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5593A -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5593A
CN102035593A CN2009101907000A CN200910190700A CN102035593A CN 102035593 A CN102035593 A CN 102035593A CN 2009101907000 A CN2009101907000 A CN 2009101907000A CN 200910190700 A CN200910190700 A CN 200910190700A CN 102035593 A CN102035593 A CN 102035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ending backhaul
control information
relay station
subframe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07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5593B (zh
Inventor
梁枫
毕峰
杨瑾
吴栓栓
袁弋非
赵刚
陈东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907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559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6319 priority patent/WO20110386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5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5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5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当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被配置为保护间隔时,所述第二类中继站将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基站指定的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或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中发送,避免因射频转换而导致的自干扰,保证第二类中继站下行Backhaul子帧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传输的完整性,提高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第二类(Type 2)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中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被视为B3G/4G的关键技术。由于未来无线通信或蜂窝系统要求增加覆盖范围,支持更高速率传输,这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系统建造和维护的费用问题更加突出。随着传输速率及通信距离的增加,电池的耗能问题也变得突出,而且未来的无线通信将会采用更高频率,由此造成的路径损耗衰减更加严重。通过中继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单跳链路分成多个多跳链路,由于距离缩短,这将极大地减小路径损耗,有助于提高传输质量,扩大通信范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快速更优质的服务。
在中继网络中,中继站参与服务的用户与中继站间的链路被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中继站与基站间的链路被称为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基站参与服务的用户和基站之间的链路被称为直传链路(Direct Link)。如图1所示。
目前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elease 9版本标准TR 36.814_121中,Release是指3GPP标准的版本,目前演进到Release 10,协议3GPP TS 36.300 V9.0.0是对Release 9无线接入网络协议的综述。中继站分为两类:
第一类中继站是一种主要用于小区覆盖扩大的中继节点,第一类中继站拥有独立的小区ID,发送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参考信号)和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对于低版本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基站。
第二类中继站是一种主要用于小区容量扩大的中继节点,第二类中继站没有独立的小区ID,不发送CRS和PDCCH,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至少对Release 8版本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透明的节点。
一般来说,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以及LTE-A(Long TermEvolution Advanced,长期演进的后续演进)系统的下行子帧被分为控制域和数据域两部分,对于单播子帧来说,控制域为子帧的前1到3个或者前2到4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据域为子帧中除去控制域之后剩下的OFDM符号;对于多播子帧来说,控制域为子帧的第1个或者前2个OFDM符号,数据域为子帧中除去控制域之后剩下的OFDM符号,如图2。控制域与数据域相对应,接收端通常先接收控制域中的PDCCH,获取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在指定的本子帧或者之后若干个子帧的数据域上的时频位置接收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并对PDSCH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类中继站作为一个特殊的接收端,可以直接通过接收PDCCH再进一步接收并处理PDSCH,也可以先接收其专用的R-PDCCH,并根据R-PDCCH中的控制信息进一步接收并处理R-PDSCH或者PDSCH,总之,针对相应的PDSCH和/或R-PDSCH,第二类中继站需要获得相应的PDCCH和/或R-PDCCH。一般情况下,PDCCH位于控制域,PDSCH和R-PDSCH位于数据域,R-PDCCH可以复用在控制域,也可以复用在数据域中。
第二类中继站的下行工作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初始传输增强和重传增强。在初始传输增强的工作方式下,第二类中继站需要从基站接收R-PDCCH(Relay Nod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中继站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根据该R-PDCCH中的控制信息来进一步接收并处理本子帧或之后若干个子帧的R-PDSCH(Relay Node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中继站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另外,第二类中继站还可能需要再接收PDCCH,并且根据该PDCCH上的控制信息来接收并处理本子帧或之后若干个子帧的PDSCH;在重传增强的工作方式下,第二类中继站需要接收承载在PDCCH上的控制信息,并且根据该控制信息指示来接收并处理本子帧或之后若干个子帧的PDSCH,另外,第二类中继站还可能需要再接收承载在R-PDCCH上的第二类中继站专用控制信息。
对于带内中继(In-band relaying),回程链路、接入链路和直传链路都工作在相同的频谱上。一般情况下,当第二类中继站作为带内中继在接收基站下行传输的同时,如果第二类中继站也在向用户进行下行发射,则会使得第二类中继站自身的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产生干扰,这样会造成通信质量的严重恶化。因此,对于带内中继,规定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上不能同时进行下行传输,并且当第二类中继站在下行发射状态与下行接收状态之间转换时,需要一定长度的转换时间作为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第二类中继站在GP上不进行任何下行的发射和接收,以避免在转换过程中产生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自干扰。因此,这里将第二类中继下行子帧分为两种:第二类中继站进行下行接收的子帧称为下行Backhaul子帧,第二类中继站进行下行发射的子帧称为下行Access子帧,当这两种子帧相邻时,子帧间需要设置保护间隔GP,如图3。
但是考虑到为了实现第二类中继站无干扰的从下行发射转换到下行接收状态,下行Backhaul子帧前端的部分OFDM符号可能需要被设置为保护间隔用来避免因射频转换而导致的自干扰,那么第二类中继站就无法正常接收PDCCH,以及复用在控制域上的R-PDCCH,不能进一步对相应的PDSCH和R-PDSCH进行接收和处理,如图4,会导致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传输丢失,降低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第二类中继站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保证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传输的完整性,提高系统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第二类中继站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具体包括:
当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被配置为保护间隔时,所述第二类中继站将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基站指定的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或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中发送。
进一步的,上述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中为,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的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
其中,上述第二类中继站为没有独立的小区ID,不发送小区参考信号(CRS)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至少对Release8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透明的节点。
进一步的,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时,在所述第二类中继站在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任意一个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下行控制信息对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进一步的,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后时,在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或/和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接收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全部数据或指定的部分数据直接储存,在获取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后,依据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还提供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包括:配置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当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被配置为保护间隔时,将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基站指定的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中继站为没有独立的小区ID,不发送小区参考信号(CRS)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至少对Release8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透明的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一设置处理模块、第二设置处理模块、第三设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中;
第二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时,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任意一个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三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后时,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设置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上接收全部数据或指定的部分数据直接储存,在获取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后,依据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避免因射频转换而导致的自干扰,保证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传输的完整性,提高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中继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下行中继子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中继下行子帧配置与结构示意图。
图4下行Backhaul子帧结构。
图5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图6前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相应控制域的下行控制信息,前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为图5中所示下行Backhaul子帧的前一个。
图7前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相应数据域的下行控制信息。
图8前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相应控制域和数据域的下行控制信息。
图9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相应控制域的下行控制信息,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为图5中所示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一个。
图10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相应数据域的下行控制信息。
图11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相应控制域和数据域的下行控制信息。
图12实施例1中继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图13实施例2中继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图14实施例3中继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图15实施例4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第二类中继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思想为,在本发明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或中继下行控制信息都是指第二类中继站需要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针对第二类中继站不能接收PDCCH的下行Backhaul子帧,将其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该子帧的数据域,或者,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的控制域或/和数据域,或者,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后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的控制域或/和数据域中,并进行发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第二类中继站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具体包括:
当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被配置为保护间隔时,所述第二类中继站将该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中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基站指定的其他任意下行Backhaul子帧的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或配置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中并发送;
其中,第二类中继站为没有独立的小区ID,不发送(CRS)和PDCCH,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对至少对Release8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透明的节点。
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时,在所述第二类中继站在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任意一个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下行控制信息对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如图6、图7、图8;
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后时,在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或/和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如图9、图10、图11;
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上接收全部数据或指定的部分数据直接储存,在获取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后,依据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例1
第二类中继网络中,如图12所示,有三个相邻的中继下行子帧依次为下行Access子帧、下行Backhaul子帧和下行Access子帧。其中子帧2控制域的前3个OFDM符号被配置为保护间隔,则第二类中继站无法在子帧2的控制域上接收PDCCH,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子帧2的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设置在所述子帧2的数据域上,可以保证第二类中继站正常接收并处理子帧2上的数据信息。
上述数据域相应的中继下行控制信息一般来说,数据域总是对应着一组针对该数据域的下行控制信息,这些信息中包括了相应数据域信息的时频位置、调制方式、编码速率、进程号等等,接收端(第二类中继站)根据这些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来对相应的数据域信息进行接收和处理。
本发明描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包括进行解调、解码等,接收端处理过程,是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进行描述。
实施例2
第二类中继网络中,如图13所示,有三个相邻的中继下行子帧依次为下行Backhaul子帧、下行Access子帧和下行Backhaul子帧。其中子帧3的前3个OFDM符号被配置为保护间隔,则第二类中继站无法在子帧3的控制域上接收PDCCH,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子帧3的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设置在之前的子帧1的数据域上或控制域,第二类中继站按照子帧1上接收并获取的中继下行控制信息来接收并处理子帧3数据域上的相关数据信息,可以保证子帧3上的数据信息被正常接收并处理。
上述相关数据信息,也就是与所获取的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因为数据域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数据域上有很多分属于不同接收端(第二类中继站或用户)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中属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二类中继站的数据信息;
如果子帧3下行控制信息的信息量比较大,还可以扩展另一种形式,即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时,第二类中继站在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任意一个子帧控制域或数据域没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时,可将其同时配置在控制域和数据域上;即可以同时设置在之前的子帧1的控制域和数据域,并且在子帧1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实施例3
第二类中继网络中,如图14所示,有三个相邻的中继下行子帧依次为下行Access子帧、下行Backhaul子帧和下行Backhaul子帧。其中子帧2控制域的前3个OFDM符号被配置为保护间隔,则第二类中继站无法在子帧2的控制域上接收PDCCH,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子帧2的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设置在之后的子帧3的控制域或数据域。
第二类中继站先将子帧2的数据域上的全部数据或指定的部分数据都接收并储存起来,在子帧3的控制域上接收并获取到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按照控制信息的指示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保证第二类中继站对子帧2上数据信息的正常接收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场景下,因为第二类中继站需要在尚未获得控制信息的时候先接收数据信息,因此,第二类中继站不能按照正常情况根据控制信息的指示选择属于自己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处理,此时只能把整个带宽上的或者预先指定带宽上的数据先接收并存下来,不作处理(因为没有控制信息无法处理),等到在后一个子帧收到控制信息以后再回头去处理之前存下来的数据。
如果子帧2下行控制信息的信息量比较大,还可以扩展另一种形式,即子帧2下行Backhaul子帧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没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时,可将子帧2下行Backhaul子帧下行控制信息同时配置在子帧3控制域和数据域上,并且在子帧3控制域和数据域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如图15,包括: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当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被配置为保护间隔时,将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基站指定的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中继站为没有独立的小区ID,不发送小区参考信号(CRS)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至少对Release8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透明的节点。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一设置处理模块、第二设置处理模块、第三设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中;
第二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时,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任意一个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三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后时,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设置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上接收全部数据或指定的部分数据直接储存,在获取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后,依据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发明内容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第二类中继站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被配置为保护间隔时,所述第二类中继站将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基站指定的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中或配置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中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中为,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的控制域和/或数据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中继站为没有独立的小区ID,不发送小区参考信号(CRS)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至少对3GPP Release 8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透明的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时,在所述第二类中继站在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任意一个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下行控制信息对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后时,在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或/和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全部数据或指定的部分数据直接储存,在获取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后,依据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
7.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当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被配置为保护间隔时,将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基站指定的其他任意一下行Backhaul子帧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7的第二类中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中继站为没有独立的小区ID,不发送小区参考信号(CRS)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至少对3GPP Release8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透明的节点。
9.根据权利8的第二类中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一设置处理模块、第二设置处理模块和第三设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中;
第二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第二类中继站一下行Backhaul子帧之前时,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任意一个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三设置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其他下行Backhaul子帧在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之后时,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数据域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该下行Backhaul子帧下一个下行Backhaul子帧控制域和/或数据域中,接收并获取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5的第二类中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置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二类中继站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数据域上接收全部数据或指定的部分数据直接储存,在获取到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后,依据该下行Backhaul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
CN200910190700.0A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5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0700.0A CN102035593B (zh)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PCT/CN2010/076319 WO2011038621A1 (zh) 2009-09-30 2010-08-24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0700.0A CN102035593B (zh)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593A true CN102035593A (zh) 2011-04-27
CN102035593B CN102035593B (zh) 2014-10-22

Family

ID=4382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070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5593B (zh)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5593B (zh)
WO (1) WO201103862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082A (zh) * 2011-09-28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42897A (zh) * 2015-06-24 202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483A (zh) * 2007-10-28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传输方法及其采用的帧结构
CN101374011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两种不同通信系统间临频共存的方法及物理层帧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11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两种不同通信系统间临频共存的方法及物理层帧结构
CN101159483A (zh) * 2007-10-28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传输方法及其采用的帧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Control Channel of Backhaul Link", 《TSG-RAN WG1 #57BIS R1-092468》 *
ZTE: "Type II relay for DL cooperative re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1 #5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082A (zh) * 2011-09-28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307082B (zh) * 2011-09-28 2014-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42897A (zh) * 2015-06-24 202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42897B (zh) * 2015-06-24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593B (zh) 2014-10-22
WO2011038621A1 (zh)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8420B (zh) 长期演进系统中回程链路的配置方法与装置
EP2378675B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mbsfn subfram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1241357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a search space for a relay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1868033B (zh) 一种中继链路下行子帧的控制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8913548B2 (en) Method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supporting relay system
EP2759073B1 (en) Relaying unicast and multicast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202202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 of paging messages in relay network
CN102056316B (zh) 一种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基站和中继节点
CN102648589A (zh)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CN102844990A (zh) 在多用户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15083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301551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2426997B1 (en) Sen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a backhaul to a base station by a relay node
CN102045843A (zh)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的下行子帧配置和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834821B (zh) 一种帧中继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035593B (zh)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1977101A (zh) 一种LTE-A中Type I relay的R-PDCCH信道设计结构
CN102694629B (zh) Tdd系统中回程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2158323A (zh) 中继发送回程信号的方法
KR101433948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468904B (zh) 回程子帧配置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1826908B (zh) 一种中继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US2013028693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signal from a relay node to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81100A (zh) 一种新增回程子帧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2469573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符号数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