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4482A - 旋转调整透镜单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调整透镜单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4482A
CN101504482A CNA2009101261703A CN200910126170A CN101504482A CN 101504482 A CN101504482 A CN 101504482A CN A2009101261703 A CNA2009101261703 A CN A2009101261703A CN 200910126170 A CN200910126170 A CN 200910126170A CN 101504482 A CN101504482 A CN 101504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morphote
lens
lens barrel
barrel elem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261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4482B (zh
Inventor
林出匡生
杉山孝幸
高桥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04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4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4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44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8Anamorphotic 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调整用于图像读取设备中的透镜单元的方法,所述透镜单元包括:镜筒元件,被配置成相对于光轴保持至少一个具有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对称透镜;变形透镜,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镜筒元件的端部外接的变形表面;同轴性维持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彼此接合,以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的中心轴彼此对准,并且被布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相对于它们的对准中心轴彼此相对旋转;以及弹性元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变形透镜推向所述镜筒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将所述变形透镜推向所述镜筒元件的同时,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旋转调整所述镜筒元件和所述变形透镜的相对位置。

Description

旋转调整透镜单元的方法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0710154219.7、申请日为2007年9月11日、发明名称为“透镜单元及使用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单元及使用该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诸如图像扫描仪、复印机或传真机之类的设备,其中具有变形透镜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被最好地利用来执行高精度的图像读取。
背景技术
图7为传统图像读取设备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在图7中,72表示在其上放置原稿71的原稿台72(原稿台玻璃)。77表示其中整体容纳了后述的照明系统73,反射镜74a-74e,成像透镜(透镜单元)75和读取装置(CCD)76的滑架。
可利用副扫描机构78,诸如电动机,使滑架77沿图中箭头A的方向(副扫描方向)扫描移动,从而读取原稿71上的图像信息。
将由此读取的原稿71的图像信息通过接口(未示出)发送到作为外部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等。
73表示照明系统,例如包括氙管,卤素灯或发光二极管阵列。应该注意,例如,可结合诸如沉积有铝的板的反射板,使用照明系统73。74a-74e表示反射镜,其用于使来自原稿71的光束在滑架77内部弯曲。
75表示成像透镜(透镜单元),其用于将来自原稿71的光成像到下面所述读取装置76的表面上。
76表示作为读取装置的CCD(电荷耦合器件)或一维光电转换元件,其包括这样一种结构:多个像素沿垂直于附图纸面的主扫描方向排列。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读取设备中,为了试图缩小整个系统,必须缩小滑架77。并且,为了缩小滑架77,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宽成像透镜75的场角,以缩短其物到像的距离,从而缩短光路长度自身。
针对按照以上所述方式缩小滑架的这种图像读取设备,已经提出了多种建议(参见专利文献1)。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读取设备中,可通过将具有变形表面的变形透镜用作成像透镜的方法,来加宽成像透镜的场角。在这种方法中,成像透镜的成像性能变成相对于光轴是旋转不对称的。从而,必须调节成像透镜的主扫描方向(子午方向)与CCD的多个像素的阵列方向并使其彼此匹配。
此外,在这种成像透镜的制造过程中,如果将变形透镜固定成偏离透镜镜筒的基准轴,则发生偏心误差。尽管这种偏心误差有可能导致成像性能劣化,不过通过旋转调节旋转对称的透镜组,依然能够保持CCD表面上的成像性能良好。
对于这种图像读取设备已经提出了多种建议(参见专利文献2)。
将参照图8和9更详细地解释上述的成像透镜。
首先,图8中表示出仅由旋转对称透镜组成的传统成像透镜101,并将对其进行描述。
如果根据其设计精确地制造出旋转对称透镜101a,101b,101c,101d,则由图中点阴影所示的整个图像形成区域105,可获得足够好的成像性能。然而,通常,如在附图中的旋转对称透镜101c所示,在成像透镜的制造过程中发生透镜偏心。如果发生这种透镜偏心,则像平面上的成像性能变得不均匀。
考虑到这一情形,在成像透镜101仅由旋转对称形状的透镜组成的情形中,使透镜围绕光轴旋转。此外,必须调节透镜,使成像区域105内具有最高成像性能的最佳成像区域104与一维光电转换元件107的像素的阵列方向106相重叠。下面,将这称作“旋转调节”。
下面,图9中表示出使用变形透镜构成的成像透镜101,并对其进行描述。
图中所示的圆圈为具有旋转对称形状的透镜(旋转对称透镜)101a,101b,101c和101d。矩形表示变形透镜(旋转不对称透镜)101e。矩形中的长虚线x表示变形透镜101e的主扫描方向(长轴方向)。使用变形透镜101e的成像透镜101具有包括该变形透镜101e所确定的扁平区域的成像区域105。
一维光电转换元件107包括其中沿一维方向(主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像素的线传感器(CCD),用于取原稿的图像信息作为一维图像。
将变形透镜101e设置成使得与其折光力的一个方向相应的主扫描方向(长轴方向)与CCD的多个像素的阵列方向(主扫描方向)一致。可以将镜筒(透镜镜筒)102与变形透镜101e组装在一起,同时相对于光轴L相互旋转。
如果如针对旋转对称透镜C已经说明的,在制造过程中发生透镜偏心,则通过旋转调节机构103对镜筒102进行旋转调节,同时保持变形透镜101e固定,使得CCD的多个像素的阵列方向处于成像区域105的中心处。此外,进行调整,以保证受透镜偏心影响的最佳成像区域104与CCD107的多个像素的阵列方向106重叠。然后,在完成调整之后,通过粘合等使透镜镜筒102与变形透镜101e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体结构。
[专利文献]
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171705
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078149
在上面所述的传统成像透镜结构中,可利用旋转调节机构(同轴性维持装置)103,相对于光轴L彼此相互旋转地调节保持旋转对称透镜的透镜镜筒和保持旋转不对称透镜的透镜镜筒。不过,不能控制它们相对于光轴方向的位置。从而,在有些情况下,在本来必须彼此紧密接触的透镜镜筒与旋转不对称透镜之间,会产生间隙。
下面使用图10A-10C更详细地说明该问题。
图10A,图10B和图10C为表示传统透镜单元(成像透镜)的三面视图。图10A为俯视平面图,图10B为侧视图,图10C为正视图。
为了已形成为整体结构的变形透镜202和镜筒201的接合,传统结构的旋转调节机构(同轴性维持装置)包括设置在圆周上的四个销202a,如图10A-图10C中所示。203处的接合应当提供平滑旋转调节,并且,其也不应当导致透镜表面发生变形。因此,这种产生较大应力的结构是不适宜的。
结果,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在旋转调节期间变形透镜202在光轴方向浮起,如图11A-11C中所示。图11A,图11B和图11C是表示出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对与图10A-图10C中相应的相同元件赋予同样的附图标记。
如果变形透镜202从透镜镜筒201浮起,不用说因变形透镜202的偏心导致光学性能劣化,而且不能使透镜间隔保持在规定量。因此,使光学性能严重退化。
此外,在随后的粘合操作期间,大量粘合剂可能流入间隙204。由于因粘合剂固化引起的收缩变化造成透镜表面变形,这使得性能下降。或者,由此可能导致附加的透镜间隔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结构精确保持变形透镜、不存在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的透镜单元,并提供了具有这种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
更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读取设备中的透镜单元,该图像读取设备用于将原稿的图像信息成像到光电转换元件上以顺序读取该图像信息,所述透镜单元包括:镜筒元件,被配置成相对于光轴保持至少一个具有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对称透镜;变形透镜,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镜筒元件的端部外接的变形表面;同轴性维持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彼此接合,以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的中心轴彼此对准,并且被设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相对于它们的对准中心轴彼此相对旋转;以及弹性元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变形透镜推向所述镜筒元件。
在本发明这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形式中,该弹性元件具有两条或三条被形成在所述镜筒元件外周部分中的槽钩住的腿。
该变形透镜可具有矩形形状的外形,并且其中,当沿矩形形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穿过变形透镜中心轴的轴被称作纵轴,而沿矩形形状的垂直于纵轴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穿过变形透镜中心轴的轴被称作横轴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条腿可以被设置在纵轴的一侧,而弹性元件的剩余一条或两条腿可以被设置在纵轴的另一侧。
该变形透镜可设有纵轴方向维持装置,其用于调整相对于所述变形透镜的纵轴的平行度,所述纵轴方向维持装置被设置在纵轴一侧的两个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沿一维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光电转换元件。
根据本发明,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使透镜镜筒元件与变形透镜彼此保持紧密接触。因而,通过本发明,可实现能通过简单结构精确保持变形透镜的透镜单元以及图像读取设备,没有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旋转调整用于图像读取设备中的透镜单元的方法,所述透镜单元包括:镜筒元件,被配置成相对于光轴保持至少一个具有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对称透镜;变形透镜,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镜筒元件的端部外接的变形表面;同轴性维持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彼此接合,以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的中心轴彼此对准,并且被布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相对于它们的对准中心轴彼此相对旋转;以及弹性元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变形透镜推向所述镜筒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将所述变形透镜推向所述镜筒元件的同时,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旋转调整所述镜筒元件和所述变形透镜的相对位置。
通过考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
图2为包含本发明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3A,图3B和图3C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
图4A,图4B和图4C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
图5为包含本发明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6为包含本发明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传统图像读取设备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用于说明传统图像读取透镜的旋转调节的示意图。
图9为用于说明具有变形表面的传统图像读取透镜的旋转调节的示意图。
图10A,图10B和图10C为表示传统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
图11A,图11B和图11C为用于说明传统结构中的不便之处的三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A-图1C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图1A为俯视平面图,图1B为侧视图,图1C为正视图。
图1A-图1C中,10表示图像读取设备中所用的透镜单元(成像透镜),在该图像读取设备中将原稿的图像信息成像到光电转换元件上,并顺序读取该图像信息。11表示镜筒元件(透镜镜筒),其外周具有筒形形状。其用于相对于光轴L保持至少一个具有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对称透镜。
12表示变形透镜,其至少一个表面由变形表面来限定。该变形透镜通过镜筒11来保持,同时与镜筒的一个端部外接。本实施例的变形透镜12具有矩形形状的外形。此处,在矩形形状的尺度中,以沿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穿过变形透镜的中心轴(光轴)的轴作为纵轴12c。以沿矩形的垂直于纵轴12c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穿过透镜的中心轴的轴作为横轴12d。
12a表示作为用于使变形透镜12与镜筒元件11彼此接合并使它们的中心轴彼此对准的同轴性维持装置的销。销12a还用于允许变形透镜和镜筒相对于它们对准在一起的中心轴彼此相对旋转,以进行旋转调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四个销12a。
13表示用于沿光轴方向将变形透镜12推向镜筒元件11的弹性元件。本实施例的弹性元件13被配置成分别推镜筒元件11和变形透镜12。
13a表示被配置成在形成在镜筒元件11的外周部分中的槽11a被钩住的弹性元件13的腿(分支)。弹性元件13具有三条腿13a。
在本实施例中,这三条腿13a中的一条被设置在变形透镜12的纵轴12c的一侧,而其余两条腿被设置在纵轴12c的另一侧。腿13a被配置成被镜筒元件11的槽11a钩住。
12b表示设置在变形透镜12的纵轴12c的一侧的两个点处的纵轴方向维持装置,并且这些纵轴方向维持装置用于调节相对于纵轴12c的平行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纵轴方向维持装置12b,使光电转换元件(CCD)的多个像素的阵列方向与下面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变形透镜12的子午方向(主扫描方向)相互对准,如下所述。
L表示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如上所述的弹性元件13相对于光轴L方向来限制变形透镜12,以保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以避免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弹性元件13的三条腿13a与在镜筒元件11的外周部分设置的槽11a接合,将变形透镜12限制成在变形透镜12与镜筒元件11之间不产生间隙。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保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从而,可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来精确保持变形透镜,不产生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尽管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13可由任意材料制成,它例如可通过压制加工金属薄板来很容易地制造。易于通过改变板的厚度来控制这种薄板的弹力。
基于此,施加给变形透镜12的力可以得到校正,并且避免透镜表面发生变形。
当将变形透镜12固定到镜筒元件11时,倾斜误差与透镜的长度成反比地劣化。从而,必须非常精确地固定变形透镜12的横轴方向12d。在本实施例中,在沿变形透镜的横轴方向12d的两侧(即,在横过纵轴12c的相对侧)设置腿13a。通过这种配置,可非常精确地固定镜筒元件11和变形透镜12。结果,使施加给这两者的应力很好地稳定。此外,基于此,可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保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因而,避免发生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当将变形透镜12固定到镜筒元件11上时,上述措施特别有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弹性元件13将变形透镜12推向镜筒元件11。基于此,可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保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因而避免发生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与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分开的弹性元件13,易于控制所产生的应力。基于此,可使变形透镜表面的变形最小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弹性元件13如此配置,使得三条腿13a(后面将要描述的实施例2和3中为两条腿)被设置在镜筒元件11的外周部分处的槽11a钩住。这使弹性元件13的结构非常简单。
此处,如果只有一条腿13a,则施加给变形透镜12的应力变得不稳定,会引起偏心。如果使用四条或更多条腿13a,则结构会变得复杂,并且很容易造成腿长度的改变。此外,由于该改变,施加给变形透镜12的应力也变得不稳定,也会引起偏心。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调节相对于变形透镜12的纵轴12c的平行度的纵轴方向维持装置12b被设置在纵轴12c的一侧的两个点处。基于此,可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使变形透镜12的子午方向与光电转换元件的多个像素的阵列方向彼此对准。
应注意,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甚至可应用于不具有变形表面的透镜,假如外形具有如所谓扁平透镜的旋转不对称形状的话。
[图像读取设备]
图2为其中包含了图1中所示透镜单元10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在图2中,将相同附图标记赋予与图1中相应的相同元件。
在图2中,弹性元件13具有设置在横过纵轴12c的相对侧的三条腿13a,一条腿处于一侧,两条腿处于另一侧。因而,即使一条腿13a被向下固定到具有V形的透镜固定元件15,如图2中所示,透镜也可以被很好地保持,从而,弹性元件13不会对透镜固定元件15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在从图中观察时透镜单元10的左手侧和右手侧的两个点处设有对准装置14。该对准装置14被配置成与设置在变形透镜12的纵轴12c一侧的两点处的纵轴方向维持装置12b相接触,从而使一维光电转换元件(未示出)的多个像素的阵列方向与变形透镜12的纵向(子午方向)12c彼此对准。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可得到清晰的图像信息。
在使用一维光电转换元件(CCD)的图像读取设备中,透镜场角对元件的阵列方向具有很大影响。从而,每个透镜表面的光线通过区域具有矩形形状,在元件阵列方向伸长,并且在与之正交的方向较短。
具有变形透镜的情形也是如此,并且有效光线部分具有矩形形状。由于变形透镜需要特殊的非球面形成过程,在制造时,最好不对要处理的表面进行不必要的加宽。从而,透镜本身将具有在纵轴方向伸长的矩形形状。
当将这种变形透镜12固定到镜筒元件11上时,通过利用上述的腿13a在横轴方向12d固定变形透镜的两侧(横过纵轴的相对侧),可使应力稳定。
如果另一方面在横过横轴12d的相对侧设置腿13a,则它们应当朝向纵轴端部的外部设置,并且会使透镜的整体尺寸增大。本实施例中能避免这种不便。
此外,当将透镜固定到其中透镜固定元件15具有V槽形状的图像读取设备时,弹性元件13不会干扰V槽。从而,无需特殊结构。
[实施例2]
图3A,图3B和图3C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在图3A-图3C中,将相同附图标记赋予与图1相应的相同元件。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3的腿23a的数量为2。其他结构和光学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并且本实施例同样可获得相似的有益效果。
附图中,23表示用于将变形透镜12沿光轴方向推向镜筒元件11的弹性元件。23a表示弹性元件23的腿(分支),其被配置成钩在形成于镜筒元件11的外周部分中的槽11a处。弹性元件23具有两条腿23a。
在本实施例中,这两条腿23a中的一条被设置在纵轴12c的一侧,而另一条腿被设置在纵轴12c的另一侧。这些腿被配置成被镜筒11的槽11a钩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元件23将变形透镜12推向镜筒元件11,如同第一实施例那样。基于此,可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保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从而,避免发生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与镜筒元件11和变形透镜12分开的弹性元件23,可很容易控制所产生的应力。基于此,可使变形透镜表面的变形最小化。
此外,当将变形透镜12固定到镜筒元件11时,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那样,使用在沿横轴方向12d的两侧(在横过纵轴的相对侧)设置的腿23a。基于此,可非常精确地固定镜筒元件11和变形透镜12,因而,使应力很好地稳定。
此外,基于此,可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保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因此,避免发生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那样,当将透镜单元10加入到图像读取设备中时,可获得清晰的图像信息。
[实施例3]
图4A,图4B和图4C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三面视图。在图4A-图4C中,对与图1相对应的同样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将三个销32a用作同轴性维持装置。其他结构和光学功能与第二实施例相似,并且同样可获得相似的有益效果。
附图中,32a表示作为用于将变形透镜12和镜筒元件11彼此接合以使其中心轴彼此对准的同轴性维持装置的销。此外,其用于允许透镜和镜筒彼此相对旋转,用于相对于它们的对准中心轴的旋转调节。本实施例使用三个销32a。
附图中,33表示用于将变形透镜12沿光轴方向推向镜筒元件11的弹性元件。33a表示弹性元件33的腿(分支),其被配置成钩在形成于镜筒元件11的外周部分中的槽11a处。弹性元件33具有两条腿33a。
在本实施例中,这两条腿33a中的一条被设置在纵轴12c的一侧,而另一条腿被设置在纵轴12c的另一侧。这些腿被配置成被镜筒11的槽11a钩住。
应该注意,本实施例的弹性元件33可由任何材料制成,但如果使用合成树脂的注模制品,能够很容易制造它。对于合成树脂,通过改变材料的类型,能够很容易地改变弹力。因此,能够很容易地校正施加到变形透镜的力,并能够防止透镜表面变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弹性元件33将变形透镜12推向镜筒元件11,如同上述第二实施例那样。基于此,可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保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从而,避免发生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与镜筒元件11和变形透镜12分开的弹性元件33,可很容易控制所产生的应力。基于此,可使变形透镜表面的变形最小化。
此外,当将变形透镜12固定到镜筒元件11时,如同上述第二实施例那样,使用在沿横轴方向12d的两侧(在横过纵轴的相对侧)设置的腿33a。基于此,可非常精确地固定镜筒元件11和变形透镜12,因而,使应力很好地稳定。
此外,基于此,可在执行旋转调节的同时,保持镜筒元件11与变形透镜12彼此紧密接触。因此,避免发生透镜间隔误差或偏心误差。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如同上述第二实施例那样,当将透镜单元10加入到图像读取设备中时,可获得清晰的图像信息。
[平台型图像读取设备]
图5为例如包含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任何一个的透镜单元(成像光学系统)的诸如数字复印机之类的滑架集成型(平台型)图像读取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来自照明系统3的光束直接或者通过反射器(未示出)照射原稿1。从被照射的原稿1反射的光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反射镜4a、4b、4c、4d和4e反射,并且使光束的光路在滑架7的内部弯曲。
这样偏转的光束通过根据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任何一个的透镜单元5,被成像到作为读取装置的CCD的表面上。利用副扫描机构8,通过沿箭头C的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滑架7,读取原稿1的图像信息。这样读取的图像信息通过接口(未示出)被发送到作为外部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等。
应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集成型(平台型)图像读取设备。本发明基本上可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应用于具有诸如图6中所示的1∶2扫描光学系统的图像读取设备。
更具体而言,在图6中,82表示原稿台玻璃,并且将原稿81放置在其表面上。84表示包括例如卤素灯、荧光灯或氙灯的照明光源。83表示用于反射来自照明光源84的光束以有效地照射原稿的反射器。85,86和87依次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射镜,用于使来自原稿81的光束的光路在主框架的内部弯曲。
5表示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任何一个的透镜单元(成像光学系统),其用于基于原稿81的图像信息将光束成像到光电转换元件的表面上。6表示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线传感器(CCD)。90表示主框架,91表示压板。92表示第一反射镜台,93表示第二反射镜台。
在图6中,来自照明系统84的光束直接或通过反射器83照射原稿81。来自被照射原稿81的反射光被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射镜85,86和87反射,并且使光束的光路在主框架90的内部弯曲。
此处,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射镜85,86和87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执行沿主扫描方向的电扫描,由此读取原稿81的图像信息。第二和第三反射镜86和87的移动量为第一反射镜85的移动量的一半。由此,保持原稿81与CCD 6之间的距离恒定。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包含在用于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像读取设备中,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诸如彩色图像扫描仪的多种彩色图像读取设备。
尽管参照此处披露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不过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给出的细节,本申请要覆盖属于改进目的或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变型或改变。

Claims (2)

1.一种旋转调整用于图像读取设备中的透镜单元的方法,所述透镜单元包括:镜筒元件,被配置成相对于光轴保持至少一个具有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对称透镜;变形透镜,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镜筒元件的端部外接的变形表面;同轴性维持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彼此接合,以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的中心轴彼此对准,并且被布置成使所述变形透镜与所述镜筒元件相对于它们的对准中心轴彼此相对旋转;以及弹性元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变形透镜推向所述镜筒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将所述变形透镜推向所述镜筒元件的同时,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旋转调整所述镜筒元件和所述变形透镜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整透镜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光电转换元件,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具有沿着一维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并被配置成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并且其中,通过在使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像素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变形透镜的子午方向保持彼此对准的同时旋转所述镜筒元件,来执行所述旋转调整。
CN2009101261703A 2006-09-11 2007-09-11 旋转调整透镜单元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4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5439 2006-09-11
JP2006245439A JP4994753B2 (ja) 2006-09-11 2006-09-11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JP2006245439 2006-09-1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542197A Division CN100557472C (zh) 2006-09-11 2007-09-11 透镜单元及使用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4482A true CN101504482A (zh) 2009-08-12
CN101504482B CN101504482B (zh) 2012-03-07

Family

ID=3916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617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4482B (zh) 2006-09-11 2007-09-11 旋转调整透镜单元的方法
CNB20071015421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472C (zh) 2006-09-11 2007-09-11 透镜单元及使用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5421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472C (zh) 2006-09-11 2007-09-11 透镜单元及使用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88529B2 (zh)
JP (1) JP4994753B2 (zh)
CN (2) CN101504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0696A (ja) * 2008-08-21 2010-03-04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1244134A (ja) * 2010-05-17 2011-12-01 Canon Inc 結像光学系の調整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TWI412812B (zh) * 2010-06-17 2013-10-21 Ability Entpr Co Ltd 鏡頭裝置
JP6004637B2 (ja) * 2010-12-06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15094851A (ja) 2013-11-12 2015-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ンズ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386492B1 (ko) * 2017-03-21 2022-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광학 장치
EP3783880A1 (en) * 2019-08-23 2021-02-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8718U (ja) * 1983-07-30 1985-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リンドリカルレンズの固定構造
JPH01131514A (ja) * 1987-08-26 1989-05-24 Asahi Optical Co Ltd 調整手段を有する走査式光学装置
KR100272328B1 (ko) 1993-12-22 2001-02-01 이중구 렌즈의 공기 간격 조절장치
JPH09304718A (ja) * 1996-05-14 1997-11-28 Canon Inc 光学偏向装置
JP3862446B2 (ja) 1998-10-02 200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結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US6674584B2 (en) * 2001-07-03 2004-01-06 Pts Corporation Optical surface-mount lens cell
JP3486680B2 (ja) * 2001-08-10 2004-01-13 株式会社ネクスト 半導体レーザ投光器ユニット
JP4289914B2 (ja) * 2002-05-07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US6816673B2 (en) * 2002-08-30 2004-11-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with optical adapter
JP2004118056A (ja) 2002-09-27 2004-04-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アナモルフィックコンバータレンズ
JP2005049599A (ja) * 2003-07-28 2005-02-24 Fujinon Corp レンズ調整機構およびカメラ
CN2763824Y (zh) * 2004-11-18 2006-03-08 矽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US8259401B2 (en) * 2004-11-19 2012-09-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stellated optical mounting structure
US7684100B2 (en) * 2004-11-26 2010-03-23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element holding device, method of adjusting shape of optical element, optical-element shape adjusting device, method of correcting scanning line variatio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62530A1 (en) 2008-03-13
US7688529B2 (en) 2010-03-30
JP4994753B2 (ja) 2012-08-08
CN101504482B (zh) 2012-03-07
CN100557472C (zh) 2009-11-04
JP2008065233A (ja) 2008-03-21
CN101144893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472C (zh) 透镜单元及使用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
US8422093B2 (en) Light projection unit,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e reading device
US20090294630A1 (en) Image sensor,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image sensor
US20180149861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US10440212B2 (en) Reading modul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US6995782B2 (en) Optical wri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668102A (zh) 分配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其扫描装置
US7224483B2 (en) Image signal correction light source that can cope with dust and scratch on transparent document, and its control
US7760434B2 (en) Document illuminator with surface lens
US10469697B2 (en) Reading modul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18627B2 (en) Shared image scanning method and picture scanner thereof
JP200920684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6375628B (zh) 图像读取用镜头、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388246Y (zh) 扫描装置
JPS63984B2 (zh)
EP0837595B1 (en) A scan module for adding to a document copying machine and a system comprising a scan module of this kind and a document copying machine
US974949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hat illuminates an original and reads an image of the original
JP2008172302A (ja) 光源ユニット、読取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5932A (ja) イメージスキャナの光学レンズ装置
JP200007837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0998257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077182A (ja) リニアcmosイメージ光学走査モジュール
JPH04112557U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の光源
JPH07253557A (ja) 光束形状変換手段を有した投影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JPH1158818A (ja) 光書込み装置及び光読取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