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5759A -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5759A
CN101445759A CNA2008102428526A CN200810242852A CN101445759A CN 101445759 A CN101445759 A CN 101445759A CN A2008102428526 A CNA2008102428526 A CN A2008102428526A CN 200810242852 A CN200810242852 A CN 200810242852A CN 101445759 A CN101445759 A CN 101445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lubricating grease
powder
ultra high
temperature lubr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428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5759B (zh
Inventor
张江
杨晓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etroChina Lubricating Grea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etroChina Lubricating Grea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etroChina Lubricating Grea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etroChina Lubricating Grea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428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5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5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5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5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5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属于化工行业润滑材料技术领域。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反应釜中,经搅拌、升温、反应,保温;加入抗磨剂、胶体石墨、金属粉、氮化硼、抗氧剂,再充分搅拌回流;过滤,研磨为成品。本发明由于采用二氧化硅无机稠化剂稠化酯类油,作为基础润滑脂,该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高温下不滴油、流失、不结焦积碳;并加入多种高温添加剂石墨、金属粉、氮化硼而制成,可保证超高温条件下的润滑,防止轴承烧结;能够满足特殊部位,高温部位的润滑,且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属于化工行业润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己有技术中,超高温润滑脂通常是采用锂基稠化剂10-25份、稠化矿物油40-60份,并加入石墨等一些固体润滑剂20-60份混合而制成。该种润滑脂通常使用在600℃-800℃高温下,用于炼钢、印染、造纸等行业中设备上高温部位的润滑。在使用过程中,高温下容易滴油,流失,容易结焦和积碳,从而造成轴承损坏;使用过程中会冒出烟,对人体和环境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能解决在高温下使用的润滑问题,使该润滑脂具有非常好的耐高温性,不结焦积碳,不流失,且能满足设备上高温部位的润滑要求。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包括以下组份: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合成酯类油为:50~80份、二氧化硅粉末为1~10份、抗磨剂为:1~5份、石墨为:1~30份、金属粉为:1~10份、氮化硼为:1~10份、抗氧剂为0.1~0.5份;
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开口反应釜,搅拌、升温、反应,保温;加入抗磨剂、胶体石墨、金属粉、氮化硼、抗氧剂,再充分搅拌回流;过滤放出,研磨为成品。
本发明一种超高温润滑脂的生产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1、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开口反应釜,搅拌均匀升温至100~150℃进行反应,保温反应时间:1~2小时;
2、在反应釜混合物中加入抗磨剂、石墨、金属粉、氮化硼、抗氧剂,搅拌循环回流1~2小时;
3、将上述混合物料过滤后放入研磨盘中,研磨为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合成酯类油是单酯或双酯或复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其常压100℃的运动粘度为5~20mm2/s。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硅粉末是气相法生产的亲水或亲油的纳米级的二氧化硅。
本发明所述的抗氧剂是二烷基二苯胺或二叔丁基对甲酚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抗磨剂是硫化异丁烯或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或磷酸三甲酚酯或共晶滚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胶体石墨,其颗粒度为:1~10μm。所述的氮化硼,其颗粒度为:1~20μm。
本发明所述的金属粉是铜粉或银粉或金粉或铁粉或锌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其颗粒度为:50~200μm。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高温下不滴油、不会流失、不结焦、不积碳。由于采用二氧化硅无机稠化剂稠化酯类油,作为基础润滑脂,并加入多种高温添加剂石墨、金属粉、氮化硼而制成,可保证超高温条件下的润滑,防止轴承烧结;能够满足特殊部位,高温部位的润滑,且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本发明一种超高温润滑脂的生产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合成酯类油为:50份、亲油二氧化硅粉末为10份、共晶滚球为:1份、胶体石墨为:30份、铜粉为:7.9份、氮化硼为:1份、二烷基二苯胺为0.1份,上述配方为本发明实施例超高温润滑脂的组份。
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开口反应釜,加完后开始搅拌,搅拌转速:3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升温至120℃;保温反应1小时(搅拌不停);保温结束后,停止搅拌,加入共晶滚球、胶体石墨、铜粉、氮化硼、二烷基二苯胺,开始搅拌,搅拌转速:2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30分钟后,搅拌不停,开始回流0.5小时;通过120目铜丝网过滤,放入盘中;通过三辊研磨机研磨为成品包装。
本发明采用常规设备,原材料为市场所购。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超高温润滑脂的生产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合成酯类油为:65份、亲油二氧化硅粉末为14份、共晶滚球为:2份、胶体石墨为:14份、银粉为:2.8份、氮化硼为:2份、二烷基二苯胺为0.2份,上述配方为本发明超高温润滑脂组份。
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开口反应釜,加完后开始搅拌,搅拌转速:3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升温至100℃;保温反应1.5小时(搅拌不停);保温结束后,停止搅拌,加入共晶滚球、胶体石墨、铜粉、氮化硼、二烷基二苯胺,开始搅拌,搅拌转速:2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30分钟后,搅拌不停,开始回流1小时;通过120目铜丝网过滤,放入盘中;通过三辊研磨机研磨为成品包装。
实施例三:本发明一种超高温润滑脂的生产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合成酯类油为:80份、亲油二氧化硅粉末为16份、共晶滚球为:1份、胶体石墨为:1份、金粉为:0.7份、氮化硼为:1份、二烷基二苯胺为0.3份为本发明超高温润滑脂组份。
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开口反应釜,加完后开始搅拌,搅拌转速:3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升温至150℃;保温反应2小时(搅拌不停);保温结束后,停止搅拌,加入共晶滚球、胶体石墨、铜粉、氮化硼、二烷基二苯胺,开始搅拌,搅拌转速:2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30分钟后,搅拌不停,开始回流1.5小时;过滤(通过120目铜丝网),放入盘中;通过三辊研磨机研磨为成品包装。
本发明通过上述三个实施例生产的润滑脂,其理化性能分析结果见下表: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试验方法
外观 黑色均匀油膏 黑色均匀油膏 黑色均匀油膏 目测
工作锥入度0.1mm      290 300 300 GB/T269
滴点,℃ 大于300 大于300 大于300 GB/T4929
腐蚀(T2铜片,100℃,24h)   合格 合格 合格 GB/T7326乙法        
延长工作锥入度0.1mm          360 350 370 GB/T269
钢网分油(100℃,24h),%             0.2 0.1 0.1 SH/T0324
极压性能(四球机法)PB,KgPD,Kg     70200 60200 70200 SH/T0202

Claims (9)

1、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组份: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合成酯类油为:50~80份、二氧化硅粉末为1~10份、抗磨剂为:1~5份、石墨为:1~30份、金属粉为:1~10份、氮化硼为:1~10份、抗氧剂为0.1~0.5份;
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反应釜中,经搅拌、升温、反应,保温;加入抗磨剂、胶体石墨、金属粉、氮化硼、抗氧剂,再充分搅拌回流;过滤,研磨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酯类油是单酯或双酯或复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其常压100℃的运动粘度为5~20mm2/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粉末是气相法生产的亲水或亲油的纳米级的二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是二烷基二苯胺或二叔丁基对甲酚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磨剂是硫化异丁烯或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或磷酸三甲酚酯或共晶滚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体石墨,颗粒度为:1~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硼,颗粒度为:1~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粉是铜粉或银粉或金粉或铁粉或锌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颗粒度为:50~200μm。
9、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润滑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1)、将合成酯类油、二氧化硅粉末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100~150℃进行反应,反应时间:1~2小时;
(2)、在反应釜混合物中加入抗磨剂、石墨、金属粉、氮化硼、抗氧剂,搅拌循环回流1~2小时;
(3)、上述混合物料经过滤、研磨为成品。
CN2008102428526A 2008-12-24 2008-12-24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Active CN101445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28526A CN101445759B (zh) 2008-12-24 2008-12-24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28526A CN101445759B (zh) 2008-12-24 2008-12-24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5759A true CN101445759A (zh) 2009-06-03
CN101445759B CN101445759B (zh) 2012-01-11

Family

ID=4074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28526A Active CN101445759B (zh) 2008-12-24 2008-12-24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575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1652A (zh) * 2010-08-18 2010-12-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92531A (zh) * 2011-12-14 2012-06-1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新型润滑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98152A (zh) * 2015-01-04 2015-04-08 吴江华威特种油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润滑油
CN107384528A (zh) * 2017-07-17 2017-11-24 苏州惠丰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7096C (zh) * 2006-04-28 2009-05-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纳米稠化剂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1652A (zh) * 2010-08-18 2010-12-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92531A (zh) * 2011-12-14 2012-06-1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新型润滑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98152A (zh) * 2015-01-04 2015-04-08 吴江华威特种油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润滑油
CN107384528A (zh) * 2017-07-17 2017-11-24 苏州惠丰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5759B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0779B (zh) 一种钢帘线拉拔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4549B (zh) 一种极压型润滑脂及制备方法
CN103160369B (zh) 一种自修复复合钛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8485B (zh) 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57878A (zh) 一种减速机的专用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WO2017050135A1 (zh) 一种混合润滑脂
CN102504921A (zh) 一种聚脲基润滑脂添加剂组合物
JP2008074978A (ja) ウレアグリース組成物
CN102021069A (zh) 一种锂基低噪音润滑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5759A (zh) 一种超高温润滑脂及生产方法
CN103045334A (zh) 开式齿轮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9346A (zh) 一种低噪声轴承润滑脂及制备方法
CN105038913B (zh) 润滑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9083A (zh) 一种聚四脲润滑脂
CN103484202A (zh) 一种抗磨锂基润滑脂组合物
CN104962354B (zh) 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6218B (zh) 一种导电型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2939A (zh) 一种白色锂基润滑脂及备制方法
CN110157524A (zh) 一种电动缝纫机驱动机构润滑脂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892114B (zh) 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润滑脂组合物
JP2009179715A (ja) 潤滑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潤滑システム
CN110437918A (zh) 一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抗氧体自修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363589A (ja) 潤滑グリース組成物
CN105199817A (zh) 一种低温锂钙基轴承润滑脂及制备方法
CN103849446A (zh) 纳米铜聚脲基润滑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