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7226B - 张紧器 - Google Patents

张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7226B
CN101627226B CN2008800072163A CN200880007216A CN101627226B CN 101627226 B CN101627226 B CN 101627226B CN 2008800072163 A CN2008800072163 A CN 2008800072163A CN 200880007216 A CN200880007216 A CN 200880007216A CN 101627226 B CN101627226 B CN 101627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part
part spare
friction means
rota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72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7226A (zh
Inventor
小林贵雄
天野种平
高桥郁臣
井上史久
伊藤隆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HK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HK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HK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HK Sp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7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7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0829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F16H7/0831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of the dry fric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02Actuators for final output members
    • F16H2007/081Torsion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紧器,能够稳定推动第二轴部件。在壳体(2)中收容有通过螺纹部(8)、(10)进行螺纹连接的内侧的第一轴部件(3)及外侧的第二轴部件(4)以及沿一个方向对第一轴部件(3)施加旋转力的施力弹簧(5),通过限制第二轴部件(4)的旋转,将施力弹簧(5)施加的旋转力转换为第二轴部件(4)的推力。第一轴部件(3)在轴端部直接或间接地与壳体(2)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与第一轴部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矩的摩擦部件(6)设置成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轴部件(3)接触,弹性部件(7)设置成与摩擦部件(6)接触,该弹性部件(7)对第一轴部件(3)施力,以使第一轴部件(3)与壳体(2)接触。摩擦部件(6)被限制旋转。

Description

张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无接头(环形)带或链条的张力保持一定的张紧器。
背景技术
张紧器具有以下作用,即,以规定的力量按压诸如汽车发动机所用的定时链或同步带,当定时链或同步带出现延长或松弛时,还要保持其张力一定。
图23示出将张紧器100安装到汽车发动机主体200上的状态。在发动机主体200内部配置有一对凸轮链轮210、210及曲轴链轮220,定时链230呈无接头状,并架设在链轮210、210及220之间。在定时链230的移动路径上,摆动自如地配置有链导向装置240,定时链230在链导向装置240上滑动。在发动机主体200上形成有安装面250,张紧器100通过贯穿安装面250的安装孔260的螺栓270被固定在安装面250上。虽然在此省略了图示,但在发动机主体200的内部封入有润滑用的润滑油。
图24及图25示出通常所使用的张紧器100,在壳体110内部组装配置有旋转轴120及推进轴130。壳体110具有为了插入上述轴120、130而沿轴向延伸的主体部111及从主体部111开始沿着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法兰盘部112。法兰盘部112用于将张紧器100安装于发动机200,因此,在法兰盘部112上形成有用于与发动机主体200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贯穿的安装孔113。主体部111用于收容后述的各部件,因此,在内部沿轴向形成有相同直径的收纳孔114。
在旋转轴120的外表面形成外螺纹部121,而在推进轴130的内表面形成内螺纹131,并使上述螺纹部121、131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旋转轴120及推进轴130的组装。在与旋转轴120底部(基端)侧的端部对应的壳体110内部,以位于收纳孔114中的方式设置有支座140,并通过支座140支撑旋转轴120的底部。在组装的状态下,推进轴130与旋转轴120的前侧大致一半的部分螺纹连接,并在未与推进轴130螺纹连接的后侧大致一半的部分配置有由扭簧构成的施力弹簧150。
施力弹簧150的一端的钩部151插入到形成在旋转轴120的底部的狭缝(slit)123中卡合,另一端钩部152卡合在壳体110中。因此,当通过扭转施力弹簧150施加规定的力矩的状态下装配时,则旋转轴120通过施力弹簧150的作用力而旋转。
在壳体110的顶端部分,通过定位环170固定轴承160,推进轴130贯穿轴承160的滑动孔161。轴承160的滑动孔161内表面及推进轴130的外表面形成为大致椭圆形或平行切割的其他非圆形,这样,推进轴130处于被限制旋转的状态。
轴承160形成为规定厚度的平板形状,在外周侧形成有多个固定片162。而且,固定片162嵌合在形成于壳体110的顶端部分的缺口槽115中,从而使轴承160的整体处于被限制旋转的状态。这样,通过限制轴承160相对于壳体110旋转,而使贯穿了轴承160的推进轴130通过轴承160而被限制在壳体110中旋转,所以,推进轴130在该限制旋转状态下相对于壳体110进行进退。
在推进轴130的顶端安装有顶盖180,且该顶盖180与上述的发动机主体200内的链导向装置240接触。
在壳体110的内部配置有衬套190。衬套190以包围旋转轴120及推进轴130周围的方式形成沿着轴向(推进方向)延伸的筒状,防止处于螺纹连接状态的旋转轴120及推进轴130从壳体110的顶端部分脱出。为了防止造成这种脱出,旋转轴120形成为可以与衬套190碰撞的带檐形状。
在上述结构的张紧器100中,由于旋转轴120根据施力弹簧150的作用力进行旋转,且该旋转力被转换成推进轴130的推力,从而使推进轴130进行进出。由此,推进轴130通过顶盖180及链导向装置240压紧定时链230,所以,能够对定时链230给予张力。
在图24及图25所示的张紧器100中出现以下问题,即,通过施力弹簧150旋转施力的旋转轴120发生打滑旋转或轻微的正反旋转,由于这样的旋转轴120的不稳定的旋转动作,导致推进轴130进行不稳定的进退运动的问题。为了防止上述旋转轴120的不稳定的旋转动作,目前,披露有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180661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84968号公报所记载的张紧器。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180661号公报的张紧器,在旋转轴上形成檐状的压环,另一方面,将与压环具有间隔地对置的扣环压入壳体中,并在这些压环和扣环之间配置压缩弹簧。以外套于旋转轴的方式在压缩状态下配置压缩弹簧。这样,压缩弹簧通过压环进行施力,使得旋转轴的轴端部与壳体靠紧。通过该施力,旋转轴具有良好的摩擦力矩,并与壳体靠紧,所以,能够防止旋转轴的不稳定旋转动作。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84968号公报的张紧器,以压缩状态将压缩弹簧配置在旋转轴和推进轴之间。压缩弹簧在外套于旋转轴的状态下,配置成两端部与旋转轴及推进轴抵接。在该结构中,由于在压缩弹簧和旋转轴之间产生有摩擦力矩,所以,通过该摩擦力矩防止旋转轴的不稳定旋转动作。
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2005-180661号公报
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2003-184968号公报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18066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84968号公报的张紧器中,由于防止了旋转轴的不稳定旋转动作,所以推进轴稳定进退。为此,根据发动机的机型,要求有更强有力地防止旋转轴的不稳定旋动作、能使推进轴稳定进退且由此能够确保稳定的动作的张紧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稳定动作的张紧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记载的张紧器,在壳体中收容有通过螺纹部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一轴部件及第二轴部件以及沿一个方向对所述第一轴部件施加旋转力的施力弹簧,通过限制所述第二轴部件的旋转,将所述施力弹簧施加的旋转力转换为所述第二轴部件的推力,所述张紧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件在轴端部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壳体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与所述第一轴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矩的摩擦部件设置成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第一轴部件接触,将对所述第一轴部件的轴端部施力以使所述第一轴部件的轴端部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弹性部件设置成与所述摩擦部件接触,所述摩擦部件被限制旋转。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记载中,摩擦部件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轴部件接触,在摩擦部件与第一轴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弹性部件通过与摩擦部件接触,对摩擦部件施力,使得第一轴部件的轴端部与壳体接触。摩擦部件被限制旋转。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结构中,由于摩擦部件被限制旋转,所以,即使第一轴部件的旋转力传递给摩擦部件,摩擦部件也不旋转。因此,与摩擦部件接触的弹性部件不被扭转,从而弹性部件有效地发挥使第一轴部件的轴端部与壳体接触的作用力的作用。这样,能够防止第一轴部件打滑或细微地正反旋转,进而第一轴部件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进行稳定的进退移动。
本发明第二方面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张紧器,所述摩擦部件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壳体卡合而被限制旋转。
本发明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是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张紧器,在所述第一轴部件上设置有一体旋转的旋转体,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接触而产生摩擦力矩。
本发明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是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张紧器,设置多个所述摩擦部件,使所述多个摩擦部件夹持所述旋转体。
根据本发明,由于摩擦部件被限制旋转,所以,即使第一轴部件的旋转力传递给摩擦部件,摩擦部件也不旋转,而且与摩擦部件接触的弹性部件不被扭转。因此,弹性部件能够有效地发挥使第一轴部件的轴端部与壳体接触的作用力的作用。因此,第一轴部件的旋转动作稳定,并且第一轴部件所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稳定地进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张紧器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Y1-Y1线的截面图;
图3是沿图2中Y2-Y2线的截面图;
图4(a)、图4(b)及图4(c)是摩擦部件的平面图、沿Y3-Y3线的截面图及底面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张紧器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张紧器的截面图;
图7是沿图6中Y4-Y4线的截面图;
图8(a)、图8(b)、图8(c)及图8(d)是第三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一轴部件的平面图、主视图、底面图及沿Y5-Y5线的截面图;
图9(a)、图9(b)是第三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旋转体的平面图、沿Y6-Y6线的截面图;
图10(a)、图10(b)是第三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一摩擦部件的平面图及沿Y7-Y7线的截面图;
图11(a)、图11(b)是第三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二摩擦部件的平面图及沿Y8-Y8线的截面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张紧器的截面图;
图13(a)、图13(b)是第四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一摩擦部件的平面图及沿Y9-Y9线的截面图;
图14(a)、图14(b)是第四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二摩擦部件的平面图及沿Y10-Y10线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张紧器的截面图;
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一轴部件的主视图及底面图;
图17(a)、图17(b)是第五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旋转体的平面图及沿Y11-Y11线的截面图;
图18(a)、图18(b)是第五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摩擦部件的平面图及沿Y12-Y12线的截面图;
图19(a)、图19(b)是第五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支座的平面图及沿Y13-Y13线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张紧器的截面图;
图21(a)、图21(b)是第六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摩擦部件的平面图、沿Y14-Y14线的截面图;
图22(a)、图22(b)是第六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壳体的平面图、沿Y15-Y15线的截面图;
图23是表示将张紧器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的状态下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24是表示现有的张紧器的平面图;以及
图25是图24中的Q-Q线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A1、A2、A3、A4、A5、A6张紧器
2壳体                 3第一轴部件
4第二轴部件           5施力弹簧
6、31、35摩擦部件     7弹性部件
21旋转体              22、26第一摩擦部件
23、27第二摩擦部件    9、32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示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另外,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部件,标注对应相同标识。
图1至图4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1。张紧器A1包括壳体2、第一轴部件3、第二轴部件4、施力弹簧5、摩擦部件6及弹性部件7。
壳体2包括主体部2a及法兰盘部2b。法兰盘部2b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延长,主体部2a从法兰盘部2b一侧沿轴向延长。主体部2a形成有收纳孔2c。收纳孔2c的顶端部分开放,并从该开放部分收入第一轴部件3、第二轴部件4、施力弹簧5、摩擦部件6及弹性部件7的组合体。
壳体2的法兰盘部2b用于在发动机主体上进行安装,形成有与发动机主体螺纹连接的螺栓(省略图示)所贯穿的安装孔2j。通过将法兰盘部2b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从而将从发兰盘部2b延长的主体部2a的整体插入到发动机主体内部。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主体部2a上,在圆周上的多个位置形成有沿主体部2a的长度方向的窗状狭缝2d。通过形成窗状狭缝2d,可将发动机主体内的润滑油导入到壳体2内,所以能够防止动作时的烧熔。
配置第一轴部件3及第二轴部件4,使其在直径方向上重叠,且第一轴部件3位于内侧,第二轴部件4位于外侧。第一轴部件3通过由施力弹簧6施加旋转力而进行旋转,第二轴部件4通过第一轴部件3旋转而从壳体2推进。
第一轴部件3一体地形成,包括法兰盘部2b侧的轴部3a及从轴部3a沿轴向延伸的螺纹轴部3b,并在螺纹轴部3b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螺纹部)8。外螺纹8形成在螺纹轴部3b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在轴部3a的轴端部形成有插入用于使第一轴部件3进行旋转的卷紧夹具(未图示)的顶端的狭缝3e。狭缝3e与贯穿壳体2的法兰盘部2b的夹具孔2e连通,并通过从夹具孔2e向狭缝3e插入卷紧夹具的顶端,使第一轴部件3通过狭缝3e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卷紧施力弹簧5。在卷紧施力弹簧5之后,通过使密封螺栓(未图示)螺纹连接,从而密封夹具孔2e。
第一轴部件3通过轴部3a的轴端部(图1及图4中的下端部)插入设置在壳体2内的支座9,从而被支承旋转。由于插入到支座9,所以,轴部3a的轴端部的底面与支座9的端面接触。轴部3a的轴端部与支座9接触,从而在第一轴部件3和支座9(即、壳体2)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在产生有摩擦力矩的状态下,第一轴3进行旋转。另外,也可以不在壳体2中设置支座9,而使轴部3a的轴端部直接地接触壳体2的内表面。
在轴部3a和螺纹轴部3b之间,以缩颈方式设置有连接部(連設部)3d。连接部3d的直径小于轴部3a的直径,这样,在轴部3a上形成位于连接部3d的外侧的接触面3f。如后所述,接触面3f与摩擦部件6接触。
第二轴部件4形成为筒状,并在底部侧的内表面形成有与第一轴部件3的外螺纹8所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螺纹部)10。在第二轴部件4上,形成有内螺纹10的部分的外周为圆形,除了该圆形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的外周通过进行平行切割而成为非圆形。在图2中,4a为圆形部分,4b为非圆形部分。在第二轴部件4的顶端安装有顶盖11,通过压入弹簧销12被锁住。
如图2所示,在壳体2的顶端部分上安装有导向器(ガイド)13,并通过簧环14固定。导向器13具有滑动孔13a,第二轴部件4的非圆形部分4b可以滑动地贯穿滑动孔13a。滑动孔13a的内表面形成为与第二轴部件4的非圆形部分相同的非圆形。因此,导向器13虽然允许第二轴部件4沿轴向移动,但具有限制第二轴部件4旋转的作用。另外,导向器13的滑动孔13a及贯穿滑动孔13a的第二轴部件4的非圆形部分4b也可以是D切割形、大致椭圆形或多角形状等非圆形。
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盘簧作为施力弹簧5。由盘簧构成的施力弹簧5设置在第一轴部件3的轴部3a外侧。如图3所示,施力弹簧5的一端侧的钩部5a插入到形成于壳体2的窗状狭缝2d中并被卡合,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另一端侧的钩部5b插入到轴部3a的狭缝3e中被卡合。这样,通过卷紧施力弹簧5来给予力矩,由此,施力弹簧5沿一方向对第一轴部件3施加旋转力。被施加旋转力的第一旋转部件3的旋转通过螺纹连接的螺纹部8、10传递给第二轴部件4,但由于第二轴部件4被导向器13限制旋转,所以第二轴部件4相对于壳体2进行进退。
如图2所示,摩擦部件6被外套在第一轴部件3的连接部3d上。如图6所示,摩擦部件6形成为圆形板状,并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略大于第一轴部件3的螺纹轴部3b直径的孔部6a。这时,由于连设部3d的直径小于螺纹轴部3b的直径,所以外套在连设部3d上的摩擦部件6与连设部3d具有规定的间隙,并相对于第一轴部件3自由旋转。通过将摩擦部件6安装到第一轴部件3,从而摩擦部件6与第一轴部件3的接触面3f接触,并通过该接触在摩擦部件6和第一轴部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矩。
弹性部件7使用卷绕成线圈状的压缩弹簧。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弹性部件7以其两端部与摩擦部件6及导向器13抵接的方式被配置在摩擦部件6及导向器13之间。弹性部件7以某种程度被压缩的(被弯曲的)状态配置在摩擦部件6及导向器13之间,并对摩擦部件6施力,使得摩擦部件6与第一轴部件3的接触面3f接触。而且,通过对摩擦部件6施力,使其与第一轴部件3进行接触,从而弹性部件7通过摩擦部件6进行施力,使得第一轴部件3的轴部3a的轴端部与支座9进行接触。
弹性部件7设置在第二轴部件4的径向外侧。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轴部件4的径向外侧套入衬套16。衬套16为圆筒等筒状,并通过底部与摩擦部件6进行抵接,用作使处于螺纹连接状态的第一轴部件3及第二轴部件4不脱离壳体2。弹性部件7由于被配置在衬套16的更外侧,因此,弹性部件7位于第二轴部件4的径向外侧。
如图2及图4所示,摩擦部件6的中央部分的孔部6a形成为二级阶梯状,并且外周部分也形成为二级阶梯状。将第一轴部件3中的轴部3a的台肩部分引导到二级阶梯状的摩擦部件6的孔部6a并接触。通过该接触,在摩擦部件6和第一轴部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矩。通过在上述二级阶梯状的孔部6a插入轴部3a的台肩部分,从而防止摩擦部件6和第一轴部件3的位置偏移,所以能够获得稳定的摩擦力矩。
将二级阶梯的外周部分插入弹性部件7的另一端侧,并与弹性部件7接触,并通过该接触,弹性部件7向摩擦部件6与第一轴部件3接触的方向对摩擦部件6施力。将上述二级阶梯状的摩擦部件6的外周部分插入到弹性部件7中,以使弹性部件7的位置稳定,所以,能够防止弹性部件7倾斜。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摩擦部件6的外周部分及孔部6a为二级阶梯状,并且导入第一轴部件3及弹性部件7,从而能够防止偏心、位置偏移。据此,可以使与第一轴部件3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4的进退更稳定,且能够使张紧器的动作更稳定。此时,也可以将摩擦部件6的外周部分或孔部6a的任一方作为二级阶梯状。
在摩擦部件6上形成有与壳体2卡合(结合)的卡合片19。卡合片19通过沿径向延长摩擦部件6的外周部分来形成。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使一对接触片19形成为隔着孔部6a对置的位置。如图2及图3所示,各个卡合片19被插入到壳体2的狭缝2d内,并与壳体2直接卡合。通过与壳体2卡合,摩擦部件6处于被限制旋转的状态。
接着,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摩擦部件6与第一轴部件3的轴部3a接触,另一方面,弹性部件7与摩擦部件6接触。据此,弹性部件7通过摩擦部件6进行施力,使得第一轴部件3与支座9(即、壳体2)接触。第一轴部件3通过来自施力弹簧5的旋转力及从第二轴部件4的外部负载的输入,进行往复旋转运动,且将该旋转运动传递给摩擦部件6。
但是,由于卡合片19与壳体2卡合,所以摩擦部件6不旋转。因此,与摩擦部件6接触的弹性部件7不被扭转,弹性部件7能够有效地发挥使第一旋转部件3的轴端部与支座9接触的作用力的作用。这样,能够防止第一旋转部件3打滑或细微地正反旋转,与第一轴部件3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4能够以稳定的幅度进行进退运动,并确保稳定的动作。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摩擦部件6的外周部分和孔部6a的二者均为二级阶梯状,从而可以进一步稳定张紧器的动作。此时,既可以将外周部分及孔部6a中的任一方作为二级阶梯状,也可以不使双方为二级阶梯状。
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2。在张紧器A2中,筒状的衬套16上形成有头(head)部16a。头部16a形成在衬套16轴向的顶端部分(上部部分),并在其外周部分支承弹性部件7的一端侧。头部16a的导向器(ガイド)13侧的外周部分为向基端侧倾斜的锥面16b,且锥面16b与导向器13的弯曲部分抵接。在上述结构中,来自弹性部件7的力矩作用于衬套16,由此调整衬套16,所以,具有能够在径向上无偏心地配置弹性部件7的优点。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能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图6至图11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3。在该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3中,在第一轴部件3上设置有旋转体21,并在旋转体21的上下配置一对摩擦部件。
如图9所示,旋转体21形成为外形是圆形的平板状。旋转体21的中央部分通过平行切割等形成非圆形的轴孔21a,第一轴部件3贯穿轴孔21a。如图8所示,第一轴部件3在其轴部3a的顶端部分(上端部分)隔着阶梯部形成有传递部24。传递部24的截面为与轴孔21a对应的非圆形截面,并与旋转体21的轴孔21a嵌合。因此,旋转体21在可以向第一轴部件3的轴向移动的状态下与第一轴部件3一起一体旋转。
一对的摩擦部件包括第一摩擦部件22及第二摩擦部件23,且这些的摩擦部件被配置为从上下夹持旋转体21。第一摩擦部件22配置在旋转体21的上部,与弹性部件7相邻。如图10所示,第一摩擦部件22为从圆形板状的法兰盘部22a的中央部分立起有圆形的轴部22b的形状。轴部22b贯穿有大于第二轴部件4的直径的轴孔,且第二轴部件4插入于该轴孔中。因此,第一摩擦部件22自由旋转,并且可以沿轴向移动。
第一摩擦部件22的法兰盘部22a下表面与旋转体21接触,且上表面与弹性部件7的底部接触。通过法兰盘部22a与旋转体21接触,从而在第一摩擦部件22与旋转体21(即、第一轴部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弹性部件7具有通过其作用力使摩擦力矩变大的作用。
法兰盘部22a一体地形成有卡合片24。通过在径向上延长法兰盘部22a的外周部分从而形成卡合片24,且以隔着轴部22b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卡合片24。如图6及图7所示,各个卡合片24被插入到壳体2的狭缝2d内,并与壳体2直接地卡合。通过与壳体2的卡合,第一摩擦部件22处于被限制旋转的状态。
如图11所示,第二摩擦部件23形成为圆形板状,其中央部分形成有直径大于第二轴部件4及第一轴部件3直径的轴孔23a。因此,第二摩擦部件23在自由旋转,并且可以沿轴向移动。第二摩擦部件23的上表面与旋转体21接触,从而在与旋转体21(即,第一轴部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矩。
在第二摩擦部件23上也形成卡合片25。卡合片25通过沿径向延长第二摩擦部件23的外周部分来形成,并一对卡合片25配置成隔着轴孔23a对置。如图6及图7所示,各个卡合片25被插入到壳体2的狭缝2d内,并与壳体2直接地卡合。通过与壳体2的卡合,第二摩擦部件23处于被限制旋转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卡合片25被狭缝2d的底面支承,并阻止第二摩擦部件23本身及旋转体21、第一摩擦部件22向底部(基端部)侧(下方侧)的移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摩擦部件22及第二摩擦部件23从上下夹持与第一轴部件3一体旋转的旋转体21,且在旋转体21上设置多个产生摩擦力矩的摩擦面。这样,由于从多个位置产生摩擦力矩,所以能够抑制第一轴部件3的细微的正反旋转运动。此外,由于第一摩擦部件22及第二摩擦部件23相对于壳体2被限制旋转,所以摩擦部件22及摩擦部件23不旋转,与摩擦部件22接触的弹性部件7不被扭转。因此,弹性部件7通过第一摩擦部件22及旋转体21能够有效地发挥具有使第一轴部件3的轴端部与支座9接触的作用力的作用,并能够防止第一轴部件3打滑或细微地正反旋转。因此,与第一轴部件3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4以稳定的幅度进行进退运动。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旋转体21、第一摩擦部件22、第二摩擦部件23及弹性部件7进行组装,并单元化,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插入到壳体2内。此外,作为弹性部件7,也可以使用除碟形弹簧等压缩弹簧以外的弹簧。
图12至图14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4。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成板状的旋转体21与第一轴部件3一体地旋转,并且,是由一对摩擦部件26、27从上下夹持旋转体21。
第一摩擦部件26兼做衬套。即,如图12及图13所示,第一摩擦部件26具有沿轴向延长的筒部26a,并筒部26a的顶端部临近导向器13,因此,防止第一轴部件3及第二轴部件4的脱落。在筒部26a内插入螺纹连接状态的第一轴部件3及第二轴部件4,且第一摩擦部件26可以沿轴向移动。在筒部26a的底部(下端部)以沿径向延长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圆形板状的法兰盘部26b。法兰盘部26b与旋转体21接触,并通过与旋转体21的接触,在与旋转体21(即、第一轴部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矩。
法兰盘部26b的外周部分一体地形成有沿径向延长的卡合片28。一对卡合片28设置成隔着筒部26a对置。如图12所示,各个卡合片28被插入到壳体2的狭缝2d内,并与壳体2直接地卡合。通过与壳体2的卡合,第一摩擦部件26为被限制旋转的状态。
第二摩擦部件27与第一摩擦部件26之间夹持旋转体21。如图14所示,第二摩擦部件27具有圆形板状的摩擦面部27a和从摩擦面部27a向顶端(上方)立起的多个框部27b。多个框部27b沿摩擦面部27a的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在多个框部27b上配置有由线圈状压缩弹簧构成的弹性部件7。在这种情况下,组装第一摩擦部件26的卡合片28,使其插进框部27b之间。另外,在第二摩擦部件27中形成有直径大于第二轴部件4直径的、第一轴部件3及第二轴部件4所贯穿的轴孔27c,第二摩擦部件27自由旋转。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在第二摩擦部件27的内部设置装弹性部件7并如图12所示地组装时,第一摩擦部件26的法兰盘部26b从上方与旋转体21接触,而且,第二摩擦部件27的摩擦面部27a从旋转体的下方接触。这时,第二摩擦部件27内的弹性部件7与第一摩擦部件26的法兰盘部26b接触,并对第一摩擦部件26施力。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旋转体21上设置多个产生摩擦力矩的摩擦面,并从多个位置产生摩擦力矩,所以能够抑制第一轴部件3的细微的正反旋转运动。此外,由于第一摩擦部件26相对于壳体2被限制旋转,所以摩擦部件26、摩擦部件27不旋转,并且与第一摩擦部件26接触的弹性部件7不被扭转。因此,弹性部件7通过第一摩擦部件26及旋转体21能够有效地发挥使第一轴部件3的轴端部与支座9接触的作用力的作用,并能够防止第一轴部件3打滑或细微地正反旋转,与第一轴部件3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4以稳定的幅度进行进退运动。
图15至图19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5。在该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5中,使用线圈状的扭簧作为施力弹簧5。作为施力弹簧5的扭簧沿第一轴部件3及第二轴部件4的轴向延伸,其一端侧的钩部5a插入到形成在壳体2上的切口2g中并卡合,另一端侧的钩部5b插入到第一轴部件3的切口3e中卡合。因此,通过卷紧施力弹簧5来给予力矩,施力弹簧5沿一个方向对第一轴部件3施加旋转力。壳体2为法兰盘部2b从主体2a的中间部分向外延伸的形状,法兰盘部2b以上的顶端侧的部分插入到发动机主体中。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主体2a的底部分露出发动机主体的外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成第一轴部件3与旋转体21一体地旋转。如图16所示,在第一轴部件3上,在中间部分形成有外形为平行切割等非圆形的联结部3g。如图17所示,旋转体21形成为圆形板状,其轴孔21a形成为平行切割等非圆形,通过轴孔21a与联结部3g嵌合,从而旋转体21可以与第一轴部件3一体旋转、且可以轴向移动。
在图15中,31是摩擦部件,32是支座。如图18所示,摩擦部件31形成为具有大直径的轴孔31a的圆形板状,且配置为从旋转体21的下侧接触,并且在与旋转体21之间产生摩擦力矩。摩擦部件31可以轴向移动。在摩擦部件31上形成有一对卡合片33,该一对卡合片33在直径方向上对置。卡合片33与后述的支座32卡合,通过该卡合,限制摩擦部件31旋转。
如图19所示,支座32形成为立体形状。支座32具有底部32a及框部32b。底部32a形成有与壳体2的轴端部一致的阶梯形状,以使其可以压入壳体2内部的阶梯状的轴端部的形状中。如图15所示,当将底部32a压入到壳体2的轴端部时,则支座32被固定在壳体2中。在固定到壳体2的状态中,第一轴部件3中的轴部3a的轴端部与底部32a的底面32c接触,从而支承第一轴部件3的旋转。
如图19所示,支座32的框部32b从底部32a立起,并覆盖底部32a的外周部分。在框部32b的内部配置作为弹性部件7的碟形弹簧、摩擦部件31及旋转体21。配置旋转体21,使其与框部32b的底面进行接触,在旋转体21和框部32b(支座32)之间产生摩擦力矩。构成弹性部件7的碟形弹簧被配置在支座32的底部32a和摩擦部件31之间,这样,通过碟形弹簧对摩擦部件31施力,使摩擦部件31与旋转体21接触。
在支座32中的框部32b的侧面部分形成一对缺口部32d。在一对切口部32d中插入摩擦部件31的卡合片33并卡合。通过该卡合,摩擦部件31被限制旋转。即,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被压入到壳体2的支座32限制摩擦部件31旋转,所以,摩擦部件31被间接地限制相对于壳体2旋转。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旋转体21的上下表面产生摩擦力矩,所以,能够抑制具有旋转体21的第一轴部件3的细微的正反旋转运动。此外,由于摩擦部件31被压入固定到壳体2的支座32限制旋转,所以,摩擦部件31不旋转、与摩擦部件31接触的弹性部件(蝶形弹簧)7不被扭转。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旋转部件3打滑或细微地正反旋转,而且,与第一轴部件3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4以稳定的幅度进行进退运动。
图20至图22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6。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张紧器A4同样,摩擦部件35兼做衬套。因此,摩擦部件35形成有直径大于第二轴部件4直径的、沿轴向延伸的筒部35a,且第一轴部件3及第二轴部件4在螺纹连接状态下被插入到筒部35a中。
如图21所示,在摩擦部件35的顶端部分(上端部分),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合片36。卡合片36与壳体2卡合,通过该卡合,摩擦部件35被限制旋转。如图22所示,在壳体2上与卡合片36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切口2g,卡合片36可以与各个切口2g卡合。
摩擦部件35的下端部为与第一轴部件3直接地接触的接触部35b。由于接触部35b与第一轴部件3接触,所以,在第一轴部件3上形成有直径与摩擦部件35的筒部35a的直径对应的支承面部37。通过接触部35b和支承面部37接触,从而在摩擦部件35和第一轴部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矩。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摩擦部件35的卡合片36和导向器13之间配置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弹性部件7,弹性部件7施力,使得摩擦部件35的接触部35b与支承面部37接触。由于摩擦部件35相对于壳体2被限制旋转,所以,弹性部件7不被扭转。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旋转部件3打滑或细微地正反旋转,并且与第一轴部件3螺纹连接的第二轴部件4以稳定的幅度进行进退运动。

Claims (4)

1.一种张紧器,在壳体中收容有通过螺纹部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一轴部件及第二轴部件以及沿一个方向对所述第一轴部件施加旋转力的施力弹簧,所述壳体的顶端部分上安装有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具有滑动孔,所述第二轴部件被限制旋转且所述第二轴部件的非圆形部分可滑动地贯穿所述导向器的滑动孔内,所述张紧器将通过与所述第二轴部件螺纹连接的所述螺纹部传递给所述第二轴部件的所述施力弹簧施加的旋转力转换为所述第二轴部件的推力,所述张紧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部件在轴端部与所述壳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与所述第一轴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矩的摩擦部件设置成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第一轴部件接触,对所述第一轴部件的轴端部施力以使所述第一轴部件的轴端部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弹性部件被设置成与所述摩擦部件接触,所述摩擦部件被限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壳体卡合而被限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部件上设置有一体旋转的旋转体,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接触而产生摩擦力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摩擦部件,使所述多个摩擦部件夹持所述旋转体。
CN2008800072163A 2007-03-08 2008-03-06 张紧器 Active CN101627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8774/2007 2007-03-08
JP2007058774A JP4934815B2 (ja) 2007-03-08 2007-03-08 テンショナー
PCT/JP2008/054094 WO2008108446A1 (ja) 2007-03-08 2008-03-06 テンショ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7226A CN101627226A (zh) 2010-01-13
CN101627226B true CN101627226B (zh) 2012-10-24

Family

ID=3973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72163A Active CN101627226B (zh) 2007-03-08 2008-03-06 张紧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934815B2 (zh)
CN (1) CN101627226B (zh)
WO (1) WO20081084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6991B (zh) * 2010-02-05 2013-06-26 盖茨优霓塔传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张紧器
WO2012099026A1 (ja) * 2011-01-19 2012-07-26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テンショナー
TW201333350A (zh) * 2012-02-15 2013-08-16 Strong Way Ind Co Ltd 張力器及其組裝方法
JP6948992B2 (ja) * 2018-08-01 2021-10-13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テンショナ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725A (zh) * 2001-09-12 2003-03-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张紧器的推进力给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8959B2 (ja) * 1999-07-09 2010-04-1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テンショナー
JP3962817B2 (ja) * 2001-12-18 2007-08-22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テンショナー
JP4461360B2 (ja) * 2003-12-22 2010-05-12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テンショナー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725A (zh) * 2001-09-12 2003-03-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张紧器的推进力给予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1012A 2001.01.26
JP特开2003-184968A 2003.07.03
JP特开2005-180661A 2005.07.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23790A (ja) 2008-09-25
WO2008108446A1 (ja) 2008-09-12
JP4934815B2 (ja) 2012-05-23
CN101627226A (zh) 2010-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7226B (zh) 张紧器
CN102171489B (zh) 一种具有可持续阻尼的紧凑型张紧装置
CN207813495U (zh) 一种静态指向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执行机构
JP6676218B2 (ja) 非回転スリーブの回転防止装置及び回転誘導装置
CN107939290A (zh) 一种静态指向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执行机构
CN107250578A (zh) 球形接头组件
JP2012210147A (ja) モータ及び同モータを備え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8025575B2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of tripod type
CN101627227B (zh) 张紧器
CN101278143B (zh) 张紧装置
US10577217B1 (en) Yarn feeder
CN101725623A (zh) 枢纽器
US2786698A (en) Ball retained swing joint
TW202023374A (zh) 導線輥
US1337597A (en) Oiling and protecting means for ball-bearings, &c.
JP5760721B2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プーリ装置
CN103727128B (zh) 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163906B (zh) 张紧装置
CN104912911A (zh) 用于枢转装配至少两个元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两个装配元件组成的对应组件
CN100473872C (zh) 张紧器
US9719581B2 (en) Variator stator functional and manufacturing improvements
CN109185341A (zh) 一种cr软连轴套
US11624404B2 (en) Rolling bearing, rotar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olling bearing
JP5182068B2 (ja) 転がり軸受
CN100501191C (zh) 张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