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0037B - 脱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0037B
CN101530037B CN2008101786618A CN200810178661A CN101530037B CN 101530037 B CN101530037 B CN 101530037B CN 2008101786618 A CN2008101786618 A CN 2008101786618A CN 200810178661 A CN200810178661 A CN 200810178661A CN 101530037 B CN101530037 B CN 101530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lling
shelling cylinder
wet en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86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0037A (zh
Inventor
宫本彰
稻垣晴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655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21938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30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0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0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00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脱谷装置,具有配置在脱谷滚筒的下方周边的接收网,收容脱谷滚筒的滚筒室的后方一侧和收容送尘口处理滚筒的处理室的前方一侧经送尘口连通,能够使由脱谷滚筒脱谷的效率提高,同时能够使由脱谷滚筒未处理完的未处理物从滚筒室高效地移送到处理室。在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接收网(44)的第一接收网部(71)中,在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并列配置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多个纵板部件(73)。在截面视图中看大致为圆形的多个线状部件(74),以沿着脱谷滚筒(43)的轴线方向地分别穿插在形成于上述纵板部件(73)上的孔(73a)中的状态,并列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

Description

脱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脱谷滚筒及送尘口处理滚筒且将接收网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周边的脱谷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适用于脱谷装置的接收网,有人提出了通过由冲压加工在平板部件上形成多个开口构成的接收网的方案(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第3846886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或通过由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多个纵板部件和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多个钢丝件形成多个开口构成的接收网的方案(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平11-253044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
但是,作为适用于具备脱谷滚筒及送尘口处理滚筒的脱谷装置的接收网,不存在以在能使由上述脱谷滚筒脱谷的效率提高的同时能将由上述脱谷滚筒未处理完的未处理物高效地供给到送尘口处理滚筒的方式构成的接收网。
即,在对秸秆进行脱谷处理的上述脱谷滚筒中的前部分及前后中央部分中,会比较大量地生成包含谷粒及秆屑的脱谷物。因此,要求在上述接收网中的与上述脱谷滚筒的前部分及前后中央部分对应的部分中,使上述脱谷物中的规定尺寸以下的脱谷物有效地漏下,由此力图防止堵塞。
另一方面,要求在上述接收网中的与上述脱谷滚筒的后部分对应的部分中,使块状的未处理物经送尘口从收容上述脱谷滚筒的滚筒室高效地移送到收容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的处理室。
也就是说,在由上述脱谷滚筒进行脱谷处理时,发生秸秆的穗尖侧从秆根侧分断的现象(以下将此从秆根侧分断的穗尖侧称为断穗物)。
上述断穗物中的比上述接收网的开口小的断穗物,虽然与包含谷粒的脱谷物一起通过上述接收网向下方漏下,但上述断穗物中的比上述开口宽度大的断穗物滞留在上述滚筒室内。滞留在上述滚筒室内的上述断穗物由上述脱谷滚筒带着转,随着向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后方一侧行进,相互缠绕,成为包含谷粒的块状的未处理物。这样的块状的未处理物使上述脱谷装置的脱谷处理效率恶化,同时,招致对上述脱谷滚筒的驱动力的动力损失。
因此,要求在上述接收网的后部分中具有使上述块状的未处理物从滚筒室高效地移送到处理室的作用。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接收网,通过使上述平板部件的前部分及后部分的冲孔的尺寸比前后中央部分的冲孔的尺寸大,来防止在包含被脱谷滚筒脱离了秸秆的谷粒及秆屑的脱谷物比较多的前方部分中产生堵塞。
但是,上述接收网因为是由冲压加工形成冲孔的,所以即使使冲孔的尺寸增大了,从强度或加工精度的观点考虑,提高冲孔整体的开口面积相对于接收网整体的面积的比率(开口率)也存在着界限。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接收网,由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钢丝件形成了多个开口,与在平板部件上形成冲孔构成的接收网相比,虽然能提高上述开口率,但其反面,上述块状的未处理物容易滞留在滚筒室内,其结果,存在着脱谷效率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作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脱谷装置:具有配置在脱谷滚筒的下方周边的接收网,收容脱谷滚筒的滚筒室的后方一侧和收容送尘口处理滚筒的处理室的前方一侧经送尘口连通着,所述脱谷装置在能使由脱谷滚筒脱谷的效率提高的同时,能使由脱谷滚筒未处理完的未处理物从滚筒室高效地移送到处理室的脱谷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为了达到上述那一目的,提供一种如下的脱谷装置:具有配置在脱谷滚筒的下方周边的接收网,收容上述脱谷滚筒的滚筒室的后方一侧和收容送尘口处理滚筒的处理室的前方一侧经送尘口连通着,其特征是:上述接收网具备: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下方中的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网部;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为后方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为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网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连接着,上述第一接收网部具备: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脱谷滚筒周向,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并列着的多个纵板部件;分别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地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个纵板部件上的孔中的在截面视图中看大致为圆形,且在上述脱谷滚筒的周向并列着的多个线状部件,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一开口,上述第二接收网部具有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二开口的平板部件。
在上述结构的脱谷装置中,被滚筒室内的脱谷滚筒进行了脱谷的谷粒通过接收网向下方落下,另一方面,包含谷粒的块状的未处理物从滚筒室的后方一侧经送尘口被输送到收容送尘口处理滚筒的处理室。
在上述接收网中,在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第一接收网部上,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多个纵板部件并列配置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上形成了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多个孔,在截面视图看大致为圆形的多个线状部件通过被穿插在上述孔中,以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状态并列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的周向。
即,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上,通过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相互交叉,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一开口。
再有,在上述接收网中,在覆盖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为后方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为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网部上,在平板部件上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二开口。
如以上所述,在与送尘口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第一接收网部中,因为通过使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交叉,形成了上述多个第一开口,所以,能减小上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同时能提高冲孔整体的开口面积相对于接收网整体的面积的比率(开口率)。
另外,因为由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形成与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正交的上述第一开口的边,由此,与由冲压加工等在平板部件上形成的接收网相比,上述接收网的与脱谷齿相向的部分不平,所以,能提高由脱谷齿除去秸梗的效果。因此,能在包含被脱谷滚筒脱离了秸秆的谷粒和秆屑的脱谷物比较多的前方部分中,使脱谷效率提高。
再有,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的后方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中,因为在平板部件上形成上述第二开口,所以,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能减小上述开口率,能使块状的未处理物从上述滚筒室经上述送尘口高效地移送到上述处理室。
最好是,上述接收网就脱谷滚筒轴线方向而言在从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位移的位置具备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与上述脱谷齿的旋转轨迹重叠地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分隔部件,上述分隔部件仅设置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上。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由喂入链装置输送的秸秆在上述分隔部件上穿过,所以将上下地摆动,因此促进了脱谷效果。
另外,因为在上述接收网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上沿着脱谷滚筒周向设置的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的旋转轨迹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相互重叠,所以促使滞留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的块状的未处理物由于脱谷滚筒的旋转而向脱谷滚筒周向下游一侧的上述送尘口移动,同时,该块状的未处理物因为被夹在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和上述分隔部件之间而被揉开。
因此,不会使块状的未处理物长时间地滞留在上述滚筒室,能迅速地经上述送尘口移送到上述处理室,同时,因为能预先将被移送到上述处理室的块状的未处理物揉开,所以,能使由上述脱谷滚筒脱谷的效率提高,同时能使由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处理的效率提高。
最好是,上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比上述第一开口的大。
根据上述结构,脱谷结束的谷粒从开口面积较小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的上述第一开口向下方漏下,虽然比脱谷结束的谷粒大但没有块状的未处理物那么大的排秆等,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位于后方,从具有比上述第一开口大的开口面积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的上述第二开口向下方漏下。
由此,能粗选谷粒和排秆等杂质,同时,能防止上述第二开口被上述排秆等杂质堵塞。
更好的是,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在脱谷滚筒周向大致等间隔地并列,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包括:位于前方一侧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以第一间隔并列着的前方纵板部件组;位于上述前方纵板部件组的后方一侧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以比上述第一间隔宽的第二间隔并列着的中央纵板部件组;位于上述中央纵板部件组的后方一侧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以比上述第二间隔宽的第三间隔并列着的后方纵板部件组,上述第二开口,与上述第一开口中的由上述后方纵板部件组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划定的后方第一开口相比,在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短的状态下,开口面积大。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中的上述第一开口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边的长度大致是一定的,另一方面,上述第一开口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随着向后方一侧行进,呈阶梯性地变长。而且,与由上述第一开口的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最长的上述后方纵板部件组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形成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相比,上述第二开口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短,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比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
因此,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中,因为具备在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方向上细长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所以,能促进没有从上述第一开口漏下的排秆和未处理物向后方移动。另外,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的第二开口中,因为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的第一开口相比,沿着脱谷滚筒周向方向的边的长度大,所以,能促进块状的未处理物向脱谷滚筒周向下游一侧的上述送尘口移动。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那一目的,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脱谷装置:具有配置在脱谷滚筒的下方周边的接收网、收容上述脱谷滚筒的滚筒室的后方一侧和收容送尘口处理滚筒的处理室的前方一侧通过送尘口连通着,上述接收网具备: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在上述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全域上覆盖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中的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位于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网部;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为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下游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为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前方一侧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网部,该第二接收网部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连接着,上述第一接收网部具有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一开口的平板部件,上述第二接收网部具备: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脱谷滚筒周向,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并列着的多个纵板部件;分别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地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个纵板部件上的孔中的在截面视图中看大致为圆形,且在上述脱谷滚筒的周向并列着的多个线状部件,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二开口。
在上述结构的脱谷装置中,由上述滚筒室内的脱谷滚筒脱下的谷粒通过上述接收网向下方落下,另一方面,包含谷粒的块状的未处理物从上述滚筒室的后方一侧经上述送尘口被送到收容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的上述处理室。
上述接收网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在上述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全域覆盖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中的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位于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在上述接收网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上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上述多个第一开口。
再有,上述接收网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为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下游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为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前方一侧的部分,在上述接收网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上,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并列配置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
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上形成了多个孔,通过穿插在上述孔中,在截面视图中看大致为圆形的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在上述孔中以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状态并排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的周向。
即,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上,通过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相互交叉,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上述多个第二开口。
如以上所述,因为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位于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在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位于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下游一侧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上,通过使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交叉形成了上述多个第二开口,所以能减小上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同时能提高冲孔整体的开口面积相对于上述接收网整体的面积的比率(开口率)。
另外,因为由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形成与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正交的上述第一开口的边,由此,与由冲压加工等在平板部件上形成的接收网相比,上述接收网的与脱谷齿相向的部分不平,所以能提高由脱谷齿除去秸梗的效果。
再有,因为这样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配置在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下游一侧,所以,能使比重比较轻的脱谷结束的谷粒有效地从上述第二开口向下方漏下。
另外,在与上述第二接收网部相比配置在下方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中,因为在平板部件上形成了上述第一开口,所以,与上述第二接收网部相比,能减小上述开口率,能促进块状的未处理物向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后方一侧移动。因此,能使块状的未处理物从上述滚筒室经存在于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后方的上述送尘口高效地移送到上述处理室。
最好是,上述接收网就脱谷滚筒轴线方向而言在从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位移的位置具备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与上述脱谷齿的旋转轨迹重叠地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分隔部件,上述分隔部件仅设置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上。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由上述喂入链装置输送的秸秆在上述分隔部件上通过,上下地摆动,所以促进了脱谷效果。
另外,因为在上述接收网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上沿脱谷滚筒周向设置的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的旋转轨迹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相互重叠,所以,能促进滞留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的块状的未处理物由于上述脱谷滚筒的旋转而向脱谷滚筒周向下游一侧的上述送尘口移动,同时,该块状的未处理物由于被夹在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和分隔部件之间而被揉开。
因此,不会使块状的未处理物长时间地滞留在上述滚筒室,能迅速地经上述送尘口向上述处理室移送,而且,因为能预先将向上述处理室输送的块状的未处理物揉开,所以,能使由上述脱谷滚筒脱谷的效率提高,同时能使由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处理的效率提高。
更好的是,上述多个第一开口包括:位于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前方一侧且被做成了分别具有第一开口面积的开口的前方第一开口组;位于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的后方一侧且被做成了分别具有比第一开口面积大的第二开口面积的开口的中央第一开口组;位于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的后方一侧且被做成了分别具有比第二开口面积大的第三开口面积的开口的后方第一开口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包括由在脱谷滚筒周向并列着的多个开口构成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并列配置着的多个开口列,上述分隔部件是以如下的方式构成的:包括在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及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之间以及在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和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之间、在脱谷滚筒周向全域上的前方分隔部件和中央分隔部件;并包括在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中的上述多个开口列的各列之间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多个后方分隔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中的上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随着向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后方一侧行进呈阶梯性地变大。而且,在具有分别相等的开口面积的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及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之间,分别在脱谷滚筒周向全域上设置上述前方分隔部件及上述中央分隔部件。进而,在具有最大的开口面积的开口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中,在脱谷滚筒周向并列配置着多个开口的开口列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而且,上述多个后方分隔部件在上述多个开口列的各列之间沿脱谷滚筒周向设置。
如以上所述,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中,因为随着向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后方一侧行进,上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变大,所以,脱谷结束的谷粒通过开口面积较小的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的上述第一开口更多地漏下,虽然比脱谷结束的谷粒大但没有块状的未处理物那么大的排秆等,通过开口面积较大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的上述第一开口更多地漏下。
由此,能粗选谷粒和排秆等杂质,同时,能防止在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中被上述排秆等杂质堵塞。
再有,因为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后方一侧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中设有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上述多个后方分隔部件,所以能促进块状的未处理物向脱谷滚筒周向下流一侧的上述送尘口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联合收割机中的脱谷装置和摆动分选装置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中的接收网的展开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中的接收网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脱谷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和图2是适用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的联合收割机1的左侧视图和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联合收割机1具备:主机框架2;作为支承在上述主机框架2上的动力源的发动机(未图示);与上述主机框架2连结的左右一对行驶装置(在本实施方式是履带式行驶装置)10;在上述主机框架2的前方、设置在可升降地支承在该主机框架2上的收割框架11上的收割装置30;将由上述收割装置30收割的秸秆在上述主机框架2的左侧方向后方输送的喂入链装置20;配设在上述主机框架2的左部分上以便对由上述喂入链装置20输送的秸秆进行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40;配设在上述脱谷装置40的下方的分选装置50;配设在上述主机框架2的右前方部分的驾驶员座椅5;收容由上述分选装置50分选了的谷粒,配设在上述驾驶员座椅5的后方的粮箱6;从上述喂入链装置20承接脱谷完毕的排秆、向后方输送该排秆的排秆输送装置60。
在此,对上述脱谷装置4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3表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联合收割机1中的脱谷装置40以及摇摆分选装置50的左侧面示意图,图4表示在图1和图2示出的联合收割机1中的脱谷装置40的正面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脱谷装置40具备:由脱谷机框架划定的滚筒室41;绕在该滚筒室41内大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秸秆输送方向)的旋转轴42即大致沿着秸秆输送方向的旋转轴42的轴线被驱动旋转以便相对于秸秆的穗尖侧而言脱谷齿从秸秆的秆根侧向穗尖侧通过,对由上述喂入链装置20输送的秸秆的穗尖侧进行脱谷的脱谷滚筒43;配设成与该脱谷滚筒43大致同心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43的至少最下点的接收网44。
上述脱谷滚筒43由一端部与上述发动机工作连结且另一端部与上述旋转轴42工作连结的脱谷滚筒用传动轴(未图示)旋转驱动。再有,上述脱谷滚筒43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外周面上安装着多个脱谷齿43a。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上述喂入链装置20向上述滚筒室41内输送秸秆的穗尖侧,同时,上述脱谷滚筒43绕上述旋转轴42的轴线旋转,上述脱谷齿43a旋转,从被输送到上述滚筒室41内的秸秆上脱下谷粒。被脱下的谷粒或秆屑等从上述接收网44漏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滚筒室41的后方且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车辆宽度方向的粮箱6一侧,即在右侧方),形成了处理室45。在该处理室45内,可绕旋转轴线被进行驱动旋转地设置了被构成为大致圆柱形状且旋转轴线被做成与上述旋转轴42大致平行的送尘口处理滚筒46。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40中,上述滚筒室41的后方一侧和上述处理室45的前方一侧经送尘口47连通着。
即,在形成上述滚筒室41的脱谷滚筒外壳的后部右侧面、以及在形成上述处理室45的处理滚筒外壳的前部左侧面,开设了上述送尘口47,上述滚筒室41和上述处理室45连通着。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46的下方,以覆盖该送尘口处理滚筒46的下部周边的方式,沿周向设置了半圆形状的处理滚筒网48。
在这样的结构中,未能由上述脱谷滚筒22处理的附着在秸梗上的谷粒等未处理物,在经上述送尘口47从上述滚筒室41被输送到上述处理室45内后,由被驱动旋转的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46进行处理,在该处理物中,仅有能通过设置在上述处理滚筒网48上的孔(网眼)的处理物漏下。
在上述处理滚筒网48的下方,在前后方向配设有送尘输送器4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送尘输送器49是可绕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轴线旋转的螺旋式的输送器。
通过设置在上述处理滚筒网48上的孔(网眼)漏下来的处理物,由上述送尘输送器49向车辆前方(即与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46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从设置在上述送尘输送器49的前端的排尘口49a(参照图3)再次被投入到上述滚筒室41的后方。
以下对上述分选装置50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上述分选装置50具有:进行摆动分选的摆动分选装置51;进行风选的风选装置52;配设在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的下方的第一流槽53;配设在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下方且上述第一流槽53的后方(秸秆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第二流槽54。
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经上述接收网44与上述滚筒室41连通着。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具有:配设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以便接住从上述脱谷装置40流下来的脱谷物的送料盘55;配设成接收从上述脱谷装置40流下来的脱谷物以及从上述送料盘55输送过来的脱谷物,从该脱谷物中摆动分选谷粒的谷壳筛(chaff sieve)机构56;配设成串联配置在上述谷壳筛机构56的后方的逐稿机构(straw rack)57。
上述送料盘55是以使从上述脱谷装置40流下来的脱谷物向车辆宽度方向扩散,同时,朝上述谷壳筛机构56向车辆后方一侧输送的方式构成的。具体地说,上述送料盘55被做成上面被形成为波浪状的板体。
上述谷壳筛机构56是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对从上述脱谷装置40流下来的脱谷物以及从上述送料盘55输送过来的脱谷物进行比重分选,使该脱谷物的一部分作为第一谷粒向下流到位于下方的上述第一流槽53。
具体地说,上述谷壳筛机构56是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凸片(fin),具有在存在间隔的同时并列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多个凸片,能够使得被进行了比重分选的谷粒通过上述间隔而向配置在下方的上述第一流槽53落下。
另外,上述多个凸片,以下端部比上端部更位于车辆前方一侧的后倾斜状态,分别一体地支承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枢轴上,通过上述枢轴绕轴线旋转,上述多个凸片能向车辆前后方向摆动。进而,上述多个凸片能由驱动机构(未图示)改变倾斜角,通过改变上述倾斜角,能调整上述间隔的开口宽度。
上述逐稿机构57是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对从上述谷壳筛机构56输送过来的脱谷物进行比重分选,在该脱谷物中,使比重比谷粒轻的带秸梗谷粒或断穗等小的脱谷物作为杂余向下流到位于下方的上述第二流槽54,同时,将在该脱谷物中的排秆等大的废物排出到机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就上下方向而言,在上述谷壳筛机构56和上述第一流槽53之间还具有谷粒筛(grain sieve)机构58。该谷粒筛机构58,是进一步对从上述谷壳筛机构56流下来的分选物或经配置在上述谷壳筛机构56的下方且上述谷粒筛机构58的前方的送料盘59输送的分选物进行精选的机构,例如,由网状体形成。
上述风选装置52是以能够对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送出分选风的方式构成的,能够由分选风促进由该摆动分选装置51对谷粒的分选。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上述风选装置52具有配置在上述谷壳筛机构56的前方且下方的风选机风扇61。上述风选机风扇61通过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驱动轴驱动旋转,对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送出从前下方向后上方通过的分选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风选装置52具备与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相比被配置在上方且上述滚筒室41的后方(秸秆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引风机62,以便吸引来自上述风选机风扇61的分选风并使其排出到机外。
上述引风机62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旋转轴驱动旋转。
作为第一回收机构的上述第一流槽53,被配设在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的下方,从侧面看被做成了凹状,以便能回收由上述分选装置50进行了分选处理的第一谷粒。
回收到这样的第一流槽53的第一谷粒,经第一输送装置被输送收容到上述粮箱6。具体地说,上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设在上述第一回收空间内,将第一谷粒向上述第一流槽53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右侧)输送的第一输送器63;下端部与该第一输送器63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端部进行工作连接,上端部连接成可将第一谷粒输送到上述粮箱6的升运器6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输送器63以及上述升运器64都是螺旋输送器,利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动力,驱动相互工作连接的上述第一输送器63以及上述升运器64旋转。
作为第二回收机构的上述第二流槽54,被配设在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的下方,从侧面看被做成了凹状,以便能回收由上述分选装置50进行了分选处理的杂余。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分选装置50具备对由上述摆动分选装置51和上述风选装置52进行了分选处理的分选物的一部分进行再次脱谷的第二处理滚筒65。
而且,回收到上述第二流槽54的杂余,经第二还原装置供给到第二处理滚筒65,在进行了再次脱谷后,被进行再次分选。
上述第二处理滚筒65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设。另外,上述第二还原装置具有:向上述第二流槽54的上述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右侧)输送杂余的第二输送器66;与该第二输送器66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端部进行工作连接且与上述第二处理滚筒65的处理室内连接的第二还原输送器67。
根据上述结构,回收到上述第二流槽54的杂余,在由上述第二输送器66输送到上述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后,由连设在上述第二输送器66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上述第二还原输送器67向上述第二处理滚筒65输送。在该第二处理滚筒65中,通过对杂余进行再次脱谷,块状的未处理物成为被揉开到某种程度的状态,该处理物从设置在上述滚筒室41的秸秆输送方向上游一侧(车辆前方)的输送口(未图示)再次被输送到上述滚筒室4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风选装置52具有被配置在上述第一输送器63和上述第二输送器66之间的第二风扇68。因为除了上述风选机风扇61之外,还由上述第二风扇68输送分选风,所以,能防止在由上述风选机风扇61输送的分选风的风力弱的上述风选装置52的下游一侧(车辆后部)由于风选而引起的分选性能下降的情况。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述脱谷装置40的上述接收网4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表示适用于图4所示的脱谷装置的接收网的展开图。另外,在图5中,也一起表示了上述接收网44和上述脱谷滚筒43以及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46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接收网44具备: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中的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网部71;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相比为后方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为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网部72,该第二接收网部72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连接着。
而且,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具备: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脱谷滚筒周向,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并列着的多个纵板部件73;分别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上的孔73a中、以便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视图大致为圆形,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并列着的多个线状部件74。
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形成有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一开口71a。
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例如由钢琴丝(piano wire)构成。
另外,在图4中,为了容易看清,夸张地放大表示了形成在上述纵板部件73上的孔73a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
另外,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通过冲压加工钢板等平板部件,形成有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二开口72a。
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和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通过由销或螺栓等(未图示)将构成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的平板部件固定在位于车辆最后方一侧的上述线状部件74上而连接着。
根据上述结构,在与上述送尘47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中,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以各板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且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状态,并列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
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的各板面上,形成有上述多个孔73a。
在上述多个孔73a的每一个中穿插着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由此,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以分别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状态并列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上,分别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等间隔地设有上述多个孔73a,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的每一个分别以相互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由连结基部76固定着至少一个端部(在图5中是两端部)。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被穿插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的上述孔73a中后被固定。固定部位虽然未特别地被限定,但可以举出例如固定位于车辆最前方一侧的上述纵板部件73以及位于车辆最后方一侧的上述纵板部件73和上述线状部件74。
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上,通过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相互交叉,所以,形成了从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上述多个第一开口71a。
另外,在上述接收网44中,在覆盖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相比为后方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为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网部72上,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有从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上述多个第二开口72a。
这样,在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中,通过使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交叉,形成了上述第一开口71a,因此,能减小该第一开口71a的开口面积,同时,能提高冲孔整体开口面积相对于上述接收网44的整体面积的比率(开口率)。另外,通过由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形成与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正交的上述第一开口71a的边,与由冲压加工形成的接收网相比,上述接收网44的与脱谷齿43a相向的部分不平,因此能提高由脱谷齿43a除去秸梗的效果。
因此,能在含有被上述脱谷滚筒43脱离了秸秆的谷粒和秆屑的脱谷物比较多的前方部分中,使脱谷效率提高。
另外,在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相比为后方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中,因为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了上述第二开口72a,所以,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相比,能减小上述开口率,能使块状的未处理物从上述滚筒室41经上述送尘口47高效地移送到上述处理室4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开口72a是以开口面积比上述第一开口71a的大的方式构成的。
以下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大致等间隔地并列着。另外,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包括:位于前方一侧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以第一间隔L1并列着的前方纵板部件组711;位于上述前方纵板部件组711的后方一侧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以比上述第一间隔L1宽的第二间隔L2并列着的中央纵板部件组712;位于上述中央纵板部件组712的后方一侧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以比上述第二间隔L2宽的第三间隔L3并列着的后方纵板部件组7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将由上述前方纵板部件组711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划定的第一开口71a作为前方第一开口71a1,将由上述中央纵板部件组712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划定的第一开口71a作为中央第一开口71a2,将由上述后方纵板部件组713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划定的第一开口71a作为后方第一开口71a3。
而且,上述第二开口72a,与上述第一开口71a中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71a3相比,在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短的状态下,开口面积被做得大。
根据上述结构,脱谷结束的谷粒从开口面积较小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的上述第一开口71a向下方漏下,虽然比脱谷结束的谷粒大、但没有块状的未处理物那么大的排秆等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相比位于后方,从具有比上述第一开口71a大的开口面积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的上述第二开口72a向下方漏下。
由此,能粗选谷粒和排秆等杂质,同时,能防止上述第二开口72a被上述排秆等杂质堵塞。
再有,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中的上述第一开口71a沿上述脱谷滚筒43周向的边的长度是大致一定的,另一方面,上述第一开口71a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L1、L2、L3,随着向后方一侧的纵板部件组行进,呈阶梯性地变长(上述前方纵板部件组711中的上述边的长度L1<上述中央纵板部件组712中的上述边的长度L2<上述后方纵板部件组713中的上述边的长度L3)。而且,上述第二开口72a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L4,比上述第一开口71a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最长的上述后方纵板部件组713中的上述边的长度L3短,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开口72a的开口面积,比由上述后方纵板部件组713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形成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71a3的开口面积大。
即,上述第二开口72a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长度比上述第一开口71a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长度大。
因此,通过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在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具备细长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71a3,能促进没有从上述第一开口71a漏下的排秆和未处理物向后方移动。进而,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的上述第二开口72a中,因为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的上述第一开口71a相比,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边的长度长,所以,能在上述第二开口72a中使没有在上述第一开口71a中漏下的秆屑等漏下,防止上述接收网44堵塞,同时,能促进块状的未处理物向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下游一侧的上述送尘口47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上述接收网44就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而言在从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位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就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而言为相邻的上述脱谷齿43a的大致中间),具备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与上述脱谷齿43a的旋转轨迹重叠地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分隔部件75。上述分隔部件75仅设置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a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分隔部件75固定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的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边上,以便该分隔部件75不会堵塞上述第二开口72a。
上述分隔部件75包括由板状体形成的第一分隔部件751、由截面圆的中心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圆柱体形成的第二分隔部件752,上述第一分隔部件751及第二分隔部件752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交替配置。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周向的所有的边上,配置着上述第一分隔部件751或上述第二分隔部件752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有关上述分隔部件75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既可以仅将上述第一分隔部件751或上述第二分隔部件752中的任意一个作为上述分隔部件75使用,也可以不交替配置上述第一分隔部件751及上述第二分隔部件752。
另外,也可以不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周向的所有的边上配置上述分隔部件75。即,例如,也可以在上述的边中,仅在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每隔多根的边上配置上述分隔部件75。
在使用上述那样的上述分隔部件75的情况下,因为由上述喂入链装置20输送的秸秆通过上述分隔部件75将上下地摆动,所以促进了脱谷效果。
另外,因为在上述接收网44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上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设置的上述分隔部件75和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的旋转轨迹,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相互重叠,所以,能促进滞留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的块状的未处理物由于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而向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下游一侧的上述送尘47移动,同时,该块状的未处理物由于被夹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和上述分隔部件75之间而被揉开。
因此,不会使块状的未处理物长时间地滞留在上述滚筒室41,能迅速地经上述送尘口47向上述处理室45移送,同时,因为能预先将向上述处理室45输送的块状的未处理物揉开,所以,能使由上述脱谷滚筒43进行的脱谷效率提高,同时能使由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46进行的处理效率提高。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40B进行说明。
图6表示是本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谷装置40B的正面示意图,图7表示图6所示的上述脱谷装置中的接收网44B的展开图。另外,在图7中,一起表示了上述接收网44B和脱谷滚筒43以及送尘口处理滚筒46之间的位置关系。
另外,在图中,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上标注相同的符号,适当地省略了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7所示,上述接收网44B具备:在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全域覆盖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中的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位于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网部71B;在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相比为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为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前方一侧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网部72B,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连接着。
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为钢板等平板部件,具有通过对上述平板部件进行冲压加工形成的从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一开口71b。
另外,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具备: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并列着的多个纵板部件73B;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上的孔73b中以便分别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从截面视图中看大致为圆形,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并列着的多个线状部件74B。
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上形成有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二开口72b。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例如由钢琴丝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的第一接收网部71B,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全域上覆盖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中的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位于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上,通过对钢板等平板部件进行冲压加工形成有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上述多个第一开口71b。
另外,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的第二接收网部72B,覆盖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相比为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为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前方一侧的部分。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中,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以板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且分别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状态,并排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的各板面上,形成有上述多个孔73b。在上述多个孔73b中穿插着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由此,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3B以分别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状态并排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上,分别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等间隔地设有上述多个孔73b,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中的每一个以相互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由连结基部76B固定着至少一端部(在图7中是两端部)。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被穿插在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的上述孔73b中后被固定。固定部位虽然未特别地被限定,但可以举出例如固定位于车辆最前方一侧的上述纵板部件73B以及位于车辆最后方一侧的上述纵板部件73B和上述线状部件74B。
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上,通过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相互交叉,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二开口72b。
另外,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和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通过由销或螺栓等连结部件77B固定构成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的平板部件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部和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中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上述连结基部76B,连接在一起。
这样,因为与上述送尘口47相比上述第一接收网71B位于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在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相比位于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的上述第接收网部72B中,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相互交叉,由此,形成了上述多个第二开口72B,所以,能减小该第二开口72b的开口面积,同时,能提高冲孔整体的开口面积相对于上述接收网44B的整体面积的比率(开口率)。另外,因为由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形成与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正交的上述第一开口71b的边,由此,与由冲压加工形成的接收网相比,在上述接收网44B的与脱谷齿43a相向的部分上形成凹凸形状,所以能提高由脱谷齿43a除去秸梗的效果。
因此,通过将这样的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相比配置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能有效地使比重比较轻的脱谷结束的谷粒从上述第二开口72b向下方漏下。
另外,因为在与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相比配置在下方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中,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了上述多个第一开口71b,所以,与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相比,能减小上述开口率,能促进块状的未处理物向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后方一侧移动。因此,能将块状的未处理物从上述滚筒室43经位于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后方的上述送尘口47,高效地输送到上述处理室4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中的上述多个第一开口71b包括:位于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前方一侧、且分别被做成了具有第一开口面积的前方第一开口71b1的前方第一开口组711B;位于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711B的后方一侧、且分别被做成了具有比上述第一开口面积大的第二开口面积的中央第一开口71b2的中央第一开口组712B;位于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712B的后方一侧、且分别被做成了具有比上述第二开口面积大的第三开口面积的后方第一开口71b3的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包括:将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并列着的多个开口列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并列配置而成的多个开口组。
另外,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72B中,上述多个线状部件74B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大致等间隔地排列着,上述多个纵板部件73B包括:位于前方一侧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以第一间隔L1B并列着的前方纵板部件组721B;位于上述前方纵板部件组721B的后方一侧且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以比上述第一间隔L1B宽的第二间隔L2B并列着的后方纵板部件组722B。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接收网44B就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而言在从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位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就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而言在相邻的上述脱谷齿43a的大致中间),具备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与上述脱谷齿43a的旋转轨迹重叠地沿着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分隔部件75B。而且,上述分隔部件75B仅设置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上述分隔部件75B是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在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711B及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712B之间、以及在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712B及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之间,包括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全域上的前方分隔部件751B及中央分隔部件752B,在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中、就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而言在邻接的上述多个后方第一开口71b3之间,分别包括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多个后方分隔部件753B。
在使用这样的上述分隔部件75B的情况下,因为由上述喂入链装置20输送的秸秆在上述分隔部件75B上通过而上下地摆动,所以促进了脱谷效果。
另外,因为在上述接收网44B的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上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设置的上述分隔部件75B和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的旋转轨迹,在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看相互重叠着,所以,能促进滞留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的块状的未处理物由于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而向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下游一侧的上述送尘口47移动,同时,该块状的未处理物由于被夹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脱谷齿43a和上述分隔部件75B之间而被揉开。
因此,不会使块状的未处理物长时间地滞留在上述滚筒室41,能迅速地经上述送尘口47向上述处理室45移送,而且,由于能预先将向上述处理室45输送的块状的未处理物揉开,所以,能使由上述脱谷滚筒43脱谷的效率提高,同时能使由上述送尘口处理滚筒46处理的效率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中的上述第一开口71b的开口面积,随着向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后方一侧行进,呈阶梯性地变大(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711B的上述前方第一开口71b1<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712B的上述中央第一开口71b2<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71b3)。
而且,在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711B、上述中央第一开口组712B及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之间,分别设有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全域上的上述分隔部件751B及中央分隔部件752B。再有,在具有最大的开口面积的开口(上述后方第一开口71b3)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中,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并列着的多个开口列,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而且,在上述多个开口列的彼此之间,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设有上述多个后方分隔部件753B。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中,因为随着向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后方一侧行进,上述第一开口71b的开口面积变大,所以,脱谷结束的谷粒通过开口面积较小的上述前方第一开口组711B的上述前方第一开口71b1更多地漏下,虽然比脱谷结束的谷粒大、但没有块状的未处理物那么大的排秆等,通过开口面积较大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的后方第一开口71b3更多地漏下。
由此,能粗选谷粒和排秆等杂质,同时,能防止在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中被上述排秆等杂质堵塞。
再有,因为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后方一侧的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上,设有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上述多个后方分隔部件753B,所以,能促进块状的未处理物向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下游一侧的上述送尘口47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该分隔部件75B不会堵塞上述第一开口71b,上述分隔部件75B被固定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的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边上。
如图7所示,上述后方分隔部件753B具有由板状体形成的第一后方分隔部件7531B,和由截面圆的中心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圆柱体形成的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上述第一后方分隔部件7531B和上述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是以规定的图案反复配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并列配置2根上述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后,配置1根上述第一后方分隔部件7531B,这样配置的图案,在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反复配置有多个。
进而,虽然上述前方和中央分隔部件751B、752B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全域上延伸,但上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7532B仅在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一部分区域延伸。更加具体地说,上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7532B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上游一侧延伸至上述第一接收网部71B的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大致中央位置(上述接收网44B的最下端位置附近)。
这样,因为在更加接近由上述喂入链装置20输送的秸秆位置,设置了上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7532B,所以能增大由于秸秆接触而引起的摆动的宽度,能进一步提高脱谷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仅将上述第一后方分隔部件7531B或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中的任意一者作为上述后方分隔部件7532B使用。另外,上述第一后方分隔部件7531B及上述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的配置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另外,也可以不在上述后方第一开口组713B沿着上述脱谷滚筒43的周向的所有的边上配置上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7532B。例如,也可以在上述边中,在沿上述脱谷滚筒43的旋转轴线方向每隔多根的边上,配置上述第一和/或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7532B。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变更、修改。

Claims (4)

1.一种脱谷装置,具有配置在脱谷滚筒的下方周边的接收网,该脱谷滚筒具有脱谷齿,滚筒室的后方一侧和处理室的前方一侧经送尘口连通着,上述滚筒室收容上述脱谷滚筒,上述处理室收容送尘口处理滚筒,
其特征是:
上述接收网具备: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下方中的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位于前方一侧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网部;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看被做成了圆弧状,以便覆盖上述脱谷滚筒的下方中的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相比为后方一侧且与上述送尘口相比为脱谷滚筒旋转方向上游一侧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网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与上述第一接收网部连接着,
上述第一接收网部具备: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分别沿着脱谷滚筒周向,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并列着的多个纵板部件;分别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地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个纵板部件上的孔中的在截面视图中看大致为圆形,且在上述脱谷滚筒的周向并列着的多个线状部件,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及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一开口,
上述第二接收网部具有形成了在俯视图中看为矩形的多个第二开口的平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脱谷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接收网就脱谷滚筒轴线方向而言在从上述脱谷滚筒的脱谷齿位移的位置具备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与上述脱谷齿的旋转轨迹重叠地沿着脱谷滚筒周向的分隔部件,
上述分隔部件仅设置在上述第二接收网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脱谷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比上述第一开口的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脱谷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在脱谷滚筒周向大致等间隔地并列,
上述多个纵板部件包括:位于前方一侧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以第一间隔并列着的前方纵板部件组;位于上述前方纵板部件组的后方一侧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以比上述第一间隔宽的第二间隔并列着的中央纵板部件组;位于上述中央纵板部件组的后方一侧且在脱谷滚筒轴线方向以比上述第二间隔宽的第三间隔并列着的后方纵板部件组,
上述第二开口,与上述第一开口中的由上述后方纵板部件组和上述多个线状部件划定的后方第一开口相比,在沿着脱谷滚筒轴线方向的边的长度短的状态下,开口面积大。
CN2008101786618A 2008-03-14 2008-11-27 脱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0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5547 2008-03-14
JP2008065548 2008-03-14
JP2008-065547 2008-03-14
JP2008-065548 2008-03-14
JP2008065548A JP2009219386A (ja) 2008-03-14 2008-03-14 脱穀装置
JP2008065547A JP5128330B2 (ja) 2008-03-14 2008-03-14 脱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0037A CN101530037A (zh) 2009-09-16
CN101530037B true CN101530037B (zh) 2011-02-09

Family

ID=4110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866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0037B (zh) 2008-03-14 2008-11-27 脱谷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28330B2 (zh)
CN (1) CN1015300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63951B1 (ko) * 2011-08-30 2014-02-18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탈곡장치
CN202364591U (zh) * 2011-11-28 2012-08-08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脱粒装置
CN107347384A (zh) * 2016-05-09 2017-11-17 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自走式纵向双轴流谷子联合收割机用风筛清选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246A (zh) * 2003-09-24 2006-11-01 洋马株式会社 脱谷装置及脱谷装置的承网
CN2867837Y (zh) * 2006-01-24 2007-02-14 广州市科利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的脱粒滤网
CN1993038A (zh) * 2004-07-29 2007-07-04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0454U (zh) * 1978-02-14 1979-08-23
JPS63248317A (ja) * 1987-04-02 1988-10-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脱穀装置
JP3590314B2 (ja) * 2000-02-01 2004-11-17 株式会社クボタ 脱穀装置
JP2004016205A (ja) * 2002-06-20 2004-01-22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部
JP4610915B2 (ja) * 2004-03-17 2011-01-12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脱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246A (zh) * 2003-09-24 2006-11-01 洋马株式会社 脱谷装置及脱谷装置的承网
CN1993038A (zh) * 2004-07-29 2007-07-04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2867837Y (zh) * 2006-01-24 2007-02-14 广州市科利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的脱粒滤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19385A (ja) 2009-10-01
CN101530037A (zh) 2009-09-16
JP5128330B2 (ja)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5019B (zh) 脱粒装置
JP6165229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CN101530037B (zh) 脱谷装置
JP4695608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穀構造
CN202444821U (zh) 脱粒装置
JP2017035015A (ja) コンバイン
JP6466372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JP6525830B2 (ja) 脱穀装置
CN102239774B (zh) 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及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WO2016204171A1 (ja) 扱胴
JP4488445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穀構造
JP2016178947A5 (zh)
JP5336113B2 (ja)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部
CN100421539C (zh) 脱谷装置及脱谷装置的承网
JP6765338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JP5643868B2 (ja) 脱穀装置及び脱穀装置を搭載した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JP5839782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穀構造
JP2009219386A (ja) 脱穀装置
JP5769600B2 (ja) 揺動選別装置
CN108419537A (zh) 联合收割机
JP6715890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CN206472502U (zh) 脱粒装置
JP2021145628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03259718A (ja) 汎用コンバインの脱穀部
JP2018161155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