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9743A -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9743A
CN101529743A CN200680056191A CN200680056191A CN101529743A CN 101529743 A CN101529743 A CN 101529743A CN 200680056191 A CN200680056191 A CN 200680056191A CN 200680056191 A CN200680056191 A CN 200680056191A CN 101529743 A CN101529743 A CN 101529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relay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56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9743B (zh
Inventor
须加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29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9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9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97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本发明的中继站是用于中继在无线基站和无线终端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3A),具有:存储部(303),其存储用于与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基站侧信号接收部(301),其从上述无线基站接收在上述无线基站和借助了该中继站(3A)的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补充部(308),其对由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301)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303)中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和终端侧信号发送部(306),其把由该补充部补充了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终端。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例如涉及可良好地应用在由IEEE802.16所规定的系统中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以WCDMA、CDMA2000等系统为代表的那样,目前,在世界上,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得到了普及。在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服务区设置无线基站(BS:Base Station),无线终端通过该无线基站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图18表示无线基站101在其覆盖区(小区)100内与多个无线终端(MS:Mobile Station)102连接的P-MP(Point to Multipoint)型的连接方式。在高速无线数据通信规格的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nc.)802.16中,作为通信的方式,规定了如该图18所示的P-MP方式。而且,在802.16WG中,规定有主要面向固定通信用途的802.16d规格(802.16-2004)、和面向移动通信用途的802.16e规格(802.16e-2005)的两种规格。
该图18所示那样的P-MP型的连接方式,服务区被限制在无线基站101的小区100内,在小区100的边界(小区边缘),由于无线环境不是很好,所以常常难以实现高速通信。
为了解决此问题,在IEEE802.16WG中,建立对在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中继的中继站(RS:Relay Station)进行研究的目标组802.16j,目前处于研究的过程中。
另外,关于上述的IEEE802.16的事项,被公开在例如以下的非专利文献1至3中。
另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该技术在介入了中继站的中继系统中,无线基站决定在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方案,中继站从无线基站接收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调度信息,根据该调度信息,执行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此时,由于无线基站集中执行调度处理,所以中继站可以采用简易的结构。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由无线基站全部进行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的情况下,中继站必须把从无线终端接收的信号和数据的内容不变更地中继到无线基站。这是因为无线基站为了取代中继站进行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调度,在无线基站中需要由中继站已接收的无线终端的信息。
非专利文献1:IEEE Std802.16-2004
非专利文献2:IEEE Std802.16e-2005
非专利文献3:2006年电子信息通信学会综合大会B-5-140“IEEE802.16中继系统中的多路复用MAP(映射)的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4325号公报
根据上面说明的背景技术,无线终端能够直接或通过中继站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但是,由于无线基站为了取代中继站进行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调度,无线基站需要取得由中继站已接收的无线终端的信息,所以使得作为无线通信资源的频带消耗增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谋求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除了上述的目的以外,作为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之一,是获得根据后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种构成所导出的,基于以往技术而不能获得的效果。
(1)因此,本发明的中继站是用于中继在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部,其存储用于与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基站侧信号接收部,其从上述无线基站接收在上述无线基站和借助了该中继站的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补充部,其对由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所接收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和终端侧信号发送部,其把由该补充部补充了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终端。
(2)另外,理想的是,也可以具有:终端侧信号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并且把上述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汇集部,其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和基站侧信号发送部,其把由该汇集部汇集的信息,为了生成上述调度信息而发送给上述无线基站。
(3)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该终端侧信号接收部接收来自多个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并且把上述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作为上述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该汇集部把来自上述多个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汇集成1个,并且,该补充部,对由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通信控制信息,对应关于该多个无线终端的各个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
(4)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该终端侧信号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频带请求信号,并且作为上述接收到的频带请求信号的信息,把上述频带请求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作为上述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该汇集部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上述频带请求信号的信息,并且,该补充部,对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补充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频带请求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5)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该终端侧信号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并且根据上述接收到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生成用于对应的无线终端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并且把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与上述已生成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一同,作为上述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该汇集部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信息,并且,该补充部,对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补充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并且,该终端侧信号发送部,把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与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对应的上述功率/定时调整信息,与由该补充部补充了内容的上述调度信息一同,向上述无线终端发送。
(6)并且,本发明的中继站是用于中继在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具有:终端侧接收部,其接收从上述无线终端接收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判断部,其根据由该终端侧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信息,判断是否应向上述无线基站通知与从上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相关的相关信息;通知部,其在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应该向上述无线基站通知与从上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把上述相关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基站。
(7)在上述(6)的中继站中,也可以构成为,该终端侧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关于与该中继站和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相关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该判断部,根据在该接收部中接收到的与该中继站和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在需要变更在该中继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判断为应向上述无线基站通知上述相关信息,该通知部,在由该判断部判断为需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把该中继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信息和上述无线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上述相关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基站。
(8)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上述(2)的中继站,在与多个无线终端之间收发信号的无线基站,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除了应由上述补充部补充的信息,生成上述调度信息;和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9)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上述(4)的中继站,在与多个无线终端之间收发信号的无线基站,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中继站的上述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与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中汇集的频带请求信号数量相应的频带分配,生成上述调度信息;和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已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10)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上述(5)的中继站,在与多个无线终端之间收发信号的无线基站,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生成进行了与上述接收到的信息中汇集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数量相应的频带分配后的上述调度信息;和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已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11)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具有多个无线终端、与上述无线终端进行信号的收发的无线基站、和中继在上述无线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站具有:终端侧信号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存储部,其把由该终端侧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作为用于上述无线终端与该中继站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存储;汇集部,其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和基站侧发送部,其把由该汇集部汇集的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基站,并且,该无线基站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来自该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除了应由该补充部补充的信息,生成该无线基站和借助了上述中继站的上述无线终端的各个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和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已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该中继站,并且,该中继站具有:基站侧信号接收部,其从上述无线基站接收上述调度信息;补充部,其对由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和终端侧信号发送部,其把由该补充部补充了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终端。
(12)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具有无线终端、与上述无线终端进行信号的收发的无线基站、和中继在上述无线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站具有:无线信道状态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关于与该中继站和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相关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判断部,其根据由该信道状态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在借助了该中继站的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通知部,其在上述判断部判断为需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把该中继站与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信息和上述无线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上述相关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基站,并且,该无线基站具有: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从该通知部通知的上述相关信息,变更在借助了上述中继站的该无线基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并且生成变更了上述无线通信方式后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和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已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13)另外,在上述(1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述变更对象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把调制方式和编码率作为要素。
(14)并且,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基于多个无线终端、与上述无线终端进行信号的收发的无线基站、和中继在上述无线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站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把上述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作为用于上述无线终端与该中继站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存储,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把上述汇集后的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基站,并且,该无线基站从该中继站接收上述汇集后的信息,根据上述接收到的上述汇集后的信息,生成用于在该无线基站和借助了上述中继站的上述无线终端的各个之间的通信的调度信息,把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该中继站,并且,该中继站接收由该无线基站发送来的上述调度信息,对上述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上述已存储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把补充了上述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终端。
(15)另外,本发明的中继站用于在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中继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部,其存储通过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所获得的信息;通知部,其根据接收到的该信号,向该无线基站通知确保在上行方向的发送区域;接收部,其接收上述无线基站根据该通知而进行了确保后的、该中继站的上行方向的发送区域信息;和发送部,其根据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在该发送区域信息中追加了内容后,向下行方向发送。
这样,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中继站中补充无线终端的调度信息,所以具有可谋求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可应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号流程的图。
图4是表示作为针对第1实施方式的信号顺序的对比例的信号顺序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通知部所生成的控制消息的构成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号顺序的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通知部所生成的控制消息的构成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号顺序的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1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通知部所生成的控制消息的构成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中:1-无线通信系统;2、2A、2B-无线基站;2a-覆盖区域;3、3A~3C-中继站;4-1、4-2、4-21~4-23-无线终端;100-覆盖区域;101-无线基站;102-无线终端;201、211-接收部;202、212-控制消息抽出部;203、213-调度部;204、214-NW接口部;205、215-缓冲部;206、216-发送部;301、311、321-接收部;302、312、322-Code接收部;303、313、323-存储部;304、314-汇集部;305、315、325-通知部;306、316、326-发送部;307-UL MAP(映射)抽出部;308、318-中继部;317-DL MAP(映射)抽出部;324-判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适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该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无线基站(BS)2、中继站(中继站:RS)3、多个(这里是2个)无线终端(MS#1、MS#2)4-1、4-2。另外,以下在不区分无线终端4-1、4-2的情况下,简单记载为无线终端4。
而且,存在于无线基站2的覆盖区域2a内的无线终端4-1与无线基站2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通信)(BS-MS连接),并且,在无线基站2的覆盖区域2a以外的无线终端4-2,能够通过中继站3与无线基站2进行无线通信(BS-RS连接和RS-MS连接)。作为无线终端4,除了可使用适合移动的所谓的MS以外,还可以使用适合固定利用的无线装置的任意装置。
图2表示作为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格式的一例的用于进行上述的无线基站2、中继站3和无线终端4-1、4-2相互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无线帧格式。另外,这里是以与IEEE Std802.16d,e对应的无线帧格式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图2中,Tx、Rx分别表示发送、接收。因此,BS2把前同步(P)(preamble)作为帧的先头,顺序发送DL/UL MAP(映射)、MMR脉冲串(burst)#1、#2、下行脉冲串T4-1。另外,把MMR脉冲串#1作为从无线基站2向在图1中未图示的中继站发送的发送数据,把MMR脉冲串#2作为向图1中已图示的中继站3发送的发送数据,把下行脉冲串4-1作为向图1中的无线终端4-1发送的发送数据。
前同步(P)是无线终端4-1、4-2、中继站3为了能够与无线基站2同步而向无线基站2的区域内发送的同步信号,其被设成规定的已知模式,以一定的周期发送。另外,在图2中,当UP Link Sub-frame(上行传输子帧)结束时,从前同步开始再次进行Down Link Sub-frame(下行传输子帧)的发送。
无线终端4预先存储有多种前同步的模式,可以把各个模式中接收品质(例如接收电平)最好的模式选择为通信对方的无线基站2。
在作为无线方式而利用例如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的情况下,无线基站2把发送数据分配到各个副载波,使用多个副载波进行发送,但是,对于前同步,也能够以规定的模式分配到各个副载波,并进行发送。无线终端4接收该规定的副载波的组合,并取得与已知的前同步信号的匹配,从而可取得与发送最好的前同步的无线基站2的同步。
在发送Down Link Sub-frame(下行传输子帧)的前同步后,接下来是DL/UL MAP(映射),是保存用于对中继站3、无线终端4-1进行接收发送定时、接收发送信道、无线通信方式(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编码率等)等的接收发送动作控制的控制数据(MAP(映射)数据)的区域。该MAP(映射)数据包含DL MAP(映射)数据和UL MAP(映射)数据,DL MAP(映射)数据定义下行子帧的构造,UL MAP(映射)数据定义上行子帧的构造。
DL MAP(映射)数据包含:关于作为针对中继站3的发送数据的MMR#2的区域(包括以无线终端4-2为目的地的MAP(映射)数据、发送数据等)的用于通知发送定时、发送信道(对接收侧来说的接收定时、接收信道)和无线通信方式等的数据、关于作为针对无线终端4-1的发送数据的T4-1的区域的用于通知发送定时、发送信道(对接收侧来说的接收定时、接收信道)和无线通信方式等的数据。另外,还包含作为针对在图1中未图示的中继站的发送数据的图2中的MMR#1区域中的控制数据。
另一方面,UL MAP(映射)数据包含:用于通知用于接收来自无线终端4-1的RNG(Ranging(测距)信号)和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的区域(接收定时、接收信道(对发送侧来说的发送定时、发送信道))和无线通信方式等的MAP(映射)数据、和用于通知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站3的MMR#2(来自未图示的中继站的MMR#1)的区域(接收定时、接收信道(对发送侧来说的发送定时、发送信道))和无线通信方式等的MAP(映射)数据。
这里,Ranging(测距)信号是已知信号,在无线基站2中(或通过中继站3在无线基站2中)被接收,除了接收定时偏差(相位差)和接收频率偏差以外,还把所求出的必要的发送功率的增减信息的结果,作为Adjustment(调整)信息,报告给无线基站2。在此例中,来自无线终端4-1的RNG在无线基站2的RNG接收期间被直接接收,来自无线终端4-2的RNG在中继站3的RNG接收期间被接收,并通过上行传输的MMR#2发送给无线基站2。
CQI表示用于报告无线终端4对前同步或导频信号(在下行脉冲串数据等中包含的已知信号)等的已知信号,进行了CINR(Career to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等接收品质的测定结果的发送期间。无线基站2例如根据从自身下属的无线终端4-1接收到的CQI信息,变更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编码率等发送参数。
即,在接收品质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向提高传输速度的方向的控制,而在接收品质劣化的情况下,进行向降低传输速度的方向的控制。
另外,中继站3为了向如图1所示的无线终端4-2那样位于无线基站2的形成区域以外的无线终端4-2提供服务,发送前同步和DL/ULMAP(映射)。即,由于无线终端4-2不能接收从无线基站2发送的前同步等,所以通过接收从中继站3发送的前同步等,能够取得与中继站3发送的无线帧的同步。另外,中继站3发送的前同步,可以与无线基站2发送的前同步不同,也可以相同。
中继站3发送的DL/UL MAP(映射)用于规定在与中继站3下属的无线终端4-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发送接收定时、信道)、无线通信方式,其可以与来自于通过下行传输的MMR#2传送来的数据的由无线基站2发送的DL/UL MAP(映射)的内容不同。
因此,无线终端4-2接收从中继站3发送的前同步(P),并取得同步,以前同步为基准,检测出所接收的DL MAP(映射)中包含的下行脉冲串T4-2的发送区域、无线通信方式,所以,在该区域以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T4-2。同样,取得在接收到的UL MAP(映射)中包含的RNG、CQI、T4-2的发送区域、无线通信方式,并发送各种数据。
而且,中继站3按照所通知的UL MAP(映射)数据,接收RNG、CQI、T4-2,并把这些数据,通过上行传输的MMR#2发送给无线基站2。
如上所述,通过导入中继站3,可支持无线终端4-2的无线通信,但在无线基站2中,由于不仅生成用于与无线终端4-1、中继站3之间的通信的DL/UL MAP(映射),而且还生成针对无线终端4-2的DL/ULMAP(映射),所以在无线基站2中接收由中继站3接收到的无线终端4-2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中继站3与无线基站2之间的通过上行/下行传输的MMR#2所传送的信息量。
[b]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号顺序的概略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关于从无线基站2发送出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及其响应信号的信号顺序的图,图4是表示作为相对第1实施方式的信号顺序的对比例的信号顺序的图。另外,在图3、图4所示的情况下,中继站3、3’分别与3个无线终端4-21~4-23连接。
另外,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是,在从无线终端4希望向网络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图2的上行传输的RNG区域中,是最初应从无线终端4(通过图4的中继站3’或图3的中继站3)向无线基站2发送的代码。无线终端从多种代码中选择1种发送。而且,作为对该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响应的CDMAAllocation(分配)IE是,作为在UL MAP(映射)内所定义的信息,用于向发送了该BW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无线终端4通知用于从该无线终端4送出BW Request的帧区域(接收发送定时)和通信方式的信息。接收到该CDMA Allocation(分配)IE的无线终端4,能够以该CDMA Allocation(分配)IE所指定的帧区域(发送定时)和通信方式,向无线基站2发送用于向网络发送数据的频带请求亦即BW Request。
这里,可以设想,为了如图4所示的中继站3’那样,在无线基站2中,通过UL MAP(映射)进行与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对应的频带分配,在从多个无线终端4-21~4-23接收到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的情况下,在该每次接收时,需要把各个BW RequestCode(请求代码)的信息(例如代码种类)与各自的接收定时(帧编号、帧位置)的信息一同中继给无线基站2。
即,在图4所示的无线基站2中,可以每次接收与这些BW RequestCode(请求代码)相关的信息,生成包含针对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响应(CDMA Allocation(分配)IE(Information Element):在图中记载为CDMA Alloc IE)的调度信息(DL/UL MAP(映射))。
对此,根据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中继站3,在从各个无线终端4-21~4-23接收到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的情况下,为了在无线基站2中生成上述调度信息,不发送包含接收定时的信息(即来自无线终端4的发送定时的信息)的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的全部信息,而作为单一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胜于如图4的情况那样将全部信息发送,而是将汇集后的信息向无线基站2发送。
具体是,中继站3,在从所连接的多个无线终端4-21~4-23接收到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的情况下,存储各个BW RequestCode(请求代码)#1~#3和无线帧中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接收位置的信息(通过接收来自无线终端的信号所获得的信息)。而且,中继站3,作为汇集了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信息后的信息,不是向无线基站2发送例如所接收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本身的模式,而是把接收到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的信息作为BW Request Message(请求消息)向无线基站2发送。另外,关于在自身的中继站3中存储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的接收定时的信息,省略向无线基站2发送。
在无线基站2中,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中继站3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确保相应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的区域,生成DL/UL MAP(映射)。即,无线基站2,在成为针对发送了各个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的无线终端4-21~~4-23的响应的CDMAAllocation(分配)IEx3中,不分别进行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接收帧位置的信息的具体写入,而输出确保了用于该分配的区域的响应R1(UL MAP(映射)中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通常,在CDMA Allocation(分配)IE中,记载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值、和无线终端4-21~4-23发送了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时的无线帧的位置,但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2中,由于未掌握这些信息,所以省略了对该区域的信息的记载。
即,如上述那样,在中继站3中存储有应写入CDMAAllocation(分配)IE中的、无线终端4-21~4-23发送了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时的无线帧的位置。因此,在中继站3中,在来自无线基站2的UL MAP(映射)中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区域内写入这些内容,并分别分配BW Request的帧位置。另外,作为分配的优先级,可以把Code的到达顺序、或重要度作为尺度进行确定。
在中继站3中,把作为这样分配了BW Request的帧位置的响应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1~#3,在UL MAP(映射)中进行发送(参照R2)。在各个无线终端4-21~4-23中,通过从接收到的UL MAP(映射)的内容中,读出与自身送出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对应的响应CDMA Allocation(分配)IE#1~#3的内容,可获得为了发送之后的BW Request而指定的帧位置和无线通信方式。
由此,特别地可削减与从中继站3对无线基站2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相关的信息的传送量,从而可有效使用作为上行传输的无线通信资源的MMR#2。
·第1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结构
对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3,如果关注用于如上述那样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高效率化的功能,则如图5所示的中继站3A那样,具有接收部301、Code接收部302、存储部303、汇集部304、通知部305、发送部306、UL MAP(映射)抽出部307和中继部308。
这里,接收部301从无线终端4-2(参照图1,在图3中是4-21~4-23)和无线基站2接收构成信号或消息的无线信号。另外,Code接收部302从接收部301所接收的信号或消息中,抽出例如来自上述的无线终端4-2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频带请求信号)那样的代码(Code)。具体是,作为接收到代码时的帧编号和代码值、接收到该代码时的无线帧的位置的信息,检测出符号(symbol)和副信道(subchannel)的信息。
因此,由上述的接收部301和Code接收部302,构成接收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信号和消息,并且把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保存在存储部303中的终端侧信号接收部。另外,由上述的接收部301构成从无线基站2接收无线基站2和借助了该中继站3A的多个无线终端4的各个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的基站侧信号接收部。
存储部303存储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具体是,作为由Code接收部302接收到的频带请求信号的信息,把频带请求信号的种类和位置信息作为通信控制信息预先保存。例如,如图6所示,存储由Code接收部302抽出并检测出的代码编号、帧编号、作为接收到该代码时的无线帧的位置的信息的符号和副信道的信息。并且,存储部303存储用于进行与多个无线终端4-21~4-23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是用于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ULMAP(映射)的信息)。
汇集部304汇集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具体是,在Code接收部302接收到上述那样的来自无线终端4-2的BW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情况下,对在该帧内接收的BW Request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进行计数,把计数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的信息作为控制消息,送到通知部305,以便向无线基站2送出。
由此,在通知部305中,根据来自汇集部304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的信息生成控制消息,在发送部306中,把由通知部305生成的控制消息向无线基站2进行无线发送。另外,在中继站3A从无线终端4-2接收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时,从无线基站2分配控制消息发送用的频带。
图7表示由通知部305生成的控制消息的结构例。在控制消息中,如图7所示,可以包含成为发送源的识别信息的中继站3A的ID信息(RS ID)、本控制消息的种类(Type)的信息(Message Type)、中继站3A接收到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时的帧编号(FrameNumber)和当时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个数的计数值(No.BW Request Code)。
因此,由上述的通知部305和发送部306,构成为了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UL MAP(映射)而把由汇集部304汇集的信息发送给无线基站2的基站侧信号发送部。
另外,UL MAP(映射)抽出部307在由接收部301接收的来自无线基站2的信号中,抽出UL MAP(映射)。
作为与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对应的响应的CDMAAllocation(分配)IE,被包含在该UL MAP(映射)中。而且,在中继部308中,中继由UL MAP(映射)抽出部307抽出的UL MAP(映射),但特别是,对于CDMA Allocation(分配)IE的信息,在转换成被存储在存储部303中的信息后,通过发送部306中继到无线终端4-2。
如上述那样,对于无线终端4-21~4-23发送了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时的无线帧的位置的信息和帧编号以及代码值等,由中继站3A的存储部303存储,另外,通过汇集部304的汇集处理,把被存储在存储部303中的这些信息,从要向无线基站2发送的内容(图7的控制消息的内容)中省略。因此,在来自无线基站2的UL MAP(映射)中包含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中,不包含这些信息。
在中继部308中,通过在由UL MAP(映射)抽出部307抽出的UL MAP(映射)中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区域中,写入被存储在存储部303中的这些内容(无线帧的位置的信息、帧编号、和代码值等),进行补充,可以分别分配应从无线终端4-2送出的BW Request的帧位置。对于这样补充了内容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可通过发送部306发送到无线终端4。另外,作为分配的优先级,可以把Code的到达顺序、重要度等作为尺度进行确定。
因此,由上述的中继部308,构成对于由接收部301接收到的(来自无线基站2的)调度信息,根据存储在存储部303中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的补充部。即,作为补充部的中继部308,对于由接收部301接收到的调度信息,补充存储在存储部303中的频带请求信号的种类和位置信息。
另外,发送部306构成把在中继部308中补充了内容后的调度信息发送给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终端侧信号发送部。
·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2的结构
另外,关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2,如果关注用于实现上述那样的无线通信资源的高效率化的功能,则如图8所示的无线基站2A那样,具有接收部201、控制消息抽出部202、调度部203、NW接口部204、缓冲部205、和发送部206。
这里,接收部201用于接收来自中继部3A和无线终端4-1(参照图1)的构成信号或消息的无线信号,其接收来自构成中继站3A中的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发送部306的信息。另外,控制消息抽出部202用于从在接收部201中接收到的信号或消息中抽出控制消息的信息。例如,在控制消息抽出部202中,抽出用于中继站3A通知如图7所示的BW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的控制消息的内容。
调度部203根据在由控制消息抽出部202抽出的控制消息中记载的内容,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UL MAP(映射)。例如,在控制消息抽出部202中,在抽出了用于通知如图7所示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在调度部203中,生成与该BW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数量相应的区域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并把其追加到UL MAP(映射)中。此时,在生成的CDMAAllocation(分配)IE中,不包含成为针对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响应的具体信息。
因此,上述的调度部203是,根据由接收部201接收到的信息,除了由上述中继站3A的中继部308应补充的信息,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UL MAP(映射)的调度信息生成部。换言之,调度部203根据由接收部201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与在由接收部201接收到的信息中所汇集的频带请求信号数量相应的频带分配,来生成调度信息。
NW接口部204,为了把由接收部201接收到的来自无线终端4的数据例如向其他网络送出而进行接口处理,并且对来自其他网络的向无线终端4发送的信号进行接口处理。另外,缓冲25,为了将来自NW接口部204的数据和由调度部203生成的DL/UL MAP(映射),以规定的定时从发送部206发送而进行缓冲处理。
发送部206,把来自缓冲25的信号或消息,向中继站3A或无线终端4-1发送。例如,把由调度部203生成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中继站3A。
·作用效果
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中继部3A和无线基站2A分别构成上述那样的结构,所以,例如如图3的信号顺序所示那样,在中继站3A中,作为将来自无线终端4-2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1~#3的信息汇集后的控制消息,发送给无线基站2,并且能够对来自无线基站2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补充内容,并同时向无线终端4-2发送。
具体是,在中继站3A的接收部301和Code接收部302中,作为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信号和消息,接收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把作为接收到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信息的代码编号、帧位置和帧编号的信息,作为用于进行无线终端4-21~4-23与该中继站3A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03中。并且,在汇集部304中,汇集来自无线终端4-21~4-23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信息,并且利用通知部305和发送部306把该汇集后的信息发送给无线基站2(图3的“BW Request Message(请求消息)”,参照图7)。
另外,在无线基站2中,由接收部201和控制消息抽出部202从中继站3A接收上述的汇集后的信息,由调度部203根据该接收到的汇集后的信息,生成用于该无线基站2和借助了中继站3A的无线终端4-21~4-23的各个之间的通信的调度信息(UL MAP(映射)的CDMAAllocation(分配)IE),由缓冲部205和发送部206把如上述那样生成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中继站3A(参照图3的R1)。此时,在已生成的成为调度信息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中,不包含成为针对BW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响应的具体的信息(即,设成空栏)。
由中继站3A的接收部301和UL MAP(映射)抽出部307接收由无线基站2发送来的调度信息,在中继部308中,对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在存储部303中存储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即,填入成为针对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响应的具体信息)。而且,由发送部306,把补充了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4-21~4-23(参照图3的R2)。
另外,在各个无线终端4-21~4-23中,从接收到的UL MAP(映射)内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的帧位置信息中,抽出作为针对自身送出的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的响应的CDMAAllocation(分配)IE。由此,之后,在各个无线终端4-21~4-23中,能够把BW Request利用在UL MAP(映射)中由Up Link Sub-frame所指定的区域发送。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由于在中继站3中能够补充与无线终端4-21~4-23对应的UL MAP(映射)的信息,所以具有能够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中继站3A中容纳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在容纳了1个无线终端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
[b]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导入中继站3的情况下,作为频带请求信号而从无线终端4-2发送BW Request Code(请求代码),从无线基站2作为响应而发送UL MAP(映射)中的CDMA Allocation(分配)IE的情况,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从无线终端4-2发送Ranging Code(测距代码),从无线基站2作为响应而发送DL MAP(映射)中的RNG-RSP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用于通过无线终端4-1把其发送给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2,从无线基站2接收用于控制该无线终端4-1的发送功率、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的指示(RNG-RSP)。
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导入中继站3的情况下,无线基站2的覆盖区域外的存在于中继站3的覆盖区域中的无线终端4-2,在开始与中继站3的无线连接的阶段,发送Ranging Code(测距代码),通过来自中继站3的响应(RNG-RSP),接收发送功率控制等。此时,中继站3为了把RNG-RSP发送给无线终端4-2,需要通过来自无线基站2的DL MAP(映射)接受频带的分配。因此,在中继站3中,需要向无线基站2发送与来自无线终端4-2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相关的信息。
这里,可以设想,在导入中继站3的情况下,若在中继站3中从多个无线终端4-21~4-23接收到了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则在无线基站2中,为了通过DL MAP(映射)进行与Ranging Code(测距代码)对应的频带分配,在每次该接收时,需要把各个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信息,与各个接收定时(帧编号、帧位置)的信息一同中继到无线基站2。
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通过把与从中继站3向无线基站2发送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相关的信息汇集,并且在中继站3中生成RNG-RSP,可实现频带的有效利用。
·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号顺序的概略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关于从无线终端4-21~4-23送出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及其响应信号的信号顺序的图。在从各个无线终端4-21~4-23接收到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的情况下,为了在无线基站2中生成上述DL MAP(映射),不发送包含接收定时的信息(即,来自无线终端4的发送定时的信息)的各个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的全部信息,而作为单一RS RangingMessage(测距消息),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3的情况同样,胜于发送与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相关的全部信息,而是将汇集后的信息向无线基站2发送。
具体是,中继站3,在从所连接的多个无线终端4-21~4-23接收到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的情况下,把针对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以及频率等的调整信息(用于调整来自无线终端4-21~4-23的发送功率、相位、以及频率的控制信息),与各个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和无线帧中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接收位置的信息一同预先存储。
而且,中继站3,作为汇集了Ranging Code(测距代码)信息后的信息,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不向无线基站2发送所接收的各个Ranging Code(测距代码)其本身的模式,而把所接收的Ranging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的信息作为RS Ranging Message(测距消息)向无线基站2发送。另外,关于如上述那样在自身的中继站3中存储的用于调整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的接收定时和功率等的信息,省略向无线基站2发送。
在无线基站2中,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中继站3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在帧中的数据区域内确保与此数量相应的RNG-RSP的区域,生成DL MAP(映射)。即,无线基站2作为针对发送了各个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的无线终端4-21~4-23的响应R3,在DL MAP(映射)中指定用于该RNG-RSP的区域。另外,在无线基站2中,由于未从中继站3取得发送功率和发送定时等的控制信息,所以,在所指定的区域RNG-RSP中不进行单独的控制信息的写入。
即,应写入RNG-RSP中的、针对无线终端4-21~4-23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相位控制信息或频率控制信息,如上述那样被存储在中继站3中,因此,在中继站3中,在由DL MAP(映射)指定的RNG-RSP区域内写入这些内容,作为RNG-RSP#1~#3,分别对无线终端4-21~4-23的每个通知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发送定时(相位)的控制信息等。
由此,可减少特别是从中继站3向无线基站2发送的与RangingCode(测距代码)相关的信息的传输量,可有效使用作为上行传输的无线通信资源的MMR#2。
·第2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结构
对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3,如果关注用于实现上述那样的无线通信资源的高效率化的功能,则如图10所示的中继站3B那样,具有接收部311、Code接收部312、存储部313、汇集部314、通知部315、发送部316、DL MAP(映射)抽出部317、和中继部318。
这里,接收部311从无线终端4-2(参照图1,在图9中是4-21~4-23)和无线基站2,接收构成信号或消息的无线信号。另外,Code接收部312从接收部311所接收的信号或消息中,抽出例如来自上述的无线终端4-2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那样的代码(Code)。
具体是,在Code接收部312中,作为接收到代码时的帧编号和代码值、接收到该代码时的无线帧的位置信息,检测出符号(symbol)和副信道(subchannel)的信息。特别是在接收部311接收到来自无线终端4-21~4-23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情况下,根据该RangingCode(测距代码)的接收信号,测定接收功率和接收定时,并把根据测定结果生成的针对无线终端4-2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13中。
因此,由上述的接收部311和Code接收部312构成接收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信号和消息,并且把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保存在存储部313中的终端侧信号接收部。特别是,Code接收部312,接收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作为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并且,根据上述接收到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生成用于对应的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把作为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种类(代码种类)和位置信息与所生成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一同作为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存储部313中。
另外,由上述的接收部311构成基站侧信号接收部,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从无线基站2接收无线基站2和借助了该中继站3B的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各个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DL/UL MAP(映射))。
并且,存储部313存储用于与多个无线终端4-21~4-23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在此情况下,是用于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ULMAP(映射)的信息)。具体是,如图11所示那样,作为与由Code接收部312接收到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相关的信息,存储由Code接收部312抽出、检测出的代码编号(Code)、帧编号(Frame Number)、作为接收到该代码时的无线帧的位置信息的符号(Symbol)和副信道(Subchannel)的信息,并且作为功率/定时调整信息而存储定时调整信息(Timing)和功率调整信息(Power)。
汇集部314汇集应向无线基站2发送的、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具体是,当在Code接收部312中接收到上述那样的来自无线终端4-21~4-23的作为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情况下,对在该帧内接收的Ranging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进行计数,把计数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的信息作为控制消息,送到通知部315,以便向无线基站2送出。
由此,在通知部315中,根据来自汇集部314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的信息生成控制消息,在发送部316中,把由通知部315生成的控制消息向无线基站2进行无线发送。另外,在中继站3B从无线终端4-2接收Ranging Code(测距代码)时,从无线基站2分配控制消息发送用的频带。
图12表示由通知部315生成的控制消息的结构例。在控制消息中,如图10所示,可以包含成为发送源的识别信息的中继站3B的ID信息(RS ID)、本控制消息的种类(Type)的信息(Message Type)、中继站3B接收到Ranging Code(测距代码)时的帧编号(Frame Number)和当时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个数的计数值(No.RangingCode)。
因此,由上述的通知部315和发送部316构成为了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UL MAP(映射)而把由汇集部314汇集的信息发送给无线基站2的基站侧信号发送部。
另外,DL MAP(映射)抽出部317在由接收部311接收到的来自无线基站2的信号中,抽出DL MAP(映射)。
将与Ranging Code(测距代码)对应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写入由该DL MAP(映射)指定了区域的RNG-RSP的区域。而且,在中继站318中,中继由DL MAP(映射)抽出部317抽出的DL MAP(映射),但特别是,对于来自于发送了代码的无线终端的无线帧的位置的信息(符号和副信道),利用存储在存储部313中的内容,对DL MAP(映射)进行补充。并且,在中继部318中,在该DL MAP(映射)所指定的RNG-RSP的区域写入针对该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这样,把写入了DL MAP(映射)和RNG-RSP的内容的信号,通过发送部316,发送给无线终端4-21~4-23。
如上述那样,将无线终端4-21~4-23发送了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时的无线帧的位置信息和帧编号以及代码值等,存储在中继站3B的存储部313中,并且从向无线基站2发送的内容(图12的控制消息的内容)中省略。
在中继部318中,通过写入存储在存储部313中的这些内容(无线帧的位置的信息、帧编号、和代码值等)来补充由DL MAP(映射)抽出部317抽出的DL MAP(映射)的内容,并且把针对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写入由上述DL MAP(映射)所指定的RNG-RSP区域。
因此,由上述的中继部318构成对由接收部311接收到的(来自无线基站2的)调度信息,根据存储在存储部313中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的补充部。即,作为补充部的中继部318对由接收部311接收到的作为调度信息的DL MAP(映射),补充存储在存储部313中的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种类和位置信息。
另外,作为终端侧信号发送部的发送部316,发送由中继部318补充了内容后的作为调度信息的DL MAP(映射),并且,通过RNG-RSP区域,把由Code接收部312生成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发送给多个无线终端4-21~4-23。
由此,在各个无线终端4-21~4-23中,能够把针对其每个发送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参照DL MAP(映射)从RNG-RSP区域抽出,以基于抽出的调整信息的发送功率和定时,发送信号。
·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2的结构
另外,关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2,如果关注用于实现上述那样的无线通信资源的高效率化的功能,则如图13所示的无线基站2B那样,具有接收部211、控制消息抽出部212、调度部213、NW接口部214、缓冲部215、和发送部216。
这里,接收部211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站3A和无线终端4-1(参照图1)的构成信号或消息的无线信号,其接收来自构成中继站3B中的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发送部316的信息。另外,控制消息抽出部212用于从在接收部211中接收到的信号或消息中抽出控制消息的信息。例如,在控制消息抽出部212中,抽出用于在中继站3B通知如图12所示那样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的控制消息的内容。
调度部213根据在由控制消息抽出部212抽出的控制消息中记载的内容,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UL MAP(映射)。例如,在控制消息抽出部212中,在抽出了用于通知如图12所示那样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在调度部213中,利用DL MAP(映射)确保与该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相当的RNG-RSP。此时,在DL MAP(映射)中,未记载无线帧的位置的信息、帧编号、和代码值等,而且在RNG-RSP中不包含成为针对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响应的具体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
因此,上述的调度部213是,根据用于通知由接收部211接收到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数量的消息,除了应由上述中继站3B的中继部318应补充的信息,生成作为调度信息的DL MAP(映射)的调度信息生成部。换言之,在调度部213中,通过根据由接收部211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与由接收部211接收到的信息中汇集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数量相应的频带分配,来生成作为调度信息DL MAP(映射)。
NW接口部214,为了把由接收部211接收到的来自无线终端4的数据例如向其他网络送出而进行接口处理,并且对来自其他网络的向无线终端4发送的信号进行接口处理。另外,缓冲25,为了将来自NW接口部214的数据和由调度部213生成的DL/UL MAP(映射),以规定的定时从发送部216发送而进行缓冲处理。
发送部216,把来自缓冲25的信号或消息,向中继站3B或无线终端4-1发送。即,与上述同样,把由调度部213生成的,被指定了RNG-RSP区域的DL MAP(映射)发送给中继站3B和终端4-1。
·作用效果
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中继部3B和无线基站2B分别如上述那样构成,所以,例如如图9的信号顺序所示,在中继站3B中,能够向无线基站2B发送汇集了来自无线终端4-21~4-23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1~#3的信息的控制消息,并且对来自无线基站2B的DL MAP(映射)补充内容的同时,在由DL MAP(映射)所指定的RNG-RSP区域发送针对各个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
具体是,在中继站3B的接收部311和Code接收部312中,在作为来自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信号和消息,例如接收到了RangingCode(测距代码)时,把接收到的作为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信息的代码编号、帧位置和帧编号的信息,作为用于在无线终端4-21~4-23与该中继站3B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13中。并且,在Code接收部312中,根据接收到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接收信号测定接收功率和接收定时,把根据测定结果生成的针对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13中。
并且,在汇集部314中,汇集来自无线终端4-21~4-23的RangingCode(测距代码)的信息,并且由通知部315和发送部316把该汇集后的信息发送给无线基站2B(图9的“RS Ranging Message(测距消息)”,参照图12)。
另外,在无线基站2B中,由接收部211和控制消息抽出部212从中继站3B接收上述的汇集后的信息,由调度部213根据该接收到的汇集后的信息,生成用于该无线基站2和借助了中继站3B的无线终端4-21~4-23的各个之间的通信的调度信息(DL MAP(映射)),由缓冲部215和发送部216把如上述那样生成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中继站3B(参照图9的R3)。此时,在DL MAP(映射)所指定的RNG-RSP区域,不包含作为针对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响应的具体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实质上成为空栏。
由中继站3B的接收部311和DL MAP(映射)抽出部317接收由无线基站2B发送来的调度信息,由中继部318对接收到的作为上述调度信息的DL MAP(映射),根据在存储部313中存储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并且,在RNG-RSP区域写入针对各个无线终端4-21~4-23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而且,由发送部316,通过RNG-RSP区域把功率/定时调整信息与被补充了内容的调度信息一同发送给无线终端4-21~4-23。
另外,在各个无线终端4-21~4-23中,能够参照DL MAP(映射)的内容,从RNG-RSP区域抽出针对其各个发送的Ranging Code(测距代码)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并以基于已抽出的调整信息的发送功率和定时,发送信号。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在中继站3中补充与无线终端4-21~4-23对应的DL MAP(映射)的信息,并且把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写入RNG-RSP区域,所以,具有减少应向无线基站2B送出的信息,能够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中继站3B中容纳了多个无线终端4-21~4-23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在容纳了1个无线终端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
[c]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对在具有无线基站2和无线终端4,并且导入了中继站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站3接收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报告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CQI报告用于通过中继站3向无线基站2通知无线终端4-2中的无线信号品质。在无线基站2中,从无线终端4-2,以一定的周期间隔接收CQI报告,可根据变动的CQI的值,适宜切换到最佳的无线通信方式。例如,如果接收品质良好,则采用适合高速通信的无线通信方式,另一方面,在接收品质不好的情况下,可选择虽然是低速,但比较能承受噪声环境的无线通信方式。另外,例如,在该CQI中,具有无须对接收信号解码即可进行测定的作为品质指标值的CINR(Career to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号顺序的概略
图14是表示关于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从无线终端4-2(参照图1)送出的CQI报告及其响应信号的信号顺序的图。如该图14所示,中继站3在从所连接的无线终端4-2接收到按照一定周期接收的CQI报告RP1~RP4的情况下,在每次接收时,进行与中继站3所存储的上一次的CQI报告信息进行比较。另外,这里,针对接收了来自与中继站3连接的1个无线终端4-2的CQI报告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在连接了多个无线终端4-2的情况下也是同样。
而且,只有在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为应变更在中继站3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向无线基站2通知在中继站3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的信息。例如,在中继站3中,根据来自无线终端4-2的CQI报告RP3的内容,与过去接收到的CQI报告(例如紧挨着的前一个RP2)的内容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应变更无线通信方式,并且确定变更后的无线通信方式。而且,通知关于该无线通信方式的变更信息(MS Burst Profile Info)。
无线基站2根据被变更的来自无线终端4-21~4-23的无线通信方式的信息,进行调度,生成DL/UL MAP(映射),并发送给中继站3。由此,可削减在中继站3与无线基站2之间应通信的信息量,实现无线通信的有效利用。
·第3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的结构
对于第3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3,如果关注用于实现上述那样的无线通信资源的高效率化的功能,则如图15所示的中继站3C那样,具有接收部321、CQI接收部322、存储部323、判断部324、通知部325、和发送部326。
这里,接收部321从无线终端4-2和无线基站2接收信号和消息。另外,CQI接收部322根据由接收部321接收到的来自无线终端4-2的信号或消息,抽出作为表示无线信道的状态的信号或消息的CQI报告。因此,由上述的接收部321和CQI接收部322构成接收从无线终端接收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的终端侧接收部。
存储部323对应每个无线终端4-2存储由CQI接收部322接收到的来自无线终端4-2的CQI报告的内容。图16表示在存储部323中存储的信息。如该图16所示,在存储部323中,通过基于后述的判断部324的写入作用,还按每个与该中继站3连接的无线终端4-2,保存有作为无线终端的ID信息的MS ID、CINR值、和适合于该CINR值的无线通信方式(Burst Profile)的索引值。
另外,判断部324根据由CQI接收部322接收到的信息,判断是否应该向无线基站2通知与从无线终端4-2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相关的相关信息。即,在CQI接收部322中,在根据接收到的CQI信息、即与该中继站3和无线终端4-2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需要变更在该中继站3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判断为应该向无线基站2通知与无线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相关信息)。
具体是,在判断部324中,首先通过参照存储部323中所包含的未图示的列表,抽选出适合于由CQI接收部322接收到的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即,根据CINR值,例如在是比较高的品质的情况下,抽选出适合于比较高的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方式,另一方面,在是比较低的品质的情况下,抽选出适合于比较低的低速传输,并具有比较强的耐噪声性的无线通信方式。另外,作为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把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和编码率等作为参数(要素)。
而且,判断这样抽选出的无线通信方式与在存储部323中存储的根据上一次接收到的CQI报告中的CINR值抽出的无线通信方式的不同。如果作为该判断结果,无线通信方式不同,则判断为需要把在该中继站3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变更为新抽选出的无线通信方式,而如果作为上述的判断结果,无线通信方式相同,则判断为不需要变更在该中继站3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
另外,在判断部324中,在每次结束了上述那样的无线通信方式的判断时,在存储部323中,与相应的无线终端4-2的ID信息相对应,写入CINR值和抽选出的无线通信方式。
通知部325,在判断部324判断为应该向无线基站2通知作为与从无线终端4-2接收到的无线信道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的变更信息(即,应该变更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生成作为相关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的变更信息作为控制消息,并向后级的发送部326输出。发送部326把在通知部325中生成的控制消息向无线基站2发送。因此,上述的无线通信方式的变更信息,通过通知部325和发送部326的协同动作,被通知给无线基站2。
另一方面,当在判断部324中判断为不需要通知无线通信方式的变更信息(即不需要变更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不通过通知部325和发送部326来通知作为相关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的变更信息。
图17表示从中继站3C向无线基站2发送的用于变更无线通信方式的控制消息的信息例。作为该控制消息的信息,可以由表示控制消息的发送源的中继站3的ID(RS ID)、表示本控制消息的类型(MessageType)、判断为需要变更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终端的ID(MS ID)、和应变更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索引值(Burst Profile)构成。
另外,无线基站2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消息,识别在中继站3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并根据识别出的无线通信方式,生成DL/UL MAP(映射)。
·作用效果
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中继站3C具有上述的结构,所以,在中继站3C中,在从所连接的无线终端4-2接收到以一定的周期接收的CQI报告RP1~RP4的情况下,不用每次为了对无线基站2制成UL/DL MAP(映射),而发送该CQI报告的内容,只在根据CQI的内容判断为需要变更无线通信方式时,向无线基站2发送即可。
即,中继站3C的判断部324进行存储部323所存储的上一次的CQI报告信息与根据本次的CQI的报告获得的无线通信方式信息的比较。而且,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只在判断为最好变更在中继站3C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向无线基站2,作为控制消息通知在中继站3与无线终端4-2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的信息。
这样,根据第3实施方式,由于在中继站3C中,相比在每次接收到CQI报告时都进行发送的情况,可以减少发送与从无线终端4-2发送来的CQI报告的内容相关的控制消息的机会,所以,可减少应向无线基站2B送出的信息,具有可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b]其他
另外,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例如,在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中的中继站3A、3B中,在存储部303、313中把来自无线终端4-2的上行方向的信号或消息的信息作为通信控制信息存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应由补充部作为调度信息进行补充的信息是已知的,则也可以不存储来自无线终端4-2的上行方向的信息或消息的信息,而预先把其存储在存储部303、313中。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中继站,对于除了上述那样的BW RequestCode(请求代码)的频带请求信号、Ranging Code(测距代码)那样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以外的信号,也能够通过汇集部进行汇集,由此可实现频带的有效利用。
另外,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公开说明,只要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便能够制造出本发明的装置。

Claims (15)

1.一种中继站,用于中继在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收发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其存储用于与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
基站侧信号接收部,其从上述无线基站接收在上述无线基站和借助了该中继站的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
补充部,其对由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所接收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和
终端侧信号发送部,其把由该补充部补充了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终端侧信号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并且把上述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作为上述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
汇集部,其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和
基站侧信号发送部,其把由该汇集部汇集的信息,为了生成上述调度信息而发送给上述无线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
该终端侧信号接收部接收来自多个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并且把上述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作为上述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
该汇集部把来自上述多个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汇集成1个,
并且,该补充部对由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通信控制信息,对应关于该多个无线终端的各个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
该终端侧信号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频带请求信号,并且作为上述接收到的频带请求信号的信息,把上述频带请求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作为上述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
该汇集部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上述频带请求信号的信息,并且,
该补充部,对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补充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频带请求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
该终端侧信号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并且根据上述接收到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生成用于对应的无线终端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并且把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与上述已生成的功率/定时调整信息一同,作为上述通信控制信息,保存在该存储部中,
该汇集部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信息,并且,
该补充部,对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补充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的种类和终端发送区域中的位置信息,并且,
该终端侧信号发送部,把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与上述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对应的上述功率/定时调整信息,与由该补充部补充了内容的上述调度信息一同,向上述无线终端发送。
6.一种中继站,其用于中继在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收发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具有:
终端侧接收部,其接收从上述无线终端接收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
判断部,其根据由该终端侧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信息,判断是否应向上述无线基站通知与从上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相关的相关信息;
通知部,其在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应该向上述无线基站通知与从上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把上述相关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
该终端侧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关于与该中继站和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相关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
该判断部,根据在该接收部中接收到的关于该中继站和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在需要变更在该中继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判断为应向上述无线基站通知上述相关信息,
该通知部,在由该判断部判断为需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把该中继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信息和上述无线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上述相关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基站。
8.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
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除了应由上述补充部补充的信息,生成上述调度信息;和
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9.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中继站的上述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
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与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中汇集的频带请求信号数量相应的频带分配,生成上述调度信息;和
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10.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站,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信号收发,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
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生成进行了与上述接收到的信息中汇集的功率/定时调整用信号数量相应的频带分配后的上述调度信息;和
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有无线终端、与上述无线终端进行信号的收发的无线基站、和中继在上述无线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
该中继站具有:
终端侧信号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
存储部,其把由该终端侧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作为用于上述无线终端与该中继站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存储;
汇集部,其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和
基站侧信号发送部,其把由该汇集部汇集的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基站,并且,
该无线基站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来自该基站侧信号发送部的信息;
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信息,除了应由该补充部补充的信息,生成该无线基站和借助了上述中继站的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和
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已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该中继站,
并且,该中继站具有:
基站侧信号接收部,其从上述无线基站接收上述调度信息;
补充部,其对由该基站侧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和
终端侧信号发送部,其把由该补充部补充了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终端。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有无线终端、与上述无线终端进行信号的收发的无线基站、和中继在上述无线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
该中继站具有:
无线信道状态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关于与该中继站和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相关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
判断部,其根据由该信道状态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在借助了该中继站的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
通知部,其在上述判断部判断为需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把该中继站与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信息和上述无线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上述相关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基站,并且,
该无线基站具有:
调度信息生成部,其根据从该通知部通知的上述相关信息,变更在借助了上述中继站的该无线基站和上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并且生成变更了上述无线通信方式后的通信中的调度信息;和
发送部,其把由该调度信息生成部已生成的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中继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对象的无线通信方式把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和编码率作为要素。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基于无线终端、与上述无线终端进行信号的收发的无线基站、和中继在上述无线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中继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中继站,
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
把上述接收到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作为用于上述无线终端与该中继站之间的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信息存储,
汇集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和消息的信息,
把上述汇集后的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基站,并且,
该无线基站,
从该中继站接收上述汇集后的信息,
根据上述接收到的上述汇集后的信息,生成用于在该无线基站和借助了上述中继站的上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的调度信息,
把上述调度信息发送给该中继站,
并且,该中继站,
接收由该无线基站发送来的上述调度信息,
对上述接收到的上述调度信息,根据上述已存储的通信控制信息,补充内容,
把补充了上述内容的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无线终端。
15.一种中继站,在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中继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其存储通过接收来自上述无线终端的信号所获得的信息;
通知部,其根据接收到的该信号,向该无线基站通知确保在上行方向的发送区域;
接收部,其接收上述无线基站根据该通知进行了确保后的、该中继站的上行方向的发送区域信息;和
发送部,其根据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在该发送区域信息中追加了内容后,向下行方向发送。
CN2006800561917A 2006-10-25 2006-10-25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9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21299 WO2008050425A1 (fr) 2006-10-25 2006-10-25 Station de base radio, station relais,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radio,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radio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15757A Division CN102523036A (zh) 2006-10-25 2006-10-25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9743A true CN101529743A (zh) 2009-09-09
CN101529743B CN101529743B (zh) 2013-03-27

Family

ID=3932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61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9743B (zh) 2006-10-25 2006-10-25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688031B2 (zh)
EP (1) EP2063552A4 (zh)
JP (1) JP5251512B2 (zh)
KR (1) KR101043827B1 (zh)
CN (1) CN101529743B (zh)
RU (1) RU2419981C2 (zh)
WO (1) WO200805042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8528A1 (zh) * 2009-09-29 2011-04-0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2131174A (zh) * 2010-11-16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付费计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902799A (zh) * 2019-12-27 2022-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3965A1 (en) * 2007-02-22 2008-08-28 Zte (Usa) Inc. Signaling for multi-hop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373021B1 (ko) * 2007-05-10 2014-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중계 장치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922738B1 (ko) * 2007-11-30 2009-10-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레인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이 적용된중계국
WO2009096406A1 (ja) * 2008-01-30 2009-08-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117293B2 (ja) * 2008-06-19 2013-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中継局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091778B2 (ja) * 2008-06-19 2012-1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中継局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011174A (ja) * 2008-06-27 2010-01-14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20100022184A1 (en) * 2008-07-22 2010-01-2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relay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441147B1 (ko) * 2008-08-12 2014-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 전송 방법
JP5108683B2 (ja) * 2008-08-26 2012-12-2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スロット割当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JP2010080991A (ja) * 2008-08-28 2010-04-08 Kyocera Corp レピータ
JP5246263B2 (ja) * 2008-09-11 2013-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フレームの利用方法
US8134912B2 (en) * 2008-10-20 2012-03-1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adapted for opportunistic forwarding of uplink short messages i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CN101730115B (zh) 2008-10-24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RU2486711C2 (ru) 2008-11-07 2013-06-27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и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JP5439810B2 (ja) 2008-12-25 2014-03-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信号中継装置及び無線信号中継方法
CN101820690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JP5039737B2 (ja) * 2009-03-25 2012-10-03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方式選択方法
JP5287429B2 (ja) * 2009-03-30 2013-09-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端末
KR101582708B1 (ko) 2009-05-05 2016-01-05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스케줄링 요구 트리거의 취급
US8682343B2 (en) 2009-06-18 2014-03-25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10150952A1 (en) * 2009-06-23 2010-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662084B1 (ko) 2009-06-23 2016-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정보를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393905B (zh) 2009-06-30 2017-11-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CN102450045B (zh) * 2009-08-19 2014-11-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对下行链路无线资源进行调度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JP5482068B2 (ja) 2009-10-01 2014-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中継局、中継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WO2011052037A1 (ja) * 2009-10-27 2011-05-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局、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632213B1 (en) * 2010-10-21 2016-1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entry/reent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31164A1 (ja) * 2011-08-26 2013-03-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中継装置を制御するプロセッサ
CN102281594B (zh) 2011-09-06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无线访问节点、系统
CN104936267B (zh) * 2014-03-20 2018-12-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中继终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EP3209047B1 (en) * 2014-10-15 2020-01-01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916175B1 (ja) * 2015-03-05 2016-05-11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162655A (zh) * 2020-01-23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通信时隙分配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0062B2 (ja) * 2002-11-18 2007-07-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無線通信中継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218891B2 (en) * 2003-03-31 2007-05-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hop intelligent rela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base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JP4225115B2 (ja) * 2003-05-20 2009-02-1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
AU2003260446A1 (en) * 2003-08-21 2005-03-10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Europe Gmbh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US8018893B2 (en) * 2003-09-03 2011-09-13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US7400856B2 (en) * 2003-09-03 2008-07-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JP4086304B2 (ja) * 2004-04-23 2008-05-1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537655A (ja) * 2004-05-13 2007-12-2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Ieee802.11n用の異なるデータレートを備えたマルチプル・レシーバ・アグリゲーション
JP4625840B2 (ja) * 2004-05-24 2011-02-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仮想チャネルを予約制御する方法
JP4494134B2 (ja) 2004-09-01 2010-06-30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4229037B2 (ja) * 2004-09-30 2009-02-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
CN100459788C (zh) 2004-12-24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集中的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JP2006196985A (ja) * 2005-01-11 2006-07-27 Kddi Corp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メディア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中継局のメディア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151822B (zh) 2005-03-29 2012-0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中继装置以及通信中继方法
US7486928B2 (en) * 2005-04-14 2009-02-03 Kddi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4137083B2 (ja) * 2005-04-19 2008-08-20 Kddi株式会社 無線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1128800B1 (ko) 2005-11-11 2012-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 통신 제어 방법
US8320244B2 (en) * 2006-06-30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ervation based MAC protocol
CN101146327B (zh) 2006-09-12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实现切换的无线中继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8528A1 (zh) * 2009-09-29 2011-04-0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2474334A (zh) * 2009-09-29 2012-05-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2474334B (zh) * 2009-09-29 2016-07-0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2131174A (zh) * 2010-11-16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付费计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31174B (zh) * 2010-11-16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付费计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902799A (zh) * 2019-12-27 2022-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09115680A (ru) 2010-12-20
US20120008548A1 (en) 2012-01-12
CN101529743B (zh) 2013-03-27
KR101043827B1 (ko) 2011-06-22
WO2008050425A1 (fr) 2008-05-02
KR20090055040A (ko) 2009-06-01
US8688031B2 (en) 2014-04-01
EP2063552A1 (en) 2009-05-27
RU2419981C2 (ru) 2011-05-27
JPWO2008050425A1 (ja) 2010-02-25
JP5251512B2 (ja) 2013-07-31
US20090209199A1 (en) 2009-08-20
US8655268B2 (en) 2014-02-18
EP2063552A4 (en)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9743B (zh)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348285B (zh) 移动台、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106807B (zh) 一种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以及空分双工通信方法
CN101505188B (zh) 无线电中继站和无线电终端
CN102461302B (zh) 基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1059199A2 (ko) 중계국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3220805A (zh) 基站和接收方法
CN101488801A (zh)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基站、无线中继站和移动站
CN10196090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中继站发送信号的方法
KR20070109582A (ko) 멀티홉 릴레이 시스템에서 전송률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2598840A (zh) 具有中继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及中继终端选择方法
CN101136681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4350693A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2439932A (zh) 用于高级通信系统的子帧结构
US970558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32565A (zh) 无线基站
CN103004273A (zh)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895987A (zh) 回程链路上行资源配置指示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74874A (zh) 用于mmr扩展802.16e系统的集中式调度器中继站
CN101442357A (zh) 一种采用支持Relay的帧结构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KR101477805B1 (ko) 와이맥스 와이브로 중계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을 전송하는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02158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用户装置及方法
CN102523036A (zh) 无线基站、中继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KR101433948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38771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