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4321B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44321B CN101544321B CN2009101269495A CN200910126949A CN101544321B CN 101544321 B CN101544321 B CN 101544321B CN 2009101269495 A CN2009101269495 A CN 2009101269495A CN 200910126949 A CN200910126949 A CN 200910126949A CN 101544321 B CN101544321 B CN 1015443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ed
- mentioned
- traversing
- drift
- pack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38—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ribbon winding ;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irregular edge forming, e.g. edge raising or yarn falling from the edge
- B65H54/381—Preventing ribbon winding in a precision winding apparatus, i.e. with a constant ratio between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bobbin spindle and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traversing device driving sha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38—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ribbon winding ;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irregular edge forming, e.g. edge raising or yarn falling from the edge
- B65H54/385—Preventing edge raising, e.g. creeping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即使在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使基准斜纹角度减小的情况下消除凸起现象的效果也好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络纱机(11)具有:在合成纤维纱线(Y)的卷装形成期间(P1)中与卷装(18)接触的辊(31);使横动速度可以改变,反复进行暂时将横动速度从基准速度(V1)增大到目标速度(V2),然后再减小到基准速度的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导纱装置(21);以及,使位于辊与横动导纱装置之间的合成纤维纱线的自由长度(FL)可以改变,反复进行使自由长度暂时增大后再减小的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单元(41);使进行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与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一致或重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纱线、例如合成纤维纱线卷绕到筒管上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作为纱线卷绕机的络纱机中设置有具备沿筒管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的横动导纱装置。并且采用使筒管边与接触辊或摩擦辊接触边旋转,一边交叉卷绕纱线一边将卷装卷大的结构。但是,由于在卷装的两端纱线的折返部纱密度集中,产生卷装的两端比中央部分高的凸起部(耳高部),存在使卷装变成鼓形的问题。如果产生凸起部,在后续的工序中从卷装上退绕下来纱线时存在产生退绕不良的问题。
为了消除这种凸边现象,以往开发了保持与卷装接触的辊和卷装接触的状态并改变横动导纱装置与辊的距离的机构(边消除机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该边消除机构在卷装形成期间中进行暂时增大位于横动导纱装置与辊之间的纱线的自由长度、然后恢复到原来长度的动作。利用该动作不用改变横动导纱器往复运动的宽度就能够暂时使卷绕宽度变窄,通过反复进行卷绕宽度的调整能够消除凸起现象。
并且,除了上述凸起现象以外,还存在凸边卷绕现象。凸边卷绕现象为随着卷装被卷大,卷绕上去的纱线的勒紧力使卷装的侧面鼓出成凸起形状的现象,存在使该卷装的形状外观恶化的问题。
为了消除该凸边卷绕,开发了逐渐改变卷装形成期间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交叉卷绕角度(斜纹角度)的机构(凸边抑制机构)。该凸边抑制机构为在卷装形成期间的前期阶段从小的斜纹角度开始卷绕,逐渐增大到大的斜纹角度,在后期阶段从大的斜纹角度逐渐减小到小的斜纹角度,直至卷绕结束的机构。凸边抑制机构通过在卷装形成期间逐渐改变横动速度而改变斜纹角度,在前期阶段使卷装的密度从高密度变化到低密度,在后期 阶段从低密度变化到高密度。通过这样防止纱层过紧,来消除凸边卷绕。
另外,为了使斜纹角度为适合形成卷装的角度,斜纹角度由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由于斜纹角度由横动速度和纱线卷绕速度之间的关系决定,因此斜纹角度的改变能够通过改变横动速度或纱线卷绕速度进行。例如络纱机通过改变横动速度进行斜纹角度的改变。由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的斜纹角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横动速度也可能在整个卷装形成期间内一定。与之相对也可能像上述凸边抑制机构那样根据卷装形成期间内的阶段逐渐改变。以下将由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的斜纹角度称为“基准斜纹角度”,将与基准斜纹角度相对应的横动速度称为“基准速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5611号公报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根据纱线的种类等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有时不能充分消除凸起现象。当基准斜纹角度大时,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大,能够充分消除凸起现象,但在基准斜纹角度小的情况下,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不能充分消除凸起现象。基准斜纹角度大的情况为例如基准斜纹角度在10°以上时的情况,基准斜纹角度小的情况为例如基准斜纹角度在6°以下时的情况。根据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有时不得不减小卷装形成期间中的基准斜纹角度,存在用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不能充分消除凸起现象的问题。
并且,为了同时消除凸起现象和凸边卷绕,可以考虑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中并设上述凸边抑制机构。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被凸边抑制机构损害了,存在不能达到同时消除凸起现象和凸边卷绕的问题。这是因为如下缘故: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在基准斜纹角度大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足够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但与之相反,凸边抑制机构使卷装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附近的基准斜纹角度减小。当卷装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附近的基准斜纹角度减小时,该期间边消除机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受损,不能消除凸起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第1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即使在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使基准斜纹角度减小的情况下消除凸起现象的效果也好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并且,第2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即使在凸边抑制机构使卷装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附近的基准斜纹角度减小的情况下消除凸起现象的效果也好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即,本发明第1方案为一种纱线卷绕机,形成卷装,具有:辊,在卷装形成期间中与上述卷装接触;横动导纱装置,相对于上述辊配置在纱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一侧,使横动速度可以改变,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将上述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增大到目标速度、然后再减小到上述基准速度的横动速度变更;自由长度变更单元,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使位于上述辊与上述横动导纱装置之间的上述纱线的自由长度可以改变,反复进行使上述自由长度暂时增大后再减小的自由长度变更;控制器使进行上述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与进行上述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一致或重复。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纱线卷绕机是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的,上述横动导纱装置能够调整上述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上述目标速度。
本发明的第3方案的纱线卷绕机是在第1或第2方案的基础上的,上述横动导纱装置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的前期阶段使基准速度逐渐增大,在后期阶段使上述基准速度逐渐减小,并且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使上述横动速度暂时从上述基准速度增大到目标速度、然后再减小到上述基准速度的横动速度变更。
本发明的第4方案的纱线卷绕机是在第3方案的基础上的,上述横动导纱装置在上述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使上述目标速度为一定,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的前期阶段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横动速度的变化量逐渐减少,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的后期阶段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横动速度的变化量逐渐增大。
本发明第5方案为一种纱线卷绕方法,形成卷装,在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使横动导纱装置的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增大到目标速度、然后再减小到上述基准速度的横动速度变更;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使纱线的自由长度暂时增大后再减少的自由长度变更;使进行上述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与进行上述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一致或重复;上述自由长度是,与上述横动导纱装置卡合的纱线从上述 横动导纱装置上释放、到与接触辊的外周面相切的上述纱线的自由长度。
发明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如果采用第1方案,通过使进行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与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一致或重复,能够在进行自由长度变更时暂时增大斜纹角度。因此即使在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使基准斜纹角度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进行自由长度变更期间暂时增大斜纹角度,能够充分获得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
如果采用第2方案,通过能够调整在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目标速度,能够根据卷装形成期间中的阶段使目标速度为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好的速度。因此,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
如果采用第3方案,通过在卷装形成期间的前期阶段使基准速度逐渐增大,在后期阶段使基准速度逐渐减小,能够防止纱层被过分勒紧,能够消除凸边卷绕。并且,在卷装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的附近,基准速度小,在基准速度小的阶段使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变为目标速度。由此,能够暂时增大斜纹角度,能够充分获得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由此,能够同时消除凸起现象和凸边卷绕。
如果采用第4方案,为了在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使目标速度为一定、使横动速度为目标速度,对应于卷装形成期间中的阶段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横动速度的变化量逐渐改变。由此,能够使目标速度变为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的速度,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和凸边卷绕。
如果采用第5方案,通过使进行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与进行自由长度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一致或重复,能够在进行自由长度变更时暂时增大斜纹角度。因此即使在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使基准斜纹角度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进行自由长度变更时暂时增大斜纹角度,能够充分获得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络纱机11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滑动箱42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3为表示自由长度恒定期间F1内摆臂32根据卷装18的卷径倾动的样子的放大主视图。
图4为络纱机11的控制系统图。
图5为表示自由长度FL、卷绕宽度及斜纹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6为表示自由长度FL与横动滞后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7为表示自由长度FL、斜纹角度及横动滞后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8为表示自由长度FL、卷绕宽度及斜纹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9为表示凸边抑制机构的基准斜纹角度A1的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络纱机11的基准斜纹角度A1和目标斜纹角度A2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图说明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用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作为纱线卷绕机的络纱机11。本实施例1的络纱机11为将作为纱线的合成纤维纱线Y卷绕到筒管17上形成卷装18的装置。另外,虽然以下说明的是卷绕合成纤维纱线的纱线卷绕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卷绕棉纱等纺织纤维纱线的纱线卷绕机。
如图1所示,络纱机11具备机体框12,在机体框12上设置有相对于机体框12升降自由的滑动箱42和能够相对于机体框12旋转的转台板14。转台板14能够在旋转驱动装置(图中没有表示)的驱动下以旋转轴15为中心旋转。在转台板14的关于旋转轴15对称的位置上,突设有2个安装筒管17的筒管支架(bobbin holder)16。通过用旋转驱动装置使转台板14反转,能够交换2个筒管支架16的位置,使筒管支架16中的一个位于上方的卷绕位置,另一个位于下方的待机位置。
如图4所示,转台板14上设置的2个筒管支架16分别连接在筒管支架驱动电动机19上,能够旋转。各筒管支架驱动电动机19与控制器13电连接。控制器13为众所周知的微型计算机,具有作为运算装置的CPU和ROM、RAM、外部存储装置等存储单元。控制器13根据后面将要说明的 各种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控制各种驱动电动机的驱动。
如图1所示,络纱机11还具有横动导纱装置21、接触辊31、以及用来改变横动导纱装置21与接触辊31之间的自由长度FL的自由长度变更单元41。相对于机体框12升降自由地设置的滑动箱42构成自由长度变更单元41的一部分。横动导纱装置21和接触辊31设置在滑动箱42上。
横动导纱装置21相对于接触辊31配置在合成纤维纱线Y前进方向的上游一侧,相对于滑动箱42位置固定。横动导纱器22在与从图1的上方提供来的合成纤维纱线Y卡合的状态下在横动范围内往复移动,通过这样使送往下游方向的合成纤维纱线Y往复运动。如图4所示,在横动导纱装置21上设置有用来驱动横动导纱器22的横动电动机23,该横动电动机23与控制器13电连接,控制驱动。通过用控制器13控制横动电动机23的转速,能够改变横动速度。另外,作为横动导纱装置21,只要是改变横动速度的装置就可以了,可以是使用了旋转叶片的旋转式横动装置,也可以是其他的众所周知的横动装置。
如图2所示,接触辊31为在合成纤维纱线Y的卷装形成期间P1中从动于卷装18旋转,接受被横动导纱装置21络绞的合成纤维纱线Y并将合成纤维纱线Y转交给卷装18的外周的装置。接触辊31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摆臂32的第1端部33一侧,摆臂32相对于滑动箱42摆动自由地设置。汽缸35连接在摆臂32的第2端部34一侧,并处于其与滑动箱42之间。通过使摆臂32沿上下方向摆动,能够使接触辊31向靠近位于卷绕位置的筒管17或离开筒管17的方向移动,能够改变相对于滑动箱42的相对位置。汽缸35为接触压力调整装置,由此能够使接触辊31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卷装18的外周面接触,从动于卷装18的旋转而旋转。
自由长度变更单元41与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一样,为在卷装形成期间P1中能够改变位于接触辊31与横动导纱装置21之间的合成纤维纱线Y的自由长度FL的装置。本实施例1中,自由长度变更单元41由滑动箱42、导轨43、滚珠丝杠机构44等构成。本实施例1中的自由长度FL是指与横动导纱装置21卡合的合成纤维纱线Y从横动导纱装置21上释放,到与接触辊31的外周面相切的合成纤维纱线Y的自由长度。滑动箱42由沿机体框12的上下方向设置的导轨43引导,在机体框12上设置的滚珠丝杠机构 44的作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自由。
滚珠丝杠机构44由丝杠45、滚珠螺母46和升降驱动电动机47等构成。丝杠45朝上下方向设置,相对于机体框12旋转自由地支承着。升降驱动电动机47为旋转驱动丝杠45的装置,连接在丝杠45的下端。升降驱动电动机47与控制器13电连接,控制驱动(参照图4)。滑动箱42上设置有螺合在丝杠45上的滚珠螺母46,通过用升降驱动电动机47驱动丝杠45正反旋转,滑动箱42上升和下降。滑动箱42通过上升离开卷装18,通过下降靠近卷装18。
如图2、图4所示,滑动箱42上设置有检测摆臂32的倾动的摆臂位置传感器36。摆臂位置传感器36与控制器13电连接,当摆臂32相对于滑动箱42为恒定位置时变成ON状态,当摆臂32离开恒定位置规定的距离以上时变成OFF状态。摆臂32的倾动是因卷装18变粗使接触辊31向上移动而产生的,或者是因滑动箱42上升、下降使接触辊31上下移动而产生的。即,摆臂位置传感器36在ON的状态下检测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位于恒定位置。或者在OFF状态下检测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相对向上或向下移动。
如图2、图4所示,摆臂32上设置有检测接触辊31的旋转速度的旋转传感器37。旋转传感器37为检测从动于卷装18而旋转的接触辊31的旋转速度、检测卷装18外周速度的器件。旋转传感器37与控制器13电连接。并且,为了使旋转传感器37检测到的转速为一定地控制筒管支架驱动电动机19的驱动。具体为,如果旋转传感器37的检测值低于与卷绕速度相对应的规定值的话,则控制器13增加筒管支架驱动电动机19的旋转速度。反之,如果检测值超过规定的值,则控制器13降低筒管支架驱动电动机19的旋转速度地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在卷装形成期间P1中反复进行暂时增大自由长度FL然后减少的自由长度变更的控制。该控制为在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中也进行的控制,如图5所示,为反复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控制和使自由长度为恒定值的控制这2种控制。即,为间歇并且周期性地进行改变自由长度的控制、在间隔期间使自由长度为恒定值的控制。进行该控制的程序存储在控制器13的ROM中,读入到RAM中执行。另外,将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期间 称为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将自由长度为恒定值的期间称为自由长度恒定期间F1。
首先说明使自由长度为恒定值的控制。使自由长度为恒定值的控制为将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的相对位置保持在恒定位置的控制。为了将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的相对位置保持在恒定值,在卷装形成期间P1中进行根据卷装18的卷径使滑动箱42上升的控制。
根据卷装18的卷径使滑动箱42上升的控制如下地进行。如图2所示,在筒管17上形成某种程度的卷装18,假设此时卷装18的半径为r。并且假设此时摆臂32的位置相对于滑动箱42为恒定位置。继续卷绕,卷装18的半径增加微小的量dr,变成了r+dr。这样一来,与卷装18接触的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相对上升了该卷径增大的量dr。于是,摆臂32相对于滑动箱42的位置比图2的状态从恒定位置向上倾动。
从ON状态变成OFF状态、检测到摆臂32倾动的摆臂位置传感器36给控制器13发送信号。接受到信号的控制器13驱动滚珠丝杠机构44的升降驱动电动机47,使滑动箱42上升卷径增大的量dr。通过使滑动箱42上升使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下降,使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的位置回到最初的恒定位置。
这样用摆臂位置传感器36检测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的相对位置。然后,进行在检测到接触辊31相对上升后,使滑动箱42上升,使接触辊31相对于滑动箱42的相对位置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控制。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在卷装形成期间P1内滑动箱42与卷装18的卷径相对应逐渐上升。并且,将位于横动导纱装置21的横动导纱器22与接触辊31的外周面之间的合成纤维纱线Y的自由长度FL保持在一定。
另外,在使自由长度为恒定值的控制中,自由长度FL为最小(FL=FL1)。通过进行将自由长度FL保持在最小的控制,合成纤维纱线Y被横动引导到轴方向上的位置与纱线实际转交给接触辊31的轴方向上的位置之差(横动滞后距离)保持在最小。由此能够使卷装18卷绕的宽度为设定的卷绕宽度。
接着说明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控制。该控制为不管卷装18的卷径如何都在卷装形成期间P1中暂时增大自由长度FL然后减少的控制。本实施例 在增大自由长度FL后再使其减小,使自由长度FL回到原来的值。如图3所示,首先,控制器13驱动升降驱动电动机47暂时使滑动箱42上升。当滑动箱42上升时,接触辊31在自重的作用下相对于滑动箱42下降,保持与卷装18接触的状态。另一方面,为了将横动导纱装置21固定在滑动箱42上,横动导纱装置21与滑动箱42一起上升。结果,位于横动导纱装置21的横动导纱器22与接触辊31之间的合成纤维纱线Y的自由长度FL增大。在使滑动箱42上升到最高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接触辊31与横动导纱装置21之间的合成纤维纱线Y的自由长度FL最大(FL=FL2)。
然后,控制器13向反方向驱动升降驱动电动机47使滑动箱42下降,使自由长度FL减少。然后使滑动箱42返回原来的位置,通过这样使自由长度FL恢复到原来的值(FL=FL1),结束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控制。
如图6所示,该控制为增加合成纤维纱线Y被横动引导到的轴线方向的位置(横动导纱器22的位置)与合成纤维纱线Y转交给接触辊31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之间的差值的控制。即,暂时将横动滞后距离D1增加到横动滞后距离D2。即,如果假定基准斜纹角度A1为一定(a1),当自由长度FL=FL1时,合成纤维纱线Y在轴线方向的位置N1转交给接触辊31,横动滞后距离为D1。并且,当自由长度FL=FL2时,合成纤维纱线Y在轴线方向的位置N2转交给接触辊31,横动滞后距离为D2。即使横动导纱器22到达横动范围的端部,利用该横动滞后距离之差(D2-D1),合成纤维纱线Y实际上在轴线方向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上将横动滞后距离之差(D2-D1)的长度卷绕到卷装18上。即,通过使滑动箱42上升暂时将自由长度FL从FL1增加到FL2,暂时使合成纤维纱线Y卷绕到卷装18上时的轴线方向上的卷绕宽度变窄。
并且如图5所示,在卷装形成期间P1中,反复进行自由长度恒定期间F1和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由此,与在自由长度恒定期间F1卷绕成的稍微有点凸起状态的卷装18相比,在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的卷绕使卷绕宽度变窄,卷绕到卷装18的轴线方向的中央侧(卷绕宽度变化量W1)。
但是,此前说明过的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所进行的控制有时也能够充分地消除凸起现象,但根据合成纤维纱线Y的种类等的不同,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有时不能够充分地消除凸起现象。这是因为,当基准斜纹 角度A1大时,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大,能够充分消除凸起现象,但当基准斜纹角度A1小时,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不能够充分消除凸起现象。另外,基准斜纹角度大的情况为例如基准斜纹角度在10°以上时的情况,基准斜纹角度小时的情况为例如基准斜纹角度在6°以下时的情况。
这种现象可以如下地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暂时将自由长度FL增加到FL2是指如图6所示那样暂时将横动滞后距离D1增加到D2。即,暂时增加合成纤维纱线Y被横动引导到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横动导纱器22的位置)与合成纤维纱线Y实际转交给接触辊31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之间的差值。如图7所示,当基准斜纹角度A1大时(A1=a1),该横动滞后距离之差(D2-D1)也足够大。合成纤维纱线Y在轴线方向上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上将横动滞后距离之差(D2-D1)的长度卷绕到卷装18上,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也大。与此相反,当基准斜纹角度A1小时(A1=a2),该横动滞后距离之差(d2-d1)变小。合成纤维纱线Y被横动引导到轴线方向的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后卷绕到卷装18上,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因此,基准斜纹角度A1小时,即横动滞后距离小时,即使暂时增大自由长度FL,使合成纤维纱线Y的卷绕宽度变窄的效果也小,不能够充分消除凸起现象。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1的络纱机11配合暂时将自由长度FL从FL1增大到FL2的时间暂时增大斜纹角度。即,像图8所示那样横动导纱装置21配合暂时将自由长度FL从FL1增大到FL2的时间改变横动速度,使斜纹角度变大。这样的控制反复进行改变横动速度的控制和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这2种控制。即,间歇并且周期性地进行改变横动速度的控制,在间隔期间进行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进行该控制的程序存储在控制器13的ROM中,读入RAM中执行。另外,将进行横动速度的变更的期间称为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将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期间称为横动速度恒定期间T1。并且,本实施例1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与上述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一致。
下面首先说明横动速度恒定期间T1中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该控制为通过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来使斜纹角度为恒定值的控制。此时的斜纹角度为由合成纤维纱线Y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的基准斜纹角度A1,与 基准斜纹角度A1相对应的横动速度(基准速度V1)通过计算求出。与基准斜纹角度A1相对应的横动速度(基准速度V1)预先设定在控制器13的程序中。本实施例1中基准速度V1为一定值,控制器13控制横动电动机23的驱动,使横动速度保持在基准速度V1地进行控制。
接着说明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中进行横动速度的变更控制。该控制为卷装形成期间P1中反复进行使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V1增大到目标速度V2,然后减小到基准速度V1的控制。目标速度V2为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中的自由长度FL变化使合成纤维纱线Y的卷绕宽度变窄的效果充分体现的斜纹角度(目标斜纹角度A2)相对应的横动速度。目标斜纹角度A2及目标速度V2为根据自由长度FL的变化量(FL2-FL1)和基准斜纹角度A1确定的速度,预先设定到控制器13的程序中。控制器13控制横动电动机23的驱动,使横动速度从基准速度V1暂时增大到目标速度V2,然后减小到基准速度V1。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基准速度V1为一定,因此横动速度变更前后的基准速度V1一定。
这样一来,如果采用实施例1,使进行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与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一致。由此,在进行自由长度变更期间能够暂时增大斜纹角度。所以,即使在合成纤维纱线Y的种类等上位要素使基准斜纹角度A1变小的情况下,在进行自由长度变更期间也能够暂时增大斜纹角度,能够获得充分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
[实施例2]
下面用图9和图10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为纱线卷绕机的络纱机11。实施例2与实施例1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1的络纱机11中并设了凸边抑制机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省略。
凸边抑制机构为现有技术的众所周知的机构,是为了消除卷装18的凸边卷绕而像图9所示那样在卷装形成期间P1的前期阶段P2和后期阶段P3中逐渐改变斜纹角度的机构。此时的斜纹角度为由合成纤维纱线Y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的基准斜纹角度A1。因此,凸边抑制机构为改变基准斜纹角度A1的机构。凸边抑制机构在卷装形成期间P1的前期阶段P2从小的基准斜纹角度A1开始卷绕,逐渐增大基准斜纹角度A1,在后期阶段P3 逐渐减小到小的基准斜纹角度A1直至卷绕结束。凸边抑制机构为在前期阶段P2使卷装18的密度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变化,在后期阶段P3从低密度向高密度变化,防止纱层过紧从而消除凸边卷绕的机构。
这种凸边抑制机构如果并设仅仅只是反复进行改变自由长度的控制和使自由长度为恒定值的控制的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的话,则存在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受凸边抑制机构损害的问题。因此存在不能同时消除凸起现象和消除凸边卷绕的问题。这是因为如下缘故: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在基准斜纹角度A1大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足够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但凸边抑制机构如图9所示在卷装18的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的附近使基准斜纹角度A1变小。当在卷装18的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的附近基准斜纹角度A1变小时,在此期间边消除机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受损,不能消除凸起现象。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施例2的络纱机11如图10所示配合暂时增大自由长度FL的时间暂时增大斜纹角度。于是在基准斜纹角度A1小的卷装18的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的附近进一步增大斜纹角度的变化量。
下面详细说明实施例2的横动速度的控制。该控制为反复进行改变横动速度的控制和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这2种控制的控制。即,间歇并且周期性地进行改变横动速度的控制,在间隔期间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并且,在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中也是在卷装形成期间P1的前期阶段P2使基准斜纹角度A1(基准速度V1)逐渐增大。并且,在后期阶段P3使基准斜纹角度A1(基准速度V1)逐渐减小。因此,在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中也使横动速度缓慢变化。进行该控制的程序存储在控制器13的ROM中,读入到RAM中执行。并且,在本实施例1中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与上述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一致。
下面说明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的控制。该控制为通过使横动速度为恒定值来使斜纹角度为恒定值的控制。此时的斜纹角度为由合成纤维纱线Y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和凸边抑制机构决定的基准斜纹角度A1,基准斜纹角度A1在卷装形成期间P1中逐渐变化。并且,与逐渐变化的基准斜纹角度A1相对应的横动速度(基准速度V1)通过计算求出,预先设定到控制器13 的程序中。控制器13控制横动电动机23的驱动,使横动速度保持在基准速度V1地进行控制。
接着说明进行横动速度的变更的控制。该控制为在卷装形成期间P1中使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V1增大到目标速度V2,然后减小到基准速度V1的控制。目标速度V2为由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的自由长度FL的变化使合成纤维纱线Y的卷绕宽度变窄的效果充分体现的斜纹角度(目标斜纹角度A2)相对应的横动速度。目标斜纹角度A2及目标速度V2为根据自由长度FL的变化量(FL2-FL1)和基准斜纹角度A1确定的速度,预先设定到控制器13的程序中。控制器13控制横动电动机23的驱动,使横动速度从基准速度V1暂时增大到目标速度V2,然后减小到基准速度V1。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基准速度V1变化,因此横动速度变更前后的基准速度V1也变化。
这样一来,如果采用实施例2,在卷装形成期间P1的前期阶段P2使基准速度V1逐渐增大。并且在后期阶段P3使基准速度V1逐渐减小。由此能够防止纱层过紧,能够消除凸边卷绕。并且,在卷装18的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的附近,即使在基准斜纹角度A1小的阶段,也使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V1变成目标速度V2。由此,斜纹角度暂时变大,能够获得充分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由此,能够同时消除凸起现象和凸边卷绕。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例如能够如下所述地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进行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和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一致。但是,并不局限于一致,也可以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T2和自由长度变更期间F2重复。即,进行横动速度变更的时间和进行自由长度变更的时间可以不完全一致。如果自由长度FL增大的期间和横动速度增大的期间部分重叠的话,自由长度FL增大产生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变大,能够增大消除凸起现象的效果。
并且,虽然使横动速度的目标速度V2为一定值,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进行调整。此时,能够根据卷装形成期间P1中的阶段使目标速度V2为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好的速度。因此,能够有效地消除凸起现象。
并且,进行横动速度变更和自由长度变更开始的时期、次数、变化量、 结束时期等可以分别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上说明过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形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广泛延伸到从本说明书及其附图记载的事项中能明白的本发明的真实意图的技术思想的整个范围。
Claims (5)
1.一种纱线卷绕机,形成卷装,其特征在于,具有:
辊,在卷装形成期间中与上述卷装接触;
横动导纱装置,相对于上述辊配置在纱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一侧,使横动速度可以改变,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将上述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增大到目标速度、然后再减小到上述基准速度的横动速度变更;以及,
自由长度变更单元,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使位于上述辊与上述横动导纱装置之间的上述纱线的自由长度可以改变,反复进行使上述自由长度暂时增大后再减小的自由长度变更;
控制器使进行上述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与进行上述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一致或重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动导纱装置能够调整上述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上述目标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动导纱装置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的前期阶段使基准速度逐渐增大,在后期阶段使上述基准速度逐渐减小,并且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使上述横动速度暂时从上述基准速度增大到目标速度、然后再减小到上述基准速度的横动速度变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动导纱装置在上述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使上述目标速度为一定,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的前期阶段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横动速度的变化量逐渐减少,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的后期阶段使横动速度变更期间的横动速度的变化量逐渐增大。
5.一种纱线卷绕方法,形成卷装,其特征在于,
在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使横动导纱装置的横动速度暂时从基准速度增大到目标速度、然后再减小到上述基准速度的横动速度变更;
在上述卷装形成期间中反复进行使纱线的自由长度暂时增大后再减少的自由长度变更;
使进行上述横动速度变更的横动速度变更期间与进行上述自由长度变更的自由长度变更期间一致或重复;
上述自由长度是,与上述横动导纱装置卡合的纱线从上述横动导纱装置上释放、到与接触辊的外周面相切的上述纱线的自由长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84617A JP4776650B2 (ja) | 2008-03-27 | 2008-03-27 | 糸条巻取り機及び糸条巻取り方法 |
JP084617/2008 | 2008-03-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44321A CN101544321A (zh) | 2009-09-30 |
CN101544321B true CN101544321B (zh) | 2012-10-24 |
Family
ID=4071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269495A Active CN101544321B (zh) | 2008-03-27 | 2009-03-10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105400B1 (zh) |
JP (1) | JP4776650B2 (zh) |
KR (1) | KR101249308B1 (zh) |
CN (1) | CN1015443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44323A (ja) * | 2011-01-11 | 2012-08-02 | Tmt Machinery Inc | 紡糸巻取装置及び紡糸巻取設備 |
JP2020147382A (ja) * | 2019-03-11 | 2020-09-17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
CN110902488B (zh) * | 2019-11-12 | 2021-07-20 | 安徽怡和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盘绕的导向架 |
JP7537959B2 (ja) | 2020-09-09 | 2024-08-21 |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 糸巻取機 |
DE102022001140A1 (de) * | 2022-04-01 | 2023-10-05 |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Aufwickeln eines Spinnfadens und Aufwickel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s Spinnfaden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83401B1 (en) * | 1999-05-14 | 2001-09-04 | Barmag Ag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continuously advancing yarn |
CN1654295A (zh) * | 2004-02-13 | 2005-08-17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弹性纱线卷绕系统、弹性纱线卷绕机和弹性纱线卷绕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06343B2 (ja) * | 1990-01-18 | 1998-01-28 | 東レ株式会社 | ドラム状パッケージへの糸条巻上げ方法 |
JP2005126186A (ja) * | 2003-10-23 | 2005-05-19 | Toray Ind Inc | 糸条巻取方法と糸条パッケージ |
JP2005225611A (ja) * | 2004-02-13 | 2005-08-25 | Tmt Machinery Inc | 弾性糸の巻取方法及び弾性糸用巻取機 |
-
2008
- 2008-03-27 JP JP2008084617A patent/JP4776650B2/ja active Active
- 2008-12-23 KR KR1020080132255A patent/KR10124930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
- 2009-01-13 EP EP09150423A patent/EP2105400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3-10 CN CN2009101269495A patent/CN1015443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83401B1 (en) * | 1999-05-14 | 2001-09-04 | Barmag Ag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continuously advancing yarn |
CN1654295A (zh) * | 2004-02-13 | 2005-08-17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弹性纱线卷绕系统、弹性纱线卷绕机和弹性纱线卷绕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平1-308362A 1989.12.13 |
JP特开2005-126186A 2005.05.19 |
JP特开2005-225611A 2005.08.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234755A (ja) | 2009-10-15 |
JP4776650B2 (ja) | 2011-09-21 |
EP2105400A2 (en) | 2009-09-30 |
KR20090103685A (ko) | 2009-10-01 |
CN101544321A (zh) | 2009-09-30 |
KR101249308B1 (ko) | 2013-04-01 |
EP2105400A3 (en) | 2009-12-23 |
EP2105400B1 (en) | 2012-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28671B (zh) | 纱线卷取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 |
CN101544321B (zh)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 |
CN100522779C (zh) | 弹性纱线卷绕系统、弹性纱线卷绕机和弹性纱线卷绕方法 | |
CN103313924B (zh) | 纺纱卷绕装置及纺纱卷绕设备 | |
KR20000015980A (ko) | 진행 사를 권취하기 위한 방법 | |
CN101830371A (zh) | 纱线的卷绕方法 | |
ITMI20111983A1 (it) | Dispositivo alimentatore positivo per alimentare a tensione costante fili metallici | |
EP2221265B1 (en) |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 |
CN201272643Y (zh) | 络筒机的卷绕机构 | |
CN1950283B (zh) | 用于连续卷绕多根丝线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885434B (zh) |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站的储纱器 | |
CN101544323A (zh)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 |
JPS6139267B2 (zh) | ||
CN102807132A (zh) | 纱线卷取装置 | |
US5725174A (en) | Winding apparatus for a yarn advancing at a constant speed | |
CN210973269U (zh) | 一种报纸印刷机张力和余纸控制装置 | |
CN219924092U (zh) | 一种控制卷轴张力的卷取机结构 | |
CN103079762A (zh) | 线状锯 | |
CN208162299U (zh) | 一种线材多道轧制的速度闭环控制设备 | |
CN208814380U (zh) | 一种纱线络筒机横动装置 | |
CN104163359A (zh) | 纱线卷取装置及纱线卷取方法 | |
CN210064656U (zh) | 超薄纳米晶带材综合检测装置 | |
CN202414836U (zh) | 一种卷材生产张紧装置 | |
CN102021687A (zh) | 细纱机钢领板驱动装置 | |
JPS5948356A (ja) | 糸条の巻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