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9858B - 通信参数设置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参数设置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9858B CN101529858B CN200780039003.4A CN200780039003A CN101529858B CN 101529858 B CN101529858 B CN 101529858B CN 200780039003 A CN200780039003 A CN 200780039003A CN 101529858 B CN101529858 B CN 1015298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 selection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难以由从提供设备接收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来确定提供该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第一通信设备基于判别条件选择通信设备是作为提供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通信参数设置协议的中继设备而工作还是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其中,代理设备作为提供设备的代理而在提供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执行该通信参数设置协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将通信参数设置至通信设备中时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以符合IEEE802.11标准系列的无线LAN为代表的无线电通信中,存在大量使用之前要设置的设置项。例如,作为设置项,存在进行无线电通信所必需的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算法、加密密钥、认证算法和认证密钥等的无线电参数。对于用户而言手动设置这些参数非常麻烦。
因此,许多制造商已经设计出用于将无线电参数容易地设置至无线电设备中的自动设置方法。根据这些自动设置方法,通过使用在要连接的设备之间已预先设置的过程和消息,将无线电参数从一个设备提供至其它设备,并且自动设置这些无线电参数。
关于无线电参数的自动设置方法,存在各制造商使用独特方法的多种情况。因此,在不能应付通用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方法的设备之间,由于设置无线电参数的过程不同或者可被解码的消息不同,因而不能通过使用自动设置方法来设置无线电参数。另一方面,在能应付通用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方法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使用自动设置方法容易地设置无线电参数。
在日本特开2003-338821号公报中已经公开了自动设置无线电参数的示例。
发明内容
在无线电参数的自动设置方法中,提供设备和接收设备这两者的作用是必要的,其中,提供设备用于向其它无线电设备提供无线电参数,接收设备用于接收从提供设备所提供的无线电参数,并且将该无线电参数设置至自身设备中。
因此,当无线电设备期望通过自动设置接收无线电参数时,该无线电设备不得不搜索无线电参数的提供设备。
然而,由于存在以下问题,因而不能够容易地搜索到无线电参数的提供设备。
首先,存在提供设备不总是对用于搜索提供设备的信号做出应答这一问题。例如,在IEEE802.11标准的自组织网络(Ad-Hoc network)中,针对作为搜索请求信号的探测请求返回应答的站是最后发送了信标的站。因此,存在即使为了搜索提供设备而发送了探测请求但提供设备以外的设备也对该探测请求做出应答的情况。
其次,存在出现期望接收无线电参数的设备不能够与提供设备直接通信的情况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在难以确定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环境下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
通过以下对说明书和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更加明显。
根据本发明,第一通信设备基于判别条件选择该通信设备是作为提供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通信参数设置协议的中继设备而工作还是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其中,所述提供设备提供通信参数,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提供设备接收所述通信参数,所述代理设备作为所述提供设备的代理(proxy)而执行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协议。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 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由多个通信终端构成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3是用于在终端A和C之间自动设置无线电参数的序列的示意图。
图4是在终端C作为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中继设备而工作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5是在终端C作为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中继设备而工作的情况下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示意图。
图6是在终端C作为终端A的代理对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做出应答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7是在终端C作为终端A的代理对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做出应答的情况下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判别终端C是启动中继功能还是启动代理应答功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终端。
尽管在下文将说明使用符合IEEE 802.11系列的无线LAN系统的例子,但是通信形式不总是局限于符合IEEE 802.11的无线LAN。
将说明适合于实施例的例子中的硬件结构。
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参数的自动设置应用程序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参数的自动设置应用程序将进行无线电通信所必需的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算法、加密密钥、认证算法和认证密钥等的无线电参数从第一通信终端提供至第二通信终端。SSID是“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Identifier)”的缩写。第二通信终端设置所提供的无线电参数。在该示例中,利用已通过使用无论这两个通信终端的无线电参数如何都可以通信的包而预先设置的过程以及消息,来提供无线电参数。还可以以如下方式来构建:在提供了无线电参数时,将这两个通信终端都转换至设置模式并将参数切换至预先设置的设置用的无线电参数,从而使得能够进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并且使得能够通过预先设置的过程和消息来提供无线电参数。
将下文中将说明的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存储在图1所示的ROM 12中。将临时变量、数据和高速缓存的内容(cache)存储在RAM 11中。CPU 13执行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并执行下文将说明的各种处理。CPU 13具有:中继功能单元13a,用于执行下文将说明的中继功能;代理应答功能单元13b,用于执行下文将说明的代理应答功能;以及判别单元13c,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判别。CPU 13还具有用于执行无线电参数的自动设置应用程序的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d。将中继功能单元13a、代理应答功能单元13b、判别单元13c和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d所执行的程序存储在ROM 12中。控制单元14控制无线电功能。RF单元15通过天线单元18进行符合IEEE802.11的无线LAN通信。外部接口单元16是用于将通信终端和外部设备相连接的有线接口。外部接口模块17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连接器等的模块。通过外部接口单元16和外部接口模块17来连接用作外部设备的个人计算机、数字照相机、打印机和扫描器等的信息处理设备。 图1所示的硬件结构是示例,并且还可以使用其它结构。
现在将说明由多个例如图2所示的四个通信终端所构成的通信系统作为实施例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终端A、B和C形成同一自组织网络1。现在假定:向作为无线电参数的接收设备的终端B和C通知来自作为无线电参数的提供设备的终端A的无线电参数,并且对终端A、B和C进行了相同设置。
图3是用于在终端A和C之间自动设置无线电参数的序列的示意图。通过终端A和C各自的CPU 13中的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d执行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的方法来执行该操作。
在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中,从作为无线电参数的接收设备的终端C向作为无线电参数的提供设备的终端A发送无线电参数的交换开始请求。接收到交换开始请求的作为提供设备的终端A返回无线电参数的交换开始应答。之后,终端A和C启动无线电参数的预定交换协议,并将无线电参数从终端A发送至终端C。
类似地,在图2中的终端A和B之间,也执行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向作为接收设备的终端B通知来自作为提供设备的终端A的无线电参数。设置了无线电参数。
现在将考虑终端D新加入网络1中的情况。
在根据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的情况下,终端D向网络1发送探测请求以新加入该网络。在符合IEEE802.11标准的自组织网络中,假定对该探测请求返回应答的站是最后发送了信标的站。因此,根据自组织网络的性质,对终端D所发送的探测请求返回应答的终端不总是作为无线电参数的提供设备的终端A。
在作为无线电参数的固有提供设备的终端A对从终端D发 送来的探测请求返回了探测应答的情况下,执行将图3中的终端C看作为终端D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
然而,还存在这种情况:不是无线电参数的提供设备的终端B或C对来自终端D的探测请求返回探测应答。
因此,现在将说明终端C对来自终端D的探测请求返回探测应答的情况。
终端C执行下面的操作:将用于执行来自终端D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信号中继至终端A;或者,由于终端C已从终端A接收到并设置了要设置的无线电参数,因而代替终端A利用终端D执行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根据下文中将说明的判别选择性地执行这两个操作。
首先,将说明终端C将来自终端D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中继至终端A的情况。
图4是在终端C作为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中继设备而工作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终端之间的信号序列的示意图。通过终端A、C和D各自的CPU 13中的中继功能单元13a执行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的方法来执行图4和5中的操作。
终端D向网络1发送探测请求以加入网络1。现在假定在终端C最后发送信标之后终端D已发送了探测请求。当接收到该探测请求时,终端C向终端D返回探测应答。当接收到该探测应答时,终端D向终端C发送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请求。当接收到该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请求时,终端C向终端D返回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应答。
当接收到该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应答时,终端D使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工作。终端C不作为无线电参数提供设备而工作,而是每次将来自终端D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信 号均中继至终端A。每次来自终端A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的信号均被中继至终端D。
随后,将说明终端C代替终端A对来自终端D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做出应答的情况。
图6是在终端C作为终端A的代理对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做出应答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终端之间的信号序列的示意图。通过终端C和D各自的CPU 13中的代理应答功能单元13b执行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的方法来执行图6和7中的操作。
终端D向网络1发送探测请求以加入网络1。现在假定在终端C最后发送了信标之后终端D已发送了探测请求。当接收到该探测请求时,终端C向终端D返回探测应答。当接收到该探测应答时,终端D向终端C发送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请求。当接收到该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请求时,终端C向终端D返回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应答。
当接收到该无线电参数交换开始应答时,终端D使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工作。
终端C代替终端A执行作为无线电参数提供设备的操作,并且在终端D和C之间执行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
一旦终端C做出了代理应答之后,终端C就拥有相应的性能,并且之后,还可以展现与作为无线电参数提供设备的终端A的地位相类似的地位。
随后,将说明用于判别终端C是作为中继设备而工作还是作为代理应答设备而工作的方法。
图8是用于判别终端C是启动中继功能还是启动代理应答功能的流程图。通过终端C的CPU 13中的判别单元13c执行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的方法来执行图8中的操作。可以当从无线 电参数提供设备向终端C提供无线电参数时或者当终端C向终端D返回探测应答时,执行图8中的处理。
终端C在终端C和A之间执行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并且判别是否已从终端A发出了如下指令:在提供了无线电参数时执行中继功能、执行代理应答功能或者不执行这两个功能(S801)。
在S801中的判别中,如果从终端A指示了执行中继功能,则终端C作为用于执行中继功能的中继设备而工作。如果从终端A指示了执行代理应答功能,则终端C作为用于执行代理应答功能的代理设备而工作。如果从终端A指示终端C以不执行中继功能和代理应答功能,则终端C不执行这两个功能。
如果在S801中未发出以上指令,则根据该终端的设备能力判别启动了中继功能和代理应答功能中的哪一个。
首先,判别该终端是否具有输入装置(S802)。例如,存在这种情况:根据所使用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方法,通过某些认证码的输入或者通过物理开关的输入而输入开始指令是有必要的。基于这种设置方法,为了使终端C作为无线电参数提供设备而工作,终端C需要具有用于进行此种输入的输入功能。因此,如果终端C作为终端A的代理而开始代理应答功能,则根据所使用的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方法,终端C需要具有输入装置。因此,确认是否存在输入装置,并且如果终端C不具有必要的输入装置,则该终端作为用于执行中继功能的中继设备而工作。
如果该终端具有必要的输入装置,则随后判别该终端的CPU的处理能力以及如存储容量、电力消耗等设备能力(S803)。
如果在S803中判断为该终端的设备能力高到足以执行代理应答功能,则该终端作为用于执行代理应答功能的代理设备 而工作。
如果在S803中判断为该终端的设备能力不够高到足以执行代理应答功能,则该终端作为用于执行中继功能的中继设备而工作。
当该终端作为中继设备而工作时,终端C可以向终端D通知在开始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时通过中继功能执行上述序列。当该终端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时,终端C可以向终端D通知在开始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时通过代理应答功能执行上述序列。通过如上所述进行通知,终端D可以识别出,存在其它无线电参数提供设备并且在终端D加入的网络中存在除终端C以外的终端。因而,如果终端D不想与除终端C以外的设备一起形成网络,则停止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并且可以停止加入该网络。如果终端D不想从中继设备或代理设备接收无线电参数,则也可以停止无线电参数自动设置序列。通过以上通知,终端D可以管理终端D已从中继设备或代理设备接收到无线电参数的事实。
还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构建:不进行图8中的S803中的判别,而是只要终端C具有输入装置,终端C就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
如上所述,即使在难以确定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环境下,也可以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当通信终端新加入已完成了通信参数的设置的网络中时,由于没有必要搜索固有通信参数提供设备,因而可以缩短新的通信终端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所需要的时间。
尽管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期望实施例,但是该期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子,并且并未将本发明的范围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在该范围内可以 进行实施例的多种变形。例如,尽管上面说明了符合IEEE802.11的无线LAN的例子,但是可以在无线USB、MBOA(Multi BandOFDM Alliance,多频带OFDM联盟)、Bluetooth(注册商标)等其它无线介质中实施本发明。
尽管作为例子使用了网络标识符、加密算法、加密密钥、认证算法和认证密钥等的无线电参数,但在该无线电参数中可以包括其它信息。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6年10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8647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18)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中继单元,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中继单元作为提供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参数共享协议的信号的中继设备而工作,其中,所述提供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参数,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提供设备接收所述无线通信参数,所述无线通信参数共享协议用于共享要针对所述提供设备与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而设置的无线通信参数;
代理单元,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代理单元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其中,所述代理设备作为所述提供设备的代理而执行所述无线通信参数共享协议,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了与所述提供设备相同的设置且已经从所述提供设备接收到并设置了要设置的所述无线通信参数;以及
选择单元,其选择所述通信设备是作为中继设备而工作还是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来自所述提供设备的指令执行所述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是否具有输入装置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当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提供设备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参数时的指令执行所述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是否具有输入装置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是否具有输入装置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10.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中继步骤,用于使所述通信设备作为提供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参数共享协议的信号的中继设备而工作,其中,所述提供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参数,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提供设备接收所述无线通信参数,所述无线通信参数共享协议用于共享要针对所述提供设备与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而设置的无线通信参数;
代理步骤,用于使所述通信设备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其中,所述代理设备作为所述提供设备的代理而执行所述无线通信参数共享协议,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了与所述提供设备相同的设置且已经从所述提供设备接收到并设置了要设置的所述无线通信参数;以及
选择步骤,用于选择所述通信设备是通过所述中继步骤作为中继设备而工作还是通过所述代理步骤作为代理设备而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来自所述提供设备的指令执行所述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是否具有输入装置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当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提供设备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参数时的指令执行所述选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是否具有输入装置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是否具有输入装置的能力执行所述选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86470/2006 | 2006-10-20 | ||
JP2006286470A JP4944564B2 (ja) | 2006-10-20 | 2006-10-20 |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PCT/JP2007/070387 WO2008047884A1 (en) | 2006-10-20 | 2007-10-12 | Setting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9858A CN101529858A (zh) | 2009-09-09 |
CN101529858B true CN101529858B (zh) | 2012-11-21 |
Family
ID=38826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900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9858B (zh) | 2006-10-20 | 2007-10-12 | 通信参数设置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50310B2 (zh) |
EP (1) | EP2077021B1 (zh) |
JP (1) | JP4944564B2 (zh) |
CN (1) | CN101529858B (zh) |
RU (1) | RU2437240C2 (zh) |
WO (1) | WO200804788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89817B2 (ja) | 2007-01-29 | 2011-10-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
US8208635B2 (en) * | 2007-11-13 | 2012-06-26 | Rosemount Inc. | Wireless mesh network with secure automatic key loads to wireless devices |
JP5270937B2 (ja) | 2008-03-17 | 2013-08-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5307508B2 (ja) * | 2008-08-29 | 2013-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5448434B2 (ja) * | 2008-12-11 | 2014-03-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5449050B2 (ja) * | 2010-06-18 | 2014-03-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5822532B2 (ja) * | 2011-05-10 | 2015-11-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771475B2 (ja) * | 2011-08-10 | 2015-09-02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制御方法 |
JP5183791B2 (ja) * | 2011-10-26 | 2013-04-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N103108363B (zh) * | 2011-11-15 | 2016-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管理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
JP5692814B2 (ja) * | 2012-01-31 | 2015-04-01 |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3222991A (ja) * | 2012-04-12 | 2013-10-28 | Ricoh Co Ltd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
JP5442140B2 (ja) * | 2013-01-16 | 2014-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597299B2 (ja) * | 2013-12-19 | 2014-10-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6821363B2 (ja) | 2016-09-15 | 2021-01-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32659A (ja) | 2001-02-07 | 2002-08-16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3636695B2 (ja) * | 2002-02-22 | 2005-04-06 |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端末装置及び中継端末プログラム |
JP2003338821A (ja) | 2002-05-20 | 2003-11-28 | Nec Viewtechnology Ltd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4373060B2 (ja) * | 2002-08-14 | 2009-11-2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分散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分散処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代理ノード、利用者側ノードおよび方法 |
US7774495B2 (en) * | 2003-02-13 | 2010-08-10 | Oracle America, Inc, | Infrastructure for access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environment |
JP2004266568A (ja) * | 2003-02-28 | 2004-09-24 | Nec Corp | 名前解決サーバ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
CN100450051C (zh) * | 2003-06-30 | 2009-01-07 |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 通信网中网络选择的方法和相关网络 |
JP3951990B2 (ja) * | 2003-09-05 | 2007-08-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ステ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動作制御方法 |
JP4700982B2 (ja) * | 2005-03-02 | 2011-06-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US7720038B2 (en) * | 2006-03-22 | 2010-05-1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Cell network selectively applying proxy mode to minimize power |
JP4764279B2 (ja) * | 2006-07-28 | 2011-08-3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中継装置 |
-
2006
- 2006-10-20 JP JP2006286470A patent/JP4944564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10-12 RU RU2009118930/09A patent/RU243724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0-12 EP EP07830121.5A patent/EP207702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10-12 WO PCT/JP2007/070387 patent/WO200804788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0-12 US US12/439,823 patent/US8150310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0-12 CN CN200780039003.4A patent/CN1015298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104076A (ja) | 2008-05-01 |
WO2008047884A1 (en) | 2008-04-24 |
EP2077021B1 (en) | 2015-07-29 |
RU2009118930A (ru) | 2010-11-27 |
CN101529858A (zh) | 2009-09-09 |
RU2437240C2 (ru) | 2011-12-20 |
EP2077021A1 (en) | 2009-07-08 |
JP4944564B2 (ja) | 2012-06-06 |
US20100203825A1 (en) | 2010-08-12 |
US8150310B2 (en) | 2012-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9858B (zh) | 通信参数设置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US10674341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20210144806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3369638B (zh) | 通信装置 | |
CN102625415B (zh)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电路 | |
CN101873695B (zh) |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 |
CN102474887B (zh) |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 | |
JP2008167489A (ja) |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を選択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02474716A (zh) |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 |
EP1983772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 |
CN1849778A (zh) | 无线局域网检测 | |
CN1672364B (zh) | 将无线局域网连接到umts终端站上的方法和数据系统 | |
CN111934961A (zh) | 智能家居网络配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23105995A (ja) | 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