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4297A - 包覆式转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包覆式转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4297A
CN101644297A CN200810146008A CN200810146008A CN101644297A CN 101644297 A CN101644297 A CN 101644297A CN 200810146008 A CN200810146008 A CN 200810146008A CN 200810146008 A CN200810146008 A CN 200810146008A CN 101644297 A CN101644297 A CN 101644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lock
hole
type rotary
envelope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6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4297B (zh
Inventor
李汪锐
黄至忠
廖国栋
李坤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460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4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4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4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4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4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是由一固定座,一包覆件,一枢轴件,一凸轮构件,一封止件,至少一弹性体,及一端封件组合而成。该枢轴件的第一轴段枢设于包覆件的包覆段,以达成开轻关重的目的;该包覆件两侧分别将凸轮构件的固定件及封止件固设于套筒内部及开口端,该固定件的轴孔及封止件的穿孔,分别供第二、第一轴段的套接,以达成防止晃动及杜绝漏油的目的;而该枢轴件的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并套接一旋转件,并以端封件固定弹性体;当旋转枢轴件使旋转件脱离闭锁位置时,旋转件压缩弹性体,且当旋回枢轴件使旋转件接近闭锁位置时,该弹性体推动旋转件退回闭锁位置,达成自动闭锁的目的。

Description

包覆式转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轴结构,尤指一种具有自动闭锁、开轻关重、防止晃动、及杜绝漏油的包覆式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具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诸如可携式计算机、行动电话、电子辞典及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等,大抵是将主体部置于下半部,并通过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部连结,使盖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可为的开合。因此,转轴为决定上述产品优劣的一大要因。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20321号即揭示一种「双向定位枢钮器结构」,该枢纽器的固定座是由金属铸件制成,为增加其耐磨耗特性,故其轴向开设一结合孔,并于该结合孔端部连接与的相通的工形槽,以便将多个管簧架插入该结合孔内,并通过管簧架底部以间隔距离形成的端部于工形槽内定位。另将一枢轴的轴杆穿入该多个管簧架中央的轴孔,以形成一枢钮器结构。该枢纽器的固定座与多个管簧架的结合,确实提供了一种软质金属铸件与硬质摩擦管簧架的固定方式。
为防止管簧架与轴杆间润滑油由结合孔的开口处渗出或漏出,以致沾染污垢并影响转轴的枢转。而更显著的缺失则在于,因管簧架是金属弯折而成型,其横向开孔并非真圆,以致枢轴的轴杆于管簧架的开孔枢转时,而会产生晃动的情况,进而造成两元件间的磨耗增大,诚为美中不足之处。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96583号即揭示一种「枢钮器」,该枢钮器包括有具结合孔的固定座、簧管、穿过簧管并与其一同置入固定座的结合孔中的枢轴;其中,该枢轴上套设有一封止片,该封止片外侧设有定位块,中央设置有供枢轴穿设的穿孔,该穿孔的内径不大于枢轴的外径,该固定座的结合孔开口处设置有供枢轴的封止片的定位块嵌入定位的定位槽。因此,通过该封止片嵌入固定座的结合孔,可阻止润滑油的外泄,且其圆孔状的穿孔则供枢轴密合地穿越,以避免枢轴于枢转时产生晃动。
固然,前述的专利案可获致防止晃动及漏油的功效。然而,于制造与组装工序作为考虑下,该封止片周缘突伸的定位块与结合孔对应设置的定位槽必须相吻合,此举不仅增加两元件间的精密度,并造成组装的困难度。尤其是,该封止片仅通过嵌插方式结合于固定座的结合孔,若两者间的密合度不佳,即失去防晃动功能。因此,如何将该封止片牢固地结合于结合孔的开口端,乃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转轴设计及产销的经验,期能克服前述枢纽器的固定座与封止片容易因密合度不佳所导致组装的困难,以及未能有效防晃动的严重缺失,同时赋予包覆式转轴具有自动闭锁及开轻关重的功能,经再三实验与测试,始创作出本发明的「包覆式转轴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其同时具有自动闭锁、开轻关重、防止晃动,及杜绝漏油等功效外,同时具有元件缩减、降低制造成本,及减少组装工序的全方位优点。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轴向形成一轴孔,其径向延伸一嵌槽;一包覆件,其具有至少一包覆段,该包覆段一侧延伸一架片,该包覆段及架片套设于轴孔及嵌槽内;一枢轴件,其具有第一轴段及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枢设于该包覆段,而该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的轴孔及一封止件的穿孔;一凸轮构件,是由一固定件及一旋转件所构成,该固定件与旋转件轴向分别设有轴孔及嵌孔,以供第二轴段的穿越,并使该旋转件可随该枢轴件转动,该固定件固设于该包覆件内侧,且其轴孔邻接于包覆段,另于固定件与相邻接的旋转件的接合面相对设有凸凹状的至少个二第一、第二干涉元件;一封止件,固设于该套筒的轴孔开口端,其上环体轴向具有一邻接于包覆段的穿孔,该穿孔为第二轴段的穿越;以及多个弹片,是邻接于旋转件,并供第二轴段套设,且该第二轴段末端的结合段与一端封件相结合。
本发明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轴向形成一轴孔,其径向延伸一嵌槽;一包覆件,其具有至少一包覆段,该包覆段一侧延伸一架片,该包覆段及架片套设于轴孔及嵌槽内;一枢轴件,其具有第一轴段及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枢设于该包覆段,而该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的轴孔及一封止件的穿孔;一凸轮构件,是由一固定件及一旋转件所构成,该固定件与旋转件轴向分别设有轴孔及嵌孔,以供第二轴段的穿越,并使该旋转件可随该枢轴件转动,该固定件是固设于该包覆件内侧,且其轴孔邻接于包覆段,另于固定件与相邻接的旋转件的接合面相对设有凸凹状的至少二第一、第二干涉元件;一封止件,固设于该套筒的轴孔开口端,其上环体轴向具有一邻接于包覆段的穿孔,该穿孔为第二轴段的穿越;以及一弹簧,邻接于旋转件,并供第二轴段套设,且该第二轴段末端的结合段与一端封件相结合。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5所示元件组立后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元件组立后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图9所示元件组立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的包覆式转轴结构是由一固定座1,一包覆件2,一枢轴件3,一凸轮构件4,一封止件5,至少一弹性体6,及一端封件7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固定座1为一软质金属,例如锌合金经压铸后成型的座体,其具有至少一连接部11,供结合于一物体,例如笔记本电脑的主体部,如图所示,该连接部11具有至少一接合孔111,以利用现有的结合元件,例如螺丝穿越后,而锁固于一物品,例如笔记本电脑的主体部。
而连接部11一侧延伸一套筒12,其轴向开具一阶级状的筒孔13,该筒孔13径向连通一嵌槽14,其侧向,例如底端水平延伸一连通的卡槽15(因投影角度关系,请参阅图5)。
包覆件2为一架体,其套设于筒孔13内。该包覆件2一端为圈形包覆段21,其具有弹性伸缩的功能,并供枢轴件3的第一轴段31穿越。该包覆段21另端则延伸一架片22,其表面冲压出至少一卡榫23,其是接装于嵌槽14侧向连通的卡槽15内,使该包覆件2不致因枢轴件3的旋转而纵向移动。此外,为使该包覆件2能稳固地结合于该固定座1内,所以,该架片22表面另开设至少一榫孔24,如图1及图2所示,该榫孔24是设于卡榫23上方。
当包覆件2插入筒孔13内,即可将治具对准该固定座1表面相对于这些榫孔24位置进行冲压,而使该固定座1表面形成一凹孔16,使其内部变形后的材料充斥于榫孔24内,而形成一突榫,使该包覆件2与该固定座1间提供确实的定位,且不致因轴向外力即形成两者的脱离。
枢轴件3为一阶形杆体,其外端连接于一物品,例如笔记本电脑的盖体部。该枢轴件3具有第一轴段31及一第二轴段32,该第一轴段31为一圆柱,而第二轴段32为一断面非圆形的杆体。该第一轴段31是枢设于包覆件2的包覆段21,以获致开轻关重的目的;而第二轴段32则穿越凸轮构件4及后叙的弹性体5,并可带动该旋转件42转动。而为提供该第一轴段31与包覆段21间的润滑,所以,该第一轴段31表面开设有油沟33,例如螺旋状油沟。此外,该第二轴段32表面开设至少一平面34,其穿越该固定件41的轴孔411后,再依序穿越旋转件42的嵌孔421,及至少一弹性体6,最后,将该第二轴段32后端的结合段35与一端封件7相结合,使该旋转件42通过弹性体6的侧向弹力,而与相邻的固定件41形成接合状态。
特别是,该枢轴件3前端设有一定位部36,例如扇形凸榫,当旋转该枢轴件3时,该定位部36可抵止于一封止件5的止挡部55。
凸轮构件4是装设于筒孔13内,其是由一固定件41与旋转件42所组成。该固定件41轴向开设一圆形轴孔411,其是供枢轴件3的第二轴段32穿越。而为使该固定件31能固设于该套筒12内并邻接于该包覆段21一侧,是以,该固定件41径向突设一定位块412,其是接装于该筒孔13与嵌槽14间造形相对应的定位部131,使该固定件41不致随着旋转件42而转动。再者,该固定件41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413,以便当该固定件41套设于筒孔13内,这些凸起部413以紧配合方式与筒孔13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使该固定件41能稳定地固设于套筒12内。该固定件41与旋转件42的接合面相对设置至少二第一、第二干涉元件414、422,例如凸起的滑块与凹入的滑槽,使该凸轮构件4能提供自动闭锁的功能。
其中,该固定件41的轴孔411孔径对应于该第二轴段32外径,以获致防止晃动,以及杜绝包覆段21内润滑油漏出的目的。
而旋转件42为一环体,其是套设于筒孔13内,其轴向开设一与该第二轴段32断面相符的嵌孔421,以便可与的形成连动。如前所述,该固定件41具有突起的第一干涉元件414,且旋转件42则对应设有凹入的第二干涉元件422,于闭锁位置时,该第一干涉元件414是位于该第二干涉元件422内。此外,该固定件41设有凹入的第一干涉元件,而旋转件42相对设置凸起的第二干涉元件,而为另一可实施的方式。
封止件5为一片体,其上环体51轴向开设一穿孔52,该穿孔52孔径对应于后叙第一轴段31外径,以供其穿越,同时可获致防止晃动,以及杜绝包覆段21内润滑油漏出的目的。为提供该封止件5能固设于筒孔13的开口端,所以,该上环体51径向突伸一延伸部53,而筒孔13开口端下方相对设有一相连通的凹陷部16,使该封止件5得以嵌插并定位于该筒孔13及凹陷部16内。
而为增加该封止件5与筒孔13的结合效果,同前固定件41所示,该上环体51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54,以便当该上环体51套设于筒孔13内,这些凸起部54以紧配合方式与筒孔13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使该封止件5能稳定地固设于套筒12开口端一侧。此外,该延伸部53外侧突设一止挡部55。当旋转该枢轴件3时,该定位部36可抵止于一封止件5的止挡部55,进而限制该枢轴件3的旋转角度。
弹性体6是由多个弹片61所构成,这些弹片61具有弧形面,且以正反面交错的方式套设于该第二轴段32。惟该弹性体6不以弹片61为限,其亦得如图5所示的弹簧62为之,亦可获得相同效果。
所以,当旋转枢轴件3使旋转件42脱离闭锁位置时,该旋转件42压缩多个弹片61,且当旋回枢轴件3使旋转件42接近闭锁位置时,这些多个弹片61推动旋转件42退回闭锁位置,以达成自动闭锁的目的。
端封件7是结合于第二轴段32的结合段35,用以规范前揭各元件,使其不致由枢轴件3脱出。如图1及图2所示,该端封件7实施时为一螺帽71,而结合段35则为外螺纹段;惟不以此为限,其等效的实施例将于后文进一步说明。此外,该弹性体6与螺帽7的间设有一垫片72,以避免该螺帽71的松开脱出。
本发明依据前述的说明组立后,其组立后的立体空间型态如图3所示,而图4所示的剖面图则是沿着图3线A-A所截取。其中,该枢轴件3的第一轴段31是穿越固设于套筒12开口端的封止件5的穿孔52,并枢设于包覆件2的包覆段21,而第二轴段32枢设于凸轮构件4的固定件41的轴孔411,再依序套接一旋转件42,至少一弹性体6,并以一端封件7与该第二轴段32的结合段35相结合,使该封止件5、包覆件2、凸轮构件4、弹性体6均固设于该套筒12的筒孔13内,为该枢轴件3所穿越,即完成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组装的工序。
如图5及图6所示,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与组立后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包覆式转轴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其是由一固定座1,一包覆件2,一枢轴件3,一凸轮构件4,一封止件5,至少一弹性体6,及一端封件7所组合而成。而两者的差异在于,该弹性体6是以一弹簧62取代第一实施例所示的多个弹片61。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与组立后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包覆式转轴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其是由一固定座1,一包覆件2,一枢轴件3,一凸轮构件4,一封止件5,至少一弹性体6,及一端封件7所组合而成。而两者的差异在于,该端封件7是以一螺丝73穿越垫片72,并螺接于第二轴段32的结合段35,例如内螺孔,以对这些多个弹片61施予轴向压力。
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发明包覆式转轴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与组立后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包覆式转轴结构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相同,其是由一固定座1,一包覆件2,一枢轴件3,一凸轮构件4,一封止件5,至少一弹性体6,及一端封件7所组合而成。而两者的差异在于,该弹性体6是以一弹簧62取代第一实施例所示的多个弹片61。
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该枢轴件的第一轴段枢设于包覆件的包覆段,以达成开轻关重的目的;该包覆件两侧分别将凸轮构件的固定件及封止件固设于套筒内部及开口端,该固定件的轴孔及封止件的穿孔,分别供第二、第一轴段的套接,以达成防止晃动及杜绝漏油的目的;而该枢轴件的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并套接一旋转件,并以端封件固定多个弹片或一弹簧;当旋转枢轴件使旋转件脱离闭锁位置时,旋转件压缩多个弹片或弹簧,且当旋回枢轴件使旋转件接近闭锁位置时,该多个弹片或弹簧推动旋转件退回闭锁位置,以达成自动闭锁的目的,诚为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本发明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发明专利权范畴。

Claims (28)

1.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轴向形成一轴孔,其径向延伸一嵌槽;
一包覆件,其具有至少一包覆段,该包覆段一侧延伸一架片,该包覆段及架片套设于轴孔及嵌槽内;
一枢轴件,其具有第一轴段及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枢设于该包覆段,而该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的轴孔及一封止件的穿孔;
一凸轮构件,是由一固定件及一旋转件所构成,该固定件与旋转件轴向分别设有轴孔及嵌孔,以供第二轴段的穿越,使该旋转件可随该枢轴件转动,该固定件固设于该包覆件内侧,其轴孔邻接于包覆段,另于固定件与相邻接的旋转件的接合面相对设有凸凹状的至少二第一、第二干涉元件;
一封止件,固设于该套筒的轴孔开口端,其上环体轴向具有一邻接于包覆段的穿孔,该穿孔为第二轴段的穿越;以及
多个弹片,邻接于旋转件,并供第二轴段套设,且该第二轴段末端的外螺纹段与一螺帽相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或者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径向突设一定位块,其接装于该筒孔与嵌槽间造形相对应的定位部,以形成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而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径向突伸一延伸部,而套筒的筒孔开口端下方对应该延伸部设有一连通的凹陷部,使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及凹陷部以嵌插并定位于该筒孔及凹陷部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外侧设有止挡部,而该枢轴件设有定位部,当旋转该枢轴件时,其定位部可抵止于止挡部,进而限制该枢轴件的旋转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筒孔的嵌槽侧向开设至少一卡槽,而包覆段的架片表面对应各卡槽位置突设卡榫,该卡榫嵌插于卡槽;该架片表面另开设至少一榫孔,而该固定座表面对应各榫孔位置设置凹孔,使其内部所形成的突榫容置于榫孔内。
8.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轴向形成一轴孔,其径向延伸一嵌槽;
一包覆件,其具有至少一包覆段,该包覆段一侧延伸一架片,该包覆段及架片套设于轴孔及嵌槽内;
一枢轴件,其具有第一轴段及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枢设于该包覆段,而该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的轴孔及一封止件的穿孔;
一凸轮构件,由一固定件及一旋转件所构成,该固定件与旋转件轴向分别设有轴孔及嵌孔,以供第二轴段的穿越,使该旋转件可随该枢轴件转动,该固定件固设于该包覆件内侧,其轴孔邻接于包覆段,另于固定件与相邻接的旋转件的接合面相对设有凸凹状的至少二个第一、第二干涉元件;
一封止件,固设于该套筒的轴孔开口端,其上环体轴向具有一邻接于包覆段的穿孔,该穿孔为第二轴段的穿越;以及
多个弹片,邻接于旋转件,并供第二轴段套设,且该第二轴段末端的内螺孔,其是供与一螺丝穿越一垫片后,并螺接于内螺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或者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径向突设一定位块,其是接装于该筒孔与嵌槽间造形相对应的定位部,以形成定位。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而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径向突伸一延伸部,而套筒的筒孔开口端下方对应该延伸部设有一连通的凹陷部,使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及凹陷部以嵌插并定位于该筒孔及凹陷部内。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外侧设有止挡部,而该枢轴件设有定位部,当旋转该枢轴件时,其定位部可抵止于止挡部,进而限制该枢轴件的旋转角度。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筒孔的嵌槽侧向开设至少一卡槽,而包覆段的架片表面对应各卡槽位置突设卡榫,该卡榫嵌插于卡槽;该架片表面另开设至少一榫孔,而该固定座表面对应各榫孔位置设置凹孔,使其内部所形成的突榫容置于榫孔内。
15.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轴向形成一轴孔,其径向延伸一嵌槽;
一包覆件,其具有至少一包覆段,该包覆段一侧延伸一架片,该包覆段及架片套设于轴孔及嵌槽内;
一枢轴件,其具有第一轴段及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枢设于该包覆段,而该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的轴孔及一封止件的穿孔;
一凸轮构件,是由一固定件及一旋转件所构成,该固定件与旋转件轴向分别设有轴孔及嵌孔,以供第二轴段的穿越,并使该旋转件可随该枢轴件转动,该固定件固设于该包覆件内侧,且其轴孔邻接于包覆段,另于固定件与相邻接的旋转件的接合面相对设有凸凹状的至少二个第一、第二干涉元件;
一封止件,固设于该套筒的轴孔开口端,其上环体轴向具有一邻接于包覆段的穿孔,该穿孔为第二轴段的穿越;以及
一弹簧,邻接于旋转件,并供第二轴段套设,且该第二轴段末端的外螺纹段与一螺帽相结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或者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5至16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径向突设一定位块,其接装于该筒孔与嵌槽间造形相对应的定位部,以形成定位。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而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径向突伸一延伸部,而套筒的筒孔开口端下方对应该延伸部设有一连通的凹陷部,使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及凹陷部以嵌插并定位于该筒孔及凹陷部内。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外侧设有止挡部,而该枢轴件设有定位部,当旋转该枢轴件时,其定位部可抵止于止挡部,进而限制该枢轴件的旋转角度。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筒孔的嵌槽侧向开设至少一卡槽,而包覆段的架片表面对应各卡槽位置突设卡榫,该卡榫嵌插于卡槽;该架片表面另开设至少一榫孔,而该固定座表面对应各榫孔位置设置凹孔,使其内部所形成的突榫容置于榫孔内。
22.一种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轴向形成一轴孔,其径向延伸一嵌槽;
一包覆件,其具有至少一包覆段,该包覆段一侧延伸一架片,该包覆段及架片套设于轴孔及嵌槽内;
一枢轴件,其具有第一轴段及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枢设于该包覆段,而该第二轴段枢设于一固定件的轴孔及一封止件的穿孔;
一凸轮构件,是由一固定件及一旋转件所构成,该固定件与旋转件轴向分别设有轴孔及嵌孔,以供第二轴段的穿越,并使该旋转件可随该枢轴件转动,该固定件固设于该包覆件内侧,且其轴孔邻接于包覆段,另于固定件与相邻接的旋转件的接合面相对设有凸凹状的至少二个第一、第二干涉元件;
一封止件,固设于该套筒的轴孔开口端,其上环体轴向具有一邻接于包覆段的穿孔,该穿孔为第二轴段的穿越;以及
一弹簧,邻接于旋转件,并供第二轴段套设,且该第二轴段末端的内螺孔,其是供与一螺丝穿越一垫片后,并螺接于内螺孔。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或者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凹入的滑槽,而该旋转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凸起的滑块;当滑块位于滑槽内时,该凸轮构件处于闭锁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2至23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径向突设一定位块,其接装于该筒孔与嵌槽间造形相对应的定位部,以形成定位。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而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周缘突设多个略微隆起的凸起部,其是与筒孔内壁形成干涉而固定。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径向突伸一延伸部,而套筒的筒孔开口端下方对应该延伸部设有一连通的凹陷部,使该封止件的上环体及凹陷部以嵌插并定位于该筒孔及凹陷部内。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止件外侧设有止挡部,而该枢轴件设有定位部,当旋转该枢轴件时,其定位部可抵止于止挡部,进而限制该枢轴件的旋转角度。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覆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筒孔的嵌槽侧向开设至少一卡槽,而包覆段的架片表面对应各卡槽位置突设卡榫,该卡榫嵌插于卡槽;该架片表面另开设至少一榫孔,而该固定座表面对应各榫孔位置设置凹孔,使其内部所形成的突榫容置于榫孔内。
CN2008101460083A 2008-08-06 2008-08-06 包覆式转轴结构 Active CN101644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60083A CN101644297B (zh) 2008-08-06 2008-08-06 包覆式转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60083A CN101644297B (zh) 2008-08-06 2008-08-06 包覆式转轴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4297A true CN101644297A (zh) 2010-02-10
CN101644297B CN101644297B (zh) 2011-08-03

Family

ID=4165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60083A Active CN101644297B (zh) 2008-08-06 2008-08-06 包覆式转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42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267A (zh) * 2011-10-17 2013-04-17 苏州诚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结构
CN114857162A (zh) * 2022-05-25 2022-08-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4740A (en) * 1986-04-23 1988-10-04 Edward D. Gidseg Door hinge
JP2003120655A (ja) * 2001-10-15 2003-04-23 Ohashi Technica Inc ヒンジ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電話機
JP2003161311A (ja) * 2001-11-27 2003-06-06 Strawberry Corporation ヒンジ装置
CN201013731Y (zh) * 2007-03-08 2008-01-30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的包覆式限位结构
CN201050544Y (zh) * 2007-04-18 2008-04-23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的包覆式防脱开及限位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267A (zh) * 2011-10-17 2013-04-17 苏州诚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结构
CN114857162A (zh) * 2022-05-25 2022-08-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组件
CN114857162B (zh) * 2022-05-25 2023-08-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4297B (zh) 201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8721Y (zh) 枢纽器及其干涉组件
CN201228722Y (zh) 枢纽器及其干涉组件
CN108693922A (zh) 折叠显示器铰链
CN101644297B (zh) 包覆式转轴结构
WO2008127862A3 (en) Integral tilting pad bearing
CN104314945B (zh) 一种防松快卸锁
CN205206547U (zh) 一种车门铰链装置
WO2009115161A8 (de) Beschlag
CN102562201A (zh) 一种组合式凸轮轴
TW200637677A (en) Rotary apparatus
CN201078397Y (zh) 转轴结构
CN201050544Y (zh) 转轴的包覆式防脱开及限位结构
US6076889A (en) Reclining car seat hinge
CN101469739B (zh) 具自动闭锁的包覆式转轴结构
CN202634502U (zh) 双轴齿轮铰链装置及翻盖型便携式终端
CN101476590B (zh) 双轴式转轴结构
CN202627751U (zh) 一种铰链以及安装机柜
CN205715245U (zh) 具有包覆式连接装置的双轴枢纽器
CN201050543Y (zh) 具防晃动功能的转轴
JP5512436B2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CN101435462B (zh) 具自动闭锁的包覆式转轴结构
CN201047383Y (zh) 具防晃动功能的转轴
CN104290663B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后视镜折叠机构
CN2911296Y (zh) 双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
JP4121403B2 (ja) 十字軸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