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7912A - 食物烹调器具 - Google Patents

食物烹调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7912A
CN101617912A CN200910142517A CN200910142517A CN101617912A CN 101617912 A CN101617912 A CN 101617912A CN 200910142517 A CN200910142517 A CN 200910142517A CN 200910142517 A CN200910142517 A CN 200910142517A CN 101617912 A CN101617912 A CN 101617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ensil
line
cup
stainless steel
st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2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7912B (zh
Inventor
阿兰·吉勒·布尔丹
让-弗朗索瓦·马里·波蒂
卡罗乐·奥德丽·艾丽丝·罗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yber Corp
SEB SA
Original Assignee
Cyb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yber Corp filed Critical Cyb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7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7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7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79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ker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铁素体不锈钢底部和铁素体或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的食物烹调器具(1),所述食物烹调器具(1)包括:带有具有外表面的下壁的用于容纳食物的奥氏体或铁素体不锈钢碗部件,添加到所述外表面并固定到所述碗部件的铁素体不锈钢杯,所述杯形成了底部(7),从而使所述烹调器具通过该底部(7)放置于烹调板上,印刻在所述底部(7)上的图纹(8),所述器具的特征在于底部(7)上的所述图纹(8)的印刻深度(P)及其密度经选择从而使得所述底部(7)符合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要求,并且所述碗部件的不锈钢具有等同于铁素体或奥氏体的性质。

Description

食物烹调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一般技术领域是家用食物加热和/或烹调器具,这些器具适用于烹调和/或加热液体或固体食物材料。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物烹调器具,所述器具包括:
-带有下壁的用于容纳食物的奥氏体或铁素体不锈钢碗部件,所述下壁具有外表面,
-添加到所述外表面并固定于所述碗部件的铁素体不锈钢杯,所述杯形成底部,从而使所述烹调器具通过该底部放置在烹调板上,
-和印刻(engrave)在所述底部上的图纹。
背景技术
食物烹调器具是已知的,它包括了用于容纳食物以便对其烹调或加热的碗部件,所述碗部件可用于经受通常由烹调板组成的外部热源的作用。
考虑到碗部件所受到的应力,特别是热应力、机械应力和化学(腐蚀)应力,已知可以用不锈钢制造碗部件。具体而言,已知使用奥氏体不锈钢来制造碗部件,因为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可加工性,特别是拉延性,还具有吸引人的美学外观。
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尤其适合于压力锅的制造,这是因为压力锅的碗部件往往通过精密的深度拉伸工序获得,而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可以对其有所帮助。
然而,奥氏体不锈钢使所述碗部件不能与感应加热板联合使用,因为奥氏体钢不具有进行所述感应加热所必需的铁磁特性。这就是为何已知的是使用热冲压工序来在碗部件下壁的外表面上加装铁素体不锈钢杯的原因。铁素体不锈钢实际上具有铁磁特性,该铁磁特性使其能在受到由感应烹调板产生的磁场作用时变热。此外,在碗部件下壁的外表面和所述杯之间设置有铝层以改善所述杯和碗部件之间的传热。如此所获的碗部件同时利用了奥氏体不锈钢的优良美学外观和可加工性以及铁素体不锈钢的铁磁性质,使得它能够与感应烹调板联合使用。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令人满意,然而这些已知的烹调器具引起了许多技术、经济和工业问题。
事实上,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大量镍。现在,影响镍市场的紧张局势是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随国际需求而变化。具体而言,镍成本的增长可能足以造成压力锅碗部件成本价格的明显上涨。因此,当镍的价格较高时制造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相对而言成本效益较低,顺便提及,这正是越来越普遍的情况。
而且,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不同的热机械行为。在烹调器具受到热源的加热时,这可能导致在功能上无法接受的包括碗部件和杯的单元的变形。为了使主要由于杯的膨胀引起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已知可以贯穿杯的厚度造孔。然而,这些孔的存在使位于所述杯和碗部件下壁的外表面之间的铝中间层与外界接触,这可能导致如此暴露的铝的逐渐腐蚀,尤其是如果压力锅经常在洗碗机中洗涤时,事实上,洗碗机中所用的洗涤剂通常对铝极具侵蚀性。
最后,奥氏体钢碗部件和铁素体钢杯的使用产生了制造问题。实际上,这样的由碗部件和杯构成的子部件通常利用热冲压工序将铁素体不锈钢杯加到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的下壁外表面上而制成。
该热冲压工序在杯的外周于碗部件和杯之间产生了紧密(原子)键合,其中在所述碗部件和杯之间夹有铝层。此时,在热冲压工序完成后,通常观察到如此所获的容器的底部呈现向外的鼓肚,即所述杯具有凸出的形状。这样的凸形当然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因为它将阻碍所述容器稳定地停留在平面支持物上。所述杯的这个凸出的鼓肚的问题在原因上是由于所述碗部件的奥氏体钢与所述杯的铁素体钢之间的机械相互作用,所述杯对所述碗部件的奥氏体钢施加了“牵引应力”,而所述碗部件的奥氏体钢不能抗衡这种牵引应力,这导致了所述凸出的鼓肚。通过制造穿过所述杯的孔可将该现象降到最小,但该现象并未消失并且有必要通过附加的整形工序来修正。
为了克服这个制造问题以及与镍成本变动有关的经济问题,可以想到的是同杯一样以铁素体钢(不含镍)来制造碗部件。尽管这样的技术措施有可能解决镍成本变动所产生的经济问题,它却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所述制造问题。实际上,由于碗部件所将经受的热机械应力,所述碗部件具有相对大的厚度,但杯并不需要这样的厚度。因为杯和碗部件之间的这种厚度差异,在将杯与碗部件装配的热冲压工序结束时,发生了朝向碗部件的内侧的杯的深凹陷鼓肚。
该凹陷过于明显而无法被接受,因为它将损害烹调板与容器之间的能量转移的质量。该凹陷鼓肚现象可能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最大厚度的铁素体钢(对应于所述碗部件)对厚度更小的铁素体钢(对应于所述杯)施加了“牵引应力”。贯穿杯的制孔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帮助,并且相反地,它将有助于增强这种凹陷鼓肚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的选择可以是采用具有厚度(例如基本等于或甚至大于所述碗部件的厚度)更大的铁素体钢杯。然而,这样的措施与所需的经济目标背道而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补救上述各种缺点并提供特别坚固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该器具的制造不论镍价格如何都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并且可在工业上优化,即它利用了在所考虑的时间时具有最佳质量/价格比的材料,同时仅需要最少的不同工具和工序。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当镍价格高时具有特别高的成本效益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易于制造并且在镍价格低时具有可接受的成本价格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基于传统和熟练掌握的工序而制造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为了使对其将容纳的食物进行优异的热传导而设计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在任何环境中都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具有特别简单的设计并且其制造不需要漫长、复杂和昂贵的工序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具有特别吸引人的美学外观的新型食物烹调器具。
对本发明的目标可借助于一种食物烹调器具来实现,所述器具包括:
-带有下壁的用于容纳食物的奥氏体或铁素体不锈钢碗部件,所述下壁具有外表面,
-添加到所述外表面并固定于所述碗部件的铁素体不锈钢杯,所述杯形成了底部,从而使所述烹调器具通过该底部而停留在烹调板上,
-印刻在所述底部上的图纹,
所述器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上的所述图纹的印刻深度及其密度经选择以使得所述底部符合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要求,并且所述碗部件的不锈钢具有等同于铁素体或奥氏体的性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更详细地显现,所述附图仅以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的实例的方式给出,其中:
图1至3是图示本发明的烹调器具的制造方法的按时间顺序的步骤的纵向横截面视图,其中图3图示了本发明的食物烹调器具;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食物烹调器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底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食物烹调器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底视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烹调器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底视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烹调器具的实施方式细节的横截面视图,该图显示了图纹印刻线的几何构造;
图8是显示图5的器具底部的挠度d随各种应力的变化,其中一些(标准(i)至(iv))对应于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示意性说明了制造本发明的烹调器具1的容器的各种步骤,其中图3显示了当制造刚刚完成时的容器(所述容器在图3中上下倒置显示)。
如图3中所示,食物烹调器具1包括适用于容纳食物并出于该目的而具有下壁3的碗部件2,所述下壁3优选具有基本上为盘或椭圆的形状,带有朝向所述碗部件的内侧4的内表面3A和相反的外表面3B。碗部件2还包括在底壁的外周处从所述底壁上立的环形侧壁。如所公知的一样,碗部件2有利地围绕轴X-X′而具有旋转对称性。碗部件2由不锈钢制成以便能够耐受它将承受的不同的热机械应力和化学(腐蚀)应力,更准确而言它由奥氏体或铁素体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的烹调器具1是无热源装置,即它不包括任何内部热源并且它必须受到外部热源的作用来加热和烹调食物。
优选的是,食物烹调器具1是压力锅,即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器具。在这种情况下,碗部件2通过用户可操作的锁闭/解锁系统由与碗部件2相连的盖(未显示)来封闭。众所周知,还对所述盖有利地提供减压阀,该减压阀可使碗部件2的内侧4中的压力能保持在预定值,例如比大气压高出至少20kPa的压力。当形成压力锅的碗部件时,碗部件2优选地通过拉伸薄板金属板材的工序而获得,这提供了具有厚度足以耐受高压的壁的相对较深的碗部件。当然,以不锈钢制成碗部件2的选择对于压力锅是完全合适的,因为不锈钢明显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并且还具有使得碗部件2能耐受高的内部压力的优异的机械强度。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由压力锅组成的烹调器具1,作为选择可以由以下组的器具之一组成:蒸锅(saucepan)、煎锅、蒸煮罐(cooking pot)或水壶,该列表当然不具有限制性。
根据本发明,食物烹调器具1包括添加到下壁3的外表面3B并固定到碗部件2的杯5。杯5优选地具有围绕对称轴X-X′旋转的形状,所述对称轴与碗部件2的对称轴相同。杯5有利地包括基本为盘形的中央部分,在其外周上立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在固定于所述盘形部分的下边缘与抵靠碗部件2的自由环形上边缘5A之间延伸。
根据本发明,杯5由铁素体不锈钢制成以便制造与感应加热相容的食物烹调器具1。
有利的是,烹调器具1还包括中间层6,中间层6的热传导率高于钢的热传导率,且具体而言高于形成杯5的铁素体钢的热传导率,所述中间层6位于下壁3的外表面3B与杯5之间。众所周知,中间层6优选由铝制成,已知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热传导率性质。如图3所示,杯5优选几乎完全将中间层6包围,该中间层6的自由边缘在对应于杯5的自由边缘5A的外周线处与下壁3的外表面3B的外周配合(并可能相互渗透)。
这样一来,中间层6基本与外部隔离,这是因为它位于杯5与下壁3之间,处在一个封闭的甚至密封的室内(其范围由杯5和外表面3B限定),其优选占据该室的几乎全部体积。
有利的是,通过冲压工序、优选热冲压工序将杯5固定到碗部件2。热冲压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它在于通过压力的方式进行相当于冲击的快速压制,该工序在热状态中进行从而使金属更具延展性。有利的是,也通过热冲压工序将中间层6附着到下壁3的外表面3B。优选的是,制造方法实施单次热冲压工序,从而使得可以同时将中间层6和杯5添加并附着到下壁3的外表面3B。
制造步骤优选如下:
-放置铝板材6A使之抵靠用于形成杯5的铁素体不锈钢板材50的内表面50A,所述铝板材6A通过焊接点12附着于所述内表面50A,如图1所示;
-将由结合在一起的铝板材6A和铁素体不锈钢板材50形成的子部件通过焊接点13添加并固定到下壁3的外表面3B,从而使铝板材6A位于外表面3B与铁素体不锈钢板材50之间,如图2所示;
-随后对获得的堆叠物进行热冲压工序,该工序产生了外表面3B、中间层6和杯5遍及它们各自表面的紧密且均一的接界(bound),杯5通过中间层6与碗部件2相结合。然而,完全可以想到的是,作为一种补充和/或替代方式,将杯5直接与碗部件2结合,例如通过进行热冲压工序从而使杯5在其自由上边缘5A处直接且紧密地与碗部件2结合。
这样就得到了由装配到一起的碗部件2、杯5和中间层6组成的容器。
杯5形成了底部7,由此使烹调器具1可稳定放置在烹调板或任何其它基本平的支持物(桌或架等)上。杯5由此形成了固定碗部件2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作为碗部件2的放置界面,另一方面将热能传递至碗部件2的内容物。
众所周知,底部7具有足够小的曲率从而既形成了用于器具1的稳定支持表面又提供了烹调板和器具1之间足够的能量转移。当然,杯5所形成的底部7的所述曲率只能是朝向碗部件2的内侧4的凹曲率,到凸曲率的程度必然会阻止由装配在一起的碗部件2和杯5所形成的容器稳定地放置在平面支持物上。
通常对底部7的凹陷程度的选择如下:
-它必须足够小从而使通常称为“中央底部挠度”的烹调板和底部7之间的最大距离d不会极大地损害烹调器具1的能量输出,即不会过度妨碍烹调板和杯5之间的能量转移。
-然而,该凹形曲率又必须足够显著以补偿可能由所述器具的加热而产生的潜在凸变形;换言之,不管对由碗部件2和杯5形成的容器所施加的热机械应力如何,轻度的凹形曲率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杯5变为凸形从而导致器具1不能在烹调板上稳定放置。
2002年11月的EN12778欧洲标准规定挠度d必须处于边界值范围中,所述挠度d是对由碗部件2/杯5单元形成的容器所施加的热机械条件的函数。
具体而言,该标准规定了下列条件:
(i)出厂但不处在使用条件下(即在环境温度下)的器具1的挠度d必须为0(对应于平面底部7;挠度d的负值对应不可接受的凸形底部7)至0.006×D,其中D是底部7的放置环7B的直径,即水平平面支持物与放置在所述支持物上的底部7之间的接触界面的直径。
(ii)底部7经受220℃的温度的器具1的挠度d必须大于0(即底部7不能凸出)。
(iii)已经经受了25次热冲击的、不处在使用条件下(即在室温)的器具1的挠度d必须为0至0.006×D
(iv)已经经受了25次热冲击且其底部7被施以220℃的温度的器具1的挠度d必须大于0(即底部7不能凸出)。
本发明的器具1符合所述2002年11月的EN12778欧洲标准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器具1还包括印刻在由杯5形成的底部7的图纹8。如本文中所用,“印刻”是指所述图纹8在金属底部7中被划出。因此,图纹8不是通过从底部7移除材料而获得,而是通过所述材料的空心变形(hollow deformation)获得。这尤其是指图纹8不是通过延伸穿过所述底部7的整个厚度的孔而形成。因此图纹8在所述底部7的表面内形成了暗压凹痕(blind indentation)。换言之,图纹8不延伸穿过底部7的整个厚度,因此也就不穿过杯5。因此,图纹8不从一侧到另一侧延伸贯穿底部7。图纹8是印刻而不是割入底部7的事实特别使得中间铝层6得以完全与外部环境隔离,这使得可以保护其免受例如通过在洗碗机中洗涤所产生的可能的腐蚀侵袭。
根据本发明,底部7上的所述图纹8的印刻深度P(即在杯5的表面中形成所述图纹8的凹空的深度)和所述图纹8的密度(即底部7的经印刻的表面积与总表面积之比)经选择从而使得底部7符合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要求(特别是上述要求(i)至(iv)),且碗部件2的不锈钢具有同等于铁素体或奥氏体的性质。
因此,本发明具体在于确定主要参数从而使得杯5能优选地通过热冲压工序与铁素体或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2等同地结合,以便获得符合普通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并因而符合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要求的容器。
因此这些主要参数如下:
-所述图纹8的印刻深度P,和
-印刻在底部7的所述图纹8的密度。
因此,本发明已经建立了:通过简单地调节印刻在杯5内的图纹的深度P和密度可以将如此印刻的单个杯5结合到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2(优选为AISI 304等级)或铁素体不锈钢碗部件2(优选为AISI 436或AISI444等级),并且在每种情况中均可获得优异的结果,即满足用于测定烹调器具底部的性能的所有标准和至少满足规范性标准的(由装配在一起的碗部件2和杯5形成的)容器。
这些标准,其中一部分对应于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要求,特别是下列标准,以重要性降序排列为:
-25次热冲击后的中央底部挠度(由图3中的距离d体现)的稳定性,
-测试加压后的中央底部挠度d的稳定性,
-烹调耐用年限(cooking durability)后的中央底部挠度的稳定性,
-干加热后放置直径D和底部挠度d的稳定性,
-感应板上的变热的时间,
-感应板上吸收的功率,
-玻璃陶瓷(vitro-ceramic)板上的输出(卤素或辐射),
-铸铁板上的输出(电),
-耐洗碗机的洗涤性。
因此,本发明已经确定对印刻于底部7中的图纹的印刻深度和密度的简单调节能够提供既能与铁素体不锈钢碗部件一起使用也能与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一起使用的杯5。换言之,本发明因此可以确定允许获得技术折衷(technical compromise)的参数,所述技术折衷使用户易于选择制造碗部件2的材料。
因此,当镍价格低因而奥氏体不锈钢的价格在经济上可接受时,有利的是器具1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而印刻的铁素体不锈钢杯5与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2结合。
如果镍价格上升,使得不适合使用奥氏体不锈钢时,通过将铁素体不锈钢碗部件2(或至少是具有低于奥氏体钢的镍含量的不锈钢)与相同的杯5相结合,从而可以立刻继续进行生产,因为杯5所形成的底部7上的图纹8的印刻深度和所述图纹8的密度已经预先选定,从而所述杯5既适合于奥氏体不锈钢碗部件又适合由具有较少或甚至无镍含量的不锈钢如铁素体不锈钢制成的碗部件。因此,所述食物烹调器具可以有利地包括由具有铁素体性质的钢制成的碗部件2或由具有奥氏体性质的钢制成的碗部件2。
优选的是,印刻在底部7中的图纹8的密度基本为10%至60%,且更优选为10%至30%。本申请的申请人特别强调了约20%的密度会提供优异的结果,应理解的是一方面10%至20%的范围而另一方面20%至60%的范围也会给出满意的结果。
在本发明的内容内,图纹密度通过下式获得:
密度(Density)图纹=S印刻/S未印刻
其中密度图纹在本发明的内容内可被理解为图纹8的密度(以%表示),S印刻是被印刻图纹有效占据的底部7的表面(以例如mm2表达),而S未印刻是底部7的总有用面积(以与S印刻相同的单位表达),即由放置环7B所包围的区域的表面积(在附图中所示的实例中,S未印刻因而基本对应于直径D的盘形区域的表面积)。
有利的是,所述图纹8的印刻深度P,特别作为中间层6的厚度的函数,基本为1.5%×E至90%×E,更优选为15%×E至50%×E,其中E是杯5的厚度值。本申请人特别强调了基本上大于90%×E的印刻深度通常不会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它容易引起形成底部7的金属的过分弱化。相反,基本上等于E/3(33.3%×E)的印刻深度可给出优异的结果。
有利的是,所述杯的厚度E基本上大于或等于0.6mm,该值是可提供与感应的相容性的最小值。换言之,如果厚度值E低于0.6mm,则存在的风险是感应效果不足以使用户在可接受的条件下烹调。
出于原材料经济性的目的,厚度E优选基本等于0.6mm。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人强调了0.01mm至0.54mm、更优选为0.1mm至0.3mm的深度P可提供良好的结果。本申请人特别强调基本大于0.54mm的印刻厚度通常不会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它容易引起形成底部7的金属的过分大的弱化。相反,基本等于0.2mm的印刻厚度可给出优异的结果,可以理解的是基本为0.3mm至0.5mm、或进而更准确地基本为0.3mm至0.4mm或基本为0.4mm至0.5mm的深度P,特别是作为中间层的厚度的函数,也可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
有利的是,图纹8基本规则地分布在底部7上,且更优选的是所述图纹8基本规则地在底部7的大部分表面上扩展,或者甚至在整个所述表面上扩展,优选的是除去:
-中央区域7A,优选基本为圆形,该区域被保留以对产品标记(商标名称或者其它商业或技术信息等)。
-和外周环7B,优选是直径为D的基本圆形,它自身形成了底部7的放置表面,即当底部7被置于平面支持物上时,底部7通过以外周环7B形成的圆形平面环为形式的表面而放置在所述支持物上。放置环7B中图纹的缺失使得能够防止材料的结构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能在该位置引起不可接受的尺寸变化,所述位置对应于器具的放置区域并且它必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美且耐久的平面。
有利的是,图纹8主要由印刻线组成。这是指所述图纹8由空心线而非空心表面制成,不过并不排除后一种可能性。
此外,已经证实除上述主要参数(密度和印刻深度)以外,某些次要参数也能对获取满意结果起到作用。这些次要参数特别包括:
-中间层6的厚度,它能够对获取最终结果起作用;和
-形成图纹8的印刻线9的几何学;优选的是,印刻线9的形状在横截面上绝对不能具有形成锐角的断面(V-断面)而应具有如图7所示的平底断面(截平的V-断面或梯形断面);优选的是,在线底部的印刻线9的宽度L基本为0.1mm至3mm,且优选为0.8mm至1.2mm。印刻线底部的约1mm的宽度L,特别是与约20%的密度和约0.2mm的印刻深度P相结合,可给出优异的结果。
当然,对于图纹8存在无限多种能够获得所需结果的形状。
优选的是,图纹8具有重复符形,从而形成铺面(pavement),如图4至6所示。
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铺面可为彭罗斯型(Penrose type)铺面。这种铺面的非周期性符形进而使得可以利用有利的机械性质,特别是关于放置表面7上的刚性的分布。
作为选择,所述铺面可以是蜂巢状铺面,如图6所示,即由多个相邻六角形单元形成的铺面。
根据另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图纹8包括相对于杯5(轴X-X′穿过其中心)的中心呈辐射状取向的多个长椭圆环形10。在图4所示的这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图纹8还包括多个同心圆11,所述同心圆11的中心对应于杯5的中心,即对应于由杯5形成的底部7的中心。
优选的是,图纹8遍布底部7而排布从而形成了以轴X-X′对称的整个所得的图纹,这为杯5提供了均匀且统一的机械性能。
下表1分别对与图5和图6对应的实施例总结了对于某些上述参数所给出的值和所获得的结果。
应该注意的是,即使图4至6不是按1∶1的比例,它们却遵从了比例并以同位相似因素为模对应于接受表1中所示测试的真实几何学。
表1
  图纹形状   放置直径D   印刻深度P   图纹密度   印刻线宽度L   与奥氏体钢碗部件的相容性(AISI 304)   与铁素体钢碗部件的相容性(AISI 436)
 I   图5   180mm   0.2mm   20.5%   1mm   有   有
 II   图5   180mm   0.5mm   20.5%   1mm   有   无(过深)
 III   图5   200mm   0.5mm   21.3%   1mm   有   无(过深)
 IV   图5   200mm   0.2mm   21.3%   1mm   有   有
 V   图6   180mm   0.55mm   22.3%   1mm   有   无(过深)
图7图示性地说明了在根据上表1的实施例IV的夹式压力锅上进行的测试的结果,这些测试的一部分致力于确定与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上述某些标准(i)至(iv)的一致性。
优选的是,通过冲压工序、优选热冲压工序来同时印刻图纹8。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热冲压工序与将杯5、中间层6和碗部件2装配在一起的热冲压工序相同。
仅需将对应于所述图纹的浮凸图提供在用于所述冲压工序的冲压工具模具的表面。

Claims (15)

1.一种食物烹调器具(1),所述食物烹调器具(1)包括:
-带有下壁(3)的用于容纳食物的奥氏体或铁素体不锈钢碗部件(2),所述下壁(3)具有外表面(3B),
-添加到所述外表面(3B)并固定到所述碗部件(2)的铁素体不锈钢杯(5),所述杯(5)形成底部(7),从而使所述烹调器具(1)通过该底部(7)放置在烹调板上,
-印刻在所述底部(7)上的图纹(8),
所述器具(1)的特征在于,底部(7)上的所述图纹(8)的印刻深度(P)及其密度经选择从而使得所述底部(7)符合2002年11月的EN-12778标准的要求,并且所述碗部件(2)的不锈钢具有等同于铁素体或奥氏体的性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通过冲压工序将所述杯(5)固定到所述碗部件(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包括中间层(6),所述中间层(6)的热传导率高于所述不锈钢,且所述中间层(6)位于所述下壁(3)的外表面(3B)与所述杯(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纹(8)具有重复符形以便形成铺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铺面是彭罗斯型的铺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铺面是蜂巢状铺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纹(8)主要由印刻线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纹(8)包括相对于所述杯(5)的中心呈辐射状取向的多个长椭圆环形(10)。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纹(8)包括多个同心圆(11),所述同心圆(11)的中心对应于由所述杯(5)形成的底部(7)的中心。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7)上印刻的图纹(8)的密度基本为10%至60%。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纹(8)的印刻深度(P)基本为所述杯(5)厚度的1.5%至90%,优选为所述杯(5)的厚度的15%至50%。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刻线的线底处的宽度(L)基本为0.1mm至3mm,且优选为0.8mm至1.2mm。
13.如权利要求10、11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是约20%,所述线底处的宽度(L)是约1mm,且所述印刻深度(P)是约0.2mm。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纹(8)基本上规则地分布在所述底部(7)的大部分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是压力锅。
CN200910142517.3A 2008-06-23 2009-06-22 食物烹调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7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803509 2008-06-23
FR0803509A FR2932666B1 (fr) 2008-06-23 2008-06-23 Dispositif de cuisson d'aliments pourvu d'un fond en acier inoxydable ferritique et d'une cuve en acier inoxydable austenitique ou ferrit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7912A true CN101617912A (zh) 2010-01-06
CN101617912B CN101617912B (zh) 2014-07-09

Family

ID=4020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251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7912B (zh) 2008-06-23 2009-06-22 食物烹调器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64892B2 (zh)
EP (1) EP2138079B1 (zh)
JP (1) JP5591491B2 (zh)
CN (1) CN101617912B (zh)
ES (1) ES2487518T3 (zh)
FR (1) FR2932666B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8086A (zh) * 2014-12-01 2015-06-10 梅照付 一种多功能铲制造方法
CN104723030A (zh) * 2013-12-19 2015-06-24 Seb公司 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织构化的外面的烹饪器具
CN110267572A (zh) * 2017-02-10 2019-09-20 福腾宝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的夹层结构和减少的底部移动的炊具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4311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Pt Maspion Cookware Surfa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okware Surface
DE102013006649B4 (de) * 2013-04-18 2017-01-26 Jochen Hennes Kochgeschirr zur Herstellung von warmen Speisen
FR3025995B1 (fr) * 2014-09-23 2017-02-17 Seb Sa Recipient de cuisson comportant une face interieure en acier inoxydable partiellement revetue, et procede d'obtention
US10257890B2 (en) * 2015-02-05 2019-04-09 Bose Corporation Induction cookware
US20220007883A1 (en) * 2015-06-12 2022-01-13 Sisteria Inertial cookto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IT201900009378A1 (it) 2019-06-18 2020-12-18 Ballarini Paolo & Figli Spa Recipiente per la cottura di alimenti con parete di fondo con foratura bilanci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99622A (en) * 1935-03-21 1937-11-16 Glenn E Printz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marking metals
US4048934A (en) * 1976-07-29 1977-09-20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Method of bottom embossing
NO152483C (no) * 1982-12-14 1985-10-09 Ardal Og Sunndal Verk Kokekar av rustfritt staal for alle typer oppvarmingskilder
US5357850A (en) * 1990-03-30 1994-10-25 Seb S.A. Cooking vessel having a base which is non-deformable under the action of heat
FR2667496B2 (fr) * 1990-03-30 1994-08-26 Seb Sa Recipient de cuisson a fond indeformable a la chaleur.
FR2688426B1 (fr) * 1992-03-13 1994-05-27 Seb Sa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e surface pour l'accrochage d'un revetement.
FR2693093B1 (fr) * 1992-07-06 1994-09-02 Seb Sa Ustensile culinaire à fond thermoconducteur.
IT1263894B (it) * 1993-02-11 1996-09-05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recipiente di cottura di acciaio inossidabile con fondo decorato, e relativo recipiente
DE4412944A1 (de) * 1994-04-15 1995-10-19 Vesta Ag & Co Ohg Topfförmiges Gar- und/oder Kochgerät
ATE156677T1 (de) * 1994-04-15 1997-08-15 Fissler Gmbh Gar- und/oder kochgerät, welches für eine bodenseitige zuführung von wärmeenergie durch wärmeleitung oder durch elektromagnetische induktion eingerichtet ist
KR970008068B1 (ko) * 1994-04-21 1997-05-20 주식회사 셰프라인금속 복수의 재질이 동일 바닥면을 형성하는 주방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30047271A1 (en) * 1998-05-15 2003-03-13 Pai-Chuan Wu Microembossed thin microporous films having improved impact strength and high moisture vapor transmission rates (MVTRs)
EP1052055A1 (en) * 1999-05-04 2000-11-15 Società Italiana Pentole S.p.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oking vessels and vessel obtained according to such process
IT1312566B1 (it) * 1999-05-21 2002-04-22 Lagostina Spa Apparecchio di cottura con fondo adatto all'adduzione di energiatermica mediante conduzione ed induzione elettromagnetica.
FR2801485B1 (fr) * 1999-08-25 2002-01-11 Ekono Ustensile de cuisson presentant un fond constitue par une structure composite
DE10120500B4 (de) * 2001-04-26 2004-08-19 Eisfink Max Maier Gmbh & Co. Kg Induktionsgrillplatte und damit hergestellter Induktionsgrill
US7534309B2 (en) * 2002-06-17 2009-05-19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ustries, Ltd. Aqueous aluminum brazing composition, aluminum material coated with the brazing composition, brazing method using the aluminum material, and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ed by using the brazing method
CN2560283Y (zh) * 2002-08-06 2003-07-16 沈阳双喜压力锅有限责任公司 压花锅底
FR2852219B1 (fr) * 2003-03-10 2007-02-23 Dispositif de cuisson dont l'embase comprend une piece ornemental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DE10339426A1 (de) * 2003-08-27 2005-03-24 Zwilling J. A. Henckel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chgeschirrs, insbesondere eines Topfes, einer Pfanne oder dergleichen
CN100488419C (zh) * 2006-01-16 2009-05-20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烹调器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3030A (zh) * 2013-12-19 2015-06-24 Seb公司 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织构化的外面的烹饪器具
CN104688086A (zh) * 2014-12-01 2015-06-10 梅照付 一种多功能铲制造方法
CN110267572A (zh) * 2017-02-10 2019-09-20 福腾宝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的夹层结构和减少的底部移动的炊具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64892B2 (en) 2013-06-18
CN101617912B (zh) 2014-07-09
JP5591491B2 (ja) 2014-09-17
FR2932666B1 (fr) 2013-06-07
US20090321453A1 (en) 2009-12-31
JP2010088868A (ja) 2010-04-22
ES2487518T3 (es) 2014-08-21
EP2138079A1 (fr) 2009-12-30
EP2138079B1 (fr) 2014-07-02
FR2932666A1 (fr) 2009-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912B (zh) 食物烹调器具
US7319211B2 (en) Cooking utensil with bottom wall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CN100534367C (zh) 具有复底的炊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14673B (zh) 在感应式或传统式表面上烹饪食物的容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02908041A (zh) 变形受控的烹饪容器的制造方法和获得的容器
JP7065251B2 (ja) 熱変形防止構造を有する調理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204928A1 (en) Cooking utensil the covering of which comprise an ornamental piece and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method
CN105595796A (zh) 一种钛锅具及其复底工艺
ES2388604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a vajilla de cocinar, en particular una olla, una sartén o similares
CN207940630U (zh) 一种复合锅
CN101879676B (zh) 一种锅的生产工艺
CN105795887A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CN115644675A (zh) 一种带翻边的锅煲制作工艺
CN205729048U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CN102727069B (zh) 具有双壁的烹饪装置
CN204889675U (zh) 一种多功能ih电饭锅
CN201139448Y (zh) 一种复合体钢锅
CN209252392U (zh) 新型复底不锈无油烟铁锅
CN108024666A (zh) 烹饪用具
CN207734017U (zh) 一种抗加热变形的烹饪装置
KR20160103715A (ko) 유도가열 주방용기
CN206166596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9000030U (zh) 不粘炒锅
CN201609307U (zh) 锅底中间可以储油料的锅
CN211155128U (zh) 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French Ekri

Applicant after: SEB S. A.

Address before: French Ekri

Applicant before: Cyber Corp.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EB S. A. TO: SEB S.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