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2897B -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2897B
CN112242897B CN202011118173.5A CN202011118173A CN112242897B CN 112242897 B CN112242897 B CN 112242897B CN 202011118173 A CN202011118173 A CN 202011118173A CN 112242897 B CN112242897 B CN 112242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node
nodes
time unit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81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2897A (zh
Inventor
郝鹏
李剑
晏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181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2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2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2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节点在时间单位上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数据;其中,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通过本发明的方案,节点中各类区域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按需配置,提高了多跳传输节点的传输需求的配置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2015年06月24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510355058.2,发明名称为“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指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物联网,机器通信、车联网、控制网络等新型业务和应用也在时延和可靠性等方面对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些挑战,学术界和工业界提出了国际移动通信(IMT,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2020计划,研究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G。5G将在时延、容量、可靠性、灵活性、能耗等诸多方面极大地改善目前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性能。
5G提出了热点区域容量相比4G提升1000倍的需求。容量提升主要有提高频率效率、增加频谱和密集部署小区三种方式。目前链路频谱效率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全球统一的5G频谱分配尚未达成共识。所以,5G容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会依赖密集化的小区部署。
超密集网络(UDN,Ultra Dense Network)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它可以看作是小小区(Small Cell)增强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在UDN网络中,传输节点(TP,TransmissionPoint)密度将进一步提高,TP的覆盖范围进一步缩小(几十米,甚至十几米),每个TP可能只服务一个或几个用户。
回程链路(BL,Backhaul Link)是超密集网络所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超密集网络的部署成本、容量及性能。超密集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使用自回程链路(sBL,self-Backhaul Link)的节点和使用非自回程链路(nsBL,non-self-Backhaul Link)的节点。自回程的含义是回程链路使用与接入链路(AL,Access Link)相同的无线传输技术以及频带。其中,回程链路与接入链路之间可以通过时分或频分的方式复用。使用nsBL的节点使用与AL不同的传输技术,如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AN),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及媒质如光纤、电缆等连接核心网。
对于很多UDN的应用场景(如密集街区),部署有线回程产生的成本(比如电缆或光纤的部署或租赁成本,站址的选择及维护成本等)往往是不可接受的,无法实现无规划的部署。此外,如果按最大系统容量提供有线BL,BL的使用率会很低,严重浪费投资成本。这是由于:(1)在TP密集部署的情况下,每个传输节点服务的用户较少,负载波动很大;(2)出于节能或控制干扰等方面的考虑,一些TP会被动打开或关闭,因此,很多时候BL处于空闲状态;(3)内容预测及缓存技术加大了BL上资源需求的波动。
微波经常作为宏基站的回程链路,但在UDN中,其应用却有诸多限制。一方面,微波会增加低功率传输节点的硬件成本。与宏基站不同,UDN中的低功率TP的成本较低,微波硬件对整个节点硬件成本的贡献比较大。其次,微波也可能会增加额外的频谱成本。如果使用非授权频谱,干扰往往非常难控制,BL的传输质量不能保证。更重要的是,在UDN的主要场景中,TP的天线高度相对较低,微波更容易被遮挡,导致BL的质量剧烈波动。
上述分析表明,sBL在UDN中非常有吸引力。它不需要有线连接,支持无规划或半规划的TP部署,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与AL共享频谱和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减少频谱及硬件成本。通过AL与BL的联合资源分配,系统可以根据网络负载情况,自适应地调整资源分配比例,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通过与AL的联合优化,无线自回程的链路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大大提高传输可靠性。使用sBL技术意味着从第一个发送节点到最终接收节点(终端)需要经历多跳传输。图1为使用两跳传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核心网(CN,Core Network)通过源传输节点(donorTP)和中继传输节点(relayTP)与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进行通信。
现有的传输信号的方法大致包括:
节点在时间单位上接收和/或发送信号和/或数据;
其中,如表1所示,时间单位包括:下行控制区域(Control(DL))、数据区域(Data(Tx))、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和上行控制区域(Control(UL))。
Figure BDA0002731088360000021
表1
现有的传输信号的方法中,由于下行控制区域固定在时间单位的头部,上行控制区域固定在时间单位的尾部,因此,多跳传输节点的传输需求的配置的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多跳传输节点的传输需求的配置的灵活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包括:
节点在时间单位上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数据;
其中,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
优选地,同一所述时间单位中各所述第一类区域的信号的资源映射方法和/或配置参数相互独立。
优选地,该方法之前还包括:
所述节点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节点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包括:
所述节点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所述节点根据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节点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包括:
所述节点在所述时间单位上向所述另一个节点发送所述信号时,将与所述另一个节点的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所述节点在所述时间单位上接收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信号时,将与所述另一个节点的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节点根据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包括:
所述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
所述节点将所述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和/或,将所述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节点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包括:
所述节点半静态或动态地接收到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
优选地,不同所述时间单位上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互独立。
优选地,所述不同时间单位上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互独立包括:
部分所述时间单位上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同;
或者,部分所述时间单位上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不同;
或者,部分所述时间单位上部分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不同;
或者,部分所述时间单位上部分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区域中的部分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其他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所述第一类区域均为用于发送或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信号为控制信号和/或参考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为数据传输对应的反馈信令、和/或数据传输对应的调度信令、和/或测量反馈信令。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信息为以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
下行数据调度信息、上行数据调度信息、下行数据反馈信息、上行数据反馈信息、信道测量反馈信息。
优选地,不同所述节点的第一类区域发送的控制信号的结构和/或参考信号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的结构或所述参考信号的结构包括以下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各用户复用方式、调制编码方式、时频资源映射方式、使用的序列。
优选地,所有所述第一类区域均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同一侧;
或者,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两侧;
或者,所述第一类区域和所述第二类区域之间交叉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第二类区域的两侧包括:
部分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一侧,其他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三类区域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类区域之间;
和/或,所述第三类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类区域和所述第二类区域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类区域用于信号收发转换、或干扰保护、或时间对齐。
优选地,所述时间单位为时域上一次调度或资源分配的最小时间单元。
优选地,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时间单位为一次调度或资源分配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所述节点为以下的一个:
源传输节点donorTP、中继传输节点relayTP、用户设备UE。
优选地,所述donorTP为直接通过非自回程链路nsBL连接到核心网的节点。
优选地,所述donorTP为基站、或射频拉远头RRH。
优选地,所述relay TP为自身到核心网的路径上至少有一跳为自回程链路sBL的非UE节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的装置,至少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时间单位上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数据;
其中,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根据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时间单位上向所述另一个节点发送所述信号时,将与所述另一个节点的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在所述时间单位上接收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信号时,将与所述另一个节点的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根据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接收到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所述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将所述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优选地,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半静态或动态地接收到来自所述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所述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将所述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节点在时间单位上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数据;其中,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通过本发明的方案,节点中各类区域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按需配置,提高了多跳传输节点的传输需求的配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使用两跳传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输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使用现有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
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
图4(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使用现有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
图4(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
图5(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采用BC+MAC方案进行传输的系统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反馈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双链路传输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参照接近下行数据传输起点的节点设置第一类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配置第一类区域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超密集网络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配置第一类区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传输信号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包括:
步骤200、节点在时间单位上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数据。
本步骤中,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
其中,同一时间单位中各第一类区域的信号的资源映射方法和/或配置参数相互独立。
其中,不同时间单位上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互独立。
其中,不同时间单位上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互独立包括:
部分时间单位上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不同;
或者,部分时间单位上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同;
或者,部分时间单位上部分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不同;
或者,部分时间单位上部分位置相同的第一类区域的收发功能相同。
其中,第一类区域中的部分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其他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第一类区域均为用于发送或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其中,所有第一类区域均位于所有第二类区域的同一侧;
或者,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第二类区域的两侧;
或者,第一类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交叉分布。
其中,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第二类区域的两侧包括:
部分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第二类区域的一侧,其他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第二类区域的另一侧。
其中,第三类区域位于两个第一类区域之间;
和/或,第三类区域位于第一类区域和第二类区域之间。
其中,第三类区域用于信号收发转换、或干扰保护、或时间对齐。
本步骤中,信号为控制信号和/或参考信号。
其中,控制信号为数据传输对应的反馈信令、和/或为数据传输对应的调度信令、和/或测量反馈信令。
其中,控制信号承载的信息为以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
下行数据调度信息、上行数据调度信息、下行数据反馈信息、上行数据反馈信息、信道测量反馈信息。
其中,不同节点的第一类区域发送的控制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结构相同。
其中,控制信号的结构或参考信号的结构包括以下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各用户复用方式、调制编码方式、时频资源映射方式、使用的序列。
本步骤中,时间单位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时域上一次调度或资源分配的最小时间单元。
本步骤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时间单位为一次调度或资源分配的时间单元。
本步骤中,节点为以下的一个:
donorTP、relayTP、UE。
其中,donorTP为直接通过nsBL连接到核心网的节点。
其中,donorTP为基站、或射频拉远头(RRH,Remote Radio Head)等。
其中,relayTP为自身到核心网的路径上至少有一跳为sBL的非UE节点。
作为可选的步骤,该方法之前还包括:
步骤201、节点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具体包括:
节点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节点根据来自另一个节点的设置信令将第一类区域配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也就是说,节点可灵活设置第一类区域的功能,其中,功能包括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第一类区域可以用于发送或用于接收。
其中,节点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包括:
节点在时间单位上向另一个节点发送信号时,将与另一个节点的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节点在时间单位上接收来自另一个节点的信号时,将与另一个节点的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其中,节点根据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包括:
节点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节点将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和/或,将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其中,节点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包括:
节点半静态或动态地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
其中,节点半静态地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可以是周期性地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
其中,节点动态地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可以是实时地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使用“收/发”代替“上/下行”,体现对等设计思路,利于实现上/下行统一设计。节点中各类区域可以随意配置,实现了多跳传输节点的传输需求的配置。例如,对于相同TP,在不同子帧上,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和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的位置和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不同TP,在相同子帧上,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和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的位置和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多跳场景,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和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可以根据传输需求动态配置,可在实现上下行资源分配与信号反馈的同时,实现sBL与AL间资源分配与数据传输(反馈)间的解耦,例如,无论当前时间单位是BL还是AL,都可以服用第一类区域中的参考信号实现某一个节点对另外几个节点的测量,实现了测量与BL/AL的解耦。
另外,现有的方法的控制域是统一配置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第一类区域可以随意配置,例如,不同节点的控制信号映射到不同的第一类区域上避免节点间控制信号的相互干扰。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以下实施例中以两跳传输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多跳传输同样适用。
第一实施例,图3(a)为使用现有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如图3(a)所示在现有的方法中,位于时间单位头部的控制区域只能用于发送或接收下行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而位于时间单位尾部的控制区域只能用于发送或接收上行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参考信号主要用于信道测量、小区选择等功能,而控制信号则传输调度指令、调制编码方式和数据传输反馈等信息。图中的GP为节点提供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以及避免上下行间的互干扰。
采用现有的方法时,如图3(a)所示,当时间单位分配给sBL下行链路时,relayTP在头部接收donorTP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并在尾部的控制域向donorTP发送参考信号。因为能互相接收到对方发送的参考信号,donorTP与relayTP可实现相互测量。但UE控制域也是下行在头部,上行在尾部,因此在该时间单位,UE只能在头部的控制域接收参考信号,在尾部的控制域发送参考信号,而relayTP无法同时接收donorTP的参考信号,并向UE发送参考信号,relayTP与UE无法相互测量。同理,当时间单位分配给AL下行链路时,能实现UE与relayTP间的相互测量。但因为relayTP和donorTP都在头部的控制域发送参考信号,在尾部的控制域接收参考信号,无法实现relayTP和donorTP间的相互测量。
在5G中,收发节点间的相互测量对于超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的预编码以及毫米波通信中的波速跟踪都具有重要意义。测量的频率和精度对这两种技术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现有的方法会导致在一些时间单位无法完成relayTP与UE或donorTP间的测量,不利于发挥这些技术的优势。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对于不同传输节点,相同时间单位上的用于发送/接收的第一类区域的位置可以不同。图3(b)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如图3(b)所示,对于一个两跳场景,当时间单位分配给sBL下行链路时,relayTP在头部的第一类区域接收,在尾部的第一类区域发送。这时relayTP可通过配置信令,将UE配置为在头部的第一类区域发送,在尾部的第一类区域接收,这样就能同时实现relayTP对UE和donorTP的测量。当时间单位分配给AL下行时,可设置donorTP在头部的第一类区域接收,在尾部的第一类区域发送。此时UE、donorTP都能对relayTP进行测量。因此,使用本发明在各个时间单位都能完成relayTP和UE、relayTP和donorTP之间的相互测量,有助于提高Massive MIMO和毫米波通信的性能。
还可以发现,如果用现有方法来实现图1中的两跳系统的节点之间的相互测量,则必须使用sBL下行、sBL上行,AL下行,AL上行四个链路。使用本发明,可忽略sBL和AL的差异,仅需描述每个第一类区域是用于接收或者发送,使得描述大大简化。对于图3(b)中的第一个时间单位,使用发送和接收可以描述为——relayTP在头部接收控制信号,在尾部发送控制信号,为实现相互测量,可将donorTP与UE均设置为在头部发送控制信号,在尾部接收控制信号。使用发送/接收来描述,而不使用上行/下行,更能体现对等设计的思想。从实施例中也可以看出本发明能更好地支持对等设计的实现。
第二实施例,图4(a)为使用现有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如图4(a)所示,按照现有的方法,所有节点都将头部的控制区域设置为下行,尾部的控制区域设置为上行。规定接收节点需收到数据后第k个时间单位向发送方反馈。如果将第n个时间单位分配给sBL的下行,则时间单位(n+k)必须分配给sBL的上行。因为在时间单位(n+k)时,relayTP需使用上行控制信道传输反馈信息。如果这时sBL的上行无数据需传输,而AL上有数据需传输,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现有的方法无法实现sBL/AL资源分配与控制信令的解耦合,限制了调度的自由度。
图4(b)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时的测量关系。如图4(b)所示,在时间单位(n+k),可根据反馈和数据传输的需求配置三个节点第一类区域功能,例如通过配置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半静态的配置relayTP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在时间单位的头部、用于发送第一类区域在时间单位的尾部,而UE和donorTP都是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在时间单位的头部、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在时间单位的尾部。这样即使时间单位(n+k)用于AL,donorTP能接收到relayTP反馈的确认字符(ACK,Acknowledgement)/非确认字符(NACK,Non Acknowledgement)信息。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资源分配与控制信令的解耦合。
第三实施例,在贫散射条件下,donorTP与UE之间的信道不具备多流传输的条件,因此采用BC+MAC(广播信道及多址信道)方案。图5(a)为采用BC+MAC方案进行传输的系统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在BC阶段,donorTP可同时向UE和relayTP传输数据,在MAC阶段,donorTP和relayTP同时向UE传输数据,其实质是利用relayTP扩展空域自由度,进行多流传输,提高吞吐量。
图5(b)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反馈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BC阶段,donorTP在时间单位n和(n+1)同时向relayTP及UE发送信号。在MAC阶段,donorTP和relayTP在时间单位(n+2)和(n+3)同时向UE发送信号。假定数据和A/N(即ACK/NACK)反馈间隔为1个时间单位,即在时间单位(n+1)反馈时间单位n数据data1/data2的A/N1和A/N2。而在MAC阶段的第一个时间单位,即时间单位(n+2),虽然donorTP和relayTP在头部的控制域和数据部分向UE发送下行信号(即AL的下行),但为了反馈data3和data4的A/N3和A/N4,relayTP尾部的控制域不能用于AL的上行(不能用来收),而要用于BL的上行(要用来发),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配置MAC阶段配置donorTP在时间单位(n+1)尾部的第一类区域为R区,配置relayTP和UE在时间单位(n+1)尾部的第一类区域均为T区;在时间单位(n+1)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format消息动态的配置relayTP在时间单位(n+2)两个第一类区域全部为T区,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控制信令的解耦合。同时对于图5(b)中时间单位(n+2)中的relayTP的两个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中的控制信号和/或参考信号可独立配置,包括使用不同的配置参数和资源映射方式。例如,两个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的参考信号使用不同的序列,或者,一个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的资源映射方式为先时域后频域,另一个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的资源映射方式为先频域后时域。因此本发明能更灵活地支持新的场景和应用。
第四实施例,在本发明中,各个节点可以通过网络层级配置控制区域的收发功能,并且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单位采用不同的控制区域收发配置。图6(a)为双链路传输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relayTP2从donorTP1和donorTP2处接收数据。对于从donorTP1,通过relayTP1和relayTP2到UE1的link1网络路径,donorTP1和UE1是数据流的端点。从下行的数据传输的角度来看,donorTP1是数据流的起点,而UE1是数据流的终点;而从上行数据传输的角度来看,UE1是数据流的起点,donorTP1是数据流的终点。为保证第一类区域发送、接收区的正确配置,每个节点可以根据网络层级中比自己更靠近数据传输的端点,且直接与自身通信的节点的收发关系来设置相应的第一类区域。
图6(b)为参照接近下行数据传输起点的节点设置第一类区域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donorTP1将头部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发送,尾部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接收。因为donorTP1直接和relayTP1通信并比relayTP1更接近下行数据的起点,relayTP1根据与donorTP1之间的收发关系来设置自身的第一类区域,将自身头部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接收,尾部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发送,以保证控制信息的正确接收和发送。同理,relayTP2根据与relayTP1之间的收发关系来设置自身的第一类区域,UE1可根据与relayTP2之间的收发关系来设置自身的第一类区域。参照更接近上行数据传输的起点设置控制区域收发功能的方式和上面的方法相似,就不再进行描述了。
relayTP2在不同时间单位上可以分别与relayTP1或donorTP2通信,当relayTP2位于不同的网络路径上时,需根据与其通信的更接近数据流端点的节点之间的收发关系来配置自身的第一类区域,因此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单位第一类区域的位置可能不同。如图6(b)所示,参照更接近下行传输起点的节点设置第一类区域时,当relayTP2使用链路1时,参照relayTP1,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前发后收;而使用链路2时,参照donorTP2,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前收后发。
第五实施例,通过本发明,不但可以灵活设置各个控制区域的收发功能,还可以灵活地配置第一类区域的个数和位置。在图5(a)所示的网络中,图7为配置第一类区域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假设需要在一个时间单位内完成donorTP、UE、relayTP两两之间的相互测量,以便进行资源分配、链路选择和UE服务小区选择。此时可通过配置信令在一个时间单位中设置三个第一类区域,并且三个第一类区域都位于第二类区域的左侧,另外设置三个节点的发送区相互错开,从而可以实现donorTP、relayTP、UE之间的相互测量。现有的方法中时间单位只有两个控制区,控制区一个位于时间单位头部用于下行,一个位于时间单位尾部用于上行,因此不能支持多个节点之间的相互测量。需要注意的是,图中在两个收发功能相同的区域间也使用了GP,是为了实现收发的时间对齐。
第六实施例,本发明不仅能更好地支持多跳传输,也能很好地支持超密集网中的干扰协调。图8(a)为超密集网络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在超密集网络中,由于TP的密度很大,相邻的TP数量众多,且距离较近,TP间容易存在较强的干扰。因为控制信道和参考信号是数据接收、小区选择等一系列重要功能的基础,控制信道和参考信号间的相互干扰需要重点解决。图8(b)为配置第一类区域的示意图。如图8(b)所示,通过本发明,可灵活设置第一类区域的用于发送的时间位置,为超密集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提供多的自由度。使用本发明将第一类区域的时间位置错开从而可以避免干扰。而采用现有的方法,其控制域所在的时间位置相同,易相互干扰。
参见图9,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的装置,至少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时间单位上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数据;
其中,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
本发明的装置中,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本发明的装置中,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根据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本发明的装置中,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在时间单位上向另一个节点发送信号时,将与另一个节点的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在时间单位上接收来自另一个节点的信号时,将与另一个节点的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根据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本发明的装置中,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将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本发明的装置中,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信号发送或接收的需求将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半静态或动态地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节点的配置信令;将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将配置信令中指示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和/或数据;其中,所述时间单位为时域上一次调度或资源分配的最小时间单元,所述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和/或数据,包括:
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向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中的部分第二节点发送信号,并同时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中的另一部分第二节点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中继传输节点relayTP或者用户设备UE,所述第二节点为以下至少之一:源传输节点donorTP、relayTP以及U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donorTP和UE时,所述部分第二节点为donorTP,所述另一部分第二节点为UE;或者,
所述部分第二节点为UE,所述另一部分第二节点为donorTP。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UE和relayTP时,所述部分第二节点为relayTP,所述另一部分第二节点为UE;或者,
所述部分第二节点为UE,所述另一部分第二节点为relayTP。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donorTP和relayTP时,所述部分第二节点为donorTP,所述另一部分第二节点为relayTP;或者,
所述部分第二节点为relayTP,所述另一部分第二节点为donorTP。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relayTP和relayTP时,所述部分第二节点为relayTP,所述另一部分第二节点为relayTP。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norTP为直接通过非自回程链路nsBL连接到核心网的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norTP为基站、或射频拉远头RRH。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lay TP为自身到核心网的路径上至少有一跳为自回程链路sBL的非UE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上报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支持在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类区域设置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或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类区域均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同一侧;
或者,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两侧;
或者,所述第一类区域和所述第二类区域之间交叉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第二类区域的两侧包括:
部分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一侧,其他所述第一类区域位于所有所述第二类区域的另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区域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类区域之间;
和/或,所述第三类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类区域和所述第二类区域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区域中的部分为用于发送的第一类区域,其他为用于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或者,所述第一类区域均为用于发送或接收的第一类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控制信号和/或参考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为数据传输对应的反馈信令、和/或数据传输对应的调度信令、和/或测量反馈信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信息为以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
下行数据调度信息、上行数据调度信息、下行数据反馈信息、上行数据反馈信息、信道测量反馈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类区域发送的控制信号的结构和/或参考信号的结构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的结构或所述参考信号的结构包括以下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各用户复用方式、调制编码方式、时频资源映射方式、使用的序列。
21.一种传输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在时间单位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和/或数据;其中,所述时间单位为时域上一次调度或资源分配的最小时间单元,所述时间单位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信号的第一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第二类区域、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无信号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第三类区域;
其中,在时间单位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和/或数据,包括:
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传输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时间单位的第一类区域上同时向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中的部分第二节点发送信号,并同时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节点中的另一部分第二节点接收信号。
22.一种传输信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步骤。
23.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18173.5A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242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8173.5A CN112242897B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8173.5A CN112242897B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201510355058.2A CN106330418B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5058.2A Division CN106330418B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897A CN112242897A (zh) 2021-01-19
CN112242897B true CN112242897B (zh) 2022-02-18

Family

ID=5758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5058.2A Active CN106330418B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202011118173.5A Active CN112242897B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5058.2A Active CN106330418B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4878B2 (zh)
EP (2) EP4250627A3 (zh)
CN (2) CN106330418B (zh)
WO (1) WO2016206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1857B (zh) * 2017-12-12 2020-12-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超密集异构网络中基于上行下行解耦的多接入方法
US11115972B2 (en) * 2018-11-02 2021-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pdating resource types
CN110086514B (zh) * 2019-03-08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大学 信号合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987735A4 (en) * 2019-06-24 2022-07-13 ZTE Corpor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IN TIME DOMAIN DATA
JP2021122098A (ja) * 2020-01-31 2021-08-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4642A1 (zh) * 2009-04-28 2010-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基站及接收和发送系统广播信息的方法
CN101895377A (zh) * 2009-05-22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08955A (zh) * 2009-06-05 2010-1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程链路下行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0355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2237985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回程链路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中继站
CN102474338A (zh) * 2009-06-30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CN104639486A (zh) * 2013-11-12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084225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subframe shortening in time-division duplex (tdd)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19995B1 (ko) * 2009-02-20 2017-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릴레이 방식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백홀 링크의 기준신호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통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855062B2 (en) * 2009-05-28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subframe forma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488514B2 (en) * 2009-10-02 2013-07-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lay backhaul link quality considerations for mobility procedures
US8755326B2 (en) * 2009-12-10 2014-06-17 Lg Electronics Inc. Repeater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transceiv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US8923254B2 (en) * 2010-05-18 2014-12-30 Lg Electronics Method in which a group of terminals receives 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method in which the terminals make requests for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the same STID or C-RNTI is allocated to the group of terminals
JP5466656B2 (ja) * 2011-02-14 2014-04-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3597900B (zh) 2011-06-12 2017-04-12 阿尔戴尔半导体有限公司 Td‑lte中的通信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减轻
US9185690B2 (en) * 2012-02-29 2015-1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llocating and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link
DE102013110539B3 (de) * 2013-09-24 2014-11-20 Fette Compacting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resslings aus pulverförmigem Material
US20150085834A1 (en) 2013-09-26 2015-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 (td-lte) fram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CN104702544B (zh) 2013-12-10 2017-12-19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干扰消除方法及干扰消除装置
US9749120B2 (en) * 2014-01-30 2017-08-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downlink switching in half-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US9775151B2 (en) * 2014-07-21 2017-09-26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DD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4642A1 (zh) * 2009-04-28 2010-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基站及接收和发送系统广播信息的方法
CN101895377A (zh) * 2009-05-22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08955A (zh) * 2009-06-05 2010-1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程链路下行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474338A (zh) * 2009-06-30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中继节点的操作的方法和其装置
CN1020355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2237985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回程链路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中继站
CN104639486A (zh) * 2013-11-12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084225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subframe shortening in time-division duplex (tdd)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D-SCDMA射频信号源和直放站下变频模块的研究与开发;刘半藤;《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0315(第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0418A (zh) 2017-01-11
EP4250627A2 (en) 2023-09-27
CN106330418B (zh) 2020-09-11
EP3316509B1 (en) 2023-09-13
WO2016206402A1 (zh) 2016-12-29
CN112242897A (zh) 2021-01-19
EP4250627A3 (en) 2023-10-18
EP3316509A1 (en) 2018-05-02
US20180160406A1 (en) 2018-06-07
EP3316509A4 (en) 2018-07-04
US10764878B2 (en)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61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in advanced wireless systems
US10547436B2 (en)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signaling in full duplex wireless transceivers
US113953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for 5G next radio system
JP6692929B2 (ja) 送受信ポイント対送受信ポイント接続性における時分割複信多重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380636B (en) Wireless multi-hop system with macroscopic multiplexing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the wireless multi-hop system
So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for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US90017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12242897B (zh)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30888B (zh) 电信网络中路由发现的方法和涉及路由发现的装置
CN103780290B (zh)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CN101345544A (zh) 一种采用支持Relay的帧结构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01984A (zh) D2d蜂窝网络中基于时域半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US201300890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scheduling for enhancing link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20319A1 (zh) 一种拓展于5g网络的小区组网结构
US10218489B2 (en) Wireless backhaul configuration
WO2016192433A1 (zh) 多无线链路共享资源的配置方法、信号传输方法及节点
Ronkainen et al.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A new type of wireless backhaul in 5G
TWI454171B (zh) 多點協調通訊系統以及於無線通訊系統內控制多點協調傳送與接收的方法
CN104145516A (zh)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CN10404110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继系统以及中继数据的方法
Dhivya et al. Establish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 cellular architecture
Gupta et al. Subcarrier sharing scheme for overlay anc cooperative d2d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2428747B (zh) 用于控制协作中继操作的方法、设备和节点
Ullah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thods for inband decode and forward relaying
Sartori et al. LTE relay backhaul design for sparsely-populated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