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4378A - 静电放电引导电路 - Google Patents
静电放电引导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94378A CN101494378A CNA200810004262XA CN200810004262A CN101494378A CN 101494378 A CN101494378 A CN 101494378A CN A200810004262X A CNA200810004262X A CN A200810004262XA CN 200810004262 A CN200810004262 A CN 200810004262A CN 101494378 A CN101494378 A CN 1014943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ed
- circuit
- nmos
- static discharge
- gr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静电放电引导电路,其用于一大尺寸开放式漏极电路的静电放电防护电路,包括:电压源,用以提供电压;第一PMOS,耦接至电压源;第一NMOS,耦接至PMOS;寄生二极管,耦接至PMOS;第二NMOS,耦接至PMOS的漏极;第一寄生电容,耦接至第二NMOS;第二寄生电容,耦接至第一寄生电容与第二NMOS;以及栅极电压提升电路,耦接至第二NMOS的栅极与源极,栅极电压提升电路包括:第三NMOS;第一电容耦接至第三NMOS的源极;接地端;和第一电阻耦接于第一电容与接地端。其利用栅极电压提升电路用以提升第二NMOS的栅极电压。本发明可以解决NMOS栅极电压过低以及不正常导通而降低静电放电防护表现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相关于一种静电放电引导电路,尤指用于一大尺寸开放式漏极电路的静电放电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般电路设计中,由于需要避免因为环境或人体静电对电路造成的伤害,通常会在电路中设置一个电路组,以使整个电路避免因为静电的伤害破坏或是减损电路的寿命。
这样的电路通常称为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防护电路,在已知技术中,考虑ESD电路设计通常有两种方法:
1.在电路中装设镇流电阻器(Ballast resistor),可避免因为电路中的寄生(parasitic)NMOS,因为不正常的导通,因而降低静电保护的等级,在电路中装设镇流电阻器可改善NMOS不正常导通的问题。
2.在电源线间加上ESD箝制电路,以引导部份或全部的电流。请参阅图1,其为传统具有ESD箝制电路的输出电路电路图,如图1所示,输出电路1中包括ESD箝制电路11,连接于电压源VCC以及接地端12之间,输出电路1另外包括PMOS13,PMOS13的源极耦接于电压源VCC、漏极耦接于输出端16,以及NMOS14,NMOS14的源极耦接至接地端12,漏极耦接至输出单元16,寄生二极管15的阴极耦接于电压源VCC,输出单元16耦接于寄生二极管15的阳极。在PS模式(mode)时,因为ESD箝制电路可引导静电电流按照寄生二极管15、电压源VCC、ESD箝制电路11到接地端12的路线行走,因此可以避免静电对电路造成的破坏。
但是在大尺寸的输出电路应用上,普遍都有低通导电阻(RDS ON)的需求,但是镇流电阻器会使通导电阻升高,因此在参考通导电阻以及电路布局尺寸所反应出的成本,大尺寸输出电路中一般都是不加或只是加极小的镇流电阻器,因此寄生NPN非常容易有不一致导通的情形发生,而如果发生在大尺寸的ODNMOS(open drain NMOS),则ESD的问题将会更加的严重,因为此时缺少寄生顺偏二极管使静电电流如图1所示按照寄生二极管、电压源、ESD箝制电路(power clamp)到接地端的路线行走,因而使静电电流必须流经NMOS。请参阅图2,其显示大尺寸ODNMOS(open drain NMOS)的输出电路图,如图2所示,输出电路2中,第一寄生电容21及第二寄生电容22用以提供分压来使第一NMOS23正常的导通,但在实际电路中,当进行静电放电时,会通过第一寄生电容21与寄生二极管25使电压源VCC被充电,如果电压源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比第一寄生电容21大,则电压源VCC只会被充电到一个不太高的电位,造成第一NMOS23的栅极电位不够高,使第一NMOS23通道导通的阻抗过高,因而降低了静电防护的表现,另外第二NMOS24如果处于导通的状态下,也会更进一步的将第一NMOS23的栅极电位拉低至接地端,使静电放电防护的表现更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放电引导电路,其用于一输出电路,该输出电路包括:一电压源,用以提供一电压;一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耦接至该电压源;一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耦接至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寄生二极管,耦接至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耦接至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一第一寄生电容,耦接至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第二寄生电容,耦接至该第一寄生电容与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以及一栅极电压提升电路,耦接至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栅极与源极,其中该栅极电压提升电路包括:一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第一电容耦接至该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源极;一接地端;和一第一电阻耦接于该第一电容与该接地端。
本发明所述的静电放电引导电路,可以解决NMOS栅极电压过低以及不正常导通而降低静电放电防护表现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具有箝制ESD电路的输出电路电路图;
图2为显示大尺寸ODNMOS(open drain NMOS)的输出电路图;
图3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静电放电引导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静电放电引导电路电路图,如图3所示,静电放电引导电路3包括电压源VCC、电容31、第一PMOS32、第一NMOS35、寄生二极管34、第二NMOS36、第一寄生电容37、第二寄生电容38、栅极电压提升电路39、输出单元40和接地端41。
电容31一端耦接至电压源VCC,另一端耦接至接地端41,第一PMOS32的源极耦接至电压源VCC,第一NMOS35的源极耦接至第一PMOS32的漏极,栅极耦接至第一PMOS32的栅极,漏极耦接至接地端41;寄生二极管34的一端耦接至第一PMOS32的源极,另一端耦接至第一PMOS32的漏极。
第二NMOS36的栅极耦接至第一PMOS32的漏极,漏极耦接至接地端41、源极耦接至输出单元40。第一寄生电容37与第二寄生电容38串联,一端耦接在第二NMOS36的源极,一端耦接在第二NMOS36的漏极。
栅极电压提升电路39耦接至第二NMOS36的源极,包括第三NMOS391、第一电容392、第一电阻393以及接地端41。第一电阻393一端耦接至第一电容392的一端、另一端耦接至接地端41、第一电容另一端耦接至第三NMOS391的源极,第三NMOS391的漏极耦接至第二NMOS36的栅极,栅极耦接至第一电阻393。
栅极电压提升电路39的存在,可以提高第二NMOS36栅极的电位,避免在进行静电放电时,电压源VCC只会被充电到一个不太高的电位,造成NMOS的栅极电位不够高,使NMOS通道导通的阻抗过高,因而降低了静电防护的表现的问题。
如前所述,本发明可以解决NMOS栅极电压过低以及不正常导通而降低静电放电防护表现等问题,极具产业上的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
1:输出电路
11:ESD箝制电路
VCC:电压源
12:接地端
13:PMOS
14:NMOS
15:寄生二极管
16:输出单元
2:输出电路
21:第一寄生电容
22:第二寄生电容
23:第一NMOS
24:第二NMOS
25:寄生二极管
3:静电放电引导电路
31:电容
32:第一PMOS
34:寄生二极管
35:第一NMOS
36:第二NMOS
37:第一寄生电容
38:第二寄生电容
39:栅极电压提升电路
40:输出单元
41:接地端
VCC:电压源
391:第三NMOS
392:第一电容
393:第一电阻。
Claims (1)
1.一种静电放电引导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一输出电路,该输出电路包括:
一电压源,用以提供一电压;
一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耦接至该电压源;
一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耦接至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一寄生二极管,耦接至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一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耦接至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
一第一寄生电容,耦接至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一第二寄生电容,耦接至该第一寄生电容与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以及
一栅极电压提升电路,耦接至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栅极与源极,
其中该栅极电压提升电路包括:
一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一第一电容耦接至该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源极;
一接地端;和
一第一电阻耦接于该第一电容与该接地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04262XA CN101494378A (zh) | 2008-01-24 | 2008-01-24 | 静电放电引导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04262XA CN101494378A (zh) | 2008-01-24 | 2008-01-24 | 静电放电引导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4378A true CN101494378A (zh) | 2009-07-29 |
Family
ID=40924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04262XA Pending CN101494378A (zh) | 2008-01-24 | 2008-01-24 | 静电放电引导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94378A (zh) |
-
2008
- 2008-01-24 CN CNA200810004262XA patent/CN10149437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6592B (zh) | 半导体集成电路 | |
CN103430448B (zh) | 电荷泵静电放电保护 | |
CN101626154B (zh) | 集成电路esd全芯片防护电路 | |
CN102738782B (zh) |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 |
CN101783343B (zh) | 静电放电防护电路及集成电路 | |
CN101290933A (zh) | 静电放电保护装置 | |
CN108899317A (zh) | 一种二极管串辅助触发scr的双向瞬态电压抑制器 | |
CN103296664A (zh) | 过压保护电路及使用该过压保护电路的电子装置 | |
CN104269402B (zh) | 一种堆叠scr‑ldmos的高压esd保护电路 | |
CN107301991A (zh) | 多信道瞬时电压抑制器 | |
CN103683235A (zh) | 静电放电自保护电路 | |
CN104979805A (zh) | 双向静电保护电路及其电池保护电路 | |
CN103165600A (zh) | 一种esd保护电路 | |
CN104867922B (zh) |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 |
CN101494377A (zh) | 包含栅极电压提升的静电放电防护电路 | |
CN104426119B (zh) | 一种电源输出保护电路 | |
CN103199090B (zh) | 静电保护电路及其电池保护电路 | |
CN101494376B (zh) | 静电放电防护电路 | |
CN201174588Y (zh) | 静电放电电路 | |
CN110828454A (zh) | 一种i/o esd电路 | |
CN101494378A (zh) | 静电放电引导电路 | |
CN102315629A (zh) | 保护电路及具有该保护电路的电子装置 | |
CN102386620A (zh) | 静电放电保护装置与方法 | |
CN101587889B (zh) |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的晶体管布局 | |
CN108565849A (zh) | 一种高性能的静电保护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