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0656B -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0656B
CN101610656B CN2008100679106A CN200810067910A CN101610656B CN 101610656 B CN101610656 B CN 101610656B CN 2008100679106 A CN2008100679106 A CN 2008100679106A CN 200810067910 A CN200810067910 A CN 200810067910A CN 101610656 B CN101610656 B CN 101610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s group
heat pipe
heat
condensation segmen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679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0656A (zh
Inventor
邓红波
赵镝琼
陈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u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u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u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679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0656B/zh
Priority to US12/331,390 priority patent/US825649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610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0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0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06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6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gases, e.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以及一对第一热管,该散热器与该对第一热管结合,每一第一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该散热器包括一对第一鳍片组以及一对第二鳍片组,该对第一鳍片组与该对第二鳍片组相互错开设置,每一第一、第二鳍片组上均设有一收容槽,每一第二鳍片组上还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连通,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一部分穿插于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另一部分由第二鳍片组的开口进入并收容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内。上述散热装置便于组装,且可充分利用空间。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的高速、高频以及集成化使其发热量剧增,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地带走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业界通常是在电子元件上加装一散热装置。
该散热装置通常包括一散热器以及与该散热器结合的一热管,该热管设置成多段弯折,以增加热管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提高该散热装置的热传导效率,然而,上述散热装置组装时,由于该热管设置成多段弯折,其很难与散热器结合,造成散热装置组装困难。因此,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以及一对第一热管,该散热器与该对第一热管结合,每一第一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该散热器包括一对第一鳍片组以及一对第二鳍片组,该对第一鳍片组与该对第二鳍片组相互错开设置,每一第一、第二鳍片组上均设有一收容槽,每一第二鳍片组上还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连通,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一部分穿插于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另一部分由第二鳍片组的开口进入并收容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内。
一种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对第一鳍片组以及一对第二鳍片组,每一第一、第二鳍片组上均设有一收容槽,每一第二鳍片组上还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连通;提供一对第一热管,每一第一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将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分别穿插于对应的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使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两端部凸伸出第一鳍片组外;将第二鳍片组插设于该对第一鳍片组之间,使第一、第二鳍片组合围成环状,并使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由第二鳍片组上的开口进入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内。
上述散热装置中,该散热器由一对第一鳍片组与一对第二鳍片组组成,组装该散热装置时,可先将该第一热管穿插于第一鳍片组内,然后再将第二鳍片组与第一热管结合,解决了弯曲热管难以组装的问题,不仅便于第一热管组装,而且还可充分利用空间。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热管与底座结合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第一鳍片组的立体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第二鳍片组的立体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风扇的立体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组装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8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另一组装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热管的立体组装图。
图10为图9所示散热装置中热管与底座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其用来对一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如中央处理器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基板10、与该基板10结合的一热管组合20、与该热管组合20结合的一散热器30、设于该散热器30中间的一导热柱40以及设于该散热器30上的一风扇50。
该基板10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板体,如铜板、铝板等。该基板10的下表面用以与该发热电子元件热接触,该基板10的上表面上设有四个凹槽13,这些凹槽13相互平行设置,以用于收容该热管组合20。
请同时参照图3,该热管组合20包括一对位于上方的第一热管21以及一对位于下方的第二热管23。该第一热管21以及第二热管23均弯折成立体型。
每一第一热管21包括一蒸发段211、一冷凝段212以及将该蒸发段211与冷凝段212连接的一连接段213。该蒸发段211呈平直的扁平状,其收容于该基板10上位于最外侧的一个凹槽13内。该连接段213由该蒸发段211的一端倾斜向上即远离该蒸发段211一体延伸形成。该冷凝段212大致呈半圆弧形,其由该连接段213的自由端沿圆周的逆时针方向延伸形成。该冷凝段21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该蒸发段211。
每一第二热管23具有与第一热管21相似的结构。每一第二热管23也包括一蒸发段231、一冷凝段232以及一连接段233,该连接段233的倾斜度与第一热管21的连接段213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该第二热管23与第一热管2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热管23的连接段233的长度小于该第一热管21的连接段213的长度,因而该第二热管23的冷凝段232与蒸发段23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该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与蒸发段211之间的垂直距离,即该第二热管23的冷凝段232位于该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下方。该第二热管23的冷凝段23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该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所在的平面。该第二热管23的连接段233收容于该基板10上位于内侧的一个凹槽13内。
该散热器30呈环状,其包括一对第一鳍片组31以及一对第二鳍片组33。
请参照图4,每一第一鳍片组31呈扇形,其由若干第一鳍片311堆叠排列而成,这些第一鳍片311均成片状,每一第一鳍片311包括一本体313以及一延伸部314。该本体313大致呈方形,其上设有贯穿该本体313的一第一收容孔315以及一第二收容孔316,该第一收容孔315设于该第二收容孔316的上方,该本体313上还设有分别对应该第一、第二收容孔315、316的两个倾斜向上的添加槽317,每一添加槽317将对应的收容孔与本体313的外侧端连通,以便于第一、第二热管21、23与第一鳍片组31焊接时由此添加焊料(图未示)。该延伸部314由该本体313的顶部位于外侧端处向上一体延伸形成,该延伸部314的内侧端上设有一台阶部318以及一卡槽319,该延伸部314位于该台阶部318上方的部位的宽度小于该延伸部314位于该台阶部318下方的部位的宽度,该卡槽319设于该台阶部318的下方,其大致呈三角形,该卡槽319的上侧与台阶部318平行,该卡槽319以及该台阶部318用来固定该风扇50,该延伸部314的外侧端以及位于台阶部318的位置分别设有向前垂直延伸形成的一增压折边321以及一台阶折边320,该增压折边321用于增加风扇50的风压,该台阶折边320用于抵接风扇50。
当第一鳍片311堆叠排列在一起形成该扇形的散热鳍片组31时,每相邻的两第一鳍片311间形成一气流通道312,每一第一鳍片311上的第一收容孔315共同形成该第一鳍片组31的第一收容槽325,每一第一鳍片311上的第二收容孔315共同形成该第一鳍片组31的第二收容槽326,该第一、第二收容槽325、326均成弧形,以用来分别收容该第一、第二热管21、23的冷凝段212、232。
请参照图5,每一第二鳍片组33具有与第一鳍片组31相似的结构。每一第二鳍片组33由若干第二鳍片331堆叠排列而成,每相邻的两第二鳍片331间形成一气流通道332。每一第二鳍片331包括一本体333以及一延伸部334,每一第二鳍片331的延伸部334与第一鳍片311的延伸部314的结构相同,其包括一台阶部338以及一卡槽339,该延伸部334的外侧端以及位于台阶部338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增压折边341以及一台阶折边340。每一第二鳍片331的本体331与第一鳍片311的本体311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第二鳍片331的本体333大致呈三角形状,该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位于第二鳍片331的顶端与内侧端,从而于第二鳍片331的外侧端下方形成一缺口344,每一第二鳍片331的本体333上设有一收容孔335,该收容孔335与缺口344连通。当第二鳍片331堆叠排列在一起形成第二鳍片组33时,每一第二鳍片331的本体333上的缺口344共同形成该第二鳍片组33的本体333上的开口347,每一第二鳍片331上的收容孔335共同形成该第二鳍片组33的收容槽345,该收容槽345成弧形,其与第一鳍片组31上的第一收容槽325对应,以用来收容该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该收容槽345与该开口347连通,以便于组装时第一热管31由该开口347进入收容槽345。
请参照图2,该导热柱40呈圆柱状,其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如铜或铝等,其设于该散热器30的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中间。
请参照图6,该风扇50固定于该散热器30上,其包括一扇框51以及设于该扇框51上的一叶轮52。该扇框51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承载座511、位于外围的一固定框512以及连接该固定框512与承载座511的若干支撑架513。该承载座511用于承载该叶轮52,该固定框512呈圆环状,其向下垂直延伸形成若干固定臂514,这些固定臂514等间隔设置于该固定框512上,每一固定臂514的自由端设有一钩部515,该钩部515沿固定框512的径向凸伸出该固定臂514,该钩部515与该散热器30的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上的卡槽319、339配合,以将风扇50固定于散热器30上。
请同时参照图7与图8,组装时,该对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穿插并焊接于该对第一鳍片组31的第一收容槽325内,该对第二热管23的冷凝段232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穿插并焊接于该对第一鳍片组31的第二收容槽326内,其中第一、第二热管21、23的冷凝段212、232的两端部凸伸出第一鳍片组31外。将第一鳍片组31以及第一、第二热管21、23置于基板10上,使每一第一、第二热管21、23的蒸发段211、231(请参照图3)分别收容并焊接于该基板10上的凹槽13内,其中第一热管21的蒸发段211位于第二热管23的蒸发段231之间,每一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与另一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一第二热管23的冷凝段232与另一第二热管23的冷凝段232也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鳍片组31相对设置,且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鳍片组33由上而下插设于该两个第一鳍片组31间形成的空间之内,并使第一热管21的冷凝段212由第二鳍片组33的开口347进入第二鳍片组33的收容槽345内,此时,所述第二热管23的冷凝段232的两端部以及第一、第二热管21、22的连接段213、233均位于第二鳍片组33的开口347内;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交错设置,并合围形成该环状的散热器30,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的台阶部318、338共同形成该散热器30的环形的台阶部35,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的台阶折边320、340共同形成该散热器30的环形且水平的台阶面36,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的卡槽319、339共同形成散热器30的环形的卡槽37,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的增压折边321、341共同形成散热器30的环形的增压部38。将该导热柱40设于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的中间,使其下表面贴设于第一、第二热管21、23的蒸发段211、231上,该导热柱40的侧表面与该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的内侧面紧密贴合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鳍片组31的本体313与延伸部314、第二鳍片组33的本体333与延伸部334以及该导热柱40共同于该散热器30的顶部形成一收容空间39,该台阶部35、台阶面36以及卡槽37位于该收容空间39内。将该风扇50对准该散热器30的收容空间39,并向下按压该风扇50,使该风扇50的固定框512的下表面抵顶于该散热器30的台阶部35的台阶面36上,该风扇50的固定臂514上的钩部515卡设于该散热器30的卡槽37内,以将风扇50固定于散热器30上,此时,该风扇50的固定框512的侧表面刚好贴设于该散热器30的内表面上。
该发热电子元件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基板10上,传递至基板10中的一部分热量直接传递至散热器30上,另一部分热量通过散热器30中间的导热柱40传递至散热器30上,还有一部分热量由第一、第二热管21、23的蒸发段211、231吸收,通过其连接段213、233传递至冷凝段212、232,再传递至散热器30,传递至散热器30的热量最终由风扇50产生的低温气流散发至周围的空气中。
上述散热装置中,该散热器30由一对第一鳍片组31与一对第二鳍片组33组成,组装该散热装置时,可先将该第一、第二热管21、23穿插于第一鳍片组31内,然后再将第二鳍片组33与第一、第二热管21、23结合,解决了多段弯折热管难以组装的问题,不仅便于第一、第二热管21、23组装,而且还可充分利用空间。另外,该第一、第二热管21、23与导热柱40配合使用,使热量既可由中间传递,又可由四周传递,从而使热量可均匀地分布于散热器30的第一、第二鳍片311、331上,有利于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其次,该风扇50固设于该散热器30的收容空间39内,使风扇50的叶轮52由散热器30包围,可充分利用风扇50产生的低温气流,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该风扇50的外围的散热器30还可充当传统扇框的侧壁的作用,节省了风扇50的用料的同时,还可增加风扇50的风压,且该散热器30上还设有增压部38,可进一步增加风扇50的风压。其次,由于该散热器30上设有台阶部35以及卡槽37,该风扇50具有固定框512以及带有钩部515的固定臂514,因此组装上述散热装置时,只需推压该风扇50即可将该风扇50安装在散热器30上,而无需螺丝锁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该散热器30的台阶部35上的台阶面36可增加与风扇5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受力更为均匀。再次,该散热器30的第一、第二鳍片311、331沿导热柱40的径向排列而成,可使风扇50产生的低温气流由第一、第二鳍片311、331间的气流通道312、332吹向散热器30的四周,在带走散热器30上的热量的同时,还可对散热器30周围的其他发热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当然,上述散热装置中,该散热器30上的卡槽37也可只设于第一、第二鳍片组31、33的其中之一上,从而使得到该卡槽37时只需对一对鳍片组进行加工,可减少制造工序,降低成本。
另外,上述散热装置中的第一、第二热管21、23还可为其他形式。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的第一、第二热管61、63,所述第一热管31位于对应的第二热管63的上方。所述第一、第二热管61、6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热管21、23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第一热管61的连接段613的倾斜角度小于每一第二热管63的连接段633的倾斜角度。
如图10所示,组装时,每一第一、第二热管61、63的蒸发段611、631分别收容并焊接于该基板10上的凹槽13内,其中第一热管61的蒸发段611位于第二热管63的蒸发段631之间,第二热管63的连接段633绕过第一热管61的连接段613的外侧,所述第一热管61的冷凝段612与第二热管63的冷凝段632平行。

Claims (22)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以及一对第一热管,该散热器与该对第一热管结合,每一第一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一对第一鳍片组以及一对第二鳍片组,该对第一鳍片组与该对第二鳍片组相互错开设置,每一第一、第二鳍片组上均设有一收容槽,每一第二鳍片组上还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连通,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一部分穿插于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另一部分由第二鳍片组的开口进入并收容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热管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穿设在该对第一鳍片组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鳍片组由若干第一鳍片堆叠排列而成,每一第一鳍片包括一本体以及由该本体的顶部位于外侧端处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延伸部,每一第二鳍片组由若干第二鳍片堆叠排列而成,每一第二鳍片包括一本体以及由该本体的顶部位于外侧端处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鳍片的本体的外侧端下方形成一缺口,这些缺口共同形成该第二鳍片组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二热管,每一第二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每一第一鳍片组还包括收容第二热管的冷凝段的另一收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二热管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穿设在该对第一鳍片组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第二热管的冷凝段均沿圆周方向延伸形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热管还包括连接蒸发段与冷凝段的一连接段,每一第二热管也还包括连接蒸发段与冷凝段的一连接段,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与冷凝段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热管的蒸发段与冷凝段的垂直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连接段 由其蒸发段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热管的连接段也由其蒸发段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设于第二热管的蒸发段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连接段由其蒸发段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热管的连接段也由其蒸发段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设于第一热管的蒸发段之间,所述第二热管的连接段绕过第一热管的连接段的外侧。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的冷凝段所在的平面平行于该第一热管的冷凝段所在的平面。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鳍片组上还设有将收容槽分别与外界连通的添加槽,所述添加槽呈倾斜向上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由第一、第二鳍片组合围形成环状,该散热器的中间设有一导热柱,该导热柱的外表面贴合于该第一、第二鳍片组的内侧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共同于散热器的顶部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内安装有一风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卡槽,该风扇包括一扇框,该扇框向下延伸形成若干固定臂,每一固定臂的自由端设有一钩部,该钩部与该卡槽配合将风扇固定于散热器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扇框包括一环状的固定框,所述固定臂由该固定框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上设有台阶部,该固定框抵顶于该台阶部上。
17.一种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对第一鳍片组以及一对第二鳍片组,每一第一、第二鳍片组上均设有一收容槽,每一第二鳍片组上还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连通;
提供一对第一热管,每一第一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
将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分别穿插于对应的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使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两端部凸伸出第一鳍片组外; 
将第二鳍片组插设于该对第一鳍片组之间,使第一、第二鳍片组合围成环状,并使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由第二鳍片组上的开口进入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鳍片组由若干第一鳍片堆叠排列而成,每一第一鳍片包括一本体以及由该本体的顶部位于外侧端处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延伸部,每一第二鳍片组由若干第二鳍片堆叠排列而成,每一第二鳍片包括一本体以及由该本体的顶部位于外侧端处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延伸部,每一第二鳍片的本体的外侧端下方形成一缺口,这些缺口共同形成该第二鳍片组的开口。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一对第二热管,每一第二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每一第一鳍片组还包括另一收容槽,在将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穿插于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的同时,将第二热管的冷凝段穿插于第二鳍片组的另一收容槽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热管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穿设在该对第一鳍片组上,该对第二热管也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穿设在该对第一鳍片组上。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一导热柱,将该导热柱设于该第一、第二鳍片组的中间,并使该导热柱的下表面贴设于第一热管的蒸发段上,其侧表面贴合于该第一、第二鳍片组的内侧面上。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共同于其顶部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内安装有一风扇,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第二鳍片组上设有台阶部,该风扇包括一扇框,该扇框包括一环状的固定框以及由该固定框向下延伸形成的若干固定臂,每一固定臂的自由端设有一钩部,将该风扇对准该第一、第二鳍片组共同形成的收容空间,并向下按压该风扇,该风扇的固定臂上的钩部卡设于该卡槽内,该固定框抵顶于该台阶部上,将风扇固定于第一、第二鳍片组上。 
CN2008100679106A 2008-06-18 2008-06-18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0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79106A CN101610656B (zh) 2008-06-18 2008-06-18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12/331,390 US8256498B2 (en) 2008-06-18 2008-12-09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having heat pipes inserted therei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79106A CN101610656B (zh) 2008-06-18 2008-06-18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0656A CN101610656A (zh) 2009-12-23
CN101610656B true CN101610656B (zh) 2011-11-30

Family

ID=41430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791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0656B (zh) 2008-06-18 2008-06-18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56498B2 (zh)
CN (1) CN101610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81008A1 (en) * 2011-01-18 2012-07-19 Chaun-Choung Technology C Heat sink clip device
CN109166834B (zh) * 2018-08-28 2020-07-07 安徽星宇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子电路板嵌入式散热机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2116Y (zh) * 2005-03-29 2006-06-2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CN1842265A (zh) * 2005-04-03 2006-10-0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CN1870251A (zh) * 2005-05-29 2006-11-2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9983B1 (en) * 1992-06-23 1997-02-04 Pcubid Computer Tech Low profile integrated heat sink and fan assembly
US6927979B2 (en) * 2002-09-12 2005-08-09 Sanyo Denki Co., Ltd. Heat-emitting element cooling apparatus
KR100766109B1 (ko) * 2004-10-20 2007-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열장치
WO2006109929A1 (en) * 2005-04-11 2006-10-19 Zalman Tech Co., Ltd. Apparatus for cooling computer par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0562232C (zh) * 2005-09-14 2009-11-1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US20080202729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Fujikura Ltd. Heat sink
US7766076B2 (en) * 2007-03-23 2010-08-03 Rocky Research Spot cooler for heat genera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7802616B2 (en) * 2007-06-01 2010-09-28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with heat pipes
US8220527B2 (en) * 2008-03-27 2012-07-17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
CN101730444B (zh) * 2008-10-16 2013-04-2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2116Y (zh) * 2005-03-29 2006-06-2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CN1842265A (zh) * 2005-04-03 2006-10-0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CN1870251A (zh) * 2005-05-29 2006-11-2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314466A1 (en) 2009-12-24
US8256498B2 (en) 2012-09-04
CN101610656A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6566B (zh) 散热装置
CN100499979C (zh) 散热装置
CN101212884B (zh) 散热装置
CN101765351B (zh) 散热装置
CN101730446B (zh) 散热装置
CN1855456A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101765352A (zh) 扁平型热导管及使用该热导管的散热模组
CN102238847A (zh) 散热装置
CN101662918B (zh) 散热装置
CN102378550A (zh) 散热装置
CN101610656B (zh)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WO2017206305A1 (zh)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JP5192797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215177134U (zh) 板式散热器及板式散热装置
CN100531540C (zh) 散热模组
CN101662917B (zh) 散热装置
CN101312634A (zh) 散热装置
CN101146427A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201018750Y (zh) 鳍片环列式散热装置
CN101076236B (zh) 散热装置
TWI414233B (zh) 散熱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N101516171A (zh) 散热装置
CN101616569B (zh) 散热装置
JP4877069B2 (ja) 沸騰冷却装置
TWI388793B (zh) 散熱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