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0151B -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0151B
CN101600151B CN200910140891.XA CN200910140891A CN101600151B CN 101600151 B CN101600151 B CN 101600151B CN 200910140891 A CN200910140891 A CN 200910140891A CN 101600151 B CN101600151 B CN 101600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gion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radio wave
wave propa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08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0151A (zh
Inventor
服部智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00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0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1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为“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方法”。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包括存储部分、属性信息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存储部分将区域的属性信息和对预测该区域中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用的参考信息相互关联存储。属性信息输入部分输入要预测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的属性信息。输出部分搜索在存储部分中存储的信息以指定具有与属性信息输入部分输入的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的区域,并输出与所指定的区域相关联的参考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方法
引用结合 
本申请基于2008年5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22133、2009年4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107453,并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附图和摘要。以上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完整地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预测任意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过程的一种技术。 
背景技术
人们提议了各种技术来测量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波状态和收集测量结果。 
例如,KOKAI公布号2002-232344的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通信区域掌握无线电波状态(收到的无线电波的强度)的系统。此系统包括无线电波状态信息收集设备,每个设备安装在运输工具或诸如此类中,并且还包括能够与无线电波状态信息收集设备进行无线电通信的管理中心。每个无线电波状态信息收集设备生成表示从无线电基站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接收场强度)的接收强度信息。每个无线电波状态信息收集设备生成包括生成的接收强度信息的无线电波状态信息、表示接收点的点信息及表示当前时间的时间信息,并将那些信息发射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基于点信息确定接收强度信息表示的接收强度所处的地区,并且进行控制,使得接收强度的分布显示在地图上,以便用户能够从视觉上掌握接收强度。 
日本专利3495025公开了一种从便携式终端收集表示接收强度的 数据的系统。此系统包括多个便携式终端、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电波测量系统。在调查目标地区内的便携式终端发射时,移动通信网络的交换机从便携式终端收集接收电平数据和位置数据,添加时间信息或诸如此类,并且将结果数据发射到无线电波测量系统。无线电波测量系统分析收到的信息,并且实时掌握目标地区的无线电波状态。 
在移动通信承办者或诸如此类在一个区域实行新移动通信服务时,需要预测在该区域中诸如传播损耗等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此时,也可参考有关已使用上述技术或诸如此类测量的其它区域的数据。 
上述出版物只公开收集表示通信业务确实实行的一个区域的无线电波状态的数据的技术,而未公开使用收集的数据预测另一任意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示范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方法,其基于有关另一区域的已测量数据,辅助预测任意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工作。 
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方面的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包括: 
存储部分,将区域的属性信息和对预测该区域中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用的参考信息相互关联存储; 
属性信息输入部分,输入要预测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 
输出部分,搜索在存储部分中存储的信息以指定具有与属性信息输入部分输入的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的区域,并输出与所指定区域相关联的参考信息。 
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方面的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方法包括: 
将一个区域的属性信息和对预测该区域中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用的参考信息相互关联存储的存储步骤; 
输入要预测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的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输入步骤;以及 
搜索在该存储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以指定具有与属性信息输入步骤中输入的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的区域、并输出与该指定区域相关联的参考信息的输出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方面的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装置包括: 
存储部件,将区域的属性信息和对预测该区域中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用的参考信息相互关联存储; 
属性信息输入部件,输入要预测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 
输出部件,搜索在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信息以指定具有与属性信息输入部件输入的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的区域,并输出与该指定区域相关联的参考信息。 
根据本发明,在指定有关其无线电波状态未测量的区域的区域信息时,能够预测该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的一般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由测量终端设备生成的无线电波状态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由测量终端设备生成的已测量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保存在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中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保存在区域信息存储部分中的信息的图; 
图6A是示出保存在区域信息存储部分的区域特性信息的结构的图; 
图6B是示出保存在区域信息存储部分的子区域的区域特性信息的结构的图; 
图7A到7C是用于解释如何添加区域特性信息到区域的图; 
图8是示出存储在参考信息存储部分中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的询问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从通过测量终端设备启动测量无线电波状态到在数据存储设备中保存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的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生成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的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更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的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3A和13B是示出分析终端设备在数据存储设备中搜索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的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A和14B是示出要在分析终端设备上显示的响应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5A和15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从通过测量终端设备启动测量无线电波状态到在数据存储设备中保存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的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16是示出上载询问屏幕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i)实际上测量已经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每个区域的无线电波状态,并且存储无线 电波状态,以及ii)在一个区域开始新移动通信服务时,从存储的信息中提取具有与该区域的属性相同的属性的服务已提供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并呈现信息。因此,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在预测任意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或诸如此类的过程中辅助用户。 
如图1所示,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包括测量终端设备10、数据存储设备20和分析终端设备30。测量终端设备10和数据存储设备20连接到诸如因特网等第一网络以便可以相互通信。数据存储设备20和分析终端设备30连接到第二网络50,例如因特网,以便可以相互通信。在测量终端设备10、数据存储设备20和分析终端设备30连接到一个共同的网络的情况下,进行配置是可能的。 
测量终端设备10实际上在移动通信服务已经提供的一个区域测量无线电波(信号强度、无线电质量、传输速率),并且存储有关无线电波状态的数据。测量终端设备10安装在运输工具(如汽车或电动火车或诸如此类)105上,测量在运输工具105的移动范围中各个点的无线电波状态,生成表示已测量无线电波状态的已测量数据,并且将已测量数据发射到数据存储设备20。 
测量终端设备10在功能方面包括无线电通信部分100、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数据存储部分102、通信部分103及控制部分104。 
无线电通信部分100(无线电波状态测量部分)具有PC卡(也称为PCMCIA卡)或诸如此类,并且具有经基站500与蜂窝电话网络501通信的功能。例如,W-CDMA、CDMA 2000、HSPA(高速分组接入)、WiMAX(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性)或诸如此类可被采纳为要在无线电通信中使用的通信系统。 
无线电通信部分100还具有在通信模式中测量无线电波状态的功能。“无线电波状态”在本文中指收到的无线电波的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指标)、从传播损耗确定的无线电质量及诸如分组传输/接收速度等传输速率。无线电通信部分100将用作通信对应方的基站500的标识符添加到已测量无线电波状态以生成图2所示的无线电波状态信 息,并输出无线电波状态信息。 
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具有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从GPS接收器收到的GPS无线电波测量测量终端设备10的当前位置(纬度、经度),并且输出位置信息。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具有自动导航功能。具体而言,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具有运输工具速度脉冲传感器、陀螺仪等,基于在未得到GPS无线电波时由此检测到的信号获取当前位置,或者基于GPS无线电波校正已测量的当前位置。 
数据存储部分102具有存储装置,如硬盘或闪存,并且存储如图3所示包括从无线电通信部分100输出的无线电波状态信息和从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输出的位置信息的已测量数据。 
通信部分103在预定通信系统中经第一网络40发射和接收往来于存储设备20的数据。 
控制部分104包括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访问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并且根据在ROM或诸如此类中存储的软件程序执行测量终端设备10的总控制。例如,控制部分104运行图10A中所示流程图中的过程,以组合例如从无线电通信部分100输出的图2所示的无线电波状态信息和从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输出的位置信息以生成图3所示的已测量数据,并且在数据存储部分102中存储已测量数据。 
数据存储设备20i)处理测量终端设备10测量和收集的已测量数据,以获取移动通信服务已经提供的每个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并存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以及ii)从分析终端设备30接收任意区域的属性(通常,最近启动移动通信服务的地区中的任意区域,从已存储信息提取有关具有与收到的属性相同属性的区域的信息,以及将已提取信息发射到分析终端设备30。 
数据存储设备20包括信息处理单元,如工作站单元或服务器单元或诸如此类,并且在功能方面包括数据库200、数据接收部分201、分析数据发射/接收部分202及控制部分203。 
数据库200包括存储装置,如硬盘,并且在功能方面包括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1和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 
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存储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如图4所示,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是对图3所示的已测量数据添加了数据获取点的区域名称的数据。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由控制部分203生成。 
如图5所示,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1存储区域信息和区域特性信息。区域信息包括概括提供的地图信息(地形图、纬度信息等)和公共部门或诸如此类发布的每个行政区(例如,州、县、市)的人口密度信息与土地使用信息及有关位于每个区域中的基站和无线电塔的信息。 
区域特性信息由控制部分203基于区域信息事先创建。下面参照图6A到7C给出了区域特性信息的详细信息。 
如图6A所示,区域特性信息包括有关每个预设区域的信息,如坐标范围、区域的名称、人口密度、建筑物比率及土地的起伏。区域特性信息通过如下使用区域信息或诸如此类生成。首先,如图7A所示,在地图上设置各具有1公里的边的正方形块,每个块为单个区域。接着,获取坐标(纬度Y和经度X)的范围。接着,通过参照区域信息来获取区域的名称(区域名称)。如果区域(块)中有带多个区域名称的地区,则设置例如有最大面积的地区的区域名称。随后,通过使用区域信息或诸如此类,获取该块中的人口密度,并且标记该区域使得例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万人或更多人的区域标记为“高”,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0人或更多人并小于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区域标记为“中”,以及人口密度为小于每平方公里5000人的区域标记为“低”。 
此外,标记有象如图6A中R1行一样“低人口密度”的每个区域垂直和水平分成六个部分,如图7B和7C所示(总共36个部分,这些部分在下文称为子区域),并且其坐标范围和区域名称如图6B所示设置。接着,基于公布为统计信息的土地使用信息,如图7B所示, 将每个子区域分类成建造有建筑物的区域“建筑物”或未建造有建筑物的区域“无建筑物”。如图7C所示,基于地图信息和土地使用信息,确定每个子区域是否相当于“山区”。生成有关以上述方式标记的子区域的数据,如图6B所示。 
图6B所示表格用于执行区域标记。“低”人口密度的区域由子区域构成。当子区域的在分类中为“建筑物”的那些子区域的比率为70%或更高时,给予所述区域“高”建筑物比率的标记。如果比率等于或大于30%并且小于70%,则给予该区域“中”建筑物比率的标记,以及在低于“30%”时,给予该区域“低”建筑物比率的标记。图6A的表格中设置了如此给出的标记。类似地,子区域的分类中为“山区”的那些子区域的比率为70%或更高时,给予该区域“高”起伏的标记,并且如果该比率等于或大于30%并小于70%,则给予该区域“中”起伏的标记。在该比率小于30%时,给予该地区“低”起伏的标记。图6A的表格中设置了如此给出的标记。 
在图7A到7C所示的示例中,假设构成图7A中“低”人口密度的区域A1的子区域具有如图7B所示的土地使用,则分类为“建筑物”的那些子区域的比率为14/36,这属于30%或更大并小于70%。因此,区域A1被标记为“中”建筑物比率。如果构成区域A1的子区域具有等于如图7C所示“山区”的状态,则分类为“山区”的那些子区域的比率为5/36,这小于30%。因此,区域A1被标记为“低”起伏。 
最后,图7A中的区域A1被标记为“低人口密度/中建筑物比率/低起伏”。由控制部分203以上述方式生成的区域特性数据存储在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1中。 
对于每个区域(块),如图8所示,图1所示的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存储在类似于该区域的区域中预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时要参考的信息。具体而言,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存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以便作为参考信息预测在该地区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一个具体的示例是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存储表示传播损耗的计算公式(传播 损耗计算公式)。通过使用在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中存储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和在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1中存储的区域信息(基站信息)或诸如此类,为每个区域(图7A中的块)创建传播损耗计算公式。 
图1所示的数据接收部分201在预定通信系统中经第一网络40发射和接收往来于测量终端设备10的数据。 
分析数据发射/接收部分202在预定通信系统中经第二网络50发射和接收往来于分析终端设备30的数据。 
控制部分203包括CPU、RAM和ROM,并且根据ROM或诸如此类中存储的软件程序执行数据存储设备20的总控制。例如,控制部分203通过参照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2中存储的区域特性信息,将“区域名称”标记加到从测量终端设备10发射的图3所示的已测量数据上,以生成如图4所示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控制部分203在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中存储生成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 
控制部分203通过使用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中存储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为每个地区生成在该地区中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并且按区域在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中存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获取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的过程在后面描述。 
图1所示的分析终端设备30主要由在进行某个工作以启动移动通信服务的人员操作。存在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希望进行预测的区域(感兴趣区域)时,用户将该区域的属性输入分析终端设备30中。分析终端设备30将输入属性发射到数据存储设备20。数据存储设备20搜索具有大致匹配输入属性的属性的区域,并且将该区域及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通知分析终端设备30。分析终端设备30显示通知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及诸如此类。用户在参照与感兴趣区域具有类似区域特性并且其中也提供服务的区域中的无线电波状态的同时,预测感兴趣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通过诸如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单元实现的分析终端设备30包 括接口(I/F)部分300、数据存储设备处理部分301和控制部分302。 
I/F部分300具有象监视器一样的显示单元,以显示各种数据和图像。例如,I/F部分300在监视器或诸如此类上显示如图9所示的条件询问屏幕。在用户将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要预测的区域的属性作为搜索条件输入时,I/F部分300接受输入条件。存在有关相当于输入条件的区域的数据时,I/F部分300显示该数据。 
数据存储设备处理部分301在预定通信系统中经第二网络50发射和接收往来于数据存储设备20的数据。具体而言,用户输入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要预测的区域的条件(属性)时,数据存储设备处理部分301将搜索请求和输入属性发射到数据存储设备20,并且接收从数据存储设备20发射的响应(已检索区域及其属性和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 
控制部分302包括CPU、RAM和ROM,并且根据ROM或诸如此类中存储的软件程序执行分析终端设备30的总控制。控制部分302例如执行如图13A中流程图中所示的过程。 
现在描述通过使用具有上述配置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测量无线电波状态以获取通信服务已经提供的地区中每个点的已测量数据的过程。该过程主要由测量终端设备10运行。 
在测量终端设备10的用户激活测量程序(存储在控制部分104中的ROM或诸如此类中)时,测量终端设备10(控制部分104)开始图10A所示的过程。首先,控制部分104使无线电通信部分100启动无线电通信(步骤S101)。控制部分104使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开始获取位置信息(步骤S102)。随后,控制部分104接收由无线电通信部分100测量的图2所示的无线电波状态(无线电强度、传播损耗、传输速率)(步骤103),并接收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测量的位置信息(步骤S104)。 
控制部分104将收到的无线电波状态和位置信息结合以生成图3所示的已测量数据,并在数据存储部分102中保存已测量数据(步骤 S105)。 
随后,控制部分104确定用户是否输入了终止测量的命令(步骤S106)。没有终止命令(步骤S106;否)时,控制部分104重复在步骤S103开始的过程。存在用户的终止命令(步骤S106;是)时,控制部分104终止无线电通信部分100的无线电通信(步骤S107),并终止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的当前位置的获取(步骤S108),由此终止当前过程序列。 
例如,每隔给定期间或者每次存储给定量的数据,控制部分104便将在数据存储部分102中保存的已测量数据经通信部分103发射(上载)到数据存储部分20(步骤S111)。 
在确定存在测量终止命令(步骤S106;是)后,在数据存储部分102中存储的已测量数据的上载完成时,控制部分104通知数据存储设备20上载结束(步骤S112)。 
在激活模式中的数据存储设备20重复运行图10B所示的过程,并且准备好从测量终端设备10接收已测量数据。 
当从测量终端设备10接收已测量数据时,数据存储设备20的控制部分203经数据接收部分201暂时在内部存储器中保存已测量数据(步骤S201)。 
之后,控制部分203按顺序接收已上载的已测量数据,直至它从测量终端设备10接收上载结束的通知。 
在从测量终端设备收到上载结束的通知时,控制部分203采用测量点的区域名称来标记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每条已测量数据,以生成图4所示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并将该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添加到已经在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中存储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步骤S202)。此过程参照图11描述。 
首先,控制部分203将当前收到的已测量数据的其中一条指定为过程目标(步骤S301)。接着,控制部分203将提取指定为过程目标的已测量数据中包括的测量点的坐标(步骤S302)。随后,以提取的 测量点的坐标做为关键字,控制部分203搜索图6A和6B中所示的区域特性信息以指定测量点的匹配名称(步骤S203)。控制部分203将指定的区域名称添加到已测量数据以生成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步骤S304)。 
控制部分203暂时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生成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步骤S305)。 
随后,控制部分203确定当前收到的每个已测量数据的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306)。在处理未完成时,即,在未处理的已测量数据仍存在时(步骤S306;否),控制部分203在步骤S301中指定下一过程目标已测量数据,并且之后运行类似的过程序列。 
最后,在收到的每个已测量数据的处理完成时(步骤S306;是),控制部分203另外在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中保存生成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步骤S307)。随后,以测量点的坐标为关键字,控制部分203将要按区域(块)分组的更新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分类(步骤S308),然后终止过程。 
在终止图11所示的过程时,控制部分203定期或非定期更新在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中存储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此过程参照图12描述。 
首先,控制部分203指定一个区域(图7A中所示的块)为过程目标(步骤S401)。接着,控制部分203提取以指定为过程目标的区域作为测量点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步骤S402)。控制部分203确定提取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自上一过程后是否已更改(步骤S403)。在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未更改时(步骤S403;否),控制部分203转到步骤S407。 
在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自上一过程后已更改时(在添加了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时:步骤S403;是),控制部分203从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1读取指定区域或附近区域中无线电塔的无线电塔信息,以更新指定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步骤S404)。 
接着,假设具有无线电塔信息指定的能量的无线电波从无线电波塔信息指定的位置辐射,控制部分203获取逻辑模型(公式)以获取相对于在该区域中每个测量点中测量的无线电强度、传播损耗和传输速率提供小误差的逻辑值(步骤S405)。假设n个测量点在一个区域中存在,并且在第i个测量点测量的无线电强度、传播损耗和传输速率分别是(ui,vi,wi),则要求将在已测量值与一组已测量值(u1,v1,w1)到(un,vn,wn)之间的整体误差降到最低的逻辑模型(公式)F(步骤S405)。控制部分203可从事先准备好的多个(在此示例中为m个)逻辑模型(公式)F1,...,Fm选择在无线电塔信息指定的辐射无线电波的信息(辐射位置、无线电塔的高度、辐射能、方向性等)与多个实际已测量数据之间提供最佳匹配的逻辑模型(公式),并且可指定在逻辑模型(公式)中包括的各个系数。例如,控制部分203使用递归方法获得在传播损耗计算公式中的各个系数。 
具体而言,控制部分203使用在非专利文档1(Koshiro Kitao,Shinichi Ichitubo,“Urban District Propagation Loss Prediction SystemFor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Material for485th URSI Commission F Japanese Committee,2004年6月18日)中公开的传播损耗计算公式,该公式通过例如与辐射位置的距离、无线电塔的高度和频率的参数的线性和表示。控制部分203以此类方式获取在传播损耗计算公式中参数的各个系数,以便将从传播损耗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逻辑值与实际已测量值之间的误差降到最低。 
控制部分203将获取的传播损耗计算公式在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中存储为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步骤S406)。 
随后,控制部分203确定对所有区域的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407)。在处理未完成时,即,在未处理的区域(块)仍存在时(步骤S407;否),控制部分203在步骤S401中指定下一过程目标区域,并且之后运行类似的过程序列。 
最后,在每个区域的处理完成时(步骤S407;是),过程被终止。 
这样,对于每个区域(块),有关最好地表示块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模型的信息存储在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中,如图8所示。 
接着,参照图13A和13B,提供过程的描述,在该过程中,计划开设一项新通信业务服务的人员检索来自该服务已经提供的地区的类似于感兴趣区域的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以预测规划地区中任意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首先,用户将要预期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地区分段成具有大小1公里x1公里的块。接着,用户获取每个块的属性(人口密度、土地使用分类(建筑物或无建筑物)、山区与平原的不同)。 
随后,用户操作分析终端设备30以开始图13A所示的过程,因此,控制部分302使I/F部分300显示如图9所示的询问屏幕(搜索关键字输入屏幕)400。控制部分302在此状态准备好接受用户输入(步骤S501)。用户在询问屏幕400上输入要预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块)的已知属性,并且在完成输入后按“搜索”按钮401。 
响应该操作,分析终端设备30的控制部分302经数据存储设备处理部分301发射搜索请求和输入属性信息到数据存储设备20(步骤S511)。 
数据存储设备20的控制部分203经数据存储设备处理部分301接收发射的搜索请求和属性信息。 
响应收到的搜索请求,控制部分203以与搜索请求所附的属性用作关键字,搜索数据库200的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以检索其属性匹配收到的属性的区域(步骤S601)。 
接着,控制部分203确定是否有其属性与收到的属性匹配(或具有一定类似性)的区域(步骤S602)。在检索到其属性与收到的属性匹配的区域时(步骤S602;是),控制部分203从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读取检索到的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步骤S603)。 
控制部分203将包括有关检索到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的信息和每个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的响应信息发射到分析终端设备30(步 骤S612)。在步骤S602中无法检索到目标区域(步骤S602;否)时,控制部分302向分析终端设备30发射指示该事件的响应信息(步骤S611)。 
在从数据存储设备20收到响应信息时,分析终端设备30检查信息的内容以确定检索到的区域信息是否包括在其中(步骤S502)。 
在响应信息包括检索到的区域信息时(步骤S502;是),控制部分302使I/F部分300显示在响应信息中包括的区域信息和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如图14A所示(步骤S503)。在显示示例中,在用户按下“详细信息”按钮时,控制部分302向数据存储设备20请求有关选定“区域”的信息,处理收到的信息并如图14B示范一样显示详细的屏幕。详细屏幕具有展示的信息,因此,用户计划从现在开始服务的感兴趣的地区的各种条件易于与显示的地区的各种条件进行比较。此外,根据需要,嵌入了到外部信息的链接。此外,也呈现了诸如在区域中要提供的服务的类型、服务提供公司及基站的位置和功率等信息。 
用户参考有关检索到的区域的信息以研究计划开始新业务的感兴趣的目标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例如,研究基站的数量、基站的位置、基站的输出功率等。 
另一方面,在确定响应信息未包括检索到的区域信息时(步骤S502;否),控制部分302使I/F部分300显示指示该事件的消息(步骤S504)。 
假设例如用户在图9中的屏幕上指定了“低”人口密度、“中”建筑物比率和“低”起伏,并且按了“搜索”按钮,则数据存储设备20的控制部分203从图6A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检索其属性类似于区域的该属性的区域。在图6A的示例中,行R1的区域的属性与输入属性一致。 
因此,控制部分203读取在行R1中登记的有关每个子区域的坐标信息、区域名称信息、属性信息等。此外,控制部分203从图8所示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中的行R2读取该相同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 特性信息。控制部分203将包括那些条信息的响应信息发射到分析终端设备30。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能够允许用户从已经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服务的地区检索与用户计划提供该无线电通信服务的任何区域(目标区域)的属性具有相同属性的区域。用户能够在预测目标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或诸如此类时轻松指定参考区域。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也能够适用于在蜂窝网络外的其它网络中为目标区域预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或诸如此类,如PHS网络或无线LAN。 
另外,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向用户呈现检索到的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用户能够在为目标区域预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时参考呈现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或诸如此类。在目标区域中设计最佳无线通信系统因而成为可能。 
此外,每次测量终端设备获取新已测量数据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能够自动更新在数据存储设备20中存储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因此,在数据存储设备20中存储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能够保持为最新和最佳的信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应用。例如,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区域是“1公里x 1公里”的区域,但大小和形状是可选的,并且可设置具有任意大小的矩形块。此外,每个区域被赋予可能不添加的区域名称。 
虽然“人口密度”、“建筑物比率”和“土地起伏”被用作每个区域的属性,但其它属性可以使用。例如,可采用区域中建筑物的平均高度。 
虽然为每个属性设置了三个级别“低”、“中”和“高”的任一级别,但级别的数量是可选的。例如,可能设置“低”和“高”两个级别,设置“极低”、“低”、“中”、“高”和“极高”五个级别,或者设置数字本身。 
虽然根据实施例,将属性,即在山区与平原之间的土地使用分类 和区别添加到被识别为具有低人口密度的那些区域块,但可将属性、山区与平原之间的土地使用分类和区别添加到每个区域(块)。 
此外,可将有关土地使用分类的属性添加到被识别为具有低人口密度的那些区域(块),并且可将有关山区与平原之间的区别的属性添加到每个区域(块)。 
(第二实施例) 
虽然根据实施例,测量终端设备10自动将已测量数据发射到数据存储设备20,但测量终端设备10将已测量数据发射到数据存储设备20的时序和动量是可选的。 
下面描述一个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测量终端设备10收集已测量数据,然后响应用户的指示将已测量数据发射到数据存储设备20。 
在用户激活测量终端设备10中的测量程序时,控制部分104开始图15A所示的过程。首先,控制部分104使无线电通信部分100启动无线电通信(步骤S701),并且使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开始获取位置信息(步骤S702)。随后,控制部分104接收由无线电通信部分100测量的无线电波状态(步骤703),并接收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输出的位置信息(步骤S704)。 
-控制部分104将收到的无线电波状态和位置信息结合以生成已测量数据,并在数据存储部分102中保存已测量数据(步骤S705)。 
-随后,控制部分104确定用户是否输入了终止测量的命令(步骤S706)。没有终止命令(步骤S706;否)时,控制部分104重复在步骤S703开始的过程。存在用户的终止命令(步骤S706;是)时,控制部分104终止无线电通信部分100的无线电通信(步骤S707),并终止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的当前位置的获取(步骤S708)。 
随后,控制部分104在测量终端设备10的监视器或诸如此类上显示如图16所示用于询问是否上载已测量数据的屏幕(上载询问屏幕)(步骤S709)。用户选择“是”(步骤S710;是)时,控制部分104将数据存储部分102中保存的已测量数据经通信部分103发射到数据 存储设备20(步骤S711)。另一方面,在用户选择“否”(步骤S710;否)时,控制部分104终止过程而不运行上载。 
数据存储设备20的控制部分203从测量终端设备10接收上载的已测量数据。控制部分203将用于测量点所属区域的标签加到已测量数据,由此生成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接着,控制部分203在数据库200的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中存储生成的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以更新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步骤S712)。 
在已测量数据以上述方式一起发射到数据存储设备20时,测量终端设备10的过程负载被降低,由此提高了通信效率。 
本发明并不限于第二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形式进行修改。 
虽然例如根据上述实施例,收集已测量数据的设备、生成要在其中执行搜索的数据库的设备及搜索设备总体上被视为单个设备,但这些设备可被视为独立的设备。例如,测量终端设备10可被视为单个设备,生成要搜索的数据的数据存储设备20中的部分可被视为单个设备,以及搜索生成的搜索数据的设备可被视为单机类型的设备。 
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或更新可通过诸如DVD等媒体而不通过网络执行。另外,第三方测量的数据可用作已测量数据。 
实施例上述说明中解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过程的序列不受限制,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更改为任意序列。 
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中,如上所述,从测量终端设备10上载的已测量数据作为逐个区域已测量数据与表示区域的特性的区域信息一起由数据存储设备20保存。数据存储设备20保存信息以便为每个区域预测从逐个区域已测量信息准备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通过指定区域的属性,用户能够获取信息以预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根据实施例,在考虑基站的位置或诸如此类时,用户能够为其无线电波状态尚未测量的区域预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根据每个实施例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事先为每个区域获取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传播损耗计算公式),并且向用户呈现与检索到的区域相关联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模式。只要用户能够轻松指定类似于感兴趣区域的区域,并且参考有关类似区域的信息预测感兴趣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系统1提供的信息便是可选的。例如,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1可呈现检索到的区域的地图信息(这例如能够称为检查土地的起伏)、土地使用信息(这例如能够称为检查建筑物比率)及已测量数据(原始数据)作为参考信息,而不是已经计算得出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信息。 

Claims (5)

1.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包括:
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1),存储区域的属性信息;
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将对预测所述区域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用的所述区域和参考信息相互关联存储;
属性信息输入部分(300),输入要预测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的属性信息;
输出部分(203),搜索在所述区域信息存储部分(211)和所述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中存储的信息以指定具有与所述属性信息输入部分(300)输入的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的区域,并输出与所指定的区域相关联的参考信息;
无线电波状态测量部分(100),测量无线电波状态;
位置信息获取部分(101),获取要测量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测量位置;
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将有关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和有关所述测量位置的信息分类到所述测量位置所属的区域中,并且存储这两种信息,以及
控制部分(203),当有关在所述已测量数据存储部分(210)中已存储的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中发生任何改变时,基于有关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和有关所述测量位置的信息,更新在所述参考信息存储部分(212)中存储的参考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其中所述参考信息是计算信号的传播损耗的等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人口密度。
4.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方法,包括:
测量无线电波状态的无线电波状态测量步骤;
获取要测量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测量位置的位置信息获取步骤;
将有关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和有关所述测量位置的信息分类到所述测量位置所属的区域中,并且存储这两种信息的已测量数据存储步骤;
存储区域的属性信息的区域信息存储步骤;
将对预测所述区域中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用的所述区域和参考信息相互关联存储的参考信息存储步骤;
输入要预测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的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输入步骤;
搜索在所述区域信息存储步骤和所述参考信息存储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以指定具有与所述属性信息输入步骤中输入的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的区域、并输出与所指定的区域相关联的参考信息的输出步骤;以及
控制步骤,当有关在所述已测量数据存储步骤已存储的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中发生任何改变时,基于有关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和有关所述测量位置的信息,更新在所述参考信息存储部分中存储的参考信息。
5.一种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装置,包括:
区域信息存储部件,存储区域的属性信息;
参考信息存储部件,将对预测所述区域中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用的所述区域和参考信息相互关联存储;
属性信息输入部件,输入要预测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区域的属性信息;
输出部件,搜索在所述区域信息存储部件和所述参考信息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信息以指定具有与所述属性信息输入部件输入的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的区域,并输出与所指定的区域相关联的参考信息;
无线电波状态测量部件,测量无线电波状态;
位置信息获取部件,获取要测量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测量位置;
已测量数据存储部件,将有关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和有关所述测量位置的信息分类到所述测量位置所属的区域中,并且存储这两种信息,以及
控制部件,当有关在所述已测量数据存储部件中已存储的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中发生任何改变时,基于有关所述无线电波状态的信息和有关所述测量位置的信息,更新在所述参考信息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参考信息。
CN200910140891.XA 2008-05-08 2009-05-08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0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2133 2008-05-08
JP2008-122133 2008-05-08
JP2008122133 2008-05-08
JP2009107453A JP5509666B2 (ja) 2008-05-08 2009-04-27 電波伝搬特性推測支援システム、電波伝搬特性推測支援方法及び電波伝搬特性推測支援装置
JP2009-107453 2009-04-27
JP2009107453 2009-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0151A CN101600151A (zh) 2009-12-09
CN101600151B true CN101600151B (zh) 2015-01-14

Family

ID=4095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089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0151B (zh) 2008-05-08 2009-05-08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50436B2 (zh)
EP (1) EP2117265A3 (zh)
JP (1) JP5509666B2 (zh)
CN (1) CN101600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7560A1 (ja) * 2008-12-09 2010-06-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波環境データ補正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2011147A1 (ja) * 2010-07-21 2012-01-26 ソフトバンクBb株式会社 通信特性解析システム、通信特性解析方法、及び通信特性解析プログラム
JP5624969B2 (ja) * 2010-10-29 2014-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99544B2 (ja) * 2010-11-04 2015-04-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波伝搬特性推定システム、電波伝搬特性推定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2159330A1 (zh) * 2011-07-15 2012-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分析方法和装置
JP5767086B2 (ja) 2011-11-18 2015-08-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建築物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の配置支援装置
KR101440842B1 (ko) * 2012-07-19 2014-10-07 네이버비즈니스플랫폼 주식회사 무선 액세스 포인트 정보 수집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68175B (zh) * 2015-04-02 2019-02-19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网络覆盖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20031296A1 (ja) * 2018-08-08 2020-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地図データ処理装置
JP7194027B2 (ja) * 2019-01-21 2022-1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空間の電波伝搬特性の推定方法、及び計算機
US20230306086A1 (en) * 2022-03-28 2023-09-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ion persona gener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5839B1 (en) * 2000-05-05 2006-01-10 Techno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location coverage and prediction
CN1815255A (zh) * 2005-02-03 2006-08-09 朗迅科技公司 使用现有蜂窝网络来检测gps人为干扰事件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88560B1 (ko) * 1998-04-23 2001-05-02 윤종용 도심지 협곡 모델에서 편파 효과를 고려한 전파의 전파특성 예측 방법
JP3709105B2 (ja) * 1999-07-23 2005-10-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測定用チャンネルを用いた他チャンネル通信品質推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品質推定方法
MXPA01006905A (es) 2000-07-10 2003-08-20 Scoreboard Inc COLECCION Y ANALISIS DE PROPAGACION DE SEnAL EN UN SISTEMA INALAMBRICO.
JP3570369B2 (ja) * 2000-10-04 2004-09-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波伝搬特性予測における遮蔽物の検出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US6640089B1 (en) * 2000-11-13 2003-10-28 Veriz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predicting radio wave propagation
JP4273665B2 (ja) * 2001-01-17 2009-06-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レイの空間分解能制御方法及びレイの空間分解能制御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2232344A (ja) 2001-02-05 2002-08-16 Denso Corp 電波状態情報収集装置及び通信可能エリア把握システム
JP3654197B2 (ja) * 2001-02-07 2005-06-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波伝搬特性予測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680859B2 (en) * 2001-12-21 2010-03-16 Location Inc. Group Corporation a Massachusett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nalyzing demographic data
JP3495025B2 (ja) 2002-01-08 2004-02-09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網における電波状況測定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況測定方法
JP4819303B2 (ja) * 2002-10-23 2011-1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設置設計方法及び基地局設置設計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823917B2 (ja) * 2002-12-11 2006-09-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レイの受信判定方法並びに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波伝搬特性推定方法
JP4152249B2 (ja) * 2003-05-07 2008-09-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波伝搬特性推定装置、電波伝搬特性推定方法および電波伝搬特性推定プログラム
JP2005117357A (ja) * 2003-10-08 2005-04-28 N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管理装置
EP1700507A1 (en) * 2003-12-30 2006-09-13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magnetic field evaluation
JP4207081B2 (ja) * 2004-03-17 2009-01-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波伝搬特性推定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29796B2 (ja) * 2005-10-05 2012-09-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波到達状態推定システム及び電波到達状態推定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917852B2 (en) * 2006-06-30 2011-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ly analyzing geographic data
WO2008099927A1 (ja) * 2007-02-16 2008-08-21 Nec Corporation 電波伝搬特性推定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273664B2 (ja) * 2009-02-10 2013-08-28 ソフトバンクBb株式会社 通信特性解析システム、通信特性解析方法、及び通信特性解析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5839B1 (en) * 2000-05-05 2006-01-10 Techno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location coverage and prediction
CN1815255A (zh) * 2005-02-03 2006-08-09 朗迅科技公司 使用现有蜂窝网络来检测gps人为干扰事件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17265A3 (en) 2009-11-18
US20090280799A1 (en) 2009-11-12
JP5509666B2 (ja) 2014-06-04
EP2117265A2 (en) 2009-11-11
JP2009296572A (ja) 2009-12-17
US8150436B2 (en) 2012-04-03
CN101600151A (zh) 2009-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0151B (zh)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辅助系统和方法
CN105657724B (zh) 用于提供小小区部署规划的技术
US7171218B2 (en) Mobile unit, serve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CN102741701B (zh) 使用压缩指纹档案的设备上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00238A (zh) 地理围栏的智能网络信息系统
JP5560026B2 (ja) 地図表示装置、地図表示方法及び地図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13064839B (zh) 一种系统评测方法及装置
JP2010277190A (ja) 滞在地コンテキスト抽出装置、滞在地コンテキスト抽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462965A (zh) 一种铁塔需求站址共享规划方法
CN110545317A (zh) 一种基于栅格感知助力区域划小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8030A (zh) 管理服务器、人口信息计算管理服务器、无人区域管理方法及人口信息计算方法
CN116437291A (zh)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的文化圈规划方法和系统
JP2012032927A (ja) 位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3133007A (zh) 通信站点的选址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014456B (zh) 一种搜索节点的方法和系统
CN112381078B (zh) 基于高架的道路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28282B (zh) 覆盖场景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2980B (zh) 地图兴趣点的挖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28710A (zh) 基于管理平台的终端ntn小区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3149978B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to users of mobile devices
KR100953733B1 (ko) 태양광을 이용한 다목적 기준점 설비관리 시스템
CN115510317A (zh) 一种云边协同的兴趣点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887014A (zh) 用于电磁场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JP4417372B2 (ja) 携帯端末、混雑情報収集サーバ、及び混雑状況把握方法
US1012121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