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2484B - 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2484B
CN101412484B CN200810211174.7A CN200810211174A CN101412484B CN 101412484 B CN101412484 B CN 101412484B CN 200810211174 A CN200810211174 A CN 200810211174A CN 101412484 B CN101412484 B CN 101412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supporting
longitudinal
elongated hole
design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11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2484A (zh
Inventor
M·A·冈扎莱茨阿尔马尼
J·D·冈扎莱茨潘蒂加
M·阿朗索库洛
J·奥杰达阿雷纳斯
M·迪亚茨索里巴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K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ThyssenKrupp Elevator ES PBB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ThyssenKrupp Elevator ES PBB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ThyssenKrupp Elevator ES PBB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Publication of CN101412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2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2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2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22Balustrad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本发明提出一种系统,该系统具有: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该第二纵向件布置成相对于传送系统的纵向中平面与该第一纵向件对称,从而确定该滚轮(4)的向前运动轨道和返回轨道;用于连接该纵向件的连接横梁(6)。该纵向件具有:限定向前运动轨道(2)的上表面,该滚轮(4)在该向前运动轨道(2)上滚动;限定返回轨道(3)的下表面,该滚轮(4)在该返回轨道(3)上滚动;内表面,其设有用于固定该纵向件的装置;以及外表面。该第一纵向件通过连接横梁(6)连接到该第二纵向件以确保纵向件之间的必要公差。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托板,托板设有用于引导托板的运动的滚轮。
背景技术
在根据传统构思设计的人行道中,形成所述人行道的所有部件都固定于机架上,机架构建有焊接的型体(或异型体(profile)),所述型体形成具有必要尺寸的网格,用以支撑机架自身重量、引导部件、驱动装置和人行道的封罩的载荷以及传送托板上的使用者的载荷。
该构思的主要问题是其产生的不准确性,需要很长时间来调整连接到机架上的部件中的每一个,以使它们为托板提供正确的引导以及对上部机架的简便装配。除了组件的复杂性以外,需要非常精确和非常复杂的工具来充分准确地安装所述组件和制造实际的机架。
因为根据传统构思的机架以网格的形式由结构型体制造,所以机架需要用于制造的大量部件,造成装配困难并增加材料的成本。
最后,带有焊接结构型体的机架的人行道非常重,因此没有完全优化总负载。机架被设计成不仅支撑形成人行道的机构的部件的重量,而且也支撑其自身重量。
专利申请EP1074507A1提出一种人行道,其目的在于通过侧板的机架解决传统构思中的问题中的一部分,所述侧板形成网格并侧向于扶梯的托板或台阶的轨道进行布置。这些侧板通过形成封闭的机架的焊接横梁而彼此连接。除了成本高且更难以生产以外,由于使用焊接的机架,其不适于模块机架的制造或现场装配。
已经提出了其它类型的人行道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专利WO05070810A2中公开的人行道。该专利描述了一种金属型体,供输送使用者的托板使用的轨道被直接制造在所述金属型体上。该构思的特征之一是不需要盖罩;型体的外壁直接形成人行道的封罩并因此暴露于所有的外部因素,人行道的盖罩一般暴露于所述外部因素。对型体的外壁的任何损坏都需要更换整个型体,导致价格昂贵且极复杂的维修。
此外,将型体的壁用作封罩不允许根据需求来定做封罩,这样的封罩受限于实际引导型体的外观及其尺寸,阻止形成封罩的不同构形。
使用引导型体作为实际人行道的封罩意味着当人行道处在地面以下时,就不可能接近支撑件的每一个以调节所述支撑件,使得不能调整所述人行道配置且允许在地平面以上只有一种人行道配置。
专利文件WO05070810提出使用相同的引导型体和机架以支撑扶手的玻璃。考虑到玻璃的支撑件一般是分立的,这涉及使用过多的材料且需要连续的支撑。
专利文件WO05070810提出了一种自动人行道,其具有由挤压的金属型体制成的机架,该金属型体可用于引导自动人行道的托板,托板的支撑滚轮在所述挤压的型体上滚动。
挤压是一种难以使用钢的过程,因为其必须使用相当平滑的形状和相当大的厚度,使得实质上不可能制造符合专利文件WO05070810的引导构思所要求的全部必要条件的钢制型体。另一方面,铝在用作抵靠托板的支撑滚轮的导轨时引起在其有关磨损的性能方面的问题。
铝制机架比钢制机架具有更低的阻力,因此,相比较而言,用铝制造的机架必定比用钢制造的机架具有更频繁的支撑件。这涉及大量的部件和更复杂的装配。
挤压的型体需要用于装配螺钉的滑动件,所述螺钉将固定螺纹连接件,因此浪费了型体的壁中的大量材料,在型体的大部分长度上并不需要这些连接件,因为所述连接件只处在某些点上。
制造铝制型体需要担负增加的成本,因为该金属与其强度相比具有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金属型体消除传统上用于自动人行道和扶梯的焊接型体的机架及其带来的所有问题,所述金属型体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用于引导输送人行道或扶梯的使用者的托板。在下文中,通用术语“托板”包括自动人行道的传送板和扶梯的台阶。
利用如本发明的型体这样的型体,可以获得自支撑的、去除了传统机架的可靠且精确的轨道。
型体具有用于上托板节段的轨道和用于下托板节段的另一轨道,所述轨道彼此分开必要的距离,以使托板相对于带有对称型体的连接横梁能以足够的间隙穿过。轨道以横向地引导输送使用者的托板的倾斜壁终止于其与托板相距最远的端部。
在型体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中用螺钉固定分立部件,自动人行道的玻璃、人行道的盖罩和内部基座固定在所述分立部件上。具有分立的型体使得不仅最优化有关在连续的下部型体中包括所述支撑件所使用的材料,而且能够使用诸如铸造、锻造或压制成形的其它制造过程。这些过程更适合于生产分立部件,这允许为人行道的玻璃以及为外罩提供加固件、钻孔和锚固件。如果使用用于恒定截面型体的制造过程来制造这些部件,那么就需要后续的加工过程,这会显著地增加用于制造这些部件的成本和时间。
人行道的封罩不由引导型体直接形成,而是盖罩被独立地布置、装配在分立部件上或引导型体的侧面上。因此,根据人行道是否在地面以下或地面以上可以采用不同的盖罩构形,或者可甚至按照几何形状和修整(finish)而采用可能的特殊构形。适合于选择方案中的每一种的盖罩使得在人行道处于地面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最优化使用的材料量,所述盖罩终止于地面且不必要的材料不会被布置在地面以下。分离引导型体的盖罩能够提供某些部件,在由于另外会妨碍更换整个型体的外部因素而损坏的情况下可以更换所述的这些部件。在支撑扶手的分立部件上或在引导型体的外表面上实施对盖罩的支撑。
当以地下构造的方式布置人行道时,通过拆除盖罩可容易地实现对型体的下部支撑件的调节,因为在实际盖罩和与轨道相距最远的型体的区域之间提供了允许进行这种调节的空间。另外,在型体的上表面包含有细长孔,其允许通向所述支撑件,允许从内部进行调节。
另一细长孔布置在下表面,所述下表面用于人行道的支撑部件的装配,所述支撑部件支靠在厚板(在所述厚板中布置所述支撑部件)构成的地面上或支靠在加固架上。
通过横梁装配每个型体及其对称的型体,所述横梁被用螺钉侧向地旋紧到细长孔中进行连接,在轨道之间留出必要的公差,所述轨道用于在输送自动人行道的托板的滚轮之间进行正确地引导。
型体具有两个内部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中的一个将用于沿着人行道的长度承载缆索,而另一个将用于布置支撑件,以使在其直接布置在地面上时不会涉及到人行道的有效高度的增加。
通过轧制和随后的激光焊接来制造引导型体,该过程比其它钢制型体制造过程例如挤压提供了更显著的通用性;因此对所述金属的使用就比其它轻质金属例如铝更为可行且更适合于应用。
钢比铝更加坚固;因此其能够增加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型体不经受超过其所允许的任何弯曲。这涉及到支撑件的全部部件和装配时间的节省。
轧制的型体将设计有纵向细长孔,所述细长孔允许型体彼此之间、与连接横梁、与地面上、加固架上的支撑件、或与直接装配在型体上的其它分立部件进行装配。如果型体是挤压的,那么装配在其上的部件就必须装配在挤压后需要机加工的细长孔上,或者装配在由挤压形成的滚道上,所述挤压需要使用不需机加工的区域中的材料,因为滚道是连续的而锚固件是分立的。
用于承受托板的滚轮的运转的钢的性能更加可靠地克服依靠铝作为材料而产生的磨损。
在轧制期间也将完成通过部件在相邻型体之间连接所需的细长孔,所述部件部分地插入型体中的每一个并用螺钉固定到型体的端部的细长孔中。可用一个或多个部件乃至在引导型体的外部件上保持连续性的部件实现型体之间的这种连接,这些部件也用螺钉固定到由轧制得到的细长孔中。
附图说明
下面描述一系列附图,这些附图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且明确地涉及作为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示例提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人行道的剖面图,具有引导型体、分立式扶手支撑件、盖罩和人行道的支撑件;
图2是地面以下的人行道的剖面图,具有通向人行道的支撑件的通路;
图3是装配有横梁和玻璃的型体的等比例视图;
图4是扶手的分立式支撑部件的等比例视图;
图5绘制了实施型体之间的连接的与引导型体榫槽式接合的连续部件;以及
图6绘制了通过T形滚道对靠近纵向件的部件的一种锚固类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可见,纵向引导部件具有向前运动轨道或上轨道和返回轨道或下轨道,运输使用者的托板5的支撑滚轮4在所述轨道上滚动。每个纵向引导部件具有对称的纵向件,这两个纵向件都由连接横梁6连接,连接横梁6确保两个纵向件的引导鼻状部7之间的距离。
在每个纵向件的上表面及其最外表面上用螺钉固定有分立部件8,所述分立部件8用作扶手的玻璃的支撑件,以及用作外罩9、外部型体(或异型体)10和基座11的支撑件。
纵向件是包括多个型体(或异型体)的纵向件,所述多个型体被侧向地顺次布置,以确定一个封闭的纵向件横截面轮廓(或轮廓外形)。通过对形成纵向件的型体的轧制和随后的激光焊接制造所述纵向件,提供必要的公差并使得在装配中不需要调节。另外,这些型体在其两个内表面中具有倾斜的第三表面12’和垂直的第二表面12”,以垂直于且横向于人行道的运动相对于型体1确定横梁6的位置。
盖罩与引导型体分离的情况允许根据地面所处的水平高度沿垂直方向13以不同水平高度采用切割型体的不同构形。
盖罩可通过锚固表面15固定到扶手支撑部件8,或甚至固定到引导型体的外表面16,所述锚固表面15从所述支撑部件突伸出。外部型体10以相同方式用螺纹连接到分立式支撑部件8上。
图2示出带有位于地平面14处的托板5的地面下方的人行道。在该情况下,通过型体的侧面16与坑体19之间的空间18可以接近人行道的支撑件17。
图3也示出细长孔20中的一个,其位于型体的上部中,以允许从型体的上部区域调节支撑件。要通过这些上部细长孔调节支撑件,其它细长孔就布置成在下部与先前的细长孔对准,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用螺钉将人行道的支撑件17固定到所述下部上,如同图1的情况。
如果在人行道的下方没有可用的空间,那么型体1具有第一内部弯曲部21,用于装放人行道的支撑件并降低如图2的人行道的有效高度。在该情况下,通过空间18调节支撑件。
第二内部弯曲部22同样包含在型体中,使得可以装放必须沿人行道的整个长度分布的缆索23。
引导型体可通过如图3所示实现的连接部件24彼此连接。在该视图中可以看到所述部件如何与引导型体榫槽式接合,使得当引导型体被螺钉固定在一起时,所述引导型体变得彼此相互压紧,允许它们作为一单个的单元起作用。还借助于斜切割26为轨道提供连续性。
型体也可通过外部连接件25彼此连接,通过型体的内部和外部用螺钉固定到细长孔中直接将所述外部连接件25连接。
如在图5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型体27,型体27的形状与引导型体1的内侧一致,使得能够完成两个连续型体之间的榫槽式接合。
图4示出扶手的分立式支撑部件的构图,所述分立式支撑部件由螺钉固定到型体的上部28并固定到外部29。
用于固定以下部件的原理来自如下内容:
-对支撑部件的外部上实现的外罩30进行紧固。
-外部型体由螺钉固定到布置在支撑部件的上部中的细长孔31进行连接。
-底座以支撑件32上的引导路径为基准,所述支撑件32足够精确以相对于托板的外部凹槽布置所述底座。
-玻璃布置在三个交替的凸缘33之间,夹具34固定到中央凸缘上,使得其将玻璃压靠在另外两个凸缘上,用足够的力将玻璃固定。
图3示出轧制的型体1的视图,在所述型体1中冲出一系列细长孔:
-在靠近两条轨道的表面中布置有两个纵向细长孔35,使得所述细长孔35阻止两个型体相对于连接部件沿人行道的方向的运动,无论所述连接部件是单个型体27还是分成两个或多个部件24。
-在上表面中设置有确定扶手的支撑部件的位置的两个细长孔36。
-在引导型体的内表面中使用细长孔37以在相邻型体之间固定连接横梁6和连接部件38。
-连接部件可用来通过细长孔39以及扶手的支撑部件40的外部紧固件在外部区域中固定两个邻近的型体。
在轧制期间冲出所有这些孔,避免了在制成的型体上的任何类型的机加工,因此避免了任何不必要的成本。细长孔也可用T形滚道41代替,使得可在型体的任一点处实现连接。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借助于托板5用于传送系统的自支撑引导系统,所述托板5设有用于引导托板5的运动的滚轮4。如前所述,通用术语“托板”包括人行道的传送板和扶梯的台阶。引导系统或机架包括:
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所述第二纵向件布置成相对于传送系统的纵向中平面与所述第一纵向件对称,从而限定滚轮4的向前运动轨道和返回轨道;
至少一个连接横梁6,用于连接所述纵向件;
其中,所述纵向件包括:
上表面,其包括向前运动轨道2,所述滚轮4在所述向前运动轨道2上滚动;
下表面,其包括返回轨道3,所述滚轮4在所述返回轨道3上滚动;
内表面,其包括用于固定纵向件的装置;
外表面;
所述第一纵向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横梁6连接到所述第二纵向件以确保所述纵向件之间的必要公差。
在本发明的替代选择中,两个纵向件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表面7,所述表面7在所述滚轮4的每一侧与两条轨道2、3的至少一条形成≥90°的角度,以阻止所述托板5的横向运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替代选择中,两个纵向件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表面7,所述表面7在所述滚轮4的一侧与两条轨道2、3的至少一条形成≥90°的角度,以阻止所述托板5的横向运动。
用于固定所述纵向件的装置另外包括多个第一纵向孔37。
所述纵向件也包括多个型体,所述多个型体被侧向地顺次布置,以确定封闭的纵向件横截面轮廓。所述纵向件具有恒定的横截面。
所述纵向件的内表面具有垂直的第一表面12”和选自倾斜和水平表面的第三表面12’,这些表面构造为形成用于定位连接横梁6的横向基准和垂直基准。
在选自上表面28、外表面29及其组合的表面上支撑有分立部件8,所述分立部件8由螺钉固定到多个第二细长孔36中来连接,所述第二细长孔36构形成用于:
固定系统的封盖9;
支撑形成系统的扶手101的玻璃;
支撑外部型体10;
支撑系统的基座11;
系统的封盖由螺钉固定到选自分立部件8、纵向件的侧面及其组合的部件,以根据系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或产品精整要求而允许不同的构形。
在封罩9和纵向件的外侧之间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以在系统具有地面以下的构形时接近系统的支撑件。
通过选自铸造、锻造、压制成形及其组合的过程制造分立部件8。
本发明的系统另外包括:
下表面中的多个第三细长孔17’,系统的支撑件17在所述下表面上装配在选自地面、加固架及其组合的位置上;
上表面28中的多个第四细长孔20,以允许用于对支撑件17的调节。
纵向件包括第一内部弯曲部21以提供布置系统的支撑件17的空间从而降低系统的有效高度。
纵向件包括第二内部弯曲部22以提供空间,缆索循环穿过所述空间以用于系统的运行。
纵向件通过复制所述纵向件的内部几何形状的部件27而彼此连接,所述部件27搭接在两个邻接的纵向件之间,所述部件27的每一个由螺钉固定到每个邻接的纵向件的至少一个第五细长孔39中来连接。
纵向件通过连接部件25连接,所述连接部件25在外部连接两个邻接的纵向件,所述两个邻接的纵向件沿系统的运行方向由螺钉固定到第六细长孔35中来连接。
通过选自机加工、挤压、轧制、铸造及其组合的过程制造连接横梁6的至少一个。
通过轧制制造纵向件。
根据一个替代选择,在轧制过程中通过冲压获得细长孔20、39以及细长孔37、36、17′、35的区域中的锚固件。
根据另一个替代选择,在轧制过程中通过冲压获得细长孔20、39,而借助于T形滚道41实现细长孔37、36、17′、35的区域中的锚固件。
分立式支撑部件8在上部包括布置在扶手的交替侧面上的至少三个凸缘33,它们构造成通过由螺钉固定到扶手101的一侧的凸缘的至少一个夹具将扶手压在所述扶手101的另一侧的凸缘上,以将扶手101固定到机架上。

Claims (1)

1.一种借助于托板(5)的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所述托板(5)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托板(5)的运动的滚轮(4),所述托板(5)包括自动人行道的传送板和扶梯的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包括:
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所述第二纵向件布置成相对于传送系统的纵向中平面与所述第一纵向件对称,从而确定所述滚轮(4)的向前运动轨道和返回轨道;和
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的连接横梁(6);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包括:
上表面,其具有向前运动轨道(2),所述滚轮(4)在所述向前运动轨道(2)上滚动;
下表面,其具有返回轨道(3),所述滚轮(4)在所述返回轨道(3)上滚动;
内表面,其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的装置;和
外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纵向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横梁(6)连接到所述第二纵向件以确保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之间的必要公差;
其中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的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细长孔(37)或T形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纵向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表面(7),所述表面(7)在所述滚轮(4)的每一侧与两条轨道(2、3)中的至少一条形成≥90°的角度,以阻止所述托板(5)的横向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纵向件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表面(7),所述表面(7)在所述滚轮(4)的一侧与两条轨道(2、3)中的至少一条形成≥90°的角度,以阻止所述托板(5)的横向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包括多个型体,所述多个型体被侧向地顺次布置以确定封闭的纵向件横截面轮廓。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具有恒定的横截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的内表面具有垂直的第一表面(12’’)和选自倾斜和水平表面的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2’’)构造为形成用于定位所述连接横梁(6)的垂直基准,所述第二表面构造为形成用于定位所述连接横梁(6)的横向基准。
7.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选自所述上表面(28)、所述外表面(29)及其组合的表面上支撑有分立部件(8),所述分立部件(8)由螺钉固定到多个第二细长孔(36),所述第二细长孔(36)构造成用于:
固定自支撑引导系统的封盖(9);
支撑形成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扶手(101)的玻璃;
支撑外部型体(10);
支撑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基座(11)。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所述封盖由螺钉固定到选自所述分立部件(8)、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的侧面及其组合的部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盖(9)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的外侧之间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以在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具有地面以下的构造时接近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支撑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选自铸造、锻造、压制成形及其组合的过程制造所述分立部件(8)。
11.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包括:
在所述下表面中的多个第三细长孔(17’),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支撑件(17)在所述下表面上装配在选自地面、加固架及其组合的位置上;
在所述上表面(28)中的多个第四细长孔(20),以允许用于对所述支撑件(17)的调节。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包括内部弯曲部(21)以提供布置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所述支撑件(17)的空间,从而降低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有效高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包括内部弯曲部(22)以提供缆索循环穿过的空间,用于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运行。
1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邻接的纵向件通过复制所述两个邻接的纵向件的内部几何形状的部件(27)而彼此连接,所述内部几何形状的部件(27)搭接在两个邻接的纵向件之间,所述内部几何形状的部件(27)的每一个由螺钉固定到每个邻接的纵向件的至少一个第五细长孔(39)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邻接的纵向件由连接部件(25)连接,所述连接部件(25)在外部连接所述两个邻接的纵向件,所述两个邻接的纵向件沿所述自支撑引导系统的运行方向由螺钉固定到第六细长孔(35)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选自机加工、挤压、轧制、铸造及其组合的过程制造连接横梁(6)的至少一个。
17.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件通过轧制制成。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轧制过程中通过冲压获得第四细长孔(20)、第五细长孔(39)以及第一细长孔(37)、第二细长孔(36)、第三细长孔(17')、第六细长孔(35)的区域中的锚固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轧制过程中通过冲压获得第四细长孔(20)、第五细长孔(39),而通过T形滚道(41)制造第一细长孔(37)、第二细长孔(36)、第三细长孔(17')、第六细长孔(35)的区域中的锚固件。
2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支撑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立式支撑部件(8)在上部中包括布置在所述扶手的交替侧面上的至少三个凸缘(33),它们构造成通过由螺钉固定到所述扶手(101)的一侧的凸缘的至少一个夹具将所述扶手压在所述扶手(101)的另一侧的凸缘上,以将所述扶手(101)固定到机架上。
CN200810211174.7A 2007-10-18 2008-09-01 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 Active CN101412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S200702739A ES2299408B1 (es) 2007-10-18 2007-10-18 Sistema de guiado autoportante para pasillos rodantes.
ES200702739 2007-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2484A CN101412484A (zh) 2009-04-22
CN101412484B true CN101412484B (zh) 2014-03-12

Family

ID=39357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1174.7A Active CN101412484B (zh) 2007-10-18 2008-09-01 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42675B2 (zh)
EP (1) EP2050708B1 (zh)
CN (1) CN101412484B (zh)
ES (2) ES2299408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22536B1 (es) * 2008-12-12 2010-07-07 Ty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Estructura portante para sistemas de transporte de personas y/o mercancias.
TWI593618B (zh) 2012-09-27 2017-08-01 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手扶梯或自動走道的軌道模組、手扶梯、自動走道、組裝手扶梯或自動走道的方法以及將手扶梯或自動走道現代化的方法
TWI597230B (zh) 2012-09-27 2017-09-01 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階梯輸送帶的手扶梯、具有板狀輸送帶的自動走道及導引片
US9239105B2 (en) * 2013-10-11 2016-01-19 Kone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people mover
EP3074336A4 (en) * 2014-01-06 2017-07-05 KONE Corporation Moving walk
US9944496B2 (en) * 2014-04-30 2018-04-17 Inventio Ag Track system for an escalator or a moving walkway
EP3109195B1 (en) * 2015-06-25 2021-09-15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Escalator/moving walkway modular trus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escalator/moving walkway modular truss
EP3447021B1 (en) 2017-08-21 2023-05-24 TK Escalator Norte, S.A. Transport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9758A (en) * 1977-09-19 1979-07-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N1394189A (zh) * 2000-11-09 2003-01-29 株式会社东芝 乘客输送装置
CN1426955A (zh) * 2001-12-19 2003-07-0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支撑结构
CN1910106A (zh) * 2004-01-22 2007-02-07 通力股份公司 活动人行道、活动坡道和扶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56031A (en) * 1950-07-07 1953-10-20 Multiscope Inc Moving stairway
US4064986A (en) * 1976-04-30 1977-12-2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Escalator having guide wheels and guide track with cooperative non-flat surfaces
CH648811A5 (de) * 1980-12-23 1985-04-15 Inventio Ag Fuehrungseinrichtung fuer die laufelemente von endlosfoerderern, insbesondere fahrtreppen.
US4381851A (en) * 1981-03-11 1983-05-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rack splice
KR890004008Y1 (ko) * 1983-09-19 1989-06-15 미쓰비시전기 주식회사 곡선 에스컬레이터
KR890003872Y1 (ko) * 1983-11-11 1989-06-08 미쓰비시전기 주식회사 곡선 에스컬레이터의 메인프레임(main frame)
US4690264A (en) * 1986-03-31 1987-09-01 Otis Elevator Company Multifunction glassholder for escalator balustrade
GB2215122A (en) * 1988-02-12 1989-09-13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A method of forming a quantum dot structure
JPH0735236B2 (ja) * 1988-06-06 1995-04-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用枠体
JPH04145919A (ja) * 1990-10-04 1992-05-19 Kotaro Matsui 巻線多重回転機
US5601179A (en) * 1993-01-22 1997-02-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Balustrade skirt panel
KR100487037B1 (ko) * 1997-06-17 2005-05-03 가부시끼가이샤 히다찌 빌딩 시스템 승객 컨베이어장치
ZA996982B (en) * 1998-11-25 2000-05-18 Inventio Ag Equipment for the fastening of guide rollers of an escalator step of a moving walkway plate.
EP1074507B1 (de) 1999-08-06 2004-12-15 Inventio Ag Tragkonstruktion für lange Fahrtreppen und Fahrsteige
JP4824157B2 (ja) * 1999-08-06 2011-11-30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長いエスカレータと動く歩道の支持構造体
US20020175039A1 (en) * 2001-05-11 2002-11-28 Fargo Richard N. Escalator support structure
US6860383B2 (en) * 2002-03-07 2005-03-01 Rapistan Systems Advertising Corp. Positive displacement sorter
DE10300587A1 (de) * 2003-01-10 2004-07-22 Kone Corp. Führungssystem für Rollen von Stufen und Paletten einer Personenförderanlage
JP4368178B2 (ja) * 2003-10-10 2009-11-1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FI20040091A (fi) * 2004-01-22 2005-07-23 Kone Corp Liukukäytävä, -ramppi tai -porras
DE202004004178U1 (de) * 2004-03-17 2004-09-23 Thyssenkrupp Fahrtreppen Gmbh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9758A (en) * 1977-09-19 1979-07-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N1394189A (zh) * 2000-11-09 2003-01-29 株式会社东芝 乘客输送装置
CN1426955A (zh) * 2001-12-19 2003-07-0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支撑结构
CN1910106A (zh) * 2004-01-22 2007-02-07 通力股份公司 活动人行道、活动坡道和扶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50708A2 (en) 2009-04-22
ES2552755T3 (es) 2015-12-02
ES2299408A1 (es) 2008-05-16
US8042675B2 (en) 2011-10-25
US20090101470A1 (en) 2009-04-23
ES2299408B1 (es) 2009-06-12
EP2050708B1 (en) 2015-08-12
EP2050708A3 (en) 2009-07-22
CN101412484A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2484B (zh) 用于自动人行道的自支撑引导系统
JP4824157B2 (ja) 長いエスカレータと動く歩道の支持構造体
ES2900448T3 (es) Cercha modular para escaleras mecánicas/pasillos rodantes y procedimiento de ensamblaje de una cercha modular para escaleras mecánicas/pasillos rodantes
US20120073934A1 (en) Conveying equipment for persons
CN211689691U (zh) 一种磁浮轨道系统
CN205369009U (zh) Pc梁三维调整预应力支座
US914528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rack and track for a track lifting device
CN109989330B (zh) 连续式轨道及其架设方法
US5291834A (en) Rail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
CN208586476U (zh) 一种空铁用轨道梁
EP3177558B1 (en) Truss construction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comprising a single wall profile
CN210082072U (zh) 一种pc轨道梁铸钢拉力支座定位调节工装
CN111501432A (zh) 一种无缝化磁浮轨排的钢桁架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899256U (zh)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的轨道梁
CN110939027A (zh) 一种磁浮轨道梁系统
CN103866890A (zh)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CN1906113B (zh) 活动人行道、活动坡道和扶梯
CN205652758U (zh) 一种弧形滑板输送线及其轨道装置、导向轨道
CN211689692U (zh) 一种磁浮轨道梁系统
AU2015323603B2 (en) Guided transport permanent way overpass span and viaduct formed by such spans
CN103696333A (zh) 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使用的框架轨排及制造方法
CN108086066B (zh) 方便连接的空铁用轨道梁
CN209162549U (zh) 一种梁-轨一体化中低速磁浮轨道梁
CN206927439U (zh) 轿厢组合式背包架及其顶部辅助支架
CN101120140B (zh) 用于铁路轨道的u形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