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4652A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4652A
CN101464652A CN200810187142.8A CN200810187142A CN101464652A CN 101464652 A CN101464652 A CN 101464652A CN 200810187142 A CN200810187142 A CN 200810187142A CN 101464652 A CN101464652 A CN 101464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xing device
layer
fixing member
heat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71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田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64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4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19Heating belt the belt not heating the toner or medium directly, e.g. heating a heating 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和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加热部件,其包括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该加热部件与该定影部件接触并加热该定影部件;以及加压部件,其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和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该加压部件挤压该定影部件。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7年12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326346并要求其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被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以及包含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过使用墨粉来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装置被用作图像形成装置,如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这一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通过对记录介质如一页记录纸加热和加压来对转移到该记录纸上的墨粉图像进行定影。
最近,对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存在日益增长的需求以保护环境。这一需求在利用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具有极大能源消耗的定影领域,用于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研究和发展是有动力的。
在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并通过加热和加压过程来定影墨粉的定影装置中,墨粉是通过与正常温度相比高得多的温度而被定影的。由于定影装置具有预定的热容量并需要预定的时间来达到所需的温度,所以必须在未使用定影装置时预热该定影装置。因此,预热所消耗的电力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电力消耗。
所以,在此提出一种技术,其借助于电磁感应装置从冷却状态即刻升高定影装置的定影表面的温度,或者通过借助于电容器增大初始电力来缩短升温时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0003】
JP4047209B描述了一种定影装置,为了适当地测量和控制定影墨粉的温度,该定影装置包括:非接触式探头,其与定影辊分离并测量定影辊的温度;接触式探头,其被安置以接触加压辊并测量加压辊的温度;以及控制器,其控制对热源的配电以便由该非接触式探头测量的温度变成第一目标温度,控制对热源的配电以便由该接触式探头测量的温度变成第二目标温度,控制定影辊和加压辊的旋转,并且当由该接触式探头测量的温度等于或大于第一目标温度时确定该非接触式探头出现错误。
JP3902565B描述了一种定影装置,其通过使包括未定影图像的记录介质传递经过由旋转部件和对面部件形成的辊隙段来对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从而平稳升高定影部件的温度并维持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而不会增加着火的危险。这种定影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接触旋转部件的表面来加热旋转部件的表面的加热部件,并具有一结构,在该结构中旋转部件具有外凸形状,且加热部件可以通过与旋转部件的接触而变形成与该外凸形状相对应的内凹形状。
JP H09-54510A描述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加热辊,其加热粘附有显影墨粉的纸张;加压辊,其在馈送该纸张的同时与加热辊一起将该纸张夹在中间;以及表面加热装置,其被安置成靠近加热辊的外围表面并对加热辊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直接加热形成加热辊表面的热压层。
【0004】
同时,彩色图像正在成为当前图像输出的主流。图像形成装置不仅需要提供对黑白图像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而且需要提供对彩色图像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特别地,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墨粉表面的状况是重要的,且需要相对于适当光泽度和非均衡光泽阻抗的高质量。由于彩色图像的光泽度被设置为高于黑白图像的光泽度,所以定影装置的定影表面对墨粉的粘附程度高,且墨粉对定影表面的缠绕强度易于提升,这都是需要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能够降低升温时间并节省电力且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定影部件,其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和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加热部件,其包括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并加热所述定影部件;以及加压部件,其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和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所述加压部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其中所述定影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将具有未定影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夹在中间,以便定影所述未定影墨粉图像;所述加热部件的表面温度被设置为高于所述定影部件的设定温度,而不将发热源安置在所述定影部件内;所述定影部件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加热部件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直径;且所述加压部件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定影部件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直径或更大。
【0006】
优选地,所述定影部件包括金属内心层、在所述内心层外面的所述弹性层以及在所述弹性层外面的氟化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弹性层是用具有耐热特性的固体橡胶制成的,或者是由具有耐热特性的海绵制成的。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是用金属制成的。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在其表面上的氟化树脂层。
优选地,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在其内部的发热源。
优选地,所述加压部件包括金属内心层、在所述内心层外面的橡胶层以及在所述橡胶层外面的氟化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橡胶层是固体橡胶。
【0007】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在升温周期内的设定温度,该设定温度被设置为比所述加热部件在等待周期内的设定温度高10度。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具有刚好在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之前的设定温度,该设定温度高于等待周期内的设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加压部件具有一设定温度,该设定温度被设置为低于所述定影部件的设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定影部件包括金属内心层、在所述内心层外面的弹性层以及在所述弹性层外面的氟化保护层,所述弹性层包括海绵层和在所述海绵层外面的固体层,且所述海绵层的厚度大于固体橡胶层的厚度。
【0008】
优选地,所述定影部件是圆柱定影辊或环形定影带。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是圆柱加热辊或环形加热带。
优选地,所述加压部件是圆柱加压辊或环形加压带。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具有用卤素灯或其中充满稀有气体的灯制成的发热源,且所述加压部件具有用卤素灯或其中充满稀有气体的灯制成的发热源。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具有上述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0009】
附图被包括在此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合并于本说明书中并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起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作用。
图1提供示意性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2提供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图3A提供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影辊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图3B提供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示例的定影辊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图4A提供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热辊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图4B提供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示例的加热辊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图5提供举例说明加压辊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图6提供示意性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7提供示意性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示例的定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8提供示意性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示例的定影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具有定影部件的定影装置,该定影部件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以及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该定影装置还包括加热部件,其接触定影部件,以便加热定影部件,并且该加热部件还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以及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并且该定影装置还包括加压部件,来按压定影部件。通过将具有未定影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夹在定影部件和压力部件之间,该定影装置执行定影。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样涉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原始文档读取单元11、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2、自动化文档馈送器(ADF)13、堆叠从ADF 13馈送来的原始文档的托盘14、具有送纸盒15—18的送纸单元19以及堆叠记录纸张的卸纸单元(卸纸托盘20)。
在这一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按下打印键,例如通过处于某一状态的操作单元(未示出)的操作,在这种状态下原始文档D被置于ADF 13的压盘21上,则顶部原始文档D通过拾取辊22的旋转沿箭头B1的方向被馈送,然后通过原始文档馈送带23的旋转被置于接触玻璃24上,其中接触玻璃24紧固到读取单元11上。放置的原始文档D的图像被读取装置25读取,该读取装置25被安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2和接触玻璃24之间。读取装置25包括:光源26,其照亮接触玻璃24上的原始文档D;光学系统27,其聚焦原始文档的图像;以及光电转换元件28如CCD,其聚焦原始文档的图像。在读取图像之后,原始文档D通过原始馈送带23的旋转被馈送到箭头B2的方向并被卸在托盘14上。如上所述,原始文档D被依次馈送到接触玻璃24上,且原始文档的图像被读取单元11读取。
【0011】
图像形成单元12包括位于其内部的图像载体的光电导体30。光电导体30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具有被充电单元31充电到预定电位的表面。光电导体30的充电表面被根据读取装置25所读取的图像信息调制的激光L从写入单元32处照射,并暴露于这一激光L。由此在光电导体3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图像。当被馈送到转移单元34和光电导体30之间的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P传递通过显影单元33时,这一静电潜影图像被转移单元34转移到该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P上。在墨粉图像被转移之后,光电导体30的表面被清理单元35清理。
记录纸张P被容纳在每个送纸盒15-18中,这些送纸盒被安置在图像形成区12的较低部分。一页记录纸张P被从送纸盒15-18中的任何一个处沿箭头B3方向馈送,且形成在光电导体30的表面上的墨粉图像被转移到记录纸张P的表面上。接下来,如箭头B4所示,记录纸张P传递通过图像形成单元12中的定影装置100,且转移到记录纸张P的表面上的墨粉图像通过加热和加压功能被定影。如箭头B5所示,已经传递通过定影装置100的记录纸张P被一对卸载辊37馈送,且被卸下并堆叠在卸纸托盘20上。
【0012】
接下来,将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100。在这一实施例中,定影装置100通过加热对承载在记录纸张P上的未定影墨粉T进行定影。定影装置100包括作为定影单元的定影辊200、作为加热单元的加热辊300和作为加压单元的加压辊400。加热辊300是圆柱形中空的部件,其在内部具有作为热源的加热器301。加压辊400是圆柱形中空的部件,其在内部具有作为热源的加热器401。在这一实施例中,在定影辊200中未提供热源。根据这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具有以下特征。更特别地是,定影辊200在其内部不具有发热源。定影辊200的温度通过加热辊300与定影辊200的表面的接触而升高。对于加热器301、401,可以使用卤素灯或充满稀有气体的灯。
首先,将通过参考图3A和图3B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改进实施例的定影辊200、210。如图3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影辊200包括金属管状体201、在管状体201外面的弹性层202以及在弹性层202外面的氟化保护层203。定影辊200具有半径R1,弹性层202具有厚度d1。
如图3B所示,根据改进实施例的定影辊210包括金属管状体211、在管状体211外面作为弹性层212的海绵层212a和固体橡胶层212b以及在弹性层212外面的氟化保护层213。在这一示例中,海绵层212a的厚度d3大于固体橡胶层212b的厚度d4。
【0013】
接下来,将通过参考图4A和图4B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改进实施例的加热辊300、310。如图4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热辊300包括内部具有加热器301的金属管状体302。加热辊300具有半径R2。
如图4B所示,根据改进实施例的加热辊310包括内部具有加热器311的金属管状体312,以及安置在管状体312的外围上的氟化保护层313。
接下来,将通过参考图5来描述加压辊400。加压辊400包括内部具有加热器401的金属管状体402、在管状体402外面的弹性层403以及在弹性层403外面的氟化保护层404。
在上述定影装置100中,每个定影辊200、210具有圆柱弧形表面部分,且每个加热辊300、310具有圆柱弧形表面部分。每个定影辊200、210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半径R1小于每个加热辊300、310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半径R2。此外,加压辊400的半径R3等于或大于定影辊200的半径R1。
每个定影辊200、210的每个弹性层202、212的厚度d1大于加压辊400的弹性层403的厚度d2。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中,可以对根据该实施例及改进示例的定影辊200、210、加热辊300、310和加压辊400进行适当的组合。
【0014】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中,所施加的能量被有效地利用,从而升高定影辊和带的表面的温度。定影辊200通常具有大的直径,以确保定影辊200与加压辊400之间的辊隙部分的宽度,并且定影辊200也包括在其表面上的橡胶层,以通过橡胶层的压缩变形来确保辊隙部分的宽度。然而,如果橡胶层的厚度增大,则定影辊的温度会由于这一厚度而不会升高。因此,不能增加橡胶层的厚度。相应地,为了确保辊隙部分的宽度,必须增大定影辊200的直径。然而,如果增大定影辊的直径,则定影辊的热容量增大。因此,要花费长时间来升高定影辊的温度。
在这一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定影辊200的质量和要加热的表面积,定影辊200的半径R1被设置为小于加热辊300的半径R2。同时,通过增加弹性层202的厚度来确保辊隙部分的宽度。在这一实施例中,即使在定影辊200中提供具有低热导率的弹性层202,因为定影辊200在其内部不具有发热源从而消除与升温周期的因果联系,所以能量也可以聚集以加热该表面。
【0015】
此外,由于挤压定影辊200的加热辊300在辊隙部分处被冷却,其中加热辊300的温度在升温周期被降低,且加热辊300的表面温度即刻下降,因此定影辊200具有充足的时间来从加热辊300的加热器301接收热量,从而有时间来恢复温度。此外,为了使辊隙宽度相对于小直径定影辊200尽可能的长,定影辊的弹性层202的厚度被增大,同时加压辊400的半径R3被设置为大于定影辊200的半径R1。由此确保辊隙部分的宽度。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中,定影辊200的半径R1小于加热辊300的半径R2,且加压辊400的半径R3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定影辊200的半径R2。定影辊200的弹性层202的厚度d1大于加压辊400的弹性层403的厚度d2。
【0016】
这一实施例的定影辊200具有金属管状体201从而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具有弹性层202从而通过弹性层202的压缩和变形来确保定影辊隙部分的宽度,还具有氟化保护层从而保持对墨粉的释放特性。
弹性层202可以用热稳定的固体橡胶或海绵制成。特别优选地使用硅橡胶作为弹性层202的材料。并不限定定影辊200的管状体201的金属类型,任何类型的金属均可使用。合金可以用作管状体201的材料。
优选弹性层202的厚度为1mm或更大,更优选地为2mm或更大,又优选地为3mm或更大,再优选地为5mm或更大,最优选地为7mm或更大。如果定影辊的强度和外直径允许,优选将弹性层做得尽可能厚。
【0017】
有必要用金属制作加热辊300以便传递热量给定影辊。如改进示例所述,可以在加热辊310的表面上安置氟化树脂层以使加热辊310的表面免受污染。然而,优选将氟化树脂层制作得尽可能薄,因为它易于变成阻挡热传导的障碍。
优选氟化树脂层的厚度为0.05mm或更小,更优选地为0.03mm或更小,又优选地为0.01mm或更小。
由于这一实施例的定影辊200在其内部不具有发热源,因此在记录纸张传递通过该辊后,定影辊表面的热量被具有低温的记录纸张带走。如果记录纸张的热容量和温度是常数,则可以通过根据记录纸张的温度来设置定影辊的表面温度,从而使定影辊200的表面的热量不被带走。然而,记录纸张的热容量和温度并不总是常数,且记录纸张的温度在冬季显著下降。
【0018】
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稳定的定影性能,作为发热源的加热器401被安置在加压辊400中,从而尽可能地维持加热辊300的恒定表面温度并对应于记录纸张的条件变化。加压辊400从内心层向外依次包括管状体402、弹性层403和氟化保护层404。因此,即使加热器401被安置在管状体402中,也可以防止内表面着火,因为金属管状体402恰好安置在加热器401的外面。优选安置在管状体402上的弹性层403的厚度是薄的,因为热量可以容易地传递到加压辊400的表面。优选加压辊400的厚度小于1mm,更优选地为0.5mm或更小,又优选地为0.2mm或更小。
同时优选形成在弹性层403上的氟化保护层404的厚度是薄的。优选氟化保护层404的厚度为0.05mm或更小,更优选地为0.03mm或更小,又优选地为0.1mm或更小。优选使用具有高热导率的固体橡胶作为弹性层403,且不能使用具有低热导率的海绵。
【0019】
在这一实施例中,升温周期中的加热辊300的温度被设置为比等待周期中加热辊300的温度高出10度或更高。因此,可以提升热量等级,且热量可以显著传递给定影辊200。优选将等待周期的设定温度与升温周期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设定为尽可能大。
优选该差值为20度或更大,更优选地为30度或更大,又优选地为50度或更大。
优选在正好传递记录纸张之前升高加热辊300的设定温度,使其高于等待周期中加热辊300的设定温度。通过提升热量等级,可以在等待周期维持定影辊200的表面温度。由于当记录纸张经过时,记录纸张显著地带走定影辊200的热量,被记录纸张带走的热量可以被覆盖。同时有必要使加压辊400的设定温度与定影辊的设定温度相同或者低于定影辊的设定温度。如上所述,由于当记录纸张传递通过定影辊时记录纸张显著地从该定影辊带走热量,所以可以通过如上所述设置加压辊400的设定温度来覆盖条件的变化。由于记录纸张不从其背面定影,因此不必将加压辊的设定温度设置成大于定影辊200的设定温度。然而,有必要将加压辊的设定温度设置在定影辊的温度的-70度范围内,更优选地在定影辊的温度的-50度范围内,又优选地在定影辊的温度的-30度范围内,再优选地在定影辊的温度的-10度范围内。
【0020】
根据改进示例的定影辊210从内心层向外依次包括金属管状体211以及具有海绵层212a和固体橡胶层212b的弹性层212。海绵层212a的厚度大于固体橡胶层212b的厚度。
弹性层212被分成两层,即海绵层212a和固体橡胶层212b。如果弹性层212仅由海绵层212a制成,当记录纸张进入辊隙部分时,在海绵层212a的气囊点处压力可能被释放。因此,由于海绵层212a的密度较低,海绵层212a的热容量变得太小,且当夹挤记录纸张时表面温度显著降低,导致定影误差。相应地,弹性层212具有两个层以便防止上述误差。
即使使用海绵层212a,如果在海绵层212a外面提供固体橡胶层212b,则可以通过固体橡胶层212b的拉力来防止压力的释放。固体橡胶具有比海绵更大的热容量,因此可以防止温度的极度下降。另一方面,如果仅使用固体橡胶,热容量变得太大,从而增大升温周期。优选海绵层的厚度为1mm或更大,更优选地为2mm或更大,又优选地为5mm或更大。优选橡胶层的厚度为0.01-0.5mm,且更优选地为0.1-0.2mm。
【0021】
接下来,将通过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在这一实施例中,定影装置包括作为定影部件的环形带部件。
在这一实施例中,定影装置500包括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装置600、作为加热部件的加热辊700以及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800。
定影带装置600包括环形定影带601和安置在定影带601内部的两个弧形的带引导件602。定影带601被维持为具有半径R4的圆柱形状,并通过带引导件602与加热辊700的表面和加压辊800的表面接触。定影带601被制作成在其表面上具有弹性层和氟化保护层的环形金属带。在形成于加压辊800和定影带装置600之间的辊隙部分处,记录纸张P上承载的未定影墨粉T被定影。
【0022】
加热辊700包括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加热辊300、310类似的结构。加热辊700在其内部具有加热器701如卤素灯。加压辊800包括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加压辊400类似的结构,并且在其内部具有加热器801如卤素灯。
在这一实施例中,定影带装置600的半径R4小于加热辊700的半径R5。加压辊800的半径R6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定影带601的半径R1。向定影带601提供弹性层,并向加压辊800提供弹性层。定影带601的弹性层的厚度大于加压辊800的弹性层的厚度。
在根据这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0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100,定影部件的温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升高,且可以获得高图像质量的定影性能。
【0023】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改进示例,图7所示的定影装置510包括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装置610、作为加热部件的加热辊700以及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800。定影带装置610包括定影带611和作为引导带用于以圆柱形状支撑定影带611的四个引导辊612。引导带611被制作成其上形成有弹性层和氟化保护层的金属环形带。加热辊700和加压辊800具有与图6所示的定影装置500中的结构类似的结构。
接下来,将通过参考图8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示例的定影装置。图8所示的定影装置520包括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装置610、作为加热部件的加热带装置710以及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800。加热带装置710在其内部具有加热器711。加热辊700包括金属环形加压带712和用于以圆柱形状支撑加压带712的四个引导辊713。加热带710包括氟化保护层。定影带装置610和加压辊800具有与图7所示的定影装置510的结构类似的结构。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根据本发明者进行的实验描述定影装置的实施例。
【0025】
(实施例1)
(结构)在下列条件下,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进行实验。
加压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
定影辊(由海绵层t=4,PFA管t=0.03制成)
加压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0.2,PFA管t=0.03)
加热辊的加热器(卤素900W)
加压辊的加热器(卤素300W)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辊的设定温度是200℃。
(结果)
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35秒。
在纸张传递实验中,记录纸张在远离定影面的方向上被分离。
在100000页纸张的情况下加热辊稍微被墨粉污染。
【0026】
(对比1)
(结构)
定影辊(铝核棒t=0.6,橡胶层t=2,PFA管t=0.03)
加压辊(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4,PFA管t=0.03)
定影辊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1200W)
(结果)
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240秒。
在纸张传递实验中,记录纸张在缠绕定影面的方向上被分离。
【0027】
(对比2)
(结构)
定影辊(铝核棒t=0.6,橡胶层t=4,PFA管t=0.03)
加压辊(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2,PFA管t=0.03)
定影辊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1200W)
(结果)
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480秒。
在纸张传递实验中,记录纸张在远离定影面的方向上被分离。
【0028】
(实施例2)
(结构)
在下列条件下,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进行实验。
加热带(铝制t=0.1,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
定影辊(海绵层t=4,PFA管t=0.03)
加压带(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0.2,PFA管t=0.03)
加热带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900W)
加压带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300W)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带的设定温度是200℃。
(结果)
定影辊表面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25秒。
在纸张传递实验中,记录纸张在远离定影面的方向上被分离。
【0029】
(实施例3)
(结构)
在下列条件下,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进行实验。
加热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表面层PFA涂覆t=0.03)
定影辊(海绵层t=4,PFA管t=0.03)
加压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0.2,PFA管t=0.03)
加热辊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900W)
加压辊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300W)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辊的设定温度是200℃。
(结果)
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45秒。
在纸张传递实验中,记录纸张在远离定影面的方向上被分离。
【0030】
(实施例4)
(结构)
在下列条件下,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进行实验。
加热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表面层PFA涂覆t=0.03)
定影辊(海绵层t=4,PFA管t=0.03)
加压带(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0.2,PFA管t=0.03)
加热辊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1200W)
在加压辊内部未安置加热器。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辊的设定温度是200℃。
(结果)
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25秒。
在纸张传递实验中,记录纸张在远离定影面的方向上被分离。
【0031】
(实施例5)
在下列条件下,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进行实验。
(结构)
加热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表面层PFA涂覆t=0.03)
定影辊(海绵层t=4,PFA管t=0.03)
加压带(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0.2,PFA管t=0.03)
加热辊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1200W)
在加压辊内部未安置加热器。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辊的设定温度是160℃。
(结果)
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60秒。
在纸张传递实验中,记录纸张在远离定影面的方向上被分离。
【0032】
(实施例6)
(结构)
在下列条件下,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进行实验。
加热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表面层PFA涂覆t=0.03)
定影辊A(海绵层t=4,PFA管t=0.03)
定影辊B(海绵层t=4,PFA管t=0.03)
定影辊C(海绵层t=3.8,橡胶层t=0.2,PFA管t=0.03)
加压辊(铝制t=0.6,
Figure A200810187142D0016082429QIETU
,橡胶层t=0.2,PFA管t=0.03)
加热辊的加热器(卤素加热器1200W)
在加压辊内部未安置加热器。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辊的设定温度是200℃。
(结果)
定影辊A
升温周期与实施例4相同。
粗影图像(image sponge)的黑点的光泽度恶化。
用于定影的下限是180℃或更高。
定影辊B
达到15℃的升温周期是60秒。
释放压力后没有非均衡的光泽度。
用于定影的下限是150℃或更高。
定影辊C
达到150℃的升温周期是50秒。
释放压力后没有非均衡的光泽度。
用于定影的下限是150℃或更高。
如上所述,根据依照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升高定影部件的温度,同样可以获得高图像质量等级的定影特性。
【0033】
在根据这些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在其内部不具有发热源,加热部件的表面温度被设置为高于定影部件的设定温度,且定影部件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直径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加压部件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直径。相应地,定影部件的表面可以有效地从加热部件等得以被加热,且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升高定影部件的温度,而不需要在定影部件、加热部件和加压部件之外添加特殊部件。定影部件的弹性层的厚度被设置为大于加压部件的弹性层的厚度。因此,可以获得高图像质量等级的定影性能。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然而,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所描述的实施例作出改变而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定影部件,其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和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
加热部件,其包括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并加热所述定影部件;和
加压部件,其包括在其表面侧上的弹性层和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弧形表面部分,所述加压部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其中
所述定影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将具有未定影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夹在中间,以便定影所述未定影墨粉图像;
所述加热部件的表面温度被设置为高于所述定影部件的设定温度,而不将发热源安置在所述定影部件内,
所述定影部件的所述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所述直径小于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直径,且
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所述直径等于或大于所述定影部件的所述圆柱弧形表面部分的所述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部件包括金属内心层、在所述内心层外面的弹性层以及在所述弹性层外面的氟化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层是由具有耐热特性的固体橡胶制成的,或者是由具有耐热特性的海绵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层是由具有耐热特性的固体橡胶制成的,或者是由具有耐热特性的海绵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件是由金属制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在其表面上的氟化树脂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在其表面上的氟化树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在其内部的发热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部件包括金属内心层、在所述内心层外面的橡胶层以及在所述橡胶层外面的氟化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橡胶层是固体橡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具有在升温周期的设定温度,该设定温度被设置为比所述加热部件在等待周期的设定温度高1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具有刚好在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之前的设定温度,该设定温度高于等待周期的设定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部件具有一设定温度,该设定温度被设置为低于所述定影部件的设定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部件包括金属内心层、在所述内心层外面的弹性层以及在所述弹性层外面的氟化保护层,所述弹性层包括海绵层和在所述海绵层外面的固体层,且所述海绵层的厚度大于固体橡胶层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部件是圆柱定影辊或环形定影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件是圆柱加热辊或环形加热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部件是圆柱加压辊或环形加压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具有用卤素灯或其中充满稀有气体的灯制成的发热源,且所述加压部件具有用卤素灯或其中充满稀有气体的灯制成的发热源。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部件。
CN200810187142.8A 2007-12-18 2008-12-17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4646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6346A JP2009150933A (ja) 2007-12-18 2007-12-18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6346 2007-1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4652A true CN101464652A (zh) 2009-06-24

Family

ID=40427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7142.8A Pending CN101464652A (zh) 2007-12-18 2008-12-17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54967A1 (zh)
EP (1) EP2073072A1 (zh)
JP (1) JP2009150933A (zh)
CN (1) CN10146465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7464A (ja) * 2009-03-17 2010-09-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369907B2 (ja) * 2009-06-03 2013-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457540B2 (en) * 2009-09-15 2013-06-04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5822061B2 (ja) 2011-06-21 201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沢付与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3517A (ja) 2011-06-21 2013-01-07 Ricoh Co Ltd 光沢付与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7801A (ja) 2011-06-22 2013-01-10 Ricoh Co Ltd 光沢付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31740B2 (ja) 2011-06-30 2015-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5215B2 (zh) * 1973-09-17 1979-06-13
JPS53127741A (en) * 1978-04-20 1978-11-08 Canon Inc Toner image fixing device
US6463250B1 (en) * 2000-10-04 2002-10-08 Nexpress Solutions Llc Externally heated deformable fuser roller
JP2003098889A (ja) * 2001-09-20 2003-04-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0751A (ja) * 2002-06-13 2004-01-22 Sharp Corp 加熱装置および加熱方法
JP2004037715A (ja) * 2002-07-02 2004-02-05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23911B2 (ja) * 2002-10-18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US6839538B1 (en) * 2003-08-07 2005-0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user roller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5114888A (ja) * 2003-10-06 2005-04-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42321A (ja) * 2004-01-30 2005-09-08 Canon Inc 多孔質セラミックスの断熱層を有するローラを用いた像加熱装置
JP2005221712A (ja) * 2004-02-05 2005-08-18 Ricoh Co Ltd 画像定着装置
JP2005301185A (ja) * 2004-04-16 2005-10-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0901A (ja) * 2005-02-10 2006-08-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
JP4882312B2 (ja) * 2005-08-25 2012-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フッ素樹脂被覆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188399B2 (ja) 2005-11-25 2008-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装置、温度制御方法、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7206265A (ja) * 2006-01-31 2007-08-16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9450A (ja) * 2006-02-20 2007-08-30 Sharp Corp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定着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定着装置の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188385B2 (ja) * 2006-05-12 2008-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定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54967A1 (en) 2009-06-18
JP2009150933A (ja) 2009-07-09
EP2073072A1 (en)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4652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12663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158372B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ixing method
JP3033486B2 (ja) 定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890043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heating a toner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561654B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7718B (zh) 定影装置和配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064437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fixing device
CN102455643A (zh) 定影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047991A1 (en) Fix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apparatus heating method
US7953338B2 (en) Heating apparatus,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charges an auxiliary power unit to less than a maximum value in a standby status
JP4655846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定着方法
JP2011118388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方法
US20110217096A1 (en) Fixing device
US5974294A (en) Fixing device having infrared transparent member
CN100492213C (zh) 加热装置、具有该加热装置的成像装置及加热方法
US8022335B2 (en) Rapid warm-up and cool-down pressure roll assembly and a fu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2002056960A (ja)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73348C (zh) 成像装置
JP2000321895A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10165349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101346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high speed warm-up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CN101794105B (zh) 定影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US7199332B2 (en)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4077683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