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8832B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嵌条缝制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38832B CN101638832B CN2009101615534A CN200910161553A CN101638832B CN 101638832 B CN101638832 B CN 101638832B CN 2009101615534 A CN2009101615534 A CN 2009101615534A CN 200910161553 A CN200910161553 A CN 200910161553A CN 101638832 B CN101638832 B CN 1016388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cover
- cloth
- cutter cover
- driver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1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making piped open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0—Pockets; Making or setting-in pockets
- A41D27/204—Making or setting-in po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可以强化由切刀罩对中心切刀的保护。嵌条缝制缝纫机(1)具有:切刀罩驱动单元(10),其与切刀罩(42)连结,并与中心切刀(41)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邻接,使切刀罩在覆盖该中心切刀的覆盖位置、与退避到远离中心切刀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使各驱动单元联动而驱动,以使在通过保持体驱动单元(52)将保持体(51)按压在按压位置时,由切刀罩驱动单元使切刀罩移动到退避位置,在通过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保持体移动到上升位置时,由切刀罩驱动单元使切刀罩移动到覆盖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将嵌条布缝合在衣服的主布料上,同时,在主布料和嵌条布上形成规定的切缝,从而形成口袋。
在利用嵌条缝制缝纫机进行缝制时,在针板上表面,重叠配置主布料和其上方的嵌条布,在它们上面载置剖面倒T字状的保持体,该保持体由底板部和在该底板部上表面垂直地直立设置的立板部构成。并且,保持为下述状态,即,使嵌条布的两端部分别从保持体的底板部的上表面沿着立板部而折返,由进给机构使各布料向规定方向进给,同时,利用在保持体的立板部的两侧进行落针的2根缝针,进行缝制。另外,在该缝制时,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地使中心切刀上下移动,形成用于形成口袋开口部的直线状的中心切缝,然后,通过使以大致V字状配置的角切刀从设置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的开口部开始上下移动,形成与该中心切缝的两端部侧相连续的分支为两叉的大致V字状的角切缝,进行缝制。然后,通过在缝制结束后使嵌条布翻转1次,使其穿过中心切缝,而形成口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如上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由于中心切刀接近缝针而配置,所以在缝针的更换时或布料的设置时等,中心切刀可能会与操作者的手指或布料接触。因此,例如如图12或者图13所示,设置切刀罩104、105。
图12所示的切刀罩104,在与中心切刀102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后方分离配置,固定在缝纫机机架106上,从后方位置延长而形成,以使其前端与位于上升位置的中心切刀102的前端相对。
另外,图13所示的切刀罩105,在中心切刀102的布料进给方向后方接近配置,固定在缝纫机机架106上,形成为沿位于上升位置的中心切刀102而垂下,使其前端覆盖中心切刀102的前端部侧面(图13的前侧侧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3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具有图12的切刀罩104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由于中心切刀102的前端附近为露出状态,所以存在会由中心切刀102的前端划伤缝制物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具有图13的切刀罩105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如图14所示,在缝制时保持体101成为下降状态,其端部接近中心切刀102。如图16所示,在保持体101的前端,设置俯视为V字形的引导部101A,以避开中心切刀102而引导布料B,在缝制时,中心切刀102位于该引导部101A的V字内而上下移动。因此,为了在缝制时不接触保持体101的引导部101A,切刀罩105无法形成为完全覆盖中心切刀102整体。
由此,在取下保持体101的非缝制时,会发生由中心切刀102前端的露出部分划伤缝制物的问题。
并且,由于切刀罩105总是如图15所示,配置在中心切刀102的侧面,所以存在下述问题,即,在缝制时沿箭头A方向进给的被缝制物的前端,在经过保持体101的引导部101A后,被切刀罩105钩挂而使被缝制物或切刀罩破损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可靠地通过切刀罩保护中心切刀,同时,防止被缝制物或切刀罩的破损,并且在不妨碍缝制准备工作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具有:缝纫机主体,其具有由主轴电动机驱动的2根缝针,通过使这2根缝针进行上下移动,在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上的主布料和嵌条布上,形成2条直线线迹;中心切刀,其位于所述2根缝针之间,且配置在与所述2根缝针的落针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前端具有刃部,可以进行升降动作;切刀罩,其设置为,与该中心切刀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相邻,保护所述中心切刀;保持体,其具有沿布料进给方向配置的底板部、沿布料进给方向而从所述底板部开始直立设置的立板部、以及从该立板部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的前端部开始分支为两叉而形成的引导部;保持体驱动单元,其使所述保持体在按压位置和所述按压位置上方的上升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保持体处于按压位置时,所述保持体将嵌条布按压在主布料上,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中心切刀两侧;以及一对大压脚,其下降至所述保持体的两侧而按压保持主布料和嵌条布,可以沿布料进给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罩设置为,可以在覆盖所述中心切刀的至少刃部的覆盖位置、和从所述中心切刀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远离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另外,所述嵌条缝制缝纫机具有:切刀罩驱动单元,其与所述切刀罩连结,以使所述切刀罩移动至所述覆盖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使保持体驱动单元和切刀罩驱动单元联动而驱动,以使在由所述保持体驱动单元使所述保持体向按压位置移动时,由所述切刀罩驱动单元使所述切刀罩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在由所述保持体驱动单元使所述保持体向所述上升位置移动时,由所述切刀罩驱动单元使所述切刀罩向所述覆盖位置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在进行缝制时,由于不必由切刀罩覆盖中心切刀,所以控制单元利用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保持体移动到按压位置。此时,控制单元利用切刀罩驱动单元使切刀罩移动到退避位置。
另一方面,在缝制结束,由于拉出缝制物或进行设备维护时,必须由切刀罩覆盖中心切刀,所以控制单元利用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保持体移动到上升位置。此时,控制单元通过切刀罩驱动单元使切刀罩移动至覆盖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控制单元使各驱动单元联动地驱动,切刀罩与保持体不会在中心切刀附近相互接近,所以即使增大切刀罩以覆盖中心切刀的包括切断刃部的整个前端,切刀罩与保持体也不会发生冲突。
由此,可以使当前由于空间上的制约而被限制了大小的切刀罩变大,可以利用切刀罩而减少中心切刀的露出。
另外,由于无论是非缝制时还是缝制时,操作者不用总是注意中心切刀的位置,所以可以提高中心切刀附近的操作性。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使所述保持体驱动单元和所述切刀罩驱动单元共用一个驱动源。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可以由一个驱动源使保持体和切刀罩移动,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用于取得各驱动源的动作定时同步的控制。
由此,可以廉价且简单地控制保持体和切刀罩的联动。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所述切刀罩具有至少可以覆盖所述中心切刀的刃部的所述布料进给方向上的整个宽度的宽度,在所述覆盖位置上,至少覆盖所述中心切刀的刃部的所述布料进给方向上的整个宽度。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中心切刀的整个刃部全部被覆盖,所以防止被缝制物、切刀罩及中心切刀的破损,同时操作者可以在忽略中心切刀的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缝制准备工作等,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者3中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所述切刀罩,在所述覆盖位置上与所述中心切刀的前后两侧相对配置。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所述切刀罩,可以与所述中心切刀的前后两侧相对地形成两叉状。
根据技术方案4或者5所述的发明,由于中心切刀利用切刀罩覆盖其正面侧及背面侧的两侧面,所以中心切刀的刃部完全不会从切刀罩露出,可以防止被缝制物、切刀罩及中心切刀的破损,同时,操作者可以在忽略中心切刀的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缝制准备工作等,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在进行缝制时,不必由切刀罩覆盖中心切刀,所以控制单元利用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保持体移动到压位置。此时,控制单元利用切刀罩驱动单元使切刀罩移动至退避位置。
另一方面,由于在缝制结束,进行缝制物拉出或设备维修时,必须由切刀罩覆盖中心切刀,所以控制单元利用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保持体移动到上升位置。此时,控制单元利用切刀罩驱动单元使切刀罩移动到覆盖位置。
由此,即使扩大切刀罩的面积以使其覆盖中心切刀整体,在缝制时切刀罩与保持体也不会发生冲突。
由此,可以扩大当前由于空间而被限制大小的切刀罩的面积,利用切刀罩可靠地保护中心切刀,防止在非缝制时被缝制物和切刀罩的破损,同时操作者可以顺利地进行缝制准备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可以通过一个驱动源使保持体和切刀罩移动,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用于取得各驱动源的动作定时同步的控制。
由此,可以廉价且简单地控制保持体及切刀罩的联动。
根据技术方案3、4、5所述的发明,作为中心切刀,由于中心切刀的至少刃部不会从切刀罩向外露出,所以防止被缝制物等的破损,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心切刀附近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概略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中心切刀机构的斜视图。
图4是中心切刀及切刀罩附近的斜视图。
图5是中心切刀及切刀罩的横剖面图。
图6是保持体驱动单元及切刀罩驱动单元的说明图。
图7是保持体机构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9是说明保持体及切刀罩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进行缝制的情况下,保持体位于按压位置,切刀罩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左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未进行缝制的情况下,保持体位于上升位置,切刀罩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左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现有切刀罩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左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现有切刀罩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左视图。
图14是图13的机构中的问题点的说明图。
图15是图13的机构中的问题点的说明图。
图16是保持体的前端周边的放大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优选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中所示的XYZ轴为基准,确定各个方向,Z轴方向与后述的中心切刀的上下移动方向一致,进行缝制作业的平面与Z轴方向正交,将与该作业平面平行且进行布料进给的方向作为X轴,将与作业平面平行且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结构)
如图1所示,嵌条缝制缝纫机1(以下称为缝纫机1)是下述的缝纫机,即,利用进行上下移动的两根缝针31、31,在由主布料和嵌条布组成的布料(缝制物)上形成两条平行的线迹,以将嵌条布缝合在主布料上,同时,沿这些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F形成直线状的切缝,并在该切缝的两端部形成大致V字状的切缝。
如图1~图8所示,缝纫机1具有:缝纫机工作台2,其成为缝制的工作台,同时载置主布料;以及缝纫机主体3,其配置在缝纫机工作台2上,具有保持在针棒33(参照图3)上的两根缝针31、31,该针棒由主轴电动机32(参照图8)驱动,通过使两根缝针31、31进行上下移动,在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2上的主布料及嵌条布上,形成两条直线线迹。
缝纫机1具有中心切刀机构4,该中心切刀机构4具有设置在缝纫机主体3上的中心切刀41、和覆盖该中心切刀41的切刀罩42,该中心切刀机构4在缝针31、31的布料进给方向F的下游侧升降,在各布料的两条直线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切缝。
缝纫机1具有保持体机构5,该保持体机构5具有:保持体51,其在主布料的上侧从上方按压嵌条布;保持体驱动单元52,其使该保持体51驱动(参照图7);以及作为引导单元的引导机构53,其引导保持体51的移动(参照图7)。
缝纫机1具有布料移动机构(未图示),其具有一对大压脚6、6,该大压脚6、6下降至保持体51的两侧而对由主布料及嵌条布组成的布料进行按压保持,通过大压脚6、6向布料进给方向F的移动,进行由主布料及嵌条布构成的布料的进给。
缝纫机1具有角切刀7,其在成为直线状切缝两端的位置,形成大致V字状的切缝。
缝纫机1具有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部8,其控制中心切刀41的上下移动、缝针31的上下移动、保持体51的移动、以及其他与缝制有关的驱动。
即,缝纫机1是可以进行所谓的嵌条缝制的缝纫机,其通过由控制装置8对各驱动源的控制,使各机构动作,在主布料上重叠缝合嵌条布。
(缝纫机工作台及缝纫机架)
缝纫机工作台2,其上表面与X-Y平面平行,在水平状态下使用。该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沿布料的进给方向F、即X轴方向而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形状。在该缝纫机工作台2上配置大压脚6、6及保持体51,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下侧配置角切刀7。
另外,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两根缝针31、31(所谓的双针31、31)的下方位置设置针板21。在该针板21上设置分别与双针31、31对应的针孔,在各针孔的下侧分别配置水平釜(未图示)。即,分别插入各缝针31、31中的缝线,在各自的针板21的下侧分别被对应的各水平釜捕捉,缠绕在从水平釜抽出的下线上而进行缝制。
另外,在针板21的两个针孔的大致中间、且在布料进给方向F的下游侧,形成使中心切刀41插入的狭缝,并配置通过与中心切刀41的协同动作而切断布料的固定切刀(未图示)。
缝纫机主体3将嵌条布缝合在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2上的主布料上,该缝纫机主体具有:底座部3a,其配置于缝纫机工作台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旁边;纵向机体部3b,其从底座部3a开始直立设置;以及臂部3c,其从纵向机体部3b的上端部开始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在该臂部3c内设置:两根缝针31、31,其使缝线穿过,进行上下移动;针棒驱动机构(未图示),其使两根缝针31、31上下移动;以及中心切刀机构4等。并且,在臂部3c的前端侧下端部(所谓的颚部),下垂支持两根缝针31、31及中心切刀41。
(中心切刀机构)
如图1~图5所示,中心切刀机构4,通过中心切刀41的升降,在2条直线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切缝。
在中心切刀机构4中具有:中心切刀41,其与2根缝针31、31的落针位置相比配置在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在下端(前端)形成刃部41a(图3),以利用上下移动而形成直线状切缝;后述的切刀罩42;切刀棒43,其在下端部安装有中心切刀41,同时,在臂部3c内可沿Z轴方向滑动地被支撑;切刀电动机44,其是向中心切刀41施加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力的步进电动机;多个连杆体46,其经由相对于切刀电动机44的输出轴44a偏心地安装的偏心凸轮45,向切刀棒43传递上下驱动力;作为致动器的气缸47,其成为中心切刀41的可切断状态(下降位置)和切断限制状态(上升位置)的切换动作的驱动源;挡块48,其使气缸47的突出时的柱塞在规定位置停止;以及切刀罩驱动单元10,其使切刀罩42移动。
中心切刀机构4可以切换为以下状态:可切断状态,该状态是在气缸47位于后退位置(图3的状态)时,将切刀电动机44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中心切刀41的上下往返动作,并进行传递;以及切断限制状态,该状态是在气缸47位于前进位置(未图示)时,不将切刀电动机44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中心切刀41。
如果气缸47在后退状态下,切刀电动机44进行旋转驱动,则通过安装在面向Y轴方向的输出轴44a上的偏心凸轮45,经由多个连杆体46,使切刀棒43及中心切刀41上下移动而进行切断动作。
另一方面,在气缸47位于前进状态时,多个连杆体46配置为不将切刀电动机44的动力传递到切刀棒43,并且,维持中心切刀41位于针板21上方的退避状态。
由此,通过气缸47的驱动,中心切刀41可以切换为可切断状态和切断限制状态。
如图2、图6、图8所示,切刀罩驱动单元10具有气缸11和电磁阀12。在这里,电磁阀12如图6所示,与保持体驱动单元52中的气缸54的电磁阀12为同一部件,气缸11和气缸54共用一个驱动源。
电磁阀12利用控制装置8控制驱动,通过电磁阀12的驱动,气缸11的连杆体11a移动,从而可以使切刀罩42移动。
气缸11安装在缝纫机主体3上,连杆体11a设置为,使前端朝向中心切刀41而可以伸缩。
在连杆体11a的前端安装切刀罩42,气缸11使切刀罩42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即,与中心切刀41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相邻而覆盖中心切刀41的覆盖位置(图11所示的位置)、和在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从中心切刀41分离而退避的退避位置(图10所示的位置)。
(切刀罩)
如图2、图4、图5所示,切刀罩42形成为,在覆盖位置覆盖中心切刀41的包括刃部41a在内的前端部整体,并且从两面(正面侧及背面侧)覆盖中心切刀41。
具体地说,切刀罩42形成为,宽度宽于中心切刀41的前端部的布料进给方向的整个宽度,至少宽于刃部41a的布料进给方向的整个宽度,并且,其前端分支为两叉,在覆盖位置上的由前端的分支而形成的空间内,由切刀罩42至少覆盖中心切刀41的刃部41a的整个两侧部。由此,在切刀罩42位于覆盖位置的情况下,由于收容了中心切刀41的整个刃部41a,所以不可能与刃部41a直接接触。
另外,切刀罩42也可以成为以下形状,即,在覆盖位置不仅覆盖中心切刀41的前端部,而且贯穿全长而覆盖整个宽度、两侧。
(保持体机构)
如图2、图7所示,保持体机构5具有:保持体51,其具有底板部51a、立板部51b以及引导部51c,该底板部51a形成为使一个方向为长度方向,配置为在缝制时使长度方向沿着布料进给方向,该立板部51b在该底板部51a上直立设置,与底板部51a一起使嵌条布沿着该部件而进行支撑,该引导部51c形成为,从该立板部51b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的前端部开始分支为两叉;驱动单元52,其支撑保持体51,以将嵌条布按压在主布料上,同时,使保持体在引导部51c位于中心切刀41两侧的按压位置、和按压位置上方的上升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及引导机构53,其在使保持体51在按压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时,一边使引导部51c在布料进给方向上移动以穿过2根缝针31、31之间,一边引导进行往复移动的保持体51。
保持体驱动单元52如图6、图8所示,具有:气缸54;以及电磁阀12,其对该气缸54进行供气/排气。在这里,电磁阀12如图6所示,与切刀罩驱动单元10中的气缸11的电磁阀12为同一部件,气缸11与气缸54共用一个驱动源。
电磁阀12,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其驱动,通过电磁阀12的驱动,气缸54的连杆体54a移动,从而可以使保持体51移动。
另外,保持体机构51具有支撑体56,其固定在缝纫机主体3的臂部3c的前面,气缸54设置于该支撑体56上。
在气缸54的连杆体54a上连接连结腕部57,其将保持体51和气缸54连结。连结腕部57具有连结在连杆体54a上的第1腕部57a、和连结在该第1腕部57a上的第2腕部57b。第1腕部57a和第2腕部57b由拐角部57c连结,第1腕部57a和第2腕部57b弯曲地被连结而固定,从而形成大致L字状。
拐角部57c被轴支撑在支撑体56上,连结腕部57以拐角部57c为轴心,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撑体56上。
另外,在该连结腕部57的拐角部57c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撑体56上的位置上,设置检测保持体51高度的旋转位置传感器(未图示)。
在连结腕部57的第2腕部57b上连结保持体轴58,在该保持体轴58上设置连结体59。在连结体59上连结保持体51的立板部51b。
引导机构53具有:圆弧状的圆弧槽56a,其形成于支撑体56上;引导销53a,其嵌入该圆弧槽中,可沿圆弧槽56a移动;以及连结板53b,其在一端安装引导销53a,在另一端使保持体轴58贯穿。
连结板53b,在其另一端,还利用保持体轴58与连结腕部57的第2腕部57b的端部连结,相对于连结腕部57,连结板53b可以自由转动。
另外,气缸54通过推出连杆体54a,使连结腕部57转动以使第2腕部57b朝下方下降,同时,保持体轴58沿圆弧槽56a向下方移动,将保持体51移动至按压位置。另外,气缸54通过拉入连杆体54a,使连结腕部57转动,以使第2腕部57b朝上方抬起,同时保持体轴58沿圆弧槽56a向上方移动,保持体51移动至上升位置。
另外,由于经由连结板53b,引导销53a配置在远离保持体轴58轴心的位置上,并且嵌入到圆弧槽56a中,所以保持体51不仅与引导销53a的动作同步地进行上下移动,而且在引导销53a上下移动的同时,还利用保持体轴58旋转,使其在保持体51的长度方向上也移动。
由此,引导机构53可以将气缸54的连杆体54a的往复移动,变换为保持体51的上下方向、长度方向这两者的移动。
(大压脚)
如图1所示,大压脚6、6分别从上方按压主布料及设置于保持体51上的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外侧。大压脚6、6以隔着保持体51相对的方式设置一对,构成为可以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在下降位置上,将沿着保持体51而引导的主布料及嵌条布,在双针31、31的两侧按压保持,并向布料进给方向F输送。
大压脚6、6具有:支撑部件61,其支撑大压脚6、6;气缸(未图示),其经由支撑部件61使大压脚6、6上下移动;以及压脚电动机(未图示),其经由支撑部件61,使由大压脚6、6按压的嵌条布及主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F移动。
各大压脚6、6分别为长方形的平板,在分别使长度方向沿着X轴方向的状态下,被支撑部件61保持。并且,各大压脚6、6被支撑为,其平板面与X-Y平面平行。并且,通过气缸的驱动,可以切换为上下两个位置,在上位置时离开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在下位置时处于缝纫机工作台2上表面的高度。另外,两个大压脚6、6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下被支撑,以使在它们之间至少可以通过保持体51的立板部51b。
支撑部件61在缝纫机工作台2上可沿X轴方向移动地被支撑,所支撑的两个大压脚6、6配置为,通过双针31、31的上下移动路径的外侧。另外,支撑部件61经由滚珠丝杠机构(未图示),由压脚电动机驱动。
(角切刀)
如图1所示,角切刀7配置在缝纫机工作台2下方,且位于大压脚6、6经过的路径上,通过使角切刀7从下方刺穿从大压脚6、6输送来的嵌条布及主布料,在直线状切缝的两端位置上形成大致V字形的切缝。
角切刀7由并列的一对三角形切刀组成,排列为从其前端侧观察到的形状为V字状,在使该前端部朝向上方的状态下被支撑。另外,通过利用角切刀电动机(未图示),从低于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的下方开始向上方移动,从而可以在布料上形成V字状的切缝。另外,两个角切刀7、7,可以调节一对三角形切刀间的角度,可以与由双针31、31形成的两条线迹的间隔相对应。
(控制装置)
如图8所示,在控制装置8上连接作为其控制对象的主轴电动机32、切刀电动机44、气缸11及气缸54的电磁阀12。并且,在控制装置8上连接气缸47的电磁阀49,其切换中心切刀41的动作状态和非动作状态。另外,进行大压脚6、6的升降的气缸(未图示),及进行角切刀7、7的升降的各上下移动用电动机(未图示)等与控制装置8连接。
控制装置8具有:CPU 81,其进行各种运算处理;ROM 82,其写入执行嵌条缝制缝纫机1的各种功能和动作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及各种缝制数据;以及RAM 83,其将与CPU 81的处理有关的各种数据储存在工作区域。
在ROM 82中存储下述的控制程序,即,使各驱动单元10、52联动而驱动,以使得在通过保持体驱动单元52使保持体51移动到按压位置时,利用切刀罩驱动单元10使切刀罩42移动到退避位置,在利用保持体驱动单元52使保持体51移动到上升位置时,利用切刀罩驱动单元10使切刀罩42移动到覆盖位置。
即,通过CPU 81执行控制程序,控制装置8作为控制单元起作用。
(保持体及切刀罩的动作、作用及效果)
对保持体51及切刀罩42的动作进行说明。
(缝制开始时)
如图9所示,在控制装置8的CPU 81识别了缝制开始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是),由于没有必要由切刀罩42覆盖中心切刀41,所以CPU 81读取存储在ROM 82中的控制程序,控制电磁阀12的驱动,使保持体驱动单元52的气缸54驱动(步骤S2)。
在这里,气缸54进行驱动,以使保持体51从上升位置向按压位置移动。即,使气缸54的连杆体54a从气缸内推出。由此,连结腕部57以拐角部57c为中心进行旋转,设置在第2腕部57b前端的引导机构53的引导销53a,沿着圆弧槽56a向下方移动。利用引导销53a的下降,保持体轴58也下降,保持体51也随之下降。其结果,如图10所示,可以使保持体51从上升位置移动到押压位置。
另外,以与保持体驱动单元52的驱动联动的方式,控制装置8通过由CPU 81执行控制程序,控制电磁阀12的驱动,使切刀罩驱动单元10的气缸11驱动(步骤S2)。
在这里,气缸11进行驱动,以使切刀罩42从覆盖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即,使气缸11的连杆体11a向气缸内退避。由此,与连杆体11a一起,切刀罩42也退避到远离中心切刀41的位置。其结果,如图10所示,切刀罩42从覆盖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
(缝制结束时)
然后,在CPU 81识别了缝制结束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是),由于在拉出缝制物或进行设备维护时,必须由切刀罩42覆盖中心切刀41,所以CPU 81读取存储在ROM 82中的控制程序,控制电磁阀12的驱动,使切刀罩驱动单元10的气缸11驱动(步骤S4)
在这里,气缸11进行驱动,以使切刀罩42从退避位置向覆盖位置移动。即,气缸11的连杆体11a从气缸内推出。由此,与连杆体11a一起,切刀罩42也向中心切刀42靠近移动。其结果,如图11所示,可以使切刀罩42从退避位置移动到覆盖位置,由切刀罩42覆盖中心切刀41。
另外,以与切刀罩驱动单元10的驱动联动的方式,控制装置8通过由CPU 81执行控制程序,控制电磁阀12的驱动,使保持体驱动单元52的气缸54驱动(步骤S4)。
在这里,气缸54进行驱动,以使保持体51从按压位置向上升位置移动。即,使气缸54的连杆体54a向气缸内退避。由此,连结腕部57以拐角部57c为中心进行旋转,设置于第2腕部57b前端的引导机构53的引导销53a沿着圆弧槽56a向上方移动。由于引导销53a的上升,保持体轴58也上升,保持体51也随之升起。其结果,如图11所示,可以将保持体51从按压位置移动到上升位置。
由于切刀罩42在覆盖位置处,与中心切刀41的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外缘相比,向布料进给上游侧突出,所以切刀罩42一直存在至与保持体51的引导部51c发生干涉的位置,但是在保持体51移动至按压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切刀罩42移动到退避位置,所以切刀罩42不会与保持体51发生冲突。
这样,由于控制装置8使各驱动单元10、52联动而驱动,所以切刀罩42与保持体51不会在中心切刀41附近互相接近。由此,即使扩大切刀罩的面积以覆盖中心切刀41的整体,切刀罩42也不会与保持体51发生冲突。
由此,可以扩大当前由于空间上的制约而被限制大小的切刀罩42的面积,可以强化由切刀罩42对中心切刀41的保护。
此外,中心切刀41的布料进给方向F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由切刀罩42覆盖,此外还从正面侧及背面侧覆盖。即,在切刀罩42位于覆盖位置的情况下,由切刀罩42将中心切刀41完全覆盖,不会与中心切刀41直接接触。其结果,操作者不用时常注意中心切刀41的位置,也不会触碰到中心切刀而受伤。
由此,可以强化中心切刀41的保护,可以实现中心切刀41附近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并且,由于使气缸11和气缸54由作为驱动源的一个电磁阀12驱动,所以可以使保持体51与切刀罩42联动,没有必要进行为了取得气缸11与气缸54的动作定时同步的控制。
由此,可以廉价且简单地控制保持体51与切刀罩42的联动。
Claims (5)
1.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具有:
缝纫机主体,其具有由主轴电动机驱动的2根缝针,通过使这2根缝针进行上下移动,在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上的主布料和嵌条布上,形成2条直线线迹;
中心切刀,其位于所述2根缝针之间,且配置在与所述2根缝针的落针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前端具有刃部,可以进行升降动作;
切刀罩,其设置为,与该中心切刀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相邻,保护所述中心切刀;
保持体,其具有沿布料进给方向配置的底板部、沿布料进给方向而从所述底板部开始直立设置的立板部、以及从该立板部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的前端部开始分支为两叉而形成的引导部;
保持体驱动单元,其使所述保持体在按压位置和所述按压位置上方的上升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保持体处于按压位置时,所述保持体将嵌条布按压在主布料上,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中心切刀两侧;以及
一对大压脚,其下降至所述保持体的两侧而按压保持主布料和嵌条布,可以沿布料进给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刀罩设置为,可以在覆盖所述中心切刀的至少刃部的覆盖位置、和从所述中心切刀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远离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所述嵌条缝制缝纫机具有:
切刀罩驱动单元,其与所述切刀罩连结,以使所述切刀罩移动至所述覆盖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其使保持体驱动单元和切刀罩驱动单元联动而驱动,以使在由所述保持体驱动单元使所述保持体向按压位置移动时,由所述切刀罩驱动单元使所述切刀罩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在由所述保持体驱动单元使所述保持体向所述上升位置移动时,由所述切刀罩驱动单元使所述切刀罩向所述覆盖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保持体驱动单元和所述切刀罩驱动单元共用一个驱动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刀罩具有至少可以覆盖所述中心切刀的刃部的所述布料进给方向上的整个宽度的宽度,在所述覆盖位置上,至少覆盖所述中心切刀的刃部的所述布料进给方向上的整个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刀罩,在所述覆盖位置上与所述中心切刀的前后两侧相对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刀罩,可以与所述中心切刀的前后两侧相对地形成两叉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99251A JP2010035672A (ja) | 2008-08-01 | 2008-08-01 | 玉縁縫いミシン |
JP2008199251 | 2008-08-01 | ||
JP2008-199251 | 2008-08-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8832A CN101638832A (zh) | 2010-02-03 |
CN101638832B true CN101638832B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131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15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8832B (zh) | 2008-08-01 | 2009-07-31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149310A2 (zh) |
JP (1) | JP2010035672A (zh) |
CN (1) | CN10163883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4956A (zh) * | 2019-09-12 | 2020-06-12 | 李选平 | 一种服装附件批量连续加工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35160A (en) * | 1986-07-23 | 1988-04-05 | Klaus Hampel | Cuttin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
CN1837443A (zh) * | 2005-03-24 | 2006-09-27 | 重机公司 | 嵌条缝纫机 |
CN101104984A (zh) * | 2006-05-01 | 2008-01-16 | Juki株式会社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CN101135087A (zh) * | 2006-08-31 | 2008-03-05 | Juki株式会社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2008
- 2008-08-01 JP JP2008199251A patent/JP2010035672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07-31 CN CN2009101615534A patent/CN1016388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7-31 EP EP20090166988 patent/EP2149310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35160A (en) * | 1986-07-23 | 1988-04-05 | Klaus Hampel | Cuttin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
CN1837443A (zh) * | 2005-03-24 | 2006-09-27 | 重机公司 | 嵌条缝纫机 |
CN101104984A (zh) * | 2006-05-01 | 2008-01-16 | Juki株式会社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CN101135087A (zh) * | 2006-08-31 | 2008-03-05 | Juki株式会社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1-321589A 2001.11.20 |
JP特开2006-68302A 2006.03.16 |
JP特开2006-87813A 2006.04.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49310A2 (en) | 2010-02-03 |
JP2010035672A (ja) | 2010-02-18 |
CN101638832A (zh) | 2010-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33206B (zh) | 一种具有折料结构的织带机 | |
CN103710905B (zh)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
CN102535034B (zh) | 带环缝制装置以及带环缝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5696203B (zh) | 一种自动上罗纹机 | |
WO2018101014A1 (ja) | 穿孔装置及びその穿孔装置を備えた刺繍ミシン | |
EP0245214A1 (en) | Improved automatic machine for sewing different kinds of articles, especially articles made of leather | |
CN105133205B (zh) | 一种用于鞋舌的织带加工方法 | |
CN101845716B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CN101638832B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JP5329079B2 (ja) | 玉縁縫いミシンの玉布押さえ機構 | |
JP4291972B2 (ja) | ミシン | |
CN101892563B (zh) | 缝纫机 | |
JP2007097764A (ja) | ミシンのスタッカ装置 | |
CN1120418A (zh) | 缝纫机的剪线器 | |
JPS5944072B2 (ja) | ミシン用加工片トリミング装置 | |
JP5253947B2 (ja) | ベルトループ縫いミシン | |
CN105133195A (zh) | 一种具有压料结构的织带机 | |
CN101135089B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CN102877219A (zh) | 带环缝制缝纫机 | |
KR102082576B1 (ko) | 적층 원단 고정장치 | |
KR100989741B1 (ko) | 단추 구멍 사뜨기 재봉틀 | |
KR101296280B1 (ko) | 웰팅 재봉기 | |
CN101302686B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WO1999053126A1 (en) | Machine for stitching a shoe upper to a relative sole | |
CN1676714B (zh) | 圆头钮孔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