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9736B -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9736B
CN101539736B CN2009101190036A CN200910119003A CN101539736B CN 101539736 B CN101539736 B CN 101539736B CN 2009101190036 A CN2009101190036 A CN 2009101190036A CN 200910119003 A CN200910119003 A CN 200910119003A CN 101539736 B CN101539736 B CN 101539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roller
sheet material
roller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90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9736A (zh
Inventor
井峯良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39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9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9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97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8Jam, error detection, e.g. double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69Calibration, test runs, test pri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使得即使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机制不熟悉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地对部件辊进行操作检查。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包括多个部件辊的片材运送机构。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的CPU从所述多个部件辊中选择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然后,该CPU确定经过所选择的部件辊的片材运送路径。此外,该CPU控制该片材运送机构使得片材沿着所确定的运送路径运送。在片材沿着该运送路径运送的同时,该CPU检测该片材的运送状态。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具有包括多个部件辊(component rollers)的片材运送机构的复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商用复印机等装置的维护由派遣到例如安装有该装置的办公室的服务人员来进行。
维护工作包括设置在该装置中的作为耗材的部件辊的更换,以及在更换部件辊后,服务人员检查是否各个新的部件辊均正常操作。
通常通过配置用于使新的部件辊能够在装置中操作的设置然后使该部件辊实际操作来实现该检查。服务人员对复印机等的用于操作更换后的新的部件辊的机制非常熟悉,从而该服务人员能够基于其技术知识、根据所述新的部件辊及该部件辊的位置来配置适当的设置(参见日本专利特开第2007-072118号公报)。
如今,人们期望:对甚至商用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进行配置,使得用户自身也能够容易地执行部件辊的更换。
然而,并非所有的普通用户都像所有的服务人员那样对复印机等装置的用于操作更换后的新的部件辊的机制非常熟悉,因此一些用户难以配置用于检查新的部件辊的操作的适当的设置。
例如,在更换构成例如复印机中的片材运送路径的多个部件辊的情况下,难以判断用于检查确认部件辊的操作的对片材进给器、翻转路径等的设置与所述多个部件辊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得即使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机制不熟悉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地对部件辊执行操作检查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 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包括多个部件辊的片材运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选择单元,其被构造成从所述多个部件辊中选择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确定单元,其被构造成确定经过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部件辊的片材运送路径;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片材运送机构,使得片材沿着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运送路径运送;以及感测器单元,其被构造成感测所述部件辊的更换,并且其中,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由所述感测器单元感测到更换的所述部件辊,作为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具有包括多个部件辊的片材运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步骤,从所述多个部件辊中选择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确定步骤,确定经过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所述部件辊的片材运送路径;控制步骤,控制所述片材运送机构,使得片材沿着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所述运送路径运送;以及感测步骤,感测所述部件辊的更换,并且其中,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在所述感测步骤中感测到更换的所述部件辊,作为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
根据本发明,对包括作为操作检查对象的部件辊的运送路径进行自动地设置。因此,即使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机制不熟悉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地对更换后的部件辊进行操作检查。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控制器的框图。
图4是操作部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5是其上显示有通常的复印操作模式下的待机画面的液晶操作屏的示意图。
图6是其上显示有部件更换状态画面的液晶操作屏的示意图。
图7是其上显示有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的液晶操作屏的示意图。
图8是在对用于部件辊操作检查的设置进行配置中使用的配置表的示例的图。
图9是显示部件辊操作检查的结果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0是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虚线表示为对部件辊执 行操作检查而确定的运送路径。
图11是由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操作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虚线表示为对与图10中作为操作检查对象的部件辊不同的部件辊执行操作检查而确定的运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图。图2是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由扫描仪部10和打印机部20构成。
在扫描仪部10中,当用户操作操作部140来给出用于开始从原稿读取图像的指令时,由片材进给辊950从自动进稿器142进给的原稿被依次地带到稿台玻璃901上。
用从例如由卤素灯实现的原稿照明灯902中发射出的照明光来照射放置在稿台玻璃901上的原稿,并且通过在副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扫描镜903、904和905将来自该被照射的原稿的反射光导向摄像元件单元906。
摄像元件单元906由摄像元件908(例如由CCD实现)、成像透镜907(通过该成像透镜907将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908上)以及用于驱动摄像元件908的驱动器909构成。
来自摄像元件908的图像输出信号被转换成例如8位数字数据,并随后被输入到控制器30。控制器30包括微计算机和图像处理部,并且根据来自人机接口设备940的指令进行下文将描述的图像形成操作。
在打印机部20中,为了图像形成操作,预曝光灯912将残留在感光鼓910上的剩余电荷去除,随后,一次静电起电器913使感光鼓910的表面均匀地带电。在这种状态下,基于由控制器30处理的图像数据,用来自曝光单元917的半导体激光束照射感光鼓910以进行曝光,由此在感光鼓 9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设备918将该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在该调色剂图像被转移到片材上之前,预转印充电器919对显影在感光鼓910上的该调色剂图像施加高电压。
另一方面,从手动片材进给托盘920以及片材进给器922、924、942和944中的一个进给的片材,通过驱动运送辊921以及片材进给辊923、925、943和945中的相关的一个而被运送到运送路径中。
被运送到该运送路径中的片材在配准辊926处被暂时停止,然后以与形成在感光鼓910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相同步的定时,被运送通过感光鼓910与转印充电器927之间。
由此,形成在感光鼓91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在该片材上,并且分离充电器928将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该片材与感光鼓910分离开。此外,清洁器911将没有被转印到该片材上的、残留在感光鼓910的表面上的剩余调色剂收集起来。
运送带929将与感光鼓910中分离开的片材运送到定影设备930,并且例如利用热来将该片材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通过挡板931的切换操作,将已经通过定影设备930的该片材选择性地导入通向片材排出辊对941的运送通道或者通向中间托盘937的运送通道。
当选择了通向中间托盘937的运送通道时,运送辊对933至936在翻转该片材(用于多重叠打印)或者不翻转片材(用于双面打印)之后,将该片材运送到中间托盘937。已经运送到中间托盘937的该片材被再进给辊938再次运送到配准辊926,并且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图像形成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3对控制器30进行描述。
控制器30连接到扫描仪部10和打印机部20,并且包括用于控制该装置的整体操作的CPU 1201。
CPU 1201将存储在HDD 1204中的控制程序载入RAM 1202,并且执行预定的处理。RAM 1202是CPU 1202为了进行工作而使用的系统工作存储器。RAM 1202还暂时地存储图像数据。ROM 1203存储系统引导程序。HDD 1204存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图像数据等。
操作部接口1206给操作部(UI:用户接口)140提供接口,并且向操作部140输出要在操作部140上显示的图像数据。操作部接口1206还将由用户经由操作部140输入的信息输出给CPU 1201。
网络接口1210连接到LAN 3300上,用于与输出图像相关的各种数据和与装置控制相关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此外,网络接口1210根据经由操作部140进行的用户输入操作,从网络上的主机1100和输出图像数据管理装置(未示出)接收输出图像数据,并且进行图像输出。
调制解调器1250连接到公共通信线路(WAN)1251,用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声音输入和输出单元500进行用于向扬声器输出声音以及向手持送受话机输入和输出声音的控制。
无线LAN 1270连接到通过无线电1252连接的外围装置1253(例如数码照相机和PC),用于与输出图像相关的各种数据和与装置控制相关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1208提供用于与扫描仪部10和打印机部20中的各个的CPU(未示出)通信的接口。此外,通过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1208发出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用于对各种辊进行操作检查的、用于片材运送控制的指令。
计时器1211用于执行针对该图像形成装置和控制器30的时间设置,并且以预定的时间间隔生成中断。上述设备布置在系统总线1207上,并且系统总线1207和用于高速传输图像数据的图像总线2008由作为用于转换数据结构的总线桥的图像总线接口(I/F)1205相互连接。
图像总线2008由PCI总线、IEEE 1394总线等实现。在图像总线2008上布置有:RIP 1260、设备接口1220、扫描仪图像处理部1280、打印机图像处理部1290、图像旋转部1230以及图像压缩器1240。
RIP(光栅图像处理器)1260将PDL编码扩展为位图图像。设备接口1220将控制器30连接到扫描仪部10、打印机部20等,以进行图像数据的同步到异步或异步到同步的转换。
扫描仪图像处理部1280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及编辑。打印机图像处理部1290对要由打印机20打印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分辨率变 换等。
图像旋转部1230旋转图像数据。图像压缩器1240对使用JEPG的多值图像数据以及使用JBIG、MMR或MH的二值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或者扩展。
下面,将参照图4对操作部140进行描述。
如图4所示,在操作部140上布置有:液晶操作屏2301、开始键2302、停止键2303、十个键2306、清除键2305、重置键2304等等。
液晶操作屏2301例如由液晶屏和触摸屏的组合而构成。在液晶操作屏2301上显示有:设置、软键(soft keys)等。开始键2302是用于发出开始复制操作等的指令的硬键(hard key)。开始键2302并入了绿色的LED和红色的LED,并且绿色的LED亮灯表示能够开始,红色的LED亮灯表示不能开始。
停止键2303是用于停止操作的硬键。还将所述十个键2306,清除键2305和复位键2304设置为一硬键组。
图5示出了其上显示有普通复印操作模式下的待机画面的液晶操作屏2301。图5中所示的待机画面是在当将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时检测到没有要更换的辊的情况下显示的标准画面。
在该待机画面上布置有操作模式选择键,即:复印键2420、发送键2421、盒(BOX)键2422以及扫描键2423。当这些操作模式选择键中的一个被按下时,待机画面切换到用于与被按下的键相关联的模式的画面。
此外,在该待机画面上布置有:设置显示部2411、缩放软键组2412、分拣器(sorter)键2414、双面打印键2415、片材选择键2416、浓度指定键组2417、应用模式键2418以及文本/照片键2419。
在设置显示部2411中,显示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当前操作状态、当前设置的缩放倍率、片材类型以及份数。缩放软键组2412包括100%倍率键、放大键、缩小键以及缩放键,作为复印中与缩放倍率相关的软键。
按下100%倍率键以将复印缩放倍率设置为100%。按下缩小键和放大键以分别进行固定比率的缩小和放大。按下缩放键以1%为步长来执行非固定比率的缩小和放大。
分拣器键2414用来指定处理打印的片材的方法。双面打印键2415用来为原稿或者输出方法指定双面打印。片材选择键2416用来进行向用于指定打印片材的尺寸、颜色、材料等的画面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使用片材选择键2416选择的片材来执行进送控制。
浓度指定键组2417用来调整所读取的图像或者所打印的图像的浓度。应用模式键2418用来进行向应用模式画面的转换。
图6示出了其上显示有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的液晶操作屏2301。当将图像形成装置通电并检测到辊更换时,在液晶操作屏2301上显示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
在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上布置有:检出辊显示框3003,用于显示已被检测出其更换的辊的列表;状态显示框3002,各自表示是否需要操作检查;以及复选框3004,用于选择要经受操作检查的辊。
此外,在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上布置有:操作检查按钮3005,用于给出执行操作检查的指令并显示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以及取消按钮3006,用于切换到通常操作。
为了选择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可以在图6中的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中显示如图2所示的装置的剖面,以替代已检测出其更换的辊的列表。
图7示出了其上显示有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4001的液晶操作屏2301。
当通过在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上的相关联的复选框3004中输入复选标记来选择要检查其操作的辊、然后按下操作检查按钮3005时,显示用于确定包括所选择的辊的运送路径的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4001。
在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4001上布置有:片材进给器设置显示框4002、单面/双面打印设置显示框4003、排出器设置显示框4004以及打印片材数量显示框4005。此外,还布置有确认按钮4006,该确认按钮4006用于给出用于基于使用框4002、4003、4004以及4005配置的设置来执行操作检查的指令。
图8示出了在对用于部件辊操作检查的设置进行配置中使用的配置表 的示例。
该配置表预先确定所述各个部件辊和与其相关联的运送路径之间的关系。该配置表被记录并存储在诸如RAM 1202的存储单元中。
在图8的示例中,以阴影的方式示出与用于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相关联的框,所述用于操作检查的部件辊是通过在图6的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中、在与所述用于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相关联的各相应复选框3004中输入复选标记而选择的。
例如,对于片材进给辊3,通过“片材进给器设置”指定“片材进给器3”,通过“单面/双面打印设置”指定“单面”,通过“片材排出器设置”指定“片材排出托盘1”。
如上所述,在通过以使该片材经过在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中选择的各个部件辊的方式运送该片材来执行操作检查的过程中,将用于操作该部件辊的设置以表的形式记录并存储在RAM 1202中。
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该表,并且部件辊和与这些部件辊相关联的设置决不限于图8中所示的示例。
图9示出了显示部件辊操作检查的结果的画面的示例。
在与图6中的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相对应的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将对所选择的部件辊中的各个执行操作检查的结果在相关联的操作复选框5002(对应于图6中的状态显示框3002)中显示为“OK”或者“NG”。
此外,在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设置有:确认按钮5004,用于表示对操作检查的结果的确认并终止该检查操作;以及复查按钮5003,用于当在任一操作复选框5002中显示有“NG”时,发出执行复查的指令。
图10是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虚线表示为了执行部件辊操作检查而确定的运送路径990。
在图10中,以阴影的方式示出与用于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相对应的部件,所述用于操作检查的部件辊是通过使用图6中的部件更换状态显示画面3001上的相关联的复选框3004而选择的,并且将运送路径990配置成使片材经过这些部件辊。
可以在液晶操作屏2301上显示其中运送路径990如上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面图,以替代图7中的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4001。
图12是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虚线表示为了对与图10中用阴影表示的部件辊不同的部件辊执行检查操作而确定的运送路径991。
在本示例中,指定“运送辊1”和“排出辊对”作为用于操作检查的对象部件辊。在图10和12中,通过向相关部件名称进一步添加标号来显示部件,以便于理解对本实施例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11描述由本实施例的该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操作检查处理。在本实施例的操作检查处理中,自动设置经过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的运送路径。CPU 1201基于从存储单元(即ROM 1203或者HDD1204)载入RAM 1202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图11中的操作检查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01中,CPU 1201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在本实施例中,该判断是基于来自用于检测部件辊更换的更换检测单元(未示出)的信号(检测结果)而进行的。
作为另选或者附加的方案,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部140指定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以使得CPU 1201基于该输入信息来判定该部件辊需要操作检查。
如果CPU 1201判定存在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2;而如果不存在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1,在步骤S1011中,执行通常的图像形成操作。
在步骤S1002中,基于步骤S1001中的存在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的判定,CPU 1201控制操作部接口1206在液晶操作屏2301上显示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见图6)。如上所述,在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上显示有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的列表以及上述元件等。
接下来,在步骤S1003中,CPU 1201根据显示在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上的列表,接受对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的选择。所述对部件辊的选择由对设置在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上的复选框3004中的要选择的复选框进行选中操作的用户来进行。
然后,在步骤S1004中,CPU 1201判断是否部件更换状态画面3001上的操作检查按钮3005已经被按下。如果操作检查按钮3005已经被按下,则CPU 1201判定已经指定需要操作检查的部件辊,接着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5。
在步骤S1005中,CPU 1201通过参照图8中示出的配置表中的信息,读出与在步骤S1004中所确定的部件辊相关联的设置,并且基于所读出的设置确定运送路径。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6。
在步骤S1006中,CPU 1201控制操作部接口1206以在液晶操作屏2301上显示图7中所示的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4001,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7。
在步骤S1007中,CPU 1201判断操作检查作业配置画面4001上的确认按钮4006是否已经被按下。如果确认按钮4006已经被按下,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8。
在步骤S1008中,CPU 1201控制包括该部件辊的运送机构,使得沿着基于步骤S1005中所确定的操作检查作业设置而确定的运送路径来进行片材进给、运送以及排出。
此时,CPU 1201通过布置在该运送路径上的各种感测器(未示出)检测诸如运送定时和复查次数的片材运送状态。然后,CPU 1201进行该检测的结果与相关联的阈值之间的比较,以判断是否正常地进行了片材运送。通过这些操作,CPU 1201检查该部件辊的操作。
接下来,在步骤S1009中,CPU 1201控制操作部接口1206,以将示出在步骤S1008中所获得的、与各部件辊相关联的操作检查结果的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见图9)显示在液晶操作屏(显示部)2301上。
当部件辊的操作正常时,在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的操作检查字段5002中的相关联的字段中显示“OK”;而当部件辊的操作不正常时,在操作检查字段5002中的相关联的字段中显示“NG”。此外,当在步骤S1008中获得的操作检查结果至少包括一个显示为“NG”的结果时,即当至少一个部件辊的操作不正常时,CPU 1201控制操作部接口1206以在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显示复查按钮5003。
然后,在步骤S1010中,CPU 1201判断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的确认按钮5004是否已经被按下。如果确认按钮5004已经被按下,则终止该处理;而如果确认按钮5004未被按下,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2。
在步骤S1012中,CPU 1201判断复查按钮5003是否已经被按下。如果复查按钮5003已经被按下,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3。
在步骤S1013中,CPU 1201在与步骤S1008中为操作检查而配置的设置相同的条件下,再次执行部件辊操作检查,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4。
在步骤S1014中,CPU 1021判断复查按钮5003被按下的次数是否已经达到预定数量。如果复查按钮5003被按下的次数未达到该预定数量,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5;而如果复查按钮5003按下的次数已经达到该预定数量,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7。
在步骤S1017中,CPU 1021判断在步骤S1013中得到的操作检查结果是否包括至少一个显示为“NG”的结果,即是否至少一个部件辊的操作不正常。如果至少一个部件辊的操作不正常,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8;而如果所有部件辊的操作都正常,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015。
在步骤S1018中,CPU 1201控制操作部接口1206,以在例如液晶操作屏2301上显示服务呼叫指示。
在步骤S1015中,与步骤S1009类似,CPU 1201控制操作部接口1206,以将示出在步骤S1013中获得的操作检查结果的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见图9)显示在液晶操作屏2301上。
此外,当步骤S1013中获得的操作检查结果包括至少一个显示为“NG”的结果时,即当至少一个部件辊的操作不正常时,CPU 1201控制操作部接口1206,以在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显示复查按钮5003。
然后,在步骤S1016中,CPU 1201确定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的确认按钮5004是否已经被按下。如果确认按钮5004已经被按下,则终止该操作检查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操作检查结果显示画面5001上的确认按钮5004未被按下,则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2,并且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相同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存在作为操作检查对象的多个部件辊时,有时不可能通过单一的运送路径对所有的部件辊进行操作检查。
在这种情况下,以使要进给片材的数量达到最小的方式设置多个运送路径,以抑制片材的消耗。
例如,如果参照图10和图12描述的所有部件辊同时作为操作检查的对象,则不可能仅通过进给单个片材而对所有部件辊进行操作检查。
为此,当这些部件辊同时作为操作检查的对象时,通过以使一个片材从片材进给器3(942)进给而一个片材从手动片材进给托盘920进给的方式将片材进给操作划分成两个操作,来进行两次操作检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总计片材数量2是要进给片材的数量的最小值。
又例如,在图10中所示的运送路径990中,运送辊对4和排出辊对已各自被新的辊对更换。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排出辊对的运送路径和经过运送辊对4的运送路径没有被配置成两个独立的路径,而是被配置成单个路径。换句话说,确定运送路径,使得仅通过进给一个片材就能够执行部件辊操作检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自动配置经过作为操作检查对象的部件辊的运送路径,这使得即使用户不熟悉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机制,该用户仍能够容易地检查各个部件辊的操作。这样就使用户自身可以容易地更换部件辊。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到使用感光鼓等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到通过将墨水从小喷嘴阵列喷到片材上来直接在该片材上打印图像的喷墨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应当理解,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将其中存储有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并使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例 的功能,并且因此该程序代码和其中存储有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用于提供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软(注册商标)盘、硬盘、磁光盘、光盘(例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或者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或者,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该程序。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执行由计算机读出的程序代码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使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进行部分或全部的实际操作来实现。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到设置在插入到计算机的扩展板上的存储器中或写入到设置在连接至计算机的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中,然后使设置于扩展板或扩展单元中的CPU等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进行部分或全部的实际操作。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8年3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067881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包括多个部件辊的片材运送机构,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其被构造成从所述多个部件辊中选择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
确定单元,其被构造成确定经过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部件辊的片材运送路径;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片材运送机构,使得片材沿着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运送路径运送;以及
感测器单元,其被构造成感测所述部件辊的更换,并且
其中,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由所述感测器单元感测到更换的所述部件辊,作为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其被构造成,当片材沿着所述运送路径运送时,检测该片材的运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检查单元,其被构造成,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运送状态来检查所选择的部件辊的操作,以及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成显示由所述检查单元对所述部件辊进行的操作检查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需要设置多个运送路径时,所述确定单元以使要进给片材的数量达到最小的方式配置所述运送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被构造成存储示出所述多个部件辊与用于针对所述多个部件辊中的各个部件辊确定运送路径的设置之间关系的配置表,并且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配置表来确定片材运送路径。
6.一种控制具有包括多个部件辊的片材运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步骤,从所述多个部件辊中选择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
确定步骤,确定经过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所述部件辊的片材运送路径;
控制步骤,控制所述片材运送机构,使得片材沿着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所述运送路径运送;以及
感测步骤,感测所述部件辊的更换,并且
其中,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在所述感测步骤中感测到更换的所述部件辊,作为要经受操作检查的部件辊。
CN2009101190036A 2008-03-17 2009-03-17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97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7881A JP5264229B2 (ja) 2008-03-17 2008-03-17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8067881 2008-03-17
JP2008-067881 2008-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9736A CN101539736A (zh) 2009-09-23
CN101539736B true CN101539736B (zh) 2011-08-10

Family

ID=40973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90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9736B (zh) 2008-03-17 2009-03-17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32521A1 (zh)
EP (1) EP2107426A1 (zh)
JP (1) JP5264229B2 (zh)
KR (1) KR101042842B1 (zh)
CN (1) CN101539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1286B2 (ja) * 2014-05-21 2018-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83180B2 (ja) * 2016-07-29 2019-10-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521A (en) * 1998-03-05 1999-08-31 Xerox Corporation Xerographic xerciser including a hierarchy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art replacement and failure
EP1109395A2 (en) * 1999-12-16 2001-06-2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image quality based diagnostics and remediation of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s
CN1749871A (zh) * 2004-09-16 2006-03-22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41323B1 (ko) * 1999-11-20 2002-06-21 윤종용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칼라 인쇄기의 용지 이송 제어방법
KR100331338B1 (ko) * 2000-05-22 2002-04-03 윤종용 인쇄기의 교환용 부품의 교신방법
JP2003244375A (ja) * 2002-02-18 2003-08-29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5083A (ja) *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48714A (ja) * 2002-10-31 2004-05-27 Seiko Epson Corp 機器調整装置および機器の調整方法
JP4101074B2 (ja) * 2003-02-03 2008-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38845B2 (ja) * 2004-04-21 2010-09-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故障診断方法および故障診断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5335164A (ja) * 2004-05-26 2005-12-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6189786A (ja) * 2004-12-06 2006-07-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326844A (ja) * 2005-05-23 2006-12-07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装置
JP4641469B2 (ja) * 2005-09-06 2011-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7756428B2 (en) * 2005-12-21 2010-07-13 Xerox Corp. Media path diagnostics with hyper module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521A (en) * 1998-03-05 1999-08-31 Xerox Corporation Xerographic xerciser including a hierarchy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art replacement and failure
EP1109395A2 (en) * 1999-12-16 2001-06-2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image quality based diagnostics and remediation of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s
CN1749871A (zh) * 2004-09-16 2006-03-22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45091A 2001.09.07
JP特开2005-309078A 2005.11.0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32521A1 (en) 2009-09-17
JP5264229B2 (ja) 2013-08-14
JP2009223025A (ja) 2009-10-01
KR101042842B1 (ko) 2011-06-17
CN101539736A (zh) 2009-09-23
EP2107426A1 (en) 2009-10-07
KR20090099493A (ko) 2009-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7677B (zh) 打印处理装置和打印处理方法
CN100535795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22534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giving notification of error in apparatus to develop user and service person's awareness
CN104228366B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451065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063010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135393A (zh) 检查设备和检查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090125841A1 (en) Operation panel and 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H112124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1025602A (zh) 图像形成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程序产品
CN10102560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2716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13565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3973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US91311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grouping documents for aggregate printing
CN102035970B (zh) 显示装置以及搭载有显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电子设备
CN102164215A (zh) 操作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72088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2009124519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08406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72565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150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088418A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H0131036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H0580609A (ja) 複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