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330A -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330A
CN101551330A CNA2009100278209A CN200910027820A CN101551330A CN 101551330 A CN101551330 A CN 101551330A CN A2009100278209 A CNA2009100278209 A CN A2009100278209A CN 200910027820 A CN200910027820 A CN 200910027820A CN 101551330 A CN101551330 A CN 101551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plasmon
metal
crystal transducer
preparation
plasmon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278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1330B (zh
Inventor
王振林
李媛媛
潘剑
詹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278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1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1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1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3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传感器包括表面周期性起伏的准三维金属半球壳膜,所述金属半球壳膜由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组成且形成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相邻半球壳相互连接,任意三个相邻半球壳之间具有微孔。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为:将微米或亚微米介质微球通过自组装技术获得的胶体晶体作为模板;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沉积方法,在模板微球的表面沉积金属纳米颗粒,直至金属的沉积量使得纳米颗粒形成连续的金属半球壳膜;再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胶体晶体模板,得到由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敏感度高、具有可重复性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是分析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它可以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检测与分析,其原理一般是化学生物吸附、电化学反应和分子相互作用等现象引起信号量的微小变化而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
表面等离激元的概念是,当入射光波照射到金属和介质的交界面时会引起金属自由电子密度的集体振荡,电磁场被局域在金属表面很小的范围内并产生场增强,形成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一般将能实现表面等离激元激发与传播的亚波长周期性微结构金属薄膜称为表面等离激元晶体。当表面等离激元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被激发时,金属表面对周围介质折射率的变化特别敏感,可以用来探测环境的变化以及分子的吸附。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surfaceplasmons resonance,SPR)作为传感器件具有很多的优点,如敏感度高、分析简单、不需样品标记等,所以它被广泛应用到包括医学、环境监测、生物技术、药物和食品监控等方面。
传统的SPR传感器是利用棱镜耦合的棱镜SPR传感器,虽然它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以及较好的分辨率,但是存在实验精度要求高、体积大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等缺点。随着现代纳米制备技术的发展,金属纳米结构成为实现SPR传感器的一种新手段。金属纳米微孔阵列以及各种形貌的金属纳米颗粒体系的传感效应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与传统的棱镜结构相比,利用金属纳米结构使得测量的模式简化、且体积小方便集成,但是获得的敏感度比较低。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很多方法来提高体系的灵敏度,继续开发和制备成本低、稳定性好、敏感度高、具有可重复性、操作简单的SPR传感金属纳米结构是实现器件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敏感度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性能优越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它包括表面周期性起伏的准三维金属半球壳膜,所述金属半球壳膜由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组成且形成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相邻半球壳相互连接,任意三个相邻半球壳之间具有微孔。
所述的金属半球壳膜的成分包括金、银、铂、铜、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金属半球壳膜顶点处的厚度在20纳米~200纳米之间。所述的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为空心结构,且形貌均匀,壳的开口方向一致。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像碗一样全部都倒扣在衬底上或者其底部都与衬底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自组装技术(参见授权专利ZL03131989.0和ZL200410041939.9);在平整衬底表面排列微米或亚微米的介质微球,获得有序排列的二维六角密堆微球阵列的胶体晶体;
(2)将步骤(1)中所得的胶体晶体作为模板,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沉积方法,在介质微球表面沉积金属纳米颗粒,直至金属的沉积量使得纳米颗粒形成连续的金属半球壳膜(参见申请专利200610039478.0);
(3)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胶体晶体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
所述平整衬底包括石英、玻璃、硅片、导电玻璃或有机膜。所述的介质微球为二氧化硅微球或聚苯乙烯微球。
在步骤(1)中,所述的介质微球直径为200纳米~10微米。
在步骤(2)中,所述的物理或化学沉积方法包括高真空镀膜法、金属热蒸发镀膜法、磁控溅射法、激光脉冲沉积法、原子层沉积法、化学镀方法、电化学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方法。
在步骤(3)中,所述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包括加热、氢氟酸蒸气腐蚀法、三氯甲烷或甲苯溶液腐蚀法。
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结构周期取决于介质微球模板的粒径尺寸,因而通过选用适当尺寸的介质微球,可以调控传感器的应用波长范围。
在步骤(3)中,所述金属半球壳膜可以通过水溶液转移到检测所需要的平整衬底上。
将本发明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浸入包含待测物的溶液或气体中,然后进行光学表征,即通过光学信号的测量来实现传感探测。所用的光学表征方法包括可见或红外的透射谱、反射谱、吸收谱、表面拉曼散射谱。
由于本发明传感器具有的准三维空心结构大大减少了衬底的效应,并且扩展了可利用的探测空间,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效应,同时传感器结构参数可调、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好、敏感度高,在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微量探测以及分析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对设备要求不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样品面积大。(2)在传感器的应用上操作简单、敏感度高、综合指标好、重复性高。(3)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结构周期取决于介质微球模板的粒径尺寸,因而通过选用适当尺寸的介质微球,可以调控传感器的应用波长范围。(4)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具有准三维的空心结构大大减少了衬底的效应,使得在金属两个表面传播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发生耦合而增强了传感器的敏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二氧化硅胶体晶体模板表面上沉积的金纳米半球壳的侧面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是本发明由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金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的俯视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3是本发明由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金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的侧面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4是对图3制备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实验上测得的灵敏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金半球壳膜由金纳米空心半球壳组成且形成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相邻半球壳相互连接,任意三个相邻半球壳之间具有微孔。
如图3所示,金纳米空心半球壳阵列像碗一样都倒扣在衬底上或者其底部都与衬底接触,这就表示金纳米空心半球壳的开口方向一致。
实施例1: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其直径为1580纳米。首先在石英衬底上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参见授权专利ZL 03 1 31989.0和ZL 2004 1 0041939.9)。其次采用氩离子溅射镀膜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金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金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50纳米(参见申请专利200610039478.0)。然后利用氢氟酸的蒸气腐蚀去除二氧化硅牺牲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金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最后将位于平整石英衬底上的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透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2: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其直径为1000纳米。首先在玻璃衬底上自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其次采用氩离子溅射镀膜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铂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铂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100纳米。然后利用氢氟酸的蒸气腐蚀去除二氧化硅牺牲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铂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最后将位于平整玻璃衬底上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透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3: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其直径为490纳米。首先在玻璃衬底上自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其次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铝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铝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50纳米。然后利用氢氟酸的蒸气腐蚀去除二氧化硅牺牲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铝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最后将位于平整玻璃衬底上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透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4: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其直径为8956纳米。首先在有机膜衬底上自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其次采用氩离子溅射镀膜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银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银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180纳米。然后利用三氯甲烷溶液腐蚀去除聚苯乙烯牺牲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银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最后将位于平整有机膜衬底上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透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5: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其直径为5010纳米。首先在石英衬底上自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其次采用氩离子溅射镀膜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银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银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20纳米。然后利用化学镀的方法镀金属银,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银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150纳米。再利用加热的方法去除聚苯乙烯牺牲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银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最后将位于平整石英衬底上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透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6: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其直径为304纳米。首先在导电玻璃衬底上自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其次采用原子层沉积法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金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金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40纳米。然后利用氢氟酸的蒸气腐蚀去除二氧化硅牺牲模板,再将制备的准三维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转移到一块干净的导电玻璃衬底上。最后将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透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7: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其直径为3063纳米。首先在硅片衬底上自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其次采用激光脉冲沉积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金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金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100纳米。然后利用甲苯溶液腐蚀去除聚苯乙烯牺牲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金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最后将制备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中金纳米空心半球壳阵列的开口朝上,其底部与干净的石英衬底相接触,再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透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8: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其直径为2001纳米。首先在石英衬底上自组装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的胶体晶体。其次采用氩离子溅射镀膜的方法,在微球模板表面直接沉积一层银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银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30纳米。然后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镀金属铜,控制沉积时间使得银铜半球壳顶点的厚度约为200纳米。再利用三氯甲烷溶液腐蚀去除聚苯乙烯牺牲模板,得到由相互连接的银铜纳米空心半球壳构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最后将位于平面石英衬底上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光学反射谱的测量。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但是利用拉曼光谱进行探测。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上相同,但是制备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中金纳米空心半球壳阵列的开口朝上,其底部与干净的玻璃衬底相接触。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上相同,但是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其直径为10微米。
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上相同,但是本实例选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其直径为200纳米。

Claims (10)

1、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表面周期性起伏的准三维金属半球壳膜,所述金属半球壳膜由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组成且形成二维六角密堆排列,相邻半球壳相互连接,任意三个相邻半球壳之间具有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半球壳膜的成分包括金、银、铂、铜、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半球壳膜顶点处的厚度在20纳米~200纳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为空心结构,且形貌均匀,壳的开口方向一致。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自组装技术在平整衬底表面排列微米或亚微米的介质微球,获得有序排列的二维六角密堆微球阵列的胶体晶体;
(2)将步骤(1)中所得的胶体晶体作为模板,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沉积方法,在介质微球表面沉积金属纳米颗粒,直至金属的沉积量使得纳米颗粒形成连续的金属半球壳膜;
(3)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胶体晶体模板,使金属纳米空心半球壳的有序阵列转移到平整衬底表面,构成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衬底包括石英、玻璃、硅片、导电玻璃或有机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微球为二氧化硅微球或聚苯乙烯微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介质微球直径为200纳米~1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物理或化学沉积方法包括高真空镀膜法、金属热蒸发镀膜法、磁控溅射法、激光脉冲沉积法、原子层沉积法、化学镀方法和电化学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包括加热、氢氟酸蒸气腐蚀法、三氯甲烷或甲苯溶液腐蚀法。
CN2009100278209A 2009-05-15 2009-05-15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78209A CN101551330B (zh) 2009-05-15 2009-05-15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78209A CN101551330B (zh) 2009-05-15 2009-05-15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330A true CN101551330A (zh) 2009-10-07
CN101551330B CN101551330B (zh) 2010-12-08

Family

ID=41155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2782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330B (zh) 2009-05-15 2009-05-15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1330B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4743A (zh) * 2010-03-26 2010-09-2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金属亚微米微球阵列薄膜的方法及电沉积装置
CN102312255A (zh) * 2010-07-08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光波段鱼网结构超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
CN102464295A (zh) * 2010-10-30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以银纳米片为基元的空心球微/纳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7607A (zh) * 2012-02-24 2012-07-2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h形微纳米光纤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8997A (zh) * 2013-08-07 2013-11-20 苏州扬清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纳米圆锥形sers活性基片的快速制备方法
CN105004698A (zh) * 2015-06-09 2015-10-28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器
CN105197882A (zh) * 2015-08-13 2015-12-3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包覆金膜的硅纳米锥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261671A (zh) * 2015-09-08 2016-01-20 苏州华维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激光直写制备薄膜降反结构的方法
CN105973867A (zh) * 2016-05-06 2016-09-28 厦门大学 一种类金属与金属复合空心腔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0165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吉林大学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诱导化学反应制备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7849A (zh) * 2016-12-30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基于超表面窄带滤光的多光谱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6674A (zh) * 2014-10-17 2017-08-18 庄信万丰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分析方法及用于所述方法的组合物
CN107089642A (zh) * 2017-04-24 2017-08-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二维有序的金和ito复合纳米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4590A (zh) * 2017-12-12 2018-05-0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纳米多孔表面等离激元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9003A (zh) * 2018-01-17 2018-08-2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银纳米颗粒包覆氧化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基底的制备方法
CN109253743A (zh) * 2018-11-12 2019-01-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等离激元声波谐振双波段红外传感器
CN110044866A (zh) * 2019-04-03 2019-07-2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横向纳米腔阵列结构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72826A (zh) * 2020-03-06 2020-06-1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级联作用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CN112028011A (zh) * 2020-09-09 2020-12-04 吉林大学 一种手性纳米火山阵列薄膜和手性中空纳米球壳结构及其平行制备方法
CN114464815A (zh) * 2022-03-11 2022-05-10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箔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集流体
WO2023165140A1 (zh) * 2022-03-03 2023-09-0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宽光谱高灵敏度高通量生物化学传感器及其传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1661C (zh) * 2005-10-24 2008-06-04 南京大学 一种微米/亚微米铜银双金属纳米球壳的制备方法
CN100465345C (zh) * 2006-04-12 2009-03-04 南京大学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4812B (zh) * 2007-10-17 2012-02-2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生化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CN101339128B (zh) * 2008-08-27 2011-01-1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纳米结构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4743A (zh) * 2010-03-26 2010-09-2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金属亚微米微球阵列薄膜的方法及电沉积装置
CN102312255A (zh) * 2010-07-08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光波段鱼网结构超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
CN102464295A (zh) * 2010-10-30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以银纳米片为基元的空心球微/纳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7607A (zh) * 2012-02-24 2012-07-2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h形微纳米光纤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7607B (zh) * 2012-02-24 2014-10-2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h形微纳米光纤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8997A (zh) * 2013-08-07 2013-11-20 苏州扬清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纳米圆锥形sers活性基片的快速制备方法
CN107076674A (zh) * 2014-10-17 2017-08-18 庄信万丰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分析方法及用于所述方法的组合物
CN105004698A (zh) * 2015-06-09 2015-10-28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器
CN105004698B (zh) * 2015-06-09 2018-01-09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器
CN105197882A (zh) * 2015-08-13 2015-12-3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包覆金膜的硅纳米锥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261671B (zh) * 2015-09-08 2017-12-19 苏州华维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激光直写制备薄膜降反结构的方法
CN105261671A (zh) * 2015-09-08 2016-01-20 苏州华维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激光直写制备薄膜降反结构的方法
CN105973867B (zh) * 2016-05-06 2018-08-31 厦门大学 一种类金属与金属复合空心腔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73867A (zh) * 2016-05-06 2016-09-28 厦门大学 一种类金属与金属复合空心腔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0165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吉林大学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诱导化学反应制备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7849A (zh) * 2016-12-30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基于超表面窄带滤光的多光谱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9642A (zh) * 2017-04-24 2017-08-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二维有序的金和ito复合纳米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4590A (zh) * 2017-12-12 2018-05-0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纳米多孔表面等离激元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9003A (zh) * 2018-01-17 2018-08-2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银纳米颗粒包覆氧化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基底的制备方法
CN109253743A (zh) * 2018-11-12 2019-01-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等离激元声波谐振双波段红外传感器
CN110044866A (zh) * 2019-04-03 2019-07-2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横向纳米腔阵列结构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72826A (zh) * 2020-03-06 2020-06-1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级联作用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CN112028011A (zh) * 2020-09-09 2020-12-04 吉林大学 一种手性纳米火山阵列薄膜和手性中空纳米球壳结构及其平行制备方法
WO2023165140A1 (zh) * 2022-03-03 2023-09-0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宽光谱高灵敏度高通量生物化学传感器及其传感方法
CN114464815A (zh) * 2022-03-11 2022-05-10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箔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集流体
CN114464815B (zh) * 2022-03-11 2024-03-26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箔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集流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330B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1330B (zh)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晶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Lee et al. A facile method to obtain highly stable silver nanoplate colloids with desir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wavelengths
Anderson et al.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individual gold nanoparticle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CN102072879A (zh) 传感器芯片、传感器盒及分析装置
CN102798615A (zh) 一种基于周期性纳米结构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TW586005B (en) Highly sensitive 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sensor
CN105044076A (zh) 一种背面检测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2138A (zh) 一种光子超颖表面生物传感器
Bousiakou et al.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fo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A review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and locali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in optical nanobiosensing
Elsayed et al. Silicon-based SERS substrates fabricated by Electroless etching
EP2132555B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photonic biosensor arrays
CN110926667A (zh) 一种基于非对称周期表面等离激元晶格共振的压力传感器件
Zhu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avity-coupled metamaterials for plasmonic color and real-time colorimetric biosensors
Zhu et al. Au nanocone array with 3D hotspots for biomarker chips
Gopalakrishnan et al. Nanoplasmonic structures for biophotonic applications: SERS overview
Yang et al. Construct high-precise SERS sensor by hierarchical superhydrophobic Si/Cu (OH) 2 platform for ultratrace detection of food contaminants
Sun et al. Plasmonic Ag/ZnO Nanoscale Villi in Microstructure Fibers for Sensitive and Reusabl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nsing
Canpean et al. Multifunctional plasmonic sensors on low-cost subwavelength metallic nanoholes arrays
CN110926666B (zh)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晶格共振的压力传感器件
Wang et al. High figure of merit SPR sensor based on raspberry-like silica
Yang et al. Self-assembled plasmonic pyramids from anisotropic nanoparticles for high-efficient SERS
Guang et al. Flexible and Speedy Preparation of Large-Scale Polystyrene Monolayer through Hemispherical-Depression-Assisted Self-Assembling and Vertical Lifting
Zhang et al. Study of the fabric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graphene-arrayed micro/nanocavities as SERS substrates compared to two different angles of triangular pyramid tips
CN111307726B (zh) 光纤复合模式高灵敏度丙酮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Rapid fabrication of the Au hexagonal cone arrays for SERS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