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8811A - 由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衍生的抗增殖化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由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衍生的抗增殖化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8811A
CN101448811A CNA200780018454XA CN200780018454A CN101448811A CN 101448811 A CN101448811 A CN 101448811A CN A200780018454X A CNA200780018454X A CN A200780018454XA CN 200780018454 A CN200780018454 A CN 200780018454A CN 101448811 A CN101448811 A CN 101448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henyl
oxo
methoxyl group
chrom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84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沙皮拉
C·拉米热恩
M·古特曼
A·巴尔特莱克斯
N·雨果
P·科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vis Oncology Italy SRL
Original Assignee
EOS Ethical Oncology Science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OS Ethical Oncology Science SpA filed Critical EOS Ethical Oncology Science SpA
Publication of CN101448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5/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5/20Oxygen atoms
    • C07D215/22Oxygen atoms attached in position 2 or 4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9/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309/3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09/3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one oxygen atom in position 2 or 4, e.g. pyr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5/00
    • C07D4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5/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7/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5/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衍生的、具有很强的抗增殖和/或细胞毒活性、尤其是抗肿瘤细胞的活性的分子。本发明也涉及这些分子在治疗应用中用于治疗不同的癌症的用途。本发明也公开了所述化合物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包括使所述细胞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接触。

Description

由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衍生的抗增殖化合物及其用途
癌症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虽然对患者的治疗正在取得进步,但在很多情况下药物的效果仍然较差,由于剧烈的副作用通常难以承受治疗,且常常不能避免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受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或器官。患者死亡仍然频繁发生。
实际上,尽管近期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进步,肿瘤细胞的发展和转移仍然构成了癌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了解肿瘤形成、发展和转移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是癌症研究的主要挑战,其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需要。
迄今为止可用的大多数抗癌药物通过激活细胞自杀的内源性生化途径(称作程序性细胞死亡或细胞凋亡)杀死肿瘤细胞。细胞凋亡是遗传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在控制细胞数量和作为正常发育一部分的增殖方面也是重要的。虽然一些化学治疗剂不直接引起细胞凋亡,但该程序性细胞死亡通常是已被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各种途径损伤的细胞的最后共同通路。
然而,许多恶性细胞在控制细胞凋亡通路的基因的调控中出现了缺陷,因此使这些细胞对化学疗法耐药。
对于肿瘤对传统化学治疗剂的作用的不敏感性已提出了许多机制,包括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化学治疗剂的膜泵泵出、肿瘤缺氧、肿瘤血管发生降低和恶化的细胞周期动力学。抵抗细胞凋亡是另一种机制,肿瘤通过其可避免程序性衰老和死亡以及化学疗法的影响。
已有报道指出,细胞凋亡抵抗的发展可导致对传统化学治疗剂响应的降低。
虽然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凋亡,但似乎大部分化学治疗药都通过作用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活化胱天蛋白酶)诱导细胞凋亡,而非通过细胞表面死亡受体如FasL。BCL-2蛋白家族是线粒体细胞凋亡稳态的主要调节剂。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PI3)激酶系统介导的磷酸化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促凋亡和抗凋亡BCL-2蛋白之间达到的平衡决定了细胞是否进入或避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
BCL-2原癌基因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剂,在人肿瘤(包括淋巴瘤)中它们的表达往往发生改变。由于Bcl-2牵涉于通常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现的染色体易位,Bcl-2是该家族中第一个被确定的成员。
BCL-2家族是大的蛋白家族,分为共有一些同源区域(称为BCL-2同源(BH)区域)的两个亚族,第一类是抗凋亡的,第二类是促凋亡的。认为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调节线粒体膜的通透性。BCL-2超家族的促凋亡成员增加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而该家族的抗凋亡成员发挥与这种增加相反的作用。
BCL-2家族促凋亡的成员包括Bax、Bak、Bad、Bcl-Xs、Bid、Bik、Bim和Hrk,抗凋亡的成员包括Bcl-2、Bcl-xL、Bcl-W、Bfl-1和Mcl-1。
抗凋亡BCL-2成员通过阻断细胞色素-c的释放起到凋亡抑制剂的作用,而促凋亡成员起促进剂的作用。BCL-2家族可通过若干可能的机制调节线粒体膜的通透性。
在许多癌症、甚至是不存在染色体易位的癌症中,BCL-2家族的抗凋亡成员过度表达。抗凋亡BCL-2成员表达的增加引起对化学治疗药和放射疗法的耐受,而降低抗凋亡BCL-2成员的表达可促进响应于抗癌药物的细胞凋亡。另外,Bcl-2(抗凋亡成员)的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在细胞分裂周期的G0期累积并有助于化学抗性。关于BCL-2家族的抗凋亡成员Bcl-xL,先前已证明的是:
-Bcl-xL是一种主要的抗凋亡蛋白
-发现Bcl-xL(及其他BCL-2样蛋白)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
-Bcl-xL的基础表达与对不同类型抗肿瘤分子的化学抗性密切相关。
因此,预期Bcl-xL抗凋亡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单独或与现存的细胞毒性剂组合可发挥广谱的抗肿瘤作用。
因此,BCL-2蛋白家族、尤其Bcl-xL是药物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靶点。作为凋亡性细胞死亡的关键调节剂,利用BCL-2的功能产生抗肿瘤作用是对癌症治疗所提出的分子靶点之一。而且,抗凋亡蛋白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已在每种人类肿瘤中得到证明。
最初的努力集中于破坏BCL-2同源(BH)家族中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采用分子模拟和药物先导物在这项任务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靶向BCL-2家族蛋白的不同分子目前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中,尤其包括:
-ABT-737(Oltersdorf等,2005):分子靶点:Bcl-xL、Bcl-2、Bcl-w。ABT-737诱导小细胞肺癌(SCLC)和淋巴样细胞的细胞凋亡,且在小鼠模型中诱导SCLC肿瘤消退。
-IPI-983L(http://www.ipi.com/science bio.html):分子靶点:Bcl-xL、Bcl-2。
-Gossypol(Mohammad RM等,1995):分子靶点:BCL-2样蛋白。已显示该分子在体外抑制乳腺和前列腺肿瘤细胞系的生长。
-GX15-070(Contractor R等和Galan PP等):分子靶点:BCL-2样蛋白(对Bcl-w和MCL-1的Kd~0.5mM)。已显示该分子抑制黑素瘤、乳腺、颈、前列腺、结肠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它的MTD低(最大耐受剂量约16mg/kg)。
本发明人现已得到了靶向Bcl-xL的新类型的有效的抗癌分子。该类型的分子衍生于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本发明涉及这些化合物及其治疗用途,尤其是用于治疗任何类型的癌症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根据以下定义来定义如下术语:
细胞凋亡定义为程序性细胞死亡,且包括细胞系统性分解。不同于坏死(由急性细胞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的形式),细胞凋亡以有序的过程进行,它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中通常是有利的。
细胞凋亡的主要功能是除去细胞而不引起对周围细胞的损伤或应激。
细胞凋亡包括细胞系统性分解为凋亡小体,其被吞噬细胞吞噬。这避免了与坏死相关的炎症反应。
可采用实验部分的实施例7所述的试验检测细胞凋亡。
抗细胞凋亡:防止、降低或延缓细胞凋亡。
促细胞凋亡:活化或加速细胞凋亡。
增殖:数量增加。在生物学中,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细胞增殖。
抗增殖:防止、降低或延缓细胞的增殖;因此用抗增殖的化合物处理后,细胞数目保持静止或比不处理时增加变慢,或数目减少。抗增殖活性可能由于细胞抑制效应、细胞毒性效应或由于这两种效应的组合而产生。
根据本说明书实验部分详述的方案(参见实施例2C)可测试和测定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根据本发明,如果在72小时期间,就用对照处理或未处理的样品的细胞数量而言,用化合物处理的样品的细胞数量(从统计学的观点)显著减小,则称所述化合物具有抗增殖活性。
细胞毒性:对细胞产生致死作用。如果用化合物处理72小时后细胞的数量比最初接种的细胞数量(从统计学的观点)显著降低,则认为所述化合物有细胞毒性。本发明实施例2A详述了用于测定化合物细胞毒性的可能方案。根据本发明,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是抗增殖化合物的实例。
细胞毒性可导致细胞死亡,尤其是通过坏死或细胞凋亡。
细胞抑制:抑制或阻抑细胞分裂。根据本发明,具有细胞抑制特性的化合物是抗增殖化合物的实例。
癌症:任何特征为往往会侵袭周围组织并向新的体位转移的间变细胞的增殖的各种恶性肿瘤。
抗癌或抗癌性:治疗癌症有效的。
肿瘤:由细胞不受控制的递增繁殖引起的组织异常生长,且其不起任何生理功能。
抗肿瘤:抵抗或防止恶性肿瘤的形成;抗癌。
烷基代表直链或支链碳链,其包含1至12个、优选1至6个、最优选1至5个碳原子。低级烷基包含1至4个碳原子,因此它是C1、C2、C3或C4碳链。
环烷基代表饱和的有支链或无支链的碳环,具有3至20个、优选3至7个、最优选5或6个碳原子;所述碳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取代基取代:卤素、烷基、羟基、烷氧基、苯氧基、CF3、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COOR(其中R是H或烷基)、-NO2、C≡N、OH、O-CH3、CO-NH2、CO-OH、CO-OCH3或O-CO-CH3;所述碳环优选被单或双取代。环烷基优选具有200个以下的原子或100个以下的原子、更优选60个以下的原子或40个以下的原子。
杂环烷基代表含有3至15个碳原子、优选4至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有支链或无支链的碳环,该碳环被1至3个选自-O-、-S-或-NR-(其中R可以是例如-C(O)N(H)2、-CH2C(O)N(H)2、-CHO、-C(O)-O-H、烷基、芳基、芳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或杂芳基)的杂基间隔。优选地,杂环烷基是被1或2个杂基间隔的碳环。杂环烷基优选具有200个以下的原子或100个以下的原子、更优选60个以下的原子或40个以下的原子。
优选的杂环烷基是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吡唑和噁唑。
芳基(包括芳基氧基和芳烷基的芳基部分)代表含有6至15个碳原子且具有至少一个芳环的碳环基,所述碳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取代基取代:卤素、烷基、杂环烷基(例如N-烷基-哌嗪、吗啉、......)、羟基、烷氧基、苯氧基、CF3、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COOR(其中R是H、烷基、芳基、杂芳基或环烷基)、NO2、C≡N、OH、O-CH3、CO-NH2、CO-OH、CO-OCH3或O-CO-CH3;所述碳环基优选被单或双取代。芳基优选具有200个以下的原子或100个以下的原子、更优选60个以下的原子或40个以下的原子。
杂芳基代表任选取代的环基,其含有至少一个选自O、S或N的间隔碳环结构的杂原子,且具有足够数量的离域π电子以提供芳香性,该芳族杂环基优选含有2至14个碳原子。芳族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在芳基的定义中提到的取代基取代。所述碳环优选被1或2个杂原子间隔。杂芳基优选具有200个以下的原子或100个以下的原子、更优选60个以下的原子或40个以下的原子。
芳烷基(芳基烷基的简写形式)代表由芳基和烷基组成的基团。
附图说明:
图1:(1A和1B)体外细胞增殖的抑制。
该图表示在浓度增加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化合物01)存在时,14种不同种群的细胞的生长百分率。
图2: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
该图表示在15天内接受不同治疗的小鼠中移植的肿瘤大小的增长(通过参照最初的肿瘤大小)。
菱形:在腹膜内注射介质(没有活性成分)(2QD)的小鼠中测定的肿瘤生长的进展。
三角形:在以18mg/kg的剂量(2QD)腹膜内注射化合物(01)的小鼠中测定的肿瘤生长的进展。
圆形:在以8mg/kg的剂量(Q3D x5;d1;d4;d7;d10;d13)腹膜内注射紫杉醇的小鼠中测定的肿瘤生长的进展。
叉:在腹膜内注射剂量为18mg/kg2QD的化合物(01)和剂量为8mg/kg Q3D x5的紫杉醇的组合的小鼠中测定的肿瘤生长的进展。
图3:Bcl-xL和BF8间相互作用的抑制,BF8是靶向BCL-2家族成员疏水沟槽的肽适体。
该图是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了在存在或没有本发明的肽,尤其是化合物(01)和(02)的条件下,存在或没有由GST-BF8捕获的融合蛋白6xHis-Bcl-xL。
C-:对照肽适体(不与Bcl-xL相互作用)。
C+:存在5%DMSO时,由GST-BF8捕获的6xHis-Bcl-xL。
(02):存在50μM化合物02(在5% DMSO中)时,由GST-BF8捕获的6xHis-Bcl-xL。
(01):存在50μM化合物01(在5% DMSO中)时,由GST-BF8捕获的6xHis-Bcl-xL。
图4:该图表示在U937细胞中由0.5μM化合物01诱导的细胞效应的时程。
X-轴:接触化合物(01)的时间,以小时计。
Y-轴:阳性细胞的%。
通过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本发明人确定了在虚拟筛选中能够与三维结构已知的(Sattler等)Bcl-xL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然后将该分子在体外和体内进行测试,并证明其是有效的抗增殖剂。
具体地讲,指定为01的化合物在体外广谱抑制人癌细胞的增殖。在小鼠体内异种移植模型中,化合物01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使得可以鉴定与化合物01结构相关、具有可比特性、可用于治疗癌症的一类分子。
化合物01是(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为了提高化合物01有利的抗增殖特性并改进其作为药物的适用性,本发明人现已测试了大量保持核心结构的衍生物。所有这些分子实质上具有以下结构核心:
Figure A200780018454D00171
因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下通式之一的化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的碱和酸加成盐,其几何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
Figure A200780018454D00181
Figure A200780018454D00182
式(a)       式(a’)
Figure A200780018454D00183
式(b)
-其中环(I)、(II)和(III)中可用碳原子的1、2、3或4个可任选被选自以下的基团取代:Br、Cl、F、I、OH、O-CH3、COOH和(CH2)m-R9,其中R9代表H、CH3、OH、O-CH3、COOH、NH3、CO-NH2、NH-CO-苯基、烷基、杂芳基或杂环烷基,且m=1、2、3或4;
-其中Y代表H、CH3或CO-CH3
-其中R1代表O、NR16(其中R16是H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N-(CH2)p-R7(其中R7代表OH、CCOR16、CO-NHR16、NH2R16、O-CH2R16、CN、O-CO-CH2R16、CO-杂环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其可能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取代: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F、Cl、NH2、C≡N、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且p=0、1、2、3、4、5或6,R16是H或具有1、2、3或4个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2代表H或具有4个以下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3在式(a)中代表S、O或NH,或在式(a’)中代表S-(CH2)q-R10或NH-(CH2)q-R10,其中R10具有与R9相同的含义,且其中q=0、1、2、3或4;
-其中R4代表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或CH=CH-R11,其中R11具有与R4相同的含义,且R4的分子量在500Da以下,
-并且,其中
如果R3代表O,则R是N-R5或O-R5,其中R5具有与R4相同的含义,且N代表NH或N(CH3);
如果R3代表NH、S-(CH2)q-R10或NH-(CH2)q-R10,则R是R6或N-CO-R6,其中R6具有与R4相同的含义,且N代表NH或N(CH3);以及
如果R3代表S,则
·R是N-(CH2)n-R12,其中R12具有与R7相同的含义,n=0、1、2、3或4,且N代表NH或N(CH3),或
·R是N-CO-R8,其中-R8代表除叔丁基外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R8代表-(CH2)s-C4H3O,其中s=1、2、3或4,或R8代表对位被以下基团单取代的苯基:烷基、-F、-Cl、-NH2、-C≡N、-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且N代表NH或N(CH3),或者
·R是N-CO-R17,其中-R17代表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或CH=CH-R18,其中R18具有与R17相同的含义,且R17的分子量在500Da以下,N代表NH或N(CH3),且R1不是O。
相互独立地选择每种取代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该分子具有通式(a)。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分子具有通式(a’)。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分子具有通式(b)。
化合物的整体分子量优选是在1000Da以下。优选地,分子量在800Da以下,优选在700、650或600Da以下。实际上,化合物优选能够(被动地)通过细胞膜。因此,化合物的分子量尽可能最小化。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化合物具有抗增殖特性,因此其可用作抗肿瘤剂。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具有主要靶向肿瘤细胞、癌细胞或无限增殖化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即对肿瘤或癌细胞群的抗增殖(或细胞毒)作用比对正常细胞(非无限增殖化细胞)群至少强10%。例如,细胞群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孵育后,肿瘤或癌细胞群的细胞增殖速度的降低比正常细胞群大10%。对肿瘤或癌细胞群和正常细胞群作用的差异优选至少20%、至少30%或至少50%或甚至更多。
根据本说明书的实验部分中详述的方案(参见实施例2C)可测试和测定抗增殖活性。
更优选地,所述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活性或促细胞凋亡活性。优选地,该活性优先靶向肿瘤细胞。类似地,这意味着对肿瘤或癌细胞群的细胞毒或促细胞凋亡作用比对正常细胞群至少强10%。
根据本说明书实验部分中详述的方案(实施例7)可测试和测定促细胞凋亡活性。
优选地,如本发明该方面定义的化合物用于预防性或治疗性处置的治疗。
所定义的化合物确实可用于消除癌细胞;因此它们在治疗癌症、白血病或任何类型的肿瘤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优选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化合物施用于患者,其为动物、优选哺乳动物、最优选人类。因此,优选避免可能使化合物对动物具有免疫原性、或可能产生继发的毒性作用、或可能降低最大耐受剂量的取代基。此外,优选对取代基进行选择,以改良化合物的溶解性、尤其是在动物体液中的溶解性。
为确定式(a)、(a’)和(b)中优选的取代基,应用如下标准,各类重要性依次降低:
-使整个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提高;或
-使整个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更准确地靶向肿瘤细胞;或
-使该化合物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或毒性;或
-使整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或
-给予该化合物代谢保护,因而增加生物利用度或半衰期;或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优选不同的结构,即在任何式(a)、(a’)或(b)中R1优选氧原子或NH。
独立于R1部分的性质,R2在任何式(a)、(a’)或(b)中优选甲基。优选地,R1是O,且R2是CH3,或R1是NH且R2是CH3
本发明该方面的化合物有利地具有被取代的环(I)和(II)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发明中尤其优选的适合的取代基是能够增加该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的取代基,能够提高该化合物的溶解性的取代基,能够降低该化合物的抗原作用的取代基,以及更重要的是给予该化合物代谢保护的取代基。技术人员知道这些可能的取代基。
优选地,环(I)单独、环(II)单独或环(I)和(II)一起被取代。环(III)也可被取代。优选地,除已存在于式(a)、(a′)和(b)中的取代基外,环(I)、(II)和(III)每个仅具有一个另外的取代基。
环(I)和(II)优选的取代基是氟(F)和(CH2)m-R9,其中m=1或2,且-[R9]是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11
这样的取代基也可用于环(III)。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式(a)或(b)中Y代表氢原子。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任何式(a)、(a’)和(b)中R1是O和/或-R2是-CH3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R1是N-(CH2)p-CO-N-甲基哌嗪、优选N-CO-N-甲基哌嗪。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R16是H或CH3,最优选R16是H。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R17是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吡唑或噁唑,R1在这种情况下不是O;优选R17是呋喃。
本发明优选的化合物相应于这些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O,Y是H,R是NH-R5,R5是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或芳基烷基,优选R5是苯基,或R5是苄基,或-R5是-C6H4-N(CH3)2。其他优选的本发明的化合物是这些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NH,Y是H,且-[R]是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22
呋喃部分任选被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NH3、O、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取代。或者,呋喃部分可被其他的如以上提到的任选取代的杂环烷基代替,例如噻吩、吡咯、噻唑、吡唑或噁唑。
任选地,R1可以是NH而非O。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其他优选的化合物是这些化合物,其中在式(b)中:R1是O,-R2是-CH3,Y是H,且-[R4]是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23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化合物是这些化合物,其中在式(a)中:R1是O或NH,-R2是-CH3,R3是NH,Y是H,-R是-NH-CO-C6H5
本发明中优选的其他分子具有通式(a),有以下特征:R1是O,R2是H或CH3,R3是S,Y是H,R是NH-(CH2)n-R12,n=0且-[R12]是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25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26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27
任选地,以上式中R3可以是O而非S。
也具有相应于通式(a)的结构且在本发明中尤其优选的其他分子具有以下特征:R1是O,-R2是-CH3,R3是S,Y是H,R是NH-(CH2)n-R12,n=0且R12是C6H5。任选地,R3可以是O而非S。
其他类优选的化合物相应于式(a),其中R1是O,-R2是-CH3,R3是S,Y是H,R是NH-CO-R8,且-R8是-CH2-CH2-C4H3O或
-[R8]是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31
其中R13是C1至C6烷基。
或者,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化合物是这些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S,R是NH-(CH2)n-R7,n=1且R7是-C6H5
对于具有通式(a’)的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的取代基如下:R1是O,-R2是-CH3,R3是S-CH3,且-[R]是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32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33
呋喃部分任选被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NH3、O、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取代。
或者,呋喃部分可被其他的如以上提到的任选取代的杂环烷基代替,尤其是噻吩、吡咯、噻唑、吡唑或噁唑。
尤其优选的化合物实例是:
化合物03: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脲,
化合物04: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硫脲,
化合物05:4-氟-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
化合物06:1-[4-(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
化合物07: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苯甲酰胺,
化合物08: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6-吗啉-4-基吡啶-3-基)硫脲,
化合物09:5-({[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1H-吡咯-2-甲酸甲酯,
化合物10:N-[(2E)-3-(2-呋喃基)丙-2-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2:(2E)-3-(2-呋喃基)-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丙烯酰胺,
化合物13: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2,5-二甲基呋喃-3-磺酰胺,
化合物14:N-[(2E)-3-(2-呋喃基)丙-2-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5:(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化合物16:N-(4-氟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7:(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1-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化合物18:1-[3-(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
化合物19:N’-((E)-3-呋喃-2-基-丙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胍,
化合物20: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4-吗啉-4-基-苯基)-硫脲,
化合物21: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4-[1-(2-羟基-乙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3-甲氧基-苯基}-硫脲,
化合物22:N-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胍,
化合物23:2,5-二甲基-呋喃-3-磺酸乙酰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酰胺,
化合物24: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以及
化合物25:1-(4-氟-苯甲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在治疗中应用的具有以下通式的化合物: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51
式(c)
-其中环(I)、(II)和(III)中可用碳原子的1、2、3或4个可任选被选自以下的基团取代:Br、Cl、F、I、OH、O-CH3、COOH和(CH2)m-R9,其中R9代表H、CH3、OH、O-CH3、COOH、NH3、CO-NH2、NH-CO-苯基、烷基、杂芳基或杂环烷基,且m=1、2、3或4;
-其中R1代表O、NR16(其中R16是H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N-(CH2)p-R7(其中R7代表OH、CCOR16、CO-NHR16、NH2R16、O-CH2R16、CN、O-CO-CH2R16、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其可能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取代: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F、Cl、NH2、C≡N、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且p=0、1、2、3、4、5或6,R16是H或具有1、2、3或4个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2代表H或具有4个以下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14和R15独立地是分子量在400道尔顿以下的任何类型的取代基,条件是R14和R15不同时是氧。
本发明也涉及也用于治疗的所述化合物的碱和酸加成盐,其几何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
相互独立地选择每种取代基。
如同对于第一方面的化合物,优选对取代基进行选择以使整个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提高,或使整个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更准确地靶向肿瘤细胞,或使该化合物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或使整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尤其是在动物体液中的溶解性),或给予该化合物代谢保护,因而增加生物利用度或半衰期,或降低整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化合物的整体分子量优选在1000Da以下。优选地,分子量在800Da以下,优选在700、650或600Da以下。实际上,化合物优选的是能够(被动地)通过细胞膜。因此,化合物的分子量尽可能最小化。
这些化合物在治疗上的应用可以是为预防和/或治疗的目的。优选地,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化合物具有抗增殖特性。这些化合物优选具有主要靶向肿瘤细胞、癌细胞或无限增殖化细胞的抗增殖(或细胞抑制)作用。例如,细胞群与化合物接触后,肿瘤或癌细胞群细胞数量的降低比正常细胞群大10%。对肿瘤或癌细胞群和正常细胞群作用的差异优选至少20%、至少30%或至少50%或甚至更多。
更优选地,所述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活性或促细胞凋亡活性。优选地,该活性优先靶向肿瘤细胞。同样,这意味着对肿瘤或癌细胞群的细胞毒或促细胞凋亡作用比对正常细胞群至少强10%。
决定优选的取代基的选则标准与本发明第一方面相同。
所定义的化合物可用于消除癌细胞;因此它们在治疗癌症、白血病或任何类型的肿瘤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化合物可用于人或兽医治疗,将其施用于患者,患者为动物、优选哺乳动物、最优选人类。因此,优选避免可能使化合物对动物具有免疫原性、或可能产生继发的毒性作用、或可能降低最大耐受剂量的取代基。优选的患者是哺乳动物、尤其是耕作动物和宠物,以及人(儿童或成人)。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优选的是不同的结构,即在式(c)中R1优选是氧原子或NH。
独立于R1部分,R2优选是甲基。优选地,R1是O,且R2是CH3,或R1是NH且R2是CH3
本发明该方面的化合物有利地具有被取代的环(I)和(II)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发明中尤其优选的适合的取代基是能够增加该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的取代基,能够提高该化合物的溶解性的取代基,能够降低该化合物的抗原作用的取代基,以及更重要的是给予该化合物代谢保护的取代基。技术人员知道这些可能的取代基。
优选地,环(I)单独、环(II)单独或环(I)和(II)一起被取代。环(III)也可被取代。优选地,除已存在于式(c)中的取代基外,环(I)、(II)和(III)每个仅具有一个另外的取代基。
环(I)和(II)优选的取代基是氟(F)和(CH2)m-R9,其中m=1或2,且-R9是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或芳基烷基,优选地,-[R9]是
Figure A200780018454D00272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Y代表氢原子。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R1是O和/或-R2是-CH3
在本发明优选的化合物中,R14、R15、NR14和NR15中至少一个含有酰胺、磺酰胺、酮、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吡唑、噁唑、脲、硫脲、苄基、苯基、酰基或胍。
优选R14和R15是不同的。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R14和R15至少一个是H或CH3
要注意的是根据通式(c),R14和R15通过单键连接于氮原子。但是,如果R14和R15不同时是氧原子,也可以是双键。
优选R16是H或CH3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R1是N-(CH2)p-CO-N-甲基哌嗪,优选N-CO-N-甲基哌嗪。
第二方面优选的化合物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列举的那些化合物,即化合物03、04、05、06、07、08、09、10、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和25。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其他优选的化合物是:
化合物0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和
化合物02: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
下文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是指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化合物。
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盐,例如盐酸盐、尤其是本发明化合物的可药用盐。
此外,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代谢产物,尤其是在体内形成的代谢产物。而且,本方面也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前药,其在体内转化为所述化合物。
重要的是,要注意“本发明的化合物”包括其任何立体异构和/或互变异构形式,以及这些不同形式的混合物。
如以上提到的,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具有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或细胞抑制特性。优选的肿瘤细胞是肺、前列腺、乳腺、结肠、黑素瘤、淋巴瘤和/或骨髓肿瘤细胞。
如以上提到的,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在水和不同的体液中是可溶的。关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可以以50×10-6mol.L-1以上、优选500×10-6mol.L-1以上或更优选800×10-6mol.L-1以上或1mmol.L-1左右(即10-3mol.L-1左右)的摩尔浓度溶于水中。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以上所定义的化合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抗细胞凋亡蛋白Bcl-xL相互作用。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化合物至少在体外结合Bcl-xL蛋白,优选Kd在1μM以下、在100nM以下或更低,例如在20nM以下或在10nM以下。这些化合物是尤其优选的。
在本申请的实验部分(参见实施例5)给出了用于定义分子和Bcl-xL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Kd的适合的方案。
本发明也涉及包括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药物制剂,从而使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至少是20%、优选至少50%、更优选至少80%、90%或95%。
本发明也涉及组合物,其包含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定义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其他活性成分的组合。所述的其他活性成分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治疗剂,例如抗炎剂或抵消本发明化合物的任何副作用的化合物(降低、消除或延缓所述可能的副作用)。
有利的是,使用或提供本发明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其他的抗肿瘤剂或化学治疗剂或放射疗法的组合。本发明人确实已发现:当与其他抗癌治疗组合时,增强了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抗癌作用。组合物可有利地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与至少两种不同的其他化学治疗剂或与至少三种或更多的组合。
可与本发明的化合物组合的适合的抗肿瘤剂是例如:紫杉醇、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视黄酸、他莫昔芬、长春碱、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雷帕霉素。然而所列出的并非穷举,任何其他化学治疗剂均可与本发明的化合物组合。
优选地,该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和也具有抗增殖特性,即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抑制和/或细胞毒活性的其他化学治疗剂。
本发明也涉及以上提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施用于对象来治疗癌症或涉及由细胞不受控制的递增繁殖或不需要的或病态的持续细胞增殖导致的组织异常生长的任何其他病状的药物的用途。对象可以是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且优选人类患者。
本发明也涉及作为组合制剂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在治疗中应用的产品,其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以及其他活性剂,优选抗肿瘤剂。本发明的化合物和其他抗肿瘤剂优选是该产品的活性成分。
用于同时治疗的组合制剂定义为包括同时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和其他活性剂、优选抗肿瘤剂的治疗。所述化合物和活性剂可以包装在一起或作为两个用于同时给药的独立实体进行包装。
用于依次治疗的组合制剂定义为包括施用单独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继之以施用单独的其他活性剂、优选抗肿瘤剂的治疗,或者以相反的顺序施用。
用于分别治疗的组合制剂定义为包括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和施用另外的活性剂、优选抗肿瘤剂的治疗,其中两种治疗是相伴的,但并不都是同时施用。
本发明也涉及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化合物)以及可药用载体。与活性成分不同,可药用载体是赋形剂,其本身没有治疗活性。制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依据所选择的施用方式确定与本发明的化合物组合的可能的可药用载体。可以设想不同的载体,并一起混合至药物组合物中。而且,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与一种以上的可接受的载体组合,例如至少两种或三种或更多种载体。可将其他成分加入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例如矫味剂、染料,从治疗的观点看其是活性或非活性的。
如以上提到的,优选的其他成分是其他抗癌剂、尤其是具有抗增殖活性的抗癌剂,例如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其他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药物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适合的载体和紫杉醇。每种成分各自的比例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定。
计划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通过病灶内、腹膜内、肌内或静脉内注射施用;通过输入施用;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递送施用;通过局部、鼻、口、肛门、皮下、阴道、舌下、尿道、透皮、鞘内、眼或耳递送施用。
施用方式取决于待治疗的病状。实际上,设想不同的施用方式用于治疗例如实体肿瘤或转移。
本发明也涉及用于制备施用于对象来治疗癌症或特征是由细胞不受控制的递增繁殖或不需要的或病态的持续细胞增殖导致的组织异常生长的其他病状的药物的本发明的化合物。
待治疗的对象优选是哺乳动物、尤其是猫、狗、马和人。尤其优选的患者是人。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制备的药物通过病灶内、腹膜内、肌内或静脉内注射施用;通过输入施用;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递送施用;通过局部、鼻、口、肛门、皮下、阴道、舌下、尿道、透皮、鞘内、眼或耳递送施用。但是,也可设想另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制备与至少一种其他活性剂、优选抗肿瘤剂或化学治疗剂同时、分别或依次施用于对象来治疗癌症或特征是细胞异常增殖的其他病状的药物的用途。如以上提到的,本发明不限于添加仅一种其他抗肿瘤剂,且所定义的药物组合物可包括几种不同的活性剂。
其他可能的抗肿瘤活性剂的实例是:紫杉醇、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视黄酸、他莫昔芬、长春碱、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雷帕霉素。然而所列出的并非穷举。
本发明也涉及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包括使细胞与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化合物接触。该方法可在体内或体外进行,但优选在体外进行。
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合成。
1.A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以下反应路线中概述了主要步骤和应用的条件。
1R和2R是如上文定义的式(a)、(a′)、(b)和(c)中环(I)和(III)的可能的取代基。3R、6R和7R代表为得到如上文定义的式(a)、(a’)、(b)或(c)的化合物的可能的取代基。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11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21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22
更具体地:
步骤1:2-(2-甲氧基-4-硝基-苯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在室温,将丙二酸二乙酯(253mmol)缓慢地加入NaH(在油中60%,用环己烷洗涤)(275mmol)在DMSO(140ml)的悬浮液中。搅拌该反应物20分钟,然后加入2-氯-5-硝基茴香醚(105.5mmol)。在110℃搅拌5小时后,将该溶液倾至水(1.5L)中,然后通过加入浓HCl酸化至pH=1。再将该溶液搅拌20分钟。过滤反应混合物,用水洗涤得到的固体,并干燥得到27.1g红色固体。
该残余物在冰冷的甲醇中研磨、过滤、用冷甲醇洗涤、干燥得到19.4g所需的产物。
步骤2:(2-甲氧基-4-硝基-苯基)-乙酸的制备
将(在步骤1中制备的)底物(62.3mmol)溶于甲醇(50ml),并用冰浴冷却。历经15分钟向该溶液中加入6M NaOH(31ml)的溶液,在0℃再搅拌得到的混合物5分钟。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50℃,并在此温度搅拌90分钟。
减压除去甲醇。将残余物冷却至0℃,通过加入浓HCl酸化至pH=1。过滤该反应混合物,用水洗涤固体。将乙酸乙酯加入滤液,对该两相的溶液进行萃取。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减压蒸发得到9.4g所需产物。
步骤3:(2-甲氧基-4-硝基-苯基)-乙酸甲酯的制备
将(在步骤2中制备的)底物(39.3mmol)溶于甲醇(45ml)和2,2-二甲氧基丙烷(16ml)的混合物中。加入三甲基氯硅烷(0.5ml),并将该溶液在室温搅拌2小时。
减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用NaHCO3、水和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发得到8.4g橙色固体。
步骤4:3-(2-甲氧基-4-硝基-苯基)-色烯-2-酮的制备
在室温将水杨醛(29mmol)加入(在步骤3中制备的)底物(19.5mmol)在哌啶(20ml)中的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搅拌4小时。在反应结束时,将溶液冷却至0℃,并加入乙醇。过滤沉淀,用乙醇洗涤得到3.6g黄色粉末状标题化合物。
步骤5:3-(4-氨基-2-甲氧基-苯基)-色烯-2-酮的制备
向(在步骤4中制备的)底物(12.2mmol)在乙醇(40ml)中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锡(II)二水合物(61mmo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搅拌2.5小时。使该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NaOH1M,搅拌1小时。
经硅藻土过滤该混合物并用乙醇洗涤。减压除去乙醇,得到的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3x)。合并有机层,用NaOH1M、水和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发得到2.8g黄色粉末。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41
步骤6:(E)-3-呋喃-2-基-丙烯酰基异硫氰酸酯
将3-(2-呋喃基)丙烯酸(购于Aldrich;72.4mmol)溶于DCM(50ml)中。向该溶液中依次加入草酰氯(145mmol)和DMF(0.5ml)。将该反应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减压蒸发溶剂并与甲苯共沸。将残余物溶于丙酮(50ml)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硫氰酸钾(145mmol),并将该溶液再搅拌30分钟。蒸发溶剂,经快速色谱纯化(100% DCM)残余物得到10.6g黄色的油。
1.A.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化合物01)的制备。
(其他名称: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硫脲)
将(在步骤5中制备的)3-(4-氨基-2-甲氧基-苯基)-色烯-2-酮(6mmol)和(在步骤6中制备的)(E)-3-呋喃-2-基-丙烯酰基异硫氰酸酯(24mmol)溶于DCM(50ml)。将该反应物在室温搅拌2小时。减压蒸发溶剂。将残余物溶于乙醇,再将该溶液搅拌30分钟。过滤溶液,洗涤固体,得到2.6g黄色粉末(mp227-230℃)。LCMS(M+H+=447,100%),NMR(250MHz,DMSO):δ 12.89(br s,1H),11.72(br s,1H),8.07(s,1H),7.93(s,1H),7.80-7.30(m,8H),7.01(d,J3.5,1H),6.82(d,J15.5,1H),6.70-6.67(m,1H),3.78(s,3H)。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52
1.A.2:1-(4-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盐酸盐(化合物06盐酸盐)的制备。
将(在步骤5中制备的)3-(4-氨基-2-甲氧基-苯基)-色烯-2-酮(12.8mmol)和4-(二甲基氨基)苯基异氰酸酯(15.4mmol)溶于DCM(35ml)。将该反应物在室温搅拌6天。减压蒸发溶剂。将残余物在乙醚中研磨,过滤,用乙醚洗涤固体,得到5.6g固体。将该固体溶于甲醇。加入氯化氢的甲醇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20分钟。在真空下蒸发溶剂。用乙醚洗涤得到的残余物,得到了5.7g浅褐色粉末。LCMS(M+H+=430,100%),NMR(250MHz,DMSO):δ 9.43-9.30(m,2H),8.00(s,1H),7.73(d,J7.8,1H),7.65-7.30(m,8H),7.25(d,J8.0,1H),7.01(dd,J8.2,1.7,1H),3.74(s,3H),3.16(s,6H)。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61
1.A.3: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2,5-二甲基呋喃-3-磺酰胺(化合物13)的制备。
(其他名称:2,5-二甲基-呋喃-3-磺酸3-[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酰胺)
将(在步骤5中制备的)3-(4-氨基-2-甲氧基-苯基)-色烯-2-酮(5.6mmol)和2,5-二甲基-呋喃-3-磺酰氯(购于Maybridge;6.2mmol)溶于吡啶(10ml)。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2小时。将该溶液倾至HCl1M溶液,用DCM萃取,用HCl1M溶液、水和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减压蒸发溶剂。将残余物在乙醚中研磨,过滤,用乙醚洗涤,得到1.7g浅褐色粉末。LCMS(M+H+=426,100%),NMR(250MHz,DMSO):δ 10.41(br s,1H),7.98(brs,1H),7.71(dd,J7.7,1.2,1H),7.61(td,J8.2,1.5,1H),7.45-7.25(m,2H),7.23(d,J8.2,1H),6.85(d,J1.7,1H),6.75(dd,J8.2,2,1H),6.26(s,1H),3.68(s,3H),2.41(s,3H),2.21(s,3H)。
1.B氧代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1R和4R是如上文定义的式(a)、(a′)、(b)和(c)中环(I)、(II)和(III)的可能的取代基。5R代表为得到根据如上文定义的式(a)、(a’)、(b)或(c)的化合物的可能的取代基。
以下反应路线中概述了主要步骤和应用的条件: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71
更具体地:
Figure A200780018454D00372
步骤1:3-(2-甲氧基-4-硝基-苯基)-1H-喹啉-2-酮的制备
在室温,将邻氨基苯甲醛(根据Org.Synth.,coll.第3卷,56所述的方法制备)(17mmol)加入(在实施例1A步骤3中制备的)(2-甲氧基-4-硝基-苯基)-乙酸甲酯(15mmol)在哌啶(15ml)中的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搅拌2小时。在反应结束时,使该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50ml)。将该混合物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0℃。过滤沉淀得到2.2g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
步骤2:3-(2-甲氧基-4-硝基-苯基)-1-甲基-1H-喹啉-2-酮的制备
在0℃,将(在步骤1中制备的)底物(7.4mmol)缓慢加入NaH(在油中60%,用环己烷洗涤)(14.8mmol)在DMF(20ml)中的悬浮液中。将该反应物在0℃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碘甲烷(11.1mmol)。在0℃搅拌1小时后,将该溶液倾至水(150ml)中,并过滤。将残余物溶于EtOAc中,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得到2.1g所需的产物,为黄色固体。
步骤3:3-(4-氨基-2-甲氧基-苯基)-1-甲基-1H-喹啉-2-酮的制备
向(在步骤2中制备的)底物(6.8mmol)在乙醇(100ml)中的溶液加入氯化锡(II)二水合物(33.8mmo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搅拌2小时。减压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并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发得到1.9g黄色固体。
1B.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1-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化合物17)的制备
(其他名称: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1-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硫脲)
将(在步骤3中制备的)3-(4-氨基-2-甲氧基-苯基)-1-甲基-1H-喹啉-2-酮(6.8mmol)和(在实施例1A步骤6中制备的)(E)-3-呋喃-2-基-丙烯酰基异硫氰酸酯(13.7mmol)溶于DCM(5ml)。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2小时。减压蒸发溶剂。将残余物溶于乙醇中,过滤该溶液得到2.2g黄色固体。LCMS(M+H+=460,99%),NMR(250MHz,DMSO):δ 12.88(br s,1H),11.71(brs,1H),7.95-7.85(m,2H),7.74(d,J7.7,1H),7.70-7.50(m,4H),7.28-7.20(m,3H),7.01(d,J3.5,1H),6.82(d,J15.5,1H),6.70-6.68(m,1H),3.73(s,3H),3.68(s,3H)。
1.C:甲基化条件
通过将实施例1.A.1中形成的化合物(化合物01)与K2CO3(2eq.)、MeI(1.5eq.)在丙酮中反应形成化合物14。将反应物加热回流4小时。
1.D
以下报道了根据实施例1.A、1.B和1.C的方法及其适当的变体得到的本发明的代表性化合物的特征。
以下详述了LC_MS(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进样体积10μl的自动进样针
柱:THERMO HYPERSIL HYPERPREP RP C18,8μm,150×4.6mm
UV检测器:安捷伦G1315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90-400nm]
ELSD(蒸发光散射检测)检测器:Polymerlabs ELS2100,T°雾化器=50℃,T°蒸发器=90℃,气体流速:1.6SLM
溶剂条件
 
时间(分钟) %(水+0.05%TFA) %(ACN+0.05%TFA) 流速(ml/min)
0 80 20 1
8 0 100 1
10 0 100 1
13 0 100 1
柱再生时间:7min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01
化合物02: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
(其他名称:1-苯甲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硫脲)NMR(250MHz,DMSO):δ12.75(s,1H),11.65(s,1H),8.08(s,1H),8.02-7.95(m,2H),7.80-7.35(m,10H),3.78(s,3H)
LCMS 98%(431,M+1)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02
化合物03: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脲:浅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8.88(s,1H),8.74(s,1H),8.00(s,1H),7.73(d,J7.7,1H),7.61(t,J8.5,1H),7.52-7.40(m,8H),7.15-6.85(m,2H),3.75(s,3H)
LC-MS纯度:100%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03
化合物04: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硫脲:白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9.94(br s,2H),8.02(s,1H),7.74(dd,J6.2,1.2,1H),7.62(td,J7.0,1.2,1H),7.50(d,J6.2,2H),7.45-7.25(m,6H),7.20-7.10(m,2H),3.74(s,3H)
LC-MS纯度:100%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11
化合物05:4-氟-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
(其他名称:1-(4-氟-苯甲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硫脲)
白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2.66(br s,1H),11.70(br s,1H),8.15-8.05(m,3H),7.75(d,J8.2,1H),7.70-7.60(m,2H),7.50-7.35(m,6H),3.77(s,3H)LC-MS纯度:100%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12
化合物06:1-(4-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HCl:浅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9.43-9.30(m,2H),8.00(s,1H),7.73(d,J7.8,1H),7.65-7.30(m,8H),7.25(d,J8.0,1H),7.01(dd,J8.2,1.7,1H),3.74(s,3H),3.16(s,6H)
LC-MS纯度:98%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13
化合物08: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6-吗啉-4-基-吡啶-3-基)-硫脲: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9.87(s,1H),9.62(s,1H),8.10(d,J2.7,1H),8.01(s,1H),7.75(dd,J8.2,0.7,1H),7.70-7.55(m,2H),7.45-7.25(m,4H),7.12(dd,J8.0,1.5,1H),6.83(d,J8.7,1H),3.80-3.65(m,7H),3.45-3.35(m,4H)
LC-MS纯度:92%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21
化合物09:5-({[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1H-吡咯-2-甲酸甲酯
(其他名称:5-[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磺酰基]-1-甲基-1H-吡咯-2-甲酸甲酯)
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0.30(br s,1H),7.96(s,1H),7.78(d,J2.0,1H),7.70(dd,J8.0,1.5,1H),7.60(td,J8.2,1.5,1H),7.45-7.30(m,2H),7.21(d,J8.2,1H),7.03(d,J2.0,1H),6.86(d,J2.0,1H),6.77(dd,J8.2,2.0,1H),3.86(s,3H),3.75(s,3H),3.68(s,3H)
LC-MS纯度:96%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22
化合物13: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2,5-二甲基呋喃-3-磺酰胺
(其他名称:2,5-二甲基-呋喃-3-磺酸[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酰胺)灰白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0.41(s,1H),7.98(s,1H),7.71(d,J7.5,1H),7.61(t,J8.0,1H),7.43-7.33(m,2H),7.23(d,J8.0,1H),6.84(s,1H),6.75(d,J8.2,1H),6.26(s,1H),3.68(s,3H),2.41(s,3H),2.21(s,3H)
LC-MS纯度:97%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31
化合物14:N-[(2E)-3-(2-呋喃基)丙-2-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其他名称: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2-甲基-异硫脲)
黄色固体。
NMR(250MHz,CDCl3):δ7.79(s,1H),7.70-7.25(m,7H),7.05-6.85(m,2H),6.75-6.45(m,3H),3.83(s,3H),2.57(br s,3H)
LC-MS纯度:96%
化合物25:1-(4-氟-苯甲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白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8.20-8.05(m,3H),7.85-7.60(m,2H),7.55-7.20(m,6H),7.15-7.05(m,1H),3.78(s,3H),3.45(s,3H),2.19(s,3H)LC-MS纯度:97%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41
化合物18:1-(3-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HCl:灰白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8.85(br s,1H),8.65(br s,1H),8.00(s,1H),7.74(dd,J7.5,0.75,1H),7.61(td,J7.9,1.5,1H),7.45-6.95(m,7H),6.90-6.75(m,1H),6.50-6.35(m,1H),3.75(s,3H),2.91(s,6H)LC-MS纯度:99%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42
化合物15:(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其他名称: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硫脲)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2.87(s,1H),11.84(s,1H),11.70(s,1H),8.00-7.85(m,2H),7.75-7.22(m,7H),7.18(t,J7.5,1H),7.01(d,J3.2,1H),6.81(d,J15.5,1H),6.70-6.66(m,1H),3.74(s,3H)
LC-MS纯度:92%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43
化合物17:(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1-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其他名称: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1-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硫脲)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2.88(br s,1H),11.71(br s,1H),7.95-7.85(m,2H),7.74(d,J7.7,1H),7.70-7.50(m,4H),7.28-7.20(m,3H),7.01(d,J3.5,1H),6.82(d,J15.5,1H),6.70-6.68(m,1H),3.73(s,3H),3.68(s,3H)LC-MS纯度:93%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51
化合物19:N’-((E)-3-呋喃-2-基-丙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胍:灰白色固体。
NMR(250MHz,CDCl3):δ8.06(br s,1H),7.85-6.95(m,9H),6.80-6.75(m,1H),6.60-6.55(m,1H),6.31(d,J15.5,1H),3.79(br s,3H),3.56(br s,3H)LC-MS纯度:99%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52
化合物20: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4-吗啉-4-基-苯基)-硫脲: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9.70(br s,2H),7.99(s,1H),7.73(d,J7.7,1H),7.61(t,J7.2,1H),7.45-7.20(m,6H),7.10(dd,J8.5,1.7,1H),6.91(d,J8.7,2H),3.75-3.65(m,7H),3.10-3.05(m,4H)
LC-MS纯度:93%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61
化合物21: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4-[1-(2-羟基-乙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3-甲氧基-苯基}-硫脲:浅黄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2.87(br s,1H),11.70(br s,1H),7.95-7.85(m,2H),7.90-7.55(m,5H),7.20-7.10(m,3H),7.01(d,J3.5,1H),6.82(d,J15.7,1H),6.70-6.60(m,1H),4.95(t,J5.2,1H),4.37(t,J6.5,2H),3.80-3.60(m,5H)
LC-MS纯度:97%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62
化合物22:N-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胍:白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1.82(s,1H),9.40(br s,1H),8.17-8.12(m,2H),7.87(s,1H),7.66(d,J8.0,1H),7.60-7.25(m,8H),7.20(t,J7.5,1H),7.02(d,J6.7,1H),3.77(s,3H)
LC-MS纯度:93%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63
化合物23:2,5-二甲基-呋喃-3-磺酸乙酰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酰胺:白色泡沫。
NMR(250MHz,CDCl3):δ 7.83(s,1H),7.65-7.45(m,3H),7.45-7.20(m,2H),6.95-6.70(m,2H),6.26(s,1H),3.85(s,3H),2.57(s,3H),2.29(s,3H),2.01(s,3H)
LC-MS纯度:86%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71
化合物24: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黄色泡沫。
NMR(250MHz,DMSO):δ 8.02(br s,1H),7.85(br s,1H),7.72(d,J8.2,1H),7.61(t,J7.5,1H),7.45-7.20(m,4H),6.92(br s,1H),6.70-6.35(m,4H),3.55(br s,3H),3.05(br s,3H),2.55(br s,3H)
LC-MS纯度:98%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72
化合物07: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苯甲酰胺
(其他名称:N-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胍)白色固体。
NMR(250MHz,CDCl3):δ 8.17-8.12(m,2H),7.74(s,1H),7.60-7.20(m,8H),6.85-6.75(m,2H),3.73(s,3H)
LC-MS纯度:100%
Figure A200780018454D00481
化合物12:(2E)-3-(2-呋喃基)-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丙烯酰胺
(其他名称:N-((E)-3-呋喃-2-基-丙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胍)白色固体。
NMR(250MHz,DMSO):δ 11.82(br s,1H),10.93(br s,1H),9.13(br s,1H),8.03(s,1H),7.96(s,1H),7.79(d,J7.7,1H),7.70-7.60(m,2H),7.55-7.35(m,3H),7.19(d,J1.0,1H),7.15-7.00(m,2H),6.80-6.60(m,2H),3.79(br s,3H)
LC-MS纯度:95%
实施例2:体外增殖/存活和确定细胞周期的测试。
2A.碘化丙锭染色(用于细胞毒作用的试验)
碘化丙锭(PI)不能正常通过细胞膜;因此它被排除在活细胞之外,但能进入细胞膜已损伤的濒死或已死的细胞,嵌入其中的双链核酸,在488nm激发时发出荧光。
为了确定化合物的细胞毒作用,将2×105个细胞与待测化合物孵育数小时至数天,然后收集细胞,如果细胞悬浮生长则通过吸管吸出,对于贴壁细胞则采用温和的胰蛋白酶消化后收集细胞。通过温和离心1200rpm/5min/4℃沉淀细胞,然后除去上清液并用1mL新鲜培养基代替。将一百微升碘化丙锭(40μg/mL)加入FACS管中的400μL细胞悬液中,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测定生存力,测定结果表示为在FL-3通道记录的荧光在0至2之间的细胞的百分比。
2B.细胞周期分析
为了确定化合物抑制细胞的作用,将2×105个细胞与待测化合物孵育数小时到数天,然后收集细胞,如果细胞悬浮生长则通过吸管吸出,对于贴壁细胞则采用温和的胰蛋白酶消化后收集细胞。通过温和离心1200rpm/5min/4℃沉淀细胞,然后除去上清液,用1mL PBS/乙醇70%在-20℃固定细胞过夜。然后将管在1200rpm离心5分钟,除去上清液。将该沉淀在450μL PBS中重悬,然后加入50μL RNAse(1mg/mL)和5μL碘化丙锭(2mg/mL)。每管在37℃保持30分钟,孵育后立即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进行分析。
绘制代表FL3峰对FL3整体的双参数散点图,对位于对角线上的细胞设门,并在直方图上进行分析,其代表作为FL3峰的函数的细胞数目。
要确定限定细胞在细胞周期的亚G1、G1、S或G2期的相对比例的指针的相对位置,首先定义G1和G2峰:
G1峰定义为未处理时的主要峰(通常X=200);
G2峰集中在G1峰的数值两倍的数值处(通常X=400)。
亚G1期的细胞绘制在直方图中G1峰前的部分(通常X<200),S期的细胞在G1和G2峰之间的区域。
因此,在该图中可定义细胞周期的亚G1、G1、S和G2/M期。2C.增殖测试:ViaLight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0161350QIETU
 HS高灵敏度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生物测定试剂盒
该方案可以测定待测试的化合物对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抑制和细胞毒活性,并基本上根据厂商说明书进行操作。
细胞悬浮于15mL其各自的培养基中并计数。然后将其在各自培养基中稀释以得到:
-对于MRC5细胞每孔90μL 2500个细胞
-对于其他细胞系每孔90μL 5000个细胞。
然后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并在孵育箱中于37℃、5% CO2条件下孵育至少4小时。
将待测分子在含有DMSO的DMEM中稀释以获得以下稀释度:
-稀释到250μM/1% DMSO
-稀释到50μM/1% DMSO
-稀释到10μM/1% DMSO
-稀释到2μM/1% DMSO
-稀释到400nM/1% DMSO
-稀释到80nM/1% DMSO
向含90μL细胞悬液的各孔中加入6个不同浓度的待测化合物溶液10μL。然后将板孵育72小时。
对照板与没有待测化合物的10μL DMEM 1% DMSO接触。
向对照板的各孔加入50μL裂解缓冲液(测试vialight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0161350QIETU
裂解缓冲液)并将板加盖孵育10分钟。
然后向各孔中加入100μL测试缓冲液(测试vialight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0161350QIETU
测试缓冲液),并将对照板孵育2分钟。测读每孔的荧光。各类细胞的平均荧光称为T0。
孵育72h后,为确定存活力,向各孔中加入50μL裂解缓冲液(测试vialight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0161350QIETU
裂解缓冲液),并将该板加盖孵育10分钟。
然后向各孔中加入100μL测试缓冲液(测试vialight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0161350QIETU
测试缓冲液),并将该板孵育2分钟。测读每孔的荧光。对于各类细胞,孔中不含化合物的平均荧光称为C72,孔中含给定浓度的待测化合物的荧光称为T72。
对于各稀释度(待测化合物的浓度),比较T0和T72值。
如果T72高于或等于T0,则应用下式确定生长率:
Y=生长率(%)=(T72-T0)/(C72-T0)×100
如果T72低于T0,则应用下式确定致死率:
Y=LC(%)=(T72-T0)/T0×100
对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作图,且
-确定GI50(50%生长抑制),它是产生50%细胞生长的剂量(交叉于Y=50);
-在该图中确定TGI(全部生长抑制),它是产生对细胞生长全部抑制的剂量(交叉于Y=0);以及
-确定LC50(50%致死浓度),它是产生50%的细胞死亡的剂量(交叉于Y=-50)。
实施例3:化合物(01)体外抑制细胞增殖。
用不同的细胞测试了本发明的化合物(化合物(0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即MRC5(正常非转化肺成纤维细胞)、H146(小细胞肺癌)、H69(小细胞肺癌)、H69AR(小细胞肺癌,阿霉素耐药)、U937(组织细胞性淋巴瘤)、BL41(伯基特淋巴瘤)、VaI(淋巴瘤)、RS4-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460(非小细胞肺癌)、PC3(前列腺癌)、MDA231(乳腺上皮细胞癌)、MCF7(乳腺上皮细胞癌)、Lovo(结肠直肠腺癌)和A375(黑素瘤)。在实施例2C中详述了方案。
结果如图1A和1B所示。
除了细胞抑制作用外,细胞生长的负的百分比意味着细胞毒作用。总之,可以看出化合物(01)抑制肺、前列腺、乳腺、结肠、黑素瘤和骨髓肿瘤细胞的生长,IC50的范围在50nM至1μM。
用化合物(01)在500nM测试的生存力和细胞周期分布:
 
细胞系 来源 生存力48h 生存力72h 细胞周期分布-72h
MRC5 非转化成纤维细胞 94% 89% G2/M累积
PC3 前列腺 92% 90% G2/M累积
NCI-H460 肺(NSCLC) 80% 80% G2/M累积强亚G1
A375 黑素瘤 65% 35% 强亚G1累积
U937 骨髓 25% 6% 强亚G1累积
CEMJurkat 淋巴瘤- 10%4% 2%1% 强亚G1累积
总之,可以看出化合物(0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对淋巴瘤和骨髓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具有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分布,且通过阻止细胞周期进入有丝分裂对前列腺和肺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抑制作用。
还发现了该试验中与分子(01)接触的对照非转化细胞(MRC5)未受影响。
实施例4:体外抑制肿瘤生长。
在本试验中,对瑞士裸鼠皮下异种移植5×106人肺癌NCI-H460细胞(NSCLC)。对接受4种不同治疗的小鼠(每个治疗组12只)在15天内用肿瘤生长的大小比开始治疗时肿瘤大小的百分比进行作图。
第一种治疗相应于对照。腹膜内给予小鼠溶媒,2QD。
溶媒组成:10% DMSO;10% PEG-400;30%(EtOH/聚氧乙烯醚(1/2));50%无菌水。
第二种治疗相应于以18mg/kg 2QD的剂量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即化合物(01)。
第三种治疗相应于以8mg/kg Q3D×5;d1;d4;d7;d10;d13的剂量施用紫杉醇。
第四种治疗相应于施用剂量为18mg/kg 2QD的化合物(01)和剂量为8mg/kg Q3D×5的紫杉醇的组合。
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确定,化合物(0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抑制侵袭性肺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的生长。也发现当与其他抗肿瘤药、尤其是紫杉醇组合时化合物(01)降低肿瘤细胞生长的效应增强。还发现该抑制呈现剂量依赖模式。
实施例5:通过采用荧光干预确定化合物(01)对Bcl-xL的直接结合。
通过使用激发和发射谱带宽度分别是2和4nm的SLM-Aminco 8000C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本试验。
将0.5μM纯化的6xHis-Bcl-xL稀释在1.2mL在25℃预平衡的以下缓冲液(10mM Tris-HCl,pH=7.4;100mM NaCl;1mM β-巯基乙醇和10%甘油)中。
用在100% DMSO中的(从100nM至7.5μM)浓度递增的分子(01)进行荧光测定。
通过扫描在295nm激发的在310-390nm范围内的发射光测定Bcl-xL的色氨酸固有的荧光。通过随化合物(01)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荧光监测化合物(01)的结合。
通过NATA(N-乙酰基色氨酰胺)确定内滤效应的校正和DMSO稀释度。所有图谱对缓冲液作用和稀释度做了校正。
采用Grafit(Erithacus软件)拟合曲线,对于增加的荧光用以下二次方程:
F=Fmin+{(Fmax-Fmin)[(Et+L+Kd)-((Et+L+Kd)2-4EtL)1/2]}/2Et其中:F=相对荧光强度
Fmin=滴定开始时的荧光强度
Fmax=在化合物(01)的饱和浓度下的荧光强度(配体=L)
Et=6xHis-Bcl-xL的总浓度
Kd=6xHis-Bcl-xL/化合物(01)复合物的表观解离常数
实施例6:小分子的沉降(pulldown)试验
已选择肽适体(称为BF8)对抗BCL-2家族成员抗细胞凋亡蛋白Bfl1。显示BF8也与BCL-2家族的其他成员相互作用,其中有Bcl-xL。两条证据表明BF8结合于抗细胞凋亡的BCL-2样蛋白的疏水性沟槽。第一,其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与BCL-2家族的促细胞凋亡成员(如Bak或Bax)的BH3结构域的序列具有相似性,已知通过该疏水性沟槽来结合抗细胞凋亡蛋白。第二,BF8不再结合于在所述疏水性沟槽中有氨基酸取代的Bfl-1突变体。
进行体外Bcl-xL/BF8相互作用试验来研究本发明化合物通过与该肽适体竞争来破坏这种相互作用的能力。在大肠杆菌中表达6xHis-Bcl-xL和GST-BF8重组融合蛋白,并采用亲和色谱纯化。将GST-BF8融合蛋白(或GST-对照适体融合蛋白)偶联于谷胱甘肽-琼脂糖固相,在不同的分子存在下向其中加入可溶的6xHis-Bcl-xL。通过蛋白质印迹试验采用抗6xHis抗体显示被该固相捕获的6xHis-Bcl-xL分子。以下详述本方案:
1.将25μL预清洗的谷胱甘肽-琼脂糖珠与沉降缓冲液(50mMTris-HCl,pH=8.0;100mM NaCl;1mM DTT和0.01% Tween20)和10μG纯化的GST-BF8融合蛋白混合。将该混合物在室温孵育半小时。
2.通过离心并在1mL沉降缓冲液中稀释洗涤这些珠。然后通过离心收集珠并弃去上清液。
3.加入在4℃与分子(50μM)在补充5%DMSO的沉降缓冲液中预孵育2小时的0.5μG纯化的6xHis-Bcl-xL融合蛋白。该混合物在恒定震荡下孵育2小时。
4.然后在1mL沉降缓冲液中用三种系列浓度/稀释度洗涤这些珠。
5.回收这些珠,弃去上清液,并将这些珠在用于SDS-PAGE的1xLaemli缓冲液(0.25M Tris-HCl,pH=6.8;5% SDS;0.025%溴酚蓝;0.6Mβ-巯基乙醇和10%甘油)中重悬。在SDS-PAGE前将该混合物在100℃加热10分钟。
6.使用抗His标记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
从图3显示的结果可以推断化合物(0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和(02)(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在体外抑制6xHis-Bcl-xL和GST-BF8间的相互作用。
实施例7:细胞凋亡
为了证明本发明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的(正如能从靶向BCL-2样蛋白所预期的),对用化合物(01)经24h处理的U937细胞进行特定地检测细胞凋亡的三个不同的试验。根据所包括的方案,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确定显示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和暴露在质膜外面的磷酯酰丝氨酸的细胞的百分比。试验均能检测细胞凋亡的早期标记物。显示亚G1期DNA含量的细胞的百分比也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确定。该DNA含量用作经典的细胞凋亡的标记物。在图4所示的试验中,也确定了显示G2/M期DNA含量的细胞的百分比。最后,在同样的试验中,通过加入碘化丙锭确定死细胞的百分比。以下是该方案的详细过程:
细胞培养和化合物(01)处理
从欧洲细胞培养物保藏中心获得U937人组织细胞性淋巴瘤(ECACC85011440),将其悬浮于补充了10%热去补体的胎牛血清、100UI/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和2mM Glutamax I的RPMI 1640培养基中。
加入化合物(01)的12小时前,将U937细胞以5×105个细胞/900μl溶媒的密度接种于12孔板。
用100μl 5μM化合物(01)/1%DMSO(终浓度0.5μM/0.1%DMSO)处理细胞,其接触药物的时间不同,范围从4小时至24小时,或者(对照1和对照2分别)单独用DMSO处理达10和24小时。
相应于孵育4、6、8、10小时和对照1的孔在第一天分析。
相应于孵育12、14、16、20、24小时和对照2的孔在第二天分析。膜联蛋白-V结合分析和碘化丙锭染色(PI)
根据厂商说明书,采用膜联蛋白-V FITC试剂盒(IM3546.;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Villepinte)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进行膜联蛋白-V结合分析和碘化丙锭染色(PI)。
简言之,将5×105个细胞通过1600rpm/4℃离心沉淀,在含有1μl膜联蛋白V-FITC溶液和5μl PI(250μg/ml)的100μl冰冷的1x膜联蛋白-V结合缓冲液中重悬。在黑暗中在冰上孵育15分钟后,加入400μl1x结合缓冲液,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分析细胞制品。
胱天蛋白酶-3,7活性分析
根据厂商的说明书,采用CaspglowTM试剂盒(K-183/Biovision;Mountain View)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进行胱天蛋白酶-3,7活性分析。
简言之,将5×105个细胞通过1600rpm/4℃离心沉淀,重悬于300μl细胞培养基中。将一微升FITC-DEVD-FMK加入每管,在孵育箱中于37℃、5% CO2条件下保持30分钟。将细胞离心两次(3000rpm/5分钟),用0.5ml洗涤缓冲液洗涤,然后在300μl洗涤缓冲液中重悬,保持在冰中,直至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分析。
流式细胞计量术
所有试验在装备488nm气冷氩离子激光器的Cytomics流式细胞计量仪500(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上进行。采用CXP软件(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进行所有分析。
对每个数据点,最少分析20,000个细胞。
采用FL-1通道定量测定胱天蛋白酶-3,7的活性和膜联蛋白-V的结合,采用FL-4通道定量测定PI染色。
如上文所述进行细胞周期分析。
从此处和图4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化合物(0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对U937细胞具有细胞抑制作用(如通过在细胞周期G2/M期的细胞群的早期增加所示),并诱导细胞凋亡(如通过显示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磷酯酰丝氨酸的膜暴露、亚G1DNA含量的细胞百分比的逐渐增加所示)。
实施例8:增殖测试
根据实施例2C所述的方案,测试了本发明的不同化合物对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尤其是U937细胞)的细胞抑制和细胞毒活性。
已确定了以下所有的化合物的GI50(50%生长抑制),即产生50%细胞生长抑制的剂量。
下表给出了得到的结果。其中以范围形式给出GI50的,是指进行了多次试验,其结果在所示的范围内。否则,给出的是单次试验的结果。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81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91
参考文献:
Contractor R,Konopleva M,Samudio I等,通过小分子BH3抑制剂GX15-070抑制Bcl-2信号传导作为AML中新的治疗策略。Blood.2005;106:942a,摘要#3372。
Galan PP,Roue G,Billamor N等,小分子Bcl-2抑制剂GX15-070在体外诱导套细胞淋巴瘤(MCL)细胞凋亡,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Velcade
Figure A200780018454D0059161119QIETU
)组合显示协同效应。Blood.2005;106:429a,摘要#1490。
Mohammad RM,Wang S,Aboukameel A,Chen B,Wu X,Chen J,Al-Katib A,抗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的Bcl-2和Bcl-X(L)的非肽小分子抑制剂[(-)-棉酚]的临床前研究。Mol Cancer Ther.2005年1月;4(1):13-21。
Oltersdorf T等,Bcl-2家族蛋白的抑制剂诱导实体肿瘤消退。Nature.2005;435(7042):677-81。
Sattler M等,Bcl-xL-Bak肽复合物的结构:在细胞凋亡调节剂中识别。Sicence.1997;275(5302):983-986。

Claims (35)

1.具有以下通式之一的有抗增殖特性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碱或酸加成盐,或其几何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21
式(a)                   式(a’)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22
式(b)
-其中环(I)、(II)和(III)中可用碳原子的1、2、3或4个可任选被选自以下的基团取代:Br、Cl、F、I、OH、O-CH3、COOH和(CH2)m-R9,其中R9代表H、CH3、OH、O-CH3、COOH、NH3、CO-NH2、NH-CO-苯基、烷基、杂芳基或杂环烷基,且m=1、2、3或4;
-其中Y代表H、CH3或CO-CH3
-其中R1代表O;NR16,其中R16是H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N-(CH2)p-R7,其中R7代表OH、COOR16、CO-NHR16、NHR16、O-CH2R16、CN、O-CO-CH2R16、CO-杂环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其可能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取代: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F、Cl、NH2、C≡N、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且p=0、1、2、3、4、5或6,R16是H或具有1、2、3或4个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2代表H或具有4个以下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3在式(a)中代表S、O或NH,或在式(a’)中代表S-(CH2)q-R10或NH-(CH2)q-R10,其中R10具有与R9相同的含义,且其中q=0、1、2、3或4;
-其中R4代表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或CH=CH-R11,其中R11具有与R4相同的含义,且R4的分子量在500Da以下,
-并且,其中
如果R3代表O,则R是N-R5或O-R5,其中R5具有与R4相同的含义,且N代表NH或N(CH3);
如果R3代表NH、S-(CH2)q-R10或NH-(CH2)q-R10,则R是R6或N-CO-R6,其中R6具有与R4相同的含义,且N代表NH或N(CH3);以及
如果R3代表S,则
·R是N-(CH2)n-R12,其中R12具有与R7相同的含义,n=0、1、2、3或4,且N代表NH或N(CH3),或
·R是N-CO-R8,其中-R8代表除叔丁基外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R8代表-(CH2)s-C4H3O,其中s=1、2、3或4,或R8代表对位被以下基团单取代的苯基:烷基、-F、-Cl、-NH2、-C≡N、-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且N代表NH或N(CH3),或者
·R是N-CO-R17,其中-R17代表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或CH=CH-R18,其中R18具有与R17相同的含义,且R17的分子量在500Da以下,N代表NH或N(CH3),且R1不是O。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是氧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2是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环(I)和(II)中至少一个被F或(CH2)m-R9取代,其中m=1或2,且-[R9]是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31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32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O,Y是H,R是NH-R5,且R5是苯基,或R5是苄基,或-R5是-C6H4-N(CH3)2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或NH,-R2是-CH3,R3是NH,Y是H,-[R]是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41
呋喃部分任选被其他的杂环烷基代替,例如噻吩、吡咯、噻唑、吡唑或噁唑部分,所述部分任选被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NH3、O、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取代。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b)中R1是O,-R2是-CH3,Y是H,且-[R4]是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42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43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或NH,-R2是-CH3,R3是NH,Y是H,-R是-NH-CO-C6H5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H或CH3,R3是S或O,Y是H,R是NH-(CH2)n-R12,n=0且-[R12]是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44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45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46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S,Y是H,R是NH-(CH2)n-R12,n=0且R12是C6H5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S,Y是H,R是NH-CO-R8,且-R8是-CH2-CH2-C4H3O或-[R8]是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51
其中R13是C1至C6烷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S,R是NH-(CH2)n-R7,n=1且R7是-C6H5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a’)中R1是O,-R2是-CH3,R3是S-CH3,且-[R]是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52
呋喃部分任选被其他杂环烷基代替,例如噻吩、吡咯、噻唑、吡唑或噁唑部分,所述部分任选被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NH3、O、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取代。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具有下式之一:
化合物03: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脲,
化合物04: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硫脲,
化合物05:4-氟-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
化合物06:1-[4-(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
化合物07: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苯甲酰胺,
化合物08: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6-吗啉-4-基吡啶-3-基)硫脲,
化合物09:5-({[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1H-吡咯-2-甲酸甲酯,
化合物10:N-[(2E)-3-(2-呋喃基)丙-2-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2:(2E)-3-(2-呋喃基)-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丙烯酰胺,
化合物13: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2,5-二甲基呋喃-3-磺酰胺,
化合物14:N-[(2E)-3-(2-呋喃基)丙-2-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5:(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化合物16:N-(4-氟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7:(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1-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化合物18:1-[3-(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
化合物19:N’-((E)-3-呋喃-2-基-丙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胍,
化合物20: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4-吗啉-4-基-苯基)-硫脲,
化合物21: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4-[1-(2-羟基-乙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3-甲氧基-苯基}-硫脲,
化合物22:N-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胍,
化合物23:2,5-二甲基-呋喃-3-磺酸乙酰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酰胺,
化合物24: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以及
化合物25:1-(4-氟-苯甲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
15.在治疗中应用的具有以下通式的有抗增殖特性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碱或酸加成盐,或其几何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71
式(c)
-其中环(I)、(II)和(III)中可用碳原子的1、2、3或4个可任选被选自以下的基团取代:Br、Cl、F、I、OH、O-CH3、COOH和(CH2)m-R9,其中R9代表H、CH3、OH、O-CH3、COOH、NH3、CO-NH2、NH-CO-苯基、烷基、杂芳基或杂环烷基,且m=1、2、3或4;
-其中R1代表O;NR16,其中R16是H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N-(CH2)p-R7,其中R7代表OH、COOR16、CO-NHR16、NHR16、O-CH2R16、CN、O-CO-CH2R16、CO-杂环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其可能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取代: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F、Cl、NH2、C≡N、OH、CO-NH2、O-CH3、CO-OH、CO-OCH3或O-CO-CH3,且p=0、1、2、3、4、5或6,R16是H或具有1、2、3或4个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2代表H或具有4个以下碳原子的烷基,
-其中R14和R15独立地是分子量在400道尔顿以下的任何类型的取代基,条件是R14和R15不同时是氧。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化合物,其中R14、R15、NR14和NR15中至少一个含有酰胺、磺酰胺、酮、呋喃、脲、硫脲、苄基、苯基、酰基或胍。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化合物,其中环(I)和(II)中至少一个被F或(CH2)m-R9取代,其中m=1或2,且-[R9]是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72
Figure A200780018454C00073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化合物,其中R14和R15是不同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8的化合物,其中R14和R15中至少一个是H或CH3
20.根据权利要求15的化合物,具有下式之一:
化合物01:(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化合物02: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
化合物03: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脲,
化合物04: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苯基硫脲,
化合物05:4-氟-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苯甲酰胺,
化合物06:1-[4-(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
化合物07: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苯甲酰胺,
化合物08: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6-吗啉-4-基吡啶-3-基)硫脲,
化合物09:5-({[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1H-吡咯-2-甲酸甲酯,
化合物10:N-[(2E)-3-(2-呋喃基)丙-2-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2:(2E)-3-(2-呋喃基)-N-(亚氨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氨基}甲基)丙烯酰胺,
化合物13: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2,5-二甲基呋喃-3-磺酰胺,
化合物14:N-[(2E)-3-(2-呋喃基)丙-2-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5:(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化合物16:N-(4-氟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亚氨基硫代氨基甲酸甲酯,
化合物17:(2E)-3-(2-呋喃基)-N-({[3-甲氧基-4-(1-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氨基}硫代碳酰)丙烯酰胺,
化合物18:1-[3-(二甲基氨基)苯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脲,
化合物19:N’-((E)-3-呋喃-2-基-丙烯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N-甲基-胍,
化合物20:1-[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3-(4-吗啉-4-基-苯基)-硫脲,
化合物21: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4-[1-(2-羟基-乙基)-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3-甲氧基-苯基}-硫脲,
化合物22:N-苯甲酰基-N’-[3-甲氧基-4-(2-氧代-1,2-二氢喹啉-3-基)-苯基]-胍,
化合物23:2,5-二甲基-呋喃-3-磺酸乙酰基-[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酰胺,
化合物24:1-((E)-3-呋喃-2-基-丙烯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以及
化合物25:1-(4-氟-苯甲酰基)-3-[3-甲氧基-4-(2-氧代-2H-色烯-3-基)-苯基]-1,2-二甲基-异硫脲。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其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0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其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抑制特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肿瘤细胞是肺、前列腺、乳腺、结肠、黑素瘤、淋巴瘤或骨髓肿瘤细胞。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0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其以50×10-6mol.L-1以上、优选500×10-6mol.L-1以上的摩尔浓度溶于水中。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其结合于Bcl-xL蛋白,其Kd在1μM以下、优选在100nM以下。
26.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25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治疗剂的组合,所述治疗剂优选一种其他抗肿瘤剂。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抗肿瘤剂是紫杉醇、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视黄酸、他莫昔芬、长春碱、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雷帕霉素。
28.作为组合制剂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在治疗中应用的产品,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25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和其他抗肿瘤剂。
29.药物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25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和可药用载体。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药物组合物,其通过病灶内、腹膜内、肌内或静脉内注射施用;通过输入施用;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递送施用;通过局部、鼻、口、肛门、皮下、阴道、舌下、尿道、透皮、鞘内、眼或耳递送施用。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25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施用于对象来治疗癌症的药物。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是通过病灶内、腹膜内、肌内静脉内注射施用;通过输入施用;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递送施用;通过局部、鼻、口、肛门、皮下、阴道、舌下、尿道、透皮、鞘内、眼或耳递送施用。
33.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的组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施用于对象来治疗癌症的药物。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25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与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同时、分别或依次施用于对象来治疗癌症的药物。
35.体外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包括在体外使细胞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25的任意一项的化合物接触。
CNA200780018454XA 2006-05-22 2007-05-22 由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衍生的抗增殖化合物及其用途 Pending CN1014488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290821.5 2006-05-22
EP06290821A EP1860104A1 (en) 2006-05-22 2006-05-22 Anti-proliferative compounds deriving from a 3-aryl-coumarine or 3-aryl-quinolin-2-one and uses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811A true CN101448811A (zh) 2009-06-03

Family

ID=3707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18454XA Pending CN101448811A (zh) 2006-05-22 2007-05-22 由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衍生的抗增殖化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03685A1 (zh)
EP (2) EP1860104A1 (zh)
JP (1) JP2009538290A (zh)
CN (1) CN101448811A (zh)
AT (1) ATE473969T1 (zh)
DE (1) DE602007007757D1 (zh)
WO (1) WO200713556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549A (zh) * 2022-08-30 2022-11-29 郑州大学 蛇床子素硫脲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1218B1 (fr) * 1998-07-15 2001-09-07 Lafon Labor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comprenant des 2-quinolones
IL144003A0 (en) * 1998-12-30 2002-04-21 Signal Pharm Inc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s
WO2003020698A2 (en) * 2001-09-06 2003-03-13 Prochon Biotech Ltd.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WO2004072043A1 (en) * 2003-02-11 2004-08-26 Warner-Lambert Company Llc Benzyl urea and thiourea derivatives useful as androgen antagonis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549A (zh) * 2022-08-30 2022-11-29 郑州大学 蛇床子素硫脲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03549B (zh) * 2022-08-30 2023-05-26 郑州大学 蛇床子素硫脲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21333A2 (en) 2009-02-11
US20090203685A1 (en) 2009-08-13
ATE473969T1 (de) 2010-07-15
EP2021333B1 (en) 2010-07-14
EP1860104A1 (en) 2007-11-28
DE602007007757D1 (de) 2010-08-26
WO2007135565A2 (en) 2007-11-29
WO2007135565A3 (en) 2008-04-03
JP2009538290A (ja) 200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erma et al. Synthesis of pyrazole acrylic acid based oxadiazole and amide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 and anticancer agents
RU2705548C2 (ru) Лечение или профилактика пролиферативных состояний
US8680139B2 (en) Anti-neoplastic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N101374815B (zh) 使低氧诱导因子(hif)稳定的氰基异喹啉化合物
Bekhit et al. Synthesis, in silico experiment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1, 3, 4-trisubstituted pyrazole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 agents
WO2018030466A1 (ja) 複素環化合物
WO2018210314A1 (zh) 五元并六元氮杂芳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12027495A1 (en) Piperazinylpyrimidine analogues as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CN107531683B (zh) Usp7抑制剂化合物及使用方法
JP5259398B2 (ja) 抗ガン剤耐性克服剤
KR20200139702A (ko) 칼페인 조정자 및 그 치료학적 용도
US20120142921A1 (en) Substituted hydrazide compounds and use thereof
CN110023292A (zh) 细胞凋亡抑制剂
KR20140125739A (ko) 아미도피리딘올 유도체 또는 이의 약제학적 허용가능한 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암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조성물
CN101503402B (zh) 2-苯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RU2713179C2 (ru) Антимитотические амиды для лечения рака и пролифератив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Xue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discovery of 2 (1H)-quinolone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TGF-β/smad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athway
WO2011124087A1 (zh) 噁二唑基哌嗪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05585565A (zh) 含2-苯胺基-4-噻唑基吡啶衍生物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N107428757A (zh) 杂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Gurubasavaraja Swamy et al. Synthesis, anticancer,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of pyranone derivatives
CN101448811A (zh) 由3-芳基-香豆素或3-芳基-喹啉-2-酮衍生的抗增殖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6029632B (zh) 酰胺衍生物
CN106892907B (zh) 含酰腙结构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8456165B (zh) 磺酰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