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2645U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22645U CN219222645U CN202223152135.9U CN202223152135U CN219222645U CN 219222645 U CN219222645 U CN 219222645U CN 202223152135 U CN202223152135 U CN 202223152135U CN 219222645 U CN219222645 U CN 2192226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
- heat exchanger
- air conditioner
- indoor unit
- lou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108010074506 Transfer Factor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二者呈夹角设置,位于靠近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一侧,二者均包括多个第一翅片,第一翅片包括第一翅片本体和设于第一翅片本体的第一管孔;及第三换热器,其连接于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一换热器的一侧,并与第二换热器呈夹角设置,第三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二翅片,第二翅片包括第二翅片本体和设于第二翅片本体的第二管孔;其中,第一管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管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的进风口处采用大管孔直径,在出风口处采用小管孔直径,一方面实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空调的额定功率大;另一方面,在满足空调能效的同时,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的换热器通常采用铜管,随着铜管价格的增长,空调的开发成本越来越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空调开发者在保证空调性能与可靠性的同时,需要对空调的换热器进行优化。
现有技术中,空调的换热器的铜管的设置大多数是采用单一双排5mm管径或者单一单排7mm管径,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如果全部采用5mm管径,空调的能效较低,造成能源的浪费,换热效果差,无法满足要求;如果全部采用7mm管径,能效有余量,空调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管径单一,只采用小管径,空调能效低,能源浪费或者只采用大管径,空调能耗有剩余,空调成本提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二者呈夹角设置,位于靠近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一侧,二者均包括多个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包括第一翅片本体和设于所述第一翅片本体的第一管孔;及
第三换热器,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包括第二翅片本体和设于所述第二翅片本体的第二管孔;
其中,所述第一管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管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的进风口处采用大管孔直径,在出风口处采用小管孔直径,一方面实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空调的额定功率大;另一方面,在满足空调能效的同时,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之间设置有百叶部,所述百叶部与所述第一翅片本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开窗角度θ,且θ介于20°-23°之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开窗角度θ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百叶部与所述第一翅片本体的交线之间的距离为窗翅间距LP,且LP介于1.4mm-1.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窗翅间距LP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部的厚度δ介于0.08mm-0.1mm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百叶部的厚度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翅片本体之间的间距为翅片本体间距FP,且FP介于1.3mm-1.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翅片本体间距FP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管孔沿所述第一翅片本体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布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管孔沿所述第二翅片本体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布置。
由于现有技术中管孔呈两排或多排的换热器存在的后排翅片换热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排管孔,在满足换热能效的前提下,减小翅片的尺寸,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翅片设置为桥片翅片,提高第二翅片的强度,生产合格率高。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管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便于生产制造与装配。
进一步地,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的中心的连线,所述百叶部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为桥片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翅片采用桥篇结构,强度高,生产合格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空调室内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圈示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热因子与阻力因子随开窗角度变化性能对比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热因子与阻力因子随百叶部的厚度变化性能对比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热因子与阻力因子随窗翅间距变化性能对比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热因子与阻力因子随翅片本体间距变化性能对比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换热器;110-第一翅片;120-第一翅片本体;130-第一管孔;140-百叶部;141-第一百叶;142-第二百叶;143-第三百叶;101-进风口;102-出风口;
200-第二换热器;
300-第三换热器;310-第二翅片;320-第二翅片本体;330-第二管孔;
θ-开窗角度;θ’-基准开窗角度;δ-百叶部的厚度;δ’-基准百叶部的厚度;LP-窗翅间距;LP ’-基准窗翅间距;FP-翅片本体间距;FP ’-基准翅片本体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100和第二换热器200,二者呈夹角设置,位于靠近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101一侧,二者均包括多个第一翅片110,第一翅片110包括第一翅片本体120和设于第一翅片本体120的第一管孔130;及第三换热器300,其连接于第二换热器200远离第一换热器100的一侧,并与第二换热器200呈夹角设置,第三换热器300包括多个第二翅片310,第二翅片310包括第二翅片本体320和设于第二翅片本体320的第二管孔330;
其中,第一管孔130的直径大于第二管孔330的直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换热器300靠近出风口102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管孔130配合的第一换热管的数量为6根,与第二管孔330配合的第二换热管的数量为2根,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均采用铜管,却均为U管。
参见表1,不同管口直径下铜管换热面积、翅片换热面积及额定制冷量的大小,由表可知,1位于空调进风口101一侧的换热器均采用管口直径为7mm,位于空调出风口102一侧的换热器采用管口直径为5mm时,铜管的换热面积为0.2m2,翅片换热面积为1.5m2,换热器的额定制冷量为3450W;2位于空调进风口101一侧的换热器采用管口直径分别为7mm和5mm,位于空调出风口102一侧的换热器采用管口直径为7mm时,铜管的换热面积为0.18m2,翅片换热面积为1.5m2,换热器的额定制冷量为3430W;3位于空调进风口101一侧的换热器均采用管口直径为5mm,位于空调出风口102一侧的换热器采用管口直径为7mm时,铜管的换热面积为0.15m2,翅片换热面积为1.4m2,换热器的额定制冷量为3420W;由此,可知,在空调的进风口101处的换热管均采用大管径及在出风口102处采用小管径,与在空调的进风口101处的换热管分别采用大管径和小管径及出风口102处采用大管径相比,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空调的额定制冷量大。
表1不同管口直径下铜管换热面积、翅片换热面积及额定制冷量大小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的进风口101处采用大管孔直径,在出风口102处采用小管孔直径,一方面实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空调的额定功率大;另一方面,在满足空调能效的同时,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30之间设置有百叶部140,本实用新型对第一翅片110的相关尺寸参见附图3,第一翅片110相关参数:百叶部140与第一翅片本体12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开窗角度θ;百叶部140的厚度δ;相邻两个百叶部140与第一翅片本体120的交线之间的距离为窗翅间距LP;相邻两个第一翅片本体120之间的间距为翅片本体间距FP进行数值模拟,优化获取最优的尺寸,如下:
设定基准开窗角度θ’=23°,基准百叶部厚度δ‘=0.1mm,基准窗翅间距LP ’=1.4mm,基准翅片本体间距FP ‘=1.2mm,运用仿真软件对第一翅片110进行数值模拟。
具体地,基准百叶部厚度δ‘=0.1mm,基准窗翅间距LP ’=1.4mm,基准翅片本体间距FP ‘=1.2mm,开窗角度θ于20°-28°之间进行模拟,参见附图4,可知,随着开窗角度θ的增大,传热因子逐渐增大,但是增大的趋势减弱;随着开窗角度的增大,阻力因子也逐渐增大;因此,优选地,百叶部140与第一翅片本体12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开窗角度θ,且θ介于20°-23°之间。
由于第一翅片110的传热因子和阻力因子与开窗角度θ有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开窗角度θ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110的换热效率。
与基准开窗角度θ’=23°相比,开窗角度θ=22°时,传热因子变化不大,阻力因子偏小。最优地,开窗角度θ=22°。
进一步地,开窗角度θ=22°,基准窗翅间距LP ’=1.4mm,基准第一翅片本体120120间距FP ‘=1.2mm,百叶部140的厚度δ于0.08mm-0.14mm之间进行模拟,参见附图5,可知,随着百叶部140的厚度δ的增大,传热因子逐渐增大,且增大趋势较小,百叶部140的厚度δ对传热因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百叶部140的厚度δ的增大,阻力因子逐渐增大,百叶部140的厚度δ大于0.1mm之后,阻力因子增大趋势较为明显,因此,优选地,百叶部140厚度δ介于0.08mm-0.1mm之间。
由于第一翅片110的传热因子和阻力因子与百叶部140的厚度δ有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百叶部140的厚度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110的换热效率。
与基准百叶部140的厚度δ’=0.1mm相比,百叶部140的厚度δ=0.08mm时,传热因子相差不大,阻力因子偏小,最优地,百叶部140的厚度δ=0.08mm。
进一步地,基准翅片本体间距FP ‘=1.2mm,开窗角度θ=22°,百叶部140的厚度δ=0.08mm,将窗翅间距LP于1mm-1.5mm之间进行模拟,参见附图7,可知,随着窗翅间距LP的增大,传热因子逐渐增大,且增大趋势较为明显;随着窗翅间距LP的增大,阻力因子逐渐增大,且增大趋势较小,窗翅间距LP对传热因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优选地,窗翅间距LP介于1.4mm-1.5mm之间。
由于第一翅片110的传热因子和阻力因子与窗翅间距LP有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窗翅间距LP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110的换热效率。
与基准窗翅间距LP ‘相比,传热因子大,阻力因子相差不大,因此,最优地,窗翅间距LP=1.5mm。
进一步地,开窗角度θ=22°,百叶部140的厚度δ=0.08mm,窗翅间距LP=1.5mm,将翅片本体间距Fp于1mm-1.5mm之间进行模拟,参见附图6,可知,随着翅片本体间距Fp的增大,传热因子变化不大,阻力因子逐渐减小,翅片本体间距FP大于1.3mm时,且减小的趋势减弱;翅片本体间距FP介于1.3mm-1.5mm之间。
由于第一翅片110的传热因子和阻力因子与翅片本体间距FP有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翅片本体间距FP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换热因子相对较大,阻力因子相对较小,从而增大第一翅片110的换热效率。
与基准翅片本体间距FP ‘=1.2mm相比,传热因子变化不大,阻力因子小,因此,优选地,翅片本体间距Fp=1.3mm。
优选地,参见附图3,开窗角度θ=22°,百叶部140的厚度δ=0.08mm,窗翅间距LP=1.5mm,翅片本体间距FP=1.3mm。
优选地,百叶部140与第一翅片本体120之间的夹角相同,在增大第一翅片110的换热效率的同时,便于制造。
优选地,多个第一管孔130沿第一翅片本体120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布置;和/或多个第二管孔330沿第二翅片本体320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布置。
由于现有技术中管孔呈两排或多排的换热器存在的后排翅片换热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排管孔,在满足换热能效的前提下,减小翅片的尺寸,节约成本。
优选地,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30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和/或相邻两个第二管孔330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管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便于生产制造与装配。
优选地,沿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30的中心的连线,百叶部140轴对称设置。具体地,参见附图3,百叶部140包括第一百叶141、第二百叶142和第三百叶143,第一百叶141靠近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30的中心的连线设置,第二百叶142位于远离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30的中心的连线,第三百叶143位于第一百叶141和第二百叶142之间,第一百叶141、第二百叶142及第三百叶143均位于第一翅片本体120的一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翅片110上设置有多个百叶部140,相邻的百叶部140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以供气流通过,通过气流通道对气流产生扰动,增大第一翅片110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翅片110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参见附图1,第三换热器300包括第二翅片310,第二翅片310为桥片翅片。
由于第二翅片310上的第二管孔330的直径小于第一翅片110的第一管孔130直径,第二翅片310的片宽小于第一翅片110的片宽,若第二翅片310采用百叶窗翅片,强度低,生产合格率低,若采用桥片结构,强度高,生产合格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翅片310采用桥篇结构,强度高,生产合格率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翅片110的片宽为12.5mm-13mm之间,第二翅片310的片宽介于11mm-12mm之间。优选地,第一翅片110的片宽为12.7mm,第二翅片310的片宽为11.6mm。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第一翅片110和第二翅片310的片宽满足一定的尺寸,一方面防止翅片断裂,保证强度,另一方面,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此外,节约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第一管孔130的直径为7mm±0.1mm,第二管孔330的直径为5mm±0.1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100)和第二换热器(200),二者呈夹角设置,位于靠近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101)一侧,二者均包括多个第一翅片(110),所述第一翅片(110)包括第一翅片本体(120)和设于所述第一翅片本体(120)的第一管孔(130);及
第三换热器(300),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00)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100)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00)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300)包括多个第二翅片(310),所述第二翅片(310)包括第二翅片本体(320)和设于所述第二翅片本体(320)的第二管孔(330);
其中,所述第一管孔(13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管孔(330)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130)之间设置有百叶部(140),所述百叶部(140)与所述第一翅片本体(12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开窗角度θ,且θ介于20°-23°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部(140)的厚度δ介于0.08mm-0.1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百叶部(140)与所述第一翅片本体(120)的交线之间的距离为窗翅间距LP,且LP介于1.4mm-1.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翅片本体(120)之间的间距为翅片本体间距FP,且FP介于1.3mm-1.5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管孔(130)沿所述第一翅片本体(120)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布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管孔(330)沿所述第二翅片本体(320)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130)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孔(330)之间的孔心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130)的中心的连线,所述百叶部(140)轴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310)为桥片翅片。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2135.9U CN219222645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2135.9U CN219222645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22645U true CN219222645U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6734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52135.9U Active CN219222645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22645U (zh) |
-
2022
- 2022-11-24 CN CN202223152135.9U patent/CN2192226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329988A (en) | Heat exchanger | |
US20090199585A1 (en) | Fin-tube heat exchanger, fin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apparatus | |
CN101191703A (zh) | 热交换器的散热片 | |
EP3415827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02008311U (zh) |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翅片、翅片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 |
WO2021103967A1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US4854380A (en) | Heat exchanger | |
CN201449173U (zh) | 一种两排管翅式换热器 | |
CN102767895B (zh) | 一种空调用细管径翅片管式换热器 | |
CN219222645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763833B (zh) |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US20030079871A1 (en) | Heat exchanger tube with optimized plates | |
WO2021103827A1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01407940Y (zh) | 热交换器翅片结构和热交换器 | |
CN116294703A (zh) | 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 | |
CN207797806U (zh) | 一种异形管翅换热器 | |
CN201277832Y (zh) | 强化传热的不对称翅片 | |
JP7522956B2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
CN102252556B (zh) |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采用该翅片的换热器 | |
CN212620242U (zh) | 一种带波浪状飞翼的散热管结构 | |
CN109341054B (zh) |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器 | |
JPH02166394A (ja) | フィン付熱交換器 | |
CN110207530B (zh) | 一种采用双向离散凸起的高强度换热翅片 | |
CN216897773U (zh) | 蒸发器以及空调 | |
CN212253799U (zh) | 波纹换热翅片、换热器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