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1880B -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1880B
CN101531880B CN 200910071906 CN200910071906A CN101531880B CN 101531880 B CN101531880 B CN 101531880B CN 200910071906 CN200910071906 CN 200910071906 CN 200910071906 A CN200910071906 A CN 200910071906A CN 101531880 B CN101531880 B CN 101531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anate
parts
epoxy resin
resin
bimalei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719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1880A (zh
Inventor
赵颖
刘晓辉
张大勇
朱金华
王刚
李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 2009100719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1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1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1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8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胶粘剂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耐高温胶粘剂存在的耐热性能差、介电性能低、粘接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胶黏剂由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内增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催化剂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一、将环氧树脂和内增韧酚醛树脂预反应得到预聚体树脂B;二、将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催化剂预反应得到预聚体C;三、将预聚体C和预聚体B预反应制得本发明胶粘剂。本发明配方合理,所制备的胶粘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介电性能、粘接性能和固化工艺性能,可用做耐高温、高介电性能复合材料的粘接,也可用做基体树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领域;具体涉及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ismaleimide triazine,简称BT树脂)体系综合了氰酸酯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优点,具有高介电性能、优异的耐热性能和宽频介电性能,成为目前发展迅速的树脂体系。目前在国外已被成功应用在雷达天线罩、飞机机身结构材料、高频电路板、微波装置的制造。国内目前已将其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造,但缺乏用于粘接这些高性能复合材料的胶粘剂,使用的胶粘剂多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体系为主,体系的耐热性和介电性能均已不能满足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粘接。而以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或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做为胶粘剂应用,存在脆性较大的问题,剥离强度很低。目前,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增韧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采用橡胶弹性体(如活性端基液体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等)进行增韧;
(2)与热塑性树脂(如聚砜、聚醚砜、聚醚酰亚胺等)共混形成(半)互穿网络进行增韧;
(3)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烯丙基化合物等)。
采用橡胶弹性体增韧时,考虑橡胶耐热性和介电性能不足的问题,加入量都控制在5%左右,少量橡胶弹性体的加入虽然对基体树脂韧性(冲击强度)有一定改善,但对胶粘剂的剥离强度贡献不大。热塑性树脂加入量可达到15%以上,对胶粘剂韧性有一定贡献,但制成的胶膜室温缺乏粘性,配成胶液则需采用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等有毒溶剂,不便于施工应用。采用普通的烯丙基化合物如烯丙基双酚A等虽可克服上述耐热性、介电性能、粘接工艺存在的不足,但由于自身缺乏韧性,改性树脂剥离强度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耐高温胶粘剂存在的耐热性能差、介电性能低、粘接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按重量份数比由100份氰酸酯树脂、40~8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0~6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10~40份环氧树脂和0.5~3份催化剂制成。
本发明中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氰酸酯树脂、40~8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0~6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10~40份环氧树脂和0.5~3份催化剂;二、将环氧树脂和内增韧酚醛树脂加入反应器中,在80℃~130℃温度下预反应10~60min得到预聚体树脂B;三、将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催化剂在90℃~170℃温度下预反应30~120min得到预聚体C;四、将预聚体C和预聚体B在80℃~130℃下预反应30~80min;即得到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
上述的氰酸酯树脂为双酚A氰酸酯、双酚F氰酸酯、双酚M氰酸酯、酚醛氰酸酯、环戊二烯氰酸酯、二(4-氰酸酯基苯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上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醚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砜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上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线型酚醛环氧树脂F-51、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680#、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上述的催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胺、三丁胺、2-乙基-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上述的内增韧酚醛树脂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a、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酚化合物、0.001~100份内增韧改性剂、0.1~10份酸性催化剂和60~100份甲醛加入到反应器中,在80~100℃条件下反应1~6h,加入NaOH调节pH值在6.5~8;然后用70~100℃的热水洗涤三次,再经减压蒸馏得到改性酚醛树脂A;b、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改性酚醛树脂A溶解于100~300份有机溶剂中,再按重量份数比加入20~50份碱性催化剂,然后在20~80℃温度下,20~120min内按重量份数比滴入30~90份不饱和化合物,滴加结束后保持在20~100℃温度下搅拌反应2~8h,过滤,水洗三至五次,再进行减压蒸馏后得到内增韧酚醛树脂。其中步骤a中所述的内增韧改性剂为腰果酚、桐油、梓油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a中所述的酚化合物为烯丙基苯酚、苯酚及其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所述的酸性催化剂是盐酸、硫酸、草酸、苯磺酸及其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b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b中所述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丙基氯、烯丙基溴、溴丙炔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b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丙酮、丁酮、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在酚醛树脂中引入柔性链段和不饱和键,柔性链段由腰果酚、桐油或梓油提供,提高树脂的韧性,树脂中的不饱和键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共聚从而达到对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增韧改性的目的。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较高耐热性能,其耐热温度≥230℃;
(2)具有较低的介电损耗和介电常数,其介电常数ε<3,tgδ<0.015;
(3)粘接性能较高,剥离强度明显提高,剥离强度(90°)≥0.8KN/m;
(4)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降低(固化温度为200℃,后处理温度为220℃)。
本发明配方合理,所制备的胶粘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介电性能、粘接性能和固化工艺性能,可用做耐高温、高介电性能复合材料的粘接,也可用做基体树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按重量份数比由100份氰酸酯树脂、40~8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0~6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10~40份环氧树脂和0.5~3份催化剂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中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按重量份数比由100份氰酸酯树脂、50~7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30~5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20~30份环氧树脂和1~2份催化剂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中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按重量份数比由100份氰酸酯树脂、6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4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25份环氧树脂和1.5份催化剂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的是:所述的氰酸酯树脂为双酚A氰酸酯、双酚F氰酸酯、双酚M氰酸酯、酚醛氰酸酯、环戊二烯氰酸酯、二(4-氰酸酯基苯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氰酸酯树脂为组合物时,各种氰酸酯树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不同的是: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醚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砜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不同。
本实施方式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组合物时,各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不同的是: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线型酚醛环氧树脂F-51、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680#、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不同。
本实施方式环氧树脂均为市售商品;其中环氧树脂为组合物时,各种环氧树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不同的是:所述的催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胺、三丁胺、2-乙基-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催化剂为组合物时,各种催化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不同的是:所述的内增韧酚醛树脂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a、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酚化合物、0.001~100份内增韧改性剂、0.1~10份酸性催化剂和60~100份甲醛加入到反应器中,在80~100℃条件下反应1~6h,加入NaOH调节pH值在6.5~8;然后用70~100℃的热水洗涤三次,再经减压蒸馏得到改性酚醛树脂A;b、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改性酚醛树脂A溶解于100~300份有机溶剂中,再按重量份数比加入20~50份碱性催化剂,然后在20~80℃温度下,20~120min内按重量份数比滴入30~90份不饱和化合物,滴加结束后保持在20~100℃温度下搅拌反应2~8h,过滤,水洗三至五次,再进行减压蒸馏后得到内增韧酚醛树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不同的是:步骤a中所述的内增韧改性剂为腰果酚、桐油、梓油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本实施方式内增韧改性剂为组合物时,各种内增韧改性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或九不同的是:步骤a中所述的酚化合物为烯丙基苯酚、苯酚及其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或九相同。
本实施方式酚化合物为组合物时,各种酚化合物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不同的是:步骤a中所述的酸性催化剂是盐酸、硫酸、草酸、苯磺酸及其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相同。
本实施方式酸性催化剂为组合物时,各种酸性催化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一不同的是:步骤b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碱性催化剂为组合物时,各种碱性催化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二不同的是:步骤b中所述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丙基氯、烯丙基溴、溴丙炔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不饱和化合物为组合物时,各种不饱和化合物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三不同的是:步骤b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丙酮、丁酮、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有机溶剂为组合物时,各种有机溶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中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氰酸酯树脂、40~8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0~6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10~40份环氧树脂和0.5~3份催化剂;二、将环氧树脂和内增韧酚醛树脂加入反应器中,在80℃~130℃温度下预反应10~60min得到预聚体树脂B;三、将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催化剂在90℃~170℃温度下预反应30~120min得到预聚体C;四、将预聚体C和预聚体B在80℃~130℃下预反应30~80min;即得到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氰酸酯树脂、50~7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30~5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20~30份环氧树脂和1~2催化剂。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氰酸酯树脂、6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4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25份环氧树脂和1.5份催化剂制成。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十六或十七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氰酸酯树脂为双酚A氰酸酯、双酚F氰酸酯、双酚M氰酸酯、酚醛氰酸酯、环戊二烯氰酸酯、二(4-氰酸酯基苯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十六或十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氰酸酯树脂为组合物时,各种氰酸酯树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八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醚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砜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八相同。
本实施方式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组合物时,各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九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线型酚醛环氧树脂F-51、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680#、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十九相同。
本实施方式环氧树脂均为市售商品;其中环氧树脂为组合物时,各种环氧树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二十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催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胺、三丁胺、2-乙基-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二十相同。
本实施方式催化剂为组合物时,各种催化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二十一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内增韧酚醛树脂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a、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酚化合物、0.001~100份内增韧改性剂、0.1~10份酸性催化剂和60~100份甲醛加入到反应器中,在80~100℃条件下反应1~6h,加入NaOH调节pH值在6.5~8;然后用70~100℃的热水洗涤三次,再经减压蒸馏得到改性酚醛树脂A;b、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改性酚醛树脂A溶解于100~300份有机溶剂中,再按重量份数比加入20~50份碱性催化剂,然后在20~80℃温度下,20~120min内按重量份数比滴入30~90份不饱和化合物,滴加结束后保持在20~100℃温度下搅拌反应2~8h,过滤,水洗三至五次,再进行减压蒸馏后得到内增韧酚醛树脂。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至二十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不同的是:步骤a中所述的内增韧改性剂为腰果酚、桐油、梓油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内增韧改性剂为组合物时,各种内增韧改性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或二十三不同的是:步骤a中所述的酚化合物为烯丙基苯酚、苯酚及其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或二十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酚化合物为组合物时,各种酚化合物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四不同的是:步骤a中所述的酸性催化剂是盐酸、硫酸、草酸、苯磺酸、苯磺酸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四相同。
苯磺酸烷基取代物为对甲苯磺酸或邻甲苯磺酸。
本实施方式酸性催化剂为组合物时,各种酸性催化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五不同的是:步骤b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碱性催化剂为组合物时,各种碱性催化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六不同的是:步骤b中所述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丙基氯、烯丙基溴、溴丙炔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不饱和化合物为组合物时,各种不饱和化合物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七不同的是:步骤b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丙酮、丁酮、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至二十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有机溶剂为组合物时,各种有机溶剂间可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九:本实施方式中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双酚A氰酸酯、50份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25份环氧树脂E-51和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二、将环氧树脂E-51和内增韧酚醛树脂加入反应器中,在130℃温度下预反应30min得到预聚体树脂B;三、将双酚A氰酸酯、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在170℃温度下预反应60min得到预聚体C;四、将预聚体C和预聚体B在120℃下预反应30min;即得到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
本实施方式中内增韧酚醛树脂的制备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a、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苯酚、20份腰果酚、1.2份盐酸和75份甲醛加入到反应器中,在98℃条件下反应2h,加入NaOH调节pH值在6.5~8;然后用80℃的热水洗涤三次,再经减压蒸馏得到改性酚醛树脂A;b、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改性酚醛树脂A溶解于100份正丁醇中,再按重量份数比加入40份氢氧化钠,然后在40℃温度下,60min内按重量份数比滴入80份烯丙基氯,滴加结束后保持在50℃温度下搅拌反应5h,过滤,水洗三至五次,再进行减压蒸馏后得到内增韧酚醛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本实施方式中内增韧酚醛树脂的制备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a、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苯酚、40份腰果酚、2份盐酸和83份甲醛加入到反应器中,在98℃条件下反应2h,加入NaOH调节pH值在6.5~8;然后用70℃的热水洗涤三次,再经减压蒸馏得到改性酚醛树脂A;b、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改性酚醛树脂A溶解于100份正丁醇中,再按重量份数比加入20份氢氧化钠,然后在40℃温度下,60min内按重量份数比滴入40份烯丙基氯,滴加结束后保持在50℃温度下搅拌反应5h,过滤,水洗三至五次,再进行减压蒸馏后得到内增韧酚醛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九和实施方式三十分别采用表1中序号1、序号2原料制备胶粘剂,将上述两实施例与对比例1、对比例2进行对比,其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各项性能的测试条件参照以下标准(方法):
1、剪切强度:测试参照HB5164拉伸剪切强度试验方法试样材料:LY12CZ铝合金。
2、剥离强度:测试参照GJB446-88胶粘剂9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试样材料:LY12CZ铝合金。
3、介电性能:测试采用波导短路法10GHz条件测试。
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组份质量配比
胶粘剂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九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 对比例1 对比例2
  双酚A氰酸酯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内增韧酚醛树脂(具体实施方式29)   1005030   10050 10050- 10050-
  内增韧酚醛树脂(具体实施方式30)环氧树脂F-51烯丙基novolak酚醛烯丙基双酚A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25--1   3025--1   -2530-1   -25-301
表2性能对比表
Figure G2009100719061D00101
由表1、表2数据对比可以看到,采用内增韧酚醛树脂改性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胶粘剂具有较高的介电性能,耐热性能、粘接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剥离强度提高明显。

Claims (9)

1.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按重量份数比由100份氰酸酯树脂、40~8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0~6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10~40份环氧树脂和0.5~3份催化剂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氰酸酯树脂为双酚A氰酸酯、双酚F氰酸酯、双酚M氰酸酯、酚醛氰酸酯、环戊二烯氰酸酯、二(4-氰酸酯基苯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线型酚醛环氧树脂F-51、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680#、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胺、三丁胺、2-乙基-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增韧酚醛树脂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a、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酚化合物、0.001~100份内增韧改性剂、0.1~10份酸性催化剂和60~100份甲醛加入到反应器中,在80~100℃条件下反应1~6h,加入NaOH调节pH值在6.5~8;然后用70~100℃的热水洗涤三次,再经减压蒸馏得到改性酚醛树脂A;b、按重量份数比将100份改性酚醛树脂A溶解于100~300份有机溶剂中,再按重量份数比加入20~50份碱性催化剂,然后在20~80℃温度下,20~120min内按重量份数比滴入30~90份不饱和化合物,滴加结束后保持在20~100℃温度下搅拌反应2~8h,过滤,水洗三至五次,再进行减压蒸馏后得到内增韧酚醛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内增韧改性剂为腰果酚、桐油、梓油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a中所述的酚化合物为烯丙基苯酚、苯酚及其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酸性催化剂是盐酸、硫酸、草酸、苯磺酸及其烷基取代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b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丙基氯、烯丙基溴、溴丙炔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b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丙酮、丁酮、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氰酸酯树脂、40~8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0~60份内增韧酚醛树脂、10~40份环氧树脂和0.5~3份催化剂;二、将环氧树脂和内增韧酚醛树脂加入反应器中,在80℃~130℃温度下预反应10~60min得到预聚体树脂B;三、将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催化剂在90℃~170℃温度下预反应30~120min得到预聚体C;四、将预聚体C和预聚体B在80℃~130℃下预反应30~80min;即得到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
CN 200910071906 2009-04-28 2009-04-28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1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1906 CN101531880B (zh) 2009-04-28 2009-04-28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1906 CN101531880B (zh) 2009-04-28 2009-04-28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880A CN101531880A (zh) 2009-09-16
CN101531880B true CN101531880B (zh) 2012-01-11

Family

ID=4110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719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1880B (zh) 2009-04-28 2009-04-28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1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938B (zh) * 2010-12-06 2012-08-29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纳米粒子改性氰酸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7808A (zh) * 2011-09-29 2012-04-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4030B (zh) * 2011-10-25 2016-07-20 上海本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Led用有机硅双马来酰亚胺导电胶粘剂
CN103074027A (zh) * 2013-01-11 2013-05-01 西北工业大学 酚酞氰酸酯/苯并恶嗪树脂耐250℃高温胶粘剂及制备方法
CN103173012B (zh) * 2013-03-01 2015-09-1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复合材料、有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346A (zh) * 2013-03-25 2013-06-05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耐高温的载体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42767B (zh) * 2013-05-20 2014-08-20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载体结构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931B (zh) * 2013-12-09 2016-10-05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改性酚醛树脂、透波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649907B (zh) * 2014-12-13 2016-09-07 山东吉青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改性酚醛树脂的聚合梓油、制备方法以及用聚合梓油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
CN106397689B (zh) * 2016-09-06 2019-05-14 东莞昶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树脂改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2048247B (zh) * 2020-09-14 2022-04-05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氰酸酯发泡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126404B (zh) * 2020-09-23 2022-08-30 中昊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马/环氧树脂/氰酸酯三元共聚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3849B (zh) * 2023-02-15 2023-08-1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高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2752A (en) * 1987-10-05 1990-02-20 Hi-Tek Polymers, Inc. Polycyanate esters of polyhydric phenols blended with thermoplastic polyme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2752A (en) * 1987-10-05 1990-02-20 Hi-Tek Polymers, Inc. Polycyanate esters of polyhydric phenols blended with thermoplastic polymer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崇健等.氰酸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耐高温胶粘剂.《中国胶粘剂》.2006,第15卷(第6期),8-11. *
赵颖等.氰酸酯树脂及其胶黏剂的研究概况.《化学与黏合》.2008,第30卷(第6期),50-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880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1880B (zh)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54945B1 (ko) 방향족 아민 수지, 말레이미드 수지,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경화물
CN105111545A (zh) 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8934B (zh) 一种腰果壳油改性间苯二酚类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5078B (zh) 一种高韧性、250℃长期使用改性氰酸酯结构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3800A (zh) 适用于拉挤成型工艺环氧树脂及其碳纤复合材料
EP3656891A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surface of aluminum article
CN114539959A (zh) 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5422A (zh) 一种高耐磨环氧玻纤布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277B (zh) 聚氨酯弹性交联剂及高强韧植物蛋白胶黏剂与应用
CN113667275B (zh) 一种改善的木质素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4281A (zh) 一种石墨烯增强碳纤维环氧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78774B (zh) 一种环氧树脂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653A (zh) 酚醛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605B (zh) 一种加氢酚化裂解木质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9055B (zh) 耐高温的环氧玻璃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432A (zh) 一种环氧树脂建筑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9896C (zh) 浸渍纤维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1422A (zh) 一种滑雪板用的新型环氧树脂积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5192A (zh) 一种酚醛-芳烷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332571B2 (en) Epoxy resin system for structural composites
CN110105905B (zh) 一种腰果酚改性腈基酚醛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120184A (ko)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프리프레그 및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CN117820579B (zh) 一种覆铜板用含磷酚醛树脂固化剂及所得覆铜板
CN113072862B (zh) 一种抗裂自修复环氧地坪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