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5133B - 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5133B
CN101515133B CN2008102125063A CN200810212506A CN101515133B CN 101515133 B CN101515133 B CN 101515133B CN 2008102125063 A CN2008102125063 A CN 2008102125063A CN 200810212506 A CN200810212506 A CN 200810212506A CN 101515133 B CN101515133 B CN 101515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storage compartment
photoreceptor
photo
develop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25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5133A (zh
Inventor
田仁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5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5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具有能够有效地利用成像设备的内部空间的改进的感光体单元。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具有感光体壳体和安装在感光体壳体中的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感光体壳体包括: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储存从感光体上收集的显影剂;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输送的显影剂;光窗,被设置为使得光可被扫描到感光体上。光窗被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显影剂通道被设置在光窗的外侧部分上,以连接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Description

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改进感光体单元的结构可减小体积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成像设备是一种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将图像打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设备。传统的成像设备可被分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具有打印、扫描、复印和传真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
电子照相式成像设备是一种典型的成像设备,其将光扫描到充电到预定电势的感光体上,以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将显影剂供应到静电潜像上以形成可视图像。形成在感光体上的可视图像被直接转印到打印介质上,或者通过中间转印单元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通过定影处理被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在打印操作中,感光体上的可视图像没有完全转印到打印介质或中间转印单元上。一部分显影剂残留在感光体上。感光体上残留的废显影剂通过废显影剂收集装置被收集,并且被储存在废显影剂储存容器中。
在第2005-0005045号韩国专利公开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废显影剂收集装置的成像设备的示例。所公开的成像设备包括:感光鼓;清洁单元,用于清洁感光鼓上残留的废显影剂;输送管,用于输送从感光鼓上去除的废显影剂;收集容器,用于储存通过输送管输送的废显影剂。
感光鼓和清洁单元被设置为一个单元,并且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废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感光鼓单元分离设置,并且被安装在主体中。
但是,因为废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感光鼓单元分离地被安装在主体中,并且输送管被安装在感光鼓单元和废显影剂收集容器之间,所以,所公开的传统成像设备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因此,在尺寸的减小方面存在困难,因而其体积大。
另外,当感光鼓磨损或者废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废显影剂充满时,由于用户不得不分别地更换感光鼓和倒空废显影剂收集容器,因此,所公开的传统成像设备对于用户来说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改进的感光体单元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从而可有效地利用成像设备的内部空间。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还提供一种感光体单元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所述感光体单元提高了用户的方便性,这是因为用户不需要分离地处理从感光体收集的显影剂。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其它方面和/或效用一部分将在以下描述中被阐述,一部分通过所述描述将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总体构思学习到。
通过提供一种感光体单元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感光体单元包括:感光体;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感光体收集的显影剂;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输送的显影剂;光窗,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从而光可被扫描到感光体上。
感光体单元还可包括:显影剂通道,设置在光窗附近,从而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的显影剂可运动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感光体单元还可包括: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中。
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可与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连锁地操作。
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可执行旋转运动,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可执行直线运动。
感光体单元还可包括:感光体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可形成在感光体壳体中。
光窗可包括形成在感光体壳体底部的光传播孔和从光传播孔的周围向上突出的侧壁。
感光体壳体可包括把手部分。
感光体壳体可包括用于覆盖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的盖子。
盖子可形成有光传播孔,从而经过光窗的光可穿过盖子。
盖子可设置有突出壁,从而防止杂质进入光窗中。
通过提供一种感光体单元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感光体单元包括:感光体壳体;感光体,安装在感光体壳体中;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设置在感光体壳体中;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设置在感光体壳体中;光传播孔,形成在感光体壳体中,从而光可被扫描到感光体上;显影剂通道,被设置为使得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的显影剂能够绕路而行,以避开光传播孔并且能够运动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显影剂通道可分别形成在光传播孔的两个侧部。
感光体单元还可包括:显影剂输送构件,包括设置在显影剂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提供一种显影剂储存单元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显影剂储存单元包括: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显影剂;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输送的显影剂;光窗,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光可穿过所述光窗。
显影剂储存单元还可包括:图像载体,穿过光窗的光被扫描到所述图像载体上。
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感光体单元,包括感光体和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的感光体壳体;激光扫描单元,用于将光扫描到感光体上;显影装置,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感光体单元还可包括: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设置在感光体壳体中,用于储存从感光体上收集的显影剂;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传递来的显影剂。感光体壳体可包括敞开的光传播孔,从而从激光扫描单元扫描的光可到达感光体。
光传播孔可被设置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
激光扫描单元可被设置在感光体单元的下方,光传播孔可形成在感光体壳体的底部。
感光体壳体还可包括从光传播孔的周围向上突出的侧壁。
感光体单元还可包括设置在侧壁的外侧部分上的显影剂通道,用于连接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通过提供一种显影剂储存单元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显影剂储存单元包括: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显影剂;光窗,形成在显影剂储存部分上,以提供经过该光窗的光路。
通过提供一种感光体单元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感光体单元包括:感光体;显影剂储存单元,被设置为覆盖感光体的一部分,并且具有用于储存显影剂的显影剂储存部分和形成在显影剂储存部分上的光窗,所述光窗用于提供经过其到达感光体的光路。
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扫描单元,用于扫描光;感光体;显影剂储存单元,设置在感光体和扫描单元之间,并且被设置为覆盖感光体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感光体具有用于储存显影剂的显影剂储存部分和形成在显影剂储存部分上的光窗,所述光窗用于提供经过其从扫描单元到达感光体的光路。
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感光体单元,包括用于储存显影剂的储存部分;激光扫描单元(LSU),用于将成像光扫描到感光体单元上;显影剂通道和非显影剂通道,形成在显影剂储存部分上;光窗,形成在显影剂通道中,以允许成像光进入感光体单元。
储存部分还可包括: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使得光窗被设置在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之间,从而允许成像光进入感光体单元。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多个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中,以可旋转地或往复地将显影剂从第一框架部分输送到第二框架部分。
感光体单元还可包括:感光体,用于接收成像光,并且在感光体上形成对应于预定的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突出壁,设置在第二框架部分上,用于防止显影剂阻隔成像光进入到感光体单元中。
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感光体单元,包括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光窗,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以允许成像光进入感光体单元;第一显影剂输送部分和第二显影剂输送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用于将显影剂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输送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同时绕开光窗。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多个显影剂通道,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以允许显影剂在光窗处绕路而行。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总体构思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示图;
图2是显示图1中显示的成像设备的局部构造的示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的透视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壳体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显影剂输送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例子显示在附图中,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的总体构思。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构造的示图,图2是显示图1中显示的成像设备1的局部构造的示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成像设备1包括主体10、打印介质送进单元20、激光扫描单元(LSU)30、感光体单元100、显影单元40、转印单元50、定影单元60和打印介质排放单元70。
主体10形成成像设备1的外表,并且支撑安装在其内部的组件。盖子11铰接到主体10,以暴露或遮盖主体10的敞开的部分。用户可通过打开盖子11来接近主体10的内部,并且可将诸如感光体单元100和显影单元40的组件安装到主体10中或者从主体中拆卸诸如感光体单元100和显影单元40的组件。
打印介质送进单元20包括:盒子21、用于储存打印介质S;拾取辊22,用于一张一张地拾取盒子21中的打印介质S;送进辊23,用于将拾取的打印介质S朝着转印单元50送进。
激光扫描单元30被设置在感光体单元100的下方,并且用于将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扫描到感光体200上。激光扫描单元30包括壳体32和安装在壳体32中的扫描光学系统,其中,壳体32具有光透射构件31,从而光可被照射到外部。
扫描光学系统包括:光源33,用于根据图像信号发光;光学偏转器34,用于使从光源33发射的光偏转;f-θ透镜35,用于校正通过光学偏转器34转向的光中包含的像差;镜子36,用于将经过f-θ透镜35的光朝着感光体200反射。
光学偏转器34包括驱动电机34a和通过驱动电机34a旋转的多面镜34b。多面镜34b在其侧部具有多个反射表面,以偏转扫描来自光源33的入射光。
从光源33发射的光通过旋转多面镜34b偏转,并且经过f-θ透镜35被镜子36朝着光透射构件31反射。从镜子36反射的光经过光透射构件31,然后照射到壳体32的外部。然后,光传播到感光体200,并且在感光体20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体单元100包括感光体壳体300和前述的可旋转地安装在感光体壳体300中的感光体200。感光体200用作图像载体,其承载通过激光扫描单元30形成的静电潜像和通过显影单元40形成的可视图像。
感光体单元100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10中,从而当感光体单元100发生故障或者磨损时,用户可通过打开盖子11来修理或更换感光体单元100。
充电辊110安装在感光体壳体300中。在激光扫描单元30将光扫描到感光体200上之前,感光体200通过充电辊110被充到预定电势。
显影剂收集装置400被安装在感光体壳体300中。在完成一轮的显影和转印处理后,显影剂收集装置400收集并储存在感光体200的表面上的残留显影剂。显影剂收集装置400与感光体单元100一体地形成。感光体单元100也可被称作显影剂储存单元100。
这样,如果显影剂收集装置400与感光体单元100一体地形成,则不需要在主体10中安装另外的墨水收集容器。因此,可减小成像设备1的尺寸。随后将详细描述与显影剂收集装置400相关的感光体单元100的构造。
显影单元40将显影剂供应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200,以形成可视图像。显影单元40包括分别储存有不同颜色(例如,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显影剂的四个显影装置40Y、40M、40C和40K。
显影装置40Y、40M、40C和40K的每个包括显影剂储存部分41、供应辊42和显影辊43。显影剂储存部分41储存将被供应到感光体200的显影剂。供应辊42将储存在显影剂储存部分41中的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43。显影辊43将显影剂附着到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200的表面上,以形成可视图像。
转印单元50包括中间转印带51、第一转印辊52和第二转印辊53。
中间转印带51由支撑辊54和55支撑,并且按照与感光体200的线速度相等的速度运行。在中间转印带51介于第一转印辊52和感光体200之间的同时,第一转印辊52抵住感光体200,并且将形成在感光体200上的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
在中间转印带51介于第二转印辊53和支撑辊55之间的同时,第二转印辊53抵住支撑辊55。在图像从感光体20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同时,第二转印辊53从中间转印带51离开。当图像从感光体200完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时,第二转印辊53与中间转印带51在预定压力下接触。当第二转印辊53接触中间转印带51时,中间转印带51上的图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
定影单元60包括具有热源的加热辊61和被安装为与加热辊61相对的加压辊62。在打印介质经过加热辊61和加压辊62之间的同时,图像通过从加热辊61传递的热和施加在加热辊61和加压辊62之间的压力被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打印介质排放单元70包括排放辊71和排放支撑(backup)辊72,用于将经过定影单元60的打印介质排放到主体10外。
现在将解释上述构造的成像设备1的操作。在打印操作的一开始,感光体200的表面被充电辊110均匀地充电。激光扫描单元30将与任何一种颜色(例如,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光照射到感光体200的被均匀充电的表面上,并且对应于黄色图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200上。
显影偏压被施加到黄色显影装置40Y的显影辊43上,然后黄色显影剂被附着到静电潜像上。静电潜像在感光体200上被显影为黄色可视图像。可视图像通过第一转印辊52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
如果对应于一页的黄色可视图像被完全转印,则激光扫描单元30将对应于另一种颜色(例如,品红色)的图像信息的光扫描到感光体200上,以形成对应于品红色图像的静电潜像。品红色显影装置40M将品红色显影剂供应到静电潜像上以将静电潜像显影为品红色可视图像。形成在感光体200上的品红色可视图像通过第一转印辊52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并且与已经被转印的黄色可视图像重叠。
然后,如果青色和黑色的可视图像通过以上相同的步骤被顺序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则通过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可视图像重叠的彩色可视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51上。彩色可视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和第二转印辊53之间的打印介质上。然后,打印介质通过定影单元60和打印介质排放单元70被排放到主体10外部。
在上述成像过程中,当感光体200上的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时,一部分显影剂残留在感光体200上。为了执行下一轮的显影和转印处理,感光体200上的残留显影剂(即,废显影剂)应该被完全去除。为此,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成像设备1包括显影剂收集装置400。
以下,将解释感光体单元100和设置在感光体单元100中的显影剂收集装置400的构造。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感光体单元100的透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感光体壳体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感光体单元100包括感光体200、感光体壳体300和显影剂收集装置400。
感光体壳体300形成感光体单元100的总体外表。感光体壳体300包括:主框架310,支撑安装在其中的组件;侧框架320,结合到主框架310的两侧;盖子330,盖住主框架310的顶部;光窗340,从激光扫描单元30扫描的光经过所述光窗340。
显影剂收集装置400包括清洁刀片410、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旋转构件450、显影剂通道460和显影剂输送装置470。
主框架310包括:第一框架部分311,向上突出,并在其中形成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第二框架部分312,沿纵向延伸,并在其中形成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
侧框架320分别结合到第一框架部分311的两个侧表面上,并且感光体200的中间轴210被侧框架320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齿轮220被安装到感光体200的一个端部,并且感光体齿轮220与安装在主体10中的感光体驱动齿轮(未示出)啮合。
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的后部敞开,并且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的敞开的部分安装分隔壁421。清洁刀片410被分隔壁421的一个侧部支撑。清洁刀片410被安装,使得其一个侧部与感光体200接触,以刮掉感光体200的表面上残留的显影剂。通过清洁刀片410去除的显影剂被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
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安装有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和旋转构件450。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和旋转构件450沿着上下方向布置。设置在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上方的旋转构件450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旋转,以搅拌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的显影剂,从而防止显影剂结块。
设置在旋转构件450下方的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用于驱动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将在随后描述),并且还用于搅拌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的显影剂。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被安装为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执行旋转运动。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则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可被设计为执行直线运动或摆动运动。
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具有: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所述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从它们的旋转中心沿着第一方向偏心;第二偏心轴部分442,沿着第二方向偏心。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分别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的两侧边缘部分,第二偏心轴部分442被设置在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之间。
与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相似,旋转构件450具有第一偏心轴部分451a和451b以及第二偏心轴部分452。
第一齿轮481和第二齿轮482被安装到主框架310的第一框架部分311的侧表面,以将旋转力传递到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和旋转构件450。第一齿轮481同轴地结合到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的旋转轴上,第二齿轮482同轴地结合到旋转构件450的旋转轴上。连接齿轮483安装在第一齿轮481和第二齿轮482之间。第一齿轮481与安装在主体10中的旋转构件驱动齿轮(未示出)可旋转地啮合,并且第二齿轮482可通过经连接齿轮483从第一齿轮481接收动力而旋转。
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的前方,并且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输送的显影剂。
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包括:第一部分430a,具有相对大的宽度;第二部分430b,具有小于第一部分430a的宽度的宽度。第一部分430a位于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相邻的位置,第二部分430b位于第一部分430a的后方。
第二部分430b被形成为其宽度小于第一部分430a的宽度,以避免与安装在感光体单元100附近的其它组件发生抵触,并且有效地利用主体10的内部空间。第二部分430b被形成为其厚度大于第一部分430a的厚度,以补偿第二部分430b的宽度小于第一部分430a的宽度。
光窗340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之间。显影剂通道461和462分别设置在光窗340的两个侧部。光窗340允许从激光扫描单元30扫描的光穿过感光体壳体300并到达感光体200。为了避开光窗340,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的显影剂绕路而行,并且可通过显影剂通道461和462运动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中。
光窗340包括:光传播孔341,形成在主框架310的底部;侧壁342,从光传播孔341的周围向上突出。侧壁342防止储存在感光体壳体300中的显影剂被引入光传播孔341中。
显影剂通道461和462被设置在侧壁342的两个侧部,并且沿着侧壁342的两个侧表面延伸。
显影剂输送装置470用于将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的显影剂输送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中。显影剂输送装置470包括: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通过其往复运动输送显影剂;弹性构件470b,使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沿着预定方向弹性地偏置,以使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接收的显影剂相对于光窗340朝着远离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的部分运动,或者朝着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相反的部分运动。弹性构件470b可以是弹簧、活塞或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其它种类的弹性构件。
图5是显示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的透视图。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按照板状形成,并且可动地安装在感光体壳体300中。
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包括:第一输送部分471和第二输送部分472,分别通过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的两侧边缘部分的显影剂通道461和462朝着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延伸;第三输送部分473和第四输送部分474,分别被布置在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中。
第一输送部分471通过形成在光窗340的一个侧部上的显影剂通道461输送显影剂,第二输送部分472通过形成在光窗340的相对侧部上的显影剂通道462输送显影剂。
第三输送部分473和第四输送部分474从分隔部分475沿着左右方向互相平行地布置。第三输送部分473将通过第一输送部分471引入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的第一部分430a中的显影剂输送至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的第二部分430b。第四输送部分474将通过第二输送部分472引入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的第一部分430a中的显影剂输送至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的第二部分430b。
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包括互相隔开地布置的多个输送肋476。如图2所示,朝向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每个输送肋476的一侧表面476a形成为竖直表面,以有效地输送显影剂。每个输送肋476的位于与所述一侧表面476a相对的另一侧表面476b形成为倾斜表面,以当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沿着与显影剂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时最小化显影剂的潜在的逆流运动。
抵触部分477分别布置在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的第一输送部分471的一端和第二输送部分472的一端。抵触部分477被设置为与旋转的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的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抵触。如果抵触部分477与旋转的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抵触,则抵触部分477被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推动,因此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沿着方向“A”运动。
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的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安装有震动吸收构件443。震动吸收构件443吸收当旋转的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与抵触部分477碰撞时产生的震动,从而防止组件的损坏。
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的第三输送部分473和第四输送部分474各自设置有第一弹性构件安装部分478,主框架310设置有对应于第一弹性构件安装部分478的第二弹性构件安装部分313。
弹性构件470b安装在每个第一弹性构件安装部分478和每个第二弹性构件安装部分313之间,其安装方式是,弹性构件470b的一端被第一弹性构件安装部分478支撑而弹性构件470b的另一端被第二弹性构件安装部分313支撑。弹性构件470b沿着与“A”方向相反的方向(沿着“B”方向)弹性地偏压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
如果随着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440的旋转,第一偏心轴部分441a和441b从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的抵触部分477离开,则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通过弹性构件470b的弹力沿着“B”方向运动。此时,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420中的显影剂通过显影剂通道461和462被输送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的第一部分430a中,储存在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的第一部分430a中的显影剂被输送到第二部分430b中。
主框架310具有导向突起314,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具有导向槽479,导向突起314分别插入到所述导向槽479中。导向突起314和导向槽479用于帮助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470a的平稳往复运动。
如图3和图4所示,盖子330被设置在主框架310的第二框架312上,并且盖住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430和显影剂通道460。
盖子330包括光传播孔331和从光传播孔331的后部向上延伸的突出壁332。经过主框架310的光窗340的光可通过光传播孔331穿过盖子330。突出壁332防止从设置在盖子330上方的显影装置40Y、40M、40C和40K中散出的显影剂进入到光传播孔331中。
盖子330具有凹入地形成在盖子330后部的把手部分333。当用户将感光体单元100安装到成像设备中和/或将感光体单元100从成像设备中拆除时,把手部分333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抓住感光体单元100。
从以上描述中清楚的是,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成像设备可减小被其内部组件占据的空间,并且通过将显影剂收集装置与感光体单元一体形成而可在感光体单元中提供足够的显影剂储存空间。此外,由于感光体单元形成有光窗,光可穿过光窗,所以可自由地实现激光扫描单元或感光体单元的布置。因此,成像设备的内部空间可被有效地利用。结果,成像设备可被制造得紧凑。
此外,用户不需要分离地处理从感光体收集的显影剂。即,当感光体单元被更换时,收集的显影剂也被去除。因此,改进了用户的方便性。
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改变,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5)

1.一种可用于具有多个显影装置的多色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体单元,所述感光体单元包括:
感光体,被设置为在感光体单元安装在多色图像形成设备中时从多色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所述多个显影装置接收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感光体收集的废显影剂;
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输送的废显影剂;
光窗,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从而光可被扫描到感光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单元,还包括:
显影剂通道,设置在光窗附近,从而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的废显影剂可运动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单元,还包括:
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
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与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连锁地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执行旋转运动,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执行直线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单元,还包括:
感光体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
其中,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形成在感光体壳体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光窗包括形成在感光体壳体底部的光传播孔和从光传播孔的周围向上突出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感光体壳体包括把手部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感光体壳体包括用于覆盖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的盖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盖子形成有光传播孔,从而经过光窗的光可穿过盖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盖子设置有突出壁,从而防止杂质进入光窗中。
12.一种可用于具有多个显影装置的多色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体单元,所述感光体单元包括:
感光体壳体;
感光体,安装在感光体壳体中,感光体被设置为在感光体单元安装在多色图像形成设备中时从多色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所述多个显影装置接收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感光体收集的废显影剂;
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水平输送的废显影剂;
光窗,具有光传播孔,光传播孔形成在感光体壳体中,从而光可被扫描到感光体上;
显影剂通道,被设置为使得储存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的废显影剂能够绕路而行,以避开光传播孔并且能够运动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光体单元,其中,光窗包括从光传播孔的周围突出的侧壁,显影剂通道分别形成在光窗的两个侧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光体单元,还包括:
显影剂输送构件,包括设置在显影剂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
15.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体单元,包括感光体和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的感光体壳体;
激光扫描单元,用于将光扫描到感光体上;
多个显影装置,沿感光体外圆周表面布置,以将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
其中,感光体单元还包括: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设置在感光体壳体中,用于储存从感光体上收集的废显影剂;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传递来的废显影剂,
其中,感光体壳体包括敞开的光传播孔,从而从激光扫描单元扫描的光可到达感光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光传播孔被设置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激光扫描单元被设置在感光体单元的下方,
光传播孔形成在感光体壳体的底部。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感光体壳体还包括从光传播孔的周围向上突出的侧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感光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侧壁的外侧部分上的显影剂通道,用于连接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2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体单元,包括单个感光体以及用于储存从所述单个感光体收集的废显影剂的储存部分;
激光扫描单元,用于将成像光发射到感光体单元上;
沿所述单个感光体的外圆周表面布置的多个显影装置,以将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供应到所述单个感光体,每个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储存部分和显影辊,显影剂储存部分储存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中的对应的一种颜色的显影剂,显影辊被布置为将所述对应的一种颜色的显影剂供应到所述单个感光体;
显影剂通道,形成在储存部分上;
光窗,形成在显影剂通道附近,以允许成像光进入感光体单元。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储存部分还包括:
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使得光窗被设置在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之间,从而允许成像光进入感光体单元。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多个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中,以可旋转地或往复地将废显影剂从第一框架部分输送到第二框架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突出壁,设置在第二框架部分上,用于防止废显影剂阻隔成像光进入到感光体单元中。
24.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体单元,包括单个感光体以及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
多个显影装置,沿所述单个感光体的外圆周表面布置,以将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供应到所述单个感光体,每个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储存部分和显影辊,显影剂储存部分储存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中的对应的一种颜色的显影剂,显影辊被布置为将所述对应的显影剂供应到所述单个感光体;
光窗,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以允许成像光进入感光体单元;
第一显影剂输送构件和第二显影剂输送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用于将显影剂从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输送到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同时绕开光窗,
其中,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感光体收集的废显影剂,
其中,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用于储存从第一显影剂存储部分水平输送的废显影剂。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多个显影剂通道,设置在第一显影剂储存部分和第二显影剂储存部分之间,以允许废显影剂在光窗处绕路而行。
CN2008102125063A 2008-02-21 2008-08-29 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Active CN101515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5803A KR100913143B1 (ko) 2008-02-21 2008-02-21 감광체유닛, 현상제저장유닛 및 화상형성장치
KR10-2008-0015803 2008-02-21
KR1020080015803 2008-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133A CN101515133A (zh) 2009-08-26
CN101515133B true CN101515133B (zh) 2013-02-06

Family

ID=40677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5063A Active CN101515133B (zh) 2008-02-21 2008-08-29 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85033B2 (zh)
EP (1) EP2093632B1 (zh)
KR (1) KR100913143B1 (zh)
CN (1) CN101515133B (zh)
AT (1) ATE539385T1 (zh)
RU (1) RU2388035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2893B2 (en) 2010-01-21 2013-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8422908B2 (en) * 2010-01-21 2013-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8437680B2 (en) * 2010-01-25 2013-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094249A1 (en) * 2020-04-08 2023-03-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eloper unit seals with endcaps having channel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9176A (en) * 1988-03-02 1992-08-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for metered filling of toner from a reservoir into the developing station of a printer or copier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8507A (ja) 1993-12-14 1995-07-04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8123297A (ja) 1994-10-24 1996-05-1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246444B1 (ko) * 1997-07-15 2000-03-15 윤종용 화상형성장치및방법
US6549737B2 (en) 2001-09-13 2003-04-1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separable unit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uch process unit
US7228089B2 (en) 2001-12-20 2007-06-05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replenishment portion
JP2004101757A (ja) * 2002-09-06 2004-04-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リサイクル方法
KR100522937B1 (ko) 2003-07-01 2005-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레이저 프린터의 폐토너 회수장치
KR100547128B1 (ko) * 2003-07-04 2006-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
JP2005121765A (ja) 2003-10-15 2005-05-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なら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着脱可能な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27202B1 (ko) * 2004-01-08 2005-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기기의 현상장치
US7127190B2 (en) * 2005-01-25 2006-10-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harger cleaning device, charger clean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099499B1 (ko) * 2008-02-21 2011-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그 현상장치 및 현상기
KR100941420B1 (ko) * 2008-02-21 2010-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9176A (en) * 1988-03-02 1992-08-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for metered filling of toner from a reservoir into the developing station of a printer or copie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13143B1 (ko) 2009-08-19
ATE539385T1 (de) 2012-01-15
EP2093632B1 (en) 2011-12-28
US20090214254A1 (en) 2009-08-27
EP2093632A3 (en) 2010-06-02
US8185033B2 (en) 2012-05-22
EP2093632A2 (en) 2009-08-26
RU2008135215A (ru) 2010-03-10
RU2388035C1 (ru) 2010-04-27
CN101515133A (zh) 200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0683C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308357B (zh) 成像设备
CN1013592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77261B (zh)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JP55650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7336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15125B (zh) 成像设备及其框架单元
JP20080268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7740B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除电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15133B (zh) 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CN101515141B (zh) 成像设备及其显影单元
CN103425011A (zh) 成像设备和盒
KR20100023523A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102402168B (zh) 清洁刮板、清洁装置、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托架元件
JP49831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221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2181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11256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rame Unit Thereof
JP4897444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41765B (zh) 色调剂调平机构、感光体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1004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498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21767A (ja)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4799A (ja)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US20060078350A1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Suwon Qu Mei Tan Dong 416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Texas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