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7094A - 导热翅片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导热翅片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7094A
CN101427094A CNA200780013939XA CN200780013939A CN101427094A CN 101427094 A CN101427094 A CN 101427094A CN A200780013939X A CNA200780013939X A CN A200780013939XA CN 200780013939 A CN200780013939 A CN 200780013939A CN 101427094 A CN101427094 A CN 101427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protrusion
heat
heat pip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39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7094B (zh
Inventor
小川修
小森晃
林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27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7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7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70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28F1/325Fins with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的翅片(3)具有在相邻的两个导热管(2、2)之间配置的隆起部(5)和形成在隆起部(5)的上游侧的孔(8)(缺口)。隆起部(5)具有朝向上游侧前端变细的形状的翼部(6),所述翼部(6)作为与孔(8)相邻的上游侧部分。

Description

导热翅片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翅片(fin)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例如在家用或汽车用的空调装置、冷冻冷藏装置、除湿器、热水器等中使用各种导热翅片。另外,还经常使用组合了导热翅片和导热管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由以规定的翅片间距排列的多个导热翅片和贯通这些翅片的导热管构成。
在这样的热交换器中,当使在翅片表面流动的流体的速度增加时,翅片的热传递率变大。但是,当在翅片表面流动的流体的速度变大时,流体通过热交换器时的压力损失增加。如此,在热交换器中,热传递率和压力损失处于折衷(tradeoff)关系。因此,为了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希望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的同时,使热传递率提高。
一直以来,以提高热传递率和降低压力损失为目的,公知的是对翅片形状施加改进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4—90995号公报中,公开了将板状翅片弯曲成波状的波纹翅片。另外,在日本特开平7—239196号公报中,公开了在翅片表面设有多个微小凹坑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在日本特开昭63—29449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翅片的表面设有三角锥状的突起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在日本特开平6—30047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翅片的表面设有四角锥状的突部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但是,近年来,希望热交换器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即使实现现有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规格的最佳化,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多少满意的性能。因此,希望出现具有完全新颖的翅片形状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的同时提高热传递率的新的翅片以及翅片型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导热翅片具备在翅片表面侧隆起的隆起部和形成在比所述隆起部更靠规定方向的上游侧的缺口,所述隆起部具有朝向上游侧前端变细的形状的翼部,所述翼部作为与所述缺口邻接的上游侧部分。
所述隆起部优选由以如下方式设置所述缺口之后的残存部分构成,所述方式是在作为从翅片基面隆起的大致椭圆丘或大致圆丘的原隆起部形成所述翼部,相对于所述大致椭圆丘或大致圆丘的顶点的切面优选相对于所述翅片基面平行。可以将包括没有形成所述隆起部的部分的主面在内的平面定义为导热翅片的翅片基面。
而且,在此,所谓“椭圆丘”是指向翅片基面的正投影的投影像的轮廓为椭圆形,是包括顶点在内的纵剖面的轮廓为曲线(例如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等)的隆起部分的情况。另一方面,所谓“圆丘”是指向翅片基面的正投影的投影像的轮廓是圆形,包括顶点在内的纵剖面的轮廓是曲线(例如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等)的隆起部分的情况。
所述隆起部还可以由以如下方式设置所述缺口之后的残存部分构成,所述方式是在作为从翅片基面隆起的大致椭圆锥或大致多角锥的原隆起部形成所述翼部。
在此,所谓“锥状”是指如下形状:将在平面(翅片基面)上的闭曲线(或折线)的线周上绕一圈的点与该平面外的一定点(顶点)连结的直线构成的形状。所谓“椭圆锥状”是指上述平面上的闭曲线是椭圆形的情况。所谓“多角锥状”是指上述平面上的闭曲线是多边形的情况。而且,所谓“圆锥”是上述平面上的闭曲线是圆形的情况。
所述隆起部可以从翅片基面隆起,所述翼部与所述翅片基面平行。另外,所述翼部可以以越往上游侧越接近所述翅片基面的方式倾斜。或者所述翼部可以以越往上游侧越从所述翅片基面离开的方式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导热翅片可以用于使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此时,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规定的列方向以等间隔设置嵌合所述第二流体应流通的导热管的预定的多个导热管用贯通孔,进而可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热管用贯通孔之间设有所述隆起部。还可以沿着所述隆起部的所述翼部形成有所述缺口,使得沿该导热翅片的主面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在到达所述隆起部时能够从该导热翅片的第一主面侧向第二主面侧流通。
本发明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具备相互隔开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导热翅片和贯通所述导热翅片的多个导热管,使在所述导热翅片的表面侧流动的第一流体和在所述导热管的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导热管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规定的列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导热管以及第二导热管,所述导热翅片在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之间具有:在翅片表面侧隆起并将所述第一流体引导向所述第一导热管侧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侧的隆起部;以及形成在比所述隆起部更靠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缺口,所述隆起部具有朝向上游侧前端变细的形状的翼部,所述翼部作为与所述缺口邻接的上游侧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导热管以及所述隆起部在从所述导热管的轴向观察时分别配置成交错状,在所述列方向上相邻的各个导热管之间配置有所述隆起部。
在其他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使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其中,其具备:为了形成要流通所述第一流体的空间,相互隔开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导热翅片;以及贯通所述多个导热翅片,在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规定的列方向上排列配置的、要流通所述第二流体的多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翅片具有:(a)在所述列方向上相互相邻的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之间形成的隆起部;以及(b)以沿着该导热翅片的主面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在到达所述隆起部时可从该导热翅片的第一主面侧向第二主面侧流通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隆起部的上游侧部分形成的孔,所述隆起部以及所述孔分别关于映像面映像对称,所述映像面包括以最短距离连结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中心的线的垂直二等分线,在俯视所述导热翅片时观察的所述隆起部和所述孔的边界线朝向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显示为凸形状,所述隆起部具有随着向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前进在所述列方向上的宽度减少的翼部,所述翼部作为由所述边界线规定轮廓的所述上游侧部分。
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同时提高导热翅片的热传递率。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具有新颖形状的高性能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A是翅片的俯视图;
图2B是图2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A的III—III线截面图;
图4是从上游侧观察翅片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空气流动的翅片的立体图;
图6是与变形例相关的翅片的俯视图;
图7是与变形例相关的翅片的俯视图;
图8是与变形例相关的翅片的俯视图;
图9是模拟模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其包括:为了形成空气A流通的空间而以规定间隔且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3;贯通这些翅片3的多个导热管2。热交换器1使在导热管2的内部流通的流体和沿翅片3的表面流通的流体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A沿翅片3的表面流通,在导热管2的内部流通制冷剂B。但是,在导热管2的内部流通的流体以及沿翅片3的表面流通的流体的种类、状态并不特别限定。这些流体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液体。多个导热管2可以连成一根,也可以不相连。
翅片3形成为长方形的大致平板状,沿图示的Y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翅片3以一定的翅片间距排列。翅片间距例如是1.0~1.5mm等。但是,翅片间距没有必要是一定的,也可以不同。而且,如图3所示,翅片间距FP以相邻的翅片3的中心位置彼此的距离表示。翅片3例如可以适当使用冲裁加工了的壁厚为0.08~0.2mm的铝制的平板。而且,在翅片3的表面优选实施了勃姆膜处理或涂敷亲水性涂料等亲水性处理,或者实施放水性处理。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列的导热管。各列的导热管2沿翅片3的长度方向(以下仅称为Z方向或列方向)排列。即,翅片3上,沿着与空气A的流通方向交叉的规定的列方向,以等间隔设有用于嵌合导热管2的多个导热管用贯通孔。在导热管用贯通孔的周围设有翅片圈(fincollar)3a第一列的导热管2和第二列的导热管2在Z方向上以管间距的1/2错开。即,导热管2配置成交错状。而且,管间距以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导热管2的中心彼此的距离表示。导热管2的外径D例如是1~20mm。导热管2与翅片圈3a密接,并被嵌合于该翅片圈3a。而且,导热管2可以是内表面平滑的平滑管,也可以是内表面带有槽的管。
热交换器1被配置成空气A的流通方向与翅片3的层叠方向(Y方向)以及导热管2的列方向(Z方向)大致成交的姿势。但是,只要能够确保足够的热交换量,气流方向还可以从X方向稍微倾斜。
在翅片3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隆起部5。各隆起部5形成为切取了在X方向上细长的椭圆丘的上流侧的一部分的形状。作为与空气A的流通方向相关的隆起部5的上游侧部分,朝向上游侧形成有前端细的形状的三角翼部6。换言之,隆起部5由半椭圆丘状的后半部7和位于后半部7的上流侧的三角翼部6形成。本实施方式的三角翼部6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所谓三角洲翼形状。在隆起部5的上游侧邻接于隆起部5形成有孔8(缺口)。
孔8沿与空气A的流通方向相关的隆起部5的上游侧部分6(三角翼部6)形成,使得沿导热翅片3的主面流通的空气A在吹到隆起部5时,能够从该导热翅片3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侧)向第二主面侧(背面侧)流通。
隆起部5从翅片3的一方的面隆起。如果将在与空气A的流动方向交叉的Z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热管2、2中的一个称为第一导热管2A,将另一个称为第二导热管2B,则仅一个隆起部5配置在第一导热管2A和第二导热管2B之间。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隆起部5配置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导热管2之间的中间位置。即,在从导热管2的轴向观察时,导热管2配置成交错状,隆起部5也配置成交错状。
如图2B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理解,隆起部5以及孔8分别相对于映像面PS映像对称,映像面PS包括直线LS的垂直二等分线,直线LS是以最短距离连结第一导热管2A的中心C11和第二导热管2B的中心C21的直线。在俯视翅片3时,观察的隆起部5和孔8的边界线BL朝向与空气A的流动方向相关的上游侧显示凸形状。作为由边界线BL规定轮廓的上游侧部分6,隆起部5具有随着向空气A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前进在列方向(Z方向)上的宽度减少的翼部6。
隆起部5由设置孔9(缺口)之后的残存部分构成,使得在从翅片基面隆起了的大致椭圆丘即原隆起部上形成翼部6。换言之,隆起部5以及孔8的平面像作为整体显示椭圆形。椭圆的长轴与X方向一致,短轴与Z方向一致。而且,在后述的其他例子(参考图6、图7)中,隆起部5以及孔8的平面像显示圆形或多边形。
成为隆起部5的基础的椭圆丘(没有缺口的状态的原隆起部)9向翅片基面的投影像的面积被设定成与导热管2的面积相等或比其大。即,椭圆丘9的投影像的等价直径d(以πd2/4=S(面积)定义的d)在导热管2的外径D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椭圆丘9的投影像的长径大于导热管2的外径D,短径也大于导热管2的外径D。而且,符号L1表示椭圆丘9的气流方向长度(X方向长度),符号L2表示隆起部5的气流方向长度。所谓翅片基面是指包括没有形成隆起部5的部分的主面的平面。
第一列的椭圆丘9的中心(顶点)C12位于第一列的导热管2的中心C11的下游侧。另一方面,第一列的隆起部5的上游端6a位于第一列的导热管2的中心C11的上游侧。第二列的椭圆丘9的中心(顶点)C22位于第二列的导热管2的中心C21的上游侧。第一列的椭圆丘9和第二列的椭圆丘9在从Z方向观察时一部分重合。在X方向上相邻的隆起部5和导热管2被配置在Z方向上相互对齐的位置上。即,第一列的椭圆丘9的中心C12和第二列的导热管2的中心C21配置在Z方向上对齐的位置上。另外,第一列的导热管2的中心C11和第二列的隆起部5的中心(顶点)C22也配置在Z方向上对齐的位置上。
即,翼部6的一部分或全部相比于通过第一导热管2A的中心C11和第二导热管2B的中心C21的直线,更位于与空气A的流动方向相关的上游侧。翼部6位于这样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将空气A引导向第一导热管2A和第二导热管2B。
在图2A所示的翅片3的俯视图中,在Z方向(列方向)上平行且通过三角翼部6的上游端6a的直线与三角翼部6的一边所呈的角度设为后退角θ。通过适当改变后退角θ,可以调整三角翼部6的大小(面积)。后退角θ的值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优选为30度~5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大约3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三角翼部6的前缘形成为直线状,但三角翼部6的前缘也可以形成为曲线状。而且,翼部还可以是三角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状等。
如图3所示,从翅片基面3b到隆起部5的顶点C12的高度(以下,仅称为隆起部5的高度)H小于翅片间距FP。但是,隆起部5的高度H的值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翅片间距FP的1/3~2/3。在本实施方式中,隆起部5的高度设定为翅片间距FP的大致2/3。
如图3以及翅片3的从X方向观察的图即图4所示,三角翼部6越往上游侧,与翅片基面3b之间的距离越变小地倾斜。即,三角翼部6形成为所谓的低头的状态。
相对于隆起部5的顶点C12的切面20与翅片基面3b平行。如此,隆起部5形成为与翅片基面3b和谐的形状,不会使空气的流动乱流。
下面,对于本热交换器1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从翅片3的前方流过来的气流A1冲撞到三角翼部6。此时,由于所谓的前缘效果,在三角翼部6的表面形成薄的温度边界层。因此,在三角翼部6中,实现热传递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三角翼部6,气流的正交方向分量(与三角翼部6的前缘正交的方向的分量)变小,实现压力损失的降低。
在三角翼部6上流动的气流A2接下来在位于三角翼部6的下游侧的后半部7上流动。三角翼部6形成为将气流切分成左右,而且,后半部7形成为半椭圆丘状,因此,气流A2被隆起部5引导向左右。因此,一部分的气流A2被引导向导热管2A侧,其他气流A2被引导向导热管2B侧。然后,被引导向导热管2A侧的气流A2流入该导热管2A的后方。另外,被引导向导热管2B侧的气流A2流入该导热管2B的后方。其结果是,在翅片3的导热管2A以及2B的后方部分,死水区域变小,抑制热传递率的下降。
接着,暂时流入导热管2A的后方的气流A3冲撞于第二列的隆起部5。然后,与前述同样,在三角翼部6中,实现基于前缘效果的热传递率的提高和压力损失的降低。在第二列的隆起部5的三角翼部6上流动的气流A4接下来在该隆起部5的后半部7上流动。由此,气流A4的一部分沿着后半部7的半椭圆丘形状被引导向导热管2C侧,流入该导热管2C的后方。其结果是,在第二列的导热管2C的后方部分,死水区域变小,抑制热传递率的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三角翼部6将空气流切分成一方的导热管2A侧和另一方的导热管2B侧之后,在隆起部5的后半部7和各导热管2A、2B之间的空间加速空气流。因此,空气被加速,相应地翅片3的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加速了的空气冲撞到在下游侧设置的隆起部5。其结果是在下游侧的隆起部5的三角翼部6中,温度边界层变薄。因此,实现下游侧的隆起部5的热传递率的提高,进而翅片3整体的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根据本热交换器1,在第一导热管2A和第二导热管2B之间仅形成有一个隆起部5。成为隆起部5的基础的椭圆丘9(原隆起部)的投影像的等价直径d在导热管2的外径D以上,隆起部5形成得较大。因此,可以以比较大的规模改变流动方向。因此,即使在空气流速比较小的情况(例如,前面风速不足2m/s)或特别小的情况(例如,前面风速不足1m/s)下也可以将空气良好地引导向导热管2的后方。根据本热交换器1,即使对于层流状态的气流,也可以发挥良好的导热特性。
另外,由于在隆起部5的上游侧形成有孔8,所以适当控制从导热翅片3的最前缘部向导热管2的导热量。因此,导热翅片3的最前缘部的热传递率难以局部变高,在将本热交换器1用作蒸发器时,可以得到抑制在导热翅片3的最前缘部上霜的效果。而且,导热翅片3的最前缘部的热传递率下降引起的导热性能的下降可以由隆起部5带来的导热性能的提高来弥补。另外,即使在前端细的形状的翼部6的前缘部产生上霜的情况下,由于空气A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孔8,所以可以将压力损失的增大限制在最小限度。
而且,成为隆起部5的基础的椭圆丘9(原隆起部)的形状可以是如下形状,在由与Z方向正交的截面切断该椭圆丘9时,其轮廓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换言之,由上述截面切断椭圆丘9时的轮廓可以是以K作为常数的由y=Kcos(x)表示的余弦曲线。而且,在此,x是—180°≤x≤180°的常数。
另外,成为隆起部5的基础的原隆起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椭圆丘,还可以是圆丘(参考图6),也可以是多角锥(图7是多角锥的一例的四角锥)。另外,还可以是圆锥或椭圆锥等。而且,当采用顶点尖的圆锥、椭圆锥等形状时,可以得到更良好的导热特性。另一方面,当采用顶点钝的圆丘、椭圆丘等形状时,制造容易。
下面对于上述翅片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该翅片3的制造时,首先,预先制作用于冲裁成形三角翼部6的模具,将该模具压接于平板状的翅片材,进行冲压加工。其结果是翅片材的一部分被冲裁,形成隆起前的状态的三角翼部6。下面,将成为隆起部5的基础的椭圆丘9的模具(该模具也预先制作)定位在规定位置,之后,压接于该翅片材。其结果是被冲裁的部分的下游侧的一部分呈大致椭圆丘状隆起,形成隆起部5(三角翼部6以及后半部7)。
上述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以下这样制造。即,对如上述制造的翅片3,在导热管2贯通的规定位置设置孔,并且在该孔的周围立起,形成翅片圈3a。接着,将规定片数的上述翅片3以规定的翅片间距进行排列,在上述孔中插入导热管2。然后,接合导热管2和翅片3(例如扩管接合等)。由此,制造上述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
而且,上述翅片3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的制造方法是一个例子,其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
但是,在翅片3的厚度小的情况或隆起部5大的情况等时,在制作隆起部5之际,存在着在翅片材上产生扭转,在翅片材的表面形成意想不到的凹凸的顾虑。因此,为了吸收这样的扭转或凹凸,如图8所示,也可以预先在翅片材上设置槽口12。槽口12优选形成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隆起部5之间(尤其中间)的位置上。另外,槽口12优选在与连结隆起部5的顶点彼此之间的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如此,通过在翅片材上设置槽口12,在将模具压接于翅片材时难以产生不合理的应力,容易形成适当形状以及大小的隆起部5。
表1表示具有现有的波纹翅片(将翅片弯曲成波状的翅片。例如参考日本特开昭64—90995号公报的图1以及图2)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与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具体的形状参考图9)之间比较的模拟结果。在本模拟时,翅片的厚度为0.1mm,翅片间距为1.49mm,导热管的外径为7.0mm,前面风速Vair为1m/s。
【表1】
在此,翅片种类中的“椭圆丘”、“圆丘”、“圆锥”以及“四角锥”表示成为隆起部5的基础的原隆起部的形状。而且,表1的“圆丘”以及“椭圆丘”是在用与z方向正交的截面切断时的轮廓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者。
从表1可以看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与具有波纹翅片的现有技术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相比,压力损失降低,且热传递率提高。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的翅片3具有隆起部5和形成于隆起部5上游侧的孔8(缺口),隆起部5作为与孔8(缺口)相邻的上游侧部分具有朝向上游侧前端变细的形状的三角翼部6。因此,在三角翼部6中,实现基于前缘效果的热传递率的提高和流动的正交方向成分的减少带来的压力损失的降低,进而,通过隆起部5可以向导热管2的后方引导气流,还实现导热管2的后方的热传递率的提高。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可以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大,同时提高热传递率。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隆起部5的基础的原隆起部形成为大致5椭圆丘状,但原隆起部也可以形成为大致椭圆锥状,也可以得到大致同样的效果。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三角翼部6以越往上游侧越接近于翅片基面3b的方式倾斜。由此,加速在翅片3的上表面(图5的Y轴正方向)流动的气流A1的流速,,可得到热传递率的提高这样的效果。
但是,三角翼部6还可以与翅片基面3b平行。即,即使是连结三角翼部6的最上游端6a和隆起部5的顶点C12的直线与翅片基面3b平行也可以。在此时,由于通过三角翼部6的气流A1顺畅流动,所以可得到压力损失降低这样的效果。
另外,三角翼部6还可以以越往上游侧越从翅片基面3b离开的方式倾斜。在此时,加速在翅片3的背面侧(图5的Y轴负方向)流动的气流A1的流速,可得到热传递率提高这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列的隆起部5以及第二列的隆起部5上都形成了三角翼部6。但是三角翼部6也可以只形成在第一列的隆起部5以及第二列的隆起部5之中的任一个上。即,另一个隆起部5还可以是形成孔(缺口)之前的椭圆丘形状等原隆起部本身。另外,还可以在列方向排列的多个隆起部5之中的任一个上形成有三角翼部6。即,还可以是具有三角翼部6的隆起部5和没有三角翼部6的隆起部(原隆起部)在列方向上排列。
本实施方式是利用翅片3作为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的导热翅片的方式,但本发明的翅片的适用对象并不限定于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热交换器,还可以是散热器或冷却器等。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对于导热翅片,具有导热翅片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以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各种机器,例如加热泵系统以及使用该系统的热水器、家用或汽车用的空气装置、冰箱等有用。

Claims (14)

1.一种导热翅片,其具备在翅片表面侧隆起的隆起部和形成在比所述隆起部更靠规定方向的上游侧的缺口,
所述隆起部具有朝向上游侧前端变细的形状的翼部,所述翼部作为与所述缺口邻接的上游侧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翅片,其中,
所述隆起部由以如下方式设置所述缺口之后的残存部分构成,所述方式是在作为从翅片基面隆起的大致椭圆丘或大致圆丘的原隆起部形成所述翼部,
相对于所述大致椭圆丘或大致圆丘的顶点的切面相对于所述翅片基面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翅片,其中,
所述隆起部由以如下方式设置所述缺口之后的残存部分构成,所述方式是在作为从翅片基面隆起的大致椭圆锥的原隆起部形成所述翼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翅片,其中,
所述隆起部由以如下方式设置所述缺口之后的残存部分构成,所述方式是在作为从翅片基面隆起的大致多角锥的原隆起部形成所述翼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翅片,其中,
所述隆起部从翅片基面隆起,
所述翼部与所述翅片基面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翅片,其中,
所述隆起部从翅片基面隆起,
所述翼部以越往上游侧越接近所述翅片基面的方式倾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翅片,其中,
所述隆起部从翅片基面隆起,
所述翼部以越往上游侧越从所述翅片基面离开的方式倾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翅片,其中,
为了用于使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沿着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规定的列方向以等间隔设置嵌合要流通所述第二流体的导热管的预定的多个导热管用贯通孔,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热管用贯通孔之间设有所述隆起部,
沿着所述隆起部的所述翼部形成有所述缺口,使得沿该导热翅片的主面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在到达所述隆起部时能够从该导热翅片的第一主面侧向第二主面侧流通。
9.一种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具备相互隔开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导热翅片和贯通所述导热翅片的多个导热管,使在所述导热翅片的表面侧流动的第一流体和在所述导热管的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其中,
所述导热管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规定的列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导热管以及第二导热管,
所述导热翅片在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之间具有:在翅片表面侧隆起并将所述第一流体引导向所述第一导热管侧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侧的隆起部;以及形成在比所述隆起部更靠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缺口,
所述隆起部具有朝向上游侧前端变细的形状的翼部,所述翼部作为与所述缺口邻接的上游侧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导热管以及所述隆起部在从所述导热管的轴向观察时分别配置成交错状,
在所述列方向上相邻的各个导热管之间配置有所述隆起部。
11.一种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使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其中,
其具备:为了形成要流通所述第一流体的空间,相互隔开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导热翅片;以及贯通所述多个导热翅片,在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规定的列方向上排列配置的、要流通所述第二流体的多个导热管,
所述导热翅片具有:(a)在所述列方向上相互相邻的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之间形成的隆起部;以及(b)以沿着该导热翅片的主面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在到达所述隆起部时可从该导热翅片的第一主面侧向第二主面侧流通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隆起部的上游侧部分形成的孔,
所述隆起部以及所述孔分别关于映像面映像对称,所述映像面包括以最短距离连结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中心的线段的垂直二等分线,
在俯视所述导热翅片时观察的所述隆起部和所述孔的边界线朝向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显示为凸形状,
所述隆起部具有随着向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前进在所述列方向上的宽度减少的翼部,所述翼部作为由所述边界线规定轮廓的所述上游侧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之间只形成有一个所述隆起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隆起部以及所述孔的平面像作为整体显示为椭圆形、圆形或多边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翼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相比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中心的直线,位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CN200780013939XA 2006-04-21 2007-04-04 导热翅片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7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7591/2006 2006-04-21
JP2006117591 2006-04-21
PCT/JP2007/057547 WO2007122996A1 (ja) 2006-04-21 2007-04-04 伝熱フィンおよび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7094A true CN101427094A (zh) 2009-05-06
CN101427094B CN101427094B (zh) 2012-07-18

Family

ID=3862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393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7094B (zh) 2006-04-21 2007-04-04 导热翅片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05618B2 (zh)
EP (1) EP2015018B1 (zh)
JP (1) JP4028591B2 (zh)
CN (1) CN101427094B (zh)
WO (1) WO20071229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6467A (zh) * 2021-07-12 2021-10-0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换热器管束建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03013U (en) * 2010-11-03 2011-05-01 Enermax Tech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having swirl generator
TWM403012U (en) * 2010-11-03 2011-05-01 Enermax Tech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having swirl generator
US8459248B2 (en) * 2010-12-06 2013-06-11 Solarlogic, Llc Solar fluid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DE202013006214U1 (de) * 2012-11-30 2014-03-03 Bundy Refrigeration International Holding B.V. Wärmetauscher
WO2015015545A1 (ja) * 2013-07-29 2015-0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381905B2 (ja) * 2013-12-24 2018-08-29 株式会社パロマ 熱交換器
EP3306251B1 (en) * 2015-05-29 2022-07-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JP6710205B2 (ja) * 2015-05-29 2020-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7044431A (ja) * 2015-08-28 2017-03-0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WO2017158714A1 (ja) * 2016-03-15 2017-09-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7166757A (ja) * 2016-03-16 2017-09-21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US10378835B2 (en) * 2016-03-25 2019-08-13 Unison Industries, Llc Heat exchanger with non-orthogonal perforations
US11774187B2 (en) * 2018-04-19 2023-10-03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Heat transfer fin of fin-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EP4130634B1 (en) * 2020-03-30 2024-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TWI736460B (zh) * 2020-10-30 2021-08-11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鰭片及散熱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9672A (en) * 1926-12-13 1929-12-17 Long Mfg Co Inc Fin construction
US1982931A (en) * 1933-06-17 1934-12-04 Mccord Radiator & Mfg Co Radiator core
US3631922A (en) * 1970-05-04 1972-01-04 Chrysler Corp Heat exchanger fin
JPS5620715Y2 (zh) 1973-07-17 1981-05-15
JPS50134168U (zh) 1974-04-19 1975-11-05
AU487906B2 (en) 1974-04-23 1977-10-21 Linoln David Washington Heat exchanger fin
JPS6027916B2 (ja) * 1978-04-24 1985-07-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S5575190A (en) * 1978-12-04 1980-06-06 Matsushita Refrig Co Heat-exchanger
JPS6049838B2 (ja) * 1978-12-04 1985-11-05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S56133596A (en) 1980-03-19 1981-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 exchanger
JPS63294494A (ja) 1987-05-27 1988-12-01 Nippon Denso Co Ltd 熱交換器
JPS6490995A (en) 1987-09-30 1989-04-10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Heat exchanger
DE3737217C3 (de) * 1987-11-03 1994-09-01 Gea Luftkuehler Happel Gmbh Wärmeaustauscherrohr
US4984626A (en) * 1989-11-24 1991-01-15 Carrier Corporation Embossed vortex generator enhanced plate fin
JPH06300474A (ja) 1993-04-12 1994-10-28 Daikin Ind Ltd フィン付熱交換器
US5628362A (en) 1993-12-22 1997-05-13 Goldstar Co., Ltd. Fin-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JPH08170889A (ja) 1994-12-16 1996-07-02 Daikin Ind Ltd クロスフィン熱交換器
DE19531383A1 (de) * 1995-08-26 1997-02-27 Martin Dipl Ing Behle Wärmeübertrager
KR19990021475A (ko) * 1997-08-30 1999-03-25 윤종용 핀형 열교환기
JP3430921B2 (ja) 1997-10-03 2003-07-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熱交換器
WO2000022366A1 (en) 1998-10-09 2000-04-20 S.C. Romradiatoare S.A.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with oval tubes
JP2001174181A (ja) * 1999-10-06 2001-06-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フィンアンドチューブ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FR2866104A1 (fr) * 2004-02-06 2005-08-12 Lgl France Ailette metallique pour echangeur thermique a ai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6467A (zh) * 2021-07-12 2021-10-0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换热器管束建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86467B (zh) * 2021-07-12 2023-04-1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换热器管束建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05618B2 (en) 2013-08-13
EP2015018A1 (en) 2009-01-14
US20090133863A1 (en) 2009-05-28
JP4028591B2 (ja) 2007-12-26
CN101427094B (zh) 2012-07-18
WO2007122996A1 (ja) 2007-11-01
EP2015018A4 (en) 2009-06-03
JPWO2007122996A1 (ja) 2009-09-03
EP2015018B1 (en)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7094B (zh) 导热翅片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AU2018278876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te-shaped fins for heat exchanger
CN101379361B (zh) 翅片管式换热器
CN100588895C (zh) 带倾斜切缝的热交换器翅片
US9441890B2 (en) Heat exchanger fin with corrugated portion and louvers
US20160123681A1 (en) Fin tube heat exchanger
WO2007108386A1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熱交換器用フィン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5190216B (zh) 鳍片管式热交换器及冷冻循环装置
WO2013001744A1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WO2013157212A1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CN101405558A (zh) 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用翅片及热泵装置
CN109737792B (zh) 一种用于空调换热器的异形环管结构翅片
JP5958771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JP2008215670A (ja) 伝熱フィン、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958917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JP2010139115A (ja)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ユニット
CN205448791U (zh) 一种散热芯体及具有其的蒸发器
CN106482538B (zh) 换热器
CN110906778A (zh) 一种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
CN21922264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5121317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65353B2 (ja) 熱交換器
JP2004340435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066778A (zh) 一种基于场协同原理的百叶窗双曲线型开缝组合翅片
KR101100114B1 (ko) 열교환기용 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