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9815B -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9815B
CN101789815B CN200910009827.8A CN200910009827A CN101789815B CN 101789815 B CN101789815 B CN 101789815B CN 200910009827 A CN200910009827 A CN 200910009827A CN 101789815 B CN101789815 B CN 101789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acket
serving
subscriber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98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9815A (zh
Inventor
丁铭
刘仁茂
张应余
黄磊
陈晨
孙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High 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098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9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9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9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9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98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根据本发明,用户设备根据服务基站所配置的(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然后,服务基站执行(半)静态资源调度,各个合作基站获得(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并且,根据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进行合作发送信号,最后,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当用户设备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对用户设备的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相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了用于实现上述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站。本发明提供了后台延时较小、后台通信量较小、信令开销较小、易于实现等优点。

Description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中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方法及应用这种方法的基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下行蜂窝系统中,通过多天线多基站的低复杂度合作,提高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
背景技术
多天线(MIMO: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无线传输技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对无线传输中的空间资源加以利用,获得空间复用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信息论研究表明,MIMO系统的容量随着发射天线数和接收天线数的最小值线性增长。MIMO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天线构成多天线无线信道,包含空域信息。另外,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和较高的频率利用率,适合多径环境和衰落环境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将MIMO技术与OFDM技术结合起来的MIMO-OFDM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例如,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组织是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国际组织,她在3G蜂窝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3GPP组织从2004年下半年起开始设计EUTRA(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及陆基无线电接入)和EUTRAN(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及陆基无线电接入网),该项目也被称为LTE(长期演进)项目。LTE系统的下行链路采用了MIMO-OFDM技术。2008年4月,3GPP组织在中国深圳会议上,开始探讨4G蜂窝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在会上,一种名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概念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多个基站同时为一个用户或多个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从而提高小区边界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在一些技术文献中,针对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法:
(1)基于虚拟MIMO技术的方法:将多基站的多根天线,视为虚拟的具有更多天线的单基站MIMO系统,从而获得较大的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增益。另外,重复利用单基站MIMO系统的机制有助于降低多天线多基站系统的实现复杂度。参见非专利文献1:3GPP,R1-082501,“Collaborative MIMO for LTE-A downlink”,Alcatel-Lucent(3GPP文档,编号:R1-082501,“LTE-A下行系统中的合作MIMO技术”,Alcatel-Lucent公司)。
(2)基于单基站独立运作的方法:配备多天线的单基站独立地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然后用户设备将多个单基站的数据进行叠加,获得较高的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增益。该方法实现简单,信令开销较小。参见非专利文献2:3GPP,R1-082497,“Network MIMO Precoding”,TexasInstruments(3GPP文档,编号:R1-082497,“网络MIMO系统的预编码”,Texas Instruments公司)。
(3)基于多基站完全合作的方法:考虑多基站间实现完全合作,首先,服务基站基于用户设备的反馈,确定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拓扑结构;然后服务基站根据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动态分配资源,灵活调整多天线发射方案,自适应选择调制编码格式。参见非专利文献3:3GPP,R1-084407,“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Exploring Possible System Operat ions and UE Support”,Motorola(3GPP文档,编号:R1-084407,“协作的多点发射-探讨可能的系统操作流程及对用户设备的相关要求”,Motorola公司)。
但是,方法(1)侧重于概念性的阐述,对于多天线多基站的具体实现方法等重要问题没有进一步讨论;方法(2)虽然实现简单,但完全独立的单基站工作体现不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优势,所以其性能较差,工程应用价值不大;而方法(3)提出了动态灵活的多天线多基站的完全合作方法,对系统时延、后台通信容量和信令开销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实现较为困难的缺点,提供一种下行多天线多基站低复杂度合作的方法及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出了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多天线多基站进行合作向用户设备传输下行数据,所述多天线多基站包括:向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合作基站,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针对要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的每一下行数据包,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服务基站执行静态资源调度或半静态资源调度,各个合作基站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
当合作基站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服务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合作基站根据所获得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在相应无线资源上保持静默;
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获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的指示时,针对当前下行数据包的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传输完成。
优选地,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优选地,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已达到最大次数时,上层实体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重新分组和打包,形成新的下行数据包,重新执行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优选地,当合作基站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根据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共同向用户设备发送当前下行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服务基站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配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并将配置结果通知各个用户设备和各个合作基站。
优选地,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合作基站的标识、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优选地,当采用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优选地,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指示,当合作基站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接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以及当合作基站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在合作基站保持静默的状态下、用户设备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优选地,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服务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并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将调制编码格式通知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服务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下行数据包传输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的上层实体通过其与基站的接口,把下行数据包分发给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
优选地,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服务基站再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通知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向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上层实体预留一部分用户标识,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上层实体预留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向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以及合作基站通过监听来获得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合作基站得到所述用户设备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共同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出了一种基站(服务基站),包括: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根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执行静态资源调度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以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以及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各合作基站发送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以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信息重传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与合作基站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优选地,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已达到最大次数时,所述信息重传控制单元通知上层实体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重新分组和打包,形成新的下行数据包,并重新启动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所述资源调度单元和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资源配置单元,用于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配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以及其中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向各个用户设备和各个合作基站通知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
优选地,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合作基站的标识、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优选地,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指示。
优选地,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资源调度单元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以及所述信息发送单元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将调制编码格式通知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下行数据包传输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上层实体与所述基站的接口,接收下行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通知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用户标识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户标识。
优选地,所述用户标识是由上层实体预留的、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优选地,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所述信息重传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在合作基站得到所述用户设备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与合作基站共同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出了一种基站(合作基站),包括: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基站所发送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站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根据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在相应无线资源上保持静默;
其中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信息重传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与服务基站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优选地,在所述基站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与服务基站共同向用户设备发送当前下行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接收服务基站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而配置的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
优选地,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基站的标识、所述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接收服务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出的调制编码格式。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接收服务基站传输过来的下行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上层实体与所述基站的接口,接收下行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接收服务基站转发过来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用户标识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户标识。
优选地,所述用户标识是由上层实体预留的、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单元通过监听来获得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所述信息重传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在所述基站得到所述用户设备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与服务基站共同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
由此,本发明提出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具有后台延时较小、后台通信量较小、信令开销较小、易于实现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MIMO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基站的示意方框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合作基站的示意方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时隙配置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频率资源位置配置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1)/二(2)在步骤515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在步骤515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1)/二(1)(a)/二(2)(a)在步骤525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在步骤525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2)/二(1)(b)/二(2)(b)在步骤525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1)/二(1)(c)/二(2)(c)在步骤525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1)在步骤525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在步骤530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2)在步骤525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3)在步骤525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步骤535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i)在步骤535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ii)在步骤535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iii)在步骤535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在步骤535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步骤545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步骤545的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步骤545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步骤545的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在步骤545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在步骤545的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现步骤,下面给出一些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适用于下行LTE蜂窝通信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应用,而是可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比如今后的LTE-A系统。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参考图2,其中显示了一个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蜂窝系统把服务覆盖区域分割为相接的无线覆盖区域,即小区。在图2中,小区被示意地描绘为正六边形,整个服务区域由小区100~104拼接而成。与小区100~104分别相关的是基站200~204。基站200~204的每个至少包含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这是在本领域所公知的。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基站,其基本范畴是小区内的服务节点,它可以是具有资源调度功能的独立基站,也可以是从属于独立基站的发射节点,还可以是中继节点(通常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小区覆盖范围而设置)等。在图2中,基站200~204被示意地描绘为位于小区100~104的某一区域,并被配备全向天线。但是,在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布局中,基站200~204也可以配备定向天线,有方向地覆盖小区100~104的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通常被称为扇区。因此,图2的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图示仅是为了示意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
在图2中,基站200~204通过X2接口300~304彼此相连。在LTE系统中,将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单元和核心网的三层节点网络结构简化成两层节点结构。其中,无线网络控制单元的功能被划分到基站,基站与基站通过名为“X2”的有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2中,基站200~204之间存在彼此相连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在未来通信系统中,可能会引入中继节点的概念,中继节点间通过无线接口相连;而基站也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中继节点,因此,今后,基站之间可以存在名为“A1”的无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2中,还示出了一个基站200~204的上层实体220(可以是网关,也可以是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通过S1接口320~324与基站200~204相连。在LTE系统中,上层实体与基站之间通过名为“S1”的有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2中,小区100~104内分布着若干个用户设备400~430。用户设备400~430中的每一个均包含发射机、接收机、以及移动终端控制单元,这是在本技术领域所公知的。用户设备400~430通过为各自服务的服务基站(基站200~204中的某一个)接入蜂窝通信系统。应该被理解的是,虽然图2中只示意性地画出16个用户设备,但实际情况中的用户设备的数目是相当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图2对于用户设备的描绘也仅是示意目的。用户设备400~430通过为各自服务的基站200~204接入蜂窝通信网,直接为某用户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其他基站被称为该用户设备的非服务基站,非服务基站可以作为服务基站的合作基站,一起为用户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在说明本实施例时,考察用户设备416,配备2根接收天线,令其工作于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是基站200和204。基站200、202、204均配备4根发射天线。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重点考察用户设备416,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只适用于1个用户设备。实际上,本发明完全适用于多用户设备的情况,比如,在图5中,用户设备408、410、430等,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当然,实施场景中选取服务基站为1个,合作基站为2个,也不意味着本发明需要这样的限定条件,事实上,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的数量是没有特殊限定的。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基站的示意方框图,以及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合作基站的示意方框图。
如图3a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基站200包括:信息接收单元904,用于接收用户设备416根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资源调度单元906,用于执行静态资源调度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以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信息发送单元908,用于向各合作基站202、204发送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以及向用户设备416发送下行数据包。信息接收单元904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416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服务基站200还可以包括:信息重传控制单元910,用于在用户设备416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与合作基站202、204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具体地,在用户设备416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信息重传控制单元910控制信息发送单元908在合作基站202和204得到用户设备416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与合作基站202、204共同向用户设备416重传出错的数据包。另一方面,在用户设备416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已达到最大次数时,信息重传控制单元910可以丢弃当前下行数据包;或者可以通知上层实体220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重新分组和打包,形成新的下行数据包,并重新启动信息接收单元904、资源调度单元906和信息发送单元908的操作。在针对当前下行数据包的传输操作完成之后,针对下一下行数据包,重新启动信息接收单元904、资源调度单元906和信息发送单元908的操作。
服务基站200还可以包括:资源配置单元902,用于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配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发送单元908还用于向各个用户设备和各个合作基站202、204通知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合作基站的标识、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当采用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用户设备416可以反馈空信道状态信息,或者可以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指示,当合作基站202、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0与合作基站202、204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而当合作基站202、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0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在合作基站202、204保持静默的状态下、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资源调度单元906根据用户设备416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以及信息发送单元908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或无线接口(A1接口),将调制编码格式通知给合作基站202、204。信息发送单元908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或无线接口(A1接口),把下行数据包传输给合作基站202、204。信息接收单元904还通过上层实体与服务基站200的接口(S1接口),接收下行数据包。
信息发送单元908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或无线接口(A1接口),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通知给合作基站202、204。
所述服务基站200还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分配单元912,用于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用户标识。所分配的用户标识可以与合作基站202、204所分配的用户标识不同,或者可以是由上层实体预留的、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200、合作基站202、204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相同的用户标识)。
如图3b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合作基站202和204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信息接收单元904’,用于接收服务基站200所发送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信息发送单元908’,用于向服务基站200的用户设备416发送下行数据包;以及控制单元915,用于在合作基站202或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根据信息接收单元904’所接收到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控制信息发送单元908’在相应无线资源上保持静默。信息接收单元904’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416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合作基站202和204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信息重传控制单元910’,用于在用户设备416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与服务基站200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具体地,在用户设备416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信息重传控制单元910’控制信息发送单元908’在合作基站202和204得到用户设备416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与服务基站200共同向用户设备416重传出错的数据包。另一方面,在用户设备416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但数据包重传次数已达到最大次数时,信息重传控制单元910’丢弃当前下行数据包。
在合作基站202、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控制单元915根据信息接收单元904’所接收到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控制信息发送单元908’与服务基站200共同向用户设备416发送当前下行数据包。
信息接收单元904’还接收服务基站200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而配置的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基站的标识、所述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信息接收单元904’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或无线接口(A1接口),接收服务基站200根据用户设备416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出的调制编码格式。
信息接收单元904’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或无线接口(A1接口),接收服务基站200传输过来的下行数据包。信息接收单元904’还通过上层实体220与合作基站202、204的接口(S1接口),接收下行数据包。
信息接收单元904’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或无线接口(A1接口),接收服务基站200转发过来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合作基站202和204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分配单元912’,用于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用户标识。所分配的用户标识可以与合服务基站200所分配的用户标识不同,或者可以是由上层实体预留的、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200、合作基站202、204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相同的用户标识)。
信息接收单元904’通过监听来获得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虽然在图3a和3b中分别示出了服务基站200和合作基站202、204的结构,但是应当清楚的是,服务基站200和合作基站202、204只是功能上的区别,同一个基站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用作不同类型的基站。因此,同一个基站可以同时包含图3a和3b中的各个功能单元;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的需要,对类似的功能单元进行合并,或者将单一的功能单元划分为多个完成不同子功能的单元。同样地,对于图3a或图3b而言,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的需要,对多个单元进行合并,或者将单一的功能单元划分为多个完成不同子功能的单元。当然,服务基站200和合作基站202、204还包括其他单元,为了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这些单元并未示出。
在本实例中,考虑LTE系统的具体配置,参考3GPP组织的文档:TS 36.213 V8.3.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电接入的物理层过程),其中定义了7种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
①单天线发射:使用单根天线发射信号,是MIMO系统的一个特例,该方式只能传输单层数据,
②发射分集:在MIMO系统中,利用时间或/和频率的分集效果,发射信号,以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该方式只能传输单层数据,
③开环空分复用:不需要用户设备反馈空间预编码信息的空分复用,
④闭环空分复用:需要用户设备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空分复用,
⑤多用户MIMO:多个用户同时同频参与MIMO系统的下行通信,
⑥闭环单层预编码:使用MIMO系统,采用预编码技术,只传输单层数据,
⑦波束成形发射:使用MIMO系统,波束成形技术,配有专用的参考信号用于用户设备的数据解调。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本实施例时,当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采取发射分集的发送方案时,所述发射分集可以是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相位延时分集等各种分集技术的组合与拓展,且分集预处理可以集中式处理,也可以分布式处理。还需要指出的是,采用LTE系统定义的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而作的举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件。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5:服务基站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下的用户设备配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并将配置结果通知用户设备及合作基站。
优选地,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合作基站的标识,和/或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和/或数据传输时隙,和/或频率资源位置,和/或多天线发射方案,和/或调制编码格式等信息。
但是,应该清楚的是,以上各项仅是资源管理信息的示例,而不应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和未来的技术进步,扩充资源管理信息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给出三个应用举例。
例一: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假设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分别是基站200和基站204,且合作基站200和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另外,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如图5所示,为第N帧、第N+8帧、第N+16帧、第N+24帧……。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频率资源位置如图6所示,为第2、7个频率资源块。本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1/2。服务基站202完成用户设备416的资源管理配置之后,再将上述配置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416以及合作基站200和204。
例二(1):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假设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分别是基站200和基站204,且合作基站200和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另外,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如图5所示,为第N帧、第N+8帧、第N+16帧、第N+24帧……。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频率资源位置如图6所示,为第2、7个频率资源块。本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服务基站202完成用户设备416的资源管理配置之后,再将上述配置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416以及合作基站200和204。
例二(2):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假设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分别是基站200和基站204,且合作基站200和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另外,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如图5所示,为第N帧、第N+8帧、第N+16帧、第N+24帧……。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频率资源位置如图6所示,为第2、7个频率资源块。本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波束成形发射,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服务基站202完成用户设备416的资源管理配置之后,再将上述配置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416以及合作基站200和204。
例二(3):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假设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分别是基站200和基站204,且合作基站200和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另外,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如图5所示,为第N帧、第N+8帧、第N+16帧、第N+24帧……。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频率资源位置如图6所示,为第2、7个频率资源块。本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开环空分复用,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服务基站202完成用户设备416的资源管理配置之后,再将上述配置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416以及合作基站200和204。
例三: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假设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分别是基站200和基站204,且合作基站200和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另外,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如图5所示,为第N帧、第N+8帧、第N+16帧、第N+24帧……。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频率资源位置如图6所示,为第2、7个频率资源块。本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闭环单层预编码,预编码矩阵和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服务基站202完成用户设备416的资源管理配置之后,再将上述配置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416以及合作基站200和204。
此处,关于步骤505的例一至例三中所提及的资源管理配置信息,仅仅是对用户设备的资源管理信息的举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件。
步骤510:用户设备根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为空。
优选地,当资源管理信息为静态配置时,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为空信息,即用户设备无需反馈。
优选地,当资源管理信息为半静态配置时,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指示,当合作基站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接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优选地,当资源管理信息为半静态配置时,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指示,当合作基站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在合作基站保持静默的状态下、用户设备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可结合关于步骤505的例一至例三,给出三个应用举例。
例一: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和调制编码格式均为静态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1/2),因此,用户设备416无需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例二(1):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由于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例二(2):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波束成形发射,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由于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例二(3):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开环空分复用,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由于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例三: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闭环单层预编码,预编码矩阵和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预编码矩阵码字和信道质量指示。由于合作基站200、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在合作基站200、204保持静默的状态下、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此处,关于步骤510的例一至例三中所提及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仅仅是对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举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件。
步骤515:服务基站执行静态资源调度或半静态资源调度,各个合作基站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
优选地,当资源管理信息为静态配置时,服务基站在完成静态配置后,就将配置结果发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当资源管理信息为半静态配置时,服务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然后,服务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至少将调制编码格式通知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当资源管理信息为半静态配置时,服务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然后,服务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至少将调制编码格式通知合作基站。
本实施例中,可结合关于步骤505和510的例一至例三,给出三个应用举例。
例一: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和调制编码格式均为静态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1/2),因此,服务基站202在完成静态配置后(步骤505之后),已经将配置结果发给合作基站200、204。
例二(1):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假设服务基站202根据用户设备416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然后,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A1接口)310、314,至少将调制编码格式分别通知合作基站200、204。该过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信令605、610至少包括调制编码格式的信息(QPSK调制,编码率为2/3)。
例二(2):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波束成形发射,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假设服务基站202根据用户设备416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然后,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A1接口)310、314,至少将调制编码格式分别通知合作基站200、204。该过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信令605、610至少包括调制编码格式的信息(QPSK调制,编码率为2/3)。
例二(3):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开环空分复用,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假设服务基站202根据用户设备416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然后,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A1接口)310、314,至少将调制编码格式分别通知合作基站200、204。该过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信令605、610至少包括调制编码格式的信息(QPSK调制,编码率为2/3)。
例三: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闭环单层预编码,预编码矩阵和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假设服务基站202根据用户设备416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出服务基站202的预编码矩阵码字的索引号为#5,合作基站200、204的预编码矩阵码字的索引号分别为#3、#11,3个基站200、202和204的调制编码格式均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4/5。然后,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将调制编码格式与预编码矩阵码字的索引号分别通知合作基站200、204。该过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信令615、620包括调制编码格式与预编码矩阵码字的索引号(服务基站202的预编码矩阵码字为#5,合作基站200、204的预编码矩阵码字分别为#3、#11,3个基站200、202和204的调制编码格式均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4/5)。
此处,关于步骤515的例一至例三中所提及的各个合作基站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的方式,仅仅是各个合作基站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的举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件。
步骤520至步骤530:根据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进行合作发送信号。
优选地,当合作基站参与数据包首次发送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数据包首次发送时,共同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号。
优选地,当合作基站不参与数据包首次发送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数据包首次发送时,服务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号,合作基站在相应无线资源上保持静默。
优选地,服务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把数据包传输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服务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把数据包传输给合作基站。
优选地,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的上层实体通过其与基站的接口,把数据包分发给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
本实施例中,可结合关于步骤505~515的例一至例三,给出三个应用举例,每个应用举例又分为三个分例。
例一(1):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分别把数据包650、65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发射分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1/2,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05、710和71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一(2):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分别把数据包660、66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发射分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1/2,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25、730和73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一(3):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上层实体220,通过其与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接口(S 1接口)322、320和324,把数据包670、675和680分发给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发射分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1/2,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40、745和750。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1)(a):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分别把数据包650、65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1),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发射分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05、710和71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1)(b):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分别把数据包660、66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1),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发射分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25、730和73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1)(c):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上层实体220,通过其与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接口(A1接口)322、320和324,把数据包670、675和680分发给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1),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发射分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40、745和750。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2)(a):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分别把数据包650、65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2),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波束成形发射,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05、710和71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2)(b):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分别把数据包660、66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2),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波束成形发射,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25、730和73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2)(c):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上层实体220,通过其与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接口(A1接口)322、320和324,把数据包670、675和680分发给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2),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波束成形发射,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40、745和750。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3)(a):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分别把数据包650、65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2),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开环空分复用,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05、710和71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3)(b):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分别把数据包660、66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2),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开环空分复用,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25、730和735。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二(3)(c):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上层实体220,通过其与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接口(A1接口)322、320和324,把数据包670、675和680分发给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二(2),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采用开环空分复用,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分别示意为发送链路740、745和750。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三(1):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分别把数据包650、65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三,服务基站202采用预编码矩阵码字为#5的预编码矩阵进行发射预编码处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4/5,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示意为发送链路755;而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保持静默。于是,合作基站200、204虽然接收到用户设备416的数据包,但只有当用户设备416的首次接收出现错误后,合作基站200、204才会协助服务基站202发射信号。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轻系统的延时要求,即合作基站200、204只要在数据包重传之前得到用户设备416的数据包即可。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4所示。
例三(2):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服务基站202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分别把数据包660、665传输给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三,服务基站202采用预编码矩阵码字为#5的预编码矩阵进行发射预编码处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4/5,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示意为发送链路760;而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保持静默。于是,合作基站200、204虽然接收到用户设备416的数据包,但只有当用户设备416的首次接收出现错误后,合作基站200、204才会协助服务基站202发射信号。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轻系统的延时要求,即合作基站200、204只要在数据包重传之前得到用户设备416的数据包即可。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4所示。
例三(3):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上层实体220,通过其与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的接口(S1接口)322、320和324,把数据包670、675和680分发给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根据步骤515例三,服务基站202采用预编码矩阵码字为#5的预编码矩阵进行发射预编码处理,取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4/5,向用户设备进行数据包的首次发送,示意为发送链路765;而合作基站200、204在服务基站202配置用户设备416的数据传输时隙和频率资源位置上,保持静默。于是,合作基站200、204虽然接收到用户设备416的数据包,但只有当用户设备416的首次接收出现错误后,合作基站200、204才会协助服务基站202发射信号。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轻系统的延时要求,即合作基站200、204只要在数据包重传之前得到用户设备416的数据包即可。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4所示。
此处,关于步骤520至步骤530的例一至例三中所提及的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进行合作发送信号的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件。
步骤535: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服务基站再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通知合作基站。
优选地,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用户标识,于是,用户设备分别向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上层实体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下的用户设备预留一部分用户标识,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上层实体预留的用户标识,于是,用户设备分别向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合作基站通过监听获得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优选地,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服务基站再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通知合作基站。
本实施例中,可结合关于步骤505~530的例一至例三,给出三个应用举例,其中,例二又分为3个分例。
例一: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向服务基站202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05,服务基站202再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05通知合作基站200、204。
例二(i):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为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用户标识(分别示意为标识450、452、454),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分别向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10。
例二(ii):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该例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上层实体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中的用户设备预留一部分用户标识,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相同的上层实体预留的用户标识(示意为标识460),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分别向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15。
例二(iii):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该例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用户设备416向服务基站202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20,合作基站200和204通过监听,获得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20(示意为过程850)。
例三: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该例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向服务基站202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25,服务基站202再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25通知合作基站200、204。
此处,关于步骤535的例一至例三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的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只局限于上述的各种形式。
步骤540至步骤545:当用户设备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对用户设备的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优选地,当用户设备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合作基站得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出错数据包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同的调制编码格式,共同向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
否则,回到步骤510。如果是由于用户设备已成功接收了数据包而返回步骤510,则针对下一个数据包,从步骤510开始执行;如果是由于数据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次数而返回步骤510,则将经过了最大重传次数仍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视作新的数据包,从步骤510开始执行。当然,如果是由于数据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次数而在步骤540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也可以直接丢弃目前的数据包,而针对下一个数据包,从步骤510开始执行。
本实施例中,可结合关于步骤505~535的例一至例三,给出三个应用举例。
例一: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向服务基站202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05,服务基站202再通过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4,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05通知合作基站200、204。该例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合作基站200、204得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也即出错数据包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出错数据包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第2、7个频率资源块),相同的调制编码格式(QPSK调制,编码率为1/2),共同向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示意为过程905、910、915)。否则,回到步骤510。
由于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和调制编码格式均为静态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QPSK调制,编码率为1/2),因此,用户设备416无需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23所示。
例二(1):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上层实体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中的用户设备预留一部分用户标识,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相同的上层实体预留的用户标识(示意为标识460),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分别向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15。该例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合作基站200、204得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也即出错数据包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出错数据包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第2、7个频率资源块),相同的调制编码格式(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示意为过程920、925、930)。否则,回到步骤510。
由于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发射分集,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由于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25所示。
例二(2):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上层实体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中的用户设备预留一部分用户标识,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相同的上层实体预留的用户标识(示意为标识460),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分别向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15。该例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合作基站200、204得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也即出错数据包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出错数据包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第2、7个频率资源块),相同的调制编码格式(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示意为过程920、925、930)。否则,回到步骤510。
由于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波束成形发射,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由于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25所示。
例二(3):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上层实体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中的用户设备预留一部分用户标识,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为用户设备416分配相同的上层实体预留的用户标识(示意为标识460),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分别向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15。该例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合作基站200、204得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也即出错数据包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出错数据包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第2、7个频率资源块),相同的调制编码格式(QPSK调制,编码率为2/3),共同向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示意为过程920、925、930)。否则,回到步骤510。
由于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开环空分复用,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由于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25所示。
例三:在图2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416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工作模式,其合作基站200、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判断接收正确/错误之后,其向服务基站202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25,服务基站202再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X2接口)300、304,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825通知合作基站200、204。该例的示意图如图26所示。当用户设备416接收数据包错误,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在合作基站200、204得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图27中的第N+16帧),也即出错数据包之后的第二个资源时隙(图27中的第N+16帧),采用与出错数据包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第2、7个频率资源块),相同的调制编码格式(QPSK调制,编码率为4/5),共同向用户设备重传出错的数据包(示意为过程935、940、945)。否则,回到步骤510。
由于在该例中,多天线发射方案为闭环单层预编码,预编码矩阵和调制编码格式为动态方式,根据用户设备416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确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预编码矩阵码字和信道质量指示。由于合作基站200、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所以,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416接收服务基站202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在合作基站200、204保持静默状态下、用户设备416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另外,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的时隙示意图,服务基站202与合作基站200、204数据重传发送的时隙示意图如图27所示。在第N+8帧,虽然服务基站202已经接收到用户设备416反馈回来的数据包接收错误指示825,但是合作基站200、204尚未接收到这一信息。因此,不能在第N+8帧执行服务基站202和合作基站202、204的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服务基站202可以在第N+8帧,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首次发送(由于合作基站200、204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因此合作基站200、204在第N+8帧保持静默)。在合作基站200、204已经接收到用户设备416反馈回来的数据包接收错误指示825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第N+16帧,服务基站202和合作基站200、204执行针对出错数据包的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类似地,如果在上述例一(图23)中,也发生类似于例三(图27)的情况,则由于合作基站200、204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因此,服务基站202和合作基站200、204可以在第N+8帧,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首次发送,并且在第N+16帧,执行针对出错数据包的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此处,关于步骤540至步骤545的例一至例三中所提及的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重传发送的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件。
在以上的描述中,针对各个步骤,列举了多个实例,虽然发明人仅可能地标示出彼此关联的实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实例必然按照相应的标号存在对应关系。只要所选择的实例所给定的条件间不存在矛盾,可以在不同的步骤中,选择标号并不对应的实例来构成相应的技术方案,这样的技术方案也应视为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42)

1.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多天线多基站进行合作向用户设备传输下行数据,所述多天线多基站包括:向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合作基站,
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针对要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的每一下行数据包,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服务基站执行静态资源调度或半静态资源调度,各个合作基站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
当合作基站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服务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合作基站根据所获得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在相应无线资源上保持静默;
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获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的指示时,针对当前下行数据包的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传输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已达到最大次数时,上层实体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重新分组和打包,形成新的下行数据包,重新执行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合作基站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根据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共同向用户设备发送当前下行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服务基站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配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并将配置结果通知各个用户设备和各个合作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合作基站的标识、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指示,
当合作基站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接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同时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用户设备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以及
当合作基站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信道质量指示的计算式为信号项与干扰噪声项的比值的量化值,其中,信号项是用户设备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干扰噪声项是在合作基站保持静默的状态下、用户设备接收非服务且非合作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加上噪声的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服务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并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将调制编码格式通知给合作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服务基站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下行数据包传输给合作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的上层实体通过其与基站的接口,把下行数据包分发给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服务基站再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通知给合作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用户标识,以及
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向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层实体预留一部分用户标识,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
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上层实体预留的用户标识,以及
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向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以及
合作基站通过监听来获得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在合作基站得到所述用户设备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所指示的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共同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该出错的数据包。
17.一种基站,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根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执行静态资源调度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以获得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以及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各合作基站发送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以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
其中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还包括:
信息重传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与合作基站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已达到最大次数时,所述信息重传控制单元通知上层实体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重新分组和打包,形成新的下行数据包,并重新启动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所述资源调度单元和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的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之一所述的基站,还包括:
资源配置单元,用于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配置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向各个用户设备和各个合作基站通知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合作基站的标识、合作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7~19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17~19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时,所述资源调度单元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少确定出调制编码格式,以及所述信息发送单元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将调制编码格式通知给合作基站。
24.根据权利要求17~19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下行数据包传输给合作基站。
25.根据权利要求17~19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上层实体与所述基站的接口,接收下行数据包。
26.根据权利要求17~19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把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通知给合作基站。
27.根据权利要求17~19之一所述的基站,还包括:
用户标识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户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标识是由上层实体预留的、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所述信息重传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在合作基站得到所述用户设备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所指示的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与合作基站共同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该出错的数据包。
30.一种基站,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基站所发送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站不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根据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在相应无线资源上保持静默;
其中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还包括:
信息重传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与服务基站对当前下行数据包进行同步、非自适应的重传发送。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或半静态资源调度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与服务基站共同向用户设备发送当前下行数据包。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接收服务基站为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而配置的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资源管理信息或半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基站的标识、所述基站是否参与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数据传输时隙、频率资源位置、多天线发射方案、以及调制编码格式。
35.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接收服务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出的调制编码格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接收服务基站传输过来的下行数据包。
37.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上层实体与所述基站的接口,接收下行数据包。
38.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通过基站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接收服务基站转发过来的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39.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一所述的基站,还包括:
用户标识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户标识。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标识是由上层实体预留的、用于标识处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41.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通过监听来获得数据包接收正确/错误的指示。
4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且数据包重传次数未达最大次数时,所述信息重传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在所述基站得到所述用户设备所反馈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之后的第一个资源时隙,采用与之前针对该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所指示的出错的数据包而使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相同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格式,与服务基站共同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该出错的数据包。
CN200910009827.8A 2009-01-24 2009-01-24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9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9827.8A CN101789815B (zh) 2009-01-24 2009-01-24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9827.8A CN101789815B (zh) 2009-01-24 2009-01-24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9815A CN101789815A (zh) 2010-07-28
CN101789815B true CN101789815B (zh) 2014-03-19

Family

ID=4253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982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9815B (zh) 2009-01-24 2009-01-24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9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8619B2 (ja) 2010-12-1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8675558B2 (en) * 2011-01-07 2014-03-18 Intel Corporation CQI definition for transmission mode 9 in LTE-advanced
CN102244881A (zh) * 2011-07-18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45556B (zh) 2013-01-21 2017-10-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93406A (zh) * 2013-10-17 2014-02-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资源标识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340671B1 (en) * 2015-09-09 2020-03-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JP2018054416A (ja) * 2016-09-28 2018-04-0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WO2019119448A1 (zh) * 2017-12-22 2019-06-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在半静态调度方式下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US11071138B2 (en) * 2018-02-23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TA dynamic TDD with CUI-R multiplexed in UL
CN111132130B (zh) * 2018-10-30 202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基站、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4031395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905A (zh) * 2006-04-28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系统频率资源分配方法、设备与无线通信系统
CN101296503A (zh) * 2007-04-26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资源切换的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WO2008155158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sources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rrespon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905A (zh) * 2006-04-28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系统频率资源分配方法、设备与无线通信系统
CN101296503A (zh) * 2007-04-26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资源切换的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WO2008155158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sources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rrespon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9815A (zh) 201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9815B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234933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装置操作
CN102656938B (zh) 用于下行链路协作多点(comp)传输的帧结构和控制信令
CN102035579B (zh) 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80579B (zh) 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回程链路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239659B (zh)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网元
CN101645729A (zh) 下行蜂窝系统的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及基站
CN104885398A (zh) 用于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932A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7033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射反馈请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接收反馈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85554A (zh) 用于设备间通信的参考信号测量
KR20100110746A (ko) 멀티캐스트 브로드캐스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JP2016528776A (ja) 大規模mimo方式のためのグルーピングベースの参照信号送信
CN104349491A (zh)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网络侧设备
CN104350693A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KR20160041043A (ko) 대규모 mimo 방식을 위한 안테나 결합
WO202016474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hop transmission
WO2015065112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3114437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JP2016533672A (ja) 大規模mimo方式のためのグルーピングベース参照信号送信
CN10880953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448582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80343B (zh) 回程链路ack/nack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990220B (zh) 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560816A (zh) 下行蜂窝系统的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20

Address after: 201203 room 2, building 1387, 102 Zhang Dong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HARP high 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Osaka Abeno Chang Chi Cho 22 No. 22

Patentee before: Sharp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