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4132B - 多方向开关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4132B
CN101494132B CN2009100059023A CN200910005902A CN101494132B CN 101494132 B CN101494132 B CN 101494132B CN 2009100059023 A CN2009100059023 A CN 2009100059023A CN 200910005902 A CN200910005902 A CN 200910005902A CN 101494132 B CN101494132 B CN 101494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foresaid operations
action bars
bar
te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59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4132A (zh
Inventor
浅田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94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4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2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compression or extension of coil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01H15/06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01H25/041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 H01H2025/043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the operating member being rotatable around wobbling axis for additional switching function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方向开关在操作杆(20)的内端位置的卡合体(24)和壳体(10)的底壁部(13B)之间,具备沿着施力轴芯(Q)移动自如的受压部件(26)、及将受压部件(26)向卡合体(24)的方向施力的压缩线圈弹簧(48)。在与卡合体(24)的外周的卡合片(24A)卡合而一体旋转的转子(56)的筒状部(56A)的内表面上,具备因与受压部件(26)抵接而限制倾动的多个突出片(60)。

Description

多方向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方向开关,具备:倾动检测部,电气地检测支承在壳体上的操作杆的倾动操作;压入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朝向沿杆轴芯的方向的压入操作;以及旋转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旋转操作。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构成的多方向开关,存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中,以下述方式构成倾动检测部:在操作杆的中间外嵌有动作体,倾动操作操作杆时,形成在动作体上的四个按压操作部的某一个按压对应位置的弹簧板材而使其弹性变形并与该弹簧板材所对应的电极接触,由此电气地检测该倾动操作。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如下地构成压入检测部:在操作杆的下端位置上突出形成有抵接部,在操作杆向杆轴芯的方向压入操作时,抵接部按压弹簧板材而使其弹性变形并与该弹簧板材所对应的电极接触,由此电气地检测该压入操作。特别地,在包围抵接部的位置上具备环状的弹簧支承部件,在该弹簧支承部件和壳体的底壁之间具备压缩线圈型的复位弹簧。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具备转子,该转子包括与在操作杆的下部形成为齿轮状的多个卡合片卡合的筒状部、和在该筒状部的下端部一体形成的凸缘状部。如下地构成旋转检测部:该转子与操作杆一体旋转,在操作杆旋转操作时,与凸缘状部的下表面的滑接部、和形成在壳体的底面的多个电极接触,由此电气地检测旋转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27006号公报(段落[0020]~[0054],图3~图11)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方向开关的复位弹簧,在沿着杆轴芯的方向压入操作操作杆时,发挥对该操作杆向返回的方向上施加作用力的功能,在倾动操作操作杆时,具有对该操作杆施加向复原至中立姿势的作用力的功能。
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方向开关中,若考虑从复位弹簧对操作杆施加的作用力,则在倾动操作操作杆时,如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为在复位弹簧中的直径方向的一方的部位被压缩的同时与其相反侧的部位拉伸的形态。
这样,复位弹簧由于偏移的加重而不均一地被压缩时,朝向从复位弹簧的轴芯(连接弹簧所描绘的圆的中心的假想直线)离开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因此对操作杆向中立方向作用的作用力降低。
即,在倾动操作操作杆时,在复位弹簧中被压缩的部位上产生作用力,但弹簧支承部件相对于复位弹簧的轴芯倾斜,因此作用力作用于沿着弹簧支承部件的倾斜面的方向上,作用在操作杆上的回复力降低。
特别地,随着操作杆的倾动操作,在上述那样在沿着弹簧支承部件的倾斜面的方向上作用有复位弹簧的作用力时,该作用力作用在使复位弹簧本身移动的方向,其结果,在操作杆的倾动操作的中途,复位弹簧在壳体的底面和弹簧支承部件之间变位,作用在操作杆上的作用力的方向变化,操作感觉恶化,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理地构成多方向开关,即使在倾动操作操作杆时,对于操作杆也适当地作用(施加)作用力。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多方向开关的第一特征结构为,具备:倾动检测部,电气地检测支承在壳体上的操作杆的倾动操作;压入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朝向沿杆轴芯的方向的压入操作;以及旋转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旋转操作,
具备在倾动操作方向中沿着与处于中立姿势的上述操作杆的杆轴芯为同轴芯的施力轴芯、使作用力作用在上述操作杆上的施力部件,具备借助来自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抵接在上述操作杆中壳体内的内端部的受压部件,且该受压部件设定有操作杆的倾动操作时的倾动界限。
根据本结构,即使在倾动操作操作杆、操作杆的内端的外周部的一方的部位在压缩施力部件的方向上变位、操作杆的内端的外周部的另一方的部位在拉伸施力部件的方向上变位的情况下,由于设定有受压部件的倾动界限,也能够阻止受压部件中与施力部件拉伸的位置对应的部位在操作杆的方向上较大地变位的现象,能够将该受压部件的姿势维持为与施力轴芯垂直的姿势接近的姿势。由于这样地设定了受压部件的倾动界限,因此倾动操作操作杆时,在按压侧受压部件和操作杆接触但另一方离开,因此,使得仅从该接触的部位使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作用在操作杆上,提高操作杆的回复力。其结果,构成即使在倾动操作操作杆时也对于操作杆适当地作用作用力的多方向开关。
本发明的多方向开关的第二特征结构为,具备通过与上述受压部件抵接而设定上述倾动界限的突出片。
根据本结构,能够借助具备与受压部件抵接的突出片这一简单的结构来设定受压部件的倾动界限。
本发明的多方向开关的第三特征结构为,上述旋转检测部构成为具备与上述操作杆一起旋转的转子、及检测该转子的旋转位置的多个电极,上述转子构成为具备与上述操作杆的内端部的外周卡合而能够一体地旋转的筒状部,上述施力部件和受压部件配置在上述筒状部的内部,将上述突出片形成在上述筒状部的内表面。
根据本结构,不特别地形成用于配备突出片的部件,而利用转子的筒状部,由此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地设定受压部件的倾动界限。
本发明的多方向开关的第四特征结构为,上述压入检测部构成为具备在由朝向上述操作杆的压入方向的操作引起的按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变形的由导体所构成的弹簧板材、及该弹簧板材弹性变形时与弹簧板材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的一对电极,上述施力部件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且将该压缩线圈弹簧配置在包围上述弹簧板材的位置上。
根据本结构,在沿着杆轴芯压入操作操作杆时,能够借助弹簧板材和电极的接触检测压入操作。并且,倾动操作操作杆时,随着该倾动,受压部件变位,压缩线圈弹簧被压缩,因此能够使从该压缩线圈弹簧作用在受压部件上的作用力作用在使操作杆恢复中立姿势的方向上。
本发明的多方向开关的第五特征结构为,上述倾动检测部在包围上述操作杆的位置上配置有:与上述操作杆一体地倾动的动作体、在来自该动作体的按压力的作用下而弹性变形的由导体构成的弹簧板材、及借助在该弹簧板材的弹性变形时与弹簧板材的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的一对电极。
根据本结构,在倾动操作操作杆时,能够借助对应的弹簧板材和电极的接触来电气地检测该倾动操作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多方向开关的立体图的图。
图2是表示多方向开关的仰视图的图。
图3是表示多方向开关的纵剖侧视图的图。
图4是表示多方向开关的分解立体图的图。
图5是表示倾动操作状态的多方向开关的纵剖侧视图的图。
图6是表示压入操作状态的多方向开关的纵剖侧视图的图。
图7是表示下部壳体的底壁部的电极配置的俯视图的图。
图8是表示转子的仰视图的图。
图9是表示转子的立体图的图。
图10是表示上部壳体的中间壁部的电极配置的俯视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如图1~图4所示,具备相对于壳体10朝向上下方向的姿势的操作杆20,且具备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20的倾动操作的倾动检测部A、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20的朝向沿杆轴芯Y的方向的压入操作的压入检测部B、及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20的旋转操作的旋转检测部C,从而构成多方向开关。
该多方向开关配备在移动电话机、PDA、游戏机的控制器、家用电器产品的遥控器等上。此外,在该多方向开关中使用时上下方向是无关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3的上侧称为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方。
多方向开关在处于非操作状态时,上述操作杆20维持中立姿势N。倾动检测部A以中立姿势N为基准,检测朝向十字方向(四个方向)的倾动操作。将操作杆20的轴芯称为上述杆轴芯Y,上述压入检测部B电气地检测朝向沿轴芯Y的方向的压入操作。上述旋转检测部C电气地检测绕着中立位置N的杆轴芯Y的旋转操作量。
在该多方向开关中,作为倾动检测部A,构成为检测将操作杆20向十字方向的任何一方操作时的朝向四个方向的操作,但倾动检测部A也可以检测两个方向那样的不满四个方向的倾动,并且,也可以检测朝向八个方向等、朝向五个方向以上的方向的倾动。
连接都是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构成的上盖11、上部壳体12、和下部壳体13而构成壳体10。这些上盖11、上部壳体12、和下部壳体13模具成形为沿着中立姿势N的杆轴芯Y的方向看(俯视图)的截面形状为正八边形。
在上盖11上形成有操作杆20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孔11A。在该上盖11的下表面侧形成有距离操作杆20的倾动中心P等距离的凹状的引导面11G。并且,在该上盖11的外周部上,朝向下方向一体地突设形成有四个连结片14,在该连结片14的前端形成有孔状的卡合连结部14A。
通孔11A是在俯视图中具有沿着倾动方向的十字状的引导槽11AG的结构,在该引导槽11AG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朝向上述倾动中心P的方向的倾斜面。
上部壳体12中,沿着中立姿势N的杆轴芯Y的姿势的筒状的侧壁部12A、和与中立姿势N的杆轴芯Y垂直的姿势的中间壁部12B一体地形成。并且,在中间壁部12B的中央位置处形成有开口12H,在侧壁部12A的外表面上,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凸状的八个卡合片12T。
如图10所示,在该上部壳体12的中间壁部12B的上表面侧,在隔着上述操作杆20而沿十字方向对应的四处检测位置上,形成有由导体构成的中央电极31,在包围该中央电极31的位置上形成有由导体构成的环电极32。
在该上部壳体12的中间壁部12B上,借助嵌入技术而形成有与四个上述中央电极31的各自导通的独立的倾动检测电路、及与四个上述环电极32导通的公共电路。并且,在该上部壳体12上,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与倾动检测电路导通的四个倾动检测导线33,并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与公共电路导通的单一的公共导线34。
下部壳体13中,沿着中立姿势N的杆轴芯Y的姿势的筒状的侧壁部13A、和与中立姿势N的杆轴芯Y垂直的姿势的底壁部13B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底壁部13B的上表面中央,配置有上述压入检测部B的成环状的肋状的限制部13C、及在该外周位置上成环状的肋状的弹簧支承部13D突出地形成为同心圆状。
在该下部壳体13的侧壁部13A上,朝向上方一体地突出地形成有四个连结片15,在该连结片15的前端形成有孔状的卡合连结部15A。
如图7所示,在下部壳体13的底壁部13B中,在限制部13C所包围的部位的中央位置处形成有由导体构成的中央电极41,在包围该中央电极41的位置上形成有由导体构成的环电极42。在该下部壳体13的底壁部13B上,借助嵌入技术而形成有与中央电极41导通的按压操作检测电路、及与环电极42导通的环电路。并且,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与按压操作检测电路导通的按压操作检测导线43,并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与上述环电路导通的环导线44。
在下部壳体13的底壁部13B中,在上述弹簧支承部13D的外周部分上,配置由导体构成的环状的共用电极51、及由导体构成的多个计数电极52,在包围该计数电极52的位置上,形成有棘爪(クリツク)用的多个凹凸部53。
并且,共用电极51经由借助嵌入技术形成在下部壳体13的底壁部13B的内部的电路而与共用导线54导通,计数电极52经由借助嵌入技术形成的电路而与计数导线55导通。该共用导线54和计数导线55朝向下方突出地形成。并且,形成有四个倾动检测导线33、及一个公共导线34所插通的孔部的导线保持部13H形成在该下部壳体13的外表面下部。
[操作杆]
上述操作杆20使用铜合金等刚性比较高的材料,且在从壳体10向上方突出的上端部21上形成有安装有把手等的D形切去部21A。在该上端部的下侧形成有小径部21B、中间部22,在比该中间部22靠下侧且位于壳体10的内部的部位上形成有大径部23。
小径部21B设定为进入上盖11的引导槽11AG的直径,在从大径部23向下方突出的部位上连结有具有输出旋转力的齿轮状的多个卡合片24A的卡合体24,在该卡合体24的下端突出形成有抵接部25。此外,抵接部25形成为以图3所示的倾动中心P为中心向下方突出的半球面状。
在弹簧支承部13D上具备作为施力部件的压缩线圈弹簧48,在这该压缩线圈弹簧48和位于操作杆20的内端部的卡合体24之间,配置有树脂制的受压部件26。该受压部件26,在其中央位置上形成有抵接部25所插通的孔部26A。该受压部件26与形成在后述转子56的筒状部56A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片60抵接(接合),从而决定倾动界限。
特别地,该压缩线圈弹簧48的施力轴芯Q(连接线圈所描述的圆的中心的假想直线)与位于中立姿势N的操作杆20的杆轴芯Y配置在同轴芯上。由此,受压部件26沿着施力轴芯Q移动自如,与多个突出片60抵接,从而决定倾动界限。
[倾动检测部]
上述倾动检测部A具备:中央电极31,如上所述地形成在上部壳体12的中间壁部12B的四处;环电极32;由导体构成的穹顶状的弹簧板材35,配置在覆盖电极的位置上;橡胶环36,将与该四个弹簧板材35的上表面相接的缓冲体36A一体形成;环状的由弹簧材料构成的弹簧环37,紧贴地配置在该橡胶环36的上表面上;以及动作体38,在操作杆20倾动时经由缓冲体36A使按压力作用在弹簧板材35上。
上述弹簧板材35使用由铜合金或铁合金等导体构成的圆盘状的材料,成形为其中央部向上方鼓出的穹顶状。该弹簧板材35在不作用按压力的情况下,周围与上述环电极32接触,中央部从中央电极31离开。
在从上方对该弹簧板材35的中央部作用按压力时,弹簧板材35的中央部由于弹性变形而与中央电极31接触,由此该中央电极31和环电极32成为导通状态。此外,在图中示出了在检测位置上配置单一的弹簧板材35的构造,但也可以多张重叠地使用该弹簧板材35。
上述橡胶环36使用硅橡胶等柔软的绝缘性材料,在该橡胶环36的四处的内外两表面上以突出的形态一体地形成有上述缓冲体36A。此外,在弹簧环37上形成有上述缓冲体36A所贯通的孔部37A。与此相同,在橡胶环36和弹簧环37上形成有嵌合孔36S、37S,使突设在中间壁部12B上的嵌合片12S嵌合在嵌合孔36S、37S中,从而将橡胶环36和弹簧环37支承在适当的位置上。
动作体38通过将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模具成形而在中央形成有孔部38A,在中央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上述上盖11的下表面侧的上述引导面11G滑动接触的凸状的滑接面38G,在外周部分朝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四个按压操作部38B。
在孔部38A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操作杆20的杆轴芯Y成平行姿势的多个槽部T,在该孔部38A中插通上述操作杆20。在将该操作杆20的中间部22外嵌在操作杆20的状态下,仅孔部38A的内表面的突出的部位与操作杆20接触,因此,减小与操作杆20的接触面积,能够轻快地进行绕上述杆轴芯Y的相对旋转、及在杆轴芯Y方向上的相对的滑动移动。并且,上述滑接面38G形成为距离上述操作杆20的倾动中心P成等距离的平滑的球面的一部分,实现平顺、稳定的倾动。
在该动作体38的上表面的外周附近形成有四个凹部38S,通过使该凹部38S与突出形成在上述上盖11的下表面侧的定位片(未图示)相嵌合,能适当地维持该动作体38的按压操作部38B和上述检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压入检测部]
上述压入检测部B具备:中央电极41,形成在下部壳体13的底壁部13B上;环电极42;穹顶状的弹簧板材45,配置在覆盖中央电极和环电极的位置上;第1抵接部件46,配置在该弹簧板材45的上部;以及第2抵接部件47,与第1抵接部件46嵌合连结。
上述弹簧板材45与倾动检测部同样,使用由铜合金或铁合金等导体构成的圆盘状的材料,成形为其中央部向上方鼓出的穹顶状。该弹簧板材45在不作用按压力的情况下,周围与上述环电极42接触,中央部从中央电极41离开。
在从上方对该弹簧板材45作用按压力时,弹簧板材45的中央部由于弹性变形而与中央电极41接触,由此中央电极41和环电极42成为导通状态。此外,在图中示出了配置了单一的弹簧板材45的构造,但也可以多张重叠地使用该弹簧板材45。
下侧的上述第1抵接部件46由硅橡胶等比较柔软的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上侧的上述第2抵接部件47使用绝缘性的比较硬质的树脂材料,该第1抵接部件46和第2抵接部件47嵌合连结。下侧的第1抵接部件46在由上述限制部13C的内表面引导的形态下沿上下方向动作自如,在上侧的第2抵接部件47的上表面上,将与操作杆20的下端的抵接部25的形状匹配的凹状面形成在上表面上,由此,即使在上述操作杆20稍稍倾斜的状态下,也具有将来自该抵接部25的压力经由第1抵接部件46传达至弹簧板材45上的功能。
肋状的限制部13C以下述方式设定从下部壳体13的底壁部13B的突出量:在压入操作操作杆20时,在借助来自该操作杆20的按压力而使上述压入检测部B成为检测状态后与受压部件26抵接。
[旋转检测部]
上述旋转检测部C具备:转子56,来自形成在操作杆20的内端位置上的卡合体24中的形成为齿轮状的多个卡合片24A的旋转力传递到该转子;接触件57,如图8、图9所示,形成在该转子56的下表面上;以及棘爪弹簧58,形成在该转子56的下表面上。
该转子56,通过将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模具成形,在中央部形成筒状部56A,在该筒状部56A的下端侧形成凸缘状部56B。在筒状部56A的上端形成上述卡合片24A所嵌入的槽状的卡合部56C。该卡合部56C构成为允许随着上述操作杆20倾动产生的齿轮状的卡合体24的倾动。
如图3~图6及图8~图10所示,在筒状部56A的上部在周方向上形成有四个卡合部56C。在各个卡合部56C的周向上的中间部位置上,以向该筒状部56A的内部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突出片60。
并且,将该转子56的筒状部56A的外径设定为进入形成在上述上部壳体12上的开口12H的值,将该筒状部56A的下端部的内径设定为比上述下部壳体13的弹簧支承部13D的外径稍大的值。由此,在组装了该多方向开关的状态下,该转子56的筒状部56A的外表面与形成在上部壳体12上的开口12H的内表面轻轻地接触,同时,该筒状部56A的下端部的内表面与下部壳体13的弹簧支承部13D轻轻地接触,该转子56的旋转时实现被开口12H的内表面和弹簧支承部13D的外表面引导的形态的稳定的旋转。
在该转子56的凸缘状部56B的下表面侧形成有朝向上述下方突出的肋,将该肋的下端和该凸缘状部56B的上表面的距离设定为,比在下部壳体13上形成的空间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稍小的值。由此,在组装了该多方向开关的状态下,该转子56的凸缘状部56B的上表面和上部壳体12的中间壁部12B的下表面轻轻地接触,实现转子56的更加稳定的旋转。
上述接触件57具有下述构造:将铜合金等导体成形为环状,在其内周侧形成与上述共用电极51总是接触的主滑接部57A,并且,在其外周侧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的特定位置中能够与上述计数电极52滑动接触的副滑接部57B。由于是这样的构造,所以在转子56的旋转时,在接触件57的外周侧的副滑接部57B与计数电极52接触的时机,计数电极52和共用电极51成为导通状态,在副滑接部57B从计数电极52离开的时机,计数电极52和共用电极51成为绝缘状态。
上述棘爪弹簧58将柔软地弹性变形的金属材料成形为环状,具备使其周方向上的两处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58A的结构,在转子56旋转时,突出部58A与形成在上述下部壳体13的底壁部13B上的棘爪(卡扣)用的凹凸部53卡合脱离,产生卡止感。
[检测形态]
当在施加上述四个倾动检测导线33和一个公共导线34的任何一方的电压的状态中以中立姿势N为基准而向任何方向倾动操作操作杆20时,如图5所示,随着该倾动,动作体38倾动,相对于位于所对应的方向的弹簧板材35经由缓冲体36A作用来自动作体38的按压操作部38B的按压力,由此,弹簧板材35弹性变形,中央电极31和环电极32成为导通状态,作为所对应的倾动检测导线33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测出该倾动操作。
这样倾动操作操作杆20时,通过支承在该操作杆20上的动作体38的滑接面38G沿着形成在上盖11的下表面侧上的引导面11G移动,在以倾动中心P为中心的形态下使操作杆20倾动。并且,随着倾动操作而与倾动方向对应的弹簧板材35弹性变形时产生卡止感,使操作者认识到已检测到倾动操作这一情况。并且,在倾动操作时,经由缓冲体36A作用来自动作体38的按压操作部38B的按压力,因此,即使在作用强的按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缓冲体36A的压缩变形而避免强力作用在弹簧板材35上而破损的问题。并且,在该倾动操作后解除操作杆20的倾动操作时,借助来自弹簧环37和压缩线圈弹簧48的作用力,操作杆20回复至中立姿势N。
特别地,在倾动操作操作杆20时,卡合体24的底面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与受压部件26的外周部分抵接,作用使该受压部件26倾斜的力。但是,受压部件26被突出片60限制倾动,且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突出片60阻止卡合体24抵接的部位和相反侧的部位抬起的现象,如图5所示,不使受压部件26倾斜很大,而几乎维持水平姿势。由此,能够避免作用作用力在从压缩线圈弹簧48相对于操作杆20偏压的方向的现象。并且,在倾动操作操作杆20时,在按压侧中,受压部件26和操作杆20的下端的卡合体24的底面接触,但该卡合体24的底面的另一方离开,因此仅自接触的部位的来自压缩线圈弹簧48的作用力使操作杆20向回复方向动作,提高回复力。
并且,当在施加上述按压操作检测导线43和环导线44的任何一方的电压的状态下压入操作操作杆20时,如图6所示,操作杆20沿着杆轴芯Y移动。并且,随着该移动,对弹簧板材45经由第1抵接部件46和第2抵接部件47作用来自操作杆20的按压操作力,弹簧板材45弹性变形,中央电极41和环电极成为导通状态,作为按压操作检测导线43的电压信号而测出该按压操作。
这样地按压操作操作杆20时,上述弹簧板材45弹性变形时产生卡止感,使操作者认识到已检测到按压操作这一情况。并且,在压入操作操作杆20时,弹簧板材45弹性变形,中央电极41和环电极42成为导通状态之后,操作杆20的受压部件26便与肋状的限制部13C抵接。并且,上述第1抵接部件46柔软地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在用强的力压入操作操作杆20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过大的力作用在中央电极41、环电极42或弹簧板材45上而破损的问题。
在按压操作操作杆20时,操作杆20位于中立姿势N是理想的,但也有可能是该操作杆20稍稍倾动的状态下的按压操作。特别地,在操作杆20较大地倾动的状态下按压操作时,操作杆20的下端的受压部件26中,由倾动而在最向下方突出的部位与限制部13C抵接,由此,对该操作杆20作用朝向中立姿势N的方向的力,实现将操作杆20在与中立姿势N接近的状态下的按压操作。
并且,当在施加共用电极51和计数电极52的任何一方的电压的状态下旋转操作操作杆20时,随着转子56的旋转,在接触件57的外周侧的副滑接部57B与计数电极52接触的时机,计数电极52和共用电极51成为导通状态,在该副滑接部57B从计数电极52离开的时机,计数电极52和共用电极51成为绝缘状态,其结果,上述计数导线55的电压反方向变化。每次这样电压变化时,在该多方向开关的外部的基板等中计数(计测)电压信号的变化,从而能够以初始旋转姿势为基准掌握操作杆20的旋转量(具有作为增量型旋转编码器的功能)。
并且,在旋转操作操作杆20时,上述棘爪弹簧58的突出部58A与凹凸部53卡脱,能够由作用在操作杆20上的卡止感来掌握该旋转的进行情况。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由倾动检测部A电气地检测操作杆20的倾动操作,由压入检测部B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20的朝向沿杆轴芯Y的方向的压入操作,由旋转检测部C电气地检测操作杆20的绕杆轴芯Y的旋转操作。
并且,在操作杆20处于非操作状态时,借助来自构成倾动检测部A的弹簧板材35、橡胶环36的朝向中立姿势N方向的作用力、及来自压缩线圈弹簧48的作用力,将该操作杆20维持在中立姿势N。在从该中立姿势N倾动操作操作杆20时,从操作杆20的内端的卡合体24的外周部经由受压部件26对于压缩线圈弹簧48的外周(线圈的外周)作用压力。
在这样偏置的力作用在压缩线圈弹簧48上的情况下,有以压力所作用的位置为基准而隔着施力轴芯Q相对置的外周(线圈的外周)拉伸的方向上变形的方向上的现象。但是,突出片60限制这样与拉伸的部位相对应的受压部件26的抬起,从而受压部件26几乎维持水平姿势(与施力轴芯Q垂直的姿势),因此,能够避免操作杆20的回复力降低的问题、或操作杆20的操作中途操作感恶化的问题。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之外,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受压部件26的外周部的多个部位形成向外侧突出的限制片,在转子56的筒状部上形成沿着纵向的多个狭缝或槽,以便使限制片进入,通过在该狭缝或槽的上端位置上使限制片抵接,设定从施力部件(压缩线圈弹簧48)作用的作用力的倾动界限。
在这样构成的多方向开关中,即使像倾动操作操作杆20时那样、卡合体24的底面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与受压部件26的外周部分抵接、作用有使该受压部件26倾斜的力的情况下,也因限制片与狭缝或槽的上端抵接而限制受压部件26向上方的移动,因此限制片与狭缝或槽的上端抵接而阻止与卡合体24所抵接的部位相反侧的部位抬起的现象。其结果,不使受压部件26倾斜很大,而几乎维持水平姿势,能够避免从压缩线圈弹簧48对操作杆20向偏置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现象。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具备电气地检测支承在壳体上的操作杆的倾动操作的倾动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朝向沿杆轴芯方向的压入操作的压入检测部、及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旋转操作的旋转检测部的多方向开关。

Claims (6)

1.一种多方向开关,具备:倾动检测部,电气地检测支承在壳体上的操作杆的倾动操作;压入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朝向沿杆轴芯的方向的压入操作;以及旋转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旋转操作,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倾动操作方向中沿着与处于中立姿势的上述操作杆的杆轴芯为同轴芯的施力轴芯而使作用力作用在上述操作杆上的施力部件,具备借助来自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抵接在上述操作杆中壳体内的内端部上的受压部件,且该受压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操作杆倾动,
具备与上述操作杆的内端部的外周卡合而能够一体地旋转的筒状部,上述施力部件与受压部件配置在上述筒状部的内部,突出片形成在上述筒状部的内表面上,上述受压部件在上述操作杆的倾动操作时通过与上述突出片抵接而设定倾动界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受压部件在中央位置上形成有孔部,突出形成于卡合体的下端的抵接部插通上述孔部,所述卡合体位于上述操作杆的内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方向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检测部构成为具备与上述操作杆一起旋转的转子、及检测该转子的旋转位置的多个电极,在上述转子上形成上述筒状部。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方向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入检测部具备在由于上述操作杆的朝向压入方向的操作引起的按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变形的由导体构成的弹簧板材、及该弹簧板材弹性变形时与弹簧板材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的一对电极,上述施力部件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且该压缩线圈弹簧配置在包围上述弹簧板材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方向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倾动检测部构成为在包围上述操作杆的位置上配置有:与上述操作杆一体地倾动的动作体、在来自该动作体的按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变形的由导体构成的弹簧板材、及借助该弹簧板材的弹性变形时与弹簧板材的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的一对电极。
6.一种多方向开关,具备:倾动检测部,电气地检测支承在壳体上的操作杆的倾动操作;压入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朝向沿杆轴芯的方向的压入操作;以及旋转检测部,电气地检测该操作杆的旋转操作,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倾动操作方向中沿着与处于中立姿势的上述操作杆的杆轴芯为同轴芯的施力轴芯而使作用力作用在上述操作杆上的施力部件,具备借助来自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抵接在上述操作杆中壳体内的内端部上的受压部件,且该受压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操作杆倾动,
具备与上述操作杆的内端部的外周卡合而能够一体地旋转的筒状部,上述施力部件与受压部件配置在上述筒状部的内部,
在上述受压部件的外周部上形成向外侧突出的限制片,在上述筒状部上形成沿着纵向的狭缝,以便上述限制片进入,
上述受压部件在上述操作杆的倾动操作时通过与上述狭缝的上端位置抵接而设定倾动界限。
CN2009100059023A 2008-01-21 2009-01-20 多方向开关 Active CN101494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0706 2008-01-21
JP2008010706 2008-01-21
JP2008010706A JP4553945B2 (ja) 2008-01-21 2008-01-21 多方向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132A CN101494132A (zh) 2009-07-29
CN101494132B true CN101494132B (zh) 2011-10-05

Family

ID=4045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59023A Active CN101494132B (zh) 2008-01-21 2009-01-20 多方向开关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35043B2 (zh)
EP (1) EP2081206B1 (zh)
JP (1) JP4553945B2 (zh)
KR (1) KR101025951B1 (zh)
CN (1) CN101494132B (zh)
CA (1) CA2650373C (zh)
TW (1) TWI4052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7500B2 (ja) 2009-12-03 2012-06-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操作システム
JP5070310B2 (ja) * 2010-03-30 2012-11-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操作型入力装置
JP5115767B2 (ja) 2010-04-05 2013-01-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入力システム
WO2011146022A1 (en) * 2010-05-18 2011-11-24 Pipistrel Podjetje Za Alternativno Letalstvo D.O.O. A novel user interface for control of aircraft trim system
JP5163699B2 (ja) 2010-06-11 2013-03-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5360509B2 (ja) * 2011-03-24 2013-1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操作入力装置
CN104460964B (zh) * 2013-09-24 2018-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交互方法
CN105280423B (zh) * 2014-07-17 2017-06-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转动式开关装置
CN106716580B (zh) * 2014-11-10 2020-07-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05392317B (zh) * 2015-11-16 2022-03-01 重庆奔梦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车用可扩充线束密封防护套
CN105390322A (zh) * 2015-12-25 2016-03-09 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装置操控器
KR102141390B1 (ko) * 2016-03-10 2020-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격 조정 장치
CN108885956B (zh) * 2016-03-30 2020-03-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旋转式电子部件
JP6245617B1 (ja) * 2016-09-20 2017-12-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多方向操作装置
CN106653453A (zh) * 2016-12-31 2017-05-10 贵州华阳宏达电器有限公司 三位置操作且中立位可按压的开关
CN106783342A (zh) * 2016-12-31 2017-05-31 贵州华阳宏达电器有限公司 两位置瞬动开关
CN106783343B (zh) * 2016-12-31 2019-11-22 贵州华阳宏达电器有限公司 五位置操作且中立位可按压的开关
JP6698043B2 (ja) * 2017-03-14 2020-05-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CN108242350A (zh) * 2018-02-06 2018-07-03 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多媒体遥控器
CN111919275B (zh) * 2018-04-11 2022-08-09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7269729B2 (ja) * 2018-12-28 2023-05-0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CN111489908B (zh) * 2019-01-25 2022-03-22 广东百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智能旋钮模块
JP7315682B2 (ja) * 2019-08-30 2023-07-26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KR20210078782A (ko) * 2019-12-19 2021-06-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방향 스위치
CN111769002A (zh) * 2020-07-03 2020-10-13 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开关及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3780Y2 (zh) * 1980-08-06 1988-11-15
JPH0235155Y2 (zh) * 1981-04-20 1990-09-21
JP3221254B2 (ja) * 1994-10-14 2001-10-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JP3694392B2 (ja) * 1997-08-22 2005-09-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JP3713367B2 (ja) * 1997-08-28 2005-11-0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3896734B2 (ja) 1999-10-04 2007-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3864812B2 (ja) * 2002-03-07 2007-0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複合操作型電子部品
JP2007087671A (ja) 2005-09-20 2007-04-05 Omron Corp スイッチ装置
KR101425500B1 (ko) * 2006-02-21 2014-08-01 호시덴 가부시기가이샤 스위치
JP4439478B2 (ja) * 2006-02-21 2010-03-24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複合操作スイ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132A (zh) 2009-07-29
CA2650373C (en) 2013-06-18
EP2081206A3 (en) 2010-04-07
KR20090080482A (ko) 2009-07-24
TWI405230B (zh) 2013-08-11
JP2009176432A (ja) 2009-08-06
JP4553945B2 (ja) 2010-09-29
US20090183978A1 (en) 2009-07-23
CA2650373A1 (en) 2009-07-21
EP2081206A2 (en) 2009-07-22
KR101025951B1 (ko) 2011-03-30
TW200937476A (en) 2009-09-01
EP2081206B1 (en) 2016-03-16
US8035043B2 (en) 2011-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4132B (zh) 多方向开关
CN101390178B (zh) 开关
TWI383417B (zh) switch
US9941650B2 (en) Rotating mechanism and plug using same
CN110021840A (zh) 连接器以及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06159519B (zh) 电连接器
EP2755218B1 (en) Combined operation type switch device
US670588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PU to main board
CN110865726B (zh) 鼠标
CN101055810B (zh) 复合操作输入装置
JP4439478B2 (ja) 複合操作スイッチ
KR101925682B1 (ko) 잠금 메커니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공구
JP4511481B2 (ja) スイッチ
CN1237847A (zh) 安全的移动电话手机
CN21557638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sfc手持终端
JP4577517B2 (ja) 入力デバイス
CN103219186A (zh) 开关装置
JP3099433U (ja) ソケット防塵構造
TWM594260U (zh) 指撥開關結構改良
CN112687489A (zh) 机械式编码器及其机械式活动组件
JP2007227005A (ja) 複合操作スイッチ
CN104733258A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杠杆与支架配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