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9020A -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9020A
CN101549020A CNA2009100076067A CN200910007606A CN101549020A CN 101549020 A CN101549020 A CN 101549020A CN A2009100076067 A CNA2009100076067 A CN A2009100076067A CN 200910007606 A CN200910007606 A CN 200910007606A CN 101549020 A CN101549020 A CN 101549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phniphyllum
polygonum
preparation
water
cream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76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9020B (zh
Inventor
张志兰
沙莹
冯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kou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kou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kou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kou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76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9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9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9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其包括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其中所述的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5∶1~10∶1~5。枫蓼颗粒制剂制粒工艺简单,制粒过程采用沸腾床一步制粒技术,减少工业化生产中的粉尘污染,符合中药制剂生产的现代化要求,制得的枫蓼颗粒制剂颗粒成型率高、吸湿率低,溶散速度快,口感好且生物利用度高,患者依从性好,特别适用于糖尿病等体虚而又不宜食糖的病人。

Description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枫蓼中药的原始处方来源于海南省琼海县民间验方,主要成份为牛耳枫与辣蓼,在海南有丰富的资源,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显著,二药配伍,温凉并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使胃肠得和,升降复常。牛耳枫为君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牛耳枫的主要有效成份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有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等,芦丁为其主要功效成份之一,其含量可代表药物中有效成份的含量,但是中药的作用机理较复杂,并非某种单一成份产生主要药效,在同一处方的药材中,各种有效成份含量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芦丁是本发明枫蓼颗粒制剂的功效成份之一,但并非是提供全部治疗效果的物质,其只是作为一种指标预示其它有效成份的含量。
本申请人经过多年的工艺及临床等研究,于1982年申报并获批准生产枫蓼中药处方的中药制剂“肠胃炎片”。早在1989年,本申请人对“肠胃炎片”进行剂型改进,研制成单剂量颗粒剂,改为颗粒剂后吸收快,易贮存,易服用(片剂需服四片),经过国内医药界数十位科研、临床、生产专家多年的研究,于1991年经国家卫生部审评正式获得新药证书和批准文号。
枫蓼肠胃康颗粒自1991年获批上市以来,已连续生产和销售十多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其生产工艺、质量稳定,产品疗效确切,对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是,还需开发适用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等不宜食糖的患者的枫蓼颗粒制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包括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其中所述的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5∶1~10∶1~5,优选地,其中所述的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1∶1,和/或优选地,所述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仅由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组成。
优选地,所述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含有的总黄酮含量为0.08~0.4%,其中的芦丁含量为0.05~0.3%。
优选地,其中所述的牛耳枫与辣蓼水提干膏粉是用牛耳枫与辣蓼以2∶1的质量份数比制备的,具体方法如下:取2份牛耳枫和1份辣蓼,第一次加水6倍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26±0.01(沸测),减压干燥成干膏粉。
优选地,所述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还包括粘合剂、甜味剂、增味剂,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优选为乙醇,甜味剂优选为甜菊甙,增味剂优选为香蕉香精。
另一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在制备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胃肠道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还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小儿龋齿等体虚而又不宜食糖的病人。
又一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其中牛耳枫与辣蓼的质量份数比为2∶1;(2)加入甘露醇和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其中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5∶1~10∶1~5;(3)干燥。
优选地,所述的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药材的前处理:以2∶1的质量份数比取牛耳枫与辣蓼药材洗净,切成小段,置多功能提取器中;(2)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6倍,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提取1小时;(3)浓缩: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于夹层锅中浓缩至相对密度1.15±0.01(沸测),取出,迅速降温,静置沉淀,取上层液离心,离心药液继续用文火浓缩至相对密度1.26±0.01(沸测);(4)干燥:将浓缩液减压(0.07-0.08Mpa)干燥成干膏粉,粉碎过100目;(5)制粒:将干膏粉与甘露醇、糊精混合均匀,置摇摆式颗粒机中,以75%乙醇为粘合剂制成颗粒,其中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5∶1~10∶1~5,优选地,该质量份数比为1∶1∶1;(6)沸腾干燥。
优选地,所述的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制粒步骤还包括加入适量甜味剂和增味剂。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整粒和分装的步骤,其中所述整粒步骤是在往复工振荡机上完成,分装步骤使用的是铝箔分装。
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枫蓼颗粒制剂进行了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理实验表明:本产品可抑制胃酸分泌,对动物在体回肠的收缩幅度和频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实验性胃炎模型亦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调节胃肠功能,具有消炎、止痛、抑制肠蠕动等功效。毒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枫蓼颗粒制剂毒性较小,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32g/kg,为成人口服日用量的400倍,观察期间无一动物死亡,亦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按1.29g/kg(相当于成人日口服剂量的16倍)、2.58g/kg(相当于成人日口服剂量的32倍)和5.16g/kg(相当于成人日口服剂量的64倍)给大鼠连续灌胃45天,动物无一死亡,外观行为活动、粪便、摄食和体重增长等均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液生化学、重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和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有明显改变。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除了具有成型率高、吸湿率低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枫蓼颗粒制剂颗粒粒度均匀、颗粒流动性好、甜度适宜、溶散速度快,口感好且生物利用度高,患者依从性好,易于运输贮藏。
(2)枫蓼颗粒制剂制粒工艺简单,制粒过程采用沸腾床一步制粒技术,减少工业化生产中的粉尘污染,符合中药制剂生产的现代化要求。
(3)本发明所提供的枫蓼颗粒制剂为无糖型,其特别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小儿龋齿等体虚而又不宜食糖的病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枫蓼颗粒制剂辅料的筛选
无糖颗粒常用辅料有糊精、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甘露醇、甲壳糖等。枫蓼干膏粉为水提取物,根据枫蓼干膏粉的堆密度,选择与其堆密度相似的辅料:糊精、可溶性淀粉、乳糖和甘露醇,使枫蓼干膏粉与辅料在制粒设备中容易混合均匀。辅料的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生产的成品率,通过测定不同辅料所制成颗粒的成型率和吸湿率来对辅料进行筛选。
根据原处方每袋含生药量及欲制成无糖颗粒的装量,确定枫蓼干膏粉与辅料的比例为1∶2左右,对选定辅料进行筛选,采用摇摆式颗粒机,以75%乙醇为粘合剂,制成颗粒,对所制颗粒成型率和吸湿率进行测试,分值各占50%,根据综合评分结果,选择最佳辅料及用量,结果见表1。
表1 辅料的筛选方案和评分结果
Figure A20091000760600071
颗粒成型率和吸湿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如下:
(1)成型率的测定:将样品在一号筛和四号筛(10~65目)上进行筛分,测定能通过一号筛不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重量,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成型率:成型率(%)=(能通过一号筛不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重量/样品颗粒重量)×100%
(2)吸湿率的测定:样品在无包装的条件下,保持相对湿度为60%,放置48小时,称重测定,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吸湿率:吸湿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重量)×100%
从表1可以看出,糊精制成颗粒的成型率最高,甘露醇制得颗粒的吸湿率最低,因此,辅料可选用糊精与甘露醇按一定比例混合,与枫蓼干膏粉制成颗粒,混合粉在制粒过程中不易因分层而导致有效成份迁移,使制成的成品含量均匀,稳定性好。枫蓼干膏粉为水提取物,辅料的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生产的成品率,通过筛选对所制颗粒成型率、吸湿率进行测定,选择出最佳辅料种类的比例,使所制得枫蓼无糖颗粒成型率高,吸湿性低,流动性好,便于分装,溶解度好,更易于使用、贮藏、运输。
实施例2 本发明枫蓼颗粒制剂的处方
本发明所提供的枫蓼水提干膏粉,由牛耳枫与辣蓼以2∶1的质量份数比水提制备,具体方法如下:取牛耳枫20000g,辣蓼10000g,第一次加水6倍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26±0.01(沸测),减压(0.07-0.08MPa)干燥,制得枫蓼水提干膏粉,并粉碎成干膏粉。
本实施例提供本发明枫蓼颗粒制剂的一个优选处方如下:
枫蓼干膏粉        1000g
甘露醇            1000g
糊精              1000g
甜菊甙            30g
香蕉香精          90ml
制成              1000袋
按照上述处方所制成枫蓼颗粒制剂的规格是3g/袋,服用时用开水冲服,一次3g,一日3次。
实施例3 本发明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药材的前处理:取牛耳枫20000g,辣蓼10000g洗净,切成5cm长小段,置多功能提取器中。
(2)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6倍,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提取1小时(均2kg压力,沸后计时)。提取时用水总量为10倍,第一次加水量适当多些,因药材在煎煮前吸收水量,而第二次加水时已不存在吸水的问题,故加水量少些,分二次加入不同量水提取,生产操作方便合理。
(3)浓缩: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于夹层锅中浓缩,以0.8-1kg压力浓缩至相对密度1.15±0.01(沸测),取出,迅速降温至35-40℃,静置沉淀12小时,取上层液离心,离心药液继续用文火浓缩(0.5-0.6kg压力)至相对密度1.26±0.01(沸测)。在沸腾状态下测定药液浓缩的相对密度,便于操作并节省生产时间。
(4)干燥:将浓缩药液减压(0.07-0.08MPa)干燥成干膏粉,粉碎过100目筛。
(5)制粒:将干膏粉1000g与甘露醇1000g、糊精1000g混合均匀,置摇摆式颗粒机中,以75%乙醇为粘合剂并加入30g甜菊甙及90ml香蕉香精制成颗粒。
(6)沸腾干燥:将颗粒经传输装置运输到干燥装置上,于60~75℃的温度条件下经热空气吹干,颗粒水份含量小于2%,干燥时间为30~60分钟。此干燥方法有利于增加接触面积,热效率好,温度分布均匀,干燥时间短,不易破坏药品的质量,使制剂含量稳定,有效成份不易迁移。
(7)整粒分装:铝箔分装,检验合格的颗粒采用颗粒分装机进行分装,装量3g/袋。
实施例4 本发明枫蓼水提浸膏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2或3所获得的枫蓼水提浸膏(即枫蓼水提后浓缩药液)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
1、镇痛抗炎研究
具体实验原理及方法参见徐淑云等编著的《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实验结果及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抗炎实验结果(蛋清法)
Figure A20091000760600091
Figure A20091000760600101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品在300mg/kg、200mg/kg、100mg/kg的各剂量组,对大鼠用蛋清足跖部致炎模型有较明显的抗炎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0.001)。
表3 抗炎实验结果(毛细管通透性)
Figure A20091000760600102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品在300mg/kg、200mg/kg、100mg/kg的各剂量组,对磷酸组胺致炎大鼠渗出毛细血管的血浆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
表4 镇痛及抗炎实验结果
表4的统计结果表明,枫蓼水提浸膏对小鼠由醋酸引起的疼痛性扭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mg/kg以上的剂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或P<0.001)。
2、解痉研究
具体实验原理及方法参见《中草药有效成份的研究》(第二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12),实验结果如下:
表5 解痉实验结果(乙酰胆碱)
Figure A20091000760600104
表6 解痉实验结果(氯化钡)
Figure A20091000760600111
表5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痉挛没有抑制作用(P>0.05)。表6的实验结果表明枫蓼水提浸膏对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痉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01)。说明该药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推测其机理不是对抗神经介质的作用,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
3、在体肠蠕动研究
实验原理参照徐淑云等编著的《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应用小鼠进行肠内容物推动试验,观察受试药物枫蓼水提浸膏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实验方法如下:
(1)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与给药组。给药组按剂量腹腔注射枫蓼水提浸膏混悬液,阳性药物组腹腔注射阿托品注射液(1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5分钟后,每鼠口服15%活性碳阿拉伯胶混悬液0.2ml,15分钟后,断颈椎处死小鼠,剖腹。从幽门开始测量活性碳移动距离,然后再测量每鼠小肠总长度,转换成活性碳移动距离占小肠总长度的百分率,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7。
表7 在体肠蠕动实验结果(腹腔注射)
Figure A20091000760600112
(2)取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阳性药物组及对照组。给药组按剂量口服给药,阳性药物组口服阿托品(5mg/kg),对照组口服等体积生理盐水。45分钟后,每鼠口服15%的活性碳阿拉伯胶混悬液0.2ml,再15分钟后,断颈椎处死小鼠,实验结果见表8。
表8 在体肠蠕动实验结果(口服给药)
Figure A20091000760600121
从表7可以看出,枫蓼水提浸膏腹腔注射有较强的抑制小鼠肠蠕动的作用,在300mg/kg以上的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表8也表明枫蓼水提浸膏口服对小鼠肠蠕动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
4、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研究
取180-190g雄性大白鼠,禁食48小时(任意饮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乙醚麻醉下开腹结扎幽门,立即于腹腔按剂量注射药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蒸馏水,缝合腹部,禁食、禁水,7小时后处死动物,取出胃,采集胃液,记录其体积,经离心后(2000转/分,10分钟),分别抽取一定量,测定其pH,游离酸和总酸,经统计处理见表9。
表9 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实验结果
Figure A20091000760600122
从表9可以看出,枫蓼水提浸膏按300mg/kg、200mg/kg腹腔给大鼠,对胃液量、胃液pH、游离酸和总酸都有抑制作用,与对照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100mg/kg的剂量,对大鼠胃液量,胃液pH和总酸度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但对游离酸无抑制作用(P<0.05),本品在200mg/kg以上的剂量上,对大鼠胃酸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急性胃炎研究
具体实验原理及方法参见施新猷编著的《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和《中草药有效成份的研究》(第二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12),具体结果见表10和表11。
表10 阿斯匹林法实验结果
Figure A20091000760600131
表10的实验结果表明,枫蓼水提浸膏对阿斯匹林诱发的急性胃炎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表9可以看出,按每公斤体重300mg、200mg、100mg给大鼠,抑制率分别为91.97%、76.10%和39.88%,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
表11 利血平法实验结果
Figure A20091000760600132
从表11可以看出,枫蓼水提浸膏对利血平诱发的急性胃炎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每公斤体重300mg、200mg、100mg给大鼠,抑制率分别为90%、83.63%和61.08%,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
6、慢性消化性溃疡研究
本研究使用方法如下:取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及对照组,禁食12小时(任意饮水)。在乙醚麻醉下开腹,轻轻拉出胃,在胃体部的浆膜下,用微量注射器注入30%乙酸液20μl。缝合腹部。术后,给药组按剂量口服枫蓼水提浸膏,对照组口服等体积蒸馏水,每天两次(上午9:00、下午4:00),连续给药14天。于第十五天处死动物,结扎幽门及贲门,取出胃,每个胃注入0.4%的甲醛液5ml,待固定10分钟后,沿胃大弯切开、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病灶直径。然后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12。
表12 乙酸溃疡实验结果
Figure A20091000760600141
其中,溃疡指数用溃疡直径表示。
从表12可以看出,枫蓼水提浸膏对大鼠由乙酸诱发的慢性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的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01)。按每公斤体重300mg、200mg、100mg给大鼠口服枫蓼水提浸膏,对由乙酸诱发的慢性消化性溃疡抑制率分别为53.29%、41.25%和34.19%,故枫蓼水提浸膏对大鼠由乙酸诱发的慢性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7.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以枫蓼水提浸膏为试验药物,盐酸黄连素为对照药物,管碟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方法如下:
取双碟15个,分成A、B、C三个组,每组5个双碟,分别加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葡萄球菌0.2%的菌液作为菌层,每个双碟中放3个钢圈,各钢圈中分别加入枫蓼水提浸膏、黄连素药液,37℃培养16小时,测量其抑菌圈的直径。实验结果见表13。
表13 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Figure A20091000760600142
实施例5 本发明枫蓼颗粒制剂的临床疗效研究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2或3的枫蓼颗粒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研究:
1、对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枫蓼颗粒制剂对43例门诊确诊的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 枫蓼颗粒剂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疗效评价表
  性别   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有效率(%)
  男   30   24   4   2   93.3
  女   13   11   1   1   92.3
2、对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枫蓼颗粒制剂治疗180例慢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观察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 枫蓼颗粒制剂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评价表
  项目   总病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病例数   30   45   64   57   14   166
  百分率(%)   13   25.00   35.55   31.67   7.78   92.22

Claims (10)

1.一种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包括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其中所述的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5∶1~10∶1~5,优选地,其中所述的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1∶1,和/或优选地,所述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仅由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的总黄酮含量为0.08~0.4%,其中的芦丁含量为0.0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牛耳枫与辣蓼水提干膏粉是用牛耳枫与辣蓼以2∶1的质量份数比制备的,具体方法如下:取2份牛耳枫和1份辣蓼,第一次加水6倍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26±0.01(沸测),减压干燥成干膏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粘合剂、甜味剂、增味剂,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优选为乙醇,甜味剂优选为甜菊甙,增味剂优选为香蕉香精。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在制备用于在患者中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胃肠道疾病选自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患者还同时患有选自以下的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小儿龋齿。
8.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其中牛耳枫与辣蓼的质量份数比为2∶1;
(2)将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与甘露醇、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其中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5∶1~10∶1~5;
(3)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药材的前处理:以2∶1的质量份数比取牛耳枫与辣蓼药材洗净,切成小段,置多功能提取器中;
(2)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6倍,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提取1小时;
(3)浓缩: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于夹层锅中浓缩至相对密度1.15±0.01(沸测),取出,迅速降温,静置沉淀,取上层液离心,离心药液继续用文火浓缩至相对密度1.26±0.01(沸测);
(4)干燥:将浓缩药液减压(0.07-0.08Mpa)干燥成干膏粉,粉碎过100目;
(5)制粒:将干膏粉与甘露醇、糊精混合均匀,置摇摆式颗粒机中,以75%乙醇为粘合剂制成颗粒,其中牛耳枫与辣蓼的水提干膏粉、甘露醇和糊精的质量份数比为1~5∶1~10∶1~5,优选地,该质量份数比为1∶1∶1;
(6)沸腾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枫蓼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制粒步骤还包括加入适量甜味剂和增味剂。
CN2009100076067A 2009-02-11 2009-02-11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549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76067A CN101549020B (zh) 2009-02-11 2009-02-11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76067A CN101549020B (zh) 2009-02-11 2009-02-11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020A true CN101549020A (zh) 2009-10-07
CN101549020B CN101549020B (zh) 2011-12-28

Family

ID=4115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6067A Active CN101549020B (zh) 2009-02-11 2009-02-11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90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867A (zh) * 2014-09-28 2014-12-24 重庆和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金钱草无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354A (zh) * 2017-08-21 2017-12-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一种兽用枫蓼颗粒剂及其在鸡坏死性肠炎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75A (zh) * 1992-07-27 1994-01-05 海口市制药厂 肠胃康冲剂的制作方法
CN1172702C (zh) * 2002-06-14 2004-10-27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无糖型灯盏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867A (zh) * 2014-09-28 2014-12-24 重庆和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金钱草无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4867B (zh) * 2014-09-28 2017-08-08 重庆和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金钱草无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354A (zh) * 2017-08-21 2017-12-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一种兽用枫蓼颗粒剂及其在鸡坏死性肠炎中的应用
CN107412354B (zh) * 2017-08-21 2020-12-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一种兽用枫蓼颗粒剂及其在鸡坏死性肠炎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020B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4227B (zh) 粉防己碱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6822599A (zh) 一种环草石斛提取物及其抗糖尿病用途
JP2011522844A (ja) 血糖レベルを低下させる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CN101549020B (zh) 无糖型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CN102579559B (zh) 一种龙须藤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549019A (zh) 枫蓼颗粒制剂、其用途及制备方法
CN102133273B (zh) 一种中药降脂通便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2564A (zh) 一种具有调节抑郁情绪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药制剂
CN103932000A (zh) 一种复合双歧因子的灵芝孢子粉咀嚼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1474346B (zh) 薤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840087B (zh)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精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5778B (zh) 一种清热利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1243B (zh) 由黄连、吴茱萸组成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748B (zh) 具有抗脑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45144A (zh) 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280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肠黏膜通透性药物中的应用
CN103127461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新用途
CN107213323B (zh) 一种滋阴化痰、散结解毒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CN105395662A (zh) 一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172702C (zh) 无糖型灯盏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66461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090B (zh) 一种天麻杜仲复方药物组合物
CN105816673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458A (zh) 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物
CN105288107A (zh) 复方沙棘清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lan

Inventor after: Sha Ying

Inventor after: Feng Baichang

Inventor after: Wang Li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ilan

Inventor before: Sha Ying

Inventor before: Feng Baich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NG ZHILAN SHA YING FENG BOCHANG TO: ZHANG ZHILAN SHA YING FENG BOCHANG WANG L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