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589A -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8589A
CN102648589A CN2010800381287A CN201080038128A CN102648589A CN 102648589 A CN102648589 A CN 102648589A CN 2010800381287 A CN2010800381287 A CN 2010800381287A CN 201080038128 A CN201080038128 A CN 201080038128A CN 102648589 A CN102648589 A CN 102648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information
via node
link
subframe structure
radio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81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菲·布兰肯什布
卢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8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5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含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控制器传输到中继节点。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包含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所述子帧结构包含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本发明要求2009年8月27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Relay Backhau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第61/237,575号美国临时申请案及2010年8月23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RelayBackhau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第12/861503号美国正式申请案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更明确地说,涉及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地用来使用例如蜂窝式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各种多媒体装置等多种接入终端来为多个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这些通信系统可涵盖局域网,例如IEEE 801.11网络,蜂窝式电话和/或移动宽带网络。通信系统可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多址技术,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移动宽带网络可符合若干系统类型或伙伴关系,例如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第三代标准(3G)、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第三代移动合作伙伴项目(3GPP)、演进数据优化EV-DO或长期演进(LTE)。
一些系统,例如LTE,试图用非常高的数据速率为人群密集的地区提供服务。LTE网络用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密集覆盖和高数据容量的一种方式是利用中继节点(RN),RN用作用户装置的基站,但不像基站那样带有有线回程连接。实际上,RN是通过标准的LTE无线电链路用无线方式与LTE基站(eNB)通信。基站(BS)通常也称为演进型节点B(eNB)、基地收发站、控制器、接入点(AP)、接入网络(AN)等等,而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通常也可称为移动台(MS)、接入终端(AT)、用户、用户台、终端、移动台等等。
因为RN既用作UE又用作eNB,所以RN需要使用大量的系统信息,要成功地进行操作,必须用无线方式传输这些信息。因此,在插入中继节点时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将这些信息传送给RN。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可大体解决或者避免这些及其它问题,而且可大体实现一些技术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含将子帧结构的系统信息从控制器传输到中继节点。第一系统信息包含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子帧结构包含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控制器传输到第一中继节点。第一系统信息包括上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子帧结构包括用于中继节点的中继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R-PUSCH)及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R-PUSCH及PUSCH在子帧结构内频分多路复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施主基站单播到中继节点。第一系统信息包括第一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子帧结构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子帧结构进一步包括中继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R-PDSCH)区。
上文很宽泛地概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下文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其构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标的物。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可轻易地以所揭示的概念和具体实施例为基础,修改或设计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或过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意识到,此类等效构造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图1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图解说明使用普通子帧的从中继器到UE的通信,及使用MBSFN子帧的从eNB到中继器的通信;
图3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eNB到RN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帧结构;
图4图解说明下行链路传输的另一实施例;
图5图解说明上行链路传输的实施例;
图6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中继节点及eNB中的操作;
图7图解说明eNB的实施例的框图;且
图8图解说明中继节点的实施例的框图。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不同图中的对应数字和符号通常指代对应部分。绘示各图是为了清楚地图解说明实施例的相关方面,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详细论述各种实施例的制作和使用。然而,应了解,本发明提供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环境中体现的许多适用的发明性概念。所论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说明制作和使用本发明的具体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我们认为,中继节点(RN)能够改善例如高数据速率的覆盖率、群组移动性、临时网络部署、小区边缘吞吐量,且/或在新的地区提供覆盖。RN通过施主小区(也称为施主增强节点B(施主eNB或D-eNB))以无线方式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RN与施主eNB之间的链路称为回程链路。RN可用作一个或一个以上用户设备(UE)的eNB,RN与UE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
在由RN提供服务的UE看来,RN可能与eNB是一样的。RN与eNB一样,在RN与UE之间的接入链路上调度对于UE的上行链路(UL)及下行链路(DL)传输。当UE由一个以上RN提供服务时,可由多个RN进行协作多点传输/接收(CoMP),这样可能有助于提供协作增益,并改善UE的性能。
图1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无线通信系统100包含D-eNB 105、RN A 110及RN B 111。RN A 110及RN B 111可通过无线回程链路连接到D-eNB 105。D-eNB 105与RN A 110(或RN B111)之间的无线连接可称为回程链路。RN A 110及RN B 111属于D-eNB105,可从D-eNB 105接收传输许可(该许可会指派网络资源)。
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包含UE A 115及UE B 116。UE A 115及UE B 116可用无线方式连接到RN A 110还有RN B 111。UE与RN(例如,UE A 115与RN A 110,UE B 116与RN B 111,UE A 115与RN B 111,UE B 116与RN A 110等等)之间的无线连接可称为接入链路。此外,除了接入链路以外,UE还可用无线方式连接到D-eNB(例如,UE A 115及D-eNB 105)。
网络与中继节点之间的连接可能采用带内的方式,即网络到中继器的链路在施主小区内与直接的网络到UE的链路共享相同的频带。在这种情况下,LTE Rel-8UE应当能够连接到施主小区。或者,此连接可用带外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到中继器的链路在施主小区内不与直接的网络到UE的链路共享相同的频带。
基于UE中的消息,可将中继器分类为透明中继器,在此情况下,UE不知道其是否通过中继器与网络通信。或者,中继器可以是不透明中继器,在此情况下UE知道其是否在通过中继器与网络通信。
1类中继节点是高级LTE系统的一部分。1类中继节点是带内中继节点,具有以下特征。在UE看来,每个1类控制小区都是不同于施主小区的一个单独小区。这些小区有自己的物理小区ID(在LTE Rel-8中定义),中继节点传输自己的同步信道、参考符号等等。在单小区操作的情形中,UE将会直接从中继节点接收调度信息及HARQ反馈,并且将其控制信道(SR/CQI/ACK)发送给中继节点。1类RN可向后兼容,例如在Rel-8UE看来像是Rel-8eNB。对于高级LTE的UE,1类中继节点必须显得与Rel-8eNB不同,以进一步增强性能。
因此,为了能够在中继器-eNB链路上进行中继业务的带内回程,需要为此链路留出一些时间-频率空间的资源,这些资源不能供相应节点上的接入链路使用。
为了进行带内中继,eNB到中继器链路的操作频谱与中继器到UE链路的操作频谱相同。由于中继发射器会对其自身的接收器造成干扰,所以可能无法在同一频率资源上同时进行eNB到中继器及中继器到UE的传输,除非能充分隔离传出信号及传入信号,例如通过特定的充分分离而且充分隔离的天线结构来实现。同样,在中继节点上,可能无法在对eNodeB进行中继传输的同时接收UE传输。
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以特定方式对中继节点进行操作,使得中继节点在本应从施主eNB接收数据时不向终端进行传输,即在中继器对UE的传输中形成“间隙”。在这些“间隙”期间,终端(包含Rel-8终端)不应等待任何中继传输,这些“间隙”可通过对组播广播单频网络法(MBSFN)子帧进行配置而形成,例如如图2中的图解说明。如图2中的图解说明,可通过不允许在一些子帧中进行任何终端到中继器的传输来促进中继器到eNB的传输。图2图解说明使用普通子帧(左)的中继器到UE的通信,及使用MBSFN子帧(右)的eNB到中继器的通信。
图3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eNB到RN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帧结构。下行链路子帧包含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图中绘示的PDSCH包含要送往UE1的数据,UE1是由eNB直接提供服务。由于DL子帧也是DL中继器回程链路,所以子帧包含一些专用作DL中继回程链路的RE,例如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及中继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R-PDSCH)。此处,使用PDCCH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从eNB传输到常规UE。使用PDSCH将下行链路数据包从eNB传输到常规UE。针对回程链路使用R-PDCCH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从eNB传输到RN。针对回程链路使用R-PDSCH将下行链路数据包从eNB传输到RN。
在3GPP LTE/LTE-A中,每个子帧包括一定数目的OFDM时间符号,及某一数目的OFDM频率副载波。子帧中的资源以资源块(RB)为单位进行分配。RB包括多个OFDM时间符号及12个频率副载波。用成对的方式分配RB,称为RB对。因此,为了简单起见,将RB对的分配称为RB分配。
现在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说明eNB针对中继而进行的系统信息传递。为了能对附属于施主eNB的中继节点进行操作,需要在常规系统信息之外,向中继节点(RN)提供一些额外系统信息。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中继节点在进行下行链路传输时需要的额外信息。对于无线电资源配置,额外信息可包含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n0)、R-PDCCH(n1)的OFDM符号的数目、用于R-PDCCH的资源块(RB)的数目、用于R-PDCCH的开始RB的索引,及/或R-PDCCH的类型,其中所述类型可以是分布式或局部化的。因为R-PDSCH可能不在与R-PDCCH相同的OFDM符号上开始,所以可通过定义R-PDSCH的开始符号的位置及结束符号的位置来确定用于R-PDSCH的OFDM符号的数目。同样,可通过定义R-PDCCH的开始符号及结束符号来确定用于R-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在一个实施例中,R-PDCCH及R-PDSCH在相同的OFDM符号上结束,此信息(例如,结束符号的位置)只需要提供一次即可。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用于PDCCH n0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包含一个值。在一种情况下,n0的值可以是3。同样,在一种情况下,用于R-PDCCH n1的OFDM符号数目的值可以是2。一般来说,无线电资源配置可包含指示用于PDSCH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及/或指示用于R-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
如图3中的图解说明,子帧包括单独的PDCCH区及R-PDCCH区。中继数据包(R-PDSCH)及常规UE数据包(PDSCH)例如用频分多路复用(FDM)的方式共享相同子帧。
在各实施例中,还可包含关于下行链路回程资源的时序信息。时序信息可包含这些参数生效的时间。可通过指定无线电帧编号(SFN)及/或子帧编号来确定此时间。时间信息还可包含下行链路回程分配的周期(例如,子帧可用于下行链路回程的频率),及/或用以指示可供下行链路回程使用的子帧的位图。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在上行链路中用于中继节点的额外信息。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可包含用于上行链路回程的RB的数目,及/或用于上行链路回程的开始RB的索引。
关于上行链路回程资源的时序信息可包含这些参数生效的时间。可通过指定无线电帧编号(SFN)及/或子帧编号来确定此时间。时序信息还可包括上行链路回程分配的周期(例如,子帧可用于下行链路回程的频率),及/或用以指示可供上行链路回程使用的子帧的位图。
在各实施例中,通过广播方式或单播方式将上述系统信息从DeNB(施主小区)传递给RN。举例来说,每一RN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及时序信息可能不同。因此,可针对每个RN分别定义所述参数,可通过单播方式将此信息分别发送给每个RN。如果采用的是频率选择R-PDCCH,则可能会发生这种情景。
如在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的3GPP TS 36.331V8.5.0(2009-03),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规范中所述,在需要进行单播时,可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因此,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将系统信息参数从施主eNB传输给每个RN。
另一方面,无线电资源配置及时序信息可以是用于所有RN的复合信息。举例来说,无线电资源信息可指示涵盖所有RN的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在此场景中,可通过将此信息并入到SIB(系统信息块)中来广播此信息。举例来说,可针对中继节点定义SIB13。
由于RN一旦注册就无法读取常规PDCCH,所以其无法读取DeNB广播的常规SIB。因此,在各实施例中,必须通过中继回程信道,例如R-PDCCH或R-PDSCH来传送这些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eNB含有R-PDSCH的有效负载中的所有必要的SIB。在另一实施例中,eNB定义新的SIB,其含有所有的必要信息,例如,其中含有定义中继器将如何执行其自身的小区选择及测量的配置。因此,有利的做法是,由RN提供服务的UE可在这些子帧期间进入休眠状态以便省电,而不是被迫执行不必要的测量。
在各实施例中,定义了多组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信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计了用于将此信息从eNB传送到中继节点的各种构件。
图4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eNB到RN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结构。
与关于图3所述的实施例相似,传送R-PDCCH及R-PDSCH的位置。举例来说,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用于R-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用于R-PDCCH的资源块(RB)的数目,用于R-PDCCH的开始RB的索引,及/或R-PDCCH的类型,其中所述类型可以是分布式或局部化的。但在有些实施例中,开始RB可能是预定的,因此没必要提供此信息。
与图3中一样,子帧包括单独的PDCCH区及R-PDCCH区。中继数据包(在R-PDSCH上载送)及常规UE数据包(在PDSCH上载送)共享同一子帧,使得R-PDSCH使用的频率与UE数据包(PDSCH)使用的不同(即,采用FDM方式)。
图5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RN到eNB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结构。
在各实施例中,中继数据包(在中继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R-PUSCH上载送)及常规数据包(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载送)共享同一子帧。换言之,R-PUSCH及PUSCH在时间上不是分开的,仅在频率上是分开的(即,采用频分多路复用)。
可将关于上行链路回程资源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及时序信息从施主eNB传输到RN。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可包含用于上行链路回程的RB的数目,及/或用于上行链路回程的开始RB的索引。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用于R-PUSCH的SC-FDMA符号的数目从施主eNB传送到RN。关于上行链路回程资源的时序信息可包含这些参数生效的时间。可通过指定无线电帧编号(SFN)及/或子帧编号来确定此时间。时序信息还可包括上行链路回程分配的周期,及/或用于指示可供上行链路回程使用的子帧的位图。
图6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中继节点及eNB中的操作。
参看图6,在步骤610中,施主eNB将第一系统信息传输,例如单播或广播到第一RN。上文使用图3到图5说明了第一系统信息,此信息可用于上行链路及/或下行链路传输。第一RN接收第一系统信息(步骤620),且例如,确定要用于上行链路及/或下行链路通信的子帧结构。第一RN设立与eNB的用于传输的回程链路(步骤630),且可设立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举例来说,第一RN可使用具有子帧结构的子帧与施主eNB通信。第一RN还可使用第一系统信息与UE设立接入链路(步骤640)。UE与eNB之间的通信通过所建立的回程链路及接入链路进行。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从施主eNB向第一中继节点传输第二系统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以单播方式来传输第二系统信息。第二系统信息包括用于先前建立(例如,在步骤630及640中)的相同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在各实施例中,第二系统信息在第一系统信息之后传输。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中继节点用第二系统信息取代第一系统信息,施主eNB及第一中继节点随后在建立用于回程链路传输的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子帧时使用第二系统信息。
在各实施例中,施主eNB可进一步将第三系统信息传输到第二中继节点。第三系统信息可包括用于施主eNB与第二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通信的第二下行链路回程链路或第二上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
图7中图解说明实施例eNB 700的框图。eNB 700具有eNB处理器704,此处理器耦合到发射器(TX)706及接收器708;以及网络接口702。发射器706及接收器708通过耦合器710耦合到天线712。eNB处理器704执行上述的实施例方法及算法。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可在发射器706、接收器708内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或者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作为单独电路实施。有些算法,例如用于实施图3到图5中图解说明的操作的算法,还可实施为使用eNB处理器704执行的软件。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eNB 700用于将系统信息传输到中继节点。系统信息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回程中继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及/或时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eNB 700用于使用OFDMA下行链路及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上行链路信道在LTE网络中操作。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系统、网络类型及传输方案,例如1XEV-DO、IEEE802.11、IEEE 802.15及IEEE 802.16。eNB 700可具有多个发射器、接收器及天线,用于支持MIMO操作。
图8中图解说明实施例的中继节点800的框图。中继节点800具有施主天线820,此天线向eNB发射信号及从eNB接收信号,且耦合到耦合器818、发射器822及接收器816。服务天线812耦合到耦合器810、发射器806及接收器808,用于向用户装置发射信号及从用户装置接收信号。RN处理器814耦合到施主及UE信号路径,此处理器控制中继节点的操作,并实施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算法。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可在发射器822、接收器816内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或者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作为单独电路实施。有些算法,例如用于实施图3到图5中图解说明的操作的算法,还可实施为使用RN处理器814执行的软件。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中继节点800用于从施主基站接收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回程中继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及/或时序信息。中继节点800使用系统信息来设立用于中继的附属中继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继节点800用于使用分成多个子带的OFDMA下行链路信道及分成多个子带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上行链路在LTE网络中操作。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系统、网络类型及传输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将子帧结构的系统信息从施主基站传输到中继节点。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回程中继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及/或时序信息。将具有子帧结构的子帧用于下行链路回程传输。下行链路回程是指从施主基站到中继节点的传输链路。子帧结构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将子帧结构的系统信息从施主基站传输到中继节点。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上行链路回程传输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及/或时序信息。上行链路回程是指从中继节点到施主基站的传输链路。将具有子帧结构的子帧用于上行链路回程传输。子帧结构包括中继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R-PUSCH及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R-PUSCH及PUSCH在时间上不分开,只是在子帧结构内在频率上分开。换言之,R-PUSCH及PUSCH在子帧结构内频分多路复用。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施主基站单播到中继节点。第一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回程中继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及/或时序信息。将具有子帧结构的子帧用于下行链路回程中继。子帧结构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子帧结构包括中继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R-PDSCH)区及单独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区。
虽然已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举例来说,上文所论述的许多特征和功能可以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来实施。
此外,本申请案的范围并不意图限于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过程、机器、制造、物质成分、构件、方法和步骤的特定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通过本发明的揭示内容了解,可根据本发明利用目前已存在或即将开发出的,执行与本文中所说明的对应实施例大致相同的功能或实现与本文中所描述的对应实施例大致相同的结果的过程、机器、制造、物质成分、构件、方法或步骤。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图在其范围内包括此类过程、机器、制造、物质成分、构件、方法或步骤。

Claims (34)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包括:
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控制器传输到中继节点,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R-PDSC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具有所述子帧结构的子帧用于下行链路回程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中继节点上接收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其中所述中继节点使用所述第一系统信息来设立从所述控制器到所述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回程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配置包括指示用于所述R-PDSCH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配置包括指示用于所述R-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配置包括指示用于所述R-PDCCH的资源块的数目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将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所述时序信息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系统信息有效的持续时间,及/或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序信息包括用以指示可供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使用的所述子帧的位图。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系统信息是使用单播传输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系统信息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传输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第二系统信息从所述控制器传输到第二中继节点。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包括:
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控制器传输到第一中继节点,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包括上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中继节点的中继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R-PUSCH)及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且其中所述R-PUSCH及所述PUSCH在所述子帧结构内被频分多路复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具有所述子帧结构的子帧用于上行链路回程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配置包括指示用于所述R-PUSCH的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系统信息是通过单播传输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系统信息是通过RRC信令传输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第二系统信息从所述控制器传输到第二中继节点,所述第二系统信息包括第二上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
2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包括:
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施主基站单播到中继节点,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包括用于第一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结构进一步包括中继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R-PDSCH)区,且其中在所述子帧结构中,所述R-PDCCH区及所述R-PDSCH区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之后。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将第二系统信息从所述施主基站单播到所述中继节点,所述第二系统信息包括相同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系统信息之后传输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继节点用所述第二系统信息取代所述第一系统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中继节点上接收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及
将具有所述子帧结构的子帧用于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系统信息进一步包括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时序信息。
26.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其适于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控制器传输到中继节点,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R-PDSCH)。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适于将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所述时序信息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系统信息有效的持续时间,及/或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周期。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序信息包括用以指示可供所述下行链路回程链路使用的所述子帧的位图。
3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其适于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控制器传输到第一中继节点,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包括上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中继节点的中继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R-PUSCH)及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且其中所述R-PUSCH及所述PUSCH在所述子帧结构内被频分多路复用。
32.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其适于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将子帧结构的第一系统信息从施主基站单播到中继节点,所述第一系统信息包括第一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子帧结构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及用于中继节点的单独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区。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结构进一步包括中继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R-PDSCH)区,且其中在所述子帧结构中,所述R-PDCCH区及所述R-PDSCH区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区之后。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其中: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适于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将第二系统信息从所述施主基站单播到所述中继节点,所述第二系统信息包括相同下行链路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系统信息之后传输的。
CN2010800381287A 2009-08-27 2010-08-27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Pending CN1026485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757509P 2009-08-27 2009-08-27
US61/237,575 2009-08-27
US12/861,503 US8761074B2 (en) 2009-08-27 2010-08-23 Relay backhau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2/861,503 2010-08-23
PCT/CN2010/076402 WO2011023126A1 (en) 2009-08-27 2010-08-27 Relay backhau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8589A true CN102648589A (zh) 2012-08-22

Family

ID=4362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81287A Pending CN102648589A (zh) 2009-08-27 2010-08-27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61074B2 (zh)
EP (1) EP2471194A4 (zh)
CN (1) CN102648589A (zh)
WO (1) WO201102312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9591A1 (en) * 2012-10-16 2014-04-24 Broadcom Corporation Initial access for standalone carrier type
CN104969640A (zh) * 2012-11-09 2015-10-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中继回程的控制信道管理
CN109565852A (zh) * 2016-08-04 2019-04-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回程的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
WO2019196935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接收、发送,帧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2391B1 (ko) * 2008-11-11 2011-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하향링크로 서브프레임 지정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S9143294B2 (en) * 2009-08-31 2015-09-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using component carrier by relay st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 and relay station
US8965273B2 (en) * 2009-09-21 2015-02-24 Lg Electronics Inc. Repeater for receiving signals from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KR101714439B1 (ko) 2009-10-28 201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으로부터 제어정보를 수신하는 중계기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014080B2 (en) * 2009-10-30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lay backhaul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74924B2 (en) * 2010-01-06 2012-09-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US20110164577A1 (en) * 2010-01-06 2011-07-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US8570943B2 (en) * 2010-01-06 2013-10-29 Blackberry Limited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JP5395683B2 (ja) * 2010-01-15 2014-01-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US8559957B2 (en) * 2010-01-28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asing a handoff decision based on a blackhaul link
EP3537782A3 (en) 2010-02-12 2019-11-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ell-edge performance and signaling radio link failure conditions via downlink cooperative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10222491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enhanced coverage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1138324A1 (en) * 2010-05-03 2011-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lay method and nod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91159B2 (en) * 2010-05-17 2015-1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peater
US8761097B2 (en) * 2010-05-19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uplink coverage in interference scenerios
CN102281636B (zh) * 2010-06-12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JP5073786B2 (ja) * 2010-06-21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JP5803920B2 (ja) 2010-08-03 2015-11-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中継局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中継局の制御方法
US9344246B2 (en) 2010-10-08 2016-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relay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9130725B2 (en) 2010-11-02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action of PDSCH resource mapping, CSI-RS, and muting
US8918692B2 (en) 2010-12-16 2014-12-23 Powerwave Technologies S.A.R.L. Data throughput for cell-edge users in a LTE network using down-link repeaters and up link HARQ relays
US9191098B2 (en) * 2011-01-14 2015-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apability reporting for relay nod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699771B2 (en) * 2011-05-04 2017-07-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nabling terminal to transmit ACK/NACK respon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2173530A1 (en) * 2011-06-13 2012-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s
US8369280B2 (en) 2011-07-01 2013-02-05 Ofinno Tech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s in multicarrier OFDM transmission
US8582527B2 (en) 2011-07-01 2013-1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576766B2 (en) 2011-08-29 2013-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cheduling of in-band relay node resources
US9241287B2 (en) * 2011-09-13 2016-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width operation in LTE
CN107104776B (zh) * 2011-09-30 2021-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接收器和发送器
US9621330B2 (en) 2011-11-30 2017-04-11 Maxlinear Asia 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Split microwave backhaul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with coaxial interconnect
US10425117B2 (en) 2011-11-30 2019-09-24 Maxlinear Asia Singapore PTE LTD Split microwave backhaul architecture with smart outdoor unit
US9380645B2 (en) 2011-11-30 2016-06-28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pathway supporting an advanced split microwave backhaul architecture
CN103139125B (zh) * 2011-12-02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US8446844B1 (en) 2011-12-04 2013-05-2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JP5997183B2 (ja) * 2012-01-19 2016-09-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
GB2498750A (en) * 2012-01-26 2013-07-31 Sharp K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relay node backhaul
US9497756B2 (en) 2012-03-25 2016-11-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9497682B2 (en) * 2013-06-07 2016-11-15 Intel Corporation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an LTE network
CN107211408A (zh) * 2015-02-16 2017-09-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传送资源分配的节点和其中的方法
US9998355B2 (en) * 2015-03-16 2018-06-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redundancy
US10383136B2 (en) * 2015-08-24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 apparatus for backhaul and access link scheduling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and synchronized networks
US10813125B2 (en) * 2016-06-24 2020-10-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ackhaul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24338B1 (en) 2017-01-16 2018-03-2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onnec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ia a non-collocated relay
CA3029721C (en) 2018-01-12 2021-11-16 Yiyan Wu In-band backhaul with layered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1252748B2 (en) * 2018-05-07 2022-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for access and backhaul
CN113615230A (zh) * 2019-02-01 2021-11-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74585B1 (ko) 2007-07-06 2014-12-18 지티이 (유에스에이) 인크. 무선 멀티홉 중계 네트워크에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110102333A (ko) 2008-12-24 2011-09-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적어도 하나 이상의 릴레이를 지원하는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상기 적어도 하나 이상의 릴레이의 각각이 서비스하는 적어도 하나 이상의 사용자 기기를 위한 데이터와 상기 적어도 하나 이상의 릴레이를 위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WO2011139114A2 (ko) * 2010-05-07 2011-1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릴레이 노드 간의 백홀 서브프레임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G RAN1 #56bis,R1-091348》 20090327 Motorola "Frame Structure and Signaling to Support Relay Operation" , *
《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56,R1-090753》 20090213 Nortel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Design for Relay Link in LTE-Advanced" , *
MOTOROLA: ""Frame Structure and Signaling to Support Relay Operation"", 《3GPP TSG RAN1 #56BIS,R1-091348》 *
NORTEL: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Design for Relay Link in LTE-Advanced"", 《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56,R1-090753》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9591A1 (en) * 2012-10-16 2014-04-24 Broadcom Corporation Initial access for standalone carrier type
CN104969640A (zh) * 2012-11-09 2015-10-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中继回程的控制信道管理
CN104969640B (zh) * 2012-11-09 2019-10-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中继回程的控制信道管理
CN109565852A (zh) * 2016-08-04 2019-04-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回程的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
CN109565852B (zh) * 2016-08-04 2022-04-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回程的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
WO2019196935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接收、发送,帧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51654A1 (en) 2011-03-03
EP2471194A4 (en) 2012-10-31
US8761074B2 (en) 2014-06-24
EP2471194A1 (en) 2012-07-04
WO2011023126A1 (en)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589A (zh)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Tran et al. Overview of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3GPP LTE-advanced
CN102823167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US983199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118253B2 (ja) 中継局を含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バックホールリンク及びアクセスリンク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Hoymann et al. Relaying operation in 3GPP LT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US89827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57590B1 (en)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for type ii relay
EP247628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665773B2 (en)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 in relay systems
US9131494B2 (en) Method for backhaul subframe settin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relay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EP2562943B1 (en)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s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relay node in a multiuser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2759073B1 (en) Relaying unicast and multicast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202202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 of paging messages in relay network
KR20100018453A (ko) 기지국과 중계기 사이의 서브프레임을 사용하여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06442A1 (en) Methods for bidirectional relay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89815B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US108131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ackhaul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0050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81494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650405A (zh) 在无线网络中对组播数据进行中继
CN104541485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估计信道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1877859A (zh) 一种中继下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TWI444083B (zh) 無線通訊系統及其中繼通訊裝置與無線通訊裝置
CN102781100A (zh) 一种新增回程子帧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