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7082A -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7082A
CN102307082A CN201110296000A CN201110296000A CN102307082A CN 102307082 A CN102307082 A CN 102307082A CN 201110296000 A CN201110296000 A CN 201110296000A CN 201110296000 A CN201110296000 A CN 201110296000A CN 102307082 A CN102307082 A CN 102307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te system
territory
upstrea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6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7082B (zh
Inventor
贾民丽
徐伟杰
邢艳萍
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2960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7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7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7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7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7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通过LTE系统传输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使得终端可以在系统带宽大于该终端支持的带宽的小区中传输其上行控制信令,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确定需要发送的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其长期演进系统中需要支持机器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功能。一台MTC设备(即MTC设备)可能具有多种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特性之中的部分特性,例如:低移动性、传输数据量小、对通信时延不敏感、要求极低功耗等特征。
带宽是影响MTC设备成本的重要因素,若可以适当降低MTC设备的工作带宽,将可显著降低成本。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所有协议版本系统的最大系统带宽为20MHz,LTE系统的上行物理控制信道也是基于系统带宽进行设计的,为了所有终端能够在任何系统带宽下,LTE要求所有的终端必需具有支持20MHz带宽的能力。然而,对于优化的MTC设备,为了降低终端成本,终端的能力限制在其本身支持带宽内,如果该类型终端进入系统带宽大于本身支持带宽的小区,则无法发送下行数据相关的测量、译码信息以及上行数据到达信息等上行控制信息,导致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机器间(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理念,其目的是将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有机结合,例如:机器对机器通信、机器控制通信、人机交互通信、移动互联通信,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预计未来人对人通信的业务可能仅占整个终端市场的1/3,而更大数量的通信是机器间(M2M)通信业务。
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是针对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设计的,例如:网络容量的确定等。如果希望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来支持M2M通信,就需要根据M2M通信的特点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机制进行优化,以便能够在对传统的人与人通信不受或受较小影响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M2M通信。
当前认识到的MTC通信可能存在的特性有:
MTC设备具有低移动性;
MTC设备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是可控的,即MTC设备只能在网络指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接入;
MTC设备与网络侧进行的数据传输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即:具有时间容忍性;
MTC设备能量受限,要求极低的功率消耗;
MTC设备和网络侧之间只进行小数据量的信息传输;
MTC设备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管理。
一个实际的MTC设备可以具有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性。
为支持上下行共享信道的正常工作,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需要向基站发送某些与上下行数据传输相关的控制信息。在LTE系统中,基站对UE的行为进行完全控制,UE需要接收基站发来的调度信息,并按照调度信息的指示进行上/下行数据的收发,并反馈相关的控制信令,包括:上行调度请求指示(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SRI),确认/否定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CK/NACK)应答消息,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其中,SRI和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所对应的ACK/NACK(下文简称SPS-ACK/NACK)都是周期性的进行反馈。CQI反馈信息(包括RI和PMI),包括周期性反馈和非周期性反馈两种。另外,对于ACK/NACK反馈,还包括对于动态调度(Dynamic Scheduling,DS)的PDSCH反馈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下文简称DS-ACK/NACK。
由于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都与上行数据无关,因此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存在以下两种场景:
单独传输(PUCCH承载控制信令):若UE未收到基站发来的对当前上行子帧的调度信息,则无上行数据传输,此时上行控制信令将在该子帧内使用专门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传输。
与上行数据一起传输(PUSCH承载控制信令):为了确保时分双工LTE(TD-LTE)系统上行传输的单载波特性,UE不能在一个上行子帧内同时传输PUC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若UE收到了基站发来的对当前上行子帧的调度信息,上行控制信令与上行数据分别编码后将在PUSCH中复用传输。
PUCCH信道的资源位于发送频带的边缘,并在同一个子帧的时隙间进行跳频,如图1所示,用这种结构的带宽传输PUCCH,可以获得最大频率分集增益,避免造成频谱碎片。
SRI和半持续调度PDSCH所对应的ACK/NACK(SPS-ACK/NACK)都是周期性的进行反馈,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对用户反馈上述信令所使用的PUCCH资源进行半静态分配。用户只在每个周期内对应的反馈子帧中使用基站配置的资源传输PUCCH,因此同一个PUCCH资源在不同上行子帧内可以分配给不同用户使用。
对于动态调度的PDSCH,基站可能在任一下行子帧调度其传输,相应的用户也可能在任一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如果基站在每个上行子帧中给所有用户固定分配一个PUCCH资源,则相应的PUCCH资源只能被用户专用,必然会导致系统中PUCCH资源利用率低且开销过大。目前TD-LTE系统中,可通过动态分配调度PDSCH所对应的ACK/NACK(DS-ACK/NACK)PUCCH信道资源,提高PUCCH信道的利用率。用户所使用的PUCCH资源编号与所对应的PDCCH占用的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的编号一一对应。
对于PUCCH传输不同的信令内容时,PUCCH信道的资源分配方式也有相应规定。在整个上行传输带宽内,传输CQI信令的PUCCH信道资源总是位于最接近频带边缘的资源块(RB)上;与其相邻的PUCCH信道资源用于传输SRI和SPS-ACK/NACK信令,而传输DS-ACK/NACK的PUCCH信道资源则位于整个PUCCH区域内最接近PUSCH的一端,如图2所示。
TD-LTE系统的上行传输信号具有单载波传输特点,UE不能在同一个子帧内同时传输PUCCH和PUSCH信道。当上行控制信令与上行数据发送碰撞,需要在同一上行子帧中传输时,控制信令通过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之前与上行数据符号复用的方式在上行业务信道PUSCH中传输。在PUSCH信道中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包括:ACK/NACK、CQI/PMI、RI。各种信令与业务数据在PUSCH信道中复用方式如图3所示。
由于控制信令不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因此为保证反馈信令的可靠性能够满足系统要求,控制信令将使用比业务数据更低的编码速率。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对CQI/PMI、ACK/NACK和RI分别配置一个码率偏移量,UE根据PUSCH的编码速率及码率偏移量即可算出各控制信令所占用的RE数。
CQI/PMI信息使用与PUSCH相同的调制方式,占用PUSCH区域内频谱高端资源进行传输,信息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进行映射。
对于ACK/NACK信息,由于其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不论PUSCH数据使用什么调制方式,ACK/NACK信息总是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1比特ACK/NACK)或QPSK(四相相移键控)(2比特ACK/NACK)调制。另外,由于参考符号周围的信道估计性能最好,因此ACK/NACK信息放置在参考符号两侧进行传输。
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传输时,只有确定了RI后,才能够正确解释CQI/PMI的内容,所以RI的可靠性要求比CQI/PMI高。与ACK/NACK相似,RI只使用BPSK(1比特RI)或QPSK(2比特RI)调制,且放置在参考符号两侧进行传输。
对于非周期性上报CQI,其单次上报的信息量很大,PUCCH中无法承载,因此非周期性上报CQI只能在PUSCH中传输。当基站在无上行数据传输的子帧中调度UE发送非周期CQI时,CQI/PMI信息将占满整个调度带宽进行传输。ACK/NACK与RI可以使用与图3相同的结构与CQI/PMI进行复用传输。UE根据CQI/PMI的编码速率及高层配置的码率偏移量,分别计算出ACK/NACK和RI所占用的资源数,并采用对CQI/PMI打孔的方式进行ACK/NACK和RI的资源映射。
综上所述,目前LTE系统上行控制信道是基于系统带宽设计的,而目前LTE的终端具有支持20MHz的最大系统带宽能力,能够正常发送上行控制信令。而对于优化的MTC设备,为了降低终端成本,终端的能力限制在其本身支持带宽内,如果该类型终端进入系统带宽大于本身支持带宽的小区,则无法发送下行数据相关的测量和译码信息以及上行数据到达信息等上行控制信息,导致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通过LTE系统传输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使得终端可以在系统带宽大于该终端支持的带宽的小区中传输其上行控制信令,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需要发送的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
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包括:
信令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装置包括:
资源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于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需要发送的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从而实现了通过LTE系统将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发送给网络侧,使得终端可以在系统带宽大于该终端支持的带宽的小区中发送其上行控制信令给网络侧,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用于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从而实现了网络侧通过LTE系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使得网络侧可以在系统带宽大于终端支持的带宽的小区中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PUCCH区域示意图;
图2为PUCCH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3为PUSCH中控制信令复用传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方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方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方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方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方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方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方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通过LTE系统传输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使得MTC设备可以在系统带宽大于该MTC设备支持的带宽的小区中传输其上行控制信令,保证MTC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前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及上行控制域来承载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保证上行控制信令在MTC设备的工作带宽内发送,从而进一步保证MTC设备可以完成上下行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S101、确定需要发送的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其中,所述终端,例如可以为MTC设备,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
S102、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为LTE系统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区域;
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为LTE系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区域。
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发送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上行数据区域,可以处于LTE系统带宽内的高频率位置,或低频率位置或中心频率位置等任意位置。
较佳地,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发送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较佳地,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MTC设备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MTC设备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
其中,所述终端,例如可以为MTC设备,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
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较佳地,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接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较佳地,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MTC设备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MTC设备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MTC设备,可以是M2M终端。
下面给出几个具体实施例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M2M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采用PUCCH和PUSCH两种信道进行承载。
当M2M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LTE系统带宽时,将M2M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承载在LTE系统的上行数据(PUSCH)区域,如图5所示。采用的承载方式等机制可以与现有LTE系统相同,具有兼容性,即采用PUCCH和PUSCH两种方式承载M2M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其中,MTC设备工作带宽可以处于系统带宽内的的高频率位置、低频率位置或中心频率位置。图5以中心频率位置示意。本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对现有LTE系统的控制区域有影响,从而不影响现有LTE系统的控制信令发送和接收。对于目前LTE系统的数据区域的占用,可以通过基站来调度,避免LTE系统现有终端和M2M终端资源产生冲突。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M2M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仍然采用PUCCH和PUSCH两种信道进行承载。M2M终端的带宽位置与目前LTE系统的PUCCH资源在频域上连续,如图6和图7所示,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率上,可以与高频率或低频率的PUCCH资源连续。为了保证资源连续,且M2M的资源位置可知,可以为LTE系统预留已知数目的PUCCH资源,该资源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现有LTE系统有太多上行资源碎片,可以保证现有LTE系统终端用户进行大带宽上行数据传输,且对其PUSCH跳频影响小。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M2M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可以承载在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上,数据信道承载方式可以与现有机制相同。
此外,M2M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可以承载在控制信道上,该控制信道位于MTC设备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如图8和图9所示。
假设该新的控制信道命名为X-PUCCH,则:
X-PUCCH控制信道承载控制信令的一种方式是:可以采用现有LTE系统的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的方式,但不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跳频,可以在PUCCH所占用资源内跳频。
X-PUCCH控制信道承载控制信令的另一种方式是:可以采用现有LTE系统的PUSCH映射和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但是,现在没有多用户复用方法,可以引入一种新的复用方法,例如,通过频分、码分或时分进行多用户复用。对于此方式,由于SRI、周期性CQI和SPS-ACK/NACK为周期性上行信令,因此此部分信令占用的资源可以通过高层半静态配置,或网络与终端事先约定。
此外,LTE系统目前PUSCH方式中不承载SRI的控制信令,可以引入SRI的承载方案,例如,SRI可以与现有ACK/NACK复用使用相同的资源,即放在参考符号两侧进行传输。对于调度的PDSCH CQI以及非周期的CQI,一种方法是通过PDCCH动态调度PUSCH来承载该信令。一种方法是,该信令占用的资源与前面子帧对应的PDCCH的资源有一定的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现有LTE系统有太多上行资源碎片,可以保证现有LTE终端用户进行大带宽上行数据传输,且对其PUSCH跳频影响小。此外,由于M2M的控制区域位于工作带宽内的频带一侧,则其数据域与LTE的数据域可以在频率上连续,当M2M的用户量较少时,LTE系统可以通过PDCCH将M2M所占用的带宽资源调度给现有LTE系统的终端用户使用,从而获得大带宽传输速率和支持更大用户容量。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M2M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仍然采用PUCCH和PUSCH两种信道进行承载。对于PUSCH信道承载方式与现有机制相同。对于PUCCH方式,包括:
将M2M终端的接收带宽置于LTE系统带宽的一侧,与现有LTE系统的终端共享(复用)一半的PUCCH资源,如图10和图11所示。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现有LTE系统有太多上行资源碎片,可以保证现有LTE终端用户进行大带宽上行数据传输,且对其PUSCH跳频影响小。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包括:
信令确定单元11,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机器型通信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
发送单元12,用于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
较佳地,当所述发送单元12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发送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较佳地,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MTC设备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MTC设备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当所述发送单元12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较佳地,该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可以为MTC设备,例如M2M终端。
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装置,包括:
资源确定单元21,用于确定用于接收机器型通信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
接收单元22,用于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
较佳地,当所述接收单元22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接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较佳地,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MTC设备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MTC设备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较佳地,所述MTC设备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较佳地,当所述接收单元22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时,MTC设备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较佳地,该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装置,可以为网络侧装置,例如基站。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案,通过目前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上行数据域及上行控制域,来承载MTC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且上行控制信令在MTC设备的工作带宽内发送,从而保证当支持小带宽的终端进入系统带宽大于终端支持带宽的小区时,该小带宽终端可以正常发送上行控制信令,保证小带宽的终端正常工作。此外,控制信令承载在目前现有系统的数据域资源或者复用部分控制区域资源,可以保证不对现有系统的终端控制信令发送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考虑资源位置优化,保证减少对现有系统数据传输的影响,例如传输速率和跳频等的影响。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需要发送的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终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终端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10.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
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终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终端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19.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信令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单元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9、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终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终端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单元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发送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28.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资源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于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或者,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传输资源,与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在频域上连续。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TE系统的上行控制域所占用的传输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8、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终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占的频率资源,仅位于终端的工作带宽内的频带的一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所在的资源,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之一承载所述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
方式一: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方式二:采用LTE系统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映射及多用户复用编码方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二中,采用LTE系统的PUSCH映射及多用户的频分、码分或时分复用编码方式。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通过LTE系统的上行数据域和上行控制域,接收终端的上行控制信令时,终端的部分上行控制域复用LTE系统的部分上行控制域。
CN201110296000.7A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307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6000.7A CN102307082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6000.7A CN102307082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7082A true CN102307082A (zh) 2012-01-04
CN102307082B CN102307082B (zh) 2014-03-19

Family

ID=4538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6000.7A Active CN102307082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7082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7422A1 (zh) * 2012-01-21 201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4048301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3944663A (zh) * 2013-01-18 2014-07-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增强pb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871623A (zh) * 2012-12-18 2015-08-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共享数据信道来节省机器对机器设备的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4935401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对设备通信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07189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60988A (zh) * 2015-04-23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ucch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658432A (zh) * 2016-12-01 2017-05-10 湖南科大天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低频lte通信系统中的对讲方法及终端、基站
WO2017152416A1 (zh) * 2016-03-11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91386A1 (zh) * 2017-11-09 2019-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20210212101A1 (en) * 2018-09-21 2021-07-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scheduling flexi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1168673A1 (zh) * 2020-02-25 2021-09-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6902A2 (en) * 2008-04-11 2009-10-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the uplink
CN101917380A (zh) * 2010-08-16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0355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2036171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帧标识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6902A2 (en) * 2008-04-11 2009-10-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the uplink
WO2009126902A3 (en) * 2008-04-11 2009-12-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the uplink
CN1020355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第二类中继站及其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2036171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帧标识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17380A (zh) * 2010-08-16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光秀等: "Iub口基于AAL2无线控制信令协议配置参数获取方案", 《电信科学》 *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7422A1 (zh) * 2012-01-21 201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2892192A4 (en) * 2012-09-29 2015-10-28 Huawei Tech Co Ltd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4048301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3716273A (zh) * 2012-09-29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US9723608B2 (en) 2012-09-29 2017-08-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03716273B (zh) * 2012-09-29 2017-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4871623B (zh) * 2012-12-18 2019-09-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共享数据信道来节省机器对机器设备的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71623A (zh) * 2012-12-18 2015-08-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共享数据信道来节省机器对机器设备的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44663A (zh) * 2013-01-18 2014-07-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增强pb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944663B (zh) * 2013-01-18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增强pb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935401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对设备通信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35401B (zh) * 2014-03-21 2018-06-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对设备通信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13852A (zh) * 2014-12-31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07113852B (zh) * 2014-12-31 2020-05-29 武汉瑞德骏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WO2016107189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60988A (zh) * 2015-04-23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ucch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52416A1 (zh) * 2016-03-11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58432A (zh) * 2016-12-01 2017-05-10 湖南科大天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低频lte通信系统中的对讲方法及终端、基站
WO2019091398A1 (zh) * 2017-11-09 2019-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132350A (zh) * 2017-11-09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19091386A1 (zh) * 2017-11-09 2019-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1147049B2 (en) 2017-11-09 2021-10-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11153859B2 (en) 2017-11-09 2021-10-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for determin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TWI771520B (zh) * 2017-11-09 2022-07-2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通道資源確定方法、終端和網路側設備
US11627559B2 (en) 2017-11-09 2023-04-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20210212101A1 (en) * 2018-09-21 2021-07-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scheduling flexi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1168673A1 (zh) * 2020-02-25 2021-09-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7082B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7082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78476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between internet-of-vehicles devices
CN102104972B (zh) Uci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2356580B (zh) 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周期性反馈信息的传输的配置
CN102858014B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US11368201B2 (en) Method for groupcas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2438319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09483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082641B (zh) 一种传输多比特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58971B (zh) 实现半持续调度业务或类似半持续调度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82625B (zh) 一种反馈多载波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69049B (zh) 传输控制信道指示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516104B (zh) 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461243A (zh) 无线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反馈信道报告机制
CN102347825B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647261B (zh)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083223A (zh) 一种发送dci和上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90240A (zh) Ack/nack信道资源分配及确认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78926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73371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控制信道
CN103095398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610549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2638337A (zh) 一种csi上报控制方法、csi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3378954A (zh) 支持发送分集和信道选择的分配harq-ack信道资源的方法
CN102265695A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设备、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