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3905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3905B
CN104393905B CN201410557932.6A CN201410557932A CN104393905B CN 104393905 B CN104393905 B CN 104393905B CN 201410557932 A CN201410557932 A CN 201410557932A CN 104393905 B CN104393905 B CN 104393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b
access
backhaul
control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79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3905A (zh
Inventor
徐翰瞥
金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93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3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3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3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呈现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节点中优先化上行链路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发送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的信号类型,和/或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信号类型;以及基于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和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的信号类型、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信号类型,选择发送模式操作和接收模式操作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本申请是2011年12月30日提交的国际申请日为2010年6月24日的申请号为201080029787.4(PCT/KR2010/004101)的,发明名称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尤其是,涉及用于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可以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图1图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参考图1,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e节点B(eNB)110、中继节点(RN)120和用户设备(UE)131和132。在下文中,直接由eNB 110服务的UE 131被称为宏UE,并且由RN 120服务的UE 132被称为中继UE。通常,RN 120将信号从中继UE 132传递给eNB 110,或者将信号从eNB 110传递给中继UE132。此外,RN 120支持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改进,诸如高速率数据范围的扩展、组移动、临时网络部署、小区边缘吞吐量,并且在新的区域中提供覆盖。
图2图示了在eNB和RN之间的链路,和在RN和UE之间的链路。参考图2,RN可以经由Un接口无线地连接到eNB,并且在RN和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被称为回程链路。回程下行链路是从eNB到RN的无线电链路,并且回程上行链路是从RN到eNB的无线电链路。此外,RN可以经由Uu接口无线地连接到UE,并且在RN和UE之间的无线电链路被称为接入链路。接入下行链路是从RN到UE的无线电链路,并且接入上行链路是从UE到RN的无线电链路。
回程链路可以在与接入链路相同的频带中操作,其被称为“带内”。另一方面,回程链路可以在与接入链路不同的频带中操作,其被称为“带外”。
在带内RN的情况下,如果在相同的频带上同时执行接收回程下行链路信号和发送接入下行链路信号,则从RN发射机发送的信号可以在RN接收机处接收。类似地,如果RN在相同的频带上同时地接收接入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发送回程上行链路信号,则从RN发射机发送的信号可以在RN接收机处接收。因此,由于RN发射机对其自己的接收机造成干扰而发生干扰。为了避免这样的干扰,可以考虑对于RN进行资源分割。即,所需要的是在RN操作中不会同时地发生在相同的频带上发送和接收。为了资源分割,RN可以以半双工模式操作。例如,带内RN可以在某个时隙(子帧)中发送回程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在另一个时隙(子帧)中接收接入上行链路信号。换句话说,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传输/接收利用时分复用(TDM)方案而被复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以上解释的,在大多数情况下,RN无法同时地在相同的频带上接收和发送。这也是因为同时传输和接收功能在RN操作方面要求高的复杂度,从而提高部署成本。
在半双工RN的操作中,可能在某个时隙(子帧)上,在相同的频带上的回程上行链路传输和接入上行链路接收(或者在接入下行链路传输和回程下行链路接收之间)之间出现冲突。由于半双工RN应当处于传输或者接收模式,所以当在相同的时隙上调度回程链路传输(接收)和接入链路接收(传输)两者的时候,需要一种冲突解决方法。
因此,本发明针对一种用于在RN中优先化操作的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对于回程链路/接入链路传输/接收优先化RN操作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以减小等待时间和/或重传对于回程链路/接入链路传输/接收优先化RN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优先化RN回程链路/接入链路传输/接收以避免信号丢失的方法和装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在某种程度上阐述本发明的额外的优点、目的和特点,并且在参阅以下内容时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悉。通过尤其在书面描述和此处的权利要求以及所附的附图中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的优点。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的优点并且按照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处体现和广泛地描述的,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在中继节点中优先化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呈现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节点中优先化上行链路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发送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和/或在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以及基于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和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和/或在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选择用于无线电资源的发送模式操作和接收模式操作中的一个。
在一个特点中,确定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包括:测量用于在传输时间间隔期间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的接入链路利用率。
在另一个特点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包括:确定用于回程控制类型2信号的反馈/传输时段。
在又一个特点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是数据信号、控制类型1信号和控制类型2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再一个特征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并且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和/或在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在无线电资源上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或者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呈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以及与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通信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确定利用接收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使用发送模块发送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所需要的无线电资源要求;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中的每个、和/或在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和基于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和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和/或在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选择用于无线电资源的发送模式操作和接收模式操作中的一个。
在一个特征中,该处理器进一步包括:计算模块,该计算模块被配置成测量用于在传输时间间隔期间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的接入链路利用率,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的所测量的接入链路利用率来确定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所需要的无线电资源要求。
在另一个特征中,该处理器进一步包括:计算模块,该计算模块被配置成确定用于至少一个回程控制类型2信号的反馈/传输时段,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回程控制类型2信号的反馈/传输时段来确定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回程链路信号的无线电资源要求。
在又一个特征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是数据信号、控制类型1信号和控制类型2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再一个特征中,该处理器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和/或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所需要的无线电资源要求,和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和/或在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中的每个的信号类型,控制接收模块在无线电资源上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信号,或者控制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信号。
应当明白,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是示范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欲对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有益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的优点。
在回程链路/接入链路传输/接收的RN操作中,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减小等待时间,可以避免重传,并且可以避免信号的丢失。
应当理解,从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可以通过本发明获得的效果不局限于前面提到的效果,并且没有描述的另外的效果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想要的效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获得。
附图说明
该伴随的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结合进和构成本申请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该说明书一起可以起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无线通信系统的视图。
图2是图示在eNB和RN之间的链路、和在RN和UE之间的链路的视图。
图3是图示无线电帧的结构的视图。
图4是图示用于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视图。
图5是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视图。
图6是图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视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图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RN的配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进行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在伴随的附图中被图示。只要可能,贯穿附图相同的参考数字将用于表示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分。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用于优先化RN中的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以下的实施例是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元素和特征以预定的类型的组合实现的。结构元素或者特征中的每个除非单独指定的之外应当认为是有选择地。结构元素或者特征中的每个可以在没有与其它的结构元素或者特征组合的情况下来实现。而且,一些结构元素和/或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可以改变。一个实施例的一些结构元素或者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或者可以用另一个实施例的对应的结构元素或者特征替换。
在附图的描述中,可能使本发明的主题模糊的过程或者步骤将被省略,并且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过程或者步骤也将被省略。但是,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图示的过程或者步骤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预测。
本发明的实施例已经基于在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和在中继节点和移动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和接收进行了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指的是网络的终端节点(TN),其执行与移动站的直接通信。已经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的操作可以视情况而定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来执行。
换句话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在包括与基站一起的多个网络节点(NN)的网络中供与移动站通信执行的各种操作除该基站以外可以由基站或者网络节点来执行。术语基站可以替换为以下的术语的一个,诸如固定站、节点B、e节点B(eNB)、高级基站(ABS)和接入点。术语中继节点(RN)可以替换为诸如中继和中继站(RS)的术语中的一个。而且,术语移动站可以替换为诸如用户设备(UE)、订户站(SS)、移动订户站(MSS)、移动终端(MS)、高级移动站(AMS)和终端的术语中的一个。
此外,发送侧指的是提供数据服务或者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而接收侧指的是接收数据服务或者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因此,在上行链路中,移动站可以是发送侧,而基站可以是接收侧。同样地,在下行链路中,移动站可以是接收侧,而基站可以是发送侧。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在无线接入系统,即,IEEE 802.xx系统、3GPP系统、3GPPLTE系统、3GPP LTE-A(高级LTE)系统和3GPP2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中公开的标准文献来支持。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中,没有描述的显而易见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参考以上的标准文献来描述。
而且,在此处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通过以上的标准文献来描述。尤其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3GPP LTE(版本8或者版本9)和3GPPLTE-A中的一个或多个标准文献支持。
在下文中,将参考伴随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明白,与伴随的附图一起公开的详细描述意欲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意欲描述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其实现的唯一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下文中的特定的术语被提供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在特定的术语中进行各种修改。
在此处描述的技术、装置和系统可以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中使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等。CDMA可以利用诸如通用陆上无线电接入(UTRA)或者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利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用于GSM演进的增强的数据速率(EDGE)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利用诸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演进的UTRA(E-UTRA)等等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的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高级LTE(LTE-A)是3GPP LTE的演进。为了清楚,这个应用集中在3GPP LTE/LTE-A。但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局限于此。
图3图示了3GPP LTE系统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在图3中,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在时间域中的两个时隙。用于发送一个子帧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毫秒(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以具有0.5毫秒的长度。一个时隙在时间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于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所以OFDM符号用于表示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也可以称为SC-FDMA符号或者符号时段。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邻接子载波。示出无线电帧的结构仅仅是为了示范的目的。因此,在无线电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目,或者在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目,或者在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
图4图示了用于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
在图4中,下行链路时隙包括在时间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在此处描述的是,例如,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RB)在频率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称为资源元素。一个RB包括12×7个资源元素。在下行链路时隙中包括的RB的数目NDL取决于下行链路发送带宽。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可以与下行链路时隙的结构相同。
图5图示了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在图5中,在一个子帧内位于第一时隙的前部分中的最大的三个OFDM符号对应于指配给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剩余的OFDM符号对应于要指配给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区。在3GPP LTE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例子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等等。PCFICH在子帧的最初的OFDM符号处被传送,并且携带有关用于该子帧内的控制信道传输的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PHICH是上行链路传输的响应,并且携带HARQ确认(ACK)/否认(NACK)信号。通过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包括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包括用于任意UE组的上行链路发送(Tx)功率控制命令。
PDCCH可以携带传输格式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信息,关于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在任意UE组内的独立UE上的Tx功率控制命令集、Tx功率控制命令、IP语音(VoIP)的激活等等。多个PDCCH可以在控制区内发送。UE可以监视多个PDCCH。该PDCCH在一个或者几个连续控制信道元素(CCE)的聚合上发送。CCE是用于基于无线电信道的状态对PDCCH提供以编码速率的逻辑分配单位。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PDCCH的格式和可用PDCCH的比特数按照在CCE的数目和由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BS按照要发送给UE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加给控制信息。CRC按照PDCCH的拥有者或者使用而以唯一标识符(称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被掩蔽。如果PDCCH是用于特定的UE,则UE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可以掩蔽给CRC。替代地,如果PDCCH是用于寻呼消息,则寻呼指示符标识符(例如,寻呼-RNTI(P-RNTI)可以掩蔽给CRC。如果PDCCH是用于系统信息(更具体地说,下面要描述的系统信息块(SIB)),则系统信息标识符和系统信息RNTI(SI-RNTI)可以掩蔽给CRC。为了指示随机访问响应,其是对于UE的随机接入前导传输的响应,随机接入RNTI(RA-RNTI)可以掩蔽给CRC。
图6图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在图6中,上行链路子帧可以在频率域划分为控制区和数据区。控制区被分配以用于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数据区被分配以用于携带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为了维持单载波属性,一个UE不同时地发送PUCCH和PUSCH。用于一个UE的PUCCH在子帧中被分配给一个RB对。属于该RB对的RB在相应的两个时隙中占据不同的子载波。这被称为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缘跳频。
返回参考图1,RN 120可以控制小区,小区中的每个看来像是作为与施主小区(eNB110)不同的单独小区的中继UE 132,并且具有唯一的物理层身份、和与正常eNB相同的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机构,因此RN 120可以对于某个中继UE(具体地,3GPP LTE版本8 UE)作为正常eNB出现。因此,以上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的概述可以应用于接入链路(在RN和中继UE之间的无线电链路)。
同时,回程链路(在eNB和RN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可以支持如上所述类似的子帧结构。回程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可以包括PDCCH、PDSCH、PUCCH和PDSCH。例如,用于RN的PDCCH用于指配供回程下行链路数据的资源,或者用于指配供回程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为了将回程链路物理信道与接入链路物理信道区别开,用于RN的信道可以称为R信道(中继信道)。R信道可以被设计成具有优化用于与在eNB和宏UE之间的信道不同地回程链路信道的信道结构。例如,用于RN的PDCCH(在回程下行链路上的PDCCH)称为R-PDCCH(中继PDCCH),并且其可以被设计使得其信道结构被优化用于与从eNB到宏UE传送的PDCCH不同地回程链路信道。类似地,用于RN的PDSCH、用于RN的PUCCH和用于RN的PUSCH分别地称为R-PDSCH、R-PUCCH和R-PUSCH。
如以上解释的,在半双工RN的操作中,在相同的频带上不应当同时发生回程上行链路传输和接入上行链路接收(或者接入下行链路传输和回程下行链路接收)。因此,半双工RN应当在一个频带上在某个时隙(子帧)处于传输或者接收模式。此外,当回程链路传输(接收)和接入链路接收(传输)两者在相同的时隙上被调度的时候,需要冲突解决方法来确定回程链路或者接入链路信号的哪个要被发送/接收。
按照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对于前面提到的在传输模式和接收模式之间冲突的解决方案。RN的传输模式或者接收模式可以按照其属性通过优先化要发送/接收的信号来确定。信号的属性可以包括信号的方向(即,回程链路或者接入链路)、和信号的内容(即,数据或者控制信号)。RN可以在一个频带中在某个时隙(子帧)上以传输模式或者接收模式操作。因此,半双工RN可以按照要发送/接收的信号的最高优先级来操作传输模式或者接收模式,这解决了前面提到的冲突)。
在RN操作中,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按照信号的方向分类为两个类别,即,(1)“回程”上行链路(从RN到eNB),和(2)“接入”上行链路(从中继UE到RN)。此外,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按照信号的内容分类为三个类型,即,(1)“数据”,诸如PUSCH和中继PUSCH(R-PUSCH),(2)“控制1”,其涉及数据传输和调度决定,诸如ACK/NACK和调度请求(SR),和(3)“控制2”,其涉及信道状态信息,诸如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和探测基准信号(SRS)。
按照以上的信号分类,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优先化的规则可以确定如下:
(1)回程链路信号具有比接入链路信号更高的优先级。规则(1)考虑在很多情况下,回程链路资源是中继系统性能的瓶颈,因为回程链路资源应当与其他的RN和宏UE共享。
(2)数据信号(PUSCH和R-PUSCH)具有比控制信号(例如,ACK/NACK、SR、CSI反馈、SRS等等)更高的优先级,因为数据信号通常要求比控制信号更多的资源。
(3)控制1(ACK/NACK和/或SR)具有比控制2(CSI反馈和/或SRS)更高的优先级,因为控制1直接与数据信号相关,因此,如果其被丢失,则造成不必要的重传和/或调度等待时间。
(4)当一个以上的信号在单个信号中被聚合(复用)的时候,在组成信号之中最高的优先级被指配给该聚合的信号。例如,如果回程数据(R-PUSCH)和回程CSI反馈在单个子帧中被复用在一起,则回程数据(较高的那个)的优先级被应用于该复用的信号。
(5)如果没有其他的优先规则,则在回程或者接入数据重发的情况下,也应用相同的规则。
在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以下的描述中,为了清楚将主要地论述优先化上行链路信号,但是其不限于此。应当注意到,用于优先化上行链路信号的类似的原理和准则可以应用于优先化下行链路信号。
实施例1
实施例1如下定义了信号优先级:
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
RN可以具有在给定的子帧处调度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信号。RN可以按照以上的优先级次序来确定调度信号的优先级。按照这样的优先化,RN可以在某个时隙(子帧)处清楚地确定其操作模式,并且可以不经历在相同的频带上在回程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入上行链路接收之间的冲突。
具体地,回程数据信号(即,R-PUSCH)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因此,如果RN在PUSCH传输被调度用于中继UE的子帧处经由中继PDCCH(R-PDCCH)接收UL回程许可,则RN按照R-PDCCH来发送R-PUSCH,同时忽略PUSCH接收。
回程控制1(即,回程ACK/NACK和/或SR)具有比任何其他接入链路信号更高的优先级,但是回程控制2(即,回程CSI反馈和/或SRS)具有比接入数据(PUSCH)和接入控制1(接入ACK/NACK和SR)更低的优先级。因此,如果RN在下级的中继UE发送接入链路ACK/NACK的子帧处被调度用于发送回程CSI反馈,则RN接收接入链路ACK/NACK,同时忽略回程传输,除非R-PUSCH、回程ACK/NACK或者回程SR在那个子帧上一起被调度。
在表1中总结了在这个实施例中RN的操作模式。
[表1]
回程数据 回程控制1 回程控制2 接入数据 接入控制1 接入控制2 RN操作模式
1-(1) X X X X X O RX
l-(2) X X X X O - RX
l-(3) X X X O - - RX
l-(4) X X O X X O TX
l-(5) X X O X O - RX
1-(6) X X O O - - RX
1-(7) X O - X X O TX
l-(8) X O - X O - TX
l-(9) X O - O - - TX
1-(10) O - - X X O TX
1-(11) O - - X O - TX
1-(12) O - - O - - TX
在表1中,“X”是用于在给定的子帧处未调度的信号,“O”是用于在该子帧处调度的信号。同时,“-”是用于没有考虑的信号。例如,在1-(6)的情况下,如果接入数据在该子帧处被调度,则接入数据与接入控制1和/或接入控制2的调度状态无关地被接收。这个操作与以上的规则(4)有关。具体地,当回程控制2(例如,回程CSI反馈)在给定的子帧处被调度的时候,如果接入控制2(例如,接入CSI反馈)在那个子帧处单独被调度,则RN忽略接入控制2的接收,但是,如果接入控制2在那个子帧处与接入数据(例如,PUSCH)被复用,则RN接收复用的接入信号,并且不发送回程控制2。
此外,“RX”指的是RN的接收模式(即,接收接入上行链路信号),而“TX”指的是RN的发送模式(即,发送回程上行链路信号)。例如,在1-(4)的情况下,RN发送回程控制2信号。在1-(5)的情况下,RN与接入控制2无关地接收接入控制1信号。
图7是按照实施例1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由于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在给定的频带的给定的子帧处)具有调度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信号,所以执行确定用于接收和/或发送的无线电资源。然后,执行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每个接收/发送信号的信号类型,以便确定调度的信号的优先级。
首先,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S70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70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S703)。如果在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704)。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S705)。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706)。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S707)。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708)。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S709)。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710)。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S71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71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终止信号优先化操作。
实施例2
实施例2如下定义了信号优先级:
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
在实施例2中,接入数据信号(即,PUSCH)具有比回程控制1(即,回程ACK/NACK和/或SR)更高的优先级。因此,如果RN在下级的中继UE发送接入链路PUSCH的给定子帧处被调度用于发送回程ACK/NACK和/或SR,则RN接收接入链路PUSCH,同时忽略回程传输,除非R-PUSCH(回程数据信号)在那个子帧处一起被调度。
按照实施例2的优先化方案,RN可以在某个时隙(子帧)上清楚地确定其操作模式,并且可以不经历在相同的频带上在回程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入上行链路接收之间的冲突。
在表2中总结了在这个实施例中RN的操作模式。
[表2]
回程数据 回程控制1 回程控制2 接入数据 接入控制1 接入控制2 RN操作模式
2-(1) X X X X X O RX
2-(2) X X X X O - RX
2-(3) X X X O - - RX
2-(4) X X O X X O TX
2-(5) X X 0 X O - RX
2-(6) X X O O - - RX
2-(7) X O - X X O TX
2-(8) X O - X O - TX
2-(9) X O - O - - RX
2-(10) O - - X X O TX
2-(11) O - - X O - TX
2-(12) O - - O - - TX
与RN以发送回程控制1的TX模式操作的实施例1的表1的1-(9)的情形相比,在实施例2的表2的2-(9)的情况下,RN以接收接入数据的RX模式操作。
图8是按照实施例2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由于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在给定的频带的给定的子帧处)具有调度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信号,所以执行确定用于接收和/或发送的无线电资源。然后,执行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每个接收/发送信号的信号类型,以便确定调度的信号的优先级。
首先,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S80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80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S803)。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804)。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S805)。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806)。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S807)。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808)。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S809)。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810)。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S81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81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终止信号优先化操作。
实施例3
实施例3如下定义了信号优先级:
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
在实施例3中,回程信号具有比任何类型的接入链路信号更高的优先级。因此,RN忽略在一个子帧处从其下级的中继UE发送的任何信号,并且如果在那个子帧处调度了任何类型的回程传输,则发送回程信号。
按照实施例3的优化方案,RN可以在某个时隙(子帧)上清楚地确定其操作模式,并且可以不经历在相同的频带上在回程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入上行链路接收之间的冲突。
在表3中总结了在这个实施例中RN的操作模式。
[表3]
回程数据 回程控制1 回程控制2 接入数据 接入控制1 接入控制2 RN操作模式
3-(l) X X X X X O RX
3-(2) X X X X O - RX
3-(3) X X X O - - RX
3-(4) X X O X X O TX
3-(5) X X O X O - TX
3-(6) X X O O - - TX
3-(7) X O - X X O TX
3-(8) X O - X O - TX
3-(9) X O - O - - TX
3-(10) O - - X X O TX
3-(11) O - - X O - TX
3-(12) O - - O - - TX
图9是按照实施例3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由于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在给定的频带的给定的子帧处)具有调度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信号,所以执行确定用于接收和/或发送的无线电资源。然后,执行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每个接收/发送信号的信号类型,以便确定调度的信号的优先级。
首先,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S90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90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S903)。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904)。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没有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S905)。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906)。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S907)。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908)。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没有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S909)。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910)。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S91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91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终止信号优先化操作。
实施例4
实施例4如下定义了信号优先级:
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
在实施例4中,接入数据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但是任何接入控制信号具有比回程控制信号更低的优先级。因此,如果RN在下级的中继UE发送接入链路控制1(ACK/NACK和/或SR)的子帧处被调度用于发送回程控制2(CSI反馈和/或SRS),则RN发送该回程信号,同时忽略接入链路信号接收。但是,如果接入链路数据(PUSCH)在那个子帧处一起被调度,则RN接收接入链路信号,同时忽略该回程传输。
按照实施例4的优先化方案,RN可以在某个时隙(子帧)处清楚地确定其操作模式,并且可以不经历在相同的频带上在回程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入上行链路接收之间的冲突。
在表4中总结了在这个实施例中RN的操作模式。
[表4]
回程数据 回程控制1 回程控制2 接入数据 接入控制1 接入控制2 RN操作模式
4-(l) X X X X X O RX
4-(2) X X X X O - RX
4-(3) X X X O - - RX
4-(4) X X O X X O TX
4-(5) X X O X O - TX
4-(6) X X O O - - RX
4-(7) X O - X X O TX
4-(8) X O - X O - TX
4-(9) X O - O - - RX
4-(10) O - - X X O TX
4-(11) O - - X O - TX
4-(12) O - - O - - TX
图10是按照实施例4的用于RN操作的流程图。
由于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在给定的频带的给定的子帧处)具有调度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信号,所以执行确定用于接收和/或发送的无线电资源。然后,执行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的每个接收/发送信号的信号类型,以便确定调度的信号的优先级。
首先,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S100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100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S1003)。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1004)。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数据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S1005)。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1006)。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没有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S1007)。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TX模式操作(S1008)。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回程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S1009)。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1010)。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1的信号类型,则确定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是否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S1011)。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在无线电资源中以RX模式操作(S1012)。
如果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没有调度接入控制2的信号类型,则RN可以在给定的无线电资源中终止信号优先化操作。
本发明的以下的实施例5和6提供了用于RN操作的优先级选择的准则。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RN可以测量接入链路(使用或者负载)的利用率,并且确定在回程控制1(与回程数据传输相关的回程控制信号)和接入数据之间的优先级。接入链路的利用率的程度是由接入链路的真实的信号传输占据的资源部分,并且可以基于连接到RN的中继UE的数目、中继UE的业务强度,或者接入链路质量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测量。
此外,接入链路利用率的测量可以是相对的测量。例如,接入链路的利用率可以通过回程资源可用性来归一化。
接入链路的利用率的程度可以与预定阈值相比较以确定在回程控制1和接入数据之间的优先级。具体地,如果接入链路利用率等于或者低于该阈值,则RN对回程控制1比对接入数据赋予更高的优先级。换句话说,如果其在给定的子帧处被调度用于发送/接收回程控制1,则RN降低接入数据传输/接收。可以允许这样的RN操作,因为用于该接入链路的资源需求不高,并且其可以通过在回程链路中避免不必要的重发来改善回程链路效率。因此,RN可以按照在实施例1(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或者实施例3(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来操作。
如果接入链路利用率高于该阈值,则RN对接入数据比对回程控制1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因此,RN可以按照在实施例2(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或者实施例4(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来操作。
实施例6
RN连接到其的eNB将回程控制2(例如,定期CQI反馈配置、SRS传输配置)的配置消息发送给RN。用于回程控制2的RN的反馈/传输时段是在来自eNB的配置消息中包括的参数。
RN可以将用于回程控制2的反馈/传输时段与预定的阈值相比较,并且确定在回程控制2和接入数据或者接入控制1之间的优先级。具体地,如果用于回程控制2的反馈/传输时段高于该阈值(很少发生的回程控制2传输机会),则RN对回程控制2比对接入数据或者接入控制1赋予更高的优先级。这样的RN操作可以避免用于回程控制信号(其很少被赋予RN)的反馈/传输机会丢失。因此,RN可以按照在实施例3(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或者实施例4(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来操作。
如果用于回程控制2的反馈/传输时段等于或者低于该阈值(经常的回程控制2传输机会),则RN对接入数据或者接入控制1比对回程控制2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因此,RN可以按照在实施例1(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或者实施例2(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来操作。
实施例5和6两者可以同时地被认为是优先化准则,其在表5中进行了总结。
[表5]
低的接入链路利用率 高的接入链路利用率
经常的回程控制2传输机会 实施例1 实施例2
很少发生的回程控制2传输机会 实施例3 实施例4
参考图11,描述了表5中按照优先化准则的RN的操作。
在S1101中,RN根据从eNB接收到的配置消息来确定回程控制2(例如,回程链路CSI和/或SRS)的传输时段。在S1102中,RN按照实施例6将确定的回程控制2的传输时段与预定的第一阈值相比较。如果回程控制2的传输时段高于第一阈值(在S1102中比较结果是“是”),则RN确定很少发生的回程控制2传输机会被配置给RN,然后,继续进行到S1103。
在S1103中,RN进一步测量接入链路的利用率的程度。在S1104中,RN按照实施例5将测量的接入链路利用率与预定的第二阈值相比较。
如果接入链路利用率高于第二阈值(在S1104中比较结果是“是”),则RN选择在实施例4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并且据此操作(S1105)。
如果接入链路利用率等于或者低于第二阈值(在S1104中比较结果是“否”),则RN选择在实施例3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接入控制2),并且据此操作(S1106)。
同时,在S1102中,如果回程控制2的传输时段等于或者低于第一阈值(在S1102中比较结果是“否”),则RN确定经常的回程控制2传输机会被配置给RN,然后继续进行到S1107。
在S1107中,RN进一步测量接入链路的利用率的程度。在S1108中,RN按照实施例5将测量的接入链路利用率与预定的第二阈值相比较。
如果接入链路利用率高于第二阈值(在S1108中比较结果是“是”),则RN选择在实施例2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回程数据>接入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并且据此操作(S1109)。
如果接入链路利用率等于或者低于第二阈值(在S1108中比较结果是“否”),则RN选择在实施例1中定义的信号优先级(回程数据>回程控制1>接入数据>接入控制1>回程控制2>接入控制2),并且据此操作(S1110)。
按照实施例5和/或实施例6的优先化准则,RN可以进一步在某个时隙(子帧)处清楚地确定其操作模式,并且可以不经历在相同的频带上在回程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入上行链路接收之间的冲突。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实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装置。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RN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处理器、存储单元、多个天线等等。将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优先化操作的RN的配置。
图1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RN配置的视图。
RN 1200可以包括接收(Rx)模块1210、发送(Tx)模块1220、处理器1230、存储单元1240和多个天线1250。RN 1200可以无线地连接到eNB 1260。回程下行链路是从eNB 1260到RN 1200的无线电链路,并且回程上行链路是从RN 1200到eNB 1260的无线电链路。此外,RN1200可以无线地连接到UE 1270。接入下行链路是从RN 1200到UE 1270的无线电链路,并且接入上行链路是从UE 1270到RN 1200的无线电链路。
处理器1230可通信地连接到其他元件(Rx模块1210、Tx模块1220、存储单元1240和多个天线1250)。处理器1230可以包括各种功能模块,并且在它们之中,控制模块1231、计算模块1232和比较模块1233在图12中示出。控制模块1231被配置成控制RN 1200的其他元件的操作。具体地,控制模块1231被配置成控制Rx模块1210和Tx模块1220以按照信号的优先级来接收和发送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信号。计算模块1232被配置成测量接入链路利用率,以确定由eNB指示的控制信号传输时段等等。比较模块1233被配置成在各种值之中执行比较,例如,在控制信号时段和预定的阈值之间,或者在测量的接入链路利用率和预定的阈值之间。
存储单元1240可以存储和更新与RN操作相关的信息。例如,从计算模块1232计算的结果、信号优先级次序(如上实施例1至4定义的)等等。
从UE 1270的视角,RN 1200作为对UE 1270单独的eNB出现。UE 1270被配置成直接从RN 1200接收调度信息和HARQ反馈,并且将其控制信道(SR、ACK/NACK、CQI、SRS等等)发送给RN 1200。因此,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对于UE(其不考虑RN的存在)实现向后兼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UE 1270到RN 1200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分类为三个类型的信号,数据(PUSCH)、与数据传输相关的控制信号(ACK/NACK和/或SR)、与信道状态信息相关的控制信号(CQI反馈和/或SRS)。
从UE 1270到RN 1200传输是由RN 1200(其作为到UE 1270的eNB出现)调度的。从RN 1200接收调度信息,UE 1270被配置成具有按照数据、与数据传输相关的控制信号和与信道状态信息相关的控制信号的顺序的传输优先级。如果既没有调度数据,也没有调度与从RN 1200到eNB 1260的数据传输相关的控制信号,则UE 1270进一步被配置成在给定的子帧处发送数据(PUSCH)或者与UE数据传输相关的控制信号(ACK/NACK和/或SR)。如果数据、与数据传输相关的控制信号和与从RN 1200到eNB 1260的信道状态信息相关的控制信号都没有被调度,则UE 1270进一步被配置成发送与信道状态信息相关的控制信号(CQI反馈和/或SRS)。
同时,在本发明中,移动站的例子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个人通信服务(PCS)电话、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电话、宽带CDMA(WCDMA)电话和移动宽带系统(MBS)电话。另外,移动站的例子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PC、笔记本PC、智能电话和多模式多频带(MM-MB)终端。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
如果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硬件实现,则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序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等来实现。
如果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通过固件或者软件实现的,则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一种执行如上描述的功能或者操作的模块、过程或者功能来实现。例如,软件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且然后可以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单元可以设置在处理器的内部或者外部以通过公知的各种装置来向处理器发送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特定的形式来体现。因此,以上的实施例应当被认为在所有的方面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合理的解释来确定,并且在本发明的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各种无线接入系统的例子包括3GPP LTE系统、3GPP LTE-A系统、3GPP2系统和/或IEEE 802.xx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应用了各种接入系统以及各种接入系统的所有技术领域。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中继节点(RN)到e节点B(eNB)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RN从所述eNB接收关于用于将数据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的多个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多个子帧在时间上与被配置用于由所述RN从用户设备(UE)接收数据的子帧不同;
由所述RN从所述eNB接收关于用于将调度请求(SR)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的多个子帧的配置信息;
由所述RN仅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将包括所述SR的控制信息发送到所述eNB,所述上行链路子帧被配置用于将所述数据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并且被配置用于将所述SR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
其中,从用户设备(UE)到所述RN的接收被配置为除了配置用于从所述RN到所述eNB的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之外的子帧,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进一步包括将从RN发送到所述eNB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信息,以及其中所述SR和所述HARQ确认信息被复用,以及
其中,将从RN发送到eNB的所述控制信息和数据被复用并且在确定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被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确定的上行链路子帧被配置用于从所述RN到所述eNB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RN到所述eNB的所述PUSCH传输是通过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配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用于从所述UE到所述RN的接收的所述子帧被配置用于从所述UE到所述RN的PUSCH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送所述SR之前,将所述SR与所述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复用以形成复用的控制信息。
6.一种包括e节点B(eNB)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节点(RN),所述RN包括:
接收机;
发射机;以及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使用所述接收机从所述eNB接收关于用于将数据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的多个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多个子帧在时间上与被配置用于由所述RN从用户设备(UE)接收数据的子帧不同;
使用所述接收机从所述eNB接收关于用于将调度请求(SR)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的多个子帧的配置信息;
使用所述发射机仅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将包括所述SR的控制信息发送到所述eNB,所述上行链路子帧被配置用于将所述数据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并且还被配置用于将所述SR从所述RN发送到所述eNB,
其中,从用户设备(UE)到所述RN的接收被配置为除了配置用于从所述RN到所述eNB的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之外的子帧,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进一步包括将从RN发送到所述eNB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信息,以及其中所述SR和所述HARQ确认信息被复用,以及
其中,将从RN发送到eNB的所述控制信息和数据被复用并且在确定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被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N,其中,所确定的上行链路子帧被配置用于从所述RN到所述eNB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RN,其中,从所述RN到所述eNB的所述PUSCH传输是通过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配置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N,其中,配置用于从所述UE到所述RN的接收的所述子帧被配置用于从所述UE到所述RN的PUSCH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N,其中,在由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SR之前,将所述SR与所述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复用以形成复用的控制信息。
CN201410557932.6A 2009-06-30 2010-06-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Active CN1043939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206209P 2009-06-30 2009-06-30
US61/222,062 2009-06-30
CN201080029787.4A CN102474338B (zh) 2009-06-30 2010-06-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9787.4A Division CN102474338B (zh) 2009-06-30 2010-06-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3905A CN104393905A (zh) 2015-03-04
CN104393905B true CN104393905B (zh) 2017-11-21

Family

ID=4341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9787.4A Active CN102474338B (zh) 2009-06-30 2010-06-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CN201410557932.6A Active CN104393905B (zh) 2009-06-30 2010-06-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9787.4A Active CN102474338B (zh) 2009-06-30 2010-06-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908697B2 (zh)
EP (1) EP2449696B1 (zh)
JP (2) JP5544013B2 (zh)
KR (1) KR101643228B1 (zh)
CN (2) CN102474338B (zh)
WO (1) WO201100217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1627B2 (en) 2010-12-07 2014-03-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ioritizing multipl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9930677B2 (en) * 2010-12-07 2018-03-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ioritizing multipl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9635666B2 (en) * 2010-12-22 2017-04-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quiring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2681960B1 (en) 2011-03-03 2018-05-09 Telecom Italia S.p.A. Link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ofdma wireless networks with relay nodes
GB2493784B (en) 2011-08-19 2016-04-20 Sca Ipla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8576766B2 (en) 2011-08-29 2013-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cheduling of in-band relay node resources
GB2497548B (en) * 2011-12-12 2014-04-30 Toshiba Res Euro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112387B2 (ja) * 2012-09-24 2017-04-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中継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148817B1 (en) * 2013-01-21 2015-09-2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signaling traffic
US9853709B2 (en) * 2013-08-18 2017-12-26 Lg Electronics Inc. Repeater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23799B1 (en) 2014-03-28 2019-08-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d2d transmission and d2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242897B (zh) * 2015-06-24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383136B2 (en) 2015-08-24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 apparatus for backhaul and access link scheduling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and synchronized networks
US10477423B1 (en) * 2015-10-19 2019-11-12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 of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rate based on extent to which the reporting device provides connectivity for one or more other devices
CN108883576B (zh) * 2016-04-28 2021-08-2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三维打印
BR112018015592A2 (pt) 2016-04-28 2018-12-2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onjuntos de material fotoluminescente
WO2017188963A1 (en) 2016-04-28 2017-11-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3-dimensional printed parts
US10855342B2 (en) * 2016-06-24 2020-12-0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E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222355A1 (en) * 2016-06-24 2017-1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ackhaul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037398A1 (en) * 2016-09-30 2020-01-30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0257835B2 (en) 2017-03-24 2019-04-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enhanced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49298B1 (en) 2017-05-04 2018-04-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signaling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s for enhanced beam management for initial access
US11129091B2 (en) * 2018-05-25 2021-09-21 Marvell Asia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resource element (RE)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process received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1937217B2 (en) 2018-10-31 2024-03-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lay terminal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EP3879869A4 (en) * 2018-11-09 2022-07-06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NOD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80808B1 (en) * 2019-06-27 2020-12-29 REALTEK SINGAPORE Pte. Ltd.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wireless backhaul path
US20230224072A1 (en) * 2022-01-10 2023-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to repeater convers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02A (zh) * 2007-02-05 2007-09-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撑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多跳中继组网方法
CN101136681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
EP1916808A1 (en) * 2006-10-27 2008-04-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of connection based scheduling with differentiated service support for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CN101296490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WiMax/WiBro中继系统中下行调度表的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6199A (ja) * 2005-06-24 2007-01-11 Kddi Corp 高速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局のメディア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124027B1 (ko) * 2006-08-18 2012-03-23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멀티홉 중계 네트워크에서의 무선 자원 관리
KR101043827B1 (ko) * 2006-10-25 2011-06-22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기지국, 중계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KR20090115220A (ko) * 2007-03-01 2009-11-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KR100976383B1 (ko) * 2007-07-05 2010-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이 구성한 브로드캐스트 메시지의 전송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038924B2 (ja) * 2008-01-25 2012-10-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リレー伝送システム、基地局、中継局及び方法
US8472337B2 (en) * 2008-01-25 2013-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Variation of up link resources in a cellular system
US20110111693A1 (en) * 2008-02-14 2011-05-12 Seigo Nakao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relay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641441B1 (ko) * 2008-06-12 2016-07-20 애플 인크. 집합 스펙트럼을 갖는 중계기들을 이용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PL2351401T3 (pl) * 2008-11-18 2017-08-31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zekazywanie w systemie komunikacji
US8311061B2 (en) * 2008-12-17 2012-11-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xing
US20100150022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Research In Moti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elay Protocol Stack
KR101578011B1 (ko) * 2009-02-11 2015-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 및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중계기 장치
KR101595428B1 (ko) * 2009-02-24 2016-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중계기가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중계기
KR20140023419A (ko) * 2009-03-17 2014-02-26 노키아 지멘스 네트웍스 오와이 물리 업링크 공유 채널(pusch) 상의 주기적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구성
US9084150B2 (en) * 2009-03-20 2015-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mechanisms for network-relay interface with reduced overhead
EP2522089A4 (en) * 2010-01-08 2016-11-09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LAND CONNECTION
US9801139B2 (en) * 2010-03-19 2017-10-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908604B2 (en) * 2010-04-28 2014-12-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300270B (zh) * 2010-06-25 2015-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681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
EP1916808A1 (en) * 2006-10-27 2008-04-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of connection based scheduling with differentiated service support for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CN101030802A (zh) * 2007-02-05 2007-09-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撑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多跳中继组网方法
CN101296490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WiMax/WiBro中继系统中下行调度表的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44013B2 (ja) 2014-07-09
CN102474338B (zh) 2014-11-19
US8908697B2 (en) 2014-12-09
US9203502B2 (en) 2015-12-01
WO2011002176A2 (en) 2011-01-06
EP2449696A4 (en) 2017-05-24
US20120106437A1 (en) 2012-05-03
CN104393905A (zh) 2015-03-04
KR101643228B1 (ko) 2016-07-27
EP2449696A2 (en) 2012-05-09
JP2014140257A (ja) 2014-07-31
KR20120040142A (ko) 2012-04-26
US20150063200A1 (en) 2015-03-05
CN102474338A (zh) 2012-05-23
JP2012532520A (ja) 2012-12-13
WO2011002176A3 (en) 2011-03-31
JP5801921B2 (ja) 2015-10-28
EP2449696B1 (en) 2019-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390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US202203211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KR101750371B1 (ko) 크로스 캐리어 스케쥴링을 지원하는 tdd 통신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의 송수신 타이밍을 정의하는 방법
CN105340196B (zh) 用于e节点B间载波聚合的UL TDM的方法
US100752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in intra-cell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EP33647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3089179A (ja) サイドリンクにおける高度なフィードバック
CN102498688B (zh) 用于上行链路多点协作信令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JP201807863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干渉制御のためのサブフレーム運用及びチャネル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KR20210033049A (ko) 커버리지 내 및 커버리지 외 시나리오에서의 사이드링크의 harq
US20100110964A1 (en) Method for Relays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19723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20742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5122677B (zh) 将资源分配给使用相同频带的多个站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932A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85955A (zh) 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和上行链路传输装置
CN10521043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功率的方法及其设备
JP2015512574A (ja) 時分割複信通信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JP622474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方法およびノード
CN104982000A (zh)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40596A (zh) Lte/nr共存中的解调参考信令
KR20220051204A (ko)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psfch 보고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절차
CN106506424B (zh) 中继回传链路的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CN101835194B (zh) 基站
US20240172190A1 (en) Sidelink feedback for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