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1649B -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1649B
CN101561649B CN2009101321047A CN200910132104A CN101561649B CN 101561649 B CN101561649 B CN 101561649B CN 2009101321047 A CN2009101321047 A CN 2009101321047A CN 200910132104 A CN200910132104 A CN 200910132104A CN 101561649 B CN101561649 B CN 101561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belt
endless belt
ton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21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1649A (zh
Inventor
泉秀志
泷口俊树
吉田隆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61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1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1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16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35Handling of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215/00139Belt
    • G03G2215/00143Meandering prevention
    • G03G2215/00151Meandering prevention using edge limit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61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一种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包括以与循环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设置的清洁刮板和用于保持该刮板的刮板保持器,所述清洁刮板具有跨越中间转印带的宽度而延伸的长度,所述刮板保持器沿着清洁刮板的全长而形成,用于借助于清洁刮板来清洁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在此清洁单元中,清洁刮板对中间转印带的接触压力被调整为在中间转印带的两个侧边周围的接触压力高于其余部分中的接触压力。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和一种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循环输送的环带的表面的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这种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用于将图像形成部分所形成的彩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的转印装置。作为此类转印装置的一种已知转印机构,存在这样一种中间转印系统,其中将在对应于每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处形成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连续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以便每个调色剂图像置于其它调色剂图像上(一次转印)并因此通过单个转印步骤将分层的彩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二次转印)。
作为此类转印装置的示例,已存在这样一种已知的结构,其中采用称为中间转印带的环带作为中间转印元件,并将此环带支撑在多个支撑辊上以便其进行循环运行。
当采用这种转印机构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由除调色剂图像之外的残余电位引起的“雾化调色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引起中间转印带上的污迹。结果,中间转印带需要清洁装置。
对于此清洁装置,通常,以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滑动地接触的方式设置刮板状清洁构件以便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去除残余调色剂。作为现有技术示例,存在一种清洁装置的提议,该清洁装置包括以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的刮板状构件并且其中将刮板状构件对中间转印带沿其宽度方向的接触压力规定为在中间转印带的两个侧端处比在其中央部分小(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2001-142307)。该公开讲授的是这种布置使得可以防止刮板状构件向上翻转或卷起并因此而维持良好的清洁状态。
在最近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存在一种已知结构,其中,为了防止转印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带曲折,如图1所示,在中间转印带161的两个侧端161a和161b处形成一对引导部件(压条(bead))166以便沿着支承辊(输送辊)163来输送中间转印带。
然而,这种结构已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图2所示,中间转印带161的端部161a由于来自引导部件166的影响而弯曲,在中间转印带161与清洁构件165a抵靠的支承辊163之间形成缝隙“t”,因此在中间转印带161表面上形成变形。结果,使中间转印带161的表面不规则地翘曲,因此发生这样的问题,即当试图通过清洁构件165a来均匀地清洁中间转印带161的表面时,不能正确地清洁迂回穿过清洁刮板时的残余调色剂。
发明内容
已鉴于上述传统问题而设计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以及提供一种使用这种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清洁装置能够均匀地清洁输送的环带的表面以便防止环带的侧边周围清洁失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下配置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用于借助于清洁构件来清洁环带表面的清洁装置,包括:环带,被支撑在多个支撑辊之间并张紧以便随着支撑辊的旋转而循环;清洁构件,以与环带的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设置;以及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清洁构件,并且其特征在于该清洁构件具有跨越环带的宽度而延伸的长度,所述保持构件沿着清洁构件的全长而形成,并且清洁构件沿着环带的宽度对环带的接触压力被调整为在环带的两个侧边周围的第一接触压力高于其余部分中的第二接触压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一种用于借助于清洁构件来清洁环带表面的清洁装置,包括:环带,被支撑在多个支撑辊之间并张紧以便随着支撑辊的旋转而循环;清洁构件,以与环带的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设置;以及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清洁构件,并且其特征在于该清洁构件具有跨越环带的宽度而延伸的长度,所述保持构件具有沿着环带宽度的两个第一支撑体和在所述两个第一支撑体之间的第二支撑体,并且第一支撑体与环带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二支撑体与环带之间的第二距离。
也就是说,保持构件被形成为其在环带侧边周围的部分比其余部分朝着环带方向形成得更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清洁构件附着于保持构件,第一支撑体保持清洁构件的第一清洁部分,第二支撑体保持清洁构件的第二清洁部分,第一清洁部分沿垂直于宽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第二清洁部分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二长度,而且,第一长度短于第二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清洁部分的刚性高于第二清洁部分的刚性。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基于电子照相术通过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产生打印输出,包括:感光鼓,用于形成静电潜像和基于该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显影单元,包括用于向感光鼓供应调色剂的显影辊;转印装置,包括作为中间转印介质而用于临时支撑在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环带,并通过该环带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fusing)装置,包括一对以相互压紧接触的方式布置以形成夹压部分的辊子构件,用于通过使上面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夹压部分来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以及清洁装置,用于清洁环带的表面,并且其特征在于该清洁装置采用上述清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环带的两个侧边周围的第一接触压力高于其余部分中的第二接触压力,所以即使环带在两个侧边变得不稳定或不规则,也可以将清洁构件的端部压在环带上,因此均匀地清洁循环运行的环带的表面。结果,可以防止环带侧边周围发生清洁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所以清洁构件的对应于第一支撑体的侧端部分可以比清洁构件的对应于第二支撑体的部分更强有力地压在环带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将第一长度规定为短于第二长度使得可以将第一清洁部分比第二清洁部分更强有力地压在环带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即使环带在其两个侧边处变得不稳定或不规则,清洁构件的对应于第一支撑体的侧端部分也可以比清洁构件的对应于第二支撑体的部分更强有力地压在环带上。因此,可以均匀地清洁循环运行的环带的表面并防止环带的侧边周围发生清洁失败。结果,可以恒定地使作为中间转印介质的环带保持清洁,因此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产生高质量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传统中间转印装置的一个示例性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了传统中间转印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带部分弯曲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了其中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一部分的中间转印装置的结构的概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箭头A的方向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构成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的清洁刮板和刮板保持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从刮板保持器突出的清洁刮板的突出距离、线压力(line pressure)与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的表格;以及
图8是示出了传统清洁构件的一个结构示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3是示出了其中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了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一部分的中间转印装置的结构的概图。在图4中,B处指示的箭头显示铅直方向(重力的方向),A处指示的箭头显示水平方向。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如图3和4所示,感光鼓3,在其上面形成静电潜像并基于该静电潜像而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单元2,其包括用于向感光鼓3供应调色剂的显影辊2a(图3);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6,其包括中间转印带,用于临时接收在感光鼓3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并通过中间转印带61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记录介质);定影装置(定影辊)7,其包括一对辊子构件,该辊子构件用于通过使上面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通过辊子构件相互被压紧接触的夹压区域来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将其定影到片材;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清洁装置)65,其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并且该图像形成设备100通过基于电子照相术将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来产生打印图像。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总体结构。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依照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来在预定片材(例如记录纸张)上形成多色和单色图像,并主要由主设备体110和自动文档处理器120组成。
主设备体110包括:曝光单元1、显影单元2、感光鼓3、清洁器单元4、充电器5、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6、定影单元7、送纸盒81和纸张输出托盘91。
布置在主设备体110的上部中的图像读取器90的顶部上的是由透明玻璃板构成的文档工作台92,文档放置在该文档工作台92。在文档工作台92的顶部上,安装有自动文档处理器120。
自动文档处理器120自动地将文档馈送到文档工作台92上。
这种自动文档处理器120被构造为可沿着双向箭头M的方向进行枢轴旋转,以便可以通过打开文档工作台92的顶部来手动地放置文档。
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处理的图像数据是四种颜色,即黑色(K)、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的彩色图像的数据。
因此,提供了四个显影单元2、四个感光鼓3、四个充电器5、四个清洁器单元4以产生对应于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四种静电潜像。即,由此构造四个成像站。
曝光单元1是利用依照从外面输入的图像数据或从原件捕捉的图像数据的光照射充电感光鼓3以便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该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的图像写入装置,并被构造为具有激光发射器、反射镜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SU)。在这种曝光单元1中,布置有用于扫描激光束的多角镜、诸如透镜和反射镜等用于将多角镜反射的激光束引向感光鼓3的光学元件及其它组件。
作为曝光单元1,例如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来代替,所述其它方法使用诸如EL或LED写入头等发光元件阵列。
这样构造的曝光单元1具有利用依照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光来照射每个充电感光鼓3以便在每个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该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的功能。
显影单元2用四色(Y、M、C和K)调色剂使在感光鼓3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
每个感光鼓3具有圆筒形状并被设置在曝光单元1上。每个感光鼓3的表面由清洁器单元4来清洁并随后由充电器5均匀地充电。
清洁器单元4清除并收集在显影和图像转印之后感光鼓3上留下的调色剂。
充电器5是用于以预定的电压对感光鼓3均匀地充电的充电部分。除图3所示的电晕放电式充电器之外,也可以使用接触式充电器,即辊式或电刷式充电器。
布置在感光鼓3上的中间转印装置6由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元件)61、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对应于YMCK四种颜色的四个中间转印辊64和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组成。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和中间转印辊64被布置为支撑并张紧中间转印带61且循环地驱动该转印带。
所述中间转印带61是约100μm~150μm厚的环状胶片并被布置为与每个感光鼓3接触。在感光鼓3上形成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依次分层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从而在中间转印带61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多色调色剂图像)。
由与中间转印带61的背面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4来执行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3到中间转印带61的转印。
每个中间转印辊64适合于向中间转印带61施加转印偏压以便将感光鼓3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详细地说,向中间转印辊64施加高压转印偏压(与调色剂上的静电荷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压)以便转印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辊64是利用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制成的基轴(baseshaft)形成的辊子,具有8~10mm的直径和在轴表面上涂覆的导电弹性材料(例如EPDM、泡沫聚氨酯等)。这种导电弹性材料使得能够向中间转印带61均匀地施加高压。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辊子形式的转印电极,但是也可以使用电刷等来代替中间转印辊64。
不同感光鼓3上的各种颜色的可视化调色剂图像被一个接一个地叠置在中间转印带61上。这样层压的调色剂图像作为图像信息随着中间转印带61的运动而被输送到正在输送的片材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的预定位置(二次转印站)并被布置在此二次转印站的二次转印带10转印到片材。
在此过程中,中间转印带61与二次转印带10在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的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到二次转印带10的同时相互压紧,形成预定夹压。此二次转印偏压是极性(+)与调色剂上的静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高压。
此外,为了恒定地获得上述预定夹压,用硬质材料(金属等)形成被布置为在第二转印站中压紧二次转印带10的背面的转印辊10a或被布置为在二次转印站中压紧中间转印带61的背面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的任一个,同时用诸如弹性辊等(弹性橡胶辊、泡沫树脂辊等)软质材料形成另一个。
由于在上述转印阶段中,随着中间转印带61与感光鼓3接触而粘附于中间转印带61的调色剂或未被二次转印带10转印到片材而仍然留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可能引起在下一操作中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中的调色剂的色彩混杂,所以适合于由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来清除并收集残余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沿着输送中间转印带61的路径而被布置在相对于中间转印带运动方向的转印辊10a的下游和感光鼓3的上游的位置处。
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包括作为清洁构件的清洁刮板65a,其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并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中间转印带61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从其内侧支撑在此清洁刮板65a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的部分。
送纸盒81是用于堆放将用于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托盘并布置在主设备体110的曝光单元1下面。而且,在主设备体110的外侧布置有允许从外面供给片材的手动送纸盒82。
此手动送纸盒82还能够保持将用于图像形成的多张片材。布置在主设备体110的上部的是面朝下地收集打印片材的纸张输出托盘91。
布置在纸张输出托盘91下面的是用于向相应的显影单元2供应彩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盒8。
主设备体110还包括近似垂直地延伸以便通过转印辊10a和定影单元7将片材从送纸盒81或手动送纸盒82输送到纸张输出托盘91的送纸路径S。沿着从送纸盒81或手动送纸盒82到纸张输出托盘91的送纸路径S布置的是拾取辊11a和11b、多个供给辊12a~12d、对准辊13、转印辊10a、定影单元7等。
供给辊12a~12d是用于促进并支撑片材输送的小型辊并沿着送纸路径S布置。
拾取辊11a被布置在送纸盒81的端部附近以便从送纸盒81一次拾取一张片材并将其传递到送纸路径S。
拾取辊11b被布置在手动送纸盒82的端部附近以便从手动送纸盒82一次拾取一张片材并将其传递到送纸路径S。
对准辊13暂时中止沿着送纸路径S输送的片材。该对准辊13具有在纸张的前端将碰到感光鼓3(中间转印带61)上的图像区域前端的定时朝着转印辊10a传递片材的功能。
定影单元7包括一对定影辊、即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被布置为在它们之间夹压片材的同时旋转并输送片材。
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被布置为相互相对并在它们之间的接触点处形成定影夹压部分。
加热辊71的温度通过未示出的控制器来控制并设置在预定温度。此控制器基于来自未示出的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热敏电阻)的检测信号来执行温度控制以便加热辊71的表面温度在160~20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未示出的温度传感器被设置在加热辊71表面附近以检测加热辊71的温度。
此外,加热辊71具有与加压辊72协作地将调色剂加热并压紧到片材以便通过将多色调色剂图像熔融、混合和压紧而将转印在片材上的多色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片材的功能。如图3所示,定影单元还包括用于从外面固定加热辊71的外部加热带73。
与加热辊71类似,加压辊72也由圆筒金属芯和在该金属芯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组成。此加压辊适合于以预定的压力抵靠加热辊71。
接下来,将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送纸路径。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用于预先存放片材的送纸盒81和手动送纸盒82。为了从这些送纸盒81和82传递片材,拾取辊11a和11b被布置为一次将一张片材引向送纸路径S。
从送纸盒81或82传递的片材由送纸路径S上的供给辊12a输送到对准辊13,通过该对准辊13,在片材的前端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的图像信息前端的定时朝着转印辊10a释放该片材,以便图像信息被转印到片材。其后,片材通过定影单元7,由此通过热量来熔融并定影片材上的未定影调色剂。然后,通过供给辊12b将片材排出到纸张输出托盘91。
上述送纸路径是用于单面打印请求的片材的送纸路径。
另一方面,当提出双面打印请求时,一面被打印的片材通过定影单元7并由最后的供给辊12b保持在定影单元7的后端,然后,供给辊12b反向旋转以便朝着供给辊12c和12d引导片材。其后,片材通过对准辊13,并在其背面上进行打印且排出到纸张输出托盘91。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描绘本实施例特征的中间转印装置6的结构。
图5是示出了沿着图4中的箭头A的方向看的根据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4和5所示,中间转印装置6包括中间转印带从动辊(在下文中称为“从动辊”)63、用于可旋转地支撑从动辊63的轴67和支撑在从动辊63上的环状中间转印带(环带)61。
从动辊63包括辊体63a和相对于辊体63a的轴向而设置在辊体63a的两端处的一对盖子63b。辊体63a是由硬质材料(金属等)形成的圆筒状构件,而盖子63b由DURACON(POM)形成。
中间转印带61由具有低收缩比的树脂材料形成。这里,用于中间转印带61的低收缩比树脂材料的示例包括PAI(聚酰胺酰亚胺)、PI(聚酰亚胺)和PC(聚碳酸酯)。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是具有与从动辊63近似相同的长度的辊子并被布置为平行于从动辊63。
如图5所示,中间转印带61被构造为其宽度(中间转印带61的沿着从动辊63的轴向的尺寸)大于从动辊63的长度(沿着从动辊63的轴向的尺寸)。此外,中间转印带61被布置为从从动辊63的两个端面突出(超过两个底部)。
当中间转印带61相对于从动辊63的轴向从所述从动辊63的两个端面突出的部分被称为突出区域61a时,在中间转印带61的内周侧形成曲折抑制引导件(抗偏斜引导件、引导构件)66。曲折抑制引导件66被布置为相对于从动辊63的轴向与从动辊63的每个端部紧密相对,并以在中间转印带61的整个内周表面上或周围延伸的肋状形式形成。这里,曲折抑制引导件66由聚氨酯橡胶(聚氨酯聚合物)形成。
根据具有上述布置的本实施例,由于如果中间转印带61在中间转印装置6中曲折(或向一侧偏斜),则曲折抑制引导件66抵靠从动辊63的任一端面(底部、盖子63b),所以可以防止“带偏斜”。
应注意的是当使由聚氨酯橡胶制成的曲折抑制引导件66与金属辊体63a接触时,发生曲折抑制引导件66磨损的问题。相反,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辊体63a将不与曲折抑制引导件66接触,而是将由DURACON材料形成的盖子63b设置为与曲折抑制引导件66接触,因此可以抑制曲折约束引导件66磨损。
此外,如图5所示,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被布置为其清洁刮板65a抵靠中间转印带61的外围表面。清洁刮板65a将未通过二次转印被转印到片材并仍然留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残留调色剂连同纸张颗粒、灰尘、尘土等一起刮掉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描绘本实施例特征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的结构。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构成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的清洁刮板和刮板保持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如图5和6所示,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包括用于摩擦地抵靠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的清洁刮板(清洁构件)65a和用于支撑清洁刮板65a的刮板保持器(保持构件)68,并借助于清洁刮板65a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
清洁刮板65a被布置为其在中间转印带61的宽度上对中间转印带61产生的接触压力在中间转印带61的两个侧边周围变得比在其它部分中大。
更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清洁刮板65a沿着中间转印带61的宽度具有横向长矩形形状以便超过从动辊63的轴向长度而在近似跨越中间转印带61的全宽度的范围内抵靠中间转印带61表面。
如图6所示,刮板保持器68由清洁刮板65a与之附着的刮板附着部分68a和用于附着到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的主要部分的本体附着固件68b组成。具体地说,刮板保持器68通过刮板附着部分68a在清洁刮板65a的全长范围内沿着其一个纵边来保持清洁刮板65a。
刮板附着部分68a具有一对用于支撑清洁刮板65a的纵向端部的刮板端部支撑体(第一支撑体)68a1和用于支撑其余部分的除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之外的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68a2(包括两端处的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之间的中央部分)。也就是说,清洁刮板65a具有由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支撑的第一清洁部分和由支撑体68a2支撑的第二清洁部分。
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被形成为从第二支撑体68a2突出。也就是说,在将刮板保持器68附着于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的主要部分的情况下,将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设置为比第二支撑体68a2更接近于中间转印带61表面。换言之,如图5所示,将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形成为比第二支撑体68a2朝着中间转印带61更长。更确切地说,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与中间转印带61之间的第一距离短于第二支撑体68a2与中间转印带61之间的第二距离。
由于将清洁刮板65a附着于这样构造的刮板保持器68,如图5所示,清洁刮板65a的从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朝着中间转印带61(与中间转印带6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突出的第一长度(第一清洁部分)或未放置在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上的第一长度(第一突出距离)L 1短于清洁刮板65a的从第二支撑体68a2突出的第二长度(第二清洁部分)或未放置在刮板端部支撑体68a2上的第二长度(第二突出距离)L2。
接下来,将描述由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执行的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操作。
在由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来清洁中间转印带61时,如图4所示,中间转印带61在清洁刮板65a抵靠中间转印带61表面的同时被循环输送。
清洁刮板65a以其远端65a1相对于中间转印带61的运行方向朝着上游侧倾斜的状态抵靠在中间转印带61表面上。当在这种状态下沿着箭头C的方向来输送中间转印带61时,由清洁刮板65a从中间转印带61表面刮掉存在于该表面上的调色剂和污迹并将该调色剂和污迹收集到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中。
由刮板保持器68支撑的清洁刮板65a以预定的压力抵靠中间转印带61。清洁刮板65a由于其相对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差异而在其两端周围的第一清洁部分处和第二清洁部分中表现出不同的刚性。结果,清洁刮板65a作用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压力沿着纵向而改变。也就是说,任一端处的第一长度L1(第一清洁部分)比第二长度L2(第二清洁部分)引起更高的刚性。结果,清洁刮板65a对中间转印带61的接触压力在中间转印带61的宽度的两端处变得比两端之间的内部部分高。
因此,即使中间转印带61在与从动辊63形成一些缝隙或在中间转印带61的侧边周围变得不稳定或不规则的同时循环地运行,根据本实施例的刮板保持器68的使用也使得清洁刮板65a以在其相对于宽度的两端周围比中央部分中高的接触压力摩擦地抵靠中间转印带61表面,从而能够在不受到中间转印带61表面不规则性的影响的情况下均匀地清洁中间转印带61。也就是说,可以防止清洁失败的发生。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清洁刮板65a被布置为使其本身倾斜地抵靠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所以清洁刮板65a的自由端上的边缘将沿着一条线接触中间转印带65。因此,可以将清洁刮板65a对中间转印带61的接触压力视为线压力。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对中间转印带61的清洁效果的验证。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的从刮板保持器突出的清洁刮板的突出距离(L1、L2)、清洁刮板的线压力与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图8是示出了传统清洁构件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在此图中,168、165a和168a分别指示刮板保持器、清洁刮板和刮板附着部分。
验证本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对中间转印带61的清洁效果,其方式为通过改变在中间转印带61宽度的两端处和中央处清洁刮板65a从刮板保持器68突出的突出距离(L1、L2)来比较中间转印带61上的清洁刮板65a的线压力和中间转印带61的侧边处的清洁性能。
如图7的表格所示,在中间转印带的宽度方向(清洁刮板65a的纵向)的中央区域(在下文中将仅称为“中央部分”)中,清洁刮板65a从刮板保持器68突出的突出距离固定在9mm,而在中间转印带61的相对于宽度的两端周围(在下文中将仅称为“侧边”)该距离以1mm的缩减量从9mm减小至4mm。在这些状态的每个中,测量并评价清洁刮板65a的线压力和清洁性能。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的结构,经证明,清洁刮板65a的在中间转印带61的侧边处的突出距离越小,中间转印带61上的侧边处的线压力越大,且清洁性能的改善情况越好。
具体地说,如图7的表格所示,当清洁刮板65a的两个侧端处的突出距离等于或接近于中央部分中的突出距离时,即9mm或8mm,线压力也与中央部分中的线压力相等,2.5gf/mm或与此接近,为3.5gf/mm。然而,从打印开始时观察到残余调色剂的出现,引起清洁失败。当清洁刮板65a的两个侧端处的突出距离为7mm或6mm时,线压力分别是5gf/mm和8gf/mm,且在打印100K张片材之后观察到残余调色剂,引起清洁失败。
另一方面,当清洁刮板65a的两个侧端处的突出距离为5mm或4mm时,线压力是中央部分中的线压力的几倍,具体地说为14gf/mm或27gf/mm,并且在打印300K张片材之后没有观察到残余调色剂,并且清洁性能优良。
这里,打印的1K张片材表示1000张片材。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实施例,由于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中,在用于保持清洁刮板65a的刮板保持器68中形成有用于支撑清洁刮板65a的纵向端部的一对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以便清洁刮板65a从每个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突出的突出距离L1短于清洁刮板65a从其它部分突出的距离L2,所以与其它部分中的线压力相比,可以提高形成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的部分中的清洁刮板65a的接触压力(线压力)。因此,即使中间转印带61与从动辊63形成一些缝隙或者中间转印带61在侧边周围变得不规则,也可以在不受到中间转印带61表面不规则性的影响的情况下均匀地清洁中间转印带61表面。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使用使得可以防止中间转印带61的清洁失败的发生并持久且稳定地输出良好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通过为刮板保持器68提供刮板端部支撑体68a1,与在中央部分中相比,提高了清洁刮板65a在侧边周围对中间转印带61的接触压力,但是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模式,只要与在中央部分中相比提高了中间转印带61的两个侧边周围的接触压力即可。例如,将清洁刮板65a的保持部分的刚性形成为在中间转印带61的两个侧边周围比在其它部分中大以便与在中央部分中相比增大两个侧边周围的清洁刮板65a的接触压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举例说明了用于清洁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中间转印带61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作为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的一种形式,但是本发明的清洁装置不应局限于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清洁装置。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由清洁刮板来清洁环带上的纸张颗粒的同时借助于环带来输送纸张的纸张输送器,或应用于在由清洁刮板来清洁环带的同时借助于环带来输送调色剂的调色剂输送用带式输送器。
已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也就是说,通过以上实施例模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组合而获得的任何体现模式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多功能机、打印机等),然而,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包括转印带或中间转印带的单色图像形成设备。

Claims (5)

1.一种用于借助于清洁构件来清洁环带的表面的清洁装置,包括:
环带,所述环带被支撑在多个支撑辊之间并张紧以便随着所述支撑辊的旋转而循环;
清洁构件,所述清洁构件以与所述环带的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设置;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清洁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构件具有跨越所述环带的宽度而延伸的长度,
所述保持构件沿着所述清洁构件的全长而形成,并且
所述清洁构件沿着所述环带的宽度对所述环带的接触压力被调整为在所述环带的两个侧边周围的第一接触压力高于其余部分中的第二接触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环带的宽度的两个第一支撑体和在所述两个第一支撑体之间的第二支撑体,并且
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环带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环带之间的第二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所述清洁构件附着于所述保持构件,
所述第一支撑体保持所述清洁构件的第一清洁部分,
所述第二支撑体保持所述清洁构件的第二清洁部分,
所述第一清洁部分沿垂直于所述环带的宽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所述第二清洁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并且
所述第一长度短于所述第二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清洁部分的刚性高于所述第二清洁部分的刚性。
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基于电子照相术通过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产生打印输出,包括:
感光鼓,所述感光鼓用于形成静电潜像和基于所述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向感光鼓供应调色剂的显影辊;
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包括作为中间转印介质而用于临时支撑在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环带,并通过所述环带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一对以相互压紧接触的方式布置以形成夹压部分的辊子构件,用于通过使上面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所述夹压部分来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环带的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装置采用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清洁装置。
CN2009101321047A 2008-04-18 2009-04-17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1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08933 2008-04-18
JP2008108933A JP2009258483A (ja) 2008-04-18 2008-04-18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08933 2008-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1649A CN101561649A (zh) 2009-10-21
CN101561649B true CN101561649B (zh) 2011-05-11

Family

ID=41201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210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1649B (zh) 2008-04-18 2009-04-17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63154A1 (zh)
JP (1) JP2009258483A (zh)
CN (1) CN1015616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4009A (ja) * 2009-08-05 2011-02-17 Sharp Corp 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1988B2 (ja) * 2011-11-18 2014-03-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75396B2 (ja) 2019-09-11 2023-11-0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清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90564B2 (ja) * 2019-10-21 2023-12-04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帯駆動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2307A (ja) * 1999-11-11 2001-05-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607472A (zh) * 2003-10-15 2005-04-20 夏普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系统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US7113723B2 (en) * 2003-06-23 2006-09-2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for improved belt cleaning
JP2006317644A (ja) * 2005-05-12 2006-11-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1051210A (zh) * 2006-04-04 2007-10-1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1663A (ja) * 1998-02-16 1999-08-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2964B2 (ja) * 2000-07-07 2010-01-0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電子写真印刷装置
JP4947938B2 (ja) * 2005-06-20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2307A (ja) * 1999-11-11 2001-05-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113723B2 (en) * 2003-06-23 2006-09-2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for improved belt cleaning
CN1607472A (zh) * 2003-10-15 2005-04-20 夏普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系统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JP2006317644A (ja) * 2005-05-12 2006-11-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1051210A (zh) * 2006-04-04 2007-10-1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1649A (zh) 2009-10-21
JP2009258483A (ja) 2009-11-05
US20090263154A1 (en)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3310B (zh) 转印装置和使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
US87060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sin frame and method for molding the resin frame
US80950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ating mode
CN101403871B (zh) 成像设备
US7317890B2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rinting a mono-color image using a single-pass color printer
JP2009237250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61649B (zh)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US5784674A (en) Inner face cleaning member for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device
JP56458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5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2004422A (zh) 中间转印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72150A (zh)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95805A (zh) 带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90317425A1 (en)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dherent removal function
JP53117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985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95792B (zh) 中间转印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397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3948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17133B2 (ja) 清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712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480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44078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3823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43712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