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7816A -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7816A
CN101647816A CN200810118150A CN200810118150A CN101647816A CN 101647816 A CN101647816 A CN 101647816A CN 200810118150 A CN200810118150 A CN 200810118150A CN 200810118150 A CN200810118150 A CN 200810118150A CN 101647816 A CN101647816 A CN 101647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atic hydrolysate
enzymolysis
supernatant
centrifugal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8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7816B (zh
Inventor
刘国飞
周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IOLOGICAL PEPTID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rui Chuangxin Pharmaceutical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rui Chuangxin Pharmaceutical Sci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rui Chuangxin Pharmaceutical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81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7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7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7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7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特别是一种由牛皮、猪皮或驴皮经过一系列酶解工艺制得的产物,属于中药领域。该酶解产物是通过将驴皮、猪皮或牛皮进行体外酶解,制得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低分子小肽,与现有的阿胶、新阿胶或黄明胶相比,该产物提高了人体的吸收利用率,使药材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节约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补血滋阴、止血、升高白细胞、补钙、美容及抗衰老的动物皮类酶解产物,是由牛皮、猪皮或驴皮经过一系列酶解工艺制得,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阿胶作为滋阴、补血和止血的佳品,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蒸煮、浓缩制得;烊化口服,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萎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为临床妇科常用中药;新阿胶收载于《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9册234页,为猪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口服具有滋阴、补血、止血的功效,多用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吐血、衄血、血小板、白血球减少,与阿胶疗效相当,更具有独特的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黄明胶收载于《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7册259页,为牛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口服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的功效,用于体虚便秘,肾虚遗精,吐血、呕血,胎漏,崩漏。
上述可见,阿胶、新阿胶和黄明胶分别是由驴皮、猪皮和牛皮经蒸煮,浓缩制得,具有滋阴补血、养血止血的相似的疗效,效果较好,深受广大妇女患者欢迎。但是研究表明,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由于分子量较大,服用后并不能被马上吸收,而是经过体内一系列的消化和酶解过程转化为低肽和氨基酸才被吸收。阿胶、新阿胶和黄明胶虽是由驴皮、猪皮和牛皮经高温蒸煮、浓缩制得,但是经测定其分子量仍较大,且分布范围宽,在几千至二十几万之间,显然部分蛋白质及多肽已经水解为了小分子肽或氨基酸,但是此部分含量极低,多数仍以蛋白质或多肽的型式存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由于阿胶、新阿胶和黄明胶分别是由驴皮、猪皮和牛皮经蒸煮,浓缩制得,主要以蛋白质或多肽的型式存在,需要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和酶解过程转化后才被吸收利用,而在人体内短暂的存留时间及不同人体的个体差异性,使得三者未能发挥应有的疗效,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
节约资源从源头做起,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将驴皮、猪皮和牛皮进行体外酶解,制得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低分子小肽,省去人体复杂的消化酶解过程,提高了吸收利用率,节约了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阿胶、新阿胶和黄明胶的生产及应用情况,研究了一种体外酶解驴皮、猪皮和牛皮的方法,从而得到了一种动物皮类酶解产物,与阿胶、新阿胶和黄明胶相比具有相同的功效,但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生物利用度高,充分节约了资源。
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补血滋阴、止血、升高白细胞、补钙、美容及抗衰老的动物皮类酶解产物,该酶解产物可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得:
a、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0.5%~10%的胃蛋白酶,于0~4℃在0.1~2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0~7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加入1%~10%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1~24小时,加碱调节pH为7.5~9.0,加入0.5~10%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24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b、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0.5%~10%的胃蛋白酶,于0~4℃在0.1~2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0~7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于37℃保温酶解1~24小时,加碱调节pH为7.5~9.0,加入0.5~10%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24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本发明动物皮类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更优化为:
a、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1%~5%的胃蛋白酶,于0~4℃在0.2~1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8~48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加入1%~5%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2~12小时,加碱调节pH为8.0,加入1~5%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2~12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b、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1%~5%的胃蛋白酶,于0~4℃在0.2~1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8~48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于37℃保温酶解2~12小时,加碱调节pH为8.0,加入1~5%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2~12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动物皮类原料可以是猪皮、牛皮或驴皮中的任意一种或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人体口服阿胶、新阿胶或黄明胶后,经过胃内及肠道一系列的消化和酶解过程,仅以小分子肽类成分吸收而发挥疗效。发明人参照人体口服阿胶、新阿胶或黄明胶后的消化吸收过程,力争做到节约资源从源头做起,创造性地将驴皮、猪皮和牛皮进行体外酶解,制得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低分子小肽,省去了人体复杂的消化酶解过程,与直接口服阿胶、新阿胶或黄明胶相比,本发明制得的营养及功能小肽更多,更全面,大大提高了吸收利用率,疗效更高,并有效节约了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的动物皮类酶解产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药物成分,如维生素E、维生素C、褪黑激素、人类生长激素、性激素等西药原料和葡萄籽提取物等中药原料联合使用,即:在药物活性成分中,可以只有该产物,还可以是其与其他药物的混合物,达到配合治疗、辅助治疗的目的。
另外,为有效控制本发明酶解产物的质量,保证疗效和人体服用安全,本发明所得动物皮类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不高于10kD,更确切地讲,其相对分子量不高于5kD。
本发明所得动物皮类酶解产物主要是供口服服用,单独使用或与其它药物成分联合使用,加入药剂学常规辅料,按照药剂学常规工艺制得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或口服液等常用口服制剂。
本发明最后的目的是提供所得动物皮类酶解产物在补血滋阴、止血、升高白细胞、补钙、美容及抗衰老发明的应用,更确切的讲,是在在制备用于治疗虚痨羸弱、身体虚弱、月经不调、产前产后血虚、肺燥咳嗽、咳血、血痰、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等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制备用于美容养颜及防衰老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由于分子量较大,服用后并不能被人体立刻吸收利用,而是经过体内一系列的消化和酶解过程转化为低肽和氨基酸才被吸收。阿胶、新阿胶和黄明胶虽是由驴皮、猪皮和牛皮经高温蒸煮、浓缩制得,但是经测定其分子量仍较大,且分布范围宽,在几千至二十几万之间,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本发明所得动物皮类酶解产物与阿胶、新阿胶或黄明胶相比,具有相同的功效,但本发明制得的营养及功能小肽更多,更全面,大大提高了吸收利用率,疗效更高,并有效节约了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进行了如下系列验证实验:
试验一:对贫血动物模型的作用
1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安徽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实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混合动物皮类酶解产物,自制,采用生理盐水溶灌胃给药,浓度为:0.5g/ml。
2实验方法
昆明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利用Co60射线辐射法,失血性贫血法,2%苯肼致贫血法,环磷酰胺致贫血法和马利兰致贫血法,造成小鼠贫血,然后每种贫血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一组治疗组,灌胃本发明酶解产物,给药剂量为10ml/kg,浓度为:0.5g/ml;二组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9d,末次给药后1h,眼眶取血,测定每只小鼠的HB、RBC及红细胞压积。
3实验结果
采用方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试验结果如下:
表1 对贫血小鼠的影响结果表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动物皮类酶解产物对各种原因的贫血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试验二: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1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安徽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实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混合动物皮类酶解产物,自制,采用生理盐水溶灌胃给药,浓度为:0.8g/ml。
试验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日本奥林巴斯公司);低温冷冻离心机(购自美国Hettich Zentrifugen公司);尿素氮试剂盒(购自上海顺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3组均自由摄食和饮水,中药低、高剂量组每天给药0.2ml/0.4ml,对照组小鼠灌饲蒸馏水(0.4ml/d),造模时间为2周。
2.1末次灌药30min后将小鼠尾部束2g的负重物,放入15℃水缸中,并用秒表计时,当观察小鼠头部没入水中10s不能浮出水面者即为体力耗竭,即刻计时结束,定为小鼠的游泳时间。
2.2游泳体力耗竭后的小鼠,眼眶采血,离心取血清,测血尿素氮。
2.3小鼠脱臼处死,取肝脏以生理盐水冲洗,用滤纸吸干,称肝脏100mg,加入8ml三氯乙酸,匀浆。匀浆液3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加95%乙醇沉淀糖原,用蒽酮法测肝糖原含量。
3实验结果
采用方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试验结果如下:
表2 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结果表
  组别   动物数(n)   游泳时间(s)   尿素氮(mmol/L)   肝糖原(mg/100g)
  对照组   10   304.6±112.5   6.78±0.66   609.7±255.0
  低剂量组   10   495.3±144.6*   5.30±0.61*   1341.5±500.8**
  高剂量组   10   596.0±160.2**   5.12±0.72*   1760.2±389.8**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酶解产物的两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加速体内尿素氮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时间。总之,本发明酶解产物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试验三: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1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安徽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实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混合动物皮类酶解产物,自制,采用生理盐水溶灌胃给药,浓度为:0.8g/ml。
试验仪器:250ml磨口广口瓶及瓶塞,秒表,凡士林,石灰。
2实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分别称重,编号。两组治疗组低、高剂量组每天给药0.2ml/0.4ml,对照组小鼠每只灌饲等容量(0.4ml)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0d。第11天灌药30min后将小鼠放入盛有15g石灰的250ml的磨口广口瓶内(每瓶一次只放一只小鼠),用凡士林涂抹瓶口盖严,使之不漏气,并用秒表计时,以小鼠呼吸停止为指标,观察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计算各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
3实验结果
采用方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试验结果如下:
表3 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
  组别   动物数(n)   给药途径   剂量(g/只)   存活时间(min)
  对照组   10   灌胃   -   19.17±2.10
  低剂量组   10   灌胃   0.16   36.71±2.29**
  高剂量组   10   灌胃   0.32   42.18±4.40**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酶解产物的两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提示本发明酶解产物具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一
处方:驴皮1800g  维生素E  15g  维生素C  25g
制法:取处方中驴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10%的胃蛋白酶,于0~4℃在0.5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48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2.0±0.2,加入5%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12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5kD超滤膜超滤,喷雾干燥,得喷干粉与维生素E、C混匀,加入适当药用辅料,制备颗粒,压片,制得片剂。
实施例二
处方:猪皮2200g  葡萄籽提取物20g
制法:取处方中猪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4%的胃蛋白酶,于0~4℃在1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24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8.0±0.2,加入3%胰酶,于50℃保温酶解18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10kD超滤膜超滤,加入葡萄籽提取物,混匀,加入适当药用辅料,制备颗粒,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三
处方:牛皮2500g
制法:取处方中牛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5%的胃蛋白酶,于0~4℃在0.3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15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7.0±0.5,加入7%木瓜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0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8kD超滤膜超滤,进一步浓缩,加入聚乙二醇400混匀,灌装软胶囊,即得软胶囊剂。
实施例四
处方:猪皮1400g  红参120g  熟地黄60g  党参150g    山楂80g
制法:取处方中猪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8%的胃蛋白酶,于0~4℃在0.5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36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2.0±0.2,加入2.5%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8h,加碱调节pH为8.0±0.2,加入8%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2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3kD超滤膜超滤,备用;另取人参、熟地黄、党参、山楂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分别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三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超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左右(75℃测)的清膏,喷雾干燥,制成颗粒,填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五
处方:驴皮1300g  褪黑激素15g
制法:取处方中驴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4%的胃蛋白酶,于0~4℃在0.7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20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8.0±0.2,加入4%胰酶和5%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5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4kD超滤膜超滤,加入褪黑激素和适当量蔗糖粉,混匀,制备颗粒,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六
处方:猪皮600g    牛皮800g     熟地黄85g    党参125g
      黄芪100g    枸杞子65g    白术170g
制法:取处方中猪皮和牛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8%的胃蛋白酶,于0~4℃在0.5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48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7.0±0.5,加入5%木瓜蛋白酶和3%无花果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5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5kD超滤膜超滤,备用;另将熟地黄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备用;其余白术、枸杞子用60%乙醇,党参、黄芪用25%乙醇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滤法(附录IO)进行渗滤,合并滤液,静置,滤过,加入超滤液和熟地黄上清液,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1.06(75℃)的清膏,喷雾干燥,制成颗粒,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七
处方:牛皮450g  猪皮650g  驴皮750g
制法:取上述动物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6%的胃蛋白酶,于0~4℃在0.8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32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2.0±0.2,加入2%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3h,加碱调节pH为8.0±0.2,加入5%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6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5kD超滤膜超滤,加入防腐剂、糖精及香精适量,搅匀,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静置,滤过,灌封,即得口服液剂。
实施例八
处方:猪皮900g  大枣300g  黄芪300g
制法:取处方中猪皮,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4%的胃蛋白酶,于0~4℃在0.5mol/L乙酸溶液中酶解18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为2.0±0.2,加入10%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16h,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盐洗,透析除杂,浓缩,采用10kD超滤膜超滤,备用;另取黄芪、大枣酌予碎断,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超滤液合并,滤液浓缩至1.10(75℃),喷雾干燥,制成颗粒,充填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九
取实施例四所制得胶囊剂治疗配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并与对照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比较。治疗组肾性贫血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31~68岁,平均49.64±11.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糖尿病肾病5例,狼疮性肾炎2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例。对照组46例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2~69岁,平均48.59±12.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37例,糖尿病肾病6例,狼疮性肾炎1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2例。治疗方案:治疗组本发明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配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每周3次,每次3000u,6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纯使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抽搐发生者1例,消化道出血者2例,无血栓形成者;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抽搐发生者5例,消化道出血者8例,血栓形成者1例。
实施例十
取实施例六所得颗粒剂配合归脾丸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道出血不止患者30例,并与服用强的松片治疗的15例患者作对照观察。治疗组30例中,年龄14~63岁,平均38.5岁;病程3个月~4年,6个月以上者26例;对照组15例中,年龄16~66岁,平均38.2岁;病程3个月~6年,6个月以上者12例。两组血小板计数及骨髓象:在1.5cm×3cm的骨髓片内,治疗组巨核细胞数6~155个,对照组7~185个;两组巨核细胞均可见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案:归脾丸,每次8粒,每日3次,本发明颗粒剂每次10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见效者继续服药至血小板数升至正常,正常后再服药3个月,如无效则停药;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每天30mg,4周为1个疗程,血小板数回升接近正常时,逐渐减量至维持量(10mg/天),用药3~4个月,直至完全缓解;如无效,则停药。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二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30例中,显效12例,良效8例,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15例中,显效5例,良效4例,进步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3%。

Claims (10)

1、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其特征在于该酶解产物采用如下任一方法制备:
A、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0.5%~10%的胃蛋白酶,于0~4℃在0.1~2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0~7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加入1%~10%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1~24小时,加碱调节pH为7.5~9.0,加入0.5~10%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24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B、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0.5%~10%的胃蛋白酶,于0~4℃在0.1~2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0~7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于37℃保温酶解1~24小时,加碱调节pH为7.5~9.0,加入0.5~10%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1~24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解产物,其特征在于该酶解产物采用如下任一方法制备:
A、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1%~5%的胃蛋白酶,于0~4℃在0.2~1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8~48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加入1%~5%胃蛋白酶,于37℃保温酶解2~12小时,加碱调节pH为8.0,加入1~5%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2~12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B、取动物皮类原料,脱毛洗净,并除去脂肪、残肉等杂质,低温粉碎,加入1%~5%的胃蛋白酶,于0~4℃在0.2~1mol/L乙酸或柠檬酸溶液中酶解18~48小时,离心,取上清液,透析除杂,溶液于37℃保温酶解2~12小时,加碱调节pH为8.0,加入1~5%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2~12小时,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酶解产物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酶解产物细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酶解产物,其特征在于所用动物皮类原料可以是猪皮、牛皮或驴皮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酶解产物,其特征在于其相对分子量不高于10k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酶解产物,其特征在于其相对分子量不高于5kD。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酶解产物,其特征在于被制成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丸剂等口服制剂。
7、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动物皮类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
8、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酶解产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虚痨羸弱、身体虚弱、月经不调、产前产后血虚、肺燥咳嗽、咳血、血痰、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酶解产物在制备用于补血滋阴、止血、升高白细胞、补钙、美容及抗衰老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酶解产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08101181507A 2008-08-13 2008-08-13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01647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81507A CN101647816B (zh) 2008-08-13 2008-08-13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81507A CN101647816B (zh) 2008-08-13 2008-08-13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7816A true CN101647816A (zh) 2010-02-17
CN101647816B CN101647816B (zh) 2012-11-28

Family

ID=41670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81507A Active CN101647816B (zh) 2008-08-13 2008-08-13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781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0988A (zh) * 2015-11-06 2016-01-20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补血养颜的阿胶小肽复方组合物
CN105663301A (zh) * 2016-02-21 2016-06-15 衣明春 一种治疗产后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79458A (zh) * 2017-07-13 2017-10-24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富锌豌豆小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1200A (zh) * 2019-12-03 2020-01-24 山东福牌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阿胶与新阿胶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与血小板降低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2048417A (zh) * 2020-07-27 2020-12-08 光亚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075C (zh) * 2004-08-19 2006-12-27 四川大学 水溶性未变性天然胶原的制备方法
CN101186786B (zh) * 2006-11-06 2010-06-09 四川大学 一种从制革废皮边角料中提取未变性天然胶原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0988A (zh) * 2015-11-06 2016-01-20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补血养颜的阿胶小肽复方组合物
CN105663301A (zh) * 2016-02-21 2016-06-15 衣明春 一种治疗产后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79458A (zh) * 2017-07-13 2017-10-24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富锌豌豆小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1200A (zh) * 2019-12-03 2020-01-24 山东福牌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阿胶与新阿胶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与血小板降低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2048417A (zh) * 2020-07-27 2020-12-08 光亚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7816B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3177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产后疾病的药物
CN102101884A (zh) 一种阿胶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647816B (zh) 一种动物皮类的酶解产物及其用途
CN109090617A (zh) 一种具有补气生血功效的配方产品
CN103355655A (zh) 一种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392B (zh) 一种用于补肾壮阳、益精填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937A (zh) 具有促进铁成分吸收并且补血的药物及保健品
CN106174484A (zh) 具有止咳平喘功效的酵素组合物、泡腾颗粒及制法
CN1943707B (zh) 一种用于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09133C (zh) 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4862A (zh) 一种抗疲劳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抗疲劳药物或保健食品
CN105902827A (zh) 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2873A (zh) 一种具有补血和调节免疫功能的药品或者保健食品
CN106728387B (zh) 一种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989A (zh) 一种用于抗疲劳的阿胶小肽组合物
CN105194301A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CN102178839B (zh) 一种治疗血虚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8019B (zh) 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痛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417799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贫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0423773C (zh) 火麻仁球蛋白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799590A (zh) 鹿胎软胶囊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18304A (zh) 改善人体心脑血管功能微循环及预防血栓的中药组合物
CN116531426B (zh) 用于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含硫普罗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18305A (zh) 改善人体气血功能提高耐缺氧延缓衰老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51692B (zh) 一种海狗鞭特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I L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IRUI INNOVATION MEDICINE TECH CO., LTD., BEIJING

Effective date: 201012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6 ROOM 1706B3, QINGYUN DANGDAI BUILDING, BUILDING 9, MANTING FANGYUAN RESIDENTIAL QUATER, QINGYUNL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250014 NO.53, JINGSHI ROAD, JI 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229

Address after: 250014, No. ten, No. 53, Ji'nan,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Dai Long

Address before: 100086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yun aromatic garden Ting Building 9, Tsing Wun contemporary building room 1706B3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Kairui Chuangxin Pharmaceutical Sci. & Tech.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13

Address after: 241000 Anhui Province, Wuhu city Jinghu District long Fang Culture Park (big long Fang No. 77) B01 Building Room 201

Patentee after: ANHUI BIOLOGICAL PEPTID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50014, No. ten, No. 53,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Dai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