可以达到137.4-154.1mAh/g的克容量,当放电电流扩大到340mA/g时,该材料仍能保持113.0-132.7mAh/g的克容量。
本方法所选用的原料均为价格便宜的普通化工产品,尤其是铁源来自三氧化二铁,无需价高且不稳定的亚铁化合物,非常适合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新材料领域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般性说明:
测试方法为:1.称量截取的φ15mm的圆形极片的重量,扣除铝箔的重量,乘以0.96,得到极片含有磷酸亚铁锂材料的重量设为W;2.以17*W mA的电流恒电流充电到3.95V,静置5分钟;3.以17*W mA的电流恒电流放电至2.50V,放电时间为T,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TmAh/g。将充放电电流调整为340*W,其余步骤参照上面的,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340*T mAh/g。
实施例1
称取1.0000mol(68.94g)硝酸锂,0.4985mol(79.59g)三氧化二铁,1.0000mol(139.96g)的三甲基磷酸酯,0.0015mol(0.1528g)Al2O3,一次性加入玛瑙球磨罐中,放入260g的直径5.0mm的玛瑙磨球,高速球磨4h,得到红褐色胶状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99.99%纯度的氩气保护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在200℃下维持2h,以4.67℃/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80℃,在480℃下维持2h,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褐色粉末,取出放入玛瑙球磨罐中,再高速球磨4h,取出压成密度为1.5g/cm3的块状,放入管式炉中,在99.99%纯度的氩气保护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80℃,在480℃下维持2h,以4.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在750℃下维持2h,自然降温到室温,取出研磨细,即得到最终产物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经元素分析测定,所得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0.996Al0.004PO4/C1.22”,其中的P和C均来自三甲基磷酸酯。
取以上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141g,偏聚氟乙烯9g,N-甲基吡咯烷酮90g,混合涂布在铝箔上,截取直径15mm的圆形极片作为正极片,以直径19mm的金属锂片作为负极片,聚丙烯微孔膜为隔膜,普通锂电电液(成份为LiPF6/EC+DMC,其中EC和DMC按体积比一比一配成溶剂,LiPF6为电解质,浓度为1.0-1.3mol/L。下同)为电解液,组装成模拟电池。在17mA/g的放电电流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0.22mAh/g,将放电电流调整到340mA/g,放电比容量仍能维持在113.15mAh/g。
实施例2
称取1.000mol(68.94g)硝酸锂,0.4980mol(79.51g)三氧化二铁,1.000mol(182.00g)的三乙基磷酸酯,0.0010mol(0.1020g)Al2O3,0.0010mol(0.1519g)Cr2O3,一次性加入于玛瑙球磨罐中,放入290g的直径5.0mm的玛瑙磨球,高速球磨4h。得到红褐色胶状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99.99%纯度的氩气保护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在200℃下维持4h,以4.67℃/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80℃,在480℃下维持4h,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褐色粉末,取出放入玛瑙球磨罐中,再高速球磨4h,取出压成密度为1.5g/cm3的块状,放入管式炉中,在99.99%纯度的氩气保护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80℃,在480℃下维持4h,以4.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在750℃下维持4h,自然降温到室温,取出研磨细,即得到最终产物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经元素分析测定,所得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0.994Al0.0021Cr0.0019PO4/C2.24,其中的P和C均来自三乙基磷酸酯。
取以上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141g,偏聚氟乙烯9g,N-甲基吡咯烷酮90g,混合涂布在铝箔上,截取直径15mm的圆形极片作为正极片,以直径19mm的金属锂片作为负极片,聚丙烯微孔膜为隔膜,普通锂电电液为电解液,组装成模拟电池。在17mA/g的放电电流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4.1mAh/g,将放电电流调整到340mA/g,放电比容量仍能维持在121.71mAh/g。
实施例3
称取1.000mol氢氧化锂,0.4975mol(79.44g)三氧化二铁,1.000mol(224.02g)的三丙基磷酸酯,0.0050mol(0.3735g)NiO,一次性加入玛瑙球磨罐中,放入360g的直径5.0mm的玛瑙磨球,高速球磨4h。得到红褐色胶状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99.99%纯度的氩气保护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在200℃下维持6.5h,以4.67℃/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80℃,在480℃下维持6.5h,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褐色粉末,取出放入玛瑙球磨罐中,再高速球磨4h,取出压成密度为1.5g/cm3的块状,放入管式炉中,在99.99%纯度的氩气保护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80℃,在480℃下维持6.5h,以4.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在750℃下维持6.5h,自然降温到室温,取出研磨细,即得到最终产物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经元素分析测定,所得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0.9945Ni0.0049PO4/C2.99,其中的P和C均来自三丙基磷酸酯。
取以上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141g,偏聚氟乙烯9g,N-甲基吡咯烷酮90g,混合涂布在铝箔上,截取直径15mm的圆形极片作为正极片,以直径19mm的金属锂片作为负极片,聚丙烯微孔膜为隔膜,普通锂电电液为电解液,组装成模拟电池。在17mA/g的放电电流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7.4mAh/g,将放电电流调整到340mA/g,放电比容量仍能维持在113.4mAh/g。
对比例1
原材料称取1.000mol(68.94g)硝酸锂,0.4985mol(79.59g)三氧化二铁,1.0000mol(114.01g)的磷酸二氢铵,3.000mol(36.00g)导电碳黑,0.0015mol(0.1528g)Al2O3,其他合成方法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
在17mA/g的电流下放电,克容量为137.80mAh/g;当放电电流增加到340mA/g时,克容量降低到92.12mAh/g。实施例1中合成出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容量及更加优异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表1
  实施例1   对比例1
  锂源   1.0mol硝酸锂   1.0mol硝酸锂
  铁源   0.4985mol三氧化二铁   0.4985mol三氧化二铁
  磷源   1.0mol甲基磷酸酯   1.0mol磷酸二氢铵
  碳源   同磷源   3mol导电碳黑
  掺杂元素   0.0015mol三氧化二铝   0.0015mol三氧化二铝
  17mA/g放电容量   140.22mAh/g   137.80mAh/g
  340mA/g放电容量   113.15mAh/g   92.12mAh/g

Claims (8)

1、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LiFe1-xMxPO4/Cy,其中:M表示掺杂元素,为Y、Al、Cr、Co、Ni中的一种或多种,x的范围在0.003-0.005,y的范围在1.22-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中磷元素和碳元素只来自同一种磷酸酯化合物R3PO4,其中R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苯基中的一种。
3、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通过下列步骤制备得到的:
将固体锂盐、固体三氧化二铁、单一的液体磷酸酯、固体掺杂元素氧化物按Li∶Fe∶P∶掺杂元素M的原子比为1∶(1-x)∶1∶x的比例混和,球磨适当时间,得红褐色胶状混合物,再于隋性气氛保护下烧结8-28h,即得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
其中:M表示掺杂元素,为Y、Al、Cr、Co、Ni中的一种或多种,x的范围在0.003-0.0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其特征在于锂盐为不提供碳源的锂盐,优选为硝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酯为三甲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三丙基磷酸酯、三异丁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掺杂元素氧化物为Y2O3、Al2O3、Cr2O3、Co2O3、NiO中的一种或多种。
5、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固体锂盐、固体三氧化二铁、单一的液体磷酸酯、固体掺杂元素氧化物按Li∶Fe∶P∶掺杂元素M的原子比为1∶(1-x)∶1∶x的比例混和,球磨适当时间,得红褐色胶状混合物,再于隋性气氛保护下烧结8-28h,即得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
其中:M,x如权利要求1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固体锂盐、固体三氧化二铁、单一的液体磷酸酯、固体掺杂元素氧化物按Li∶Fe∶P∶掺杂元素M的原子比为1∶(1-x)∶1∶x的比例一次性加入玛瑙球磨罐中,加入玛瑙磨球,高速球磨3-5h,得到红褐色胶状混合物,再置于管式炉内氩气保护200-480℃分段烧结4-14h,冷却到室温,取出,高速球磨3-5h,压成密度为1.4~1.6g/cm3的块状,再置于管式炉中氩气保护下480-750℃分段烧结4-14h,冷却,取出,研磨粉碎即得到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
其中:M,x如权利要求1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盐为不提供碳源的锂盐,优选为硝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酯为三甲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三丙基磷酸酯、三异丁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掺杂元素氧化物为Y2O3、Al2O3、Cr2O3、Co2O3、NiO中的一种或多种。
8、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CN2009100348269A 2009-09-09 2009-09-09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1651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48269A CN101651198B (zh) 2009-09-09 2009-09-09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48269A CN101651198B (zh) 2009-09-09 2009-09-09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198A true CN101651198A (zh) 2010-02-17
CN101651198B CN101651198B (zh) 2011-12-07

Family

ID=41673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48269A Active CN101651198B (zh) 2009-09-09 2009-09-09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119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518A (zh) * 2011-03-16 2011-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粉体的液相合成方法
CN102368554A (zh) * 2011-11-04 2012-03-07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离子注入机掺杂钇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41276A (zh) * 2013-09-12 2013-12-1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碳包覆多孔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449206A (zh) * 2015-12-23 2016-03-30 邬石根 一种LiFe1-xZrxPO4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43512A (zh) * 2022-03-22 2022-08-02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4864922A (zh) * 2022-04-29 2022-08-05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518A (zh) * 2011-03-16 2011-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粉体的液相合成方法
CN102176518B (zh) * 2011-03-16 2013-03-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粉体的液相合成方法
CN102368554A (zh) * 2011-11-04 2012-03-07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离子注入机掺杂钇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41276A (zh) * 2013-09-12 2013-12-1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碳包覆多孔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449206A (zh) * 2015-12-23 2016-03-30 邬石根 一种LiFe1-xZrxPO4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43512A (zh) * 2022-03-22 2022-08-02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4864922A (zh) * 2022-04-29 2022-08-05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4864922B (zh) * 2022-04-29 2024-02-09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198B (zh) 201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6106A (zh) 一种复合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429172B2 (ja) 優れた電気化学的性能を有する正極活物質及びこれ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1630739B (zh) 掺杂改性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EP3096388B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of same
CN107331853B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多层带孔类球形锰酸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CN103943883A (zh) 硼酸酯类化合物作为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应用
CN101752562B (zh) 一种复合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1924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2420322B (zh)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多元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0518B (zh) 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03050694B (zh)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CN10783405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及其改进方法
JP2009048958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1651198B (zh)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95780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组合物及电池
WO2022133926A1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装置
CN106410170A (zh) 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CN10678467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进方法
CN112599859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0453454C (zh) 一种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83698B (zh) 导电改性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4347852A (zh) 一种磷酸锰锂-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0527482C (zh)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1618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8333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OTO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SU SHUANGDE GROUP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7

Address after: 225500 No. 999 West Tianmu Road, Jiangy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Taizhou

Patentee after: Shoto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Double, park Liang Xu Zhen 225526 Jiangsu city of Jiangyan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Shuangde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