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1116A - 放电管、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电管、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1116A
CN101601116A CNA2007800508943A CN200780050894A CN101601116A CN 101601116 A CN101601116 A CN 101601116A CN A2007800508943 A CNA2007800508943 A CN A2007800508943A CN 200780050894 A CN200780050894 A CN 200780050894A CN 101601116 A CN101601116 A CN 101601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tube
side end
mark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508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1116B (zh
Inventor
鹰田良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01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1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1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11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冷阴极管(15)具备细长的玻璃管(18),其一方端部是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与此相对,另一方端部是二次密封侧端部(33)。在玻璃管(18)的两个端部(31,33)内分别封入电极(19),与此相对,在两个端部(31,33)的外侧分别外嵌管头(20),并且与对应的电极(19)连接。安装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和安装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的表面整体的颜色相互不同。多根冷阴极管(15)被排列安装在机壳(12)内。使相邻的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放电管、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管、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装置中使用冷阴极管等灯。简单说明背光装置的一般制造方法,首先由灯制造厂制造出冷阴极管,然后对形成在冷阴极管的两个端部的引线端子焊接用于连接到逆变器基板的导线,并将其包装后运送到背光装置制造厂或者液晶显示装置制造厂。在背光装置制造厂或者液晶显示装置制造厂将冷阴极管等部件组装到背光装置的机壳(chassis)中,并且将上述导线的连接器插入逆变器基板。
[3]在上述制造方法中,需要进行对冷阴极管的引线端子焊接导线的操作、插入导线连接器的操作,因此存在花费较多操作时间、成本的问题。因此,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减少对冷阴极管进行的焊接操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其中,对冷阴极管的玻璃管的两个端部覆盖安装连接到内部电极的管头,另一方面,在机壳侧设置连接到逆变器基板的连接端子,使管头与连接端子的弹簧部随着冷阴极管的安装而发生弹性接触。这样,不需要对冷阴极管直接进行焊接。
[4]另一方面,已知下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其中,使两端开口的筒状玻璃管为立起的姿态,使将荧光体溶于溶剂中得到的溶液通过其开口吸起、落下,由此在玻璃管的内周面涂布荧光体。然后,在玻璃管的一方端部内设置电极并封闭(一次密封),接着在另一方端部内设置电极并封闭(二次密封),由此制造出冷阴极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18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73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5]在此,在荧光体中包含与发光颜色对应的多种荧光体粒子,这些荧光体粒子的粒径、比重等根据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当如上述那样利用重力将荧光体涂布在玻璃管内时,在各种荧光体粒子的分布中产生轴向偏差,其结果是在冷阴极管中在轴方向上产生规定倾向的颜色不均匀。
[6]鉴于这种情况,在如直下型背光装置那样将多根冷阴极管并列设置的背光装置中,可以考虑交替地使相邻的冷阴极管的安装方向不同,从而使背光装置整体难以产生颜色不均匀。在如以往那样对冷阴极管焊接导线的类型中,在灯制造厂中在冷阴极管的生产线之后直接进行焊接操作,因此在生产线中自动地统一冷阴极管的方向,利用这一点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使冷阴极管的方向交替不同的操作。另外,从制造角度而言,玻璃管的端部形状在一次密封侧和二次密封侧中多少有些不同,因此只要熟练就能够通过目视辨别冷阴极管的方向。
[7]但是,在使用管头型的冷阴极管的情况下,在背光装置制造厂、液晶显示装置制造厂中,需要在组装到机壳时使冷阴极管的方向交替不同,无法与冷阴极管的生产线联合组装,因此难以可靠地使冷阴极管的安装方向交错。特别是在管头型的冷阴极管中,玻璃管的两个端部被管头覆盖,因此还存在难以通过目视来辨别冷阴极管的方向的情况。
[8]另一方面,与上述情况不同,随着冷阴极管中的一次密封侧端部和二次密封侧端部的各性质的不同,还存在优选在将各冷阴极管组装到机壳上时所有的冷阴极管方向一致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与冷阴极管的生产线联合组装,因此难以可靠地使冷阴极管的安装方向一致。
[9]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知道放电管的方向。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本发明具备玻璃管、成为该玻璃管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侧的一次密封侧端部、成为另一端侧的二次密封侧端部、外嵌在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的一对管头.、以及能够识别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的识别单元。
[11]这样,通过识别单元能够容易地识别外嵌有管头的状态下玻璃管的一次密封侧端部和二次密封侧端部。
[12]本发明实施方式优选如下结构。
(1)前述识别单元被设置在前述管头上。这样,在配置于作为非发光部位的端部的管头上设置有识别单元,识别单元不会妨碍玻璃管内发出的光。
[13](2)前述识别单元是使一方前述管头的颜色与另一方前述管头的颜色不同而成的。这样,通过使整个管头的颜色相互不同,能够通过目视等容易地进行识别。
[14](3)前述识别单元是使前述一方管头的材料与前述另一方管头不同而成的。这样,不对管头实施特别的加工就能够使两个管头的颜色相互不同,用低成本就能实现。
[15](4)前述识别单元是对前述一方管头的表面实施电镀处理或者对前述两个管头的表面分别实施不同的电镀处理而成的。这样,即使在两个管头的材质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两个管头的颜色相互不同。
[16](5)前述识别单元由设置在前述管头上的记号构成。这样,通过目视设置在管头上的记号,能够容易地进行识别。
[17](6)前述记号是在前述管头上附着着色涂料而成的。这样,与使管头外形不同来设置记号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用相同形状的管头,因此用低成本就能实现。
[18](7)前述记号分布设置在前述管头全周上。这样能够从任何方向确认记号,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识别。
[19](8)前述记号仅设置在前述管头中任意一方管头上。这样,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20](9)前述记号被设置在前述管头两者上。这样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识别。
[21](10)在前述玻璃管的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内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内分别配置连接到相对应的前述管头上的电极。这样,即使在玻璃管内配置连接到管头的电极,也能够容易地识别一次密封侧端部和二次密封侧端部。
[22](11)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多根放电管和能够以并列状态收容前述各放电管的机壳,所述放电管具备玻璃管、成为该玻璃管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侧的一次密封侧端部、成为另一端侧的二次密封侧端部、外嵌在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一对管头、以及能够识别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的识别单元。这样,能够通过识别单元识别放电管的一次密封侧端部和二次密封侧端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各放电管以期望方向收容到机壳内的操作。
[23](12)前述各放电管被配置成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端部是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这样,如果放电管的安装方向逐根相反,则即使因制造方法而在放电管中在轴方向上产生颜色不均匀,也能够降低照明装置整体的颜色不均匀。
[24](13)前述各放电管被配置成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端部统一为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或者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这样,能够应对根据一次密封侧端部和二次密封侧端部的各性质而优选各放电管相对于机壳的安装方向一致的情况。
[25](14)在前述机壳中配置有成对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前述各放电管的前述管头连接到能够对前述各放电管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成对的两个连接器中的一方侧是高压侧连接器,与此相对,另一方侧是低压侧连接器,在前述放电管的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连接器配置成与前述高压侧连接器或者前述低压侧连接器一致,安装在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前述管头分别连接在前述高压侧连接器,安装在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上的前述管头分别连接在前述低压侧连接器。这样,当点亮各放电管时,安装有连接到高压侧连接器上的管头的二次密封侧端部,比安装有连接到低压侧连接器上的管头的一次密封侧端部温度高,玻璃管内的水银从二次密封侧端部侧向一次密封侧端部侧移动。因而,即使因制造方法而在轴方向上产生放电管的中的水银浓度分布偏差,也能够随着点亮而实现水银浓度分布的平均化。
[26](15)在前述机壳侧中与前述放电管的前述识别单元相对应地设有机壳侧识别单元。这样,当在机壳内收容各放电管时,通过使机壳侧识别单元与各放电管的识别单元对应,能够可靠地以期望的方向安装各放电管。
[27](16)前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反射从前述放电管照射的光的反射材料,并且在该反射材料上设置有记号作为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这样,使机壳侧识别单元为设置在反射材料上的记号,因此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28](17)前述记号形成为贯通前述反射材料的孔状。这样,能够将设置记号的成本抑制到极低。
[29](18)前述记号是在前述反射材料上附着着色涂料而成的。这样,能够容易地通过目视等来确认记号。
[30](19)前述记号配置在被前述机壳收容的前述放电管的背面侧。这样,在将放电管收容于机壳中的状态下,记号被放电管遮挡,因此难以视觉辨认记号。
[31](20)前述记号仅设置在前述反射材料中与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中的任意一方相对应的位置上。这样,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32](21)前述记号分别设置在前述反射材料中与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和与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这样,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识别。
[33](22)在前述机壳中配置有成对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前述各放电管的前述管头连接到能够对前述各放电管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在该连接器上设置有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这样,通过在用于将管头连接到电源电路的连接器上设置机壳侧识别单元,能够更可靠地以期望的方向安装放电管。
[34](23)前述连接器由能够接触前述管头的连接端子和保持该连接端子的保持构件所构成,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上。这样,能够容易地设置识别单元,另外使识别单元容易确认。
[35](24)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是使一方前述保持构件的颜色与另一方前述保持构件的颜色不同而成的。这样,通过使保持构件整体的颜色相互不同,能够通过目视等来容易地进行识别。
[36](25)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是使前述一方保持构件的材料与前述另一方保持构件不同而成的。这样,不用对保持构件实施特别加工就能够使两个保持构件的颜色相互不同,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37](26)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是由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上的记号所构成。这样,通过目视等来确认设置在保持构件上的记号,能够容易地进行识别。
[38](27)前述记号是在前述保持构件上附着着色涂料而成的。这样,与假设使保持构件的外形不同来设置记号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用相同形状的保持部件,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39](28)前述记号仅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中的任意一方上。这样,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40](29)前述记号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两者上。这样,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识别。
[41](30)在前述机壳中配置有成对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前述各放电管的前述管头连接到能够对前述各放电管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在该连接器中设置有使前述放电管的前述识别单元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这样,即使在将放电管连接到连接器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开口部用目视等来确认识别单元,因此能够在安装操作后确认放电管的方向。
发明的效果
[42]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知道放电管的方向。
附图说明
[43]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要的分解图。
图2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的截面图。
图3是背光装置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4是放大了管头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位置的平面图。
图5是管头与连接器的连接位置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冷阴极管制造工序中对玻璃管内涂布荧光体溶液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在冷阴极管制造工序中临时固定电极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在冷阴极管制造工序中一次密封完成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在冷阴极管制造工序中放入了吸气剂材料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在冷阴极管制造工序中二次密封完成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在冷阴极管制造工序中安装有管头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A是实施方式1的例1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2-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1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13-A是实施方式1的例2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3-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2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14-A是实施方式1的例3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4-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3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15-A是实施方式1的例4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5-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4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16-A是实施方式1的例5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6-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5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17-A是实施方式1的例6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7-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6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18-A是实施方式1的例7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8-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7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19-A是实施方式1的例8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19-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8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0-A是实施方式1的例9的冷阴极管的平面图。
图20-B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例9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1-A是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1的反射片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1-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1的反射片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2-A是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2的反射片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2-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2的反射片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3-A是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3的反射片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3-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3的反射片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4-A是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4的反射片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4-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4的反射片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5-A是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5的反射片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5-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5的反射片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6-A是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6的反射片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6-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6的反射片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7-A是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7的反射片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7-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例7的反射片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8-A是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1的连接器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8-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1的连接器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9-A是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2的连接器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29-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2的连接器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0-A是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3的连接器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30-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3的连接器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1-A是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4的连接器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31-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4的连接器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2-A是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5的连接器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32-B是示出在具备实施方式3的例5的连接器的机壳上安装有冷阴极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冷阴极管的点亮电路的概要图。
图34是示出安装有实施方式4的例1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35是示出安装有实施方式4的例2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图36是示出安装有实施方式4的例3的冷阴极管的机壳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44]10:背光装置(照明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机壳;13:反射片(反射材料);15:冷阴极管(放电管);16:电源电路基板(电源电路);17:连接器;18:玻璃管;19:电极;20:管头;22:连接端子;23:保持构件;24:开口部;31:一次密封侧端部;33:二次密封侧端部;34~47:记号(识别单元);48~59:记号(机壳侧识别单元);60~66:记号(机壳侧识别单元);D: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TV:电视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5]实施方式1
根据图1至图20-B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放电管例示出冷阴极管15,作为照明装置例示出背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例示出液晶显示装置D。
[46]液晶显示装置D整体上成横向较长的方形,如图2所示,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液晶面板11的外部光源(照明装置)的背光装置10。液晶面板11配置在背光装置10的正面侧,背光装置10从背面侧照射液晶面板11。该液晶显示装置D能够应用于电视接收装置TV。如图1所示,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液晶显示装置D、夹住液晶显示装置D而将其收容的正面背面两个外壳Ca、Cb、电源P、调谐器T以及支架S。
[47]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1是在透明的TFT基板和透明的CF基板的间隙内封入液晶的公知结构,其中,液晶是光学特性随着施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物质,在TFT基板中设置有作为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在CF基板中设置有以矩阵状配置红(R)、绿(G)、蓝(B)三原色像素的滤色器。另外,在两个基板的与液晶侧相反侧的面上分别粘贴有偏光板。
[48]背光装置10是所谓的直下型,如图2和图3所示,其由正面侧(图2所示的上方)开口的机壳12、铺设在机壳12内的反射片13、安装在机壳12的开口部分的多张光学构件14、收容在机壳12内的多根冷阴极管15、安装在机壳12背面侧的电源电路基板16以及用于将各冷阴极管15连接到电源电路基板16的电源电路的多个连接器17。
[49]机壳12由金属制成,形成为正面侧开口的俯视时为矩形的大致箱体型,能够通过形成在开口边缘上的台阶部支持光学构件14。此外,也可以省略该台阶部,单独将用于支持光学构件14的支撑构件(未图示)安装在机壳12上。反射片13由合成树脂制成,表面是反射性能良好的白色等,覆盖铺设在机壳12内面的大致全部区域。通过该反射片13能够将从各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导入机壳12的开口侧。光学构件14由具有透光性能的半透明合成树脂制成,介设于冷阴极管15组和液晶面板11之间。光学构件14是例如从背面侧起以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以及亮度提高片的顺序层叠而成,具有将作为线状光源的各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转换为面状光等功能。
[50]冷阴极管15以使其轴方向与机壳12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姿态安装在机壳12内,以多根轴大致相互平行、且相互之间空有规定间隔的状态排列。如图11所示,冷阴极管15具备两个端部被密封的截面为圆形的细长玻璃管18、被封入玻璃管18的两个端部内侧的电极19以及覆盖安装在玻璃管18的两个端部外侧(外嵌)的管头20。玻璃管18在内部装入水银等,并且在其内壁面涂布有荧光体21。电极19和管头20都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冷阴极管15中两端的被管头20覆盖的部分是非发光部位,除此之外的中央部分(涂布荧光体21的部分)是发光部位。引线端子19a从电极19向玻璃管18的外部突出,该引线端子19a连接到管头20,由此使电极19和管头20电位相同。电源电路基板16中搭载有各种电子部件16a等,并且具备能够对冷阴极管15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
[51]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机壳12中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上与各冷阴极管15的管头20相对应地分别设置有一对连接器17,并且该连接器17通过形成在机壳12上的贯通孔连接到背面侧的电源电路基板16。连接器17由能够对冷阴极管15的管头20和电源电路基板16的电源电路进行电气中继的金属制连接端子22和保持该连接端子22的合成树脂制保持构件23(housing:外罩)构成。如图4和图5所示,保持构件23整体成大致块状,并且具备在正面侧开口的开口部24,在该开口部24内能够从正面侧收容冷阴极管15的端部。在收容状态下,冷阴极管15的管头20通过开口部24在正面侧露出。连接端子22具备能够弹性接触到管头20的弹性接触片25,其配置在保持构件23的开口部24内。弹性接触片25形成为在正面侧开口的二股状(大致C字型),能够弹性地开闭变形。另外,连接端子22中向机壳12的背面侧突出的部分通过焊接来连接到构成电源电路基板16中的电源电路的导电通路(未图示)。
[52]这里,依次说明冷阴极管15的制造方法和背光装置10的组装过程。首先,冷阴极管15在灯制造厂中经如下工序制造。如图6所示,以两个端部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玻璃管18立起的姿态(轴与竖直方向大致一致的姿态),将同图竖直方向的下端部浸渍在槽26内贮留的荧光体溶液27(将荧光体21溶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中,并且通过真空泵28从竖直方向的上端部将玻璃管18内抽成真空,从而吸上荧光体溶液27。在玻璃管18内荧光体溶液27到达规定高度时,开放真空使吸上来的荧光体溶液27落下。由此,在玻璃管18的内壁面涂布荧光体21。之后,通过干燥,荧光体21附着在玻璃内壁面。另外,除去玻璃管18的下端侧的多余荧光体21。
[53]此外,下面,在区别两个电极19和两个管头20的情况下,对一次密封侧的符号附加标记A,对二次密封侧的符号附加标记B,在不区别一次密封侧和二次密封侧的情况下,不附加标记。
[54]接着,如图7所示,向玻璃管18的同图竖直方向的下端部内插入电极19B,并且通过加热加工在玻璃管18中形成第1缩颈29,临时固定电极19B。并且在电极19B的下侧还通过加热加工在玻璃管18上形成第2缩颈30后,使玻璃管18如箭头所示地翻转,使安装电极19B的端部朝向竖直方向的上侧。接着,如图8所示,向玻璃管18的同图竖直方向的下端部内插入电极19A,并且通过加热加工来密封下端部。该玻璃管18中比图8的上端部更早密封的下端部是一次密封侧端部31。
[55]当向玻璃管18的图8所示竖直方向的上端部内通过该开口放入含有水银的吸气剂材料32时,如图9所示,吸气剂材料32通过第2缩颈30支撑在电极19B的上侧。而且,通过加热玻璃管18整体对玻璃管18内进行排气从而去除杂质气体后,通过加热加工密封玻璃管18的同图上端的开口。接着,通过对吸气剂材料32进行高频加热来取出吸气剂材料32中含有的水银,将其送往电极19B的下方后,如图10所示,在第1缩颈29的位置(引线端子19a向外部露出的位置)通过加热加工来密封玻璃管18,去除吸气剂材料32等。该玻璃管18中图10所示的上端部是二次密封侧端部33。之后,如图11所示,玻璃管18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分别外嵌管头20A、20B,以与引线端子19a接触的状态进行固定。由此,制造出冷阴极管15。在该制造线中,自动使玻璃管18的方向一致。
[56]背光装置10由背光装置制造厂或者液晶显示装置制造厂经过如下工序制造。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机壳12内铺设反射片13后,在机壳12的正面侧安装各连接器17,在背面侧安装电源电路基板16,并且将各连接器17连接到电源电路基板16。之后,将从灯制造厂运送来的各冷阴极管15安装在机壳12内。此时,当使各冷阴极管15的两个端部的管头20进入到连接器17的开口部24内时,在管头20通过弹性接触片25的开口的过程中,弹性接触片25暂时弹性地扩大变形,之后当管头20到达额定深度时,弹性接触片25复原闭合,由此管头20与弹性接触片25弹性接触且被支撑(参照图5)。由此,能够从电源电路基板16的电源电路向各冷阴极管15提供电力。之后,在机壳12的开口边缘上依次层叠安装各光学构件14。由此,制造出背光装置10。
[57]另外,冷阴极管15的荧光体21中与R、G、B等发光颜色对应而包含多种荧光体粒子,每种粒子的粒径、比重都不同。与此相对,在冷阴极管15的制造工序中荧光体21的涂布工序中,如上述一样利用重力,因此在涂布好的各种荧光体粒子的分布中容易产生偏差,作为结果在冷阴极管15中在轴方向上产生规定倾向的颜色不均匀。该颜色不均匀是以制造工序为起因而发生,因此在所制造出的全部冷阴极管15中都有相同的倾向。与此相对应,在将各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如图3所示,相邻的冷阴极管15的方向交替相反。在该配置中,相邻的冷阴极管15的端部之间为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由此,当点亮各冷阴极管15时,能使背光装置10整体难以产生颜色不均匀。此外,在以如上述的方向安装冷阴极管15的情况下,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上的连接器17和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上的连接器17在机壳12的短边方向(与冷阴极管15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排列。
[58]但是,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具有管头20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下,与以往那样由灯制造厂对冷阴极管15进行焊接的情况不同,不能与冷阴极管15的制造线联合进行组装,因此难以使对机壳12的各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可靠地交替相反。并且,玻璃管18中的二次密封侧端部33在制造工序中将玻璃管18临时固定加工后进行密封加工,因此外形与一次密封侧端部31略有不同,在这种冷阴极管15中,在两个端部外嵌管头20,因此存在无法外观上无法辨别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的情况。
[59]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当在机壳12上安装冷阴极管15时能够识别冷阴极管15的方向而在管头20上设置识别单元。具有识别单元的管头20是如前述那样在冷阴极管15的制造工序中安装在玻璃管18上,因此能够使用自动使玻璃管18的方向一致的冷阴极管15的制造线,可靠地安装到期望的玻璃管18端部上。该识别单元能够通过目视或者使用摄像元件的图像处理等来识别玻璃管18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可举出以下具体例子。此外,下面在将各例子所示管头20与其它例子区别开的情况下,对管头的符号附加各例子号作为标记,在各例子之间不进行区别的情况下不附加标记。
[60](例1)
在例1中,如图12-A所示,安装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和安装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的表面(外面)整体的颜色相互不同。具体地说,两个管头20A-1、20B-1的材质例如是不同的金和银、铜和铝等,从而能够使颜色不同。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1或者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1的任何一方的表面上,进行例如将锡等金属进行电镀处理,使其颜色不同于另一方。并且,也可以对两个管头20A-1、20B-1的表面分别进行颜色不同的金属(例如金和银、铜和锡等)的电镀处理。这样对管头20A-1、20B-1实施表面处理时,如果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进行电镀处理,能够使其与所接触的连接端子22之间的导电性良好。此外,在实施电镀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使两个管头20A-1、20B-1的材质相同。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材质不同。
[61]例如能够如下地进行将该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的操作。即,在安装最初的冷阴极管15后,安装下一个冷阴极管15时,通过目视已经安装的冷阴极管15的管头20A-1、20B-1,确认将要安装的冷阴极管15的安装预定方向。然后,使冷阴极管15的方向与其安装预定方向一致来进行安装。这样,使在机壳12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的管头20A-1、20B-1的颜色交替地不同。由此,如图12-B所示,相邻的冷阴极管15被可靠地反向安装。另外,在安装状态中各管头20A-1、20B-1通过连接器17的开口部24在正面侧露出,因此在安装操作后检查员能够从正面侧目视各管头20A-1、20B-1,或通过检查装置的照相机等摄像元件进行摄像并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能够容易地检查、确认各冷阴极管15的方向。
[62](例2)
在例2中,如图13-A所示,仅在两个管头20A-2、20B-2中安装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2上设置记号34。记号34通过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2的外周面涂布油漆等着色涂料而形成。记号34形成圆形,并且其颜色与管头20A-2的颜色不同。记号34的颜色例如与管头20A-2的颜色是补色关系等,通过设定为使对比度较强能够提高记号34的视觉辨认性。在安装到机壳12时,如图13-B所示,使具备记号34的管头20A-2和不具备记号34的管头20B-2在机壳12短边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关于其它与上述的例1相同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63]另外,当然也可以与本例相反,仅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2侧设置记号34。另外,记号34的形状、颜色、相对于管头20的相对尺寸等也可以适当变更为图示以外的情况。另外,关于记号34的涂布方法,通过人工涂布或使用印刷装置来印刷等即可。
[64](例3)
例3与上述例2相比变更了记号35的形态。如图14-A和图14-B所示,记号35成为分布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3全周的无端环状。详细地说,通过在管头20A-3的外周面涂布油漆等着色涂料来形成记号35,该记号35的两侧边缘沿着与冷阴极管15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笔直地延伸,以固定宽度分布在整个区域上。因而,无论冷阴极管15在圆周方向上是何种姿态,都能够可靠地视觉辨认记号35,视觉辨认性变得极高。另外,与上述例2相同,记号35的颜色是与管头20不同、对比度较强的颜色即可。也可以与上述例2同样地安装到机壳12,省略其它与上述的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65]另外,当然也可以与本例相反,仅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3侧设置记号35。另外,作为记号35的其它方式,也可以是例如C字型等不分布在管头20A-3全周的有端环状,或是有端环状但是呈分布形成在管头20A-3的全周范围的螺旋状。
[66](例4)
在例4中,如图15-A所示,在两个管头20A-4、20B-4上分别设置有记号36、37。详细地说,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4上的记号36和设置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4上的记号37的形状相同(例如圆形等),但是设定为颜色相互不同。两个记号36、37的颜色与各自的管头20A-4、20B-4的颜色不同。并且,两个记号36、37的颜色例如设为相互的补色关系等,使对比度较强,从而更容易进行识别。通过在管头20A-4、20B-4的外周面涂布油漆等着色涂料来形成两个记号36、37。当将该冷阴极管15组装到机壳12上时,如图15-B所示,记号36、37的颜色不同的管头20A-4、20B-4在机壳12的短边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的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67](例5)
例5与上述例4不同,使两个记号38、39的形状不同。详细地说,如图16-A和图16-B所示,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5上的记号38是圆形,与此相对,设置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5上的记号39是三角形。与上述例4同样,在管头20A-5、20B-5的外周面上涂布油漆等着色涂料来形成两个记号38、39。此外,也可以在本例5中引用上述例4,使两个记号38、39之间的颜色也不同。另外,记号38、39的形状除了圆形、三角形以外还能够适当进行变更。另外,也可以使记号38、39的形状相同(例如都是圆形)而只使大小相互不同,也还可以使形状和大小都不同。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的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68](例6)
在例6中,如图17-A和图17-B所示,使设置在两个管头20A-6、20B-6上的记号40、41的数量相互不同。详细地说,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6上的记号40是一个,与此相对,设置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6上的记号41设定为两个。各记号40、41的形状相同(圆形),通过涂布同一颜色的油漆等着色涂料而形成。此外,也可以在本例6中引入上述例4、5,使记号40、41之间的颜色、形状也不同。另外,记号40、41还能够适当变更为圆形以外的形状,还能够进行大小等的变更。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的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69](例7)
在例7中,将如上述例2中所示的环状记号42、43分别设置在两个管头20A-7、20B-7上。详细地说,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将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6上的记号42和设置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6上的记号43设定为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记号。两个记号42、43的颜色例如设为互为补色关系等,使对比度较强,从而将更容易识别。通过在管头20A-7、20B-7的外周面涂布油漆等着色涂料来形成两个记号42、43。另外,使两个记号42、43是与各自管头20A-7、20B-7的颜色不同的颜色。此外,能够适当地变更记号42、43的形状、大小。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的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70](例8)
在例8中,关于设置在两个管头20A-8、20B-8上的环状记号44、45,如图19-A和图19-B所示,设定为形状相互不同。详细地说,相对于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8上的记号44,设置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8上的记号45的宽度较粗,另外两侧边缘的形状是锯齿状,形状和大小相互不同。将油漆等着色涂料涂布在管头20A-8、20B-8上来形成两个记号44、45。另外,也可以在本例8中引用上述例7,使记号44、45之间的颜色也相互不同。此外,能够适当地变更记号44、45的形状、大小,也可以仅使形状不同,或仅使大小不同。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的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71](例9)
在例9中,关于设置在两个管头20A-9、20B-9上的环状记号46、47,如图20-A和图20-B所示,使其数量相互不同。详细地说,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9上的记号46是一个,与此相对,设置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9上的记号47设定为两个。各记号46、47形状相同,通过涂布相同颜色的油漆等着色涂料而形成。此外,也可以在本例9中引用上述例7、8,使颜色、形状也不同。此外,能够适当地变更记号46、47的形状、大小。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的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72]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在管头20外嵌于玻璃管18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的冷阴极管15中,具备能够识别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的识别单元,因此可以容易知道组装到背光装置10的机壳12中时冷阴极管15的方向。因而,能够使以排列在机壳12内的状态安装的各冷阴极管15可靠地相互反向,由此能够得到降低颜色不均匀的背光装置10。另外,将识别单元设置在作为冷阴极管15的非发光部位的管头20上,因此识别单元不会妨碍在玻璃管18内发出的光。
[73]另外,如果使一方管头20的颜色与另一方管头20的颜色不同来作为识别单元,就能够容易地通过目视等来识别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与二次密封侧端部33。当使两个管头20的颜色不同时,如果使相互的材料不同,则不需对管头20实施特别的加工就能用低成本实现。并且,当使两个管头20的颜色不同时,如果对一方管头20的表面实施电镀处理或者在两个管头20的表面上实施各自不同的电镀处理,就能够使两个管头20的材料相同,实现共用化,降低成本。
[74]另外,如果作为识别单元至少在一方管头20上设置记号34~47,则能够通过目视记号34~47等来容易地知道冷阴极管15的方向。并且,如果是使记号35、42~47分布在管头20全周的方式,则从任何方向都能够通过目视等来确认记号35、42~47,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识别。
[75]另外,如果将记号34、35仅设置在任意一方管头20上,与设置在两者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用低成本实现。另一方面,如果将记号36~47设置在两个管头20上,与仅设置在一方管头20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识别。
[76]另外,在连接器17上设置使冷阴极管15的识别单元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24,因此即使在将各冷阴极管15收容在机壳12内连接到连接器17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开口部24经目视等来确认识别单元,能够在安装操作后确认冷阴极管15的方向。
[77]实施方式2
根据图21-A至图27-B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2中,示出在收容实施方式1的冷阴极管15的背光装置10的机壳12侧的反射片13上设置机壳侧识别单元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省略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另外,下面在区别两个连接器17的情况下,对与一次密封侧端部31对应的符号附加标记A,对与二次密封侧端部33对应的符号附加标记B,在不区别一次密封侧和二次密封侧的情况下,不附加标记。
[78]在本实施方式2所示的反射片13中,设置有记号作为与用于识别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冷阴极管15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的识别单元相对应的机壳侧识别单元。该记号是能够用视觉识别与各冷阴极管15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相对应的连接器17A侧和与二次密封侧端部33相对应的连接器17B侧的记号,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以下例子。此外,下面在各例子所示的反射片与其它例子有区别的情况下,在反射片的符号上附加各例的编号作为标记,在不区别各例子的情况下不附加标记。
[79](例1)
在例1中,如图21-A所示,在反射片13-1中与连接到冷阴极管15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连接器17A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多个成孔状的记号48。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示,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和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在机壳12的短边方向(与冷阴极管15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排列,因此记号48在反射片13-1的长边侧的两个端部附近以锯齿状配置,且短边方向上相邻的记号48之间的间距是各冷阴极管15之间的间距、各连接器17A、17B之间间距的2倍左右。
[80]该记号48形成为贯通反射片13-1的圆形孔状,能够通过该孔状记号48直接视觉辨认机壳12的内面。各记号48配置在反射片13-1中紧邻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上的连接器17A的内侧(相对的连接器17(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侧)的位置上。该记号48形成为小于玻璃管18的外径尺寸,并且,安装冷阴极管15时,配置在与该玻璃管18的背面侧相对的位置上。可以在反射片13-1的制造工序中通过由规定的金属模具进行打孔加工来简单地形成该记号48,因此对于成本极为有利。此外,能够适当地变更记号48的形状、大小等。
[81]接着,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例2所示的冷阴极管15安装到具备上述反射片13-1的背光装置10中的情况。本实施方式1的例2的冷阴极管15侧的记号34是与本例的反射片13-1的记号48大致相同形状(圆形)。当冷阴极管15安装在机壳12内时,如图21-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设置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2上的记号34(识别单元)成为与形成在反射片13-1的孔状记号48(机壳侧识别单元)同侧。这样,操作员根据使作为冷阴极管15的安装对象的机壳12侧的记号48和冷阴极管15侧的记号34一致的简单规则来安装冷阴极管15即可,因此操作性良好。并且,将反射片13-1的记号48和冷阴极管15的记号34设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因此视觉辨认性将良好。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将可靠地成为反向。
[82]另外,在安装状态中,对于不会对显示质量带来坏影响的冷阴极管15的记号34,能够通过连接器17的开口部24从机壳12的开口侧进行视觉辨认,对于可能对显示质量带来坏影响的反射片13-1的记号48,其整个范围隐藏在冷阴极管15的背面侧,难以从机壳12的开口侧视觉辨认到。由此,在安装后也能够确认冷阴极管15的方向,并且也不会由于设置在反射片13-1上的孔状记号48而使显示质量劣化。此外,也可以使安装冷阴极管15时的规则与本例相反,使冷阴极管15侧的记号34相对于机壳12侧的记号48方向相反。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有本实施方式2的例1的反射片13-1的背光装置10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2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83](例2)
在例2中,如图22-A所示,在反射片13-2中与两个连接器17A、17B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形状不同的孔状记号49、50。详细地说,与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相对应的记号49是圆形,与此相对,与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相对应的记号50是三角形。因而,在该反射片13-2中,在其短边方向上交替地排列配置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圆形记号49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三角形记号50。各记号49、50与上述例1同样地贯通反射片13-2,并且配置在与反射片13-2中相对于对应的连接器17的紧内侧(相对的连接器17侧)相邻的位置上。另外,各记号49、50小于玻璃管18的外径尺寸,并且配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15时与其玻璃管18的背面侧相对的位置上。
[84]说明在具备上述反射片13-2的背光装置10中组装实施方式1的例5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1的例5的冷阴极管15中,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5上设置圆形记号38,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5上设置三角形记号39。当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如图22-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5的圆形记号38与反射片13-2侧的圆形记号49一致,使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5的三角形记号39与反射片13-2侧的三角形记号50一致。这样,操作员根据使相互的记号38、39、49、50的形状一致的简单规则来安装冷阴极管15即可,因此操作性极为良好。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成为反向。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例1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2的例2的反射片13-2的背光装置10应用实施方式1的例5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85](例3)
在例3中,如图23-A所示,在反射片13-3中与两个连接器17A、17B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数量不同的孔状记号51、52。详细地说,与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相对应的记号51是一个,与此相对,与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相对应的记号52是两个。与二次密封侧端部33对应的两个记号51、52沿着反射片13-3的短边方向排列。因而,在该反射片13-3中,在其短边方向上交替地排列配置有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一个记号5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两个记号52。各记号51、52与上述例1同样地贯通反射片13-3,并且配置在与反射片13-3中与对应的连接器17A、17B的紧内侧(相对的连接器17侧)相邻的位置上。另外,各记号51、52配置在安装冷阴极管15时与该玻璃管15的背面侧相对的位置上。
[86]说明在具备上述反射片13-3的背光装置10中组装实施方式1的例6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1的例6的冷阴极管15中,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6上设置有一个记号40,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6上设置有两个记号41。当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如图23-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6的一个记号40与反射片13-3侧的一个记号51一致,使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6的两个记号41与反射片13-3侧的两个记号52一致。这样,根据使相互的记号40、40、51、52的数量一致的简单规则进行安装操作,由此能够将相邻的冷阴极管15容易地且可靠地反向安装。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例1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2的例3的反射片13-3的背光装置10应用实施方式1的例6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87](例4)
在例4中,当在反射片13-4上设置记号53时,涂布着色涂料。详细地说,如图24-A所示,通过在反射片13-4的内面(朝向冷阴极管15侧的面)上涂布油漆等着色涂料来设置记号53。与上述例1相同,使该记号53位于与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对应的位置。此外,该记号53的形状、配置位置与例1相同,省略详细说明。例如将该记号53的颜色设为黑色,则能够使其与表面反射性良好的白色反射片13-4之间的对比度非常高,视觉辨认性良好。
[88]此外,当然也可以与本例相反,仅在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侧设置记号53。另外,关于记号53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除了图示以外还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关于记号53的涂布方法,通过人工涂布或使用印刷装置来印刷等即可。
[89]接着,说明在具备上述反射片13-4的背光装置10中安装实施方式1的例2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本实施方式1的例2的冷阴极管15侧的记号34是与本例的反射片13-4的记号53大致形状相同(圆形)且大致颜色相同。当将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如图24-B所示,将冷阴极管15的方向设为使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2的记号34与反射片13-4的记号53成为相同侧。使反射片13-4的记号53和冷阴极管15的记号34的形状、颜色大致相同,因此操作性良好。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成为反向。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2的例4的反射片13-4的背光装置10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2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90](例5)
在例5中,如图25-A所示,在反射片13-5中与两个连接器17A、17B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涂布着色涂料来设置颜色不同的记号54、55。详细地说,与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对应的记号54例如是黑色,与此相对,与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对应的记号55例如是红色。因而,在该反射片13-5中,配置成在其短边方向上交替地排列颜色不同的记号54、55。另外,两个记号54、55形状相同(圆形)。此外,关于该记号54、55的配置位置,与上述例2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91]说明在具备上述反射片13-5的背光装置10中组装实施方式1的例4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1的例4的冷阴极管15中,将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4的记号36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4的记号37设为相互不同的颜色,例如黑色和红色。当将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如图25-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管头20A-4、20B-4侧的两个记号36、37的颜色与反射片13-5侧的两个记号54、55的颜色一致。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成为相反方向。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2的例5的反射片13-5的背光装置10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4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92](例6)
在例6中,如图26-A所示,在反射片13-6中与两个连接器17A、17B对应的位置上通过涂布着色涂料分别设置形状不同的记号56、57。两个记号56、57颜色相互相同。此外,该记号56、57的形状、配置位置与上述例2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93]在具备该反射片13-6的背光装置10中组装实施方式1的例5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下,如图26-B所示,使管头20A-5、20B-5侧的两个记号38、39的形状与反射片13-6侧的两个记号56、57的形状一致。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2的例6的反射片13-6的背光装置10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5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此外,还可以在该例6中组合例5,使记号56、57的颜色与形状一起改变。
[94](例7)
在例7中,如图27-A所示,在反射片13-7中与两个连接器17A、17B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分别涂布着色涂料来设置数量不同的记号58、59。两个记号58、59的颜色相互相同。此外,该记号58、59的数量、形状、配置位置与上述例3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95]在具备该反射片13-7的背光装置10中组装实施方式1的例6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下,如图27-B所示,使管头20A-6、20B-6侧的两个记号40、41的数量分别与反射片13-7侧的两个记号58、59的数量一致。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2的例7的反射片13-7的背光装置10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6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此外,也可以在该例7中组合例5、6,使记号58、59的颜色与形状一起改变。
[96]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机壳12侧与冷阴极管15的识别单元相对应地设有机壳侧识别单元,因此能够可靠地以期望方向安装各冷阴极管15。
[97]另外,如果将记号48~59设置在安装到机壳12上的反射片13上作为机壳侧识别单元,与在各连接器17上单独设置机壳侧识别单元的情况相比,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并且,如果设置贯通反射片13的孔状记号48~52,能够将用于设置记号48~52所需的成本抑制到极低。另一方面,如果通过在反射片13上涂布着色涂料来设置记号53~59,则能够容易地视觉辨认记号53~59。
[98]另外,记号48~59设置在被机壳12收容的冷阴极管15的背面侧,因此在安装有冷阴极管15的状态中,记号48~59被冷阴极管15遮挡,难以视觉辨认记号48~59,由此能够防止显示质量的下降。
[99]另外,如果记号48、53仅设置在与反射片13中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中的任何一方相对应的位置上,则与设置在两者上的情况相比较,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相反地,如果记号49~52、54~59分别设置在反射片13中与一次密封侧端部31对应的位置和与二次密封侧端部33对应的位置上,则与仅设置在一方上的情况相比较,将更容易识别。
[100]实施方式3
根据图28-A至图32-B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本实施方式3中,示出在收容实施方式1的冷阴极管15的背光装置10的机壳12侧的连接器17上设置机壳侧识别单元。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1、2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另外,下面在区别两个连接器17的情况下,对与一次密封侧端部31对应的符号附加标记A,对与二次密封侧端部33对应的符号附加标记B,在不区别一次密封侧和二次密封侧的情况下,不附加标记。
[101]设置在本实施方式3所示的连接器17上的机壳侧识别单元能够通过目视或者根据摄像元件的图像处理来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对应的连接器17A和与二次密封侧端部33对应的连接器17B,作为具体例可举出如下例子。此外,下面在将各例所示的连接器17与其它例进行区别的情况下,向连接器的符号附加各例的号码作为标记,在不区别各例的情况下不附加标记。
[102](例1)
在例1中,如图28-A所示,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1和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1的表面(外面)整体的颜色相互不同。具体地说,构成两个连接器17A-1、17B-1的保持构件23的合成树脂材料使用相互不同的颜色,例如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的保持构件23是黑色合成树脂材料,将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1的保持构件23是白色的合成树脂材料。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连接器17A-1或者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连接器17B-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整个表面上涂布着色涂料来使颜色不同。此外,在进行涂装的情况下,两个连接器17A-1、17B-1的保持构件23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03]然后,说明在具备上述连接器17A-1、17B-1的背光装置10中组装实施方式1的例1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在该实施方式1的例1的冷阴极管15中,两个管头20A-1、20B-1的颜色相互不同。当冷阴极管15安装在机壳12内时,如图28-B所示,通过使冷阴极管15的两个管头20A-1、20B-1的颜色与连接器17A-1、17B-1的颜色相互对应,就可以可靠地与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反向安装。
[104]另外,在安装状态中,冷阴极管15的管头20A-1、20B-1和连接器17A-1、17B-1的保持构件23都可以从从正面侧由检查员目视或通过检查装置的照相机等摄像元件摄像来进行图像处理,能够容易地检查、确认各冷阴极管15的方向。此外,当然对于具备本实施方式3的例1的连接器17A-1、17B-1的背光装置10,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1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105](例2)
在例2中,如图29-A所示,仅在两个连接器17A-2、17B-2中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2上设置记号60。记号60通过在连接器17A-2的保持构件23的外周面涂布油漆等着色涂料来形成。记号60形成圆形状,并且其颜色与保持构件23表面的颜色不同。使记号60的颜色为例如与保持构件23的颜色成补色关系等对比度较强的设定,能够提高记号60的视觉辨认性。此外,当然也可以与本例相反,仅在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上的连接器17B-2上设置记号60。另外,关于记号60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也可以适当变更为图示以外的情况。另外,关于记号60的涂布方法,由人工进行涂布或使用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等即可。
[106]接着,说明在具备上述连接器17A-2、17B-2的背光装置10中组装实施方式1的例2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本实施方式1的例2的冷阴极管15侧的记号34是与本例的连接器17A-2的记号60大致相同的形状(圆形)。当冷阴极管15安装在机壳12内时,如图29-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2的记号34与连接器17A-2的记号60在相同的一侧。这样,操作员根据使作为冷阴极管15安装对象的机壳12侧的连接器17A-2上设置的记号60和冷阴极管15的记号34一致的简单规则安装冷阴极管15即可,因此操作性良好。并且,将连接器17A-2的记号60和冷阴极管15的记号34设为大致相同形状,因此操作性良好。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例1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重复的说明。此外,当然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3的例2的连接器17A-2、17B-2的背光装置10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2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107](例3)
在例3中,如图30-A所示,在两个连接器17A-3、17B-3上分别设置形状不同的记号61、62。详细地说,在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3的保持构件23上设置有圆形记号61,与此相对,在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3的保持构件23上设置有三角形记号62。因而,在机壳12中将带有圆形记号61的连接器17A-3和带有三角形记号62的连接器17B-3沿着机壳12的短边方向交替地排列。通过将油漆等着色涂料涂布在各保持构件23的表面上来设置记号61、62。记号61、62配置在与各保持构件23的开口部24的外侧(与相对的连接器17侧相反的一侧)相邻的位置上。此外,能够适当变更记号61、62的具体的形状、大小等。
[108]说明在具备上述连接器17A-3、17B-3的背光装置10中安装实施方式1的例5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1的例5的冷阴极管15中,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5上设置圆形记号38,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5上设置三角形记号39。当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如图30-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5的圆形记号38与连接器17A-3侧的圆形记号61一致,使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5的三角形记号39与连接器17B-3侧的三角形记号62一致。这样,操作员根据使相互的记号38、39、61、62的形状一致的简单规则安装冷阴极管15即可,因此操作性极为良好。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3的例3的连接器17A-3、17B-3的背光装置10使用实施方式1的例5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
[109](例4)
在例4中,如图31-A所示,在两个连接器17A-4、17B-4上分别设置颜色不同的记号63、64。详细地说,例如在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4的保持构件23上设置有黑色记号63,在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4的保持构件23上设置有红色记号64。因而,带有黑色记号63的连接器17A-4和带有红色记号64的连接器17B-4在机壳12中沿着机壳12的短边方向交替地排列。通过将油漆等着色涂料涂布在各保持构件23的表面上来设置记号63、64。另外,两个记号63、64形状相同(圆形)。此外,该记号63、64的配置位置与上述的例3相同。另外,能够适当变更目标63、64的具体颜色、形状、大小等。
[110]说明在具备上述连接器17A-4、17B-4的背光装置10中安装实施方式1的例4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1的例4的冷阴极管15中,使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4的记号36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4的记号37的颜色相互不同,例如设为黑色和红色。当将冷阴极管15安装在机壳12内时,如图31-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管头20A-4、20B-4侧的两个记号36、37的颜色与连接器17A-4、17B-4的两个记号63、64的颜色一致。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3的例4的连接器17A-4、17B-4的背光装置10应用实施方式1的例4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此外,也可以在该例4中组合上述例3,使记号的形状与颜色一起改变。
[111](例5)
在例5中,如图32-A所示,在两个连接器17A-5、17B-5上分别设置数量不同的记号65、66。详细地说,连接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的连接器17A-5的保持构件23上的记号65为一个,与此相对,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5的保持构件23上的记号66为两个。连接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的连接器17B-5的两个记号66沿着机壳12的短边方向排列。因而,在机壳12中,带有一个记号65的连接器17A-5和带有两个记号66的连接器17B-5沿着机壳12的短边方向交替排列。此外,该记号65、66的配置位置与上述的例4相同。另外,能够适当变更目标65、66的具体颜色、形状、大小等。
[112]说明在具备上述连接器17A-5、17B-5的背光装置10中安装实施方式1的例6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1的例6的冷阴极管15中,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6上设置一个记号40,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6上设置两个记号41。当将冷阴极管15安装在机壳12内时,如图32-B所示,关于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一次密封侧端部31用的管头20A-6的一个记号40与连接器17A-5侧的一个记号65一致,使二次密封侧端部33用的管头20B-6的两个记号41与连接器17B-5侧的两个记号66一致。由此,相邻的冷阴极管15可靠地方向相反。此外,省略其它与上述各例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此外,当然还能够对具备本实施方式3的例5的连接器17A-5、17B-5的背光装置10应用实施方式1的例6以外的各例所示的冷阴极管15。此外,也可以在该例5中组合上述例3、4,使记号65、66颜色、形状与数量一起改变。
[113]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用于将管头20连接到电源电路的连接器17上设置与冷阴极管15的识别单元相对应的机壳侧识别单元,因此能够可靠地以期望方向安装冷阴极管15。另外,连接器17比反射片13向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身前侧(正面侧)突出,因此在安装时能够更容易地视觉辨认机壳侧识别单元。
[114]另外,机壳侧识别单元被设置在构成连接器17的保持构件23上,因此与将机壳侧识别单元设置在比保持构件23小型且形状复杂的连接端子22上的情况相比,机壳侧识别单元的设置变得容易。
[115]另外,如果设机壳侧识别单元在一方保持构件23上的颜色与另一方保持构件23上的颜色不同,则能够通过目视更容易地辨别两个保持构件23。当使两个保持构件23的颜色不同时,只要使材料相互不同,不需要对保持构件23实施表面处理等特别加工,用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116]另外,只要使机壳侧设备单元是设置在保持构件23上的记号60~66,就能容易地识别。并且,在设置记号60~66时,如果在保持构件23上涂布着色涂料,与设置使保持构件23的外形不同的记号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用相同形状的保持构件23,用较低成本就能够实现。
[117]另外,如果记号60仅设置在两个保持构件23中的任意一方上,与设置在两者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用低成本实现。相反,如果将记号61~66分别设置在两个保持构件23上,与仅设置在一方上的情况相比更容易进行识别。
[118]另外,保持构件23中设置有使冷阴极管15的识别单元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24,因此能够从外部通过目视等同时确认冷阴极管15的识别单元和连接器17的机壳侧识别单元,在安装后容易确认冷阴极管15的方向。
[119]实施方式4
参照图33至图3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4示出了相对于实施方式1改变了机壳12中的各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的方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省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120]在冷阴极管15中,存在如上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在轴方向上产生颜色不均匀的情况,但是另外还存在不同于该颜色不均匀的情况。详细地说,在冷阴极管15的制造过程中,在对二次密封侧端部33进行二次密封之前,向二次密封侧端部33内投入含有水银的吸气剂材料32,对该吸气剂材料32进行高频加热等,由此取出水银(参照图9)。然后,从吸气剂材料32取出的水银分散到玻璃管18内,但是其浓度分布的倾向是越靠接近吸气剂材料32的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一侧越高,越靠近远离吸气剂材料32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一侧越低,其结果是存在在冷阴极管15的轴方向上水银浓度分布产生偏差的情况。在冷阴极管15中的水银浓度分布偏差较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冷阴极管15的发光效率恶化或寿命变短等问题。
[12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基于如下看法,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1改变了各冷阴极管15相对于背光装置10的机壳12的安装方向。即,在连接到电源电路基板16中的电源PW(变压器)上的冷阴极管15中,对两个端部的一方侧施加高电压,对另一方侧施加低电压,从而将其点亮。然后,冷阴极管15中被施加高电压的端部将成为相对高温,与此相对,被施加低电压的端部成为相对低温。另一方面,水银以蒸汽化的状态封入规定空间内,在该空间内温度分布产生偏差时,具有从高温侧向低温侧移动的倾向。
[122]本申请发明人注意到这些现象,如图3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冷阴极管15连接到电源PW,使得二次密封侧端部33成为高压侧,一次密封侧端部31成为低压侧。如果这样连接冷阴极管15,当点亮冷阴极管15时,对二次密封侧端部33施加高电压,对一次密封侧端部31施加低电压,并且二次密封侧端部33成为相对高温,一次密封侧端部31成为相对低温,因此如图33的箭头所示,在冷阴极管15内蒸汽化的水银伴随着点亮从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向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移动。也就是说,水银伴随着点亮从其浓度较高的二次密封侧端部31向浓度较低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移动,因此水银在冷阴极管15内均匀扩散。由此,能够实现冷阴极管15内水银浓度分布的均匀化,能够保证冷阴极管15的发光效率较高,并且能够实现冷阴极管15的长寿化。此外,在图33中例示出实施方式1的例1中所示的冷阴极管15,但是当然还能够使用其它例2~9所示的冷阴极管15。
[123]另外,在背光装置10的机壳12中,在机壳12中的长边方向的一方侧端部沿着短边方向排列设置的连接器17B群连接到具有上述电源PW的电源电路基板16中的高压侧,在另一方侧的端部沿着短边方向排列设置的连接器17A群连接到电源电路基板16中的低压侧。因此,当各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上时,使其安装方向全部一致,使得二次密封侧端部33连接到高压侧连接器17B,一次密封侧端部31连接到低压侧连接器17A,为了保证其可靠性而使用设置在冷阴极管15的管头20上的识别单元。下面示出其具体例。
[124](例1)
在例1中,示出在机壳12内安装实施方式1的例1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如图34所示,在设置在机壳12内的各连接器17A、17B中,在同图左侧端部上下(机壳12的短边方向)排列配置的连接器17B群是高压侧,在同图右侧的端部上下排列配置的连接器群17A是低压侧。另一方面,在冷阴极管15中,安装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和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的表面整体的颜色相互不同。
[125]因而,当将各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操作员通过目视来确认两个管头20A-1、20B-1的颜色,使其姿态为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朝向图34的左侧,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朝向同图右侧。在该状态下安装冷阴极管15时,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连接到高压侧连接器17B,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连接到低压侧连接器17A。当这样安装各冷阴极管15时,同图上下排列的各管头20A-1、20B-1的颜色分别一致。由此,能够可靠地使所有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相同。
[126]此外,也同样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1中的其它例2~9所示的冷阴极管15,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目视来确认设置在各管头20上的记号34~47,安装各冷阴极管15使得相同的记号34~47在机壳12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各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相同。
[127](例2)
在例2中,示出在具备设有记号48的反射片13的机壳12内安装实施方式1的例2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此外,设置在机壳12上的各连接器17A、17B与上述例1配置相同。如图35所示,在反射片13中形成有与实施方式2的例1所示情况相同的圆孔状记号48(机壳侧识别单元),各记号48设置在与低压侧的各连接器17A相邻的位置上。记号48沿着机壳12的短边方向排列设置。另一方面,在冷阴极管15中,仅在两个管头20A-2、20B-2中的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2上设置记号34。
[128]因而,当将各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操作员调整冷阴极管15的方向使得管头20A-2的记号34与反射片13的记号48来到同一侧(图35所示的右侧)。在该状态下安装冷阴极管15时,安装在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2被连接到高压侧连接器17B,安装在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2被连接到低压侧连接器17A。当这样安装各冷阴极管15时,记号34将在同图上下排列。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全部的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相同。
[129]此外,也能够同样地适用于实施方式1中的其他例1、3~9所示的冷阴极管15、实施方式2中的其他例2~7所示的反射片13(机壳12)。
[130](例3)
在例3中,示出在具有实施方式3的例1所示的连接器17A-1、17B-1的机壳12中安装实施方式1的例1所示的冷阴极管15的情况。如图36所示,在各连接器17A-1、17B-1中,高压侧的连接器17B-1和低压侧的连接器17A-1的表面整体颜色相互不同。而且,高压侧的连接器17B-1在机壳12的同图左侧的沿短边方向排列配置,与此相对,低压侧的连接器17A-1在同图右侧沿短边方向排列配置。因而,在同图右侧的连接器17A-1群和同图左侧的连接器17B-1群之间颜色相互不同,但是在机壳12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的连接器17A-1、17B-1之间成为相同颜色。另一方面,冷阴极管15在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和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中表面整体的颜色相互不同。
[131]因而,当将各冷阴极管15安装到机壳12内时,操作员通过目视来确认两个管头20A-1、20B-1的颜色和安装预定位置的两个连接器7A-1、17B-1的颜色,使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适合高压侧连接器17B-1,使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适合低压侧的连接器17A-1。在该状态下安装冷阴极管15时,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1被连接到高压侧的连接器17B-1,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被连接到低压侧的连接器17A-1。当这样安装各冷阴极管15时,在同图上下排列的各管头20A-1、20B-1的颜色分别一致。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全部的冷阴极管15的安装方向一致。此外,如果将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2的颜色和高压侧的连接器17B-1的颜色设为相同颜色或者同系颜色,操作员更容易进行视觉辨认,能够提高操作性。同样地也可以将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1的颜色和低压侧的连接器17A-1的颜色设为相同颜色或者同系颜色。
[132]此外,同样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1中的其它例2~9所示的冷阴极管15、实施方式3中的其它例2~5所示的连接器17。并且,还能够将实施方式2中的例1~7所示的反射片13进行组合应用。
[133]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各冷阴极管15配置成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端部统一为一次密封侧端部31或者二次密封侧端部33,因此能够应对根据一次密封侧端部31和二次密封侧端部33的各性质而优选各冷阴极管15相对于机壳12的安装方向一致的情况。
[134]另外,机壳12中配置有用于将各冷阴极管15的管头20连接到能够对各冷阴极管15提供电力的电源PW的分别成对的连接器17,在成对的两个连接器17中,一方侧是高压侧的连接器17B,与此相对,另一方侧是低压侧的连接器17A,在冷阴极管15的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连接器17统一配置为高压侧的连接器17B或者低压侧的连接器17A,安装到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上的管头20B连接到高压侧的连接器17B,安装到一次密封侧端部31上的管头20A连接到低压侧的连接器17A,因此当点亮各冷阴极管15时,安装有连接到高压侧的连接器17B的管头20B的二次密封侧端部33与安装有连接到低压侧连接器17A的管头20A的一次密封侧端部31相比成为高温,玻璃管18内的水银从二次密封侧端部33侧向一次密封侧端部31侧移动。因而,即使由制造方法导致在轴方向上产生冷阴极管15中水银浓度分布偏差,也能够伴随着点亮而实现水银浓度分布的平均化。
[135]<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技术范围内。
[136](1)还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1中所记载的各例适当进行组合来作为变形例。具体地说,可以将例2~9中的任意一个组合到例1中,在材质不同的管头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上设置记号。
[137](2)也可以组合上述实施方式2、3,在反射片和连接器两者上具备机壳侧识别单元。此外,各例的具体组合是能够任意选择的。
[138](3)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例示出冷阴极管中的管头具备识别单元的情况,但是例如也可以在玻璃管中没有被管头覆盖的部位上设置识别单元(例如涂布着色涂料)。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识别单元的设置部位是玻璃管中的非发光部位。
[139](4)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变更管头材质或在管头上涂布着色涂料等来作为识别单元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例如在管头上设置凹部或凸部,或者在管头上贯通形成孔等,通过使管头的外形不同来作为识别单元。
[140](5)在上述实施方式2、3中,示出在反射片、连接器上设置机壳侧识别单元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设置在其它的背光装置的结构部件(例如机壳)上。
[141](6)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示出记号被设置在隐藏在冷阴极管的背面侧的位置上的情况,但是记号的局部或整体被设置在未被冷阴极管遮挡的位置上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142](7)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示出变更保持构件的材质或在保持构件上涂布着色涂料等来作为机壳侧识别单元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例如在保持构件的外面一体地形成凹部、凸部或者孔部等,使保持构件的外形不同,由此作为机壳侧识别单元。
[143](8)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示出在连接器中的保持构件上设置机壳侧识别单元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设置在连接端子上。具体地说,只要对连接端子实施电镀处理即可。
[144](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安装在机壳内的各冷阴极管交替地方向相反的背光装置,但是例如设置成各冷阴极管每2根方向相反的背光装置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除此之外还能够适当地变更所安装的冷阴极管的方向。
[145](1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具备连接到管头上的电极的冷阴极管,但是省略玻璃管内电极、将管头用作外部电极的所谓EEFL(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外置电极荧光灯)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146](1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以冷阴极管作为放电管的情况,但是只要具备管头,对其它种类的放电管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147](1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作为显示面板使用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在使用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148](1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是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149](14)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示出各冷阴极管的安装方向一致、使得安装在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管头连接到高压侧连接器上的情况,但是根据冷阴极管中的一次密封侧端部和二次密封侧端部的各性质,也可以是相反的安装方向。也就是说,使安装在一次密封侧端部上的管头连接到高压侧连接器上、安装在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管头连接到低压侧连接器上、从而使各冷阴极管的安装方向一致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150](1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例示出在机壳中沿冷阴极管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连接器统一为高压侧连接器或者低压侧连接器的配置,但是也能够变更高压侧连接器和低压侧连接器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各连接器的配置来变更冷阴极管的安装方向即可。

Claims (34)

1.一种放电管,其具备玻璃管、成为该玻璃管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侧的一次密封侧端部、成为另一端侧的二次密封侧端部、外嵌在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一对管头、以及能够识别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的识别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识别单元被设置在前述管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识别单元是使一方前述管头的颜色与另一方前述管头的颜色不同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识别单元是使前述一方管头的材料与前述另一方管头不同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识别单元是对前述一方管头的表面实施电镀处理或者对前述两个管头的表面分别实施不同的电镀处理而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识别单元由设置在前述管头上的记号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记号是在前述管头上附着着色涂料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记号分布设置在前述管头的全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记号仅设置在前述管头中的任意一方管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管,前述记号设置在前述管头两者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管,在前述玻璃管的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内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内分别配置有连接到相对应的前述管头上的电极。
12.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多根放电管和能够以并列状态收容前述各放电管的机壳,该放电管具备玻璃管、成为该玻璃管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侧的一次密封侧端部、成为另一端侧的二次密封侧端部、外嵌在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一对管头、以及能够识别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的识别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各放电管被配置成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端部是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各放电管被配置成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端部统一为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或者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机壳中配置有成对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前述各放电管的前述管头连接到能够对前述各放电管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成对的两个连接器中的一方侧是高压侧连接器,与此相对,另一方侧是低压侧连接器,在前述放电管的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连接器统一为前述高压侧连接器或者前述低压侧连接器,
安装在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前述管头连接到前述高压侧连接器,安装在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上的前述管头连接到前述低压侧连接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在前述机壳侧与前述放电管的前述识别单元相对应地设有机壳侧识别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反射从前述放电管照射的光的反射材料,并且在该反射材料上设置有记号作为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形成为贯通前述反射材料的孔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是在前述反射材料上附着着色涂料而成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配置在被前述机壳收容的前述放电管的背面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仅设置在前述反射材料中与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中的任意一方相对应的位置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分别设置在前述反射材料中与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和与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6至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机壳中配置有成对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前述各放电管的前述管头连接到能够对前述各放电管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在该连接器上设置有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连接器由能够接触前述管头的连接端子和保持该连接端子的保持构件构成,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被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是使一方前述保持构件的颜色与另一方前述保持构件的颜色不同而成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是使前述一方保持构件的材料与前述另一方保持构件不同而成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机壳侧识别单元由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上的记号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是在前述保持构件上附着着色涂料而成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仅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中的任意一方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记号设置在前述保持构件两者上。
31.根据权利要求12至3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前述机壳中配置有成对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前述各放电管的前述管头连接到能够对前述各放电管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在该连接器中设置有使前述放电管的前述识别单元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
32.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照明装置和配置在该照明装置正面侧的显示面板,该照明装置具备多根放电管和能够并列地收容前述各放电管的机壳,该放电管具备玻璃管、成为该玻璃管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侧的一次密封侧端部、成为另一端侧的二次密封侧端部、外嵌在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上的一对管头、以及能够识别前述一次密封侧端部和前述二次密封侧端部的识别单元。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装置,前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34.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32或者33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07800508943A 2007-02-06 2007-10-24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11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7209/2007 2007-02-06
JP2007027209 2007-02-06
PCT/JP2007/070714 WO2008096482A1 (ja) 2007-02-06 2007-10-24 放電管、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1116A true CN101601116A (zh) 2009-12-09
CN101601116B CN101601116B (zh) 2011-05-04

Family

ID=39681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089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1116B (zh) 2007-02-06 2007-10-24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03128B2 (zh)
EP (1) EP2133901A1 (zh)
JP (2) JP5048689B2 (zh)
CN (1) CN101601116B (zh)
BR (1) BRPI0721389A2 (zh)
RU (1) RU2415490C1 (zh)
WO (1) WO200809648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5571A1 (zh) * 2010-01-13 2011-07-21 Cui Renshan 并联式冷阴极荧光灯及广告灯箱
CN102667310A (zh) * 2009-12-18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4183B2 (en) * 2008-06-17 2013-06-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ource holder,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4713622B2 (ja) * 2008-09-19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映像表示装置
USD759291S1 (en) * 2015-02-12 2016-06-14 Chia-Teh Chen Wall la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75496A (en) * 1933-06-26 1934-10-02 Candy & Company Inc Sanctuary lamp and candle therefor
US2699514A (en) * 1951-11-28 1955-01-11 Duro Test Corp Fluorescent lamp
JPH06196088A (ja) * 1992-12-25 1994-07-15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ランプ用口金、ランプおよびランプ装置
RU2077088C1 (ru) 1993-05-31 1997-04-1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исма завод специальных источников света и электровакуумного стекла" Газоразрядная лампа для люминесцентного анализа
JPH07218729A (ja) 1994-02-02 1995-08-18 Seiko Instr Inc サイド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
JPH07272507A (ja) * 1994-03-31 1995-10-20 Nec Home Electron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H0894845A (ja) * 1994-09-27 1996-04-1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H08110522A (ja) * 1994-10-07 1996-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JP3851666B2 (ja) * 1995-03-02 2006-11-29 株式会社東芝 面光源装置
JP3462306B2 (ja) 1995-06-30 2003-11-05 ハリソン東芝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冷陰極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ランプの点灯装置ならびに照明装置
JP2001043715A (ja) * 1999-07-30 2001-02-16 Howa Bussan Kk 平面照明装置
JP2001216824A (ja) * 2000-02-02 2001-08-10 Seiko Epson Corp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731304B1 (ko) * 2001-12-19 2007-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음극선관 방식 램프, 이를 갖는 수납용기 및 이를 갖는액정표시장치
KR100892585B1 (ko) * 2002-08-09 2009-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램프 어셈블리, 이를 이용한 광공급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3 단 분리형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4288406A (ja) * 2003-03-20 2004-10-14 Hitachi Lighting Ltd 管球、口金、照明器具およびランプソケット
JP2004349040A (ja) * 2003-05-21 2004-12-09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092178A (ko) * 2004-03-15 2005-09-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200601388A (en) * 2004-03-24 2006-0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luorescent lamp
KR100840683B1 (ko) * 2004-03-25 2008-06-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4306521B2 (ja) * 2004-04-12 2009-08-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JP4593219B2 (ja) * 2004-09-27 2010-12-08 奇菱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バックライト用蛍光管の連結手段
US7686498B2 (en) * 2004-12-28 2010-03-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light source, a backlight unit for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upport structure, and a display device
KR101137868B1 (ko) * 2005-06-30 2012-04-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TWI314662B (en) * 2005-12-02 2009-09-11 Au Optronics Corp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KR101102174B1 (ko) * 2006-11-30 2012-01-02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방전관의 지지 구조, 지지 부재, 조명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텔레비전 수신 장치
USD603086S1 (en) * 2009-04-21 2009-10-27 Light Sources, Inc. T12 step base
USD616822S1 (en) * 2009-07-24 2010-06-01 Light Sources, Inc. T5 step bas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7310A (zh) * 2009-12-18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WO2011085571A1 (zh) * 2010-01-13 2011-07-21 Cui Renshan 并联式冷阴极荧光灯及广告灯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32267B2 (ja) 2011-02-16
US20090310061A1 (en) 2009-12-17
JP2009289752A (ja) 2009-12-10
CN101601116B (zh) 2011-05-04
US8303128B2 (en) 2012-11-06
WO2008096482A1 (ja) 2008-08-14
BRPI0721389A2 (pt) 2014-03-04
EP2133901A1 (en) 2009-12-16
RU2009133304A (ru) 2011-03-20
JPWO2008096482A1 (ja) 2010-05-20
JP5048689B2 (ja) 2012-10-17
RU2415490C1 (ru) 2011-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1116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0397194C (zh) 背光组件以及带有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912714B (zh) 灯座,具有该灯座的灯组件、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877371B (zh) 光学构件、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41608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780654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670019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681234A (zh) 液晶显示器
JP2008034386A (ja) 一体型ランプソケット、こ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表示装置
US20100110056A1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8702263B2 (en) Lighting device, relay connector,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09154018A1 (ja) 光源保持具、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0510901C (zh) 液晶显示器件
US20130070166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6639352B2 (en) Flat lamp for emitting lights to a surface area and liquid crystal using the same
RU245650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светки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KR100813029B1 (ko) 램프, 램프 어셈블리,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조립 방법
US8279368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100736668B1 (ko) 냉음극형광램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장치
US7311432B2 (en) Backlight modules and fluorescent lamp assemblies thereof
CN101828066A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US20120268663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US20120002117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10086910A (ja) 面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平面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EP2500634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