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3722A -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3722A
CN101503722A CNA2009101190642A CN200910119064A CN101503722A CN 101503722 A CN101503722 A CN 101503722A CN A2009101190642 A CNA2009101190642 A CN A2009101190642A CN 200910119064 A CN200910119064 A CN 200910119064A CN 101503722 A CN101503722 A CN 101503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olysaccharide
biological polyoses
biological
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190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张淑荣
徐永斌
刘春巧
陈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9101190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3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3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3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该生物多糖是通过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发酵制得的,它包括斜面种子的制备,种子液的制备,发酵条件的优化和产物的分离纯化等工艺步骤。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生物多糖具有产量高、工艺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每升发酵液中多糖含量达到20-50g,整体收率可达70-90%。通过对该生物多糖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表明,该生物多糖包含图1中连接方式的若干个双糖折叠结构,具有大分子网状结构生物多糖的特征,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化妆品、石油开采及生物材料等多个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的方法合成所需化合物,具体属于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以及该多糖的应用。
技术背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物多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常见的生物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和细菌多糖等。真菌多糖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60年代以后因为它的免疫促进作用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人们逐渐发现了它不仅可以抗病菌、抗病毒、预防和治疗肿瘤等,还具有抗辐射、抗凝血、降血糖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许多真菌活性多糖,如香菇多糖、茯苓多糖、云芝多糖、裂褶菌等为人们常见食品、保健品,被广泛的研究和开发。与真菌多糖相比,细菌的荚膜中也含有丰富的活性多糖,可以通过发酵分离获得。
常见的细菌多糖多为肽聚糖,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唾液酸交替连接的多糖与不同组成的肽交叉连接形成的大分子,是许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大部分肽聚糖分子链的长度和分子量不均一,分子量范围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双糖单位数为300-11000对,属于生物大分子。具有保湿活性的肽聚糖,由于直链轴上单糖之间氢键的作用,在空间上呈刚性的螺旋柱型,柱内侧因有大量羟基而产生强亲水性。在水溶液中肽聚糖分子链之间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能够结合保持大量的水,即具有较强的保水作用,这些水在螺旋柱内固定不动,不易流失,使得肽聚糖具有很好的保湿作用。细菌多糖拥有的独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作为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悬浮剂、润滑剂、食品添加剂、抗癌医药品等被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疗、制药保健等多个领域。目前已经采用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一些细菌多糖,例如: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甲壳素(Chitosan)、黄原胶(Xanthan Gum)、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海藻糖(Fucose)、帕拉金糖(Palatinose)等。
目前已发现的细菌多糖,在拥有独特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很多的局限性。黄原胶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生物多糖,被誉为“工业味精”,但黄原胶分子量小,保湿性能差,且带有颜色,不适合做高级添加剂,不能够被应用到高级的化妆品、医药品中。甲壳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一种带阳离子能被生物降解又分布极其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在医药、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但甲壳素的生产过程必须使用大量的强腐蚀性的酸和碱,强酸性、强碱性废液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废酸液中含有大量的CaCl2,会造成水质的硬化;废碱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腐臭也会造成生态的恶化。透明质酸(HA)是D-葡糖醛酸(glucuronicacid)和乙酰氨基-D-葡糖(N-ace tylglucosamine)通过1-3、1-4糖苷键交替连接,按1:1的摩尔比组成的,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具有润滑关节,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蛋白质、水、电解质扩散及运转,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采用生物提取法所得产品虽然纯度高,但受原料来源少生产规模较小的局限,生产成本偏高,无法广泛应用。采用发酵提取法则存在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低,分级水平差等缺点,应用受到限制。这些弊端使得透明质酸的价格常年居高不下,尤其是医药级水平的透明质酸价格达2000-10000美元/kg。
本发明利用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生产一种新型生物多糖,该多糖全部由1-4糖苷键连接D-葡糖醛酸(glucuronicacid)和乙酰氨基-D-葡糖(N-acetylglucosamine)组成(见图1)。这种新型多糖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分子量大,产量高,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不产生有毒害物质,对环境友好。本多糖不但具有黄原胶高产的优点,还具有透明质酸大分子网状结构所具有的保湿、润滑关节,改善血管壁通透性,调节蛋白质、水、电解质扩散及运转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化妆品、石油开采等多个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多糖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多糖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市场价值。
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发明所采用的菌株生命力强,在高温、厌氧、好氧、兼性、高盐浓度等环境下均能很好的生长;
(2)本发明所采用的菌株环境适应能力强,在pH3.0—9.5和温度为20—60℃条件下均能很好生长,而且可以利用原油中的长链饱和有机物为碳源,在用于石油开发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3)本新型生物多糖的生产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4)本发明的新型生物多糖具有强烈的亲水性,可以亲和约为它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子,是良好的保湿剂,润滑剂,可以替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价格昂贵的其他多糖产品;
(5)本发明的新型生物多糖性能稳定,耐受pH0.5—9.5,适用范围广泛,更易于储存。
(6)本发明的新型生物多糖具有大分子网状的结构,通过改性或与其它生物材料共聚可以形成新的生物材料,具有广阔的科研及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性状稳定的菌株,能够大规模生产具有高分子量,高持水性能力的多糖,应用于医疗,化妆品,食品,保健,采油,轻工业和生物材料等多方面。
本发明所用的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保藏时间为2007年03月28日。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一种生物多糖的生产方法,由下列工艺步骤组成:
(1)将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菌种接种到试管中的斜面培养基制成斜面菌种;
(2)将斜面菌株扩大培养作为种子液;
(3)将种子液接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4)生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及工艺条件是:
步骤(1)中斜面培养基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20—30份、牛肉蛋白胨3—5份、酵母粉3—5份、牛肉粉2—4份、KH2PO4l—4份、NaH2PO4l—4份、NaHCO31—4份、无水MgSO40.5—1份、琼脂15份和水1000份;
制备斜面菌种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5—60℃、培养时间5—14小时。步骤(2)中种子液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20—30份、牛肉蛋白胨3—5份、酵母粉3—5份、牛肉粉2—4份、KH2PO41—4份、NaH2PO41—4份、NaHCO31—4份、无水MgSO40.5—1份和水1000份;
种子液发酵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5—60℃、转速150—170r/min、培养时间5—14小时。
步骤(3)中发酵液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20—30份、牛肉蛋白胨3—5份、酵母粉3—5份、牛肉粉2—4份、KH2PO41—4份、NaH2PO41—4份、NaHCO31—4份、无水MgSO40.5—1份和水1000份;
发酵罐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接种量7—10%、温度25—60℃、风量0.5—0.8vvm、搅拌转速300—500r/min、发酵时间为24—48小时、在此反应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中含生物多糖20—50g。
步骤(4)中生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a、发酵完成后,用2—5倍发酵液体积的95%乙醇絮凝,过滤获得多糖粗品;
b、把多糖粗品溶在0.1mol/L的NaCl溶液中,多糖浓度为5—25g/L左右;
c、以硅藻土作为助滤剂,把步骤b的多糖盐溶液进行板框过滤;
d、把经过步骤c所得的滤液通过超滤膜浓缩15-30g/L,加入3倍体积95%乙醇絮凝,然后用无水乙醇脱水2—3次得生物多糖;
e、把步骤d获得的生物多糖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条件为:真空度0.1Mpa,温度40℃,干燥时间5小时,干燥后的成品为白色粉末状,总收率为70-95%。
对得到的多糖产品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多糖中含有摩尔比例为1:1糖醛酸和氨基葡糖,蛋白含量低于0.0021%符合标准(<0.1%)。对该多糖的红外图谱和核磁图谱进行分析发现,图谱中出现羟基、羧基、氧桥等多糖的特征峰(见图2、3和4)。以本多糖单糖组成相同的透明质酸作参照,进行刚果红实验和圆二色扫描,鉴定结果表明:本多糖是由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不含有1-3糖苷键(见图5和6)。
本发明微生物多糖经过保湿试验和动物毒理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保湿性能并属于无毒,可用于食品、化妆品或化工领域的增稠、乳化降粘剂及悬浮剂等领域。
本发明所采用的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NO.1988具有如下特征:
菌种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的筛选是从牛的鼻粘膜中分离得到,其菌落为白色透明,湿润,直径1.0—5.0mm,细胞为圆球状或链球状;细胞直径≤2μm;细胞周围带荚膜,荚膜为细胞培养过程会中分泌的生物多糖;具体生理生化特征如表1所示:
表1.兽疫链球菌CGMCC NO.1988生理生化特征
注:″+”表示生长或反应阳性;“-”表示小生长或反应阴性。
实验证明,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能发酵生产出一种产量较高、分子量大、保湿效果好的生物多糖,通过化学检测和仪器分析对该多糖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分析,确定该多糖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多糖。
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的筛选,由下列工艺步骤组成:
(1)采样和富集培养;
(2)兽疫链球菌的筛选和纯化;
(3)将筛选后的菌株进行复合诱变;
(4)将经过复合诱变的兽疫链球菌用γ射线照射和磁场处理;
(5)兽疫链球菌的高温驯化。
具体工艺步骤及工艺条件是:
步骤(1)采样和富集培养:
步骤(1)从新宰杀的数十头牛的牛鼻中刮取活性强的鼻粘膜,进行富集培养,得到了有粘性的菌株。对有菌株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出发菌株为兽疫链球菌。
富集培养基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10—40份、蛋白胨20—60份、牛肉膏10—50份、(NH4)2SO42—8份、MgSO40.5—2份、NaCl 2—5份、K2HPO42—5份、NaH2PO42—5份、CaCl2·2H2O0.05份、FeCl2·4H2O0.1份和水1000份;
制备富集培养基的工艺条件为:pH值为6.0—8.0,121℃灭菌20分钟,培养温度为25—60℃、培养时间为8—48小时。
步骤(2)菌种的筛选和纯化:
筛选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是以蔗糖为碳源的固体平板培养基。
固体平板培养基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40—60份、牛肉蛋白胨3—5份、酵母粉2—5份、牛肉粉2—5份、KH2PO41—4、NaH2PO41—4份,NaHCO31—4份、无水MgSO40.8—1份、琼脂15份和水1000份;
制备蔗糖固体平板培养基的工艺条件为:pH值6.0—8.0、121℃灭菌20分钟、培养温度25—60℃、培养时间8—48小时。
步骤(3)菌种的复合诱变:
复合诱变依次包括种子菌悬液的制备,诱变剂的加入量,紫外照射时间。
将步骤(2)得到的菌株接种到含5ml生理盐水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体积百分比为0.5%—2.0%的硫酸二乙酯诱变剂,在漩涡振荡器上振荡1—2min,取0.5ml该菌悬液涂布步骤(2)的原油无机盐固体平板,把平板放在紫外灯照射20—60s,然后把平板暗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60℃,培养时间为24—72小时。
步骤(4)菌种的γ射线照射和磁场处理:
将步骤(3)培养好的菌种平板放在γ射线下照射(γ射线剂量为12.9—38.7C/kg),把照射后的平板再用磁场进行处理(磁场强度为10—100T),最后把处理后的平板放入培养箱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60℃,培养时间为24—72小时。
步骤(5)菌种的高温驯化:
将经过诱变筛选的菌株涂布步骤(2)的蔗糖固体平板培养基,放入40℃培养箱培养8—48小时,把生长较快(培养基透明圈较大)的菌株挑出来继续涂布步骤(2)的蔗糖固体平板培养基,放入50℃培养箱培养8—48小时,依然把生长较快的菌株挑出来继续涂布步骤(2)的蔗糖固体平板培养基,放入60℃培养箱培养8—48小时,挑取生长较快的菌株保存。
最后得到能适应高温的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NO.1988,通过鉴定,该菌属于Lancefield血清群C型链球菌属兽疫链球菌,为非人体致病菌。
实施例
下面,基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斜面种子培养
将兽疫链球菌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
固体培养基配方:蔗糖25份、牛肉蛋白胨3份、酵母粉5份、牛肉粉2份、KH2PO44份、NaH2PO42份、NaHCO31份、无水MgSO40.5份、琼脂15份和水1000份;
制备斜面菌种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5℃、培养时间10小时。
摇瓶种子液培养
每50ml种子液培养基接种1环菌种。
种子液培养基配方:蔗糖20份、牛肉蛋白胨4份、酵母粉5份、牛肉粉2份、KH2PO42份、NaH2PO44份、NaHCO31份、无水MgSO40.5份和水1000份;
种子液发酵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7℃、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10小时。
发酵罐培养
发酵培养基配方:蔗糖30份、牛肉蛋白胨5份、酵母粉4份、牛肉粉4份、KH2PO44份、NaH2PO42份、NaHCO31份、无水MgSO40.8份和水1000份;
发酵罐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接种量10%、温度30℃、风量0.6vvm、搅拌转速500r/min、发酵时间为36小时、在此反应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中含生物多糖35.33g。
多糖的提取
发酵停止后,用3倍发酵液体积的95%工业乙醇絮凝,得到24.78g/L的多糖粗品。用0.20mol/LNaCl溶液溶解多糖粗品得到4.2g/L多糖溶液,以中型硅藻土为助滤剂,板框过滤除去菌体,0.20μm微滤浓缩液体至25g/L后,使用Savage法除去蛋白,加入2倍体积乙醇絮凝后得到成品,0.1MPa的真空度下,50℃真空干燥5小时,1L发酵液得到成品约28.30g/L,纯度为99.15%,总收率为80.10%。
实施例2:
斜面种子培养
将兽疫链球菌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
固体培养基配方:蔗糖30份、牛肉蛋白胨4份、酵母粉3份、牛肉粉4份、KH2PO42份、NaH2PO44份、NaHCO34份、无水MgSO40.8份、琼脂15份和水1000份;
制备斜面菌种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7℃、培养时间15小时。
摇瓶种子液培养
每50ml种子液培养基接种1环菌种。
种子液培养基配方:蔗糖25份、牛肉蛋白胨5份、酵母粉3份、牛肉粉3份、KH2PO44份、NaH2PO41份、NaHCO34份、无水MgSO40.8份和水1000份;
种子液发酵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5℃、转速170r/min、培养时间14小时。
发酵罐培养
发酵培养基配方:蔗糖25份、牛肉蛋白胨4份、酵母粉5份、牛肉粉3份、KH2PO41份、NaH2PO41份、NaHCO34份、无水MgSO41份和水1000份;
发酵罐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接种量7%、温度35℃、风量0.8vvm、搅拌转速300r/min、发酵时间为42小时、在此反应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中含生物多糖36.31g。
多糖的提取
发酵停止后,用3倍发酵液体积的95%工业乙醇絮凝,得到25.64g/L的多糖粗品。用0.10mol/LNaCl溶液溶解多糖粗品得到4.7g/L多糖溶液,以粗型硅藻土为助滤剂,板框过滤除去菌体,0.20μm微滤浓缩液体至15g/L后,使用Savage法除去蛋白,加入2倍体积乙醇絮凝后得到成品,0.1MPa的真空度下,50℃真空干燥5小时,1L发酵液得到成品约29.80g/L,纯度为98.23%,总收率为82.07%。
实施例3:
斜面种子培养
将兽疫链球菌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
固体培养基配方:蔗糖20份、牛肉蛋白胨5份、酵母粉4份、牛肉粉3份、KH2PO41份、NaH2PO41份、NaHCO32份、无水MgSO41份、琼脂15份和水1000份;
制备斜面菌种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0℃、培养时间13小时。
摇瓶种子液培养
每50ml种子液培养基接种1环菌种。
种子液培养基配方:蔗糖30份、牛肉蛋白胨3份、酵母粉4份、牛肉粉4份、KH2PO41份、NaH2PO42份、NaHCO32份、无水MgSO41份和水1000份;
种子液发酵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0℃、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15小时。
发酵罐培养
发酵罐发酵培养基配方:蔗糖20份、牛肉蛋白胨3份、酵母粉3份、牛肉粉2份、KH2PO42份、NaH2PO44份、NaHCO32份、无水MgSO40.5份和水1000份;
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接种量8%、温度37℃、风量0.5vvm、搅拌转速400r/min、发酵时间为38小时、在此反应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中含生物多糖35.51g。
多糖的提取
发酵停止后,用3倍发酵液体积的95%工业乙醇絮凝,得到29.78g/L的多糖粗品。用0.05mol/LNaCl溶液溶解多糖粗品得到5.3g/L多糖溶液,以粗型硅藻土和中型硅藻土1:1为助滤剂,板框过滤除去菌体,0.20μm微滤浓缩液体至30g/L后,使用Savage法除去蛋白,加入2倍体积乙醇絮凝后得到成品,0.1MPa的真空度下,50℃真空干燥5小时,1L发酵液得到成品约31.80g/L,纯度为97.92%,总收率为89.55%。
实施例4:CGMCC NO.1988生产生物多糖石油降粘实验
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具有利用长碳链有机物的能力,其生产出多糖表面活性剂的物理特性又具有降粘润滑的特性,因此可以被运用于微生物驱的石油开采过程。在35℃,盐浓度2%,原油和水按20∶80的比例混合模拟岩层中的石油环境,按照5%接种量,注入14小时菌龄的菌液,反应10小时,石油粘度由4000mPa·s以上显著降至500mPa·s,表明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及其产物符合石油降粘条件,可用于工业化微生物驱应用。
实施例5:生物多糖保湿效果实验
不同保湿剂分子对水分子的作用力不同,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也不同。作用力大的,对水分子结合力强,吸收和保持水的量也较大。含一定水分的样品放在恒温恒湿的干燥器中干燥,定时称量样品质量的减少,计算失水率,通过对比分析,失水率越低说明保湿效果越好。将盛有硫酸铵[(NH4)2SO4]饱和溶液放在干燥器中,得到相对湿度为85%实验环境。分别配制0.3%的HA溶液和0.3%的本生物多糖溶液,以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比较研究它们作为保湿剂保湿性能的差异。为了更好的模拟皮肤的实际情况,给载玻片贴上3M胶布,将保湿剂的水溶液涂敷其上。保湿效果实验结果如下:
表3 生物多糖保湿效果实验结果
Figure A200910119064D00181
保湿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涉及生物多糖的保湿效果明显好于空白样品,与透明质酸(HA)的保湿效果相当。
附图说明
图1为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生产的新型多糖的结构式;
图2为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生产的新型多糖的红外谱图;
图3为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生产的新型多糖的13C核磁共振图谱;
图4为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生产的新型多糖的多糖的DMSO1H核磁共振图谱;
图5为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生产的新型多糖和HA的刚果红紫外扫描最大吸收波长变化曲线;
图6为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生产的新型多糖和HA的圆二色扫描图;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用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发酵生产一种新型生物多糖,生产过程由下列工艺步骤组成:
(1)将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菌种接种到试管中的斜面培养基制成斜面菌种;
(2)将斜面菌株扩大培养作为种子液;
(3)将种子液接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4)生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步骤中的斜面培养基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 20—30份、牛肉蛋白胨 3—5份、酵母粉 3—5份、牛肉粉 2—4份、KH2PO4 1—4份、NaH2PO4 1—4份、NaHCO3 1—4份、无水MgSO4 0.5—1份、琼脂15份和水1000份;
制备斜面菌种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0—60℃、培养时间10—1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步骤中种子液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 20—30份、牛肉蛋白胨 3—5份、酵母粉 3—5份、牛肉粉 2—4份、KH2PO4 1—4份、NaH2PO4 1—4份、NaHCO3 1—4份、无水MgSO4 0.5—1份和水1000份;
发酵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0—60℃、转速150—170r/min、培养时间10—1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步骤中发酵液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蔗糖 20—30份、牛肉蛋白胨 3—5份、酵母粉 3—5份、牛肉粉 2—4份、KH2PO4 1—4份、NaH2PO4 1—4份、NaHCO3 1—4份、无水MgSO4 0.5—1份和水1000份;
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接种量7—9%,温度30—60℃,风量0.5—0.8vvm,搅拌转速300—500r/min,发酵时间为24—48h,在此反应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中含生物多糖20—5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步骤中生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a、发酵完成后,用2—5倍发酵液体积的95%乙醇絮凝,过滤获得多糖粗品;
b、把多糖粗品溶在0.1mol/L的NaCl溶液中,多糖浓度为5—25g/L左右;
c、以硅藻土作为助滤剂,把步骤b的多糖盐溶液进行板框过滤;
d、把经过步骤c所得的滤液通过超滤浓缩15-30g/L,加入3倍体积95%乙醇絮凝,然后用无水乙醇脱水2—3次得生物多糖;
e、把步骤d获得的生物多糖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条件为:真空度0.1Mpa,温度40℃,干燥时间5小时,干燥后的成品为白色粉末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骤发酵液用2—5倍发酵液体积的乙醇进行絮凝,乙醇浓度为95%;b步骤中的NaCl溶液浓度为0.1mol/L,多糖浓度为5—25g/L;c步骤中的助滤剂为细型硅藻土或中型硅藻土或粗型硅藻土或它们之间按任意比例混合的复合硅藻土;d步骤中超滤所用的超滤膜为中空纤维超滤膜或陶瓷膜或卷式碳酸酯膜等超滤膜;e步骤中的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1Mpa,温度为30—50℃,干燥后的成品,收率为70—95%,纯度达98%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多糖具有高产的优点,还具有大分子网状结构所具有的保湿、润滑关节,改善血管壁通透性,调节蛋白质、水、电解质扩散及运转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化妆品、石油开采等多个方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多糖结构中包含摩尔比1:1的氨基葡萄糖和糖醛酸及其1,4糖苷键的连接方式,式中n为0或1或更大的整数,n为200-100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多糖具有乳化降粘的作用,可应用于石油开采及含油废水处理等方面。
10、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CGMCC NO.1988。
CNA2009101190642A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1503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90642A CN101503722A (zh)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90642A CN101503722A (zh)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3722A true CN101503722A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7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190642A Pending CN101503722A (zh)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372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213A (zh) * 2009-09-17 2011-04-20 上海佰加壹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透明质酸发酵液的方法
CN102031232A (zh) * 2010-11-04 2011-04-27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生产氨基糖的方法及专用菌株
CN104059865A (zh) * 2014-06-11 2014-09-24 滨州安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兽疫链球菌及用其制备透明质酸的生产工艺
CN106749718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 一种贻贝多糖的工业化提取方法
CN107213110A (zh) * 2017-06-01 2017-09-29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抗衰保湿乳液配伍体系
RU2817197C2 (ru) * 2019-02-22 2024-04-11 Пфайзер Инк. Способы очистки бактериальных полисахаридов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213A (zh) * 2009-09-17 2011-04-20 上海佰加壹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透明质酸发酵液的方法
CN102021213B (zh) * 2009-09-17 2014-07-09 上海佰加壹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透明质酸发酵液的方法
CN102031232A (zh) * 2010-11-04 2011-04-27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生产氨基糖的方法及专用菌株
CN102031232B (zh) * 2010-11-04 2012-05-02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生产氨基糖的方法及专用菌株
CN104059865A (zh) * 2014-06-11 2014-09-24 滨州安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兽疫链球菌及用其制备透明质酸的生产工艺
CN104059865B (zh) * 2014-06-11 2016-08-24 山东安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兽疫链球菌及用其制备透明质酸的生产工艺
CN106749718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 一种贻贝多糖的工业化提取方法
CN106749718B (zh) * 2016-11-29 2018-01-12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 一种贻贝多糖的工业化提取方法
CN107213110A (zh) * 2017-06-01 2017-09-29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抗衰保湿乳液配伍体系
RU2817197C2 (ru) * 2019-02-22 2024-04-11 Пфайзер Инк. Способы очистки бактериальных полисахаридо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5080B (zh) 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8865951B (zh) 一种骆驼刺泛菌及其菌剂和应用
CN101327975B (zh) 一种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CN101381694B (zh)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及利用该菌株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CN102260729B (zh) 一种以菌丝球为载体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CN102443542B (zh) 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
CN103421718A (zh) 一种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5132331A (zh) 一株葡糖醋杆菌及其应用
CN108929859A (zh) 一种类芽胞杆菌菌株hb172198及其应用
CN101503722A (zh) 一种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2586151B (zh) 一株高产多糖的菌株及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多糖的方法
CN102994430B (zh) 一株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及其应用
CN105420127A (zh) 高分子量普鲁兰多糖的高产菌株及利用该菌株生产高分子量普鲁兰多糖的方法
CN108546660A (zh) 甲壳素脱乙酰基酶高产菌株及其应用
CN103305496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提取硫酸软骨素酶的方法
CN104651284B (zh) 鞘氨醇单胞菌T‑3及其共发酵生产生物多糖和聚β羟基丁酸的方法
CN110129225A (zh) γ~聚谷氨酸产生菌及选育、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
CN103865850B (zh) 一株蝙蝠弧菌及制备琼胶酶的方法
CN108823116A (zh) 一株产甲壳素脱乙酰基酶的马红球菌突变株及其应用
CN102373166B (zh) 高产聚-β-羟基丁酸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PX-95菌株及其用途
CN107739721A (zh) 产琼胶降解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W2017及其应用
CN100390295C (zh) 一种微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1955895B (zh) 玫瑰杆菌及其在制备琼胶寡糖中的应用
CN102690773A (zh) 一株肠杆菌fy-07及其静态液体深层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CN108911452A (zh) 一种利用草酸青霉改善柠檬酸废水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