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8686A -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8686A
CN101448686A CNA2007800004778A CN200780000477A CN101448686A CN 101448686 A CN101448686 A CN 101448686A CN A2007800004778 A CNA2007800004778 A CN A2007800004778A CN 200780000477 A CN200780000477 A CN 200780000477A CN 101448686 A CN101448686 A CN 101448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piece
main body
seat belt
insertion section
pie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04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8686B (zh
Inventor
伊藤忠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shu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sh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shu Ltd filed Critical Ensh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48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8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6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44B11/2561Tongu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46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12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 B22F3/16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in successive or repeated steps
    • B22F3/164Partial deformation or calibration
    • B22F2003/166Surface calibration, blasting, burnishing, sizing, co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0Buckles
    • Y10T24/4088One-pie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 Y10T24/4522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including member having distinct formations and mating member selectively interlocking therewith
    • Y10T24/45241Slot and tab or tongu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98Combined manufacture including applying or shaping of fluent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座位安全带系统所使用的舌片,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3)的带穿过孔(23)的舌片主体(25)上,突出地具备插入部(27),该插入部(27)具备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在该带扣上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27a),在上述插入部(27)的表面上具备多个凸部(29)或多个凹部且使上述插入部(27)的表面形成为凹凸面,在舌片的背面具备的凸部(29)或凹部与在表面具备的凸部(29)或凹部对应地形成,上述凸部(29)离基准位置的高度或上述凹部离基准位置的深度为0.01mm~0.10mm。

Description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座位安全带系统所使用的舌片,更具体地,涉及在具备用于使座位安全带穿过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上突出地具备向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插入用的插入部的结构中,在上述插入部的表面上具备多个凸部或凹部且使上述表面形成为凹凸面的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座位安全带系统所使用的舌片1如图1(a)所示,安装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座位安全带(腰带)3上使用。而且,在使用时,与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固定带5的端部安装的带扣7连接。作为上述舌片1的构成,如图1(b)所示,其通常的构成为,在具备用于使上述座位安全带3穿过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9的舌片主体11上,突出地一体化具备用于向上述带扣7插入的的插入部13,且在该插入部13的前端附近具备在上述带扣7所具备的锁定片(省略图示)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13a。
而且,作为舌片1的构成,如图1(b)所示,其通常构成为,将在舌片主体11上具备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9的周面用模铸树脂15覆盖。此外,如图1(c)所示,开发了不使用模铸树脂且在上述带穿过孔9的部分一体化形成截面形状大致为J形的弯曲部17的结构的舌片。该技术在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第3440063号专利(专利文献1)中公开。
如上所述,舌片1在通过由冲压机械进行金属板的冲孔加工、成形加工制造后,作为表面处理进行电镀加工,而后利用模铸树脂进行覆盖。在上述冲压机械所进行的冲压加工时,有时在冲压加工时产生的极小冲裁废料等会落在金属板上,有时在舌片1的表面上产生对舌片自身的强度没有影响的微小压痕。此外,在制造工序中,在向下一工序输送时,有时产生舌片1互相接触导致的擦伤和擦痕等。
在对舌片1的强度没有影响的微小压痕和擦伤等位于由模铸树脂15覆盖的部分的情况下,由于不显眼因而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进行模铸树脂15的模铸的最终阶段,如果在舌片1的上述插入部13的表面上存在上述那样的微小压痕和擦伤等,由于上述插入部13的表面是没有花纹的具有光泽的表面,上述擦伤等很显眼而使外观品质下降,因而作为废品而丢弃。该废品率为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左右,存在成品率差的问题,要求提高成品率。此外,根据模铸树脂的材质,希望舌片主体和模铸树脂的结合强度(接合强度)变得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在舌片的插入部的面上不产生擦伤等且可实现外观品质的提高的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因多个凸部和凹部的存在而使表面积增大并可提高与模铸树脂的结合强度(接合强度)的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及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其包括: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具备在该带扣所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从所述舌片主体突出;以及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上具备的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通过所述构成形成为凹凸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其包括: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具备在该带扣所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从所述舌片主体突出;以及在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上具备的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通过所述构成形成为凹凸面。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其包括: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具备在该带扣所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从所述舌片主体突出;以及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及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上具备的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及所述舌片的表面通过所述构成形成为凹凸面。
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在上述座位安全带系统所使用的舌片中,在上述舌片的背面具备的上述凸部或凹部与在表面上具备的凸部或凹部对应地形成。
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在上述座位安全带系统所使用的舌片中,上述凸部自基准位置的高度或上述凹部自基准位置的深度为0.01mm~0.10mm。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上,以突出地具有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的插入部的方式而将其形成的工序;为将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凹凸面而进行压印加工的工序;对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进行电镀处理的工序;以及用树脂覆盖所述舌片主体的所述座位安全带插入孔的周围的工序。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上,以突出地具有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的插入部的方式而将其形成的工序;为将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凹凸面而进行压印加工的工序;对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进行电镀处理的工序;以及用树脂覆盖所述舌片主体的所述座位安全带插入孔的周围的工序。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上,以突出地具有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的插入部的方式而将其形成的工序;为将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凹凸面而进行压印加工的工序;对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进行电镀处理的工序;以及用树脂覆盖所述舌片主体的所述座位安全带插入孔的周围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八方面,在舌片的插入部的面上不会产生擦伤等且可实现外观品质的提高。此外,因多个凸部和凹部的存在而使表面积增大并可提高与模铸树脂的结合强度(接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是表示现有的舌片的适用例及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舌片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金属模具和舌片材料之间的间隙的局部剖的放大说明图。
图4是金属模具的皱褶面和舌片材料的皱褶面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凹凸面的形式的一个实例的说明图。
图6(a)、图6(b)、图6(c)、图6(d)及图6(e)是凸部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7(a)及图7(b)是表示凹凸面的形式的说明书。
图8是用于在舌片材料上形成凹凸面的装置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在舌片材料上形成凹凸面的装置的说明图。
图10(a)、图10(b)、图10(c)及图10(d)是在舌片材料上形成的凹凸面的说明图。
图11(a)、图11(b)及图11(c)是在舌片材料上形成的凹凸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2~图11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舌片21,如图2所示,与上述现有的舌片同样,具备舌片主体25,该舌片主体25具备用于使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座位安全带(未图示)穿过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23,在该舌片主体25上,向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未图示)插入的插入部27做成一体并使其突出,在插入部27的前端部附近,形成了在上述带扣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27a。而且,在上述舌片主体25上形成的上述座位安全带插入孔23的周围与以往的舌片同样地由模铸树脂31覆盖。
在上述舌片21中,在上述舌片主体25及上述插入部27的表里两面,多个凸部29在前面的范围内以适当间隔形成。即,通过具备上述凸部29而使表里的整个面形成为凹凸面。上述凸部29在舌片21的冲压加工工序中通过进行压印加工而形成。上述凸部29可以以从上述插入部27的表里两面的平面部27鼓出的方式突出。
再有,在图2中,虽然上述凸部29平面地图示,但从上述平面部27b稍突出设置。上述凸部29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也可以是使凸部29以适当间隔杂乱散布的构成或以呈适当样式等的方式配置的构成,或者可将凸部29形成为适当长度的连接的筋状。上述凸部29的顶部的形状最好形成为平面或凸状的曲面。
作为将上述舌片21的表里两面形成为凹凸面的构成,可取代上述凸部29而将凸部29的部分形成为凹部。即,作为凹凸面的构成,可成为在平面部形成凸部29的构成或在平面部形成凹部的构成,或者成为在平面部形成凸部29及凹部的构成。重要的是凹凸面,而不是平滑面。
如上所述,通过在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上具备凸部29并形成为凹凸面,则舌片主体25的表面积增加,在用模铸树脂31将舌片主体25上具备的座位安全带插入孔23周围覆盖时,舌片主体25和模铸树脂31的结合(接合、粘接)强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由于具备上述凸部29的凹凸面通过压印加工而形成,所以即使在形成凸部29的前一工序中在舌片主体25和插入部27上存在细微的压痕和擦伤等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压印加工而不显眼地消失。再有,通过在舌片21的插入部27形成为具备凸部29的凹凸面,可抑制其它舌片等接触、抵接插入部27的平面部27b并可抑制擦伤等的发生。
此外,即使由于舌片21的互相接触而产生擦伤的痕迹等情况下,也只是在上述凸部29的顶部产生对强度没有影响的痕迹,且长度变得极短、不容易分辨,可实现外观品质的提高。
但是,在上述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及插入部27上形成的凸部29的形状和凸部29之间的间隔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舌片主体25的凸部29的形状、间隔形成为考虑了将模铸树脂31模铸时的树脂的流动和舌片主体25与模铸树脂31的紧贴(接合、结合)性的形状、间隔。而且,上述插入部27的凸部29的形状、间隔最好是考虑了抑制对带扣反复插入、拔出时的与带扣的接触所导致的擦伤的产生的形状、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凸部29的互相配置的间隔做成为比舌片21的厚度尺寸小的尺寸,以便在与其它舌片21互相干涉时,舌片21不会直接抵接到平面部。因此,即使在舌片21之间抵接、接触的情况下,也可抑制舌片21之间抵接、接触到舌片主体25的平面部及插入部27的平面部27b,并可防止在上述平面部产生微细的擦伤等。
而且,在使上述舌片主体25、插入部27的表里两面形成为凹凸面时,在使凸部29从平面部突出的构成中,凸部29的突出高度设定为离作为基准位置的平面部0.01mm~0.1mm的范围内,在具备凹部的构成中,凹部的深度设定为离作为基准位置的平面部0.01mm~0.1mm的范围内。而且,在具备凸部29和凹部的构成中,从上述凸部29的顶部到凹部的底部的高低差尺寸设定为0.01mm~0.1mm的范围内。
即,如图3的局部剖的简要放大图所示,将上述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作为镶嵌件置于模铸金属模具MD中,并通过模铸用模铸树脂31覆盖上述舌片主体25时,与上述凸部29的突出高度、凹部的深度等对应的间隙C产生在模铸金属模具MD和舌片主体25的平面部之间。
上述模铸树脂31以在图3中从左向右如箭头所示的方式流入由上述模铸金属模具MD和上述舌片主体25所形成的空间R。此时,如上所述,通过流入的上述模铸树脂31,在上述空间R中存在的气体(空气)沿上述箭头所示的方向先于上述模铸树脂31之前行进,进而,曲折地沿上述箭头所示的方向行进于上述凸部29和上述凸部29之间。而且,上述气体(空气)经上述模铸金属模具MD和上述舌片主体25之间的间隙C而在图3中从右方向流出。
在上述模铸树脂31沿上述箭头所示方向前进时,如果上述间隙C过大,则上述模铸树脂31的行进不会停留在上述空间R中,上述模铸树脂31从上述空间R漏出而流入到上述间隙C,且有时产生飞边。因此,上述凸部29的突出高度、凹部的深度等最好在0.1mm以下。
在上述凸部29的突出高度、凹部的深度为0.01mm以下时,模铸金属模具MD和舌片主体25的平面部之间的间隔(间隙)尺寸变小,在将模铸树脂31填充到模铸金属模具MD内时,来自金属模具的气体的散逸性(流出性)差,对于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和模铸树脂31的成形品质的提高不理想。
更优选的是,上述凹凸面的形成使得上述模铸金属模具MD和舌片主体25的平面部之间的上述间隙在0.03mm~0.08mm的范围。通过成为上述范围,可抑制上述飞边的产生,并可提高来自金属模具内的气体的流出性,且很容易地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但是,由于在上述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上覆盖模铸树脂31时,处于对舌片21预先进行了电镀处理的状态,所以在没有形成上述凸部29等的状态下(如以往的普通舌片那样,表面为没有花纹的构成),是具有光泽的平滑面。而且,如图4的局部剖的简要放大图所示,在模铸金属模具MD中,通常,填充模铸树脂31的部分的金属模具MD的表面形成为形成了微细凹凸的皱褶表面S。
因此,在进行应由模铸树脂覆盖以往的普通舌片的舌片主体的模铸时,现有的舌片的舌片主体的表面的模铸树脂易于滑动,且模铸金属模具MD的皱褶表面S发挥阻碍模铸树脂31的流动的作用。即,与现有的舌片的舌片主体的表面接触的部分的树脂31的流动和与金属模具MD皱褶面S接触的部分的树脂31的流动变得不平衡,在实现模铸树脂的外观品质提高方面存在问题。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上形成了以适当间隔配置而具备了凸部29等的凹凸面,所以在进行应由模铸树脂31覆盖上述舌片主体25的部分的模铸时,在舌片主体25上具备的凹凸面则发挥阻碍模铸树脂的流动的作用。因此,在将舌片主体25作为镶嵌件置于金属模具MD内并进行模铸树脂31的填充时,可使与舌片主体25的表面接触的模铸树脂的流动和与金属模具MD的皱褶面S接触的模铸树脂31的流动大体相等。因此,可抑制模铸树脂的流动的不平衡,并可消除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
如同已理解那样,通过在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及插入部27的表里两面的整个面范围内形成为具备了凸部29等的凹凸面,可实现外观品质的提高,并可实现模铸树脂31的模铸成形时的品质提高。但是,作为与金属模具MD的皱褶表面接触的模铸树脂的流动和与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的表面接触的模铸树脂31的流动大体相等的构成,如图4所示,也可使舌片主体25的表面成为具有与金属模具MD的皱褶表面S同样模样的凹凸面25F。
此外,现有的舌片,源于经受冲压加工中的落料、穿孔加工时的剪切阻力和内部应力的释放等,在舌片的例如插入部有时存在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该插入部的突出方向的轴心为中心呈凹状(或凸状)地稍微翘曲变形。由于上述插入部是与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结合的部分,所以需要使该插入部的平面度达到高精度。于是,以往有时还要进行上述翘曲的矫正。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在舌片21上进行压印加工而形成为具备了凸部29的凹凸面,所以即使在舌片21产生翘曲等的情况下,翘曲也通过压印加工得到矫正。而且,通过在舌片主体25、插入部27上形成多个凸部29而变得难以弯曲,从而在从压印金属模具取出后不会再次发生翘曲。
上述舌片21的制造与以往的舌片大体相同地进行。即,在与作为金属板的带钢板的舌片主体25相当的部分上,通过冲压加工进行座位安全带插入孔23的冲孔加工的同时,以一体化具备插入部27的形式对舌片主体25进行冲孔加工,且与以往的舌片制造同样地在舌片主体25、插入部29的轮廓部和座位安全带插入孔23等的孔的轮廓部进行修边加工等必要的成形加工。而且,在进行作为表面处理的电镀工序之前,用压印金属模具进行舌片21的压印加工并在舌片主体25及插入部27的表里两面分别形成多个凸部29等而构成为凹凸面。然后,与以往同样地将舌片21作为镶嵌件置于模铸金属模具中且在舌片主体25的座位安全带插入孔23的周围部分进行模铸树脂31的模铸。
即,本实施方式的舌片21的制造方法沿袭与以往的舌片的制造方法大体相同的工序,其不同点在于,作为例如电镀工序的表面处理工序的前工序,增加了用于在舌片21的表里两面的整个面上形成具备了凸部29等的凹凸面的压印加工。
再有,本发明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通过进行适当的变化,用其它方式也可实施。即,也可以是没有在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及插入部27的整个面范围内形成为具备了凸部29等的凹凸面,而是将舌片主体25或插入部27的适当一方的两个面构成为凹凸面。此外,作为具备了凸部29等的凹凸面,也可以例如将与划分金属网孔的线材相当的部分作为凸部29,而在整个面上连续地构成凸部。该情况下,凸部为一个。再有,通过在上述插入部27具备凸部29或凹部,可对插入部27实施各种外观设计来进一步提高外观品质。
但是,作为将舌片21的舌片主体25、插入部27的表里两面形成为凹凸面的构成,如图5中局部分放大所示,在舌片主体25的表面25A上形成凸部29时,可成为在舌片主体25的背面25B上具备与凸部29对应的凹部29A的构成。即,也可做成使凸部29从舌片主体25的背面25B向表面25A突出成形的结构。在上述结构中,表面25A的凹凸面是凸部29从平面突出的形式的凹凸面,背面25B的凹凸面是在平面具备了凹部29A的形式的凹凸面。即使是此类凹凸面的构成,也可起到如上所述的效果。
作为上述凸部29的形状,如在以下的各图中夸大表示那样,例如,可做成例如图6(a)的圆锥形292、图6(b)的半球形293、图6(c)的四棱柱294、图6(d)的梯形台295及图6(e)的鼓形296(半圆柱形)等所要求的形状。同样地,在通过具备凹部而形成凹凸面的情况下,可做成与上述凸部29的形状符合的凹部,且可成为期望的形状。
此外,作为使舌片21的表里两面形成为凹凸面的构成,能以在舌片21的整体上板厚t为一定的方式,如图7(a)所示在表面(上面)的凸部29和背面(下面)的凹部29A的形成位置在表里两面一致对应地形成。此外,可以如图7(b)所示,在表面形成的凹部29A和在背面形成的凹部29A的形成位置在表里两面一致对应地形成。
为了将舌片21的表里两面形成为凹凸面,如图8示意性概要所示,可做成向在周面具备凹凸面33A、33B的转印辊R1、R2之间插入上述舌片材料21B,凹凸面33A、33B具备用于在舌片材料21B上转印的凸部和/或凹部。在该构成中,向一对转印辊R1、R2之间依次供给舌片材料21B,由于可将在一对转印辊R1、R2的周面上形成的凹凸面33A、33B转印到上述舌片材料21B上,所以可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再有,在上述构成中,在将转印辊R1、R2的凹凸面33A、33B转印到舌片材料21B上时,为了防止一对转印辊R1、R2互相远离,最好做成具备支撑辊而将一对转印辊R1、R2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推压的结构。
此外,为了将舌片21的表里两面形成为凹凸面,如图9示意性概要所示,做成在上下的金属模具34A、34B互相相对的相对面上,分别具备用于向舌片材料21B转印的凹凸面35A、35B的结构。而且,在下模34B的凹凸面35B上对舌片材料21B进行定位后,可通过冲压机械而使上下的金属模具34A、34B相对地接近移动,并可通过上下的金属模具34A、34B的上述凹凸面35A、35B对上述舌片材料21B加压,即通过压印加工而将上下的金属模具34A、34B的各凹凸面35A、35B转印到舌片材料21B的表里两面上。
在舌片材料21B的表里两面上形成凹凸面时,如图10(a)所示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舌片212那样,可以使在舌片主体25中由模铸树脂31覆盖的部分的凸部或凹部的大小比插入部27的凸部或凹部小并增大密度。这样,可通过增大密度而使表面积更大,可实现与模铸树脂31的密合性的提高。
此外,如图10(b)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舌片213,可在舌片材料21B的整个面范围内形成凸部和/或凹部大致均匀分布的构成的凹凸面。再有,如图10(c)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舌片214,可将筋状的凸部29或凹部在舌片材料21B的整个面上做成格子状。该情况下,筋状的凸部29或凹部不限于正交的构成,可做成适当地斜交的结构。此外,筋状的凸部29或凹部不限于直线,也可做成例如圆弧状或波形等适当形状的曲线。再有,如图10(d)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舌片215,在图10(b)的构成中,可做成在舌片材料21B的外周和孔的轮廓部连续地或断续地具备肋部21R的结构。
此外,如图11(a)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舌片216,也可以做成在舌片材料21B中,在除了由模铸树脂31覆盖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即在没有由模铸树脂31覆盖的部分形成为具备了凸部29或凹部的凹凸面的构成。反之,也可以做成仅使由上述模铸树脂31覆盖的部分成为具备了凸部或凹部的凹凸面。
再有,作为图10(c)所示的变形例,如图11(b)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舌片217,可做成使筋状的凸部29在插入部27的突出方向上形成的构成。在该构成中,由于筋状的凸部29的方向和上述插入部27对于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的插入、拔出方向为相同方向,所以可抑制对带扣的插入、拔出时的对平面部的擦伤的发生。
图11(c)是表示图10(d)的变形例,是表示留下肋部21R而省略了凸部29的舌片218。在该构成中,也可抑制舌片材料21B互相之间的面接触,并起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如从以上说明所理解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实现舌片21的插入部27的外观品质的提高,并可消除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通过适当的变化,能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
而且,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7-167431号(2007年6月26日提出)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申请说明书。

Claims (12)

1.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
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具备在该带扣所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从所述舌片主体突出;以及
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上具备的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通过所述构成形成为凹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舌片的背面具备的所述凸部或凹部与在表面上具备的凸部或凹部对应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自基准位置的高度或所述凹部自基准位置的深度为0.01mm~0.10mm。
4.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
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具备在该带扣所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从所述舌片主体突出;以及
在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上具备的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通过所述构成形成为凹凸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舌片的背面具备的所述凸部或凹部与在表面上具备的凸部或凹部对应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自基准位置的高度或所述凹部自基准位置的深度为0.01mm~0.10mm。
7.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
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具备在该带扣所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从所述舌片主体突出;以及
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及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上具备的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及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通过所述构成形成为凹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舌片的背面具备的所述凸部或凹部与在表面上具备的凸部或凹部对应地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自基准位置的高度或所述凹部自基准位置的深度为0.01mm~0.10mm。
10.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上,以突出地具有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的插入部的方式形成所述插入部的工序;
为将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凹凸面而进行压印加工的工序;
对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进行电镀处理的工序;以及
用树脂覆盖所述舌片主体的所述座位安全带插入孔的周围的工序。
11.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上,以突出地具有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的插入部的方式形成所述插入部的工序;
为将所述舌片主体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凹凸面而进行压印加工的工序;
对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进行电镀处理的工序;以及
用树脂覆盖所述舌片主体的所述座位安全带插入孔的周围的工序。
12.一种在座位安全带系统中使用的舌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的座位安全带穿过孔的舌片主体上,以突出地具有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的插入部的方式形成所述插入部的工序;
为将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凹凸面而进行压印加工的工序;
对所述舌片主体及所述插入部进行电镀处理的工序;以及
用树脂覆盖所述舌片主体的所述座位安全带插入孔的周围的工序。
CN2007800004778A 2007-06-26 2007-09-07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8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7431/2007 2007-06-26
JP2007167431A JP5238193B2 (ja) 2007-06-26 2007-06-26 タ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07/067513 WO2009001482A1 (ja) 2007-06-26 2007-09-07 タ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686A true CN101448686A (zh) 2009-06-03
CN101448686B CN101448686B (zh) 2011-02-09

Family

ID=4018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04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8686B (zh) 2007-06-26 2007-09-07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18324B2 (zh)
EP (1) EP2172374B1 (zh)
JP (1) JP5238193B2 (zh)
KR (1) KR100977871B1 (zh)
CN (1) CN101448686B (zh)
WO (1) WO200900148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5402A (zh) * 2012-06-04 2013-12-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用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插舌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04726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舌板和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3547488A (zh) * 2011-05-20 2014-01-29 高田株式会社 锁舌以及使用该锁舌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7280147A (zh) * 2016-04-12 2017-10-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920806D0 (en) * 2009-11-27 2010-01-13 Cox Graham 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eat belts
WO2012138341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Controlled delivery of molecules from a biointerface
JP6041435B2 (ja) * 2013-01-31 2016-12-0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タング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10064452B1 (en) * 2017-06-30 2018-09-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elt tongue
US10434977B2 (en) * 2017-08-31 2019-10-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elt anchor
US10512310B2 (en) 2018-02-05 2019-12-24 Autoliv Asp, Inc. Noise dampening tongues for use in a seat belt res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6471A (en) * 1971-03-18 1972-10-10 Tyco Laboratories Inc Releasable buckle
JPS5433823U (zh) * 1977-08-10 1979-03-06
JPS5433823A (en) 1977-08-23 1979-03-12 Kenshinshiya Yuugen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silver within photographic waste fixing bath
JPH03200192A (ja) * 1989-12-28 1991-09-02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ホログラムの製法
JPH09290706A (ja) * 1996-04-26 1997-11-11 Nippon Seiko Kk スリップガイド
JPH1063763A (ja) * 1996-08-21 1998-03-06 Nippon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読取装置のケーシング表面加工方法
JP2000176664A (ja) * 1998-10-06 2000-06-27 Nissan Motor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レ―ザ溶接方法
US6195849B1 (en) * 1999-02-26 2001-03-06 Haun Drop Forge Co. Ltd. Dielectric D-ring
US6526630B2 (en) 2000-02-07 2003-03-04 Nsk Autoliv Co. Ltd. Seat belt device
DE20007724U1 (de) * 2000-05-02 2001-09-13 Schmitz Gmbh Gurtschnalle
JP3440063B2 (ja) * 2000-07-28 2003-08-25 株式会社遠州 タ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24518B2 (ja) 2000-09-21 2010-08-18 Tkj株式会社 ウェビング挿通部材
KR200229697Y1 (ko) * 2000-12-07 2001-07-31 강진희
US6837519B2 (en) * 2002-06-21 2005-01-0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at belt latch plat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6182103A (ja) 2004-12-27 2006-07-13 Tkj Kk タング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4901730B2 (ja) * 2005-06-10 2012-03-2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7488A (zh) * 2011-05-20 2014-01-29 高田株式会社 锁舌以及使用该锁舌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3547488B (zh) * 2011-05-20 2016-10-12 高田株式会社 锁舌以及使用该锁舌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3445402A (zh) * 2012-06-04 2013-12-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用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插舌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04726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舌板和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3504726B (zh) * 2012-06-15 2016-02-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舌板和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7280147A (zh) * 2016-04-12 2017-10-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舌
CN107280147B (zh) * 2016-04-12 2019-12-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72374A1 (en) 2010-04-07
WO2009001482A1 (ja) 2008-12-31
KR20090024050A (ko) 2009-03-06
EP2172374B1 (en) 2013-07-17
JP5238193B2 (ja) 2013-07-17
US8418324B2 (en) 2013-04-16
JP2009006745A (ja) 2009-01-15
KR100977871B1 (ko) 2010-08-24
US20100180409A1 (en) 2010-07-22
CN101448686B (zh) 2011-02-09
EP2172374A4 (en)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8686B (zh)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66404B1 (ko) 하프-쉘 부분품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122679A (ko) 프레스 담금질 경화 금속 부품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KR20090058105A (ko) 자동차 실내장식용 금속판재의 프레스 성형방법
CN203991969U (zh) 带有冲裁凸模的用于热成型和/或加压淬硬的模具
JP4643777B2 (ja) サイディング材用金属面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レス成形装置
JP2008080381A (ja) 湾曲中空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CN211437767U (zh) 汽车前轮内侧加强板两端冲孔及修边成型模具
US9770749B2 (en) Hybrid stamping system
JP3640807B2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KR20110064038A (ko) 트리플 메탈 코인의 제조방법
CN214349051U (zh) 汽车中央通道拉延冲压模具及整形模具
CA2315356C (en) Resinous die
CN213485167U (zh) 听筒装饰件及其制造模具
US6619378B1 (en) Lost core method of molding gemstone seats
CN108621673B (zh) 一种超薄微克重金条的制作方法
JP2002542038A (ja) 型押し方法及び型押し工具、特に型押しベンチへのそれらの適用、型押し製品、特にその方法や工具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ベンチ
TW200922711A (en) Metallic cov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6097833U (zh) 一种用于广告牌脚座或面板的边圈锁紧结构
CN205519251U (zh) 大型联合收割机排气系统隔热罩专用模具
TWI271229B (en) Method for rapid formation of slider seat and its device
JP5470811B2 (ja) プレス成形品、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H0549371B2 (zh)
JP4349967B2 (ja) 絞り部品のつなぎさんの切断方法
JP2001259783A (ja) 傘歯車用熱間型打粗素材及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