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7144A -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7144A
CN101527144A CN200810185956A CN200810185956A CN101527144A CN 101527144 A CN101527144 A CN 101527144A CN 200810185956 A CN200810185956 A CN 200810185956A CN 200810185956 A CN200810185956 A CN 200810185956A CN 101527144 A CN101527144 A CN 101527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ntioned
rail
carrier
b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5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7144B (zh
Inventor
东海林卫
石田隆
中田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578380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2714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27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7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7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7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17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with tracking pull-in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1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l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和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在槽轨和岸轨的其中之一中记录有信息,且被记录上述信息的轨道具有摆动。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信息的数据区域,和位于上述数据区域的内周侧,具有关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管理信息的BCA区域。使得在上述槽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在上述岸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中,开始上述轨道的摆动的方向形成为反向,通过进行条形码状标记的记录,在上述BCA区域中设置表示是对上述槽轨和上述岸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80008324.9”,申请日为2005年7月6日,发明名称为“信息记录媒体、集成电路、记录再生装置、计算机程序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之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上的光学信息进行再生时决定跟踪极性的技术,特别是有关该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集成电路、记录再生装置、计算机程序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密度光盘的研究开发工作正在积极地展开,最近,DVD予以实用化,光盘作为重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地位不断确立。在DVD的规格中,以往虽然是再生专用类型较受瞩目,但随着DVD刻录机的普及,可记录类型也开始受到注目。此外,作为进一步高密度化的潮流,最近还提出了一种BD-RE(Blu-ray rewritable disk,可擦写蓝光光盘)的方案,并得到实用化,且被使用于数字播放的录像等。
作为可记录信息类的光盘中的记录膜的成膜方法,有如下述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109246号)所公开的蒸镀法(vapor deposition)和旋转涂敷法(spincoating)的2种成膜方法为公众所知。下面用图13对这2种成膜方法进行说明。
图13为光盘的剖视图。图13(a)表示相变材料的记录膜通过蒸镀法而成模的BD-RE的一例,图13(b)表示有机色素系列的记录膜通过旋转涂敷法而成模的DVD-R的一例。
如图13(a)所示,蒸镀法,是通过溅射(sputter)等在射出成型(injection moulded)的基板501上层压反射层502,并在其上以蒸镀法层压记录层503,在该记录层503上,通过粘结层504贴合薄膜(sheet)505。该盘片的基板501的凹凸中,将被激光照射的拾光器(optical pickup)一侧的凹凸作为槽轨(groove track),将离拾光器较远一侧的凹凸作为岸轨(land track),记录在槽轨中进行。
如图13(b)所示,旋转涂敷法,虽然也是通过粘结层509而将射出成型的2块基板506、510贴合,而此前是在基板506上以旋转涂敷法层压记录层507,并在其上通过溅射等堆积反射层508。该盘的基板506的凹凸中,将被激光被照射的拾光器一侧的凹凸作为槽轨,将离拾光器较远的一侧的凹凸作为岸轨,记录在槽轨中进行。
在图13(a)所示的BD-RE盘中,为了实现记录的高密度化,使用激光的波长比DVD系列的盘片更短,NA(Numerical Aperture)更高的物镜。因此,在BD-RE盘中,不像图13(b)所示的DVD-R盘那样,是从有凹凸的基板一侧射入激光,而是从比基板501更薄的薄膜505一侧射入激光。
旋转涂敷法具有可以缩短记录层的形成时间的优点,若将此应用到BD系列的盘中,则可考虑用图13(c)所示的结构。即,如图13(c)所示,在射出成型的基板511上,通过溅射等层压反射膜512,并在其上以旋转涂敷法层压记录层513。然后,在其上又通过粘结层514来贴合薄膜515。在该盘的基板511的凹凸中,将被激光照射的拾光器一侧的凹凸作为槽轨,将离拾光器较远的一侧的凹凸作为岸轨,记录在岸轨中进行是所期望的。
这是因为,由于记录层513需要一定的膜厚,为了在槽轨中进行记录,必须像图13(d)那样加厚槽轨的膜厚,这样,与图13(c)的结构相比更耗材料费,因此,记录在岸轨中进行是所期望的。
另一方面,在BD-RE中,已有如图13(a)所示的在槽轨上进行记录的方式,若还存在在岸轨上进行记录的盘,则记录再生装置无法立刻判断盘是在哪一轨道上进行记录的盘,因此存在启动需要花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在槽轨上进行记录的盘和在岸轨上进行记录的盘的任何之一的盘进行记录或再生时,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增加的信息记录媒体、集成电路、记录再生装置、计算机程序及再生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在槽轨和岸轨的其中之一中记录有信息,且被记录上述信息的轨道具有摆动: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信息的数据区域,和位于上述数据区域的内周侧,具有关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管理信息的BCA区域,使得在上述槽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在上述岸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中,开始上述轨道的摆动的方向形成为反向,通过进行条形码状标记的记录,在上述BCA区域中设置表示是对上述槽轨和上述岸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再生方法,对具有岸轨和槽轨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对岸轨和槽轨的任一个的信息的记录和/或上述任一个轨道中记录的信息的再生,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信息的数据区域,和位于上述数据区域的内周侧的BCA区域,上述BCA区域中设置有表示是对上述槽轨和上述岸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上述信息记录再生方法包括:再生上述代码的步骤;和对在槽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在岸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中,开始轨道的摆动的方向形成为反向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进行记录再生的步骤。
为达成该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媒体,以包括数据记录区域和控制数据区域、在这些区域的记录层中的槽轨和岸轨的其中之一方记录有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为前提,岸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和槽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开始轨道摆动的方向被设置成相对再生方向为反向,设有表示是对上述槽轨和上述岸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tracking servo)的代码。
根据该信息记录媒体,通过再生代码,可以迅速地判断在记录再生装置中应该对槽轨和岸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集成电路,以用于进行对具有岸轨和槽轨的信息记录媒体施以跟踪伺服时的控制的集成电路为前提,表示对上述岸轨和上述槽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被设在上述信息记录媒体中,该集成电路包括代码检测单元和跟踪极性切换单元,所述代码检测单元,当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时,对取得上述代码进行控制,所述跟踪极性切换单元,当上述代码检测单元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取得上述代码时或无法以指定的重试次数取得上述代码时,进行上述跟踪极性(tracking polarity)的切换。
根据该结构,由于根据取得上述代码的控制的结果进行跟踪极性的切换,因而可迅速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集成电路,以用于进行对具有岸轨和槽轨的信息记录媒体施以跟踪伺服时的控制的集成电路为前提,该集成电路包括跟踪极性切换单元,在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的情况下,当在指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区域内或以指定的重试次数,由上述跟踪伺服而得到的差动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离开了指定的范围时、无法从上述差动信号中检测出二进制信号(binary signal)时或无法检测出同步模式(syncpattern)时,进行上述跟踪极性的切换。
根据该结构,即使表示是对岸轨和槽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没有被设在信息记录媒体中,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记录再生装置,至少进行向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岸轨和槽轨的任何之一记录信息和再生上述任何之一的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的其中之一,包括光学头、进行对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岸轨或槽轨施以跟踪伺服的控制的跟踪控制单元和集成电路。
根据该结构,由于对信息记录媒体的岸轨和槽轨施以跟踪伺服的控制得以进行,因而可迅速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以用于使计算机发挥其功能、进行对具有岸轨和槽轨的信息记录媒体施以跟踪伺服时的控制的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product)为前提,表示是对上述岸轨和上述槽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被设在上述信息记录媒体中,并包括当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时,对取得上述代码进行控制的代码检测单元,和根据由上述代码检测单元进行控制的结果,进行上述跟踪极性的切换的跟踪极性切换单元。
根据该结构,由于根据取得上述代码的控制的结果进行跟踪极性的切换,因而可迅速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计算机程序,以用于使计算机发挥其功能、进行对具有岸轨和槽轨的信息记录媒体施以跟踪伺服时的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为前提,包括跟踪极性切换单元,在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的情况下,当在指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区域内或以指定的重试次数,由上述跟踪伺服而得到的差动信号离开了指定的范围时、无法从上述差动信号中检测出二进制信号时或无法检测出同步模式时,进行上述跟踪极性的切换。
根据该结构,即使表示是对岸轨和槽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没有被设在信息记录媒体中,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以至少进行向信息记录媒体中的记录层的岸轨和槽轨的任何之一记录信息和再生上述任何之一的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的其中之一的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为前提,上述信息记录媒体中,设有表示是对上述岸轨和上述槽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在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的情况下,当上述代码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取得时或以指定的重试次数无法取得时,切换跟踪极性。
根据该方法,由于进行跟踪极性的切换,因而可迅速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又一种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以至少进行向信息记录媒体中的记录层的岸轨和槽轨的任何之一记录信息和再生上述任何之一的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的其中之一的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为前提,在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的情况下,当无法检测出同步模式、无法从上述跟踪伺服产生的差动信号中检测出二进制信号及上述跟踪伺服产生的差动信号超出指定的范围时的其中任一情况时,切换跟踪极性。
根据该方法,,即使表示对岸轨和槽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没有被设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时,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以至少进行向信息记录媒体中的记录层的岸轨和槽轨的任何之一记录信息和再生上述任何之一的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的其中之一的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为前提,对岸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和槽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开始轨道调制的方向被设置成相对再生方向为反向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
根据该方法,由于可利用信息记录媒体的光学特性使差动信号的极性相同,因而可用相同的序列读取信息记录媒体的地址。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再一种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以至少进行向信息记录媒体中的记录层的岸轨和槽轨的任何之一记录信息和再生上述任何之一的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其中之一的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为前提,对岸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和槽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开始轨道摆动的方向被设置成相对再生方向为反向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
根据该方法,由于可利用信息记录媒体的光学特性使差动信号的极性相同,因而可用相同的序列读取信息记录媒体的地址。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信息记录媒体,以包括数据记录区域和控制数据区域、在这些区域的记录层中的槽轨中记录有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为前提,开始轨道摆动的方向被设置成与岸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相对再生方向为反向;设有表示对上述槽轨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
根据该结构,通过再生代码,可以迅速地判断在记录再生装置中应该对槽轨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又一种信息记录媒体,以包括数据记录区域和控制数据区域、在这些区域的记录层中的岸轨中记录有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为前提,开始轨道摆动的方向被设置成与槽轨被施以跟踪伺服的信息记录媒体相对再生方向为反向;设有表示对上述岸轨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
根据该结构,通过再生代码,可以迅速地判断在记录再生装置中应该对岸轨施以跟踪伺服。其结果,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的俯视图,(c)是其剖视图,(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的俯视图,(d)是其剖视图。
图2(a)是在槽轨中记录信息的类型的光盘的局部剖视图,(b)是在岸轨中记录信息的类型的光盘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的数据记录区域中的轨道放大后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用来说明其另一实施例的光盘的摆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5(a)(b)是用来说明其另一实施例的光盘的摆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的控制数据区域中的轨道放大后的概略俯视图。
图7是地址的概念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用来说明上述记录再生装置中的再生信号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方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方框图。
图13(a)是用蒸镀法制成的现有光盘的剖视图,(b)是用旋转涂敷法制成的现有光盘的剖视图,(c)是用旋转涂敷法制成的光盘的剖视图,(d)是用旋转涂敷法制成的光盘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a)和图1(b)均表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一实施例的光盘101、107。图1(a)和图1(c)均表示在槽轨上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可记录型光盘(recordable optical disk)101,分别是俯视图和从圆周方向看上去的剖视图。作为该光盘101的一个例子,例如可举出BD-RE。图1(b)和图1(d)均表示在岸轨上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可记录型光盘107,分别是俯视图和从圆周方向看上去的剖视图。作为该光盘107的一个例子,例如可举出DVD-R。另外,轨道可以是同心圆状的轨道,也可以是螺旋形状的轨道。
如图1(a)所示,光盘101具有控制数据区域102和设于该控制数据区域102的外侧的数据记录区域103。控制数据区域102,其直径根据盘规格而决定,是预先记载管理信息等的区域。数据记录区域103,其直径根据盘规格而决定,是用户记录数据的区域。
图1(a)所示的上述光盘101,如图1(c)所示,是按照基板201、反射层202、记录层203、粘结层204、薄膜205的顺序而层压的结构。为了形成该光盘101,在射出成型的基板201上通过溅射(sputtering)等层压反射层202,并在其上用蒸镀法(vapor deposition)层压记录层203。然后,在其上再通过粘结层204贴合薄膜205。这样即可形成光盘101。
基板201上设有凹凸,记录层203也沿着该凹凸形成锯齿形状。在该基板201的凹凸中,若将上表面靠近照射激光的拾光器的部位作为槽(groove),以离拾光器较远的部位作为岸(land),则如图2(a)所示,信息记录是在与上述槽相对应的记录层203的槽轨104中进行的。
如图1(b)所示,光盘107具有控制数据区域108和设于该控制数据区域108外侧的数据记录区域109。控制数据区域108,其直径根据盘规格来决定,是预先记载管理信息等的区域。此外,数据记录区域109,其直径根据盘规格来决定,是用户记录数据的区域。
图1(b)所示的上述光盘107,如图1(d)所示,是按照基板211、反射层212、记录层213、粘结层214、薄膜215的顺序而层压的结构。为了形成该光盘107,在射出成型的基板211上通过溅射等层压反射层212,并在其上以旋转涂敷法层压记录层213。然后,在其上再通过粘结层214贴合薄膜215。这样即可形成光盘107。
基板211上设有凹凸,记录层213的下表面也沿着该凹凸呈凹凸形状。即,该光盘107中,记录层213在半径方向上交互地形成厚部和薄部。在该基板211的凹凸中,若以靠近照射激光的拾光器的一侧的部位为槽,以离拾光器较远的一侧的部位为岸,则如图2(b)所示,信息记录是在与上述岸相对应的记录层213的岸轨110中进行的。
因此,根据该光盘107,由于记录层213是以旋转涂敷法形成,且在岸轨110中进行信息记录,因此既可以缩短记录层213的形成时间,又可以抑制材料费的增加并能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下面参照图3。图3的最上部以符号2001表示的是,数据记录区域103的槽轨104中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区域105(参照图1(a))被放大后的示意图,在其下方以符号2002表示的是,数据记录区域109的岸轨110中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区域111(参照图1(b))被放大后的示意图。这样,槽轨104和岸轨110都是摆动的(wobbled),同步模式、地址信息、用户数据的记录开始时机信息等信息通过该摆动模式予以记录。
在此,假设光盘101的槽轨104和光盘107的岸轨110中分别埋有相同的信息,则如用符号2001和符号2002分别所示那样,光盘101的槽轨104的摆动模式和光盘107的岸轨110的摆动模式,相位相差180度。换言之,在槽轨中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在岸轨中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媒体,其轨道的摆动方向相对再生方向成左右相反。
在将激光照射到槽轨上时和照射到岸轨上时,检测出的差动信号被反转。因此,通过将光盘101的槽轨104的摆动方向和光盘107的岸轨110的摆动方向相反设置,可使再生光盘101的槽轨104时的差动信号和再生光盘107的岸轨110时的差动信号的极性相同。其结果,即使是只适应像光盘101那样的在槽轨上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的记录再生装置,如果对岸轨施以跟踪伺服,则也可以与光盘101相同的序列检测出像光盘107那样的在岸轨上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的地址。另外,上述差动信号是指,当光盘的反射光聚光在具有被与轨道方向平行的线2分割的受光区域的光检测器上时,从各受光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信号。
在槽轨104的区域105中,如符号2001所示,以模式A和模式B两种模式摆动。模式B是模式A的1.5倍频率的摆动模式,该模式B插入在前后的模式A之间。同样,在岸轨110的区域111中,如符号2002所示,以模式C和模式D两种模式摆动。模式D是模式C的1.5倍频率的摆动模式,该模式D插入在前后的模式C之间。另外,区域105的摆动模式和区域111的摆动模式相位相差180度,模式A和模式C的频率相同,模式B和模式D所含的频率成分也相同。
光盘101的槽轨104中,用模式A和模式B构成地址信息等。例如,如符号2003所示,将在模式B之后连续3次出现模式A,再出现模式B的构成设为值“0”,如符号2004所示,将在模式B之后连续2次出现模式A,再出现模式B的构成设为值“1”,通过这些值的组合而构成地址信息等。
同样,在光盘107的岸轨110中,用模式C和模式D构成地址信息等。例如,如符号2005所示,将在模式D之后连续3次出现模式C,再出现模式D的构成设为值“0”,如符号2006所示,将模式D之后连续2次出现模式C,再出现模式D的构成设为值“1”。
此处,在槽轨104中,检测出模式B后到再次检测出模式B所要的时间,表示值“1”的摆动模式2004比表示值“0”的摆动模式2003短。此处,在岸轨110中,检测出模式D后到再次检测出模式D所要的时间,表示值“1”的摆动模式2006比表示值“0”的摆动模式2005短。进而如前所述,由于模式A和模式C的频率分别相同,模式B和模式D所含的频率成分分别相同,因此,若再生装置可以检测出模式B和模式D,则无论检测出的差动信号的极性如何,都可以从摆动模式2003、2005中检测出值“0”,另一方面可以从摆动模式2004、2006中检测出值“1”。其结果,可以检测出由值“0”和值“1”的组合所构成的信息。
另外,如果槽轨104和岸轨110摆动的相位相差180度,则可以不限于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或各轨道的模式在2种或2种以上亦可。
此外,对于值“0”和值“1”,如果利用指定的模式出现的时间差,则值“0”、值“1”定义的方法并不限于图示的形式。
此外,在光盘101的槽轨104和光盘107的岸轨110中有相同的信息填入时,如果与从槽轨104检测出的信息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从岸轨110检测出,则使轨道变位的方式或值“0”和值“1”的定义方法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
例如,如图4所示,亦可采用仅使指定周期数目(例如3个周期)的模式相对单调的基准波形而变动周期的摆动模式。图例所表示的是,让上述指定周期数目的第1和第3周期为基准波形周期T的2/3倍,并让第2周期与基准波形的周期T相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信息记录在槽轨上的光盘和信息记录在岸轨上的光盘的摆动方向相反。
此外,如图5(a)和图5(b)所示,亦可采用以锯齿状的模式代替了正弦波(sin波)形等单调基准波形的摆动模式。即,可得到正弦波(sin波)和余弦波(cos波)组合而成的锯齿状波形,还可将像图5(a)所示的模式E那样,在余弦波上加上正弦波、其顶点位置相对基准波形在再生时向后偏移的锯齿的情况定义为值“1”,将像模式F那样从余弦波中减去正弦波、其顶点位置相对基准波形在再生时向前偏移的锯齿的情况定义为值“0”。另一方面,图5(b)所示的摆动模式,摆动方向与图5(a)所示的相反。即,设有与模式E相对的模式G、与模式F相对的模式H。并且,也可以通过在槽轨中记录信息的光盘采用图5(a)的摆动模式,在岸轨中记录信息的光盘采用图5(b)的摆动模式,使两光盘的摆动方向相反。该情况下,在槽轨中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101,摆动起始的摆动方向为盘的内侧,与此相对,在岸轨中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107,摆动起始的摆动方向为盘的外侧。此处所谓的摆动起始,是指构成指定数据的一系列摆动模式的起始部分。
下面参照图6。图6中以符号3001表示的是,光盘101的控制数据区域102中的槽轨长度方向的的一区域106(参照图1(a))放大后的示意图,图6中以符号3002表示的是,光盘107的控制数据区域108中的岸轨长度方向的一区域112(参照图1(b))放大后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光盘101的控制数据区域102中的槽轨和光盘107的控制数据区域108中的岸轨中,调制被分别进行。
在光盘101的控制数据区域102的槽轨中,如符号3001所示,以2种模式进行调制。具体而言,一种模式是在基本周期T2之间极性不发生反转,另一种模式是在基本周期T2之间极性发生反转。而且,上述模式的任何之一,其极性都以基本周期T2为界而发生反转。将极性不反转的模式设为值“0”,而将极性反转的模式设为值“1”。
同样,在光盘107的控制数据区域108的槽轨中,也如符号3002所示,以2种模式进行调制。一种模式是在基本周期T2之间极性不发生反转,另一种模式是在基本周期T2之间极性发生反转。而且,上述任一模式其极性都以基本周期T2为界而发生反转。将极性不反转的模式设为值“0”,而将极性反转的模式设为值“1”。
由此,如果再生装置是可以检测出极性变化的装置,则无论检测出的差动信号的极性如何,都可以检测出值“0”和值“1”,从而可以检测出通过值“0”和值“1”组合而构成的管理信息、地址信息、同步模式等信息。
这些信息,例如图7中概念性所示,通过在控制数据区域102、108的轨道中被分配的地址的指定地址中填入指定的信息来进行记录。例如,在地址301中记录有表示盘的类型的信息,而在地址302中记录有表示记录容量的信息。而且包含这些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被反复记录,表示盘的类型的信息,也可记录在例如地址311中,表示记录容量的信息也可记录在地址312中。
此外,上述轨道中还设有表示是对槽轨和岸轨的哪一轨道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该代码被设在光盘101的控制数据区域102和光盘107的控制数据区域108的任何之一中。在两光盘101、107中,上述代码,例如设于区域303、313中,该代码由识别信息构成,该识别信息若为值“0”,则表示是对槽轨施以跟踪伺服的光盘,若为值“1”,则表示是对岸轨施以跟踪伺服的光盘。在再生装置中,通过再生该信息,可以判断对哪一轨道施以跟踪伺服。其详细情况稍后再述。
返回图6。假设在光盘101的控制数据区域102中的槽轨和光盘107的控制数据区域108中的岸轨中,分别记入相同的信息,则光盘101槽轨的调制方向和光盘107岸轨的调制方向,其相位相差180度。换言之,在槽轨中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在岸轨中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媒体,轨道的调制开始方向相对再生方向为左右相反。例如,在槽轨中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101中,调制开始时的调制方向为盘的内侧,与此相对,在岸轨中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107中,调制开始时的调制方向为盘的外侧。此处所谓的调制开始时,是指构成指定数据的一系列调制部位中的起始部分。
激光照射到槽轨时和照射岸到轨时,由于检测出的差动信号被反转,因而通过将轨道调制的开始方向设定为反向,则可使光盘101的控制数据区域102的槽轨再生时的差动信号和光盘107的控制数据区域108的岸轨再生时的差动信号的极性相同。其结果,即使是只适应像光盘101那样的在槽轨上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的记录再生装置,如果对岸轨施以跟踪伺服,则也可以与光盘101相同的序列检测出像光盘107那样的在岸轨上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的管理信息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数据区域102的槽轨和控制数据区域108的岸轨被施加调制,但也可以被摆动或在其轨道中设置凹凸。
此外,在控制数据区域102的槽轨和控制数据区域108的岸轨中被记入相同的信息时,如果与从控制数据区域102的槽轨检测出的信息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从控制数据区域108的岸轨检测出,则使轨道变位的方式或对值“0”和值“1”的定义方法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8。图8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框图。本记录再生装置包括光学头402、作为信号检测单元A的第1信号检测部404、作为模式检测单元A的第1模式检测部406、作为头部移动单元的头部移动部408、作为代码检测单元的代码检测部425、作为跟踪极性切换单元的跟踪极性切换部414和作为跟踪控制单元的跟踪控制部416。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记录再生装置是指至少进行向信息记录媒体中的记录层的岸轨和槽轨的任何之一记录信息和再生上述任何之一的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的其中之一的装置。
光学头402,通过将光照射在光盘401上,并对光盘401的反射光进行受光,向光盘进行信息记录或再生所记录信息。
代码检测部425,是当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时,对取得包含在上述代码中的信息进行控制的装置,该代码检测部425,在功能上包含有作为信号检测单元B的第2信号检测部410和作为模式检测单元B的第2模式检测部412。第2信号检测部410,被输入来自被施以跟踪伺服的光学头402的差动信号403,由该差动信号403的极性变化来生成二进制信号411。第2模式检测部412,从由第2信号检测部410输入的二进制信号411中辨别出代码,输出与该代码相应的信号413。
跟踪极性切换部414,被输入来自第2模式检测部412的信号413,并按照该信号413输出表示是否切换跟踪极性的信号415。
此处,对作为光盘401,采用了在岸轨上进行记录的类型的光盘107的情况进行说明。光学头402,在头部移动部408的作用下沿盘的径向被移动至指定的区域上,接着由跟踪控制部416对光盘401的槽轨施以跟踪伺服。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为初始设定,是光盘被安装时,首先对槽轨施以跟踪伺服,但也可以是首先对岸轨上施以跟踪伺服。
跟踪控制部416,通过监视来自光学头402的信号418来进行跟踪伺服。该信号418,是在其受光区域被平行轨道方向的线2分割的光检测器对光盘401的槽轨的反射光进行受光时,从各受光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动信号中的低频成分。
此外,光学头402还向第1信号检测部404输出基于数据记录区域109的槽轨的反射光而得到的差动信号403。该差动信号403,是在其受光区域被平行轨道方向的线2分割的光检测器对数据记录区域109的槽轨的反射光进行受光时,分别从各受光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信号。
此处,在光学头402再生数据记录区域109的岸轨时,第1信号检测部404检测出的波形为图9中以符号6002所示的波形。然后,若对邻接于上述岸轨的槽轨施以跟踪,当来自邻接的另一侧岸轨的串扰影响较小时,第1信号检测部404则检测出图9中用符号6001所示的波形。然后,第1信号检测部404,根据从检测出与模式B相同的频率成分后,到再次检测出与模式B相同的频率成分的时间的差异,来识别值“0”和值“1”,并基于此而生成表示摆动模式的二进制信号405,将其输出到第1模式检测部406。
第1模式检测部406从二进制信号405中抽出地址成分,作为信号407向头部移动部408输出。头部移动部408,根据信号407和现在的地址导出光学头402的移动量,使光学头402移动至控制数据区域108。
在该控制数据区域108中,光学头402将基于光盘107的槽轨的反射光而得到的差动信号403向第2信号检测部410输出。该差动信号403是指,在其受光区域被平行轨道方向的线2分割(two halved parts)的光检测器对控制数据区域108中的槽轨的反射光进行受光时,从各受光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信号。
此处,当光学头402再生控制数据区域108的岸轨时,第2信号检测部410检测出图9中符号6004所示的波形。而且,若对邻接于上述岸轨的槽轨施以跟踪,当来自邻接的另一侧岸轨的串扰影响较小时,第2信号检测部410则检测出图9中用符号6003所示的波形。然后,第2信号检测部410,通过检测差动信号403的极性变化来识别值“0”和值“1”,并基于此而生成二进制信号411,将其输出到第2模式检测部412。
第2模式检测部412从二进制信号411中检测出表示跟踪极性的代码,并向跟踪极性切换部414输出跟踪极性为岸的信号413。
然后,跟踪极性切换部414,比较信号413和现在的跟踪极性。在本说明中,由于光学头402首先在槽轨上进行跟踪伺服,因此跟踪极性切换部414向跟踪控制部416输出将跟踪极性切换到岸一侧的信号415。由此,跟踪控制部416将跟踪极性从槽切换到岸,通过监视信号418对岸轨施以跟踪伺服。
另外,本实施例中,是在数据记录区域109中检测出1次地址信息后移动至控制数据区域108,但并非局限于此,例如,亦可一边反复检测地址信息一边逐渐移动到控制数据区域108,或者在光盘安装后直接移动到控制数据区域108。
此外,亦可在切换跟踪极性后,再次再生代码,确认现在的跟踪极性正确与否。
此外,本实施例中,设有表示是对控制数据区域中的槽轨和岸轨的哪一轨道上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但亦可取而代之或与此同时还将上述代码设在构成数据记录区域的轨道中。若代码被设在构成数据记录区域的轨道中,则与代码被设于控制数据区域的结构相比,由于代码可以设在更广的范围中,因而可使代码的检测概率增大,从而使再生更为方便。
此外,本实施例中,是对仅有1层记录层的光盘进行了说明,但亦可为具有多层记录层的光盘,此时最好是在每层记录层中设置上述代码。
此外,还有在控制数据区域中记录有记录脉冲的强度及位置等记录条件的情况,而表示是对槽轨和岸轨的哪一轨道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最好是设在相对再生方向较上述记录条件的记录区域为前方的位置上。通过这样做,在只想进行再生时可以迅速地识别跟踪的极性,从而可缩短开始再生所要的时间。
此外,本实施例中虽对可记录型的光盘(recordable optical disk)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局限于此,例如亦可为可擦写的光盘(rewritable optical disk)。
此外,本实施例中,是第1信号检测部404,根据检测出与模式B相同的频率成分后,到再次检测出与模式B相同的频率成分的时间的不同,来识别值“0”和值“1”,但并非局限于此。例如,当来自邻接岸轨的串扰影响较大,在指定的时间内、或指定的区域内或在指定的重试处理中,难以进行二进制信号、地址信息、同步模式等的检测时,可取代使用差动信号,仅将来自其受光区域被平行轨道方向的线2分割的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中的、靠近本来应该再生的岸轨的受光区域的输出信号作为信号403而进行输出亦可。
此外,在指定的时间内、或指定的区域内或在指定的重试处理中,除代码的检测外,二进制信号、地址信息、同步模式等的检测也难以进行时,亦可从代码检测单元向跟踪极性切换部414输出指示跟踪极性切换的信号。另外,在检测代码的实施例以外的情况下,光盘中亦可不设明确表示跟踪极性的代码。
此外,作为检测差动信号本身的变动的结构,例如当其变动超出指定的范围时,向跟踪极性切换部414中输入指示切换跟踪极性的信号亦可。另外,此时由于不需要检测代码,所以光盘中亦可不设明确表示跟踪极性的代码。
此外,本实施例中,是第2信号检测部410通过检测差动信号403的极性变化来识别值“0”和值“1”,但当来自邻接岸轨的串扰影响较大,在指定的时间内、或指定的再生范围内或在指定的重试处理中,难以进行二进制信号、地址信息、同步模式等的检测时,可取代使用差动信号,仅将来自其受光区域被平行轨道方向的线2分割的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中的、靠近本来应该再生的岸轨的受光区域的输出信号作为信号403而进行输出亦可。
此外,当在指定的时间内、或指定的再生范围内或在指定的重试处理中,二进制信号、地址信息、同步模式等的检测难以进行时,代码检测部425向跟踪极性切换部414输出指示切换跟踪极性的信号亦可。另外,此时由于不需要检测代码,所以光盘中亦可不设明确表示跟踪极性的代码。
此外,检测差动信号本身的变动,例如,当其变动超出指定的范围时,代码检测部425向跟踪极性切换部414输出指示切换跟踪极性的信号亦可。另外,此时由于不需要检测代码,所以光盘中亦可不设明确表示跟踪极性的代码。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是对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包括代码检测部425和跟踪极性切换部41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集成电路430功能性地包含作为代码检测单元的代码检测部431和作为跟踪极性切换单元的跟踪极性切换部432。此外,也可以是计算机程序功能性地包含代码检测部431和跟踪极性切换部432。
下面参照图11。图1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一实施例的光盘701。该光盘701,从内侧起按顺序包括有BCA区域(burst cutting area)705、控制数据区域702和数据记录区域704。控制数据区域702是预先记录管理信息等的区域,数据记录区域704是用户记录数据的区域。此外,BCA区域705是用于记录就控制数据区域702中所记录的内容为相同的光盘,将其更为详细地进行分类的信息的区域。对该BCA区域705的信息记录,是通过盘的制造后在工厂中进行条形码状的记录来进行的。该记录,例如可以用与在数据记录区域704中记录信息相同的原理来进行,或者也可以利用膜的特性变化来进行。此外,亦可通过用修整(trimming)来部分地去膜而进行。
该光盘701中,表示是对槽轨和岸轨的哪一轨道上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被设在BCA区域705中。例如,该光盘701是在岸轨703上记录信息的类型的光盘。
图12表示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的一实施例。该记录再生装置可以再生光盘701中所记录的信息。由于该记录再生装置,与图8所示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大致相同,因而此处仅对与其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代码检测部425,除第2信号检测部410和第2模式检测部412外,还在功能性上包含有作为信号检测单元C的第3信号检测部420和作为模式检测单元C的第3模式检测部422。第3信号检测部420,被输入有来自被施以聚焦伺服的光学头402的和信号419,基于该和信号419生成二进制信号421。该和信号419是在其受光区域被平行轨道方向的线2分割的光检测器对来自光盘701的BCA区域705的反射光进行受光时,将各受光区域的输出信号求和后的信号。由于在BCA区域705中,信息是以条形码形式记录,所以在第3信号检测部420中,二进制信号421基于该条形码的间隔等而予以生成。
上述第3模式检测部422,从由第3信号检测部420输入的二进制信号421中辨别出代码,并输出与该代码相应的信号423。
跟踪极性切换部414,被输入来自第3模式检测部422的信号423,并按照该信号423输出表示是否切换跟踪极性的信号415。
此处,对在该记录再生装置中安装了在岸轨上记录信息的类型的光盘701时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光盘701被安装后,光学头402在头部移动部408的作用下移动至BCA区域705。在该状态下,由省略图示的聚焦控制部进行聚焦伺服。此时,光学头402对BCA区域705的反射光进行受光,并根据此反射光向第3信号检测部420输出和信号419。第3信号检测部420,读取根据膜的有无或膜的特性差异而构成的条形码形式的记录,生成二进制信号421。该二进制信号421是通过多个周期的组合而表示为值“0”和值“1”的信号,例如图11所示,以间隔Ta、Tb、Tc的组合来表示值“0”。
二进制信号421被输入到第3模式检测部422中。第3模式检测部422根据二进制信号421而推断出代码,向跟踪极性切换部414输出跟踪极性为岸的信号423。然后,跟踪极性切换部414向跟踪控制部416输出将跟踪极性切换至岸一侧的信号415。由此,跟踪控制部416将跟踪极性从槽切换到岸,并通过监视信号418对岸轨施以跟踪伺服。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对代码被设在控制数据区域或BCA区域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局限于此。即,代码也可设在任一区域或设在所有的区域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存在槽轨记录型和岸轨记录型的两类盘时,由于在各类型的盘中设有明确表示再生轨道的极性的代码,因此,通过再生该代码,若现在的跟踪极性和再生轨道的极性不一致,则可使跟踪极性反转过来。从而,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由于根据指定的极性进行跟踪伺服,再生明确表示再生轨道的极性的代码,因此,若现在的跟踪极性和再生轨道的极性不一致,则可使跟踪极性反转过来。从而,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由于在按照指定的极性进行跟踪伺服时,在指定的时间内、或指定的区域内或在指定的重试处理中,二进制信号、地址信息、同步模式等的检测难以进行时可使跟踪极性反转过来,因而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实施例的概要)
下面说明实施例的概要。
(1)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上述代码被设于上述控制数据区域。
(2)此外,上述代码亦可设于上述数据记录区域。
(3)在包括记录有用于对信息记录媒体进行分类的数据的BCA区域时,上述代码亦可设于上述BCA区域。
(4)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记录层设有多层时,上述代码分别被设于各记录层。这样,由于再生任一记录层中所记录的信息时都可以生成代码,因而即使在具有多层记录层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再生时,也可以防止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增加。
(5)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代码在表示记录条件的代码之前被设在施以跟踪伺服的位置。
(6)本实施例中,光盘为可记录型光盘。
(7)本实施例中,上述记录层通过旋转涂敷法而予以形成,信息被记录在上述岸轨中。根据该信息记录媒体,既可以缩短记录层的形成时间,又可以抑制材料费的增加并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8)本实施例中,上述跟踪极性切换单元,在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的情况下,当在指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区域内或以指定的重试次数,因地址信息无法读取、上述代码无法读取、同步模式无法检测和从上述跟踪伺服产生的差动信号得到的二进制信号无法检测的其中任一情况而无法取得上述代码时,进行跟踪极性的切换。由此,可以可靠地对信息被记录的轨道施以跟踪伺服。
(9)本实施例的记录再生装置,至少进行向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岸轨和槽轨的任何之一记录信息和再生上述任何之一的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的其中之一,包括光学头、进行对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岸轨或槽轨施以跟踪伺服的控制的跟踪控制单元和集成电路。
(10)在跟踪伺服按照指定的极性被施加的情况下,因地址信息无法读取、上述代码无法读取、同步模式无法检测、从上述跟踪伺服产生的差动信号中得到的二进制信号无法检测和上述跟踪伺服产生的差动信号超出指定的范围的任一情况而无法取得上述代码时,进行跟踪极性的切换亦可。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由于在实现快速的光盘启动时很有实用价值,因而可用于信息记录媒体、集成电路、记录再生装置、计算机程序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laims (2)

1.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在槽轨和岸轨的其中之一中记录有信息,且被记录上述信息的轨道具有摆动,
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信息的数据区域,和位于上述数据区域的内周侧,具有关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管理信息的BCA区域,
使得在上述槽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在上述岸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中,开始上述轨道的摆动的方向形成为反向,
通过进行条形码状标记的记录,在上述BCA区域中设置表示是对上述槽轨和上述岸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
2.一种信息记录再生方法,对具有岸轨和槽轨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对岸轨和槽轨的任一个的信息的记录和/或上述任一个轨道中记录的信息的再生,
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信息的数据区域,和位于上述数据区域的内周侧的BCA区域,上述BCA区域中设置有表示是对上述槽轨和上述岸轨的哪一方施以跟踪伺服的代码,
上述信息记录再生方法包括:
再生上述代码的步骤;和
对在槽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在岸轨中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媒体中,开始轨道的摆动的方向形成为反向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进行记录再生的步骤。
CN2008101859568A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结构的设定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Active CN101527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05252 2004-07-12
JP2004-205252 2004-07-12
JP2004205252 2004-07-1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83249A Division CN100458934C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7144A true CN101527144A (zh) 2009-09-09
CN101527144B CN101527144B (zh) 2012-10-03

Family

ID=3578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59553A Active CN101572100B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N200810185954.9A Active CN101430890B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N2008101859568A Active CN101527144B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结构的设定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NB2005800083249A Active CN100458934C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N2008101859534A Active CN101441875B (zh) 2004-07-12 2005-07-06 多层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59553A Active CN101572100B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N200810185954.9A Active CN101430890B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83249A Active CN100458934C (zh) 2004-07-12 2005-07-06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N2008101859534A Active CN101441875B (zh) 2004-07-12 2005-07-06 多层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5) US7965592B2 (zh)
EP (6) EP2224440B1 (zh)
JP (5) JP4221028B2 (zh)
KR (5) KR101076539B1 (zh)
CN (5) CN101572100B (zh)
CA (1) CA2560452C (zh)
DE (1) DE602005024811D1 (zh)
MY (2) MY139880A (zh)
TW (2) TW200617912A (zh)
WO (1) WO2006006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100B (zh) 2004-07-12 2011-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JP2007323775A (ja) * 2006-06-02 2007-12-13 Toshiba Corp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
RU2450371C2 (ru) 2006-12-26 2012-05-1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Оптический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носителя запис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сигнала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WO2009050994A1 (ja) 2007-10-19 2009-04-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WO2009154000A1 (ja) * 2008-06-19 2011-11-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13033563A (ja) * 2011-08-01 2013-02-14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2547A (ja) * 1997-05-09 1998-11-24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ランド/グルーブ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US6538963B1 (en) * 1996-06-04 2003-03-25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k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thereof
JP2004030860A (ja) * 2002-04-30 2004-01-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ディスク及び記録情報再生装置並びに記録情報再生方法
WO2004055790A1 (ja) * 2002-12-17 2004-07-01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4744B2 (ja) * 1994-04-20 2002-05-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US7304937B1 (en) * 1998-06-16 2007-12-04 Thomson Licensing Identification of program information on a recording medium
JP3703349B2 (ja) 1999-12-06 2005-10-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KR20010112268A (ko) * 1999-12-15 2001-12-20 요트.게.아. 롤페즈 광 기록매체와 주사장치
AU4692601A (en) 2000-04-17 2001-10-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for recording
JP4520675B2 (ja) 2000-08-31 2010-08-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2003109246A (ja) 2000-09-29 2003-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とその作製方法
TW577068B (en) * 2000-10-10 2004-02-21 Hitachi Ltd Optical disk
CN1502103A (zh) * 2000-11-07 2004-06-02 ���µ�����ҵ��ʽ���� 记录介质、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2230828A (ja) * 2001-01-31 2002-08-1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媒体
KR100727916B1 (ko) * 2001-05-02 2007-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JP4068330B2 (ja) 2001-10-16 2008-03-2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67901B2 (ja) 2001-11-21 2009-05-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MXPA03005877A (es) * 2002-07-04 2006-04-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edio de grabacion de datos opticos y metodo de fabricacion del mismo.
JP4228727B2 (ja) * 2003-03-04 2009-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5216379A (ja) * 2004-01-29 2005-08-11 Toshiba Corp 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再生方法、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KR20050088015A (ko) * 2004-02-28 2005-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의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KR101030151B1 (ko) 2004-05-11 2011-04-18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워블 정보 기록 방법, 정보 기록 매체, 및 정보 기록매체의 기록 재생 방법 및 기록 재생 장치
CN101572100B (zh) 2004-07-12 2011-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8963B1 (en) * 1996-06-04 2003-03-25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k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thereof
JPH10312547A (ja) * 1997-05-09 1998-11-24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ランド/グルーブ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JP2004030860A (ja) * 2002-04-30 2004-01-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ディスク及び記録情報再生装置並びに記録情報再生方法
WO2004055790A1 (ja) * 2002-12-17 2004-07-01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28306A (ko) 2007-03-12
EP2224442A1 (en) 2010-09-01
US20080225683A1 (en) 2008-09-18
KR20100083199A (ko) 2010-07-21
KR101083131B1 (ko) 2011-11-11
CA2560452A1 (en) 2006-01-19
JP2008276936A (ja) 2008-11-13
EP1768115A1 (en) 2007-03-28
CN101572100B (zh) 2011-04-13
CN100458934C (zh) 2009-02-04
JP5037648B2 (ja) 2012-10-03
CN101527144B (zh) 2012-10-03
TW200842858A (en) 2008-11-01
US20080225686A1 (en) 2008-09-18
KR100909301B1 (ko) 2009-07-24
EP2224443B1 (en) 2011-11-02
JP2009016038A (ja) 2009-01-22
MY147555A (en) 2012-12-31
JP4242923B2 (ja) 2009-03-25
CA2560452C (en) 2012-08-21
JPWO2006006458A1 (ja) 2008-04-24
CN101441875A (zh) 2009-05-27
KR20100082808A (ko) 2010-07-19
EP2224440B1 (en) 2011-12-07
EP2224441A1 (en) 2010-09-01
CN101430890B (zh) 2014-05-21
TWI374441B (zh) 2012-10-11
KR100996096B1 (ko) 2010-11-22
EP1768115B1 (en) 2010-11-17
WO2006006458A1 (ja) 2006-01-19
KR20080107485A (ko) 2008-12-10
CN101441875B (zh) 2011-07-27
DE602005024811D1 (de) 2010-12-30
EP2224441B1 (en) 2011-11-02
US20080225685A1 (en) 2008-09-18
CN101572100A (zh) 2009-11-04
US7965593B2 (en) 2011-06-21
TW200617912A (en) 2006-06-01
EP1768115A4 (en) 2009-04-01
JP2010186556A (ja) 2010-08-26
KR101076539B1 (ko) 2011-10-24
JP4221052B2 (ja) 2009-02-12
CN101430890A (zh) 2009-05-13
US7965591B2 (en) 2011-06-21
MY139880A (en) 2009-11-30
US20080225684A1 (en) 2008-09-18
EP2224442B1 (en) 2011-11-02
KR20080113115A (ko) 2008-12-26
EP2230665B1 (en) 2011-11-02
EP2224440A1 (en) 2010-09-01
EP2224443A1 (en) 2010-09-01
US20070211586A1 (en) 2007-09-13
US8045445B2 (en) 2011-10-25
KR100909300B1 (ko) 2009-07-24
TWI374439B (zh) 2012-10-11
EP2230665A1 (en) 2010-09-22
JP4221028B2 (ja) 2009-02-12
JP2009070556A (ja) 2009-04-02
CN1934627A (zh) 2007-03-21
US7965592B2 (en) 2011-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100B (zh) 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JP2002133714A (ja)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及び記録装置
CN100403424C (zh) 对记录载体进行记录的方法及设备
CN101377932B (zh) 光盘的焦点位置调整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光盘装置
CN101568960A (zh) 光盘装置以及光盘种类判定方法
CN101154397A (zh) 具有记录叠层类型指示符的多层光盘
KR20120030363A (ko) 재생 전용형 광 기록 매체
JP2002245623A (ja) 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及び記録方法並びに再生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2279648A (ja)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原盤製造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01359488A (zh) 光信息再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