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1401B - 制备聚烯烃泡沫颗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聚烯烃泡沫颗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1401B
CN101641401B CN2008800002086A CN200880000208A CN101641401B CN 101641401 B CN101641401 B CN 101641401B CN 2008800002086 A CN2008800002086 A CN 2008800002086A CN 200880000208 A CN200880000208 A CN 200880000208A CN 101641401 B CN101641401 B CN 101641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ion medium
dispersion
foam beads
polyolefinic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02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1401A (zh
Inventor
洪宝那
郑碬暎
林承焕
李建旻
金东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T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4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08J9/18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by impregnating polymer particles with the blowing ag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61Making or treat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2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the reacting monomers or modifying agent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macromolec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3/00Foam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panding agent
    • C08J2203/06CO2, N2 or noble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与分散介质混合以制备分散液的分散步骤,该分散介质包括选自山梨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聚氧乙烯、氧化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将发泡剂加入该分散液、将该混合物加热来升高混合物的温度和通过该加热混合物的压降来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发泡步骤;和将分散介质与制备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分离以得到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分离步骤。根据本发明,使用了一种不需要洗涤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的分散介质,因此不需要进行洗涤工艺或废水处理工艺,从而可以简化制备工艺,减少了制备设备,由此降低了制备成本。

Description

制备聚烯烃泡沫颗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烯烃泡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一种不需要洗涤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的独特分散介质,因此使得可以在没有洗涤工艺的情况下制备具有极好模压性能的泡沫颗粒,并且在发泡工艺中使用的分散介质可以重复使用,因此使得可以降低制备成本。 
背景技术
因为与其它模制泡沫材料相比,基于聚烯烃的模制泡沫材料具有极好的物理特性,例如抗冲击性、柔韧性、弹性、耐化学性、耐热性和绝热性能等,所以基于聚烯烃的模制泡沫被应用在各个方面。 
模制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使用挤出机以棒状或片状制备模制泡沫材料的方法和使用抗压容器以泡沫颗粒的形式制备模制泡沫材料的方法。使用挤出机制备模制泡沫材料的方法能够廉价地生产简单形状的模制品。但是,其难以制备在实际工业场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的模制品。另一方面,使用抗压容器制备模制泡沫材料的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对应于所期望的最终制品的形状将所制备的泡沫颗粒塑模,该方法能够生产各种形状的制品。 
另外,因为使用泡沫颗粒的模制品可以便利地生产,具有比挤出模制品更好的物理性能,所以使用泡沫颗粒的模制品目前被广泛使用。例如,采用泡沫聚丙烯颗粒的模制品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等,因此该模制品被广泛地用作需要高负荷的填充材料或者需要机械强度的机动车结构材料,并且对于该模制品的需求在逐渐增加。 
通常,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是如下制备的:在一个抗压容器(封闭容器)中将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并同时使将要包含 (渗入)的发泡剂进入树脂颗粒中,同时使混合物保持在加热/加压气氛下,并将该树脂颗粒和分散介质一起排出到压力低于抗压容器的内部压力的气氛下(降低抗压容器的压力)。所述分散介质是作为溶剂的分散介质和用于防止树脂颗粒之间融合的分散剂(防融合剂(fusion preventingagent))的混合物。例如,在韩国专利公开No.1999-0082531(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和用高岭土、氧化铝等作为分散剂(防融合剂)的技术。 
但是,包括专利文献1在内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制备工艺复杂,因为在发泡工艺后需要洗涤工艺和废水处理工艺,这导致额外的设备投资成本因此增加了制备成本。特别是,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分散介质劣化了泡沫颗粒的模压性能。更具体地说,常规分散介质的分散剂附着于泡沫颗粒的表面,使得当塑模时降低了颗粒之间的粘合(融合),因此导致模压性能劣化。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制备方法需要清除分散介质(分散剂)的洗涤工艺。 
在洗涤工艺中使用了大量的水,而且通过废水处理装置处理用过的水(洗涤水),因为不可能重复使用用过的水(洗涤水)。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用于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制备设备的构造图。 
如图1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制备设备包括其中注入树脂颗粒和分散介质的抗压容器201,而当进行上述洗涤工艺时,另外安装了洗涤水供应罐202、洗涤器203和废水处理装置205。在图1中,附图标记204表示用于干燥从洗涤器203排出的泡沫颗粒的干燥器,而参考符号M表示在容器201中安装的用于驱动搅拌器的马达。 
同时,人们已经努力通过减少在洗涤工艺中所使用的洗涤水的用量来减少所产生的废水量。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0-290419(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采 用热水作为洗涤水的方法,该热水中含有一种水溶性化合物,其在单个分子中具有可与用作分散剂的微水溶性的无机化合物的表面结合的官能团和亲水性官能团。虽然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方法通过向洗涤水中加入可与分散剂结合的水溶性化合物而不需要大量的洗涤水来去除附着在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表面上的分散剂,但该方法还是附加有使用洗涤水的洗涤工艺。 
另外,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1-164024(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洗涤工艺的方法,其中使用了一种分散介质,该分散介质如下制备:将分散介质(例如水)与分散剂(例如氧化铝、硅铝酸盐和碳酸镁)混合并进一步向该混合物中加入一种分散增强剂(例如,氯化镁、硝酸镁和碳酸镁)以增强该分散剂的可分散性。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的方法使其可能在不使用含有稀盐酸等的洗涤水情况下只使用水进行洗涤工艺,因此,该方法同样附加有洗涤工艺。 
如上所述,根据现有技术,因为在完成发泡工艺以后额外需要洗涤和废水处理工艺,所以制备工艺复杂,并且因为伴随有附加设备例如洗涤水供应罐202、洗涤器203和废水处理装置205,所以需要过多的设备投资成本。因此,增加了制备成本,并且存在由于废水的产生导致的环境问题。 
另外,当重复使用在发泡工艺中排出的高温分散介质时,该分散介质可用作有用的能源。但是,指出的问题是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分散介质不能够被重复使用。特别地,当重复使用分散介质自身和该分散介质的高温热量(废热)时,可以减少能量的使用。但是,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因为不能够重复使用分散介质所以过多耗费了能量并且由于对排出的分散介质的处理导致产生了环境问题。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No.1999-8253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No.2000-290419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No.2001-16402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构思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其中使用一种不需要洗涤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的特殊分散介质,因此使其可以在没有洗涤工艺的情况下制备具有极好模压性能的泡沫颗粒,并且简化了制备工艺和减少了设备,由此降低了制备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其中重复使用在发泡工艺中排出的高温分散介质,由此来减少能量使用并且因此显著降低了制备成本。 
[技术方案] 
为达到这些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与分散介质混合以制备分散液的分散步骤,该分散介质包括选自山梨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聚氧乙烯、氧化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将发泡剂加入该分散液、将该混合物加热来升高混合物的温度和通过该加热混合物的压降来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发泡步骤;和将分散介质与制备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分离以得到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分离步骤。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回收在分离步骤中分离的分散介质以在分散步骤中将回收的分散介质用作分散介质的重复使用步骤。 
另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用作溶剂的分散介质,所述分散步骤的分散介质优选包括0.1~5.0重量份选自山梨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聚氧乙烯、 氧化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优选所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丙烯或聚丙烯共聚物。所述发泡剂可以包括二氧化碳。 
进而,该方法可以使用一种制备设备来实施,该制备设备包括:向其中加入分散介质、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和发泡剂的容器;用于将从容器中排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和分散介质彼此分离的分离器;用于干燥从分离器中排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干燥器;和用于回收从分离器中排出的分散介质并将该分散介质传送到所述容器中的循环线路。此时,作为分离器可以包括具有在其中形成有多孔的分离部分。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了一种不需要洗涤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的分散介质,因此不需要进行洗涤工艺或废水处理工艺。因此,有益效果在于简化了制备工艺并减少了设备,由此降低了制备成本,并且可以在没有产生废水的情况下环境友好地制备泡沫颗粒。 
进而,根据本发明,重复使用了在发泡工艺中排出的高温分散介质,因此显著地降低了制备成本。特别地,由于重复使用分散介质可以降低分散介质的购买成本,而且由于重复使用分散介质的高温热量(废热)可以减少能量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用于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制备设备的构造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用于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制备设备的构造图。 
图3是在图2中解释的制备设备的分离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至少包括:(1)向抗压容器中加入并混合分散介质和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的分散步骤(分散液制备步骤);(2)另外向该容器中加入发泡剂以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发泡步骤;和(3)获得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分离步骤。 
此时,在分散步骤中为达到本发明目的而使用特殊分散介质(具体而言,分散剂)。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4)回收在分离步骤中分离的分散介质以将回收的分散介质用作分散步骤中的分散介质的步骤。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各个步骤。图2为优选用在本发明中的制备设备的构造图。 
分散步骤(1)为至少混合和搅拌分散介质和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以将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均匀分散的步骤(分散液制备步骤)。这样的分散步骤(1)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制备设备中安装的抗压容器110中完成,或者在一个单独的混合容器中完成。优选该分散步骤是在如图2所示的制备设备中安装的抗压容器110中完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分散介质包含选自山梨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聚氧乙烯、氧化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具体而言,该分散介质包含用作溶剂的分散介质和用于分散树脂颗粒的分散剂,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分散剂包括选自山梨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聚氧乙烯、氧化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此时,作为所述衍生物的实例,山梨酸酯(或者聚氧乙烯)衍生物包括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等,失水山梨糖醇衍生物包括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等,而氧化胺衍生物包括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等。而且,可以使用市售的产品作为分散剂。例如,可以使用如山梨酸酯的吐温(Tween)、如失水山梨糖醇的斯潘(Span)、如甜菜碱的培坦(Betaine)等。虽然可以从不同地方获得市售产品,在产品中的吐温和斯潘可以从,例如,Ilshinwells公司(413-1,Hapjeong-dong,Mapo-gu,首尔,韩国)获得,而培坦可以从,例如,Dongnam Chemical Co.Ltd.(385-1,Chungcheon-dong,Bupyung-gu,Incheon,韩国)获得。 
根据本发明,所述特殊分散介质,即,所列出的分散剂没有劣化泡沫颗粒的模压性能。具体而言,所述分散剂没有改变树脂颗粒自身的固有物理特性,例如,既没有使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变色也没有使其收缩。因此,即使在发泡工艺后没有进行洗涤工艺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具有极好模压性能的泡沫颗粒。也即是说,虽然在发泡工艺后没有洗涤该泡沫颗粒,仍然将泡沫颗粒彼此融合来容易地制造所期望的模制品。而且,因为即使在发泡工艺后分散介质的组成也没有变化,所以可以重复使用该分散介质(也即,分散剂)。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作为溶剂的分散介质,所述分散介质优选包含0.01~5.0重量份,更优选0.05~2.5重量份的所列出的分散剂。此时,如果分散剂含量小于0.01重量份,根据分散剂含量所达到的效果(树脂颗粒的分散)小。如果分散剂的含量大于5.0重量份,则由于过多分散剂含量导致的协同效应不大并且在经济方面不划算。另外,虽然没有具体限制,但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颗粒,优选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和分散剂)的用量为150~1,000重量份。 
如果材料对分散剂具有不良影响而且不溶解树脂颗粒,则任何材料都可以用作用在分散介质中的作为溶剂的分散介质。例如,虽然没有具体限制,但是作为溶剂的分散介质包括选自水、醇(甲醇、乙醇等)、二元醇(乙二醇、丙二醇等)和甘油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优选使用水。 
另外,可用在本发明中的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没有具体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在本领域中公知的基于聚烯烃的树脂。例如,基于聚烯烃的树脂包括选自聚乙烯(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包括低密度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丙烯)、聚丁烯、聚氨酯及其共聚物或其混合物中的一种。例如,具体而言,所述共聚物包括乙烯-丙烯共聚物、丁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丙烯共聚物等。此时,所述共聚物包括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作为基于聚烯烃的树脂,在所列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树脂中的聚丙烯或者聚丙烯共聚物可以有益地用于本发明,其中所述聚丙烯共聚物含有聚丙烯的含量为70%或更多。 
在本发明的分散步骤(1)中制备的分散液至少包含上述分散介质和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并且该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可以进一步非必需地包含其它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已经常规应用在本领域中,并且该添加剂的类型可以根据产品的用途和目的来选择。例如,所述添加剂可以选自抗氧化剂、UV吸收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颜料(包括彩色颜料和荧光颜料)、控泡剂等。 
发泡步骤(2)是向在分散步骤(1)中制备的分散液中进一步加入发泡剂以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步骤。该发泡步骤(2)通过封闭抗压容器110来完成。具体而言,将发泡剂加入到其中将树脂颗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的抗压容器110中,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高于树脂颗粒的软化温度,因此使得发泡剂被包含(渗入)到树脂颗粒中以向树脂颗粒提供发泡性能。然后,将抗压容器110保持在可以使树脂颗粒发泡的温度上,并且在该温度下打开抗压容器110的排出阀,从而将分散介质和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排出到压力低于抗压容器110的气氛中(即降低其压力)。在该排出过程中,通过压降将树脂颗粒发泡成泡沫颗粒。
在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发泡剂都可以用作发泡剂。例如,所述发泡剂包括:基于烃的发泡剂,例如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和正戊烷;无机发泡剂,例如二氧化碳和氮气;及其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发泡剂至少包括二氧化碳。具体而言,作为发泡剂,单独使用二氧化碳或者优选使用其中将二氧化碳与基于烃的发泡剂(例如,丙烷等)和/或其它无机发泡剂(例如,氮气等)混合的混合物。 
分离步骤(3)是通过从在发泡步骤(2)中排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中分离分散介质来获得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步骤。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和分散介质可以容易地通过利用其比重差异的方法以及通过利用经过具有多孔结构的分离器120(见图3)的气流的方法进行分离,这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在干燥器130中将在分离步骤(3)获得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干燥后,将干燥后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用于制备模制品。此时,在干燥器130中去除参与发泡后剩余的发泡剂的余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重复使用步骤(4)是重复使用在分离步骤(3)中分离的分散介质的步骤。具体而言,重复使用步骤(4)是回收通过分离步骤(3)从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中分离的分散介质以将回收的分散介质重新用作分散步骤(1)的分散介质的步骤。 
在回收来自分离器120的分散介质后,通过经由循环线路140直接供应至抗压容器110中或者经由分散介质收集罐150供应至抗压容器110中来重复使用所回收的分散介质。如上所述,因为即使在发泡工艺后分散介质仍然按照其原样存在并且没有改变其物理性质,所以用在本发明中的分散介质可以重复使用。此时,如果根据已经和泡沫颗粒一起排出的分散介质的量另外补充分散介质,可以进行下一个制备工艺。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能够完成发泡工艺的制备设 备来实施,其中该制备设备包括任何一个至少包括能够完成该发泡工艺的抗压容器的设备。优选,可以有用地使用如图2所示的制备设备。 
参照图2,将描述优选用于本发明的制备设备。该制备设备包括:向其中加入分散介质、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和发泡剂的抗压容器110;用于将从容器110中排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和分散介质彼此分离的分离器120;用于干燥从分离器120中排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干燥器130;和用于回收从分离器中排出的分散介质并将该分散介质传送到容器110的循环线路140。另外,该制备设备进一步包括分散介质收集罐150。此时,循环线路140可以如图2所示与抗压容器110相连通或者与分散介质收集罐相连通。 
另外,图3显示了如图2所示的制备设备的分离器12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参照图3,分离器120包括:向其中引入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和分散介质的入流部分122;其中形成有多孔124a来将经入流部分122引入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和分散介质彼此分离的分离部分124。经分离部分124获得的泡沫颗粒经排出部分126被供应至干燥器130(见图2)中,而从分离部分124回收的分散介质经循环线路140被重复使用。另外,在分离器120中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分离部分124,并且安装有两个分离部分124的分离器120如图3所示。在该分离器120中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可以经由排出部分126通过从气源装置(未示出)供应的气流排放出。在图3中,参考符号F表示法兰。 
根据上述本发明,使用了一种不需要洗涤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的分散介质,因此在发泡工艺后不需要额外进行洗涤工艺或废水处理工艺。因此,简化了制备工艺并可能减少设备,因此降低了制备成本,并且不产生废水,由此环境友好地制备了泡沫颗粒。另外,重复使用分散介质由此降低了分散介质的购买成本。此外,重复使用分散介质的高温热量,由此节省了能 量。更具体而言,通过加热分散介质和升高其温度将在发泡步骤(2)中排出的分散介质保持在高温下,其中重复使用该高温分散介质以减少在再次进行的发泡步骤(2)中加热分散介质和升高其温度所需的能量。 
以下,将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 
在将100重量份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颗粒和300重量份的分散介质加入到反应罐中后,在使用磁力驱动搅拌它们的同时,将6kg作为发泡剂的二氧化碳加入到该反应罐中,将该混合物加热并升高其温度。在将该反应罐加热以将其温度升高至152℃后,通过再次向其中加入二氧化碳而将反应罐中的压力调节到43kg/cm2。然后,在上述压力下打开该反应罐的排出阀以将分散介质和树脂颗粒排出到大气压力下。当排出分散介质和树脂颗粒时,向反应罐中供应二氧化碳以将反应罐的压力保持在43kg/cm2,直至将所有的树脂颗粒和分散介质排放出来。 
其后,将从该反应罐中排放出的泡沫颗粒和分散介质彼此分离,然后各自回收。在没有洗涤泡沫颗粒的情况下通过将回收的泡沫颗粒经干燥器干燥来制备根据这些实施例的泡沫颗粒样品。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用水和分散剂的混合物作为分散介质,其中作为分散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分别使用2.0重量份的聚氧乙烯(实施例1)、2.4重量份的失水山梨糖醇(实施例2)、3.15重量份的失水山梨糖醇和甜菜碱的混合物(实施例3)、2.15重量份的聚氧乙烯和甜菜碱的混合物(实施例4)、2.5重量份的山梨酸酯(实施例5)、1.4重量份的甜菜碱(实施例6)、2.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实施例7)和3.0重量份的山梨酸酯和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的混合物(实施例8)。 
在评价了这些实施例中制备的泡沫颗粒样品的外观后,其评价结果 列在下面的表1中。以下面的方法通过裸眼观察测定样品外观的满意度:没有变色的球形泡沫颗粒评价为“○”而由于分散介质的渗入导致收缩或变色的泡沫颗粒评价为“×”。 
此外,为了检查在泡沫颗粒的制备过程中泡沫颗粒是否彼此融合,在随机提取10升的泡沫颗粒后,评价其是否泡沫颗粒彼此融合,然后将评价结构列于下面的表1中。以下面的方法评价在反应罐中泡沫颗粒是否彼此融合:没有彼此融合的泡沫颗粒评价为“○”而彼此融合的泡沫颗粒评价为“×”。 
此外,在将所制备的泡沫颗粒单独放在室温和正常压力下24小时并向该泡沫颗粒施加3kgf/cm2的压力24小时后,将该泡沫颗粒填充在内部尺寸为300mm×300mm×10mm的模具中并使用压力为2.0~3.0kgf/cm2的蒸汽加热和加压以使泡沫制品成型。在将这样制备的模制品在温度为60℃的烘箱中干燥24小时并将该模制品切开以检查在该模制品中的颗粒的融合状态后,观察该模制品的横截面以评价模压性能,并将评价结果列在下面的表1中(在表1中的非洗涤模压性能)。此时,以如下方法测定模压性能:其中至少80%的颗粒自身在其横截面上被切开的模制品被评价为“○”,而其中不大于80%的颗粒自身在其横截面上被切开的模制品被评价为“×”。 
同时,将回收的分散介质引入到新的泡沫颗粒制备工艺中并且重新使用。然后,对以和上述方法相同的方式制备的泡沫颗粒评价重新使用这样的分散介质、泡沫颗粒的外观、是否泡沫颗粒彼此融合和泡沫颗粒的模压性能。此时,以下面的方法确定是否分散介质可以重复使用:在上述标准下外观、是否泡沫颗粒彼此融合和模压性能都良好的泡沫颗粒评价为“○”,而在上述标准下外观、是否泡沫颗粒彼此融合和模压性能中的至少之一有缺陷的泡沫颗粒评价为“×”,然后,测量结果列于下面的表1中。
[比较实施例] 
除了使用的分散介质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之外,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实施例。具体而言,通过混合分散剂与水使用分散介质,其中,除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分别使用2.0重量份的碳酸镁(比较实施例1)、0.4重量份的磷酸钙(比较实施例2)、0.3重量份的卵磷脂(比较实施例3)、0.3重量份的植物油(比较实施例4)和0.1重量份的高岭土(比较实施例5)作为分散剂之外,通过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实施例来制备泡沫颗粒。此时,在比较实施例2和比较实施例5中进一步加入0.0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分散助剂。 
在以与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评价根据各个比较实施例制备的泡沫颗粒的外观、是否泡沫颗粒彼此融合、泡沫颗粒的非洗涤模压性能和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泡沫颗粒之后,将评价结果列在下面的表1中。 
[表1] 
Figure G2008800002086D0013085440QIETU
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特殊分散介质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泡沫颗粒在外观、是否泡沫颗粒彼此融合和具有非洗涤模压性能等方面极好,并且泡沫颗粒可以重复使用。相反,可以看出在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分散介质的情况下,泡沫颗粒外观不好,泡沫颗粒在发泡工艺中彼此融合,并且泡沫颗粒不具有非洗涤模压性能。特别是,可以看出比较实施例的泡沫颗粒不能够重复使用。此外,除了已经常规使用的碳酸镁(比较实施例1)、磷酸钙(比较实施例2)和高岭土(比较实施例5)之外,当本发明的发明人使用作为脂肪酸的卵磷脂(比较实施例3)和作为植物油的蓖麻油(比较实施例4)时,可以看出,虽然使用卵磷脂的泡沫颗粒在是否泡沫颗粒彼此融合和非洗涤模压性能方面极好,但是该泡沫颗粒的外观劣化并且不能够重复使用,而因为使用蓖麻油的泡沫颗粒彼此融合所以该泡沫颗粒不能够重复使用。

Claims (5)

1.一种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与分散介质混合以制备分散液的分散步骤,该分散介质由分散溶剂和选自山梨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聚氧乙烯、氧化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组成;
将包括二氧化碳的发泡剂加入该分散液、将该混合物加热来升高混合物的温度和通过该加热混合物的压降来制备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发泡步骤;
从制备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和所述分散介质的混合物中分离所述分散介质以得到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分离步骤;和
回收在分离步骤中分离的分散介质以在分散步骤中将回收的分散介质用作分散介质的重复使用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分散溶剂,所述分散步骤的分散介质包含0.1~5.0重量份选自山梨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聚氧乙烯、氧化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聚烯烃的树脂为聚丙烯或聚丙烯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一种制备设备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制备设备包括:向其中加入分散介质、基于聚烯烃的树脂颗粒和发泡剂的容器;用于将从容器中排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和分散介质彼此分离的分离器;用于干燥从分离器中排出的基于聚烯烃的泡沫颗粒的干燥器;和用于回收从分离器中排出的分散介质并将该分散介质传送到所述容器中的循环线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器包括具有在其中形成有多孔的分离部分。
CN2008800002086A 2008-02-29 2008-03-04 制备聚烯烃泡沫颗粒的方法 Active CN101641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9183 2008-02-29
KR1020080019183A KR100902331B1 (ko) 2008-02-29 2008-02-29 폴리올레핀계 발포 입자의 제조방법
KR1020080019183 2008-02-29
PCT/KR2008/001228 WO2009107887A1 (en) 2008-02-29 2008-03-04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olefin foamed partic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1401A CN101641401A (zh) 2010-02-03
CN101641401B true CN101641401B (zh) 2012-05-23

Family

ID=40982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02086A Active CN101641401B (zh) 2008-02-29 2008-03-04 制备聚烯烃泡沫颗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113006B1 (zh)
KR (1) KR100902331B1 (zh)
CN (1) CN101641401B (zh)
PL (1) PL2113006T3 (zh)
WO (1) WO20091078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04312A (ko) 2021-12-30 2023-07-10 주식회사 이에프에스 랜덤 폴리프로필렌 발포 입자 제조용 오토클레이브의 발포 입자 배출 밸브 시스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2047A (en) * 1983-08-26 1986-07-22 Yuka Badische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foamed particles of polyolefin resin
US5480599A (en) * 1992-04-09 1996-01-02 Huel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oam beads
EP1061096B1 (en) * 1999-06-14 2006-03-08 Kaneka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re-expanded particles of thermoplastic res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781B2 (ja) * 1986-10-31 1995-03-01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泡性ポリオレフイン系樹脂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95676B2 (ja) * 1992-12-28 2001-08-06 株式会社ジエイエスピー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粒子の製造方法
KR100333405B1 (ko) * 2000-01-13 2002-04-25 정문조 폴리올레핀 발포체 입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333406B1 (ko) * 2000-01-26 2002-04-25 정문조 고밀도 표층을 지니는 폴리올레핀 발포체 입자 및 그의제조방법
KR100777214B1 (ko) * 2007-02-23 2007-11-28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폴리올레핀계 발포 입자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2047A (en) * 1983-08-26 1986-07-22 Yuka Badische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foamed particles of polyolefin resin
US5480599A (en) * 1992-04-09 1996-01-02 Huel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oam beads
EP1061096B1 (en) * 1999-06-14 2006-03-08 Kaneka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re-expanded particles of thermoplastic res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113006T3 (pl) 2013-07-31
EP2113006A1 (en) 2009-11-04
CN101641401A (zh) 2010-02-03
WO2009107887A1 (en) 2009-09-03
EP2113006A4 (en) 2010-08-25
EP2113006B1 (en) 2012-12-05
KR100902331B1 (ko) 2009-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7954B (zh) 一种耐压聚丙烯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38387A (zh) 聚丙烯发泡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29810B (zh) 一种低气味聚氨酯泡沫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0801B (zh) 一种无卤阻燃聚乙烯发泡塑料及制备方法
CN102964624B (zh) 一种耐溶性的物理发泡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5620A (zh) 用于使可膨胀聚合物微球膨胀的设备和系统
CN109867767A (zh) 二氧化碳与有机胺相结合使用的聚氨酯发泡方法
US20090093558A1 (en) Mobile expanded polymer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8515904A (zh) 用于具有密度改性剂的柔性密封剂的系统和方法
JP5871079B2 (ja) タイヤパンクシール材
CN101641401B (zh) 制备聚烯烃泡沫颗粒的方法
CN110317510B (zh) 膨胀型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969B (zh) 一种多功能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EP3521347A1 (en)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and panel
CN107383661A (zh) 一种节能防水聚苯乙烯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146871A1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321948B (zh)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聚丙烯轻质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326B (zh) 一种高阻燃喷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1042A (zh) 一种高性能防水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1368338A (zh) 发泡网状防滑垫
WO1997042270A1 (de) Brandgeschützte kunststoffschichtkörper
CN104558785B (zh) 一种汽车燃油箱用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408704B1 (ko) 폐플라스틱을 이용한 발포체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발포체
RABBI et al. Effect of aluminum hydroxide loading on the compression stress and modulus,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acoustic properties of palm-based polyurethane hybrid composite
CN104341873A (zh) 一种repdm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