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3819A - 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3819A
CN101543819A CNA200910130662XA CN200910130662A CN101543819A CN 101543819 A CN101543819 A CN 101543819A CN A200910130662X A CNA200910130662X A CN A200910130662XA CN 200910130662 A CN200910130662 A CN 200910130662A CN 101543819 A CN101543819 A CN 101543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ay
resin sheet
filter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306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3819B (zh
Inventor
衣川胜
谷村纯二
平野则子
白水达也
真下麻理子
中慈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43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3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4Resins; Plastics; Rubber; Leather
    • G01N33/442Resins;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6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radioactive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3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ir
    • B07C5/367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ir using a plurality of separation means
    • B07C5/368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ir using a plurality of separation means actuated independent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29B2017/0203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29B2017/0213Specific separating techniques
    • B29B2017/0279Optical identification, e.g. cameras or spectroscop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10Polymers of propylene
    • B29K2023/12PP, i.e. poly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5/00Use of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55/00Use of specific 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K2023/00 - B29K2049/00, e.g. having a vinyl group,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55/02ABS polymers, i.e.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05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B29K2105/0026Flame proofing or flame retarding 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43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object on convey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45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quality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含有溴的过滤器(3)和含有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的过滤器(4),检测通过两个过滤器(3,4)照射到树脂片(2)的连续X射线(6)的透射强度,用检测到的透射强度精度良好地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

Description

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利用对象物时的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在对树脂进行循环利用时根据树脂中是否含有溴进行分选的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使用了上述分选方法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EU的RoHS指令于2006年7月起施行,汞、镉、铅、六价铬、聚溴联苯(PBB)、聚溴联苯醚(PBDE)这6个品种成为限制使用的对象物质。与此相伴随,在对电气电子制品进行循环利用时,能够简便地判断在把制品破碎得到的树脂片中含有的尤其是作为含溴的阻燃剂使用的PBB和PBDE的有无的技术的开发变得重要起来。
上述的溴是卤族元素之一,是具有特殊物理性质和优良反应性的物质。例如,上述的PBB和PBDE、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ABS树脂通过含有高浓度的溴而用作优良的阻燃剂。此外,还是作为有机中间体、无机化学制品、照片感光材料、染料、药品、农药、阻燃剂等的原料使用的物质。另外,还是在飞机、新干线列车的内装材料中使用的有用物质,在电气电子制品中的多数部件中也含有溴。
但是,溴本身有剧毒,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对把制品破碎得到的树脂片进行循环利用时,必须把含溴的树脂片和不含溴的树脂片分选,进行循环利用或抛弃处理。
作为识别、分离不同化学组成物的对象物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平05-131176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方法。具体地说,公开了以下的分选方法,向要进行循环利用的树脂容器等的树脂制品照射电磁射线,对照射的电磁射线的透过树脂制品的量进行检测,区分树脂制品是不是氯化塑料而进行分选。一般地,对于具有同一厚度的物质,由原子序号更大的元素形成的物质,与由原子序号更小的元素形成的物质相比,有电磁射线的吸收率大、透射率小的倾向。在上述日本特开平05-131176中利用了该性质。另外,在日本特开平05-131176中,由于在树脂容器的厚的部分和折痕部分中电磁辐射的吸收特性和透射特性有偏差,所以采用了对树脂制品的厚度最小的部分照射射线,检测信号的方法。
即使在检测溴等的特定元素而分选树脂片时,也考虑使用象日本特开平05-131176那样的利用电磁射线的透射量进行检测的方法。但是,一般地,把各种制品破碎得到的树脂片中混杂有许多各种各样厚度的树脂片。而且,不一定象树脂容器那样具有薄的部分。因此,用日本特开平05-131176那样的检测树脂片中薄的部分的透射量的方法无法精度良好地分选。
如果进行上述分选的精度差,则进行分选后,含溴的树脂混入不含溴的树脂中。因此,不应该含溴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中的平均溴浓度上升。如果这样地重复进行精度差的分选,则循环利用树脂材料中的溴浓度变高。不久,如果循环利用树脂材料中含有的溴的浓度超过了RoHS基准值,则在应对RoHS的制品中就不能使用该循环利用树脂材料了。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判断树脂片中是否含有作为特定元素的溴时抑制树脂片的厚度对判断结果的影响的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使用了上述分选方法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根据作为特定元素的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包含以下的各构成要素。即,首先,包括:照射连续X射线的X射线源;含有溴的第一过滤器;以及含有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的第二过滤器。还包括:检测从X射线源照射的连续X射线中的、透过了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第一X射线的第一X射线检测器;检测透过了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第二X射线的第二X射线检测器;以及基于第一X射线和第二X射线的检测数据分选树脂片的控制部。
另外,本发明的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以下的各工序。即,首先,包括检测从X射线源照射的连续X射线中的、透过了含有溴的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同样地,包括检测透过了含有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的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接着,包括基于透过了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检测到的透射强度和第一数据确定树脂片的预测厚度的工序,该第一数据表示向不含溴且用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透过了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同样地,包括基于第二数据和预测厚度确定关于透过了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应该检测到的预测透射强度的工序,该第二数据表示向试验片照射透过了第二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然后,包括通过比较透过了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检测到的透射强度和预测透射强度,分选树脂片的工序。
另外,用与上述同样的分选装置还能够执行根据以下工序的分选方法。本发明的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以下的各工序。即,首先,包括检测从X射线源照射的连续X射线中的、透过了含有溴的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同样地,包括检测透过了含有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的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还包括通过对表示透过了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和透过了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关系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分选树脂片的工序。
以上的分选装置和分选方法具有两个过滤器,基于表示对不含溴且用与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该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的数据,进行树脂片的透射强度的判断。但是,通过对连续X射线的输出方法、或过滤器的材质、尺寸、和树脂片或尺寸附加条件,可以构成只用一个过滤器就能进行树脂片的分选的分选装置和分选方法。本发明的分选装置,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作为其构成要素,首先包括照射连续X射线的X射线源、以及用钼形成的过滤器。还包括X射线检测器。还包括基于X射线检测器的检测数据分选树脂片的控制部。控制部包含存储部和运算部,该存储部预先存储向不含溴且用与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透过了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数据,该运算部通过比较透过了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向不含溴的试验片照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数据来分选树脂片。
另外,本发明的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以下的各工序。即,包括:检测透过了由钼形成的过滤器和不含溴且用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1的工序;检测取代不含溴的树脂片的作为分选对象的树脂片的透射强度2的工序;比较透射强度1和透射强度2的工序;以及根据进行了比较的结果,分选树脂片的工序。
与上述的分选装置和分选方法相关地还考虑了后述的分选装置和分选方法。本发明的分选装置,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包括照射连续X射线的X射线源、以及树脂过滤器。还包括X射线检测器。还包括基于X射线检测器的检测数据分选树脂片的控制部。树脂过滤器具有能够吸收比树脂片吸收的X射线更多的X射线的厚度,控制部包含存储部和运算部,该存储部预先存储向不含溴且用与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透过了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数据,该运算部通过比较透过了过滤器和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向不含溴的试验片照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数据来分选树脂片。
另外,本发明的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检测透过了具有能够吸收比树脂片吸收的X射线更多的X射线的厚度的树脂过滤器和不含溴且用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3的工序;检测取代不含溴的树脂片的作为分选对象的树脂片的透射强度4的工序;比较透射强度3和透射强度4的工序;以及根据进行了比较的结果,分选树脂片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中的上述各分选装置和各分选方法,能实现以下效果。即,在判断作为要分选的对象物的树脂片中是否含有作为特定元素的溴时,能抑制树脂片的厚度对判断结果的影响,减少结果误判的可能性。因此,用上述分选装置和分选方法分选出的树脂片的溴浓度充分低。由此,利用使用了上述分选方法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提供溴含量充分低、可以反复利用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
通过结合附图理解的与本发明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根据溴的有无来分选树脂片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用来判断溴的有无的测定部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含溴的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透射率对X射线能量的依赖性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用钼形成的过滤器的X射线透射率对X射线能量的依赖性的曲线图。
图5(A)是示出作为第二过滤器使用的、用钼形成的过滤器的示意图;图5(B)是示出作为第二过滤器使用的、用钼的薄膜覆盖以碳为主要成分的支撑体的表面得到的结构的过滤器的示意图;图5(C)是示出作为第二过滤器使用的、仅在支撑体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钼的薄膜得到的结构的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试验片的厚度与通过了第一过滤器和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关系的校准线。
图7是示出试验片的厚度与通过了第二过滤器和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关系的校准线。
图8是示出1mm厚的聚丙烯对X射线能量的透射率、以及含有1质量%的溴的1mm厚的聚丙烯对X射线能量的透射率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分选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流程图中的工序(S100)或工序(S200)中的详细工序的流程图。
图11是仅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根据溴的有无来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中的、由X射线源、过滤器、树脂片和X射线检测器形成的测定部的示意图。
图12是仅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根据溴的有无来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中的、由X射线源、过滤器、树脂片、X射线图像增强器和马达形成的测定部的示意图。
图13是仅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根据溴的有无来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中的、由X射线源、过滤器、树脂片和X射线检测器形成的测定部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由线传感器36的各单元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由线传感器46的各单元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6是仅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根据溴的有无来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中的、由X射线源、过滤器、树脂片和X射线检测器形成的测定部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分选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仅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根据溴的有无来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中的、由X射线源、过滤器、树脂片和X射线检测器形成的测定部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根据溴的有无来分选树脂片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不含溴的试验片,针对该试验片的各厚度画出使通过了第一过滤器的连续X射线通过试验片时的透射强度、和使通过了第二过滤器的连续X射线通过试验片时的透射强度得到的图。
图21是用含有一定量溴的试验片,针对该试验片的各厚度画出使通过了第一过滤器的连续X射线通过试验片时的透射强度、和使通过了第二过滤器的连续X射线通过试验片时的透射强度得到的图。
图22是把105和106叠加后得到的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分选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图23的流程图中的工序(S71)或工序(S72)中的详细工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起到相同功能的部位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特别有必要,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关于以下说明中的溴的“有无”,在含有某一定比例以上的溴时,表述为例如有溴、含有溴;而在未含有某一定比例以上的溴时,表述为例如无溴、不含溴。下面,主要参照图1、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细节。
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分选装置110,如图2中也示出的那样,作为用来判断特定元素即溴的有无的测定部100,包括:照射连续X射线6的X射线源1、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还包括作为检测从X射线源1照射并依次透过第一过滤器3和要分选的对象物即树脂片2的连续X射线6的强度的第一X射线检测器的X射线图像增强器15。还包括作为检测从X射线源1照射并依次透过第二过滤器4和要分选的对象物即树脂片2的连续X射线6的强度的第二X射线检测器的X射线图像增强器16。另外,还包括能够移动作为要分选的对象物的树脂片2的传送装置7。作为树脂片2,可以使用例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ABS树脂的碎片。另外,在展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选装置110中,是设置了两个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的结构。但是这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只要是能够检测分别透过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的连续X射线6这两者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个X射线图像增强器。而且,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与作为控制部的数据处理装置21连接,该控制部对要基于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的X射线检测数据进行判断的树脂进行分选。在数据处理装置21中内设存储部26和运算部27,它们分别起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和CPU的作用。另外,还设置了能够容易确认传送到数据处理装置21的数据的、显示X射线图像28、29的显示装置。
而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分选装置110中,还具有用来向用于判断溴的有无的测定部100供给树脂片2的树脂片供给装置24,从它这儿供给树脂片2。还具有:在由用于判断溴的有无的测定部100进行测定后用来把树脂片2分到两个位置的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用来根据溴的有无分选和收存树脂片2的容器22、23。
从X射线源1照射的X射线使用连续X射线6。通过向例如钨靶照射电子束,照射以下波长的X射线产生连续X射线6,该波长与电子轨道因原子核的库仑场而弯曲并被制动时电子失去的能量相当。由于冲撞的方式各种各样,该X射线具有连续波长分布,称为连续X射线。上述那样的向靶材照射电子束得到微小的X射线光源的装置,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使用。另外,在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那样把透过树脂片2的X射线的像投影到X射线图像增强器15上时,X射线源的尺寸小时能减小投影像模糊的可能性。所以,优选地,使用点光源作为X射线源1。
第一过滤器3含有作为特定元素的溴。另外,第一过滤器3也可以是在与树脂片2相同材质的树脂中含有溴。另一方面,第二过滤器4含有在比作为特定元素的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在此,X射线吸收端指被吸收的连续X射线6的比例急剧增大时的连续X射线6的能量值。由此,在溴的吸收大的能量区域的内外,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的透射特性不同。与第二过滤器4相比,第一过滤器3在溴吸收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的吸收大,透射率小;在除此以外的区域的X射线的吸收小,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低且在树脂成分等中吸收大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比较多地透过。与此相对,与第一过滤器3相比,第二过滤器4在比溴的吸收端的能量略高的区域即溴的吸收能量大的区域中吸收小,X射线的透射率高。更详细地说,在从溴的吸收端到第二过滤器4中含有的其它元素的X射线吸收端之间的波长区域,吸收小,透射率大。因此,第二过滤器4在溴吸收的能量区域中的X射线的透射与除此以外的区域中的透射相比,比较大。
在此,图3是第一过滤器的组成为100%的溴、密度为1g/cm3、厚度为300μm时的计算例。在图3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入射的X射线的能量大小,纵轴表示入射到过滤器的X射线的透射率。在能量值13000eV附近有溴的X射线吸收端,透射率急剧减小。在有溴的X射线吸收端的13000eV附近以上、20000eV附近以下的能量区域,溴导致的吸收大。在图示的例子中,该范围内的透射率为20%以下,即吸收率为80%以上。第一过滤器3以大比例透过比作为溴的X射线吸收端的13000eV低的能量区域(即溴以大比例透过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比该13000eV低的能量区域是树脂成分导致的吸收大的波长区域。在该区域中,能量越低,则树脂成分的吸收越大。但是,由于树脂成分吸收的比例比溴小,因此即使象上述那样使用在树脂中含溴的第一过滤器3,在树脂成分导致的吸收大的波长区域中X射线也透过。
因此,为了实现这样的过滤器,作为第一过滤器3可以,例如,以溴作为过滤器的主要成分。另外,也可以用作为混合物的由碳或比碳轻的元素构成的固体形成。例如,由于过滤器的形成和处理简便,使用含有高浓度的溴化铍或溴的树脂是优选的。例如,作为在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ABS树脂等中添加溴的技术,已经有向树脂中添加溴作为溴系阻燃剂的公知技术。还有含有质量比为20%左右的溴的、在市场上有售的树脂材料,可以将其直接使用,也可以增加溴的浓度来使用。
另外,过滤器中含有的溴的比例越高,具体地说,溴的密度越大或者由溴和混合物形成的过滤器的厚度越大,则溴的吸收端以下和吸收端以上的各能量区域中的连续X射线透射强度的比越大。即,如果第一过滤器3中含有的溴的比例越高,树脂片2中含有的溴显著吸收的能量区域的除去性越好。但是,由于X射线透过的绝对量降低,所以不能获得测定X射线的强度并用来判断溴的有无的信号强度。尤其是,由于溴的吸收端以上的能量区域的使X射线透过的绝对量降低,所以不能获得信号强度。为了抑制这样的事态,过滤器中含有的溴的量存在适当的范围。具体地说,溴的吸收端以下与溴的吸收端以上的X射线透射强度的比大于5∶1是优选的。另外,为了在溴的有无的判断中有效地利用输出的信号强度,溴的吸收端以下的能量区域中的X射线的透射率为0.1以上是优选的。为了满足以上的条件,若过滤器的密度为d(g/cm3)、过滤器的厚度为t1(μm),则优选地,满足130≤dt1≤1000的关系式。例如,过滤器的密度为1时,优选地,厚度为130μm以上,1000μm以下。顺便说,如果过滤器的溴密度成为2倍,则优选地将厚度设为1/2倍。
从以上可知,例如,在使用由含溴的混合物形成的过滤器作为第一过滤器3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时,如果连续X射线6透过第一过滤器3,则发生以下的现象。溴以大比例吸收X射线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在第一过滤器中以大比例被吸收。因此,在透过的X射线中,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溴导致的吸收大的能量区域的比例减少。因此,透过的连续X射线6受溴的影响小,主要取决于树脂片2的树脂成分。由于如上所述,树脂成分导致的连续X射线6的吸收取决于树脂片2的树脂成分的厚度,所以通过检测该透射强度可以推测树脂片2的厚度。
相反,第二过滤器4以大比例透过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区域即溴吸收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即,作为构成第二过滤器4的材质,可以使用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区域有X射线吸收端的材质。
作为该第二过滤器4使用例如由钼形成的过滤器。图4的曲线图中的横轴和纵轴与图3的曲线图相同。在图4的数据提取中使用以钼密度为10.22、钼厚度为50μm形成的过滤器。从图4看出,与含有溴的第一过滤器3完全相反,在作为溴以大比例吸收的能量区域的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能量的透射率增加。因此,通过使用钼过滤器,可以选择性地透过具有作为溴的吸收端的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
因此,例如,使用由钼形成的过滤器作为第二过滤器4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时,如果连续X射线6透过第二过滤器4,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其原因如下。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区域存在溴吸收大的能量区域,如上所述,它是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于是,通过向由钼形成的第二过滤器4照射连续X射线6,作为钼的吸收端的20000eV附近以上的能量的X射线的透射率减小,这是因为对于20000eV附近以上的X射线的能量,钼导致的吸收增加。因此,在透过的X射线中,从溴的X射线吸收端到钼的X射线吸收端即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溴导致的吸收大的能量区域的比例增加。因此,即使例如作为X射线检测器的X射线图像增强器15不具有能量分辨率,也能高精度地检测溴的有无。
另外,由于与上述的由溴和混合物形成的过滤器同样的理由,如果由密度10.22的钼形成的过滤器的厚度为t2(μm),则优选地,25≤t2≤180。
另外,在第一过滤器3中,用来吸收X射线的元素即使不用溴而用硒,由于吸收X射线的范围与溴比较接近,可以获得与溴相当的过滤器效果。另外,在第二过滤器4中,即使不用钼而用铌、锝、钌,由于吸收X射线的范围与钼比较接近,可以获得与钼相当的过滤器效果。
另外,第二过滤器4如上所述可以由例如钼形成,但也可以用以碳或硼为主要成分的支撑体的表面被用上述的例如由钼形成的薄膜覆盖而得到的结构体。作为第二过滤器4,也可以使用图5(A)、图5(B)、图5(C)中的任一种结构的过滤器。在图5(B)或图5(C)所示的第二过滤器4中,支撑体12是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结构体。但是,它也可以是含100%碳的单质,也可以是除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碳以外还含有例如与氢和/或氧化合得到的成分的树脂状的化合物。另外,也可以是用硼代替碳,与上述同样地形成的结构。另外,薄膜13也可以用代替钼的铌、锝或钌的薄膜。
作为第二过滤器4能使用上述那样的结构体,是因为碳和硼的原子序号小,照射的连续X射线6以高的比例透过。因此,对于进行作为第二过滤器4的动作,用碳、硼构成的过滤器不会造成阻碍。另外,由于支撑体12使用以高的比例透过连续X射线6的材质,对连续X射线6的吸收造成的影响小。因此,关于上述的由钼形成的过滤器的厚度成立的数学式:25≤t2≤180对于图5(B)或图5(C)所示的第二过滤器4也成立。另外,在图5(B)那样的在支撑体12的两个主表面上具有钼的薄膜13的结构中,把两个主表面的薄膜13的厚度的和作为基于X射线吸收求得的最佳的钼的薄膜13的厚度。例如,薄膜13的最佳厚度为100μm时,可以在一个主表面和另一个主表面上分别各形成50μm的薄膜13。
下面,一边适当参照图1、图2一边说明用由溴和混合物形成的第一过滤器3和由钼形成的第二过滤器4判断溴的有无的原理。
在对要实际判断溴的有无的例如树脂片2进行测定之前,预先求出表示透过了第一过滤器3的连续X射线6透过试验片时的透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的第一数据作为校准线101,该试验片不含溴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形成。另外,对第二过滤器4也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与上述同样地求出第二数据作为校准线102。在图6的校准线101中,横轴表示不含溴的试验片的厚度,纵轴表示透过由溴和混合物形成的过滤器的X射线的强度。另外,图7的校准线102中的横轴和纵轴也与图6的校准线101相同。图6的校准线101是由以下方法获得的。首先,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试验片,它们不含溴,具有均匀的厚度,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材质的树脂制作。然后,向例如由溴和混合物形成的第一过滤器3和上述的各厚度的试验片照射来自X射线源1的连续X射线6,通过求出得到的X射线透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得到图6所示的校准线101。同样地,向例如由钼形成的第二过滤器4和上述的各厚度的试验片照射来自X射线源1的连续X射线6,通过求出得到的X射线透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得到图7所示的校准线102。
在得到校准线后,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中存储校准线101和校准线102的数据。在此,对要实际判断作为特定元素的溴的有无的树脂片2进行测定。首先,来自X射线源1的连续X射线6通过由溴和混合物形成的第一过滤器3,然后通过树脂片2。如果这样,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过滤器3以大的比例吸收位于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位于该区域内的X射线的透射率比其它能量区域的X射线的透射率低。从图8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在图8中,横轴表示入射的X射线的能量大小,纵轴表示入射到过滤器的X射线的透射率。即,在聚丙烯中含有1.0质量%的溴而得到的树脂,与纯的聚丙烯树脂相比,更能吸收位于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相反,从图8看出,位于13000eV附近以下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的透射率,对于纯的聚丙烯和在聚丙烯中含有1.0质量%的溴而得到的树脂都示出相近的值。即,可以认为位于13000eV附近以下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被溴吸收的比例小。通过第一过滤器3后的连续X射线6中所含的位于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的比例极小。因此,向树脂片2只照射13000eV附近以下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如果这样,不管树脂片2中有没有溴,可以近似认为发生了只由树脂片2中的树脂成分进行的吸收。因此,认为透射率的差与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无关,只与树脂片2的厚度的差有关。由此,首先求出透过第一过滤器3和树脂片2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将其与先前准备的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中存储的校准线101比较。通过上述作法可以确定树脂片2的预测厚度。
然后,连续X射线6通过由钼形成的第二过滤器4,然后通过树脂片2。由于第二过滤器4以大的比例透过作为溴的吸收端的13000eV附近以上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所以如果将其照射到树脂片2上则树脂片2的树脂成分对X射线的吸收和树脂片2中含有的溴对X射线的吸收这两者都会发生。于是,求出透过第二过滤器4和树脂片2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将其与能够基于先前求出的树脂片2的预测厚度的值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和运算部27从校准线102算出的预测透射强度进行比较。如果该比较的结果是有明显的差别,则判断为发生了因含有溴导致的对X射线的吸收。作为其判断基准,预先设定从预测透射强度偏离的允许偏移量。于是,只要测定透过树脂片2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得到的结果与预测透射强度的差为允许偏移量以上,就判断为发生了X射线的吸收。通过以上作法判断在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通过以上的原理能够用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判断树脂片2是否含有溴。
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例如,由涂敷有入射X射线时发出荧光的荧光材料的板、和接收该板发出的荧光并将其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元件构成。从X射线源1照射的连续X射线6的一部分被第一过滤器3中含有的溴吸收,剩余的透过,在树脂片2中一部分被树脂成分或所含的溴吸收,剩余的透过。而且,在传送装置7中一部分被吸收,剩余的透过。然后,持续到最后透过的X射线到达X射线图像增强器15。同样地,透过了第二过滤器4的连续X射线6如果有持续到最后透过的,则到达X射线图像增强器16。由于光电元件具有矩阵状地配置着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面,所以在X射线图像增强器15中检测连续X射线6作为二维像。由于树脂片2的厚度越大,树脂成分对X射线的吸收量越多,所以在X射线不通过树脂片2的部分检测到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强,在X射线通过树脂片2的部分检测到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弱。尤其是,在X射线通过了树脂的厚的部分的部分中,检测到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更弱。来自X射线图像增强器15的各单元的信号被传送到数据处理装置21。该数据用来判断在树脂中是否含有溴,但也可以作为树脂片2的X射线图像28进行确认。
传送装置7用来把树脂片2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从原理上看,优选地,传送装置7使用使照射的连续X射线6通过的材质和厚度。例如,象尼龙袜(nylon stocking)那样的薄的合成纤维是优选的。另外,为了在后述的最终分选树脂片2的工序中向树脂片2喷出压缩空气,优选地,是网筛状等具有孔的结构。
最终透过树脂片2的X射线在X射线图像增强器15上被接收后,用传送装置7把树脂片2移动到X射线图像增强器16之上。在此也是,从X射线源1照射的连续X射线6的一部分被第二过滤器4中含有的钼吸收,剩余的透过,在树脂片2中一部分被树脂或所含的溴吸收,剩余的透过。而且,在传送装置7中一部分被吸收,剩余的透过。然后,持续到最后透过的X射线到达X射线图像增强器16。另外,在如图1和图2那样设置了两个X射线源1时,两个X射线源1的各自的靶材和电子束的加速电压、电流等不必非要相同。由于光电元件具有矩阵状地配置着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面,所以在X射线图像增强器16中检测连续X射线6作为二维像。来自X射线图像增强器16的各单元的信号被传送到数据处理装置21。该数据用来判断在树脂中是否含有溴,但也可以作为树脂片2的X射线图像29进行确认。
另外,由于可以一次判断多个树脂片2,所以优选地,使用检测面积大的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而且,为了作为像检测,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的各单元尺寸(更准确地说,单元之间的距离)与树脂片2的尺寸相比足够小,例如为其1/5左右是优选的。在单元尺寸不足够小时,如果例如X射线源1与树脂片2之间的距离为X1,树脂片2与X射线图像增强器15或16之间的距离为X2,则缩短X1、延长X2以使得例如X1<X2是优选的。如果X射线源1与树脂片2之间的距离为X1,树脂片2与X射线图像增强器15之间的距离为X2,则放大率为(X1+X2)/X1。由此,能够以任意的放大率放大在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上投影的树脂片2的投影像,所以能够相对于单元尺寸扩大投影像。结果,能够把透过了树脂片2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作为像更清晰地检测出来。
最终,利用数据处理装置21驱使内设的存储部26和运算部27而运算来自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的信号,判断树脂片2是否含有溴。
在判断树脂片2是否含有溴的期间,利用传送装置7把树脂片2移动到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的尖端部对着的位置。在此,在数据处理装置21的运算结果是判断为该树脂片2含有溴时,利用从数据处理装置21输出的信号打开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的电磁阀,喷出压缩空气。由此树脂片2飞入设置的容器22中。另外,根据先前的判断判断为该树脂片2不含溴时,由于不从数据处理装置21输出信号,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的电磁阀不动作,利用传送装置7的移动,树脂片2进入别的容器23。
下面,更具体地说明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的分选方法。另外,图10是工序(S100)和工序(S200)共用的流程图。适当使用图9、图10和上述的图1~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1中的分选方法。
在对要进行判断的树脂片2进行测定之前,预先实施导出第一数据的工序(S100)。在此,第一数据是表示透过串联排列的第一过滤器3和试验片这两者的X射线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的数据。在第一数据的导出中,如图10的流程图所示,首先实施准备试验片的工序(S1000)。如上所述,该工序是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试验片,它们不含溴,具有均匀的厚度,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制作。
接着,实施检测透过第一(第二)过滤器和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1001)。工序(S1001)是,从X射线源1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例如串联排列的第一过滤器3和上述的试验片这两者,并针对各试验片厚度检测透过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然后,进入到求出厚度与检测到的透射强度的关系的工序(S1002)。它是通过求出在先前的工序(S1001)中检测到的X射线透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得到校准线101的工序。如上所述,该校准线101是主要测定作为溴的吸收端的13000eV附近以下的能量值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得到的。
同样地,实施导出第二数据的工序(S200)。在此,第二数据是表示透过串联排列的第二过滤器4和试验片这两者的X射线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的数据。在此也与导出第一数据的工序(S100)同样地,首先实施准备试验片的工序(S1000)。接着,实施检测透过第一(第二)过滤器和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1001)。工序(S1001)是,从X射线源1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例如串联排列的第二过滤器4和上述的试验片这两者,并针对各试验片厚度检测透过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作为第二过滤器使用由钼形成的过滤器。然后,进入到求出厚度与检测到的透射强度的关系的工序(S1002)。它是通过求出在先前的工序(S1001)中检测到的X射线透射强度与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得到校准线102的工序。
在求得校准线101和校准线102后,对要进行实际判断的树脂片2进行测定。首先,实施检测透过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11)。即,如图1所示,是从X射线源1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例如串联排列的第一过滤器3和树脂片2这两者,并检测透过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在实施工序(S11)时,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成例如从X射线源1照射的连续X射线6先通过第一过滤器3接着通过树脂片2。另外,树脂片2设置成从树脂片供给装置24供给并搭载在传送装置7上。
接着,进行确定树脂片的预测厚度的工序(S13)。即,对在先前的导出第一数据的工序(S100)中求出的透过的X射线的强度与树脂的厚度的关系、与在检测透过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11)中检测到的连续X射线6的透射强度的数据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求出树脂片2的预测厚度的处理。通过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和运算部27进行计算能够容易地实施该处理。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作为其它的测定树脂片2的厚度的方法,也可以用从树脂片2的上侧利用使用了例如超声波或光的位移计测定树脂片2的高度的方法。此时,由于工序(S11)到工序(S13)变成利用使用了例如超声波或光的位移计测定树脂片2的高度的方法,所以夹着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源1和X射线图像增强器15也可以被省略。
与以上同样地,实施检测透过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21)。具体地,是利用传送装置7把树脂片2移动到第二过滤器4的下侧,然后,在该状态下,从X射线源1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例如串联排列的第二过滤器4和树脂片2这两者,并检测透过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
接着,进行确定预测透射强度的工序(S120)。即,是基于先前在工序(S13)中确定的树脂片2的预测厚度和在导出第二数据的工序(S200)中导出的校准线102,驱使数据处理装置21中内设的存储部26和运算部27,求出透过第二过滤器4和树脂片2的X射线的预测强度的工序。
接着进行比较强度并判断是否含有溴的工序(S121)。具体地,是通过比较在先前的工序(S120)中求得的预测透射强度和在工序(S21)中检测出的透射强度,判断树脂片2是否含有溴的工序。由于校准线102的数据是针对不含溴的树脂的透射强度的数据,所以如果上述比较的结果为存在例如预先设定的允许偏移量以上的差,则判断为发生了因含有溴导致的对X射线的吸收。另外,预先设定作为其判断基准的从预测透射强度偏离的允许偏移量。例如,设允许偏移量为预测透射强度的值的5%以内。于是,如果测定透过树脂片2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得到的结果与预测透射强度的差为允许偏移量以上,就判断为发生了因存在溴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
接着,最终进行分选树脂片的工序(S122)。根据先前的工序(S121)中的判断结果,利用从数据处理装置21输出的信号打开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的电磁阀,向判断为含有溴的树脂片2喷出压缩空气。由此树脂片2飞入设置的容器22中。另外,根据先前的判断判断为该树脂片2不含溴时,由于不从数据处理装置21输出信号,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的电磁阀不动作,利用传送装置7的移动,树脂片2进入别的容器23。通过执行以上的工序,能够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进行分选。
容器23中收存的树脂片2是通过高精度的分选方法判断为不含溴的树脂片2,包括含有溴的树脂片2的可能性小。因此,即使对于限制溴浓度的制品来说,容器23中收存的树脂片2也是可反复利用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这样,能够制造循环利用树脂材料。而且,对于容器22中收存的含有溴的树脂片2,也能够针对对溴浓度无基准要求的制品再利用,或者作为热循环利用燃料利用。因此,通过上述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树脂片2的再利用效率。
另外,例如,容器23中收存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经过再次粉碎和清洗等的后续工序,能够作为用来在新生产的电化制品的部件等中使用的循环利用树脂材料提供。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实际分选的树脂片2是把构成要进行循环利用的电气制品的树脂外壳等细细破碎后得到的。包含平整且厚度恒定的形状的树脂片,但也有外壳的拐角部分、弯曲的树脂片等,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即,实际分选的树脂片2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树脂中X射线实际透过的位置,透射强度是不同的。于是,作为通过了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的树脂片2的透射强度,使用从图2所示的X射线图像增强器15、16的各单元发出的与X射线强度对应的信号中的最小值。这意味着判断的是树脂片2的厚度最大的部分。由于在厚度最大的部分进行树脂片2的测定,可以与树脂片2的形状无关地进行测定。
被设为透过由溴和混合物形成的第一过滤器3的、位于溴的吸收端以下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也被树脂片2中含有的溴吸收,虽然量很少。因此,树脂片2中含有的溴的浓度高时,用上述计算方法求得的树脂的厚度是比实际大一些的值。但是,如果溴浓度高,通过了由钼形成的第二过滤器4的X射线以非常大的比例被吸收。因此,错误判断溴的有无的可能性很小。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厚度最大的部分进行树脂片2的测定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即使在对判断困难的、认为溴浓度低的树脂片2进行测定时,由于树脂片2中溴吸收的X射线的量少,所以可以高精度地求出树脂片2的厚度。因此,有碍判断的可能性小。
(实施方式2)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如图11的实施方式2中的测定部120所示,从传送装置7看,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设置在作为X射线被检测的一侧的例如下侧,从X射线源1照射的连续X射线6先透过树脂片2,然后通过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这样地交换过滤器和树脂片2的透过顺序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通过把一台X射线图像增强器5二分割(例如图面的右侧和左侧)来使用,且使用一个X射线源1,能够降低设备投资的成本。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上几点。
(实施方式3)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如图12的实施方式3中的测定部130所示,在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上安装马达8,使其能旋转。即,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旋转移动。由此,在X射线源1和树脂片2之间交互地插入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所以,透过第一过滤器3的连续X射线6或透过第二过滤器4的连续X射线6透过树脂片2,可以被X射线图像增强器5检测。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上几点。另外,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交互地插入的部分,也可以不在X射线源1和树脂片2之间,而是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那样设置在树脂片2和X射线图像增强器5之间。另外,传送装置7也可以停止不动,也可以以小于等于在X射线图像增强器5中能确认像的速度移动。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由于如实施方式3中的测定部130所示,各使用一台X射线源1和X射线图像增强器5,所以能够降低设备投资的成本。
(实施方式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如图13的实施方式4中的测定部140所示,作为X射线检测器,不使用X射线图像增强器,而使用X射线的线传感器36和46。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上几点。
用线传感器36的单元31~35检测从X射线源1照射并透过了树脂片2、传送装置7和第一过滤器3的连续X射线6。但是,在图13中,由于单元35被挡住,所以图上未示出。另外,用线传感器46的单元41~45检测从X射线源1照射并透过了第二过滤器4的X射线。此时,传送装置7以恒定的速度从图13中的左方向右方移动。
图14中,横轴表示时间的经过,纵轴表示在各时间用各单元确认的X射线透射强度。在图14中,曲线51表示由单元31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以下同样地,曲线52表示由单元32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53表示由单元33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54表示由单元34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55表示由单元35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另外,在图15中横轴和纵轴也与图14相同,曲线61表示由单元41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62表示由单元42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63表示由单元43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64表示由单元44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65表示由单元45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在图14所示的曲线图103、图15所示的曲线图104中,在树脂片2通过各线传感器的正上方时即照射的连续X射线6透过树脂片2时,由各线传感器的各单元检测的X射线透射强度降低。另外,例如,相对于表示来自单元33的X射线透射强度的曲线53,表示来自单元43的X射线透射强度的曲线63的检测到的X射线透射强度降低的时刻(timing)被延迟了,延迟的时间大小为线传感器36和线传感器46之间的距离除以传送装置7的速度得到的值。在以上那样的系统中,把X射线透射强度的最小值或者X射线透射强度减小的时间范围中的平均值定义为通过了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时的树脂片2的X射线透射强度。然后,通过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方法进行判断树脂片2是否含有溴的工序。
在检测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树脂片2那样的连续移动的对象物时,如果用线传感器,则由于每一次扫描都输出视频,能够容易地进行图像的连续处理。在用线传感器时,由于扫描画面的位置不移动,所以观察移动的像时,像变形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像的处理。
以上的说明设想的是树脂片2一个一个地放置于线传感器36和46上的传送装置7移动的情形。但即使在多个树脂片2同时横向并排且不重叠地通过线传感器36和46之上时,通过从X射线透射强度的信号辨认各个树脂片2,可以同时对多个树脂片2判断溴的有无。此时,在图13所示的线传感器36的单元31和单元35之间设置多台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选择与被判断为含有溴的树脂片2的位置对应的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操作其电磁阀来分选树脂片2。另外,也可以在实施方式4中的测定部140所示的线传感器36的单元31和单元35之间移动一台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或者,也可以将一台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旋转为朝向所希望的方向。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的测定部140中,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配置成从X射线源1照射的连续X射线6先透过树脂片2,然后透过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但也可以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同样地,配置成先透过过滤器,然后透过树脂片2。
(实施方式5)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如图16的实施方式5中的测定部150所示,不设置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所示的第一过滤器3相当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如图16所示,使用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但是,过滤器14以满足以下条件的方式准备,即,使作为由钼形成的过滤器的特征的、以大的比例透过位于溴显著吸收的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的性质更明显。具体地说,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准备成其厚度为50nm以上、100nm以下。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在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中的第二过滤器4使用的由钼形成的过滤器上附加了厚度条件。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通过使由钼形成的过滤器的附图标记为14来区别。另外,把X射线源1中的电子束的加
Figure A200910130662D0029150435QIETU
电压设定成40kV以上、60kV以下以使得在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中具有强度的峰值,准备钨作为为了产生连续X射线6而照射电子束的靶材。还进行提前准备使得树脂片2的最厚部分的厚度为1mm以上、3mm以下。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如果用使用了实施方式5中的测定部150的分选装置实施判断溴的有无的工序,则引起错误判断的可能性能够更加减少。另外,在图16中,是先透过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然后透过树脂片2的配置,但也可以是先透过树脂片2然后透过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的配置。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上几点。
以下,根据流程图进行工序的说明。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5中不存在第一过滤器3。而且也不存在分析树脂片2的厚度的工序。然而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溴的有无的判断。为了成为这样的结构,必须留意尺寸和材质等,缜密地进行分选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准备。首先,进行准备树脂片的工序(S31)。具体地,指如上所述,进行提前准备使得树脂片2的最厚部分的厚度为1mm以上、3mm以下的工序。
接着,进行检测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32)。具体地,是这样的工序,即,如上所述,首先,把构成实施方式5中的测定部150的X射线源1中的电子束的加速电压设定成40kV以上、60kV以下。另外,准备钨作为为了产生连续X射线6而照射电子束的靶材。而且,将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准备成其厚度为50nm以上、100nm以下。然后,如图16所示,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串联排列的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和树脂片2这两者。然后,一边进行连续X射线6的照射,一边检测透过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和树脂片2这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透射强度2)。
在此,如上所述,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更锐利地透过溴显著吸收的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因此,如果在树脂片2中含有溴,则在X射线透过树脂片2时,溴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以大比例进行。如上所述,对于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树脂成分导致的吸收难以发生(参照图8),因此通过把树脂片2的厚度设定为1mm以上、3mm以下,能够相对地使树脂成分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更少,溴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更多。如果在树脂片2中含有溴,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以某一比例被吸收,如果不含溴则只能以非常小的比例吸收。
接着,进行判断是否含有溴的工序(S33)。在此,首先把在上述工序(S32)中检测到的透射强度2与预先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中记录的、在检测使透过了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的连续X射线6透过不含溴的树脂时检测到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中检测到的透射强度1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例如预先设定的允许偏移量以上的差,则判断为树脂片2中含有大比例的溴。这样,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然后最终地,在分选树脂片的工序(S34)中,基于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的判断结果,通过如上所述地使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的电磁阀动作,进行分选。
如果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则设置的过滤器变成一个。而且,根据展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分选方法的流程图,能够简化进行分选的工序,可以廉价地进行分选操作。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也可以构成为,如图16的实施方式5中的测定部150所示的那样,从X射线源1照射的连续X射线6先透过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然后透过树脂片2。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先透过树脂片2,然后透过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
(实施方式6)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与促进树脂片2的溴成分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相反地,抑制树脂片2的树脂成分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因此,连续X射线透过树脂过滤器70,该树脂过滤器70具有树脂片2的5倍以上的厚度,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成分形成。如果这样,连续X射线6透过厚度大的树脂过滤器70时,连续X射线6中的由树脂成分以大比例吸收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以大比例被吸收。由此,除去树脂成分导致的连续X射线6的吸收比例大的X射线的能量区域,由树脂片2中的树脂成分吸收X射线的比例减小。通过以上那样,能够减小树脂片2的厚度对溴的有无的判断的影响。作为上述结构,例如取代如图16的实施方式5中的测定部150所示的由钼形成的过滤器14,而设置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成分形成的、具有树脂片2的5倍以上的厚度的树脂过滤器70。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上几点。即,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也不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那样的用两个过滤器分析树脂片2的预测厚度、预测透射强度的工序。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也是,也可以是如图18的实施方式6中的测定部160所示的那样,从X射线源1照射的连续X射线6先透过树脂片2,然后透过树脂过滤器70的配置。或者,也可以是先透过树脂过滤器70,然后透过树脂片2的配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分选方法能够用图17的展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分选方法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进行准备树脂片的工序(S31)。具体地,指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同样地,准备树脂片2的工序。
接着,进行检测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32)。具体地,首先,把构成实施方式6中的测定部160的X射线源1中的电子束的加速电压设定成40kV以上、60kV以下。另外,准备钨作为为了产生连续X射线6而照射电子束的靶材。另外,作为过滤器,准备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成分形成的、具有树脂片2的5倍以上的厚度的树脂过滤器70。然后,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串联排列的树脂过滤器70和树脂片2这两者。如果这样,由于如上所述,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成分形成的树脂过滤器70的厚度充分大,因此树脂成分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在树脂过滤器70中以大比例发生。因此,树脂片2中的X射线的吸收中,由树脂片2中含有的树脂成分吸收的比例能够减小。由此,在树脂片2中,能够相对地使树脂成分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更少,溴导致的X射线的吸收更多。然后,一边进行连续X射线6的照射,一边检测透过树脂过滤器70和树脂片2这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透射强度4)。理论上,如果在树脂片2中含有溴,则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以某一比例被吸收,如果不含溴则只能以非常小的比例吸收。
接着,进行判断是否含有溴的工序(S33)。在此,首先把在上述工序(S32)中检测到的透射强度4与预先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中记录的、在检测使透过的树脂过滤器70的连续X射线6透过不含溴的树脂时检测到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中检测到的透射强度3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例如预先设定的允许偏移量以上的差,则判断为树脂片2中含有大比例的溴。这样,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然后最终地,在分选树脂片的工序(S34)中,基于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的判断结果,通过如上所述地使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的电磁阀动作,进行分选。
(实施方式7)
另外,考虑以下所示的结构。在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7中的分选装置170中,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使用的树脂过滤器70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中的移动树脂片2的传送装置7中的搭载树脂片2的部件来设置。即,构成为,树脂过滤器70兼具作为传送装置7(参照图1)的功能和作为过滤器的功能。另外,在具有该结构的分选装置中,传送装置不能通过压缩空气。即,不能通过从树脂片2的下方用带电磁阀喷气用枪20使用空气,来分选以大比例含有溴的树脂片2。但是,可以通过例如从树脂片2的上方使旋转叶轮71旋转而与以大比例含有溴的树脂片2碰撞,来进行机械分选。此时,构成为数据处理装置21与旋转叶轮71连接,能够接收来自数据处理装置21的信号。另外,通过驱动辊子72和带弹簧的辊子73来控制兼作传送装置的树脂过滤器70的动作。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也是,与实施方式5和6同样地,优选地,把X射线源1中的电子束的加速电压设定成40kV以上、60kV以下。另外,准备钨作为为了产生连续X射线6而照射电子束的靶材。由此能够增大溴吸收的比例大的从13000eV附近到20000eV附近的能量区域的X射线的输出比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分选方法能够用图17的展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分选方法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8)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考虑以下所示的分选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用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分选装置110相同的分选装置进行分选。但是,在不求树脂片2的预测厚度而判断溴的有无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在对要实际判断溴的有无的例如树脂片2(参照图1)进行测定之前,预先针对各厚度的试验片求出透过了第一过滤器3(参照图1)的连续X射线6(参照图1)透过试验片时的透射强度,该试验片不含溴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形成。另外,与上述的透过了第一过滤器3的连续X射线6同样地,还求出透过了第二过滤器4(参照图1)的连续X射线6透过试验片时的透射强度,该试验片不含溴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形成。求出用这些测定结果画成的图105。另外,为了得到这些数据,首先,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试验片,它们不含溴,具有均匀的厚度,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制作。另外,对于含有一定量的溴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试验片,也是同样地预先针对各厚度的试验片求得透过了各过滤器的连续X射线6的透射强度,求出用测定结果画成的图106。为了得到这些数据,首先,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试验片,它们含有一定量(例如1.0质量%)的溴,具有均匀的厚度,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制作。
图20中横轴(A)表示通过了第一过滤器和试验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纵轴(B)表示通过了第二过滤器和试验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以下的图21、22也同样)。
在图22的把105和106重叠得到的图107中,空心圆圈是画出的图105,即针对试验片的各厚度画出了不含溴的试验片检测到的透射强度。而虚线所示的曲线是把空心圆圈的数据大致连接得到的曲线,是考虑测定误差(偏差)和容限(margin)等而确定的判断基准。同样地,在图22的把105和106重叠得到的图107中,实心圆点是画出的图106,即针对试验片的各厚度画出了含有一定量的溴的试验片检测到的透射强度。而实线所示的曲线是把实心圆点的数据大致连接得到的曲线,是考虑测定误差(偏差)和容限等而确定的判断基准。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把上述画出的图105、106的数据分别作为第一数据、第二数据,预先存储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中。在此,对要实际判断溴的有无的树脂片2进行测定。其方法与上述的试验片相同。即,作为第三数据,求出通过了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2的X射线的检测出的透射强度与通过了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2的X射线的检测出的透射强度的关系。然后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部26和运算部27对第三数据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比较。例如,参照图22所示的107,检查第三数据相对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位于什么位置。由此,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
下面,更具体地说明判断树脂片2中是否含有溴的分选方法。另外,图24是工序(S71)和工序(S72)共用的流程图。适当使用图20~图24和上述的图1~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8中的分选方法。
在对要进行判断的树脂片2进行测定之前,预先实施导出第一数据的工序(S71)。在此,第一数据是上述画出的图105表示的数据。即,表示分别透过了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后的连续X射线6透过不含溴的试验片时检测到的透射强度。在第一数据的导出中,如图24的流程图所示,首先实施准备试验片的工序(S81)。如上所述,该工序是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试验片,它们不含溴,具有均匀的厚度,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制作。
接着,实施检测透过第一过滤器和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82)。即,是一边从X射线源1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例如串联排列的第一过滤器3和试验片这两者,一边检测透过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另外,其顺序也可以象例如图2所示的用来判断溴的有无的测定部100那样,先通过过滤器然后通过试验片(参照树脂片2)。或者相反,也可以象如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测定部120那样,先通过试验片然后通过过滤器。另外,透射强度的检测,也可以使用例如图2所示的用来判断溴的有无的测定部100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如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测定部120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使用如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中的测定部130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如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4中的测定部140的结构。
接着,与上述的工序(S82)同样地,实施检测透过第二过滤器和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83)。即,是一边从X射线源1照射连续X射线6以使其依次透过例如串联排列的第二过滤器4和试验片这两者,一边检测透过两者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最后进行求出两种透射强度的关系的工序(S84)。即,针对试验片的各厚度,求出在工序(S82)中检测的第一透射强度和在工序(S83)中检测的第二透射强度的关系。将其在图上表示出来,就是上述画出的图105。
同样地,用图24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实施导出第二数据的工序(S72)。在此,第二数据是上述画出的图106表示的数据。即,表示分别透过了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后的连续X射线6透过含有一定量的溴的试验片时检测到的透射强度。在第二数据的导出中,如图24的流程图所示,首先实施准备试验片的工序(S81)。如上所述,该工序是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试验片,它们含有一定量的溴,具有均匀的厚度,且用与树脂片2相同的树脂制作。以下,通过与上述的求出第一数据的情形同样地实施工序(S82)~工序(S84),求出第二数据。将其在图上表示出来,就是上述画出的图106。
在求得画出的图105、106后,对要进行实际判断的树脂片2进行测定。首先,实施检测透过第一过滤器和树脂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41)。同样地,实施检测透过第二过滤器和树脂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S51)。然后,进行导出表示两透射强度的关系的数据的工序(S61)。将其作为第三数据。
然后,基于数据进行判断是否含有溴的工序(S62)。即,通过驱使数据处理装置21的运算部27把预先在数据处理装置21的存储部26中存储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与这次求出的第三数据比较。参照图22所示的把105和106重叠得到的图107,例如,假设检测第二数据时使用的试验片含有1.0质量%的溴。在此,例如,如果画出第三数据时第三数据位于表示第二数据的实心圆点(实线)下侧,则能够判断树脂片2以1.0质量%以上的高的比例含有溴。另外,例如,如果画出第三数据时第三数据位于表示第一数据的空心圆圈(虚线)和表示第二数据的实心圆点(实线)之间,则能够判断树脂片2以1.0质量%以下的低的比例含有溴。另外,例如,如果第三数据与表示第一数据的空心圆圈(虚线)基本重合,则能够判断树脂片2几乎不含溴。这样地判断树脂片2是否含有溴。最终实施分选树脂片的工序(S63)。
如上所述,在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时,作为分选装置的测定部,也可以不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用的用来判断溴的有无的测定部100,而使用实施方式2中的测定部120。同样地,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3中的测定部130或者实施方式4中的测定部14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仅在以上几点上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不同。即,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以上未提及的结构和条件等全都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一致。
虽然详细地说明和展示了本发明,但这仅仅是例示,并不构成限制。很显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确定。

Claims (13)

1.一种分选装置,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包括:
照射连续X射线的X射线源;
含有溴的第一过滤器;
含有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的第二过滤器;
检测从上述X射线源照射的上述连续X射线中的、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第一X射线的第一X射线检测器;
检测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第二X射线的第二X射线检测器;以及
基于上述第一X射线和上述第二X射线的检测数据分选上述树脂片的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包含存储部和运算部,
上述存储部预先存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该第一数据表示向不含溴且用与上述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上述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该第二数据表示向上述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上述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
上述运算部基于上述第一X射线的强度和上述第一数据确定上述树脂片的预测厚度,基于上述预测厚度和上述第二数据确定关于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应该检测到的预测透射强度,通过比较上述第二X射线的强度和上述预测透射强度来分选上述树脂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包含存储部和运算部,
上述存储部预先存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该第一数据表示向不含溴且用与上述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厚度不同的多个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向上述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关系,该第二数据表示向含有一定量的溴且用与上述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厚度不同的多个其它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向上述其它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关系;
上述运算部通过对从上述第一X射线的强度和上述第二X射线的强度的关系导出的第三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和上述第二数据进行比较,分选上述树脂片。
4.一种分选装置,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包括:
照射连续X射线的X射线源;
由钼形成的过滤器;
X射线检测器;以及
基于上述X射线检测器的检测数据分选上述树脂片的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包含存储部和运算部,该存储部预先存储向不含溴且用与上述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数据,该运算部通过比较透过了上述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上述数据来分选上述树脂片。
5.一种分选装置,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装置,包括:
照射连续X射线的X射线源;
树脂过滤器;
X射线检测器;以及
基于上述X射线检测器的检测数据分选上述树脂片的控制部,
上述树脂过滤器具有能够吸收比上述树脂片吸收的X射线更多的X射线的厚度,
上述控制部包含存储部和运算部,该存储部预先存储向不含溴且用与上述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数据,该运算部通过比较透过了上述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上述数据来分选上述树脂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选装置,其中:
上述过滤器作为移动上述树脂片的传送装置中的为了移动上述树脂片而搭载的部件来使用。
7.一种分选方法,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
检测从X射线源照射的连续X射线中的、透过了含有溴的第一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
检测透过了含有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的第二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
基于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检测到的透射强度和第一数据确定上述树脂片的预测厚度的工序,该第一数据表示向不含溴且用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上述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
基于第二数据和上述预测厚度确定关于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应该检测到的预测透射强度的工序,该第二数据表示向上述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与上述试验片的厚度的关系;以及
通过比较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检测到的透射强度和上述预测透射强度,分选上述树脂片的工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选方法,其中:
作为导出上述第一数据的工序,还包括:准备形成为厚度不同的多个上述试验片的工序;以及通过向上述第一过滤器和上述试验片照射上述连续X射线而求出上述试验片的厚度与透射强度的关系的工序。
9.一种分选方法,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
检测透过了由钼形成的过滤器和不含溴且用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1的工序;
检测取代上述不含溴的树脂片的作为分选对象的树脂片的透射强度2的工序;
比较透射强度1和透射强度2的工序;以及
根据进行了上述比较的结果,分选上述树脂片的工序。
10.一种分选方法,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
检测透过了具有能够吸收比上述树脂片吸收的X射线更多的X射线的厚度的树脂过滤器和不含溴且用树脂形成的试验片的连续X射线的透射强度3的工序;
检测取代上述不含溴的树脂片的作为分选对象的树脂片的透射强度4的工序;
比较透射强度3和透射强度4的工序;以及
根据进行了上述比较的结果,分选上述树脂片的工序。
11.一种分选方法,是根据溴的有无分选树脂片的分选方法,包括:
检测从X射线源照射的连续X射线中的、透过了含有溴的第一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
检测透过了含有在比溴的X射线吸收端高的能量侧具有X射线吸收端的元素的第二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工序;以及
通过对表示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和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和上述树脂片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的关系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分选上述树脂片的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选方法,其中:
上述基准数据是由不含溴且用与上述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厚度不同的多个试验片得到的第一数据和由含有一定量的溴且用与上述树脂片相同的树脂形成的厚度不同的多个其它试验片得到的第二数据;
作为导出上述第一数据的工序,包括:检测向上述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1的工序、检测向上述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2的工序、以及求出上述透射强度1与上述透射强度2的关系的工序;
作为导出上述第二数据的工序,包括:检测向上述其它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一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X射线的透射强度3的工序、检测向上述其它试验片照射透过了上述第二过滤器的X射线时的上述X射线的透射强度4的工序、以及求出上述透射强度3与上述透射强度4的关系的工序。
13.一种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用如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选方法制造循环利用树脂材料。
CN200910130662XA 2008-03-27 2009-03-27 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543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4439 2008-03-27
JP2008-084439 2008-03-27
JP2008084439 2008-03-27
JP2009-013294 2009-01-23
JP2009013294 2009-01-23
JP2009013294A JP5106433B2 (ja) 2008-03-27 2009-01-23 選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3819A true CN101543819A (zh) 2009-09-30
CN101543819B CN101543819B (zh) 2012-12-19

Family

ID=4111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0662XA Active CN101543819B (zh) 2008-03-27 2009-03-27 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06433B2 (zh)
CN (1) CN101543819B (zh)
DE (1) DE102009013389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111A (zh) * 2012-01-31 2013-07-31 X射线精密有限公司 X射线检查装置
CN105424730A (zh) * 2014-09-17 2016-03-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树脂片的挑选方法以及树脂片的挑选装置
CN105438738A (zh) * 2015-11-14 2016-03-30 合肥天之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类蔬果货物自动分拣控制系统
CN106426646A (zh) * 2016-11-03 2017-02-22 曹姣风 塑料片色选分类装置
CN106950230A (zh) * 2016-01-06 2017-07-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计算方法、判定方法、挑选方法以及挑选装置
CN111871863A (zh) * 2020-08-06 2020-11-03 湖州霍里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x光源的物料识别系统、识别方法及智能分选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7623B1 (ko) * 2009-02-13 2013-11-1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라스틱의 선별 방법 및 선별 장치
JP5562193B2 (ja) * 2010-09-28 2014-07-30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アルミニウム協会 アルミ合金判別方法および選別設備
JP5832889B2 (ja) * 2011-12-28 2015-12-16 株式会社アーステクニカ アルミ合金判別方法と判別装置および選別設備
JP6399967B2 (ja) * 2014-09-17 2018-10-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樹脂片の選別方法及び樹脂片の選別装置
CN107192723B (zh) * 2016-03-14 2019-12-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使用x射线的被检查对象物的判定装置以及判定方法
CN115138591B (zh) * 2022-09-01 2023-01-03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 一种基于x射线输送带异物在线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1176A (ja) 1974-09-11 1976-03-17 Nippon Electric Co Pataankeiseihoho
JPS58191959A (ja) * 1982-05-06 1983-11-09 Houseki Rigaku Kenkyusho:Kk 物体組成判別法
JP2599368B2 (ja) * 1986-03-03 1997-04-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X線による被測定物の非破壊測定方法
JPH0668779B2 (ja) * 1987-02-13 1994-08-3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リネン計数識別装置
JPH01250743A (ja) * 1988-03-30 1989-10-05 Narumi China Corp 高精度密度測定方法
CN1012140B (zh) * 1989-08-23 1991-03-27 董晢年 固体混合物中单一物质分选机
CN2061284U (zh) * 1990-03-20 1990-08-29 湘潭市四维应用技术研究所 放射性透射法物料识别分选仪
US5081660A (en) 1990-06-06 1992-01-14 Yokio Fujisaki High resolution x-ray imaging system with energy fluctuation restricting filters
US5260576A (en) 1990-10-29 1993-11-09 National Recovery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eparation of materials using penetrat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DE69908751T2 (de) 1998-08-04 2004-05-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öntgenstrahlung-prüfungsvorrichtung enthaltend ein einstellbares röntgenstrahlungsfilter
EP1069429B2 (en) 1999-07-16 2011-10-19 Konica Corporation X-ray image radiographing method
DE10354777B4 (de) * 2003-11-21 2008-03-27 Sult Gmbh Sortiereinrichtung zum Sortieren von unterschiedlichen Stoffen
WO2008126892A1 (ja) * 2007-04-11 2008-10-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樹脂中Br検出方法、樹脂分別装置、および再生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111A (zh) * 2012-01-31 2013-07-31 X射线精密有限公司 X射线检查装置
CN105424730A (zh) * 2014-09-17 2016-03-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树脂片的挑选方法以及树脂片的挑选装置
CN105424730B (zh) * 2014-09-17 2018-07-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树脂片的挑选方法以及树脂片的挑选装置
CN105438738A (zh) * 2015-11-14 2016-03-30 合肥天之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类蔬果货物自动分拣控制系统
CN105438738B (zh) * 2015-11-14 2018-08-07 合肥天之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类蔬果货物自动分拣控制系统
CN106950230A (zh) * 2016-01-06 2017-07-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计算方法、判定方法、挑选方法以及挑选装置
CN106950230B (zh) * 2016-01-06 2020-01-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计算方法、判定方法、挑选方法以及挑选装置
CN106426646A (zh) * 2016-11-03 2017-02-22 曹姣风 塑料片色选分类装置
CN111871863A (zh) * 2020-08-06 2020-11-03 湖州霍里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x光源的物料识别系统、识别方法及智能分选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13389B4 (de) 2018-12-13
DE102009013389A1 (de) 2009-10-29
JP2009255049A (ja) 2009-11-05
JP5106433B2 (ja) 2012-12-26
CN101543819B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3819B (zh) 分选装置、分选方法和循环利用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0422769C (zh) 利用核共振荧光成像的自适应材料扫描
CN101151523B (zh) 在用于材料检测和成像的非侵入式集装箱检查中具有核共振荧光的接近单色的和可调谐的光子源
AU2006252235B2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Object Using Multi-Energy Radiations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74007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quid safety-detection by backscatter with a radiation source
US7724869B2 (en) Detector array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AU2006200561A1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Discriminating Materials by Employing Fast Neutron and Continuous Spectral X-ray
JP5463909B2 (ja) 樹脂中Br検出方法、樹脂分別装置、および再生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US20080181357A1 (en) Combined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nuclear resonance fluorescence cargo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49661A (zh) 一种在线检测皮带上煤炭灰分的方法
KR20020092809A (ko) X선 이물 검출 장치 및 x선 이물 검출 방법
EP2889610B1 (en) Dual isotope nuclear resonance fluorescence for isotope identification, assay and imaging with mono-energetic gamma-ray sources
CN102269718A (zh) 一种x射线灰分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3281354B (zh) 基于中子与x射线的危险品检测装置及方法
Postma et al. Non-destructive analysis of objects using neutron resonance capture
Fukuda et al. The analysis of interface emulsion detector for the OPERA experiment in JAPAN Scanning facility
CN102109607A (zh) 快中子探测方法、物质识别方法及中子探测器
US20160091412A1 (en)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nd imaging wax deposition and simultaneous corrosion and wax deposit determination in pipelines
CN102608651B (zh) 中子探测器
KR102025662B1 (ko) 중성자선 및 엑스선 검출 가능한 방사선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JP5438809B2 (ja) 選別装置および選別方法
CN202230038U (zh) 一种x射线煤灰分测量装置
KR102110211B1 (ko) 동기화 신호를 이용하여 검사대상체의 영상 정보 획득을 하는 비파괴 검사 시스템
US7686510B2 (en) Structure for a rod radiation source and its calibration phantom
Klein et al. Prototype detector for ultrahigh energy neutrino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