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9384B -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9384B
CN101629384B CN2008100407296A CN200810040729A CN101629384B CN 101629384 B CN101629384 B CN 101629384B CN 2008100407296 A CN2008100407296 A CN 2008100407296A CN 200810040729 A CN200810040729 A CN 200810040729A CN 101629384 B CN101629384 B CN 101629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ding
assistant
polyurethane resin
polyureas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407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9384A (zh
Inventor
邬花元
夏佳弟
刘国
孙向浩
王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feng Super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FON MICREOFIB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FON MICREOFIB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FON MICREOFIB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407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9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9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9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3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浮色助剂,其含有聚氨酯树脂、聚脲、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和有机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抗浮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在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加入胺,搅拌混匀,滴加异氰酸酯,搅拌反应合成聚脲;向产物中加入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并使其分散均匀。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抗浮色助剂在超细纤维合成革表面涂覆上色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具有动态和静态抗浮色性,比常规的润湿剂、分散剂、抗浮色助剂的抗浮色性好,且该助剂和树脂体系相同,能完全与之相容,不会因添加量增大后对成品产生缺陷,简化了合成革生产,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应用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绒面超细纤维合成革,也称为仿麂皮超细纤维合成革;2、表面修饰超细纤维合成革。表面修饰一般是采用高分子树脂配以色料和助剂,采用离型纸的方式转移涂敷而赋予超细纤维各种花纹、颜色、功能等。
进行表面涂敷的高分子材料有:丙烯酸树脂(PA)、聚氯乙烯树脂(PVC)、聚乙烯树脂(PE)、聚氨酯树脂(PU)等。由于聚氨酯(PU)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与力学性能,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PU革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良好的撕裂强度和伸长率,同时该皮革还具有制品表面平坦,手感丰满、舒适,回弹性好等优点。现大部分皮革产品都是以PU树脂为涂敷材料来进行生产的。
聚氨酯合成革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加入不同的色粉、色浆等,从而赋予合成革各种颜色。但是,不同色粉、色浆的加入,以及各种色粉、色浆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都不一样,有的为无机的、有的为有机的,且各种色粉、色浆的比重、表面积、吸油率、以及与聚氨酯树脂的相容性都不一样。在生产时因色粉、色浆的各方面的性质不同而出现分层、絮凝等现象,从而使生产时颜色分布不均匀,产生色花、色斑、色条以及前后颜色不均一等。
当前解决聚氨酯树脂生产时的浮色现象主要是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润湿剂和抗浮色助剂来降低其浮色程度。这类助剂一般是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者是有机硅、丙烯酸改性的中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助剂和聚氨酯树脂是两个体系,助剂加入到聚氨酯树脂中后,相互间不能完全相容,加入少时其抗浮色效果不佳,加入多时会在生产时带来其它缺陷,如缩孔、针孔、或者提前剥离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的用于抗浮色现象的助剂与聚氨酯不能完全相容,加入量少时抗浮色效果不佳,加入量多时会形成缩孔、针孔,助剂提前剥离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抗浮色助剂,其具有良好的抗浮色效果,并与聚氨酯树脂的相容性很好,助剂加入量范围较宽。
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含有聚氨酯树脂、聚脲、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和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应与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相同或相近似,以使得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能和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中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质量较佳的占抗浮色助剂中总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60~90%。
其中,所述的聚脲为二脲、四脲和多脲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的为二脲或四脲。所述的聚脲的质量占抗浮色助剂的总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较佳为3~30%,当大于30%时,所制备的抗浮色体系粘度大,且在聚脲合成过程中放热量大,反应不易控制。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中,聚脲均匀分散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体系中。
其中,所述的高触变性固体粉末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如二氧化硅(白炭黑)、煅烧高岭土、蒙脱土等。因二氧化硅具有质轻,比表面积高,以及加入到树脂后触变性高等优点,本发明优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因制作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相法二氧化硅和沉淀法二氧化硅。其中气相二氧化硅具有质轻,粒度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用量少,触变性更高,以及与树脂的相容性好等优点,因此,本发明更优选气相二氧化硅。所述的高触变性固体粉末的质量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较佳为2~10%。
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为本领域中现有的各种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常使用的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DMF)、甲乙酮(MEK)、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等,优选为质量比为60~80∶20~40的DMF和MEK的混合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的含量较佳的为抗浮色助剂的质量百分比60~93%。
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还可含有本领域其它常用助剂,如抗氧剂、抗热氧化剂、稳定剂、流平剂和润湿分散剂等。上述常用助剂的含量为各类助剂在本领域中常规用量。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是指:当不含其它常用助剂时,为聚氨酯、聚脲和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当含有其他常用助剂时,为聚氨酯、聚脲、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和非挥发性的常用助剂。
本发明还涉及该抗浮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加入胺,搅拌混匀,滴加异氰酸酯,搅拌反应合成聚脲。
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含有少量能和异氰酸酯反应的活性成分,但不含能与胺反应的活性成分,并且胺和异氰酸酯反应速度快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的活性成分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因此本发明的方法中先加胺,再加入异氰酸酯。
加入胺后搅拌均匀是为了避免在后续合成时容易出现反应速度快、结块和体系中聚脲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此步骤中,搅拌速度较佳为800~2000转/分钟。
异氰酸酯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是因为胺和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很快,是一个放热过程,如果直接大量加入到体系中,将局部出现反应过快而使体系不稳定,造成如结块等现象的产生。异氰酸酯较佳的滴加时间在5~25分钟。
反应过程在搅拌条件下进行,使得体系分散均匀,同时尽量分散体系所产生的热量,避免颗粒状物质的产生,有利于后续加工或生产。此步骤中,搅拌速度较佳为800~2000转/分钟。反应过程的温度在自然室内温度下进行即可,具体温度范围可为-20~40℃;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为10~60分钟。
其中,所述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可为本领域中现有的各种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其指聚氨酯树脂溶解和/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浆料。本发明中,所述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的粘度较佳的为2~50Pa.s,固含量较佳的为5~20%。其中,固含量是指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的质量百分比。可使用市售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商品,如常用的几种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华峰集团有限公司的JF-S-AH8060和JF-S-AH8090;宇田化工的YT-1385和YT-1385C;烟台华大的HD-160。若粘度较大,可用有机溶剂将其稀释为所需粘度的浆料。所述的有机溶剂同前述,可为本领域中现有的各种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使用的有机溶剂。所述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也可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自行制备。
其中,所述的胺和异氰酸酯的选择及其用量比根据所需合成的聚脲按常规合成聚脲的方法选取。如合成二脲,可以是摩尔比为1∶1~2∶1的一元胺和二异氰酸酯,或者是摩尔比为1∶1~2∶1的单异氰酸酯和二元胺。如合成四脲,可选择二元胺、一元胺和二异氰酸酯以摩尔比1∶2∶2进行反应。如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不是1∶2∶2时,则可以形成多脲,或者是二脲和四脲的混合物。所述的胺和异氰酸酯的总质量与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较佳的为1∶2~10。
所述的一元胺较佳的选自C1~C30的脂肪胺、环己胺、苯胺、苯甲胺等;二元胺较佳的选自乙二胺、异佛尔酮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H12MDA)等。较佳的,对于胺的选用还需考虑其耐黄变性能、反应活性、价格、型态(最好是液体)、与聚氨酯树脂的分散溶解性和所得产品的触变性等,以使制得的抗浮色助剂具有最佳的性能。
所述的异氰酸酯的选用较佳的需考虑合成聚脲时的反应温度。因胺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脲的温度一般在30℃以下,优选反应活性相对较低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己撑二异氰酸酯(HDI)和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使反应尽可能在常温下进行。如果选用活性较大的二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须在低温下进行反应。此外,较佳的还需考虑其耐黄变性能和价格。
步骤(1)是本发明的关键步骤。因聚脲在常温下以固体的方式存在,难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因此本发明通过采用以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为母体进行聚脲合成,使聚脲能均匀的分散于树脂体系中。因聚脲与聚脲、聚脲与母体树脂之间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大量的氢键,体系的粘度急剧上升,而当具有剪切力时,氢键将被打破,体系的粘度随着剪切力的增大急剧下降,但当剪切力撤除后,氢键又重新形成,赋予体系很高的触变性,提高体系的静态抗浮色性。同时聚脲还可以和颜料之间形成氢键,颜料分散均匀后能稳定的分散于体系之中,提高树脂的动态抗浮色性。通过提高动态和静态抗浮色性,从而达到整体抗浮色效果。
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产物中,加入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并使其分散均匀。
较佳的操作:搅拌条件下,加入高触变性固体粉末,搅拌分散,然后进行研磨分散即可。其中搅拌转速较佳的为1000~2000转/分钟;高触变性固体粉末的加入量较佳的为最终制得的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2~10%;搅拌分散时间较佳的为20~60分;研磨分散的程度较佳的为细度小于或等于5μm(以刮板细度计测量)。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在超细纤维合成革表面修饰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①抗浮色效果好,其抗浮色性能可以和当前加入分散剂、抗浮色助剂的抗浮色性能相媲美,甚至更优于采用分散剂、抗浮色助剂的效果;②可以减少合成革因加入分散剂、抗浮色助剂等带来的缺陷;③该助剂的加入量比较宽松,因该助剂和聚氨酯树脂属于同一体系,两者能互溶,量大后产品不出现其它缺陷,如缩孔、针孔、助剂表面迁移等;④该助剂中加入高触变性固体粉末,使助剂具有动态和静态抗浮色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的简称及其对应的中文全称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己撑二异氰酸酯(HDI)、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多元醇(PTMG)、聚碳酸酯多元醇(PC)、1,4-丁二醇(1,4-BD)、乙二醇(MEG)、1,6-己二醇(HD)、三羟甲基丙烷(TMP)、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QEE)、间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HER)、异佛尔酮二胺(IPDA)、3,3′-二氯-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MOCA)、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H12MDA)、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TOL)、甲乙酮(MEK)、醋酸乙酯(EA)、醋酸丁酯(BA)、聚己内酯(PCL)。
所用原材料来源如下表,其他试剂均市售可得。
表1所用原材料一览表
  序号   原材料名称   规格   生产厂家
  1   PTMG2000   工业品   BASF
  3   PTMG1000   工业品   BASF
  4   PCL2000   工业品   日本大赛璐
  5   MDI   工业品   NPU
  6   乙二醇   工业品   扬子石化
  7   1,4-丁二醇   工业品   上海启迪化工有限公司
  8   DMF   工业品   江山化工
  9   MEK   工业品   上海弘欣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10   抗氧化剂   工业品   华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11   甲醇   工业品   上海甲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实施例1自制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
将0.1mol的PTMG2000、1,4-丁二醇0.25mol、250gDMF和1g抗氧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加入到装有强扭力搅拌机、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到约50℃溶解,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2mol的MDI在约80℃的温度下反应120min,然后每隔约30min补加约0.05mol的MDI,视粘度的大小而补加溶剂150gDMF和100gMEK,当粘度达120Pa.s时,加入0.8g甲醇封端,终止反应,并加入剩余的溶剂180g DMF和45gMEK,反应20min后,测试无NCO时,加入有机硅系列流平剂BYK-9565(毕克中国)0.5g,以及稳定剂碳化二亚胺(PCD)(上海传信化工有限公司)1.0g,在相同的温度下保温约60min,冷却到50℃以下,卸料待用,得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其固含量为30.2%,粘度为90Pa.s。其中DMF与MEK的质量百分比为80∶20。
实施例1制备抗浮色助剂
用DMF和MEK的混合溶剂(质量百分比DMF∶MEK=80∶20)将参考实施例1所得到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稀释到固含量为15%,粘度为4Pa.s。加入0.1mol的IPDA和0.2mol环己胺,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0min,搅拌均匀后滴加0.2mol的IPDI,15min滴完来制备四脲,其中IPDA、环己胺和IPDI三者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1∶5,然后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反应3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25℃。制得四脲,卸料待用。取样品515g,在转速为1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缓缓加入5g白炭黑(气相),搅拌分散30min,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3遍,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所的样品的细度,当细度≤5μm时,出料待用,得样品1#。所得到的样品中,聚氨酯、聚脲、白炭黑、BHT、BYK-9565、PCD分别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79.0%、15.7%、5.1%、0.08%、0.04%、0.08%。溶剂为质量百分比为80∶20的DMF与MEK的混合溶剂,含量为抗浮色助剂的质量百分比81.73%。
实施例2制备抗浮色助剂
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选用0.2mol的苯甲胺,0.1mol的乙二胺与0.2mol的IPDI反应,15min滴加完IPDI,其中苯甲胺、乙二胺和IPDI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1∶5,然后,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25℃。制得二脲,卸料待用。取样品515g,在转速为1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缓缓加入5g白炭黑(气相),搅拌分散30min,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3遍,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所的样品的细度,当细度≤5μm时,出料待用,得样品2#。所得到的样品中,聚氨酯、聚脲、白炭黑、BHT、BYK-9565、PCD分别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79.0%、15.7%、5.1%、0.08%、0.04%、0.08%。溶剂为质量百分比为80∶20的DMF与MEK的混合溶剂,含量为抗浮色助剂的质量百分比81.73%。
实施例3制备抗浮色助剂
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选用0.2mol的苯甲胺,与0.2mol的HDI反应,15min滴加完HDI,其中苯甲胺和HDI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1∶5,然后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25℃。制得二脲,卸料待用。取样品515g,在转速为1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缓缓加入5g白炭黑(气相),搅拌分散30min,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3遍,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所的样品的细度,当细度≤5μm时,出料待用,得样品3#。所得到的样品中,聚氨酯、聚脲、白炭黑、BHT、BYK-9565、PCD分别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79.0%、15.7%、5.1%、0.08%、0.04%、0.08%。溶剂为质量百分比为80∶20的DMF与MEK的混合溶剂,含量为抗浮色助剂的质量百分比81.73%。
实施例4制备抗浮色助剂
聚氨酯树脂选用华峰集团有限公司的JF-S-AH8060,用DMF和MEK(质量比DMF∶MEK=60∶40)稀释至固含量为5%,粘度为2Pa.s。加入0.1mol苯甲胺,以8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min,搅拌均匀后滴加0.1mol的HDI,25min滴完,其中,苯甲胺和HDI的摩尔比为1∶1,苯甲胺和HDI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1∶2,然后以8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反应1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40℃。制得二脲,卸料待用。将制得的产物在转速为2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缓缓加入10g白炭黑(气相),搅拌分散20min,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3遍,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所的样品的细度,当细度≤5μm时,出料待用,得样品4#。所得到的样品中,聚氨酯、聚脲和白炭黑分别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60%、30%和10%。溶剂为DMF与MEK的混合溶剂,含量为抗浮色助剂的质量百分比93%。
实施例5制备抗浮色助剂
聚氨酯树脂选用宇田化工的YT-1385,用DMF和TOL(质量比DMF∶TOL=70∶30)稀释至固含量为20%,粘度50Pa.s,加入0.2mol的正丁胺(C4),以2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8min,搅拌均匀后滴加0.1mol的H12MDI,5min滴加完,正丁胺和H12MDI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1∶10,然后以2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反应6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20℃。制得二脲,卸料待用。将制得的产物在转速为1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缓缓加入8g煅烧高岭土,搅拌分散60min,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3遍,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所的样品的细度,当细度≤5μm时,出料待用,得样品5#。所得到的样品中,聚氨酯、聚脲和煅烧高岭土分别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95%、3%和2%。溶剂为DMF、MEK和TOL的混合溶剂,其含量占抗浮色助剂76%。该样品因聚氨酯中所含有的聚脲和白炭黑含量较少,在应用其进行合成革表面修饰过程中应加入量较大,加入量须达到30份左右才具有良好的抗浮色效果。
实施例6制备抗浮色助剂
聚氨酯树脂选用华峰集团有限公司的JF-S-AH8060,用DMF和二甲苯(质量比DMF∶二甲苯=60∶40)稀释至固含量为20%,粘度50Pa.s,加入0.2mol苯胺,0.1mol的IPDA,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min,搅拌均匀后滴加0.2mol的HDI,苯胺和HDI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1∶2,然后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反应4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10℃。制得四脲,卸料待用。将制得的产物在转速为1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缓缓加入50g蒙脱土,搅拌分散40min,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3遍,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所的样品的细度,当细度≤5μm时,出料待用,得样品6#。所得到的样品中,聚氨酯、聚脲和蒙脱土分别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60∶30∶10。溶剂为DMF、MEK和二甲苯的混合溶剂,其含量占抗浮色助剂60%。
实施例7制备抗浮色助剂
聚氨酯树脂选用华峰集团有限公司的JF-S-AH8060,用DMF和二甲苯(DMF∶二甲苯=60∶40)稀释至固含量为20%,粘度50Pa.s。加入0.15mol的正丁胺,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min,搅拌均匀后滴加0.1mol的H12MDI,正丁胺和H12MDI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2∶7,然后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反应4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10℃。制得二脲,卸料待用。将制得的产物在转速为1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缓缓加入50g蒙脱土,搅拌分散40min,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3遍,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所的样品的细度,当细度≤5μm时,出料待用,得样品7#。所得到的样品中,聚氨酯、聚脲和蒙脱土分别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70∶20∶10。溶剂为DMF、MEK和二甲苯的混合溶剂,其含量占抗浮色助剂70%。
效果实施例1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的抗浮色效果好
按本领域常用的抗浮色效果测试法测试:采用100ml的量筒,将实施例1~3制得的抗浮色助剂1#、2#、3#,作为对照的现有常规抗浮色助剂L945(德谦化工有限公司)和分散剂L794(德谦化工有限公司)抗浮色助剂,和不添加抗浮色助剂的空白组,分别按表2、表3和表4的配方配制浆料,将浆料倒入量筒中,静置24小时,查看样品在量筒中的分层情况来判断其抗浮色性能。
表2本发明抗浮色助剂干法表面修饰配比表
  序号 原料名称   数量(g)
  1 聚氨酯树脂(参考实施例1)   100
  2 抗浮色助剂(1#、2#或3#)   5
  3 DMF   30
  4 MEK   35
  5 白色粉   15
  6 黑色粉   0.2
表3现有的常规抗浮色助剂干法表面修饰配比表
  序号 原料名称   数量(g)
  1 聚氨酯树脂(参考实施例1)   100
  2 L794   0.2
  3 L945   0.6
  4 DMF   30
  5 MEK   35
  6 白色粉   15
  7 黑色粉   0.2
表4空白组干法表面修饰配比表
  序号 原料名称   数量(g)
  1 聚氨酯树脂(参考实施例1)   100
  2 DMF   30
  3 MEK   35
  4 白色粉   15
  5 黑色粉   0.2
结果发现:与空白组(不加入任何抗浮色助剂)相对照,抗浮色助剂1#、2#、3#的分层现象明显减轻,具有比较理想的抗浮色效果。与现有抗浮色助剂组相比,抗浮色助剂1#、2#、3#的分层现象更小。
采用实施例1~3制得的抗浮色助剂,作为对照的现有常规抗浮色助剂L945(德谦化工有限公司)和分散剂L794(德谦化工有限公司),以及不添加抗浮色助剂,按文献方法(李闻欣,杨明来,覃仁富,干法贴膜双色效应沙发革的生产[J],中国皮革,2007,36(19):1~4)对超细纤维合成革进行表面修饰,分别得表面修饰的超细纤维合成革A、B、C、D和E。表面修饰的各原料配比如表2和表3所示。
在进行表面修饰时,空白组浆料所制备的合成革(E)出现色条,而且头部和尾部的色差非常明显。而使用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1#、2#、3#和现有的抗浮色助剂L945配制的浆料制得的合成革(A、B、C和D),色条现象不出现。但采用现有的抗浮色助剂L945制得的合成革(D)的头部和尾部仍然具有明显的色差。
由上述试验证明:抗浮色助剂1#、2#、3#的抗浮色效果优于常规抗浮色助剂的抗浮色效果。
效果实施例2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可避免现有工艺中的缺陷
采用效果实施例1中的抗浮色助剂及方法,进行对超细纤维合成革进行表面修饰,并采用不同的抗浮色助剂用量进行试验。
现有的抗浮色助剂的用量为:L794为0.4份,L945为0.6份时,革面出现缩孔,且有时会提前剥离,导致革面光雾度不一。而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1#、2#和3#为聚氨酯体系,其加入量增加到20份以上都不出现上述缺陷,能正常生产。
上述试验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表面修饰时,工艺控制简单,不出现因加入助剂过多而出现现有的常规抗浮色助剂易出现的缺陷。
效果实施例3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用于表面修饰所得合成革性能优良
采用效果实施例1中的抗浮色助剂及方法,进行对超细纤维合成革进行表面修饰。所得超细纤维合成革A、B、C和D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表5所示。
表5各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一览表
Figure S2008100407296D00131
由上表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与按现有常规方法进行表面修饰的超细纤维合成革相当。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所生产的合成革在后续鞋类生产时粘结性较采用现有的分散剂L794和抗浮色助剂L945所生产的合成革好。综上,本发明的抗浮色助剂产品完全能满足生产需要。

Claims (10)

1.一种抗浮色助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聚氨酯树脂、聚脲、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和有机溶剂;其中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质量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60~95%;所述的聚脲的质量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百分比为3~30%;所述的高触变性固体粉末的质量占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百分比为2~10%;所述的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是指:当不含其它常用助剂时,为聚氨酯、聚脲和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当含有其他常用助剂时,为聚氨酯、聚脲、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和非挥发性的常用助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为抗浮色助剂的质量百分比60~9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脲为二脲和/或多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浮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脲为四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触变性固体粉末为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蒙脱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加入胺,搅拌混匀,滴加异氰酸酯,搅拌反应合成聚脲;
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产物中,加入高触变性固体粉末,并使其分散均匀;
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的粘度为2~50Pa.s,所述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的固含量为5~20%;固含量是指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的质量百分比;
所述的胺和异氰酸酯的总质量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浆料中所含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比为1∶2~10;
步骤(2)中,高触变性固体粉末的加入量为最终制得的抗浮色助剂中总的非挥发性成分质量的2~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聚脲为二脲时,所述的胺为一元胺,所述的异氰酸酯为二异氰酸酯,一元胺和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2∶1;所述的胺为二元胺,所述的异氰酸酯为单异氰酸酯,单异氰酸酯和二元胺的摩尔比为1∶1~2∶1;所述的聚脲为四脲时,所述的胺为一元胺和二元胺,所述的异氰酸酯为二异氰酸酯,二元胺、一元胺和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元胺选自C1~C30的脂肪胺、环己胺、苯胺、苯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二元胺选自乙二胺、异佛尔酮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己撑二异氰酸酯和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搅拌速度为800~2000转/分钟;异氰酸酯的滴加在5~25分钟内完成;反应的温度为-20~40℃;反应的时间为10~60分钟;
步骤(2)中,操作为:在搅拌条件下,加入高触变性固体粉末,搅拌分散,然后进行研磨分散即可;其中搅拌转速为1000~2000转/分钟;搅拌分散时间为20~60分;研磨分散的程度为细度小于或等于5μm。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抗浮色助剂在超细纤维合成革表面修饰中的应用。
CN2008100407296A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7296A CN101629384B (zh)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7296A CN101629384B (zh)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9384A CN101629384A (zh) 2010-01-20
CN101629384B true CN101629384B (zh) 2011-11-23

Family

ID=4157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072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384B (zh) 2008-07-18 2008-07-18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9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2183A (zh) * 2011-05-03 2011-10-12 烟台华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皮超细纤维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68207A2 (en) * 2011-11-07 2013-05-16 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Switzerland) Gmbh Method of increasing chlorine fastness
CN103059795B (zh) * 2012-12-11 2014-01-22 宁波豪城合成革有限公司 不含苯及其同系物的胶粘剂
CN107829317B (zh) * 2017-10-20 2019-08-02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效活性染料浮色去除剂及其浸轧工艺
CN110498900B (zh) * 2019-09-10 2021-07-16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高黑色展色性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1781A2 (en) * 1999-11-15 2001-05-23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Thixotropic aqueous polymer emulsions comprising polyurethane-polyurea and polyacrylate
EP1900444A1 (de) * 2006-09-18 2008-03-19 Nano-X GmbH Verfahren zur Beschichtung von Oberflächen und Verwendung des Verfahre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1781A2 (en) * 1999-11-15 2001-05-23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Thixotropic aqueous polymer emulsions comprising polyurethane-polyurea and polyacrylate
EP1900444A1 (de) * 2006-09-18 2008-03-19 Nano-X GmbH Verfahren zur Beschichtung von Oberflächen und Verwendung des Verfahren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3-44603A 1978.04.21
徐士弘.皮革涂饰剂的组成和应用.《西部皮革》.1982,(第4期),第29-33页. *
秦道川.PU人造革现状分析及对策.《四川皮革》.1998,(第4期),说明书表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9384A (zh) 2010-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9384B (zh) 一种抗浮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57027B (zh) 一种高固含量低粘度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06220817B (zh) 一种无溶剂型汽车内饰革用中间层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7253B (zh) 单组份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原料组合物
CN103059261B (zh) 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缩二脲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401B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面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570B (zh) 一种黑色水性聚氨酯染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46714A (zh) 一种耐迁移皮革染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75228A (zh) 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84491A (zh) 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1072898B (zh) 合成革用水性高透明性聚氨酯染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2294A (zh) 一种可用于光纤着色油墨的uv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6323A (zh) 阳离子自消光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96466A (zh) 一种生物基水性聚氨酯贝斯的制备方法
CN103044653A (zh) 塑料油墨用醇溶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161A (zh) 耐热型pvc复合用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856A (zh) 单组分高固含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18881B (zh) 一种聚氨酯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聚氨酯油墨树脂与油墨
CN103254750A (zh) 一种利用温控型聚氨酯制备合成革发泡涂层的方法
CN101376791B (zh) 一种有机硅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7965A (zh) 一种电磁屏蔽型水性聚氨酯革的制备方法
CN109021190A (zh) 一种高耐热性的纳米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6349B (zh) 一种自消光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90511B (zh) 一种as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纺织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176A (zh) 一种共聚彩色荧光水性聚氨酯指甲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508, No. 888 Ting Wei Road,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afeng Super Fib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508, No. 888 Ting Wei Road,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HUAFON MICROFIBRE (SHANGHAI)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