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4397A -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4397A
CN101524397A CN200910097489A CN200910097489A CN101524397A CN 101524397 A CN101524397 A CN 101524397A CN 200910097489 A CN200910097489 A CN 200910097489A CN 200910097489 A CN200910097489 A CN 200910097489A CN 101524397 A CN101524397 A CN 101524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coflavone
cough
acute
preparation
ch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7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4397B (zh
Inventor
谢强敏
朱一亮
董新威
杜晓刚
吴希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09100974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24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4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4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4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43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甘草黄酮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所涉及的急、慢性咳嗽包括急性和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症状。从甘草分离的甘草黄酮经药理试验,证实了甘草黄酮具有很强的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与麻醉性镇咳药可待因相近;这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甘草黄酮是通过非麻醉性中枢作用起镇咳作用的。甘草黄酮来源于天然植物,也可制成保健食品。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缺乏非麻醉性的强效镇咳药的问题,提供了非麻醉性的强效镇咳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和用途,涉及甘草黄酮的药物制剂和用途,具体涉及甘草黄酮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甘草药用历史悠久,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医学认为其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有“十方九草”之说。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Linn.)多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记载其原植物有3种,即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e Bat和光果甘草G.glabraL.。随着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以及科研设备的发展,人们对甘草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甘草中主要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生物碱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以前研究较深入,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其中黄酮类成分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从甘草中分离出150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双氢黄酮类、双氢查尔酮类等(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593-597)。甘草黄酮已经研究证明有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HIV作用、抗溃疡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和保肝作用等,但甘草黄酮是否能有镇咳作用报道甚少,尤其是镇咳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镇咳作用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以及单独以甘草黄酮制备制剂作为镇咳药品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工业与民用污染源不断增加,加之环境治理不力等因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引起的死亡率也逐年上升。不过,这也给生产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应用镇咳药是对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镇咳药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原发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在中国药品市场中,2004年镇咳药是除感冒药以外的第二大非处方(OTC)药品,销售额约占药品零售总额的5%,每年的市场份额约为30亿元。但目前临床应用镇咳药主要为处方药,占70%,以西药为主,强效的镇咳药主要是麻醉性的中枢镇咳药(麻醉管理药品)。因此,从中药中寻找和提取非麻醉性的强效镇咳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甘草黄酮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急、慢性咳嗽包括急性和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症状,用于咳嗽症状的改善。
本发明的甘草黄酮是药物活性成分,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单独或加入常规的赋形剂、调味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药物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剂等。规格为按每粒(片)含甘草黄酮300mg。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甘草黄酮在制备改善急、慢性咳嗽症状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甘草黄酮来源于天然植物,因此,可以将甘草黄酮制成保健食品,用于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症状。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从甘草分离的甘草黄酮,经药理试验证明了甘草黄酮具有很强的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与麻醉性镇咳药可待因相近;这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甘草黄酮是通过非麻醉性中枢作用起镇咳作用的。解决了目前缺乏非麻醉性的强效镇咳药的问题,提供了非麻醉性的强效镇咳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甘草黄酮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量效关系。
图2是甘草黄酮抑制辣椒素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量效关系。
图3是甘草黄酮抑制辣椒素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时效关系。
图4是纳洛酮、麦角新碱和格列苯脲对甘草黄酮和可待因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作用的影响。
图5是甘草黄酮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诱导咳嗽的抑制作用。
图6是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药效学试验
我们首先模拟临床咳嗽症状建立了2种豚鼠咳嗽动物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后发现本发明的甘草黄酮制备的药物,以30mg/kg、100mg/kg、300mg/kg的剂量能抑制枸橼酸或辣椒素诱导的豚鼠咳嗽反射,预先给麦角酰胺(Methysergide,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3mg/kg(ip)能阻断甘草黄酮对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预先给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阻滞剂)20mg/kg(ip)轻微减弱甘草黄酮对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纳洛酮(Naloxone,阿片受体阻断药)0.3mg/kg(ip)不能阻断甘草黄酮对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而纳洛酮能阻断甘草黄酮对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甘草黄酮10、30和100mg/kg给药后呈剂量依赖抑制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咳嗽反射,平均阈值电压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15%、57%(P<0.01)和154%(P<0.001)。这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甘草黄酮、甘草黄酮活性成分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苷芹糖是通过非麻醉性中枢作用起镇咳作用的。甘草黄酮、甘草黄酮活性成分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苷芹糖作为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要可以用于临床治疗或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症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甘草黄酮制剂对豚鼠枸橼酸或辣椒素诱导的豚鼠咳嗽反射的作用及机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ZMU:DHP-1豚鼠,300-400g,雌雄不拘,购于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220010014。所有的操作和实验流程均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动物在实验前均自由进食和进水。
1.2主要试剂和设备甘草黄酮(简称LF)由本实验室提取,经HPLC测定主要成分为甘草黄酮,含总黄酮50%以上,以甘草苷和甘草苷芹糖为主要成分,不含甘草酸;枸橼酸,上海化学试剂厂,批号:20000121。辣椒素(Capsaicin),批号:123H78341、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 Dihydrate),批号:446754/1、麦角酰胺(Methysergide maleate salt),批号:073k1279和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批号:123k1062,均购于Sigma Chemical Co.(St.LouisMissouri,USA)。磷酸可待因,青海制药厂,批号:220103。仪器:体积描记器、差压换能器、计算机(Pentium III,128M/30G)、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MedLab V5.0.0,南京美易公司),PARI MASTER压缩吸入机(PARI,MASTER;Germany)。
1.3方法
1.3.1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试验(量效关系实验)豚鼠63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动物数10~13只。除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用蒸馏水(ig)外,其余各组分别甘草黄酮30、100、300mg/kg(ig),可待因(阳性对照药)10mg/kg(ig),给药后1h,分别将豚鼠置于20×10×10cm体积描记盒中,用压力换能器将容器内的压力变化信号传入微机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描记呼吸波和咳嗽波。豚鼠放入体积描记盒稳定1min后,用雾化器气雾15%枸橼酸钠溶液(空白组用生理盐水代替)30sec。计数自气雾结束后10min内咳嗽次数。每次咳嗽均以听到豚鼠咳嗽声音,看到咳嗽动作,和微机Medlab上见到明显呼吸波变化综合分析。
1.3.2对辣椒素所致豚鼠咳嗽的影响
1.3.2.1量效关系实验豚鼠81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动物数12~18只。除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用蒸馏水(ig)外,其余各组分别甘草黄酮30、100、300mg/kg(ig),可待因(阳性对照药)10mg/kg,给药后1h,分别将豚鼠置于20×10×10cm体积描记盒中。稳定1min后,用雾化器气雾0.015%辣椒素溶液(空白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连续气雾10min。计数自气雾开始到结束的咳嗽次数。每次咳嗽均以听到豚鼠咳嗽声音,看到咳嗽动作,和微机Medlab上见到明显呼吸波变化综合分析。
1.3.2.2时效关系实验豚鼠69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动物数9~14只。除模型对照组用蒸馏水(ig)外,各用药组甘草黄酮100mg/kg(ig),分别给药后1h,4h,6h,8h,12h,将豚鼠置于20×10×10cm体积描记盒中。稳定1min后,用雾化器气雾0.015%辣椒素溶液(空白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连续气雾10min。计数自气雾开始到结束的咳嗽次数。每次咳嗽均以听到豚鼠咳嗽声音,看到咳嗽动作,和微机Medlab上见到明显呼吸波变化综合分析。
1.3.3甘草黄酮镇咳机制分析豚鼠13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动物数10~2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甘草黄酮组、纳洛酮+甘草黄酮组(N+LF组)、麦角新碱+甘草黄酮组(M+LF组)、格列苯脲+甘草黄酮组(G+LF组)、可待因(Cod)组、纳洛酮+Cod组(N+Cod组)和麦角新碱+Cod组(M+Cod组)。甘草黄酮组,N+LF组,M+LF组,G+LF组,LF100mg/kg(ig)前30min(G+LF组除外,为5min)分别以生理盐水、纳洛酮0.3mg/kg、麦角新碱3mg/kg或格列苯脲20mg/kg(ip)。Cod组、N+Cod组和M+Cod组,Cod 10mg/kg(ig)前30min分别以生理盐水、纳洛酮0.3mg/kg和麦角新碱3mg/kg(ip),模型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灌胃给药后1h气雾枸橼酸引咳。分别将豚鼠置于20×10×10cm体积描记盒中。稳定1min后,用雾化器气雾15%枸橼酸溶液30sec。计数自气雾结束后10min内咳嗽次数。每次咳嗽均以听到豚鼠咳嗽声音,看到咳嗽动作,和微机Medlab上见到明显呼吸波变化综合分析。
1.4结果
1.4.1对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的影响(量效关系)空白组豚鼠给蒸馏水(ig)1h后用生理盐水气雾30sec,气雾结束后观察10min内未见有咳嗽反射;模型组气雾15%枸橼酸溶液30sec,计数自气雾结束后10min内平均咳嗽次数达28次。甘草黄酮30、100和300mg/kg(ig)呈剂量依赖抑制枸橼酸引起的咳嗽反射,甘草黄酮100和300mg/kg与可待因10mg/kg(ig)比较镇咳作用强度相当,参见表1和图1。
表1.甘草黄酮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量效关系.
甘草黄酮和可待因于引咳前60min(ig).统计学:Student’s t-test或Mann-Whitney Rank SumTest;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01;与空白组比较###P<0.001。
1.3.4对辣椒素所致豚鼠咳嗽的影响(量效关系)空白组豚鼠气雾生理盐水10min,未见豚鼠有咳嗽反射;模型组气雾辣椒素10min,平均咳嗽次数达22次。甘草黄酮30、100和300mg/kg(ig)呈剂量依赖抑制辣椒素引起的咳嗽反射,甘草黄酮300mg/kg与可待因10mg/kg(ig)比较镇咳作用强度相当,参见表2和图2。甘草黄酮和可待因于引咳前60min(ig).统计学:mean±SD,Student’s t-test或Mann-Whitney Rank Sum Test;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01;与空白组比较###P<0.001。
表2.甘草黄酮抑制辣椒素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量效关系
Figure A20091009748900072
1.3.5甘草黄酮镇咳作用的持续时间(时效关系)甘草黄酮100mg/kg(ig)后1h、4h和6h三个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其中(ig)后1h镇咳作用最强,与模型组相比P<0.01,参见表3和图3。统计学:mean±SD,Student’s t-test或Mann-Whitney Rank Sum Test法检验.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3.甘草黄酮抑制辣椒素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时效关系
Figure A20091009748900082
1.3.6麦角新碱、纳洛酮和格列苯脲对甘草黄酮和可待因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作用的影响麦角新碱3mg/kg于甘草黄酮100mg/kg(ig)前30min(ip)与单独甘草黄酮比较,明显减少甘草黄酮的抑制率,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01),提示麦角新碱可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格列苯脲20mg/kg于甘草黄酮100mg/kg(ig)前5min(ip)轻微减弱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见图4);而纳洛酮0.3mg/kg于甘草黄酮100mg/kg(ig)前30min(ip)则不能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与之相反,纳洛酮0.3mg/kg于可待因10mg/kg(ig)前30min(ip)明显阻断可待因的镇咳作用,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01),麦角新碱3mg/kg于可待因10mg/kg(ig)前30min(ip)也能减少可待因的抑制率(P<0.05),参见表4和图4。纳洛酮(0.3mg/kg)或麦角新碱(3mg/kg)于甘草黄酮和可待因给药前30min腹腔注射,格列苯脲于甘草黄酮给药前5min腹腔注射。甘草黄酮和可待因于引咳前60min(ig)。统计方法:mean±SD,Student-Newman-Keuls;*P<0.05vs模型组,***P<0.001vs模型组;####P<0.001vs LF组;P<0.05,▲▲▲P<0.001vs Cod组.表中药名缩写:LF(甘草黄酮)、N(纳洛酮)、M(麦角新碱)、G(格列苯脲)、Cod(可待因)。
表4  纳洛酮、麦角新碱和格列苯脲对甘草黄酮和可待因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反射作用的影响.
Figure A20091009748900091
1.5讨论与小结
在本阶段的研究中,我们证明了甘草黄酮呈剂量依赖抑制枸橼酸和辣椒素诱导豚鼠的咳嗽反射。甘草黄酮100mg/kg(ig)镇咳作用持续时间为6h以上。初步的作用机制分析研究证明,麦角新碱可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和部分阻断可待因的镇咳作用,提示甘草黄酮和可待因的镇咳作用可能与5-羟色胺(5-HT)途径有关。Kamei et al(1987)证明脑内的5-HT水平下降可减弱中枢性镇咳药的作用强度,但对外周性镇咳无影响[1]。Kamei et al(1988)用5,7-脱羟色胺(5,7-dihydroxytryptamine)处理新生大鼠使脑内5-HT水平下降19%,结果导致可待因对咳嗽的抑制作用超敏[2]。此外,在5,7-脱羟色胺处理过的大鼠,可观察到可待因的镇咳作用明显增强,但可被麦角新碱部分阻断。因此,可待因镇咳作用的明显增强可能是由于5-HT受体敏感性的改变。这些研究提示5-HT受体在中枢性镇咳药活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与周围性镇咳药关系不大。
格列本脲是一个ATP-敏感K+通道阻断剂,有实验证明它能阻断莫吉司坦(moguisteine,一个周围性的非麻醉性镇咳药)的镇咳作用[3,4],不能阻断可待因和右美沙酚(dextromethorphan),提示莫吉司坦不是一个中枢性的镇咳药,它的作用途径与ATP-敏感K+通道有关。据此,Kamei等人认为周围性的非麻醉性镇咳药作用机制与ATP-敏感K+通道有关。在本实验中,我们试用格列本脲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结果显示ATP-敏感K+通道阻断后,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稍有减弱,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见图4)。格列苯脲未能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不是意味着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与ATP-敏感K+通道无关。与通过5-HT受体相比,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通过ATP-敏感K+通道发生镇咳作用更强,本实验格列苯脲未能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可能与所用的剂量有关。因为Kamei等人的实验表明格列苯脲能阻断甘草黄酮对辣椒素诱导豚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结果未公开),而本试验采用的为枸橼酸诱导的豚鼠咳嗽反射模型。
为了进一步了解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的机制,我们试用纳洛酮(一个阿片受体阻断剂)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结果显示,阿片受体阻断后不影响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强度,但可阻断可待因的镇咳作用,这些结果提示,甘草黄酮不是通过阿片受体发生镇咳作用,是一个非麻醉性的镇咳药。
综上结果表明,甘草黄酮可能是一个作用较强的中枢性镇咳药,其作用机制涉及5-HT途径,但也不能排除其周围性镇咳作用机制。
二)甘草黄酮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诱导咳嗽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动物:猫,体重3.0±1.0kg,雌雄不拘。购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20040516。
1.1.2主要试剂
(1)甘草黄酮(简称LF)由本实验室提取,经HPLC测定主要成分为甘草黄酮,含总黄酮50%以上,以甘草苷和甘草苷芹糖为主要成分,不含甘草酸。用生理盐水配制成为浓度分别为100mg/ml,30mg/ml,10mg/ml的溶液备用;
(2)磷酸可待因片:磷酸可待因,青海制药厂,批号:220103。用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浓度为5mg/ml混悬液备用;
(3)戊巴比妥钠:批号:F20030816,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进口分装),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3.5%的溶液备用。
1.1.3主要仪器
(1)MedLab-U/4C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南京美易科技有限公司;
(2)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FA1104型;
(3)电刺激器:Model:SEN-3301,分离器:Model:SS-202J,Nihon KohdenCorporation,Japan。
2.方法
2.1分组(1)空白组:生理盐水1ml/kg灌胃给药,n=10;(2)阳性对照组:磷酸可待因5mg/kg灌胃给药,n=10;(3)高剂量组:甘草黄酮100mg/kg灌胃给药,n=10;(4)中剂量组:甘草黄酮30mg/kg灌胃给药,n=10;(5)低剂量组:甘草黄酮10mg/kg灌胃给药,n=10。
2.2方法
将猫用戊巴比妥钠35mg/kg腹腔注射麻醉,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毛发,沿颈中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甲状软骨,找出一侧迷走神经,沿迷走神经向头端找出结神经节,可见喉上神经内神经节分出。仔细分离喉上神经,安上保护电极,在放电极处滴数滴液体石蜡,以防干燥。分离气管,用Y型管行气管插管,一端连压力换能器连于MedLab-U/4C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咳嗽情况。调节电刺激器,参数为:Duration 0.5ms,maininterval 20ms,interval 10ms,delay 1ms,每次刺激输出电压由低到高递增,测出给药前刺激喉上神经引起咳嗽的电压阈值,测的连续3次刺激能引起猫咳嗽的电压值即为该猫的引咳电压阈值,然后按分组情况对猫灌胃给药,给药30min后开始刺激。每隔5min重新刺激一次,测定给药1小时后阈值的变化情况。
3、结果
从表1可见,各组动物在给药前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咳嗽的平均阈值电压为0.64~0.70之间,经统计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甘草黄酮10、30和100mg/kg给药后呈剂量依赖抑制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咳嗽反射,平均阈值电压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15%、57%(P<0.01)和154%(P<0.001)。阳性对照药可待因5mg/kg给药后显示很强的镇咳作用,平均阈值电压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了296%(P<0.001),分别与甘草黄酮三个剂量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作用明显强于甘草黄酮,见图5和表5。统计方法:mean±SD,t-test;**P<0.01vs对照组,***P<0.001vs对照组;LF:甘草黄酮。
表5  甘草黄酮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诱导咳嗽的影响(x±SD,n=10)
Figure A20091009748900111
Figure A20091009748900121
注:control group比较,***P<0.01,***P<0.001.
4.讨论与小结
之前我们已经证明了甘草黄酮呈剂量依赖抑制枸橼酸和辣椒素诱导豚鼠的咳嗽反射。甘草黄酮100mg/kg(ig)镇咳作用持续时间为6h以上。初步的作用机制分析研究证明,5-羟色胺(5-HT)受体阻断药麦角新碱可阻断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提示甘草黄酮的镇咳作用可能与5-羟色胺(5-HT)途径有关。Kamei et al(1987)证明脑内的5-HT水平下降可减弱中枢性镇咳药的作用强度,但对外周性镇咳无影响[4]。Kamei et al(1988)用5,7-脱羟色胺(5,7-dihydroxytryptamine)处理新生大鼠使脑内5-HT水平下降19%,结果导致可待因对咳嗽的抑制作用超敏[5]。在5,7-脱羟色胺处理过的大鼠,可观察到可待因的镇咳作用明显增强,但可被麦角新碱部分阻断。在电刺激引起的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反射实验中,5-HT前物5-hydroxytryptophan 5mg/kg(iv)不但抑制呼吸频率而且抑制电刺激引起的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反射[2],相反,麦角新碱3mg脊椎动脉内注射可增加电刺激引起的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反射和呼吸频率[3]。这些研究提示脑内5-HT水平的升高对咳嗽反射的中枢发生机制有抑制作用,5-HT受体在中枢性镇咳药活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本阶段的试验中,我们进一步证明了甘草黄酮能抑制电刺激引起的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反射,提示甘草黄酮的主要作用可能是提高脑内5-HT水平,从而发挥其中枢镇咳作用。
实施例2甘草黄酮制剂
1处方(甘草黄酮胶囊)
甘草黄酮             300g
淀粉                 32g
羟丙基纤维素(L-HPC)  6g
微粉硅胶             4.5g
硬脂酸镁             1.5g
淀粉浆(10%)         适量
                               
制成                1000粒
2处方依据及处方的筛选过程
2.1处方依据
根据药效学试验制订甘草黄酮胶囊,规格:甘草黄酮含量300mg/粒。
淀粉本方中为玉米淀粉,色泽好,吸湿性弱,产量大,价格低;为白色细微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很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吸湿而不潮解,遇水膨胀,为最为广泛的稀释剂和崩解剂,本方中主要用作稀释剂崩解剂。
羟丙基纤维素(L-HPC)本品为白色或白色或结晶性粉末,在水中不溶但可吸水溶胀,由于L-HPC粉末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故有较大的吸湿速度和吸水量,增加了膨胀性。本品用量,一般可为1%-5%左右,本方中用量为2%。
微粉硅胶,本品为轻质的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及酸,化学性质稳定,与绝大多数药物不发生反应,良好的流动性,对药物有较大的吸附力,亲水性能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本品用量一般仅为0.15%-3%,因为主药甘草黄酮流动性差,本方中用于改善颗粒的流动性,用量为1.5%。
硬脂酸镁为白色粉末,细腻轻松,有良好的附着性,颗粒混合后分布均匀而不易分离,仅少量即可显示出良好的润滑作用,一般用量为0.3%-1%,本方中用量为0.5%。
2.2处方的筛选过程:
设计以下三个处方(1000粒)规格:300mg/粒表6-1
Figure A20091009748900131
按照以上三个处方试制样品,并进行以上处方筛选试验。
(1)、进行溶出度试验
①、测定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二部甘草黄酮胶囊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C第二法)操作,以0.1mol/L醋酸盐缓冲液(取无水醋酸钠82g加水7500ml,用冰醋酸pH值至5.0,加水使成100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按时取溶液经0.8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在482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百分率。
②、溶出度测定结果
分别取供试品,按测定方法测定溶出度,取样时间5,10,15,20,25,30,45,60min,结果见表6-2。
6-2三个处方溶出度测定结果
Figure A20091009748900141
Figure A20091009748900151
根据上表对应的溶出度结果见表6-3。
表6-3  溶出度测定结果(n=6 X±S)
Figure A20091009748900152
结果表明:处方3在20分钟溶出度可达到86.8%,30分钟溶出度几乎达到最大。处方1、处方2在20分钟吸光度仅有60分钟的60%,30分钟时溶出度为85%。根据中国药典在30分钟时溶出度达到80%,它们都符合药典要求。
由此可见,处方3中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的用量仅为2%,溶出速率明显快于处方1、处方2,可见本方3中加入L-HPC之后,有助于胶囊的崩解而加快了主药甘草黄酮溶出。
(2)、休止角试验:
按处方1、2、3制成颗粒,经口径7cm的长颈漏斗流下,并呈圆锥形状,测其休止角,结果见表6-4。
表6-4
Figure A20091009748900153
可见处方2、3的休止角小于处方1,说明处方2、3的流动性好于处方1。
结论:微粉硅胶能显著改善颗粒的流动性能。
综上所述,处方3的溶出度、流动性好于处方1、2,所以选定处方3。
3生产工艺
3.1制备方法
制法:称取处方量的甘草黄酮、淀粉、和L-HPC混合,过60目的筛三次,混合均匀;加入10%的淀粉浆适量制软材,用16目制粒,60℃干燥,用16目整粒后,加入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用0号胶囊制成1000粒。
3.2工艺条件的筛选
按处方进行试制1000粒样品。
3.2.1堆密度试验
将试制的颗粒装入100ml量筒中,以一定的高度落下两次,(每次保持条件一致,松紧适宜,称其重量计算其堆密度,结果见表7-1。
表7-1  堆密度试验数据(n=3)
Figure A20091009748900161
因此,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颗粒平均堆密度是0.46g/ml,每粒装量要求为30mg,所以选择0号胶囊。
3.2.2吸湿性试验
考察环境湿度对胶囊填充过程中影响程度,为此测定了颗粒的吸湿性。
称取颗粒12份,每份约2g,精密称定,将其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放置7天,测其重量变化,结果见表7-2。
表7-2  吸湿性测定数据表(n=2)
Figure A20091009748900162
可见,相对湿度在40-90%条件下颗粒重量基本没有变化,吸湿性没有明显增加。因此,可确定该品种的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在一般的生产环境下可以生产。不会因为水分对药物性质及稳定性造成影响。
4工艺流程参见图6。
二、甘草黄酮缓释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
1制剂处方组成
1.1每1000片含下列物质(300mg/片)
甘草苷芹糖             300g
硬脂酸                 40g
HMPC                   200g
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80g
30%丙烯酸树脂IV号     适量
1.2包衣液处方
(Y-1-7000)            60g(类白色)
乙醇                  1000ml
2.制备工艺
2.1粘合剂的配制
精密称取丙烯酸树脂IV号适量,用95%乙醇配制成浓度为30%的溶液,备用。
2.2片芯的制备
取处方量主药甘草黄酮与辅料硬脂酸、HMPC、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混匀后过60目筛,加入30%丙烯酸树脂IV号适量,制成干湿适中的软材,24目筛制粒,50℃烘干30分钟,24目筛整粒,测定颗粒含量合格后,压片即得。
2.3包衣
2.3.1包衣的依据
甘草黄酮缓释片为薄膜衣片,同时考虑到美观等因素,本品制成薄膜衣片。
2.3.2包衣液的配制
称取(Y-1-7000)适量,缓缓加入70%的乙醇溶液中,配制成6%的包衣液,在磁力搅拌器上不停地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即得。
2.3.3取素片置包衣锅内,锅转速每分钟30~40转,锅内温度为40~50℃,不间断喷包衣液至素片上,直至均匀包上一层薄膜衣,干燥即得。
2.4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在一定温度下,取按处方和工艺制得的颗粒适量,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饱和盐溶液中,放置5天后,取出称重,以不同的饱和盐溶液的相对湿度作横坐标,颗粒在不同的饱和盐溶液中增重百分率作纵坐标,作曲线图,并作曲线的切线,所得两切线的交点为临界相对湿度,且从图得出临界相对湿度为74%。测定结果见下表8-1。
表8-1  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相对湿度   9%   32.5%   66%   75%   92.5%
  饱和盐溶液   H3PO4   CaCl2   NaNO2   NaCl   KNO3
  颗粒重量(g)   0.0345   0.0939   0.2187   0.2868   0.9182
  增重百分率(%)   0.2350   0.9067   2.168   2.848   9.102
本品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4%(>50%),说明本品颗粒在密封条件下不吸湿。
3.处方依据
3.1剂量的确定
甘草黄酮缓释片其规格为300mg/片,本品临床上常规用量为每日300~900mg,在确定本品的剂量时,并考虑到方便病人服用,便于剂量调节,故确定为每片含甘草黄酮300mg。
3.2处方筛选
3.2.1辅料的干扰性试验
选择在333nm波长处无吸收干扰的辅料如HMPC、聚乙烯吡咯烷酮、糊精、淀粉、甘露醇、硬脂酸、丙烯酸树脂等,按处方配比取一片量辅料,加入容器中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定量溶液的吸收度,实验结果表明在333nm波长处辅料无吸收。
3.2.2处方筛选过程
甘草黄酮可溶于水,为了使药物缓慢释放,有效血药浓度能维持较长时间,以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因此,我们制成甘草黄酮缓释片,为骨架型。目前国内常用的缓释材料有: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硬脂酸、羟丙甲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以每片含甘草黄酮30mg,采用上述控释材料中的一种或数种以及不同规格、不同用量组方,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从十多个缓释处方中发现1、2号处方缓释效果较好,但2号处方体外释放度最好,且颗粒的可压性、流动性和处方的重现性均佳,故确定处方2为本缓释片处方。
处方筛选过程见下表3-2:
表3-2
  处方号   处方组成(1000片量)   判断标准   结果
1   甘草黄酮      300g硬脂酸        100gHMPC          150g丙烯酸树脂II  20g20%(K90)     适量   硬度:9kg休止角:26°外观:尚可释放度2小时:41.9%6小时74.5%12小时:98.5%   释放度略快,此处方不可行。
2   甘草黄酮     300g硬脂酸       40gHMPC         200g(K30)        80g丙烯酸树脂5  适量   硬度::10kg休止角:25°外观:好释放度2小时:39.7%6小时66.2%12小时:87.1%   释放度好,可压性、流动性、外观等也好,本处方可行。
3   甘草黄酮      300g丙烯酸树脂II  20g糊精          20g(K90)         20g硬脂酸        50g乙基纤维素    适量   硬度::10kg休止角:27°外观:好释放度2小时:74.3%6小时93.5%12小时:未测   释放度太快。此处方不可行。
3.2.3试制的三批样品检测结果
根据确定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试制了三批样品,检测结果如下:
表8-3
  批号   含量%   释放度%
080219 98.79   2小时:40.56小时:63.912小时:85.3
080221 99.51   2小时:38.46小时:64.712小时:83.3
080223 99.63   2小时:38.96小时:62.612小时:82.6
从三批试制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确定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可行。3.2.4以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本品的释放介质,方法采用转篮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C第一法),转速为每分钟100转,取样点为1小时、3小时和10小时,据此我们重新测定了三批样品及进口片的释放度,结果如下:
表8-4
  批号   释放度%
  080219   1小时:31.43小时:54.410小时:85.8
  080221   1小时:32.13小时:54.410小时:85.9
  080223   1小时:32.13小时:54.110小时:84.1
同时对试制的样品(080219)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光照试验、高温试验、高湿试验),方法与结果如下:
(1)光照试验
在室温条件下,本品去除外包装将样品平摊在平皿里,在4500lux光强度下放置5、10天后取样检测。结果见表8-5。
(2)高温试验
本品去除上市包装分别于60℃的烘箱中放置5、10天后取样检测。结果见表8-6。
(3)高湿试验
本品去除上市包装分别放入恒湿器皿中,于25℃、相对湿度92.5%敞口放置考核5、10天后取样检测。结果见表8-7。
表8-5  光照试验结果
Figure A20091009748900201
*指片芯色泽,薄膜衣均无变化(下同)
表8-6.高温试验结果
Figure A20091009748900211
表8-7.高湿度试验结果
Figure A20091009748900212
4.各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
4.1A:具有疏水性,阻止药物的释放。
4.2羟丙甲纤维素:为亲水性高分子纤维素材料,遇水形成凝胶,降低水向片内渗透的速率,延缓药物的释放,具有缓释作用。国内外已广泛用于缓控释制剂。
4.3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亲水性高分子材料,遇水形成凝胶,降低水向片内渗透的速率,延缓药物的释放,具有缓释作用。国内外已广泛用于缓控释制剂
4.4丙烯酸类树脂:商品名为“Eudragit”,因其取代基不同分成各种型号,国外已广泛用来作为控缓释制剂的材料,也用作肠溶衣材料,本处方选择其作为粘合剂,利用其成膜性包裹药物,阻止药物在胃内释放速率。
4.5B:为润滑剂。
4.6Opadry:薄膜衣材料,主要成份为羟丙甲纤维素。
5.原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
5.1甘草黄酮:本实验室提取纯化,含量纯度为99%以上。
5.2A: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上海延安油脂化工厂生产。
5.3羟丙甲纤维素:符合美国药典(USP XXIII),由上海Colorcon公司提供。
5.4聚乙烯吡咯烷酮:符合美国药典,沈阳东北制药总厂生产。
5.5丙烯酸树脂IV: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由连云港制碘厂生产。
5.6B: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由上海葡萄糖厂生产。
5.7Opadry:符合英国药典,由上海Colorcon公司提供。

Claims (4)

1.一种甘草黄酮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治疗因急性和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或支气管扩张疾病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
2.一种甘草黄酮在制备改善急、慢性咳嗽症状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黄酮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制剂以甘草黄酮为活性成分,单独或加入常规的赋形剂、调味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增稠剂或增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物辅料制成,制剂规格为按每粒或片含甘草黄酮300m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甘草黄酮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或口服液体剂。
CN2009100974898A 2009-04-07 2009-04-07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4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74898A CN101524397B (zh) 2009-04-07 2009-04-07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74898A CN101524397B (zh) 2009-04-07 2009-04-07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4397A true CN101524397A (zh) 2009-09-09
CN101524397B CN101524397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092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74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4397B (zh) 2009-04-07 2009-04-07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43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08783A1 (en) * 2010-08-25 2013-07-03 Lurong Zhang Use of glycyrrhetinic acid, glycyrrhizic acid and related compounds for prevention and/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US9416151B2 (en) 2010-08-25 2016-08-16 Lurong ZHANG Use of glycyrrhetinic acid, glycyrrhizic acid and related compounds for prevention and/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08783A1 (en) * 2010-08-25 2013-07-03 Lurong Zhang Use of glycyrrhetinic acid, glycyrrhizic acid and related compounds for prevention and/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EP2608783A4 (en) * 2010-08-25 2014-03-05 Lurong Zhang USE OF GLYCYRRHETIC ACID, GLYCYRRHETIC ACID AND ASSOCIATED COMPONENT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 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US9416151B2 (en) 2010-08-25 2016-08-16 Lurong ZHANG Use of glycyrrhetinic acid, glycyrrhizic acid and related compounds for prevention and/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4397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2270A (zh) 一种缬沙坦的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9633B (zh) 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肠溶药物组合物
CN102125575A (zh) 芍药内酯苷的抗帕金森症用途
CN102697781B (zh) 胡芦巴碱作为制备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的应用
CN100574768C (zh) 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524398B (zh) 甘草黄酮的药物用途
CN100563662C (zh)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9110A (zh) 一种制备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524397B (zh)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CN101856438B (zh) 一种治疗婴幼儿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14656A (zh)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CN102749413B (zh) 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857385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6964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桑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3456B (zh) 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518541A (zh) 甘草苷芹糖制剂的应用
CN106038577B (zh) 一种具有镇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94277B (zh) 一种丹参丹酚酸a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0197B (zh) 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用途
CN100493501C (zh) 氢溴酸东莨菪碱鼻用干粉吸入剂及制备方法
CN105596312A (zh) 一种磷酸二甲啡烷胶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7424A (zh) 一种高纯度的水飞蓟宾葡甲胺、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肝炎以及肝损害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3638017A (zh) 一种银杏内酯a、b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45076A (zh) 地黄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
CN115252566B (zh) 一种养胃护肝的中药复合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